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四个意识” 向核心看齐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章 站稳立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立场一致,是感情一致、思想观点一致、政治一致、组织一致、行动一致的基础,是向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看齐的基本要求。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向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看齐,必须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站稳人民立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生活,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在立场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完全一致。

一、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

立场是人们观察、处理问题的立足点和出发点,以及代表和实现的阶级利益。人民立场,意味着立足于人民群众,从人民群众的要求和愿望出发,代表和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显著标志。政党是代表一定阶级利益、实现特定政治目标而进行活动的政治组织,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明确的阶级立场。资产阶级政党是资产阶级的组织形式,代表的是资产阶级的利益和立场。与资产阶级政党不同,共产党是无产阶级政党,是无产阶级组织的最高形式,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代表的是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所站的是人民立场。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这种人民利益和人民立场,是基于党的阶级属性而产生的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

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性质的必然要求和体现。我们党一成立,就定名为“中国共产党”,就定性为无产阶级政党。党章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这种性质,决定了中国共产党坚定的人民立场。

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一贯主张和追求。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指出:“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同志指出:“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深入群众倾听他们的呼声,要敢说真话,反对说假话,不务虚名,多做实事,要公私分明,不拿原则换人情,要任人唯贤,反对任人唯亲。”“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在新世纪之初,江泽民同志指出:“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胡锦涛同志指出:“各级领导干部都要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真心实意对人民负责的精神,做到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要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要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在各项工作各个环节都细心研究群众的利益,关心群众疾苦,体察群众情绪,努力运用说服教育、示范引导和提供服务等方法,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团结带领群众不断前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习近平同志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需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我们的责任,就是要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努力解决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弘扬伟大长征精神,走好今天的长征路,必须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为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生活而矢志奋斗。”“全党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永远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永远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继续在这场历史性考试中经受考验,努力向历史、向人民交出新的更加优异的答卷!”“上下同欲者胜。只要我们13亿多人民和衷共济,只要我们党永远同人民站在一起,大家撸起袖子加油干,我们就一定能够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等。我们进行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无不是站在人民的立场上,代表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人民立场是共产党人的政治根基。党来自于人民,服务于人民,根基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站在人民立场上,依靠人民群众,经过28年浴血奋战,打败日本帝国主义,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新中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时期,我们站在人民立场上,依靠人民群众,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消灭一切剥削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实现了中华民族由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站在人民立场上,依靠人民群众,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极大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极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极大增强社会发展活力,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人民、只有人民,才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伟大动力,才是共产党人生存和发展的坚强基石。

人民立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明确要求。习近平同志指出:“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党与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始终保持血肉联系,是党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正所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全党同志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使我们党始终拥有不竭的力量源泉。”并通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等工作,增强了全党的人民意识,进一步站稳了人民立场。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来的。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发展人民民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做到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通过改革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这些思想包括丰富的内涵,主要是为了人民而发展,依靠人民发展,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人民立场的必然要求和表现,体现着党的性质和宗旨,体现着共产党人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对此,习近平同志指出:“着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来的,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体现了人民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力量的唯物史观。”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根本是发展,没有发展,以人民为中心就失去了物质基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本质要求。这五大发展理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五大范畴,体现着发展的本质和规律。坚持五大发展理念,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在增强国家硬实力的同时注重提升国家软实力,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内外需协调、进出口平衡、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引资和引技引智并举,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必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保持经济增长速度、推动经济发展,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为谁发展,决定发展的目的、方向,是发展的首要问题。为人民发展,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首要内容,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出发点。习近平同志指出:“发展的目的是造福人民。”坚持发展为了人民、造福人民,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牢牢把人民放在心中,把人民放在发展的最高位置,一心一意地为人民谋划发展,推进发展。必须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人民忧乐为忧乐,以人民甘苦为甘苦,通过发展,提高人民的幸福指数,实现人民的美好生活。必须深入调查研究,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诉求,扣准人民的需求脉搏,坚决杜绝各种面子工程、形象工程,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坚持发展依靠人民。靠谁发展,决定发展的动力,是发展的根本问题。依靠人民发展,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基本内容,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动力源。习近平同志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人民群众是发展的主体,是发展的根本动力。坚持依靠人民发展,必须真正懂得人民群众在发展中的主体作用,增强依靠人民推动发展的自觉性。必须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特别是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决破除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为各行业各方面的劳动者、企业家、创新人才、各级干部参与发展创造良好的舞台和环境。必须千方百计使人民群众在发展中受益,增强获得感,进而调动人民群众参与推动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必须充分发扬民主,广泛汇聚民智,最大激发民力,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都有成就感的生动发展局面。必须坚持走党的群众路线,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发展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使发展拥有不竭的力量源泉,依靠人民群众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不断把“蛋糕”做大。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谁享有发展成果,影响发展的目的和过程,是发展的实质问题。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关键内容,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落脚点。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在要求和必然体现,体现着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习近平同志指出:“共享理念实质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的是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把不断做大的‘蛋糕’分好,让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到更充分体现,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做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调整收入分配格局,扩大中等收入阶层,逐步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特别要加大对困难群众的帮扶力度,坚决打赢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攻坚战,解决好收入差距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实现全民共享,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必须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遵循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循序渐进,从低级到高级、从不均衡到均衡,走渐进共享之路。必须全面保障人民在各方面的合法权益,使人民共享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各方面的发展成果。

