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牢固树立政治理想
理想信念是党员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是党员干部政治能力的方向力和驱动力。习近平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提高党员干部政治能力,必须开展认真的学习教育,坚定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并把这种理想信念化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际行动。
要论摘编
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也是保持党的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必须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建设,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开展党内政治生活的首要任务。
——《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人民日报》2016年11月3日
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我们的干部要上进,我们的党要上进,我们的国家要上进,我们的民族要上进,就必须大兴学习之风,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坚持实践、实践、再实践。
——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3年3月4日
全体党员必须永远保持建党时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把理想信念的坚定性体现在做好本职工作的过程中,自觉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苦干实干,在胜利时和顺境中不骄傲不自满,在困难时和逆境中不消沉不动摇,经受住各种赞誉和诱惑考验,经受住各种风险和挑战考验,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人民日报》2016年11月3日
一、政治理想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
理想是人类特有的精神现象,是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追求和奋斗目标,是人生之魂。
理想与信念密不可分。信念是人们基于客观规律之上的坚定认识,是包含科学、感情和意志三大因素的认识,是一种良好的精神状态。理想信念的基础都是客观规律,理想指明了方向,信念提供了动力,因此人们往往合称之为“理想信念”。
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具有特定的内涵:
一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马克思主义科学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资本主义矛盾运动规律和无产阶级革命规律,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和资本主义的未来走向,并指导一些国家取得了革命的胜利、走向光明的前途,因此是被实践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的科学理论。坚定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就是坚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并把马克思主义与实践结合起来,既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又检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二是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的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和趋势。作为理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作为运动,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共同推动的伟大实践。作为制度,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是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共产主义制度是未来的高级阶段。坚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就是坚信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科学性、规律性,并为其奋斗终生。
三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几代共产党人的探索和实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有机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人口多底子薄的东方大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是社会主义的一种探索,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和旗帜。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就是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性,并为之进行不懈地奋斗。
四是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理想信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重要思想,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步骤。其基本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理想信念,就是坚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必然性、科学性,坚定不移地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全面深化改革,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把梦想一步步地变成现实。
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主张。毛泽东指出:“我们共产党人从来不隐瞒自己的政治主张。我们的将来纲领或最高纲领,是要将中国推进到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去的,这是确定的和毫无疑义的。”邓小平指出:“共产主义的理想是我们的精神支柱”,“有了共同的理想,也就有了铁的纪律。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这都是我们的真正优势。”江泽民指出:“面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这场深刻而伟大的历史变革,全党同志必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努力改造主观世界,坚定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发扬为人民的利益甘于奉献的精神。”胡锦涛指出:“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历来是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前进的力量源泉”,“理想信念是思想和行动的‘总开关’、‘总闸门’,理想的滑坡是最致命的滑坡,信念的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习近平指出:“衡量一名共产党员、一名领导干部是否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有客观标准的,那就要看他能否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能否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能否勤奋工作、廉洁奉公,能否为理想而奋不顾身去拼搏、去奋斗、去献出自己的全部精力乃至生命。”
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不竭动力。正是依靠坚定的理想信念,我们团结带领人民,克服重重困难,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把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在中国的大地上第一次变成了现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拨乱反正,全面改革,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开辟了社会主义新境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制度,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开创全面改革开放新局面,成功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在社会主义道路上迈出了新步伐。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了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整饬作风,反对腐败,全面深化改革,提升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的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行,激发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机和活力,彰显了社会主义的勃勃生机。因此,习近平形象地说:“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形象地说,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
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精神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庄子说,夫哀莫大于心死,而身灭亦次之。马克思讲,真正的人=思维着的人的精神。精神家园是人特有的心灵获得安慰、寄托的地方。精神家园的要义是精神,精神的核心是理想信念。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梦的理想信念,正是中国共产党人心灵得到安慰、寄托的地方,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和安身立命的根本。革命烈士夏明翰,坚贞不屈,视死如归,其绝命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正是对这种精神家园的生动写照。
理想信念是党员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和政治能力。党章明确要求,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和条件之一就是:“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信念。”
