1.6 学习
小的时候,我经常会思考一个问题:学习到底有什么用?这个问题我到了35岁的时候才想明白:学习有什么用根本是个伪命题,人需要用一生的时间去学习,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享受成长的乐趣。
人在刚出生的时候,大脑的细胞之间没有任何神经元树突。婴儿通过吸收营养,同时接受外界信息的刺激,脑细胞之间才会逐渐长出越来越多的树突。随着人的发育,以及外界信息的刺激,完好的脑细胞上能长出数千条树突。这些树突相互连通,形成了整个错综复杂的神经网络。而人类学习的过程本质上来说就是不断建立新的细胞联系,扩大原有的神经网络规模的过程。正如1.2节所讲,约翰·梅迪纳去访问的那些美国老学者,虽然都是七八十岁,但是他们的精神面貌、思维敏捷度和20多岁的小伙子差不多。他们都在自己的领域不断地试验、探索、学习。可见人的大脑是可以伴随着人类自身的学习而不断发育的,直到人生的终点。
从19世纪初到新中国成立之前,国人的学习目标大多被定义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而改革开放三十年后,某些人学习的目标又被功利性地定义为:为了将来找一份好的工作。到了现在,很多学生也常以通过某次考试作为学习的终结点。在所有宏伟的目标与功利的目标之间,似乎学习都存在一个终点。而这个终点,成为了学习的意义。但在今天,当更多的人无须为温饱而奋斗,已经跨过了马斯洛所定义的生理、安全、社交和尊重的需求后,能否让学习的目标变得不那么痛苦,而是能让人享受这个过程中的一些乐趣?
来看一个值得学习的例子,美国的乔希·维茨金(Josh Waitzkin)。他6岁开始下棋,曾8次获得美国少年国际象棋冠军,13岁拥有国际象棋大师头衔。16岁时,美国派拉蒙电影公司将其经历搬上银幕,拍成电影《天生小棋王》。18岁时,他出版第一本国际象棋初学者的指导用书。20岁时,他开发了世界上最大的计算机国际象棋程序《象棋大师》。22岁时,开始研习太极拳,28岁获得太极拳推手赛的世界冠军,被誉为太极拳王(见图1-5)。
图1-5 乔希·维茨金
乔希·维茨金将他的经历写成一本名为《学习的艺术》(The Art of Learning),又名《学习之道》的书。在书中,他分享了在看似南辕北辙的国际象棋与太极领域享受学习过程的经历。他在书中提到:让我们攀上高峰的不是奇招,而是熟能生巧的基本功。能成为顶尖高手并没有什么秘诀,而是对基本技能有更深的理解。每天都要学得更深一点而不是更广一点,因为学得更深可以让我们把潜力中那些看不到、感受不到但又极具创造力的部分挖掘出来。
维茨金在书中还提出一个观点,就是学习必须有一个正确的理念。这个理念是将学习这件事定义为一件渐进的事情,同时,相信自己的能力可以不断提升。这也可以总结为学习的渐进理论。持渐进理论的人相信事情都是可以改善的。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通过努力,一步一步、循序渐进就能获得成功。渐进理论持有者在困难面前更愿意迎接挑战。而与渐进理论相反的是固定理论,固定理论把学习的能力看成是固定的不能再进步的,把成败归结于与生俱来、无法改变的能力水平。固定理论持有者遇到困难时更容易急躁甚至放弃。
1.6.1 学习之道
1.学习的基本原则:划小圈抠细节
对于这个原则,维茨金在他的书中总结道:在我的象棋与武术生涯中,学习方法对我的成长至关重要。我将其归纳为“以数字摆脱数字”“以形式摆脱形式”。象棋学习者必须先专心学习基础知识,然后才有望获取高级技能。我仔细学习残局、中局、开局的种种原则,在各种残局、中局、开局研究棋子之间组合的使用方法(例如:兵和马的组合、车和炮的组合、马和后的组合等)。
2.学习能力的提升关键:将基本原理进行融合和关联
刚开始,维茨金会同时考虑一两个关键性主题,但慢慢地,他的直觉会学着把更多的原理结合起来,融入自己的潜意识中。最终,这种基础深深扎根,以致无须去特意思考,潜意识就会引导他去做正确的事。
维茨金这种划小圈抠细节的学习原则同样适用于数据分析领域。我在做数据分析的时候,是从研究一张张的具体数据表开始的。我会对每张数据表的所有字段、所有字段涉及的代码以及这张数据表所还原的业务场景进行学习、消化与理解。在吃透多张数据表后,将不同的表进行关联,新的场景和创新产品就在这种数据的融合、关联中产生。同样,学习新知识的重点,是将新学习的东西与自己的学习知识体系进行连接,将新知识融合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这样才能不断扩大自己知识边界。
3.学习遇到困境:接纳、利用和创造
在学习的路上肯定会遇到各种挫折,也会遭遇各种失败。从长期来看,痛苦的失败比获胜更有价值。拥有健康的心态,能够从每次的经历(不论好与坏)中获取“营养”,这样的人才能一路走下去,并且一路都能走得很开心。维茨金在一次大赛决赛前的训练中,右手被误伤骨折。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抱怨误伤他的人,而是在这个困境中心平气和地接受骨折的现实。面对自己受伤的右手,他没有放弃而是选择了训练自己没有受伤的左手。在训练的过程中,他意外地挖掘出自己左手的潜能。