三、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生活

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生活,是坚持人民立场的具体要求,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应有之义,是我们党的一贯主张和不懈追求。习近平同志指出:“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我们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打赢脱贫攻坚战,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迈进。”

要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迈进。这是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生活的总体要求。富裕幸福是中华民族的梦想和追求,如战国时期的司马错说:“欲富国者,务广其地;欲强兵者,务富其民。”《管子》讲:“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人民富足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观点。恩格斯指出,在未来社会,“通过社会生产,不仅可以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还可能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2]列宁指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人人都能在决不掠夺他人劳动的情况下完全达到和保证达到富足的程度”。[3]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主张。毛泽东同志指出,“在逐步地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实现对于手工业、对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同时,逐步地实现对于整个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即实现合作化,在农村中消灭富农经济制度和个体经济制度,使全体农村人民共同富裕起来”;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始终坚持两条根本原则,一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一是共同富裕”;习近平同志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等。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其内涵十分丰富,主要包括:一是富。共同富裕首先是富,而不是穷。二是共富。共同富裕的“富”,是共富,而不是一部分人穷、另一部分人富的两极分化。三是劳动致富。劳动是一切财富的重要源泉,共同富裕的富是劳动致富,合法经营致富。四是一部分先富,不是“齐步走”,不是同时同步富裕。五是先富带动后富,影响左邻右舍,不断地波浪式地向前发展,使全国各族人民都能比较快地富裕起来。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迈进,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全面深化改革,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这是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生活的具体体现,是共同富裕的基本要求。民生内容比较丰富,简言之,主要是解决好衣、食、住、行、教、医、保等方面的问题。习近平同志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要坚持国家安全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动员全党全社会共同努力,汇聚起维护国家安全的强大力量,夯实国家安全的社会基础,防范化解各类安全风险,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必须加强食品安全工作,加强食品安全依法治理,坚持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加强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食品安全工作,严防、严管、严控食品安全风险,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必须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贯彻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健全人力资源市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必须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改革和完善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制度,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扩大社会保障基金筹资渠道,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支持发展慈善事业,建立市场配置和政府保障相结合的住房制度,规范住房租赁市场和抑制房地产泡沫,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大力发展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切实保障残疾人权益,建立更加便民快捷的服务体系,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必须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方向,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要求,重点推进医疗保障、医疗服务、公共卫生、药品供应、监管体制综合改革,完善国民健康政策,健全全民医保体系,巩固基本药物制度,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提高医疗卫生队伍服务能力,改革和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促进人民身心健康,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逐步完善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必须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完善和创新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管理服务,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建立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强化公共安全体系和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建设,深化平安建设,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推进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加大对雾霾治理的力度,努力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

要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这是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生活的重要要求,是共同富裕的基本条件。不平衡是事物的普遍现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资本、劳动、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共同参与经济活动、参与收益分配,也由于这些生产要素存在着差异,出现收入差距是必然的,同时合理的收入差距也是允许的,但如果收入差距过分悬殊,则与共同富裕相矛盾,不利于实现人民的幸福生活。从现实来看,我国的收入差距已经过大,2016年我国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是0.465,超过了国际公认的0.4警戒线,已经影响到人民的生活、成为社会不稳定的重要诱因,必须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这就要求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完善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初次分配机制,加快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深化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保护劳动所得。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要精准扶贫脱贫,打赢脱贫攻坚战。这是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生活、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习近平同志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打好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做好这项工作,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而要下好‘精准’这盘棋,做到扶贫对象精准、扶贫产业精准、扶贫方式精准、扶贫成效精准。”目前,我国仍有5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到2020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农村贫困人口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实现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的扶贫任务十分艰巨。要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使党支部更好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成为带领农民群众脱贫致富的主心骨。要建立健全扶贫脱贫工作责任制,强化扶贫脱贫工作责任考核,对贫困县重点考核脱贫成效。把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作为脱贫攻坚重点。要认真调查研究,弄清楚真正的贫困人口,搞清楚贫困程度、致贫原因,解决好“扶持谁”的问题,以便做到因户施策、因人施策。要因地制宜探索精准脱贫的有效路子,多给贫困群众培育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多给贫困群众培育可持续脱贫的机制,多给贫困群众培育可持续致富的动力。要加快形成中央统筹、省(自治区、直辖市)负总责、市(地)县抓落实的扶贫开发工作机制,做到分工明确、责任清晰、任务到人、考核到位,解决好“谁来扶”的问题。加大中央和省级财政扶贫投入,发挥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的互补作用,整合各类扶贫资源,开辟扶贫开发新的资金渠道;健全东西部协作和党政机关、部队、人民团体、国有企业定点扶贫机制,激励各类企业、社会组织、个人自愿采取包干方式参与扶贫;实施“五个一批”工程,即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解决好“怎么扶”的问题。要把扶贫开发、现代农业发展、美丽乡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农民富、农业强、农村美。