理想信念是党员干部政治能力中的方向力。常言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方向决定成败。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信念是领导干部的前进方向,是领导干部的领导方向,是领导干部能力使用的方向,也是领导干部政治能力凝聚的方向。没有理想信念的领导干部,就会失去方向力,就会导致政治能力丧失和耗散,领导就会软弱无力,其工作不是盲人骑瞎马,就是朝令夕改,群众无法适从,贻误党和国家事业。要把握好政治能力的方向,党员干部必须坚定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是党员干部政治能力中的驱动力。习近平指出:“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道德的力量也是无穷的。”理想,就是目标。信念,就是力量。党员干部追求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异,就会产生一种压力,进而转化为政治能力的驱动力,推动工作的发展。党员干部坚定的信念,直接就是政治能力的驱动力。理想与信念的“双轮驱动”,就会给党员干部政治能力注入永远不竭的强大动力。要增强政治能力的动力,党员干部必须坚定理想信念。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改革中所遇到的问题,如住房、缩小贫富差距,经济转型升级,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庞大的利益集团,贪污腐败等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在党内,一些党员、干部包括高级干部中,出现了理想信念动摇,对共产主义心存怀疑,对社会主义缺乏信心,宗旨意识淡薄,不信马列信鬼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问题突出,诚信缺失,道德败坏,品行不端等严重问题。解决这些问题,迫切需要强化共产党人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政治理想,增强领导干部的政治能力。
二、开展学习教育
学习教育是坚定理想信念、提高党员干部政治能力的基础,坚定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提高其政治能力,必须开展认真的而不是敷衍潦草的学习教育。
要用好“两学一做”为载体。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是坚持思想建党、组织建党、制度治党紧密结合的有力抓手,是不断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提高党员干部政治能力的有效途径。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要把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性、基础性工程,作为提高领导干部政治能力的重要举措,履行主体责任,抓常抓细抓长。要把思想教育作为第一位的任务,教育引导广大党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不断改造自己,提高思想政治觉悟。要突出分类指导,联系思想工作实际经常查找和解决问题。领导机关领导干部要带头学、带头做,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要把“两学一做”作为主要内容,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当好表率。要发挥党支部教育管理党员的主体作用,把“两学一做”纳入“三会一课”等基本制度,融入日常,抓在经常。每年要对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情况进行评估总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要坚持“笨”方法与新方法相结合。所谓“笨”方法,就是一字一句、一字不落的阅读方法。这是最基本的学习方法,也是最重要的方法。如以党章为例,有的领导干部,总结其学习情况天花乱坠,但经过这么多次学习教育,从来没有把党章一字不少地读一遍,致使其缺乏对党章的系统学习和把握,学习效果极差。因此,开展学习经验,必须以逐字逐句地阅读为基础。同时,创新学习方式方法,在领导干部自学的基础上,召开党委(党组)会,进行专题学习;以党委(党组)中心组等形式组织集中研讨;年度民主生活会,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把自己摆进去,查找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所在支部的组织生活,与党员一起学习讨论、一起查摆解决问题、一起接受教育、一起参加党员民主评议;在所在单位和党支部讲党课,到农村、社区、企业、学校等基层单位党支部讲党课,在讲授中进一步深化认识;利用互联网,拓宽学习渠道,丰富学习内容。
要增强理论认同。这是坚定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提高政治能力的理论基础。习近平指出:“全党要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思想觉悟和理论水平,保持对远大理想和奋斗目标的清醒认知和执着追求。”要通过学习教育,增强领导干部的理论认同。一是坚信和认同马列“老祖宗”。共产党人的老祖宗,即马列主义。邓小平告诫全党:“我们搞改革开放,把工作重心放在经济建设上,没有丢马克思,没有丢列宁,也没有丢毛泽东。老祖宗不能丢啊!”马克思列宁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本质和规律,揭示了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性,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源头。丢了“老祖宗”,我们共产党人就不会真正懂得自己从何处来,也就失去了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二是坚信和认同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其活的灵魂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毛泽东思想揭示了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探索了我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理论基础。坚信和认同毛泽东思想,就是坚定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三是坚信和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邓小平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产生的第二大理论成果,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它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是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涵盖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民族、军事、外交、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等方面比较完备的科学体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即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和时代相结合,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五大发展理念、“四个自信”、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进一步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理念、思想、战略问题,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发展规律的认识,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新的组成部分。坚信和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要把握认识客观规律。这是坚定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提高其政治能力之本。理想信念,首先是理即规律,是在规律基础上的想,在规律基础上的念。习近平指出:“坚定的理想信念,必须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刻理解之上,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把握之上。”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规律具有预见性,可以预知未来社会的发展方向和趋势;规律又是可以认识的,可以通过学习教育实践而获得。遵循客观规律特别是政治规律,是提高党员干部政治能力的基本要求。因此,坚定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增强其政治能力,要通过教育学习实践,促使其认识、把握和运用人类社会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推进事业发展。一是熟知事业来龙去脉。习近平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要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奋斗历史、党执政60多年的自身建设历史、近40年改革开放历史,以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对待党的历史,抵制西方敌对势力的西化、分化图谋,准确把握我们党事业发展的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善于运用党的事业发展史,分析和说明前进中遇到的重大问题,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二是懂得发展三大规律,即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要通过学习教育,真正懂得中国共产党要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必须紧密围绕党的基本路线,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整体推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不断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使我们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成为领导全国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前进的坚强核心。党的建设必须坚决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民主集中制等这些党的建设规律性的东西。真正懂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正确处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这个基本矛盾,全面落实党的基本路线,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全面深化改革,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等规律性的东西。真正懂得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人类社会发展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性等规律性的认识。三是坚定事业必胜信念。要通过学习教育,使党员干部真正懂得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正确看待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变化,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坚定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胜坚定信念。
