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放下傲慢的自尊,治疗焦虑的“慢性病”
——从情绪的波动中发现正面的结果
假如感到自己在焦虑,弄清“为什么焦虑”比“对抗焦虑”更重要。抱怨其实并不是一件多么坏的事情,有时候不懂得抱怨恰恰是一种消极的自我增压。在巨大的压力之下,只有极少数的人能维持好的状态,但这是非常危险和不明智的。所以,给予自己一个释放压力的窗口,就等于使我们的勤奋获得了减负的机制。
一、当焦虑发出第一声啼哭,及时地定义
|弄清负面情绪的来源非常重要|
一个每日沉迷于数字媒体与线上信息的人,他可能在被迫放下平板电脑的第一时间就会感到焦躁不安。负面情绪的来源有时并非“我们遇到了某些失败”,而是“停止一种依赖性极强的行为”。在治疗焦虑和压力时,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超过半数的“焦虑勤奋者”(因为焦虑而用勤奋缓解的人)都是基于这一原因。
美国南加州大学马歇尔商学院的一个调查团队发布的报告显示,互联网让人类的生活更便捷,获取信息更方便,但也更容易产生负面情绪了,因为发达的资讯工具使人沉溺于此。截止到2015年,普通人平均每天会花8到16个小时来接触数字媒体。这种牢固的依赖于互联网的行为习惯让人无法在工作中集中精力,容易倦怠和感到孤独。
我的研究表明:
·“孤独感”让产生焦虑的可能性增加3倍,焦虑的危害也成倍放大。
·对工作的倦怠感则让人效率下降,精力分散,专注力不能持久。
·长期依赖数字媒体,则使人“技术上瘾”的概率增加5倍以上。
所以,心情糟糕时未必就是事情不顺利造成的,很可能仅由于你和手机的距离超过了3米。这是人和数字设备心理安全距离的上限。有人反映说,他必须随时能摸到手机,工作才能集中精神,否则就容易走神并坐立不安。假如我们让一家公司所有的员工将手机集中放到一个封闭的房间中——听不到房间内传出的任何声音,当然包括来电铃声和短信通知,你会发现接下来的工作中所有的人均焦躁不宁。
焦虑在啼哭,可它的压力源也许只来自一部手机。
|回避不是最佳策略,必须正面回应|
当焦虑出现时,人们的第一反应往往是压抑和克制。对需要宣泄的情绪关闭出口,是多数人经常干的事情。当焦虑无法压制时,人们又会选择回避,采取鸵鸟策略,对其视而不见。但是,刻意地回避反而会让人更加焦虑不安。压制内在的情绪会让压力“内生化”,从而对身心健康造成负面的影响。这时候,也许一个人会更勤奋地工作,但他的效率也会更低——就像他从来没有真正勤奋过一样。
大卫·施皮格尔是斯坦福大学精神病和行为科学系的副主任,他对各种焦虑的根源有长期的研究:“不要回避焦虑,不要蒙上盖头。回避并不是最佳策略。越是回避,事情就会变得越糟糕。对于造成压力的事件一定要采用积极的方法应对,比如先看看为什么发生焦虑,定义焦虑的性质,才能最终增强我们对它的掌控能力。”
通常,采取回避策略的人会走两个极端。有的人疯狂地工作,比过去更加投入,成为彻头彻尾的工作狂,他觉得用事业的成功能驱散焦虑;有的人索性什么都不干,浑浑噩噩地度日,或者索性躲起来,像一个抑郁症患者,他也许期盼时间的神丹妙药。这两种行为都不能从根本上摆脱焦虑,反而逃避了真正的问题。
一个回避负面情绪的勤奋者,他总是走不了太远。
|及时定义:“我为何焦虑?”|
有一次,我忽然很心慌。在那一瞬间,我对所有的事感到不满。我认为自己几个月来未实现一件有益的计划,付出的汗水全化为没有营养的流水。就在准备对着下属骂娘时,我喝了杯白开水,决定先坐下来安静一会儿。
然后我开始给焦虑一面镜子,看看究竟是怎么回事:
是由于做事拖沓耽误了项目进展吗?
是家庭因素还是管理问题制造了压力?
是新人招聘遇到了阻力?
是社交领域不太顺心?
这就像手里握着一团乱麻,其中藏着一根绣花针。我们要定位这根针的位置,是哪根麻绳和它搅在一起?找出这根针,就是在找到焦虑的原因。有的人很傲慢,他不想在负面情绪前低下自己的头颅,因此对焦虑视而不见。有人见他不高兴,或者状态不佳,善意地询问时,他也总是若无其事地掩饰。
他是“背着巨石”前行的人。心理学家发现,这一类人活得十分辛苦,不能合理地分配精力和管理时间,非常努力,从不偷懒,但出现抑郁情绪的比例较高。而且,每件事情他们都使出了120分的力量,却很难得到100分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