四、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站稳人民立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政治方面的要求,是我国政治制度的基本内容。习近平同志指出:“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我们党的一贯主张。我们要毫不动摇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长期坚持、全面贯彻、不断发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扩大人民群众有序政治参与,保证人民广泛参加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形成生动活泼、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要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是我们党始终高扬的光辉旗帜。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要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善于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充分发挥国家权力机关作用,依法行使立法、监督、决定、任免等职权,加强立法工作组织协调,加强对“一府两院”的监督,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提高基层人大代表特别是一线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代表比例,降低党政领导干部代表比例。在人大设立代表联络机构,完善代表联系群众制度。健全国家权力机关组织制度,优化常委会、专委会组成人员知识和年龄结构,提高专职委员比例,增强依法履职能力。

要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习近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在我国有根、有源、有生命力,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重要体现。”“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不断为事业发展凝聚人心、增添力量。”必须完善协商民主制度和工作机制,构建程序合理、环节完整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体系,确保协商民主有制可依、有规可守、有章可循、有序可遵。通过国家政权机关、政协组织、党派团体等渠道,就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广泛协商,广纳群言、广集民智,增进共识、增强合力。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共产党自觉肩负首要责任,做到虚怀若谷、集思广益;民主党派自觉肩负重要责任,建真言、谋良策、出实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坚持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之中,增强民主协商实效性。深入进行专题协商、对口协商、界别协商、提案办理协商,积极开展基层民主协商,提高协商效果。

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保各族人民的民主权利。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创造,是适合中国国情,保障各族人民民主权利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国家根据各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加速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习近平同志指出:“我国56个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平等一员,共同构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保各族人民的民主权利,必须全面正确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在各民族中牢固树立国家意识、公民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搞好民族团结,将心比心、以心换心、争取人心,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坚决反对一切危害各民族大团结的言行,坚决依法惩处和打击暴力恐怖活动,筑牢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的铜墙铁壁,共同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必须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着力增强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尊重民族差异、包容文化多样,让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团结和睦、共同发展,共同实现全面小康。必须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

要坚持和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保障人民的直接民主权利。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主要包括城市居民委员会制度、农村村民自治委员会制度、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和基层各类组织制度。它们是我国政治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是人民群众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以及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重要方式。坚持和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保障人民的直接民主权利,必须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以扩大有序参与、推进信息公开、加强议事协商、强化权力监督为重点,拓宽范围和途径,丰富内容和形式,建立完善居民委员会的协调会、听证会、评议会、居民来访、居委会工作报告等制度,创新村民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方式方法,有效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必须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强化职工在企事业单位经营管理和各项事务中的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作用,保障职工参与管理和监督的民主权利。必须强化基层工会、共青团、妇联等团体以及各类社会组织的自治功能,创新基层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方法,推动各类社会组织广泛发扬民主,发挥其协同作用,实现政府管理和基层民主有机结合。

要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保证人民广泛参加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爱国者的联盟,是中国共产党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政治优势和战略方针,是夺取革命、建设、改革事业胜利的重要法宝,是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法宝,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法宝。其工作范围和对象是: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人士;党外知识分子;少数民族人士;宗教界人士;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出国和归国留学人员;香港同胞、澳门同胞;台湾同胞及其在大陆的亲属;华侨、归侨及侨眷;其他需要联系和团结的人员。习近平同志指出:“统战工作是全党的工作,必须全党重视,大家共同来做。”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凝聚各方面的力量,必须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坚持大团结大联合的主题,巩固统一战线的思想政治基础,正确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的关系。必须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坚持党委统一领导、统战部牵头协调、有关方面各负其责的大统战工作格局,加强同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团结合作,促进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行,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选拔和推荐更多优秀党外人士担任各级国家机关领导职务。必须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必须鼓励和引导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更大贡献。必须落实党的侨务政策,支持海外侨胞、归侨侨眷关心和参与祖国现代化建设与和平统一大业,进而凝聚起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