维茨金在困难面前接纳现实的不完美,利用右手不能用的劣势,创造了自己左手的新优势。在没有遇到困境时,人往往无法发现自己的潜能。我们无法要求外界环境适应自己,我们只能主动适应环境。就像老子所说的: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
学习的过程,就是在自己的大脑中建立相关技能的神经连接,将每一步的技能都内化成潜意识。任何领域的专家与新手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专家不需用太多意识就能从细节中把握宏观的问题本质。同时,专家会不断反思自己对技能的理解,渐渐达到一种介于知识、直觉与创造力三者之间充分默契的状态。
1.6.2 学习的注意事项
1.带着问题去学习
以色列希伯来大学的校长本萨森在一次与中国大学的交流中分享了犹太家庭的教育理念:问问题。他说犹太人家庭的孩子回到家中,家长们问的第一个问题是:你今天在学校问老师问题了吗?孩子如果说问了,家长就会说:好,立刻开饭!如果孩子说今天在学校没有问老师问题,家长就不说话了,或者就说别的话、干别的事去了,半个小时以后再开饭。在这半个小时的饥饿中,家长要让孩子知道,问不出问题要挨饿,同时要好好准备明天怎么向老师提出问题。犹太家长问孩子的第二个问题是,你今天问老师的问题难住老师了吗?如果孩子说,我今天问了老师三个问题,其中有一个问题老师回答不上来。家长就会很高兴并用加一个好菜以示奖励。
我前面分享自己学习数据分析的历程,其实就是提出问题,尝试解决问题,探索解决方案并量化方案和获取反馈的过程。智慧的开启主要来自于提问。问题往往没有所谓的正确答案,应当不拘泥于一个角度去看问题,应该带着问题去寻找自己想知道的结论。
2.图像化加强记忆
我们的大脑更擅长记忆图像的信息而不擅长记忆连续的文字信息。我在看女儿的幼儿教学绘本时,发现作者常用图片和夸张的场景将零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对于那些割裂的、不好加工又没有逻辑关系的信息,用这种方式更容易记忆。首先形成关于这个知识的内在图片,再间歇性地重复就能变成了长期的记忆。像思维导图就是不错的将杂乱的信息串联起来的工具(我女儿教学绘本如图1-6所示)。
图1-6 女儿教学绘本
3.应用知识的实践行为
学东西要以应用为目标,即使暂时没有目标也可以预想一下知识可能的应用场景。我在学习Flash的时候,就设想过这样的场景:将来或许可以做个Flash动画给自己心爱的人。设想了这种场景后再去努力实践,知识想不掌握都难。
4.将知识教给别人
这有个学名叫费曼技巧。可以通过将知识讲给别人听的方式,来让自己搞清楚某个事情,如果你发觉自己讲不清楚,那讲不清楚的地方就是你薄弱的地方。例如我经常会对那些对数据分析、大数据没什么概念的人去讲这些东西。2016年过年的时候,我开始这样的尝试。通过对自己的老丈人、丈母娘和七大姑八大姨讲这些听起来很深奥的概念来强化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用一些类比,把观点和概念通俗化地向别人传递。若自己有什么地方讲得不好,那些点就是需要去强化的知识点。这是一种很高效的方法,可以很容易地找到自己思维的盲点。
5.不要“学习”
学习这个词好像天然和痛苦挂钩。而且在很多人的观念里,好像只有坐在书桌前才算学习。其实学习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除了看书、记笔记之外,看视频、听音频、聊天讨论,甚至像上面所说给老丈人讲大数据都是学习。此外,还可以边学习边运动,像慢跑这种机械性重复的动作可以和听音频书相结合,既可以消除运动时的无聊感,也可以同时让自己的大脑学点东西。
学习一门新知识就是在大脑里构建新的神经连接。这个过程就像在一片空地上建造一座城市。每一个知识点都是这座城市的建筑物,建筑物之间需要用道路连接起来,这个城市才能四通八达。要把这座城市建得漂亮,可以很清楚地找到地标建筑物,需要合理地规划和组织。其中关键正如一句老话说的:要想富,先修路。对于每一个新的知识点,需要和已经熟悉的知识点相关联,通过在新旧知识点间建立高效的链接,才能在后续的知识应用上发挥作用。
“学海无涯苦作舟”这句话的前半部分是正确的,因为学习确实没有终点。但这句话后面的部分是错误的,学习不是苦的,它能勾起人类探索未知的兴趣,它的不确定性对人充满诱惑,这两种感觉组成了学习。如果要说学习有什么目标,享受学习过程中探索未知和成长的乐趣就是最大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