要正确把握实情。这是理想信念之基。理想信念高于现实,是现实的反映。现实是理想信念的立足点、出发点,是实现理想信念的基础。党员干部要坚定理想信念,必须把握现实,把握实情,把握世情国情党情,把握其方向和趋势,做到“三个认同”,并立足现实、顺应趋势,不懈地奋斗。一是把握世情明趋势。从世情看,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一方面,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继续推进,科技革命孕育新突破,各国相互依存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全球合作向多层次全方位拓展,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整体实力增强。另一方面,世界格局进入深度调整期,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乏力,保护主义抬头,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新干涉主义有所上升,疯狂的军备竞赛把大量资源投入军事工业之中,局部战争不断,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人类面临着战争威胁,解决这个问题的近期方式是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长远之策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二是把握国情明道路。国情是我们的出发点。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意味着我国已是社会主义国家,但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这是我国最大的国情。这就要求领导干部,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从这个实际出发,制定路线方针政策,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脚踏实地地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地发展,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三是重在“三大认同”,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和感情认同。政治认同是党员干部政治上的归属感,思想认同是党员干部思想上的归属感,感情认同是党员干部感情上的归属感,是党员干部政治能力的构成要素。要通过教育,增强党员干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上的归属感、思想上的归属感和感情上的归属感,进而自觉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三、把理想信念的坚定性体现在本职工作之中
党员干部坚定的理想信念,高超的政治能力,最终体现在本职工作之中,体现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奋斗之中。习近平指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牢记我们党从成立起就把为共产主义、社会主义而奋斗确定为自己的纲领,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不断把为崇高理想奋斗的伟大实践推向前进。”“理想因其远大而为理想,信念因其执着而为信念。我们要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思想建设的战略任务,保持全党在理想追求上的政治定力,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坚定不移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是一项复杂而伟大的系统工程。党员干部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五大发展理念,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努力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坚定不移地全力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在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和改革开放实践探索的基础上逐步提出的战略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在近期的重大任务,是党员干部的政治责任。党员干部一要切实履行职责,团结带领党员和广大人民群众,围绕这些目标要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动脑筋,立足客观实际,找差距,找问题,找路子,努力把这些要求变成现实。二要凝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合力。人民群众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力量,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调动人民群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深化干部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调动广大干部和科技人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促进创新创业,调动新的社会阶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要坚持党的民族宗教政策,调动各族人民和各阶层人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要充分发扬民主,广泛汇聚民智,最大激发民力,努力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都有成就感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生动局面。三要破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难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存在着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发展方式粗放,创新能力不强,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严重,企业效益下滑,重大安全事故频发,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资源约束趋紧,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尚未得到根本扭转,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收入差距较大,人口老龄化加快,消除贫困任务艰巨,人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有待提高等,应坚持问题导向,破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难题,增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四要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短板。习近平指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短板特别是主要短板,是影响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主要因素,必须尽快把这些短板补齐。”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最突出的短板。应把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标志,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以更大决心、更精准思路、更有力措施,采取超常举措,实施脱贫攻坚工程,确保到2020年在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
坚定不移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伟大的事业,源于伟大的梦想。习近平指出:“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是党员干部的梦想和责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拓展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根本道路。全面深化改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内容,也是巩固和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根本途径。历史也证明,无论是走资本主义道路还是改革开放前的老路,都不可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只有走改革开放的新路,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凝聚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动力。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动力。习近平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道路决不是一帆风顺的,还存在着许多绊脚石、硬骨头,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物质力量,也需要精神力量。全面深化改革不仅生动地实践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而且可以激发和丰富热爱祖国、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等的民族精神,以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改革创新、知难而进、艰苦奋斗、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等的时代精神,进而积聚起实现中国梦的能量。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凝聚实现中国梦的中国力量。人民群众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中国梦是人民的梦,必须造福人民。人民是中国梦的创造者,实现中国梦,必须依靠人民。这就要求,全面深化改革,真正走群众路线,做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保证人民权利,增强人民团结,维护公平正义,使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进而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凝聚实现中国梦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