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味家常菜:凉拌、小炒、汤煲3688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烹饪术语入门课

什么是旺火、中火、文火?

旺火就是大火,文火就是小火。通常我们家庭用燃气灶的火力是不如专业厨房的,家庭燃气灶的火力从3.2kW~4.5kW不等。

图1:大火:适合快炒、蒸制菜肴、油炸小块食物等。

图2:中火:适合煲浓汤、炸制大块食物等。

图3:散状小火:适合炖煮、爆香、煎鱼、豆腐、炸果仁等。

图4:集中小火:适合炖煮、煲清汤等。

Tips

散状小火可让食物受热均匀,但有时火开太小容易熄灭,不安全。所以,最好用集中小火来炖煮或煲汤。

什么时候用大火?什么时候用中火?什么时候用小火?

炒菜时要用大火,尤其是在炒青菜、海鲜类时,更应大火快炒,以免蔬菜、海鲜出水。蒸制菜肴时也要用大火(面食除外),用大火才能使蒸气充足,让食物快速成熟。煮制食物时先用大火将水烧开,再转小火焖煮。油炸体积较小的食物用大火,才能保持外酥内嫩的口感。

油炸体积较大的食物用中火,才能把食物内部炸熟。煮浓汤时用中火,才能煮出奶白色的汤。

焖煮食物时用小火,小火会让食物慢慢入味,又不至于让水分快速流失。炖清汤时用小火,只有小火才能让食材不散烂,且能将味道慢慢溶入汤中。煎制食物时用小火,才会把食物内部煎熟、外部煎酥脆。炸果仁,如花生、腰果等时,用小火、冷油,只有小火才能将果仁内部炸熟而不至于炸焦。

烹制煎炸类菜肴时,如何把握火候?

炸小块肉类食材时,如斩成小件的排骨,用大火迅速炸至排骨表面金黄即可。

炸大块食材时,如斩成大件的排骨,先用中火炸熟,再转大火炸至表面金黄,以免大火炸至表面变焦而内部未熟。

炸果仁时,如腰果、花生等,要冷油下锅,然后用小火一直炸至果仁表面金黄。

炸鱼时不宜久炸,只需把鱼身表面炸至金黄即可。炸的时间太长,鱼肉就会变得干硬,口感不好。

【例如】炸排骨:

1.锅内倒入600毫升植物油,用中火烧至170℃,放入腌好的排骨。

2.转大火一边炸一边用网筛翻动,将排骨炸至表面金黄酥脆时即可捞起沥油。

3.将炸过排骨的油过滤入不锈钢饭盒内,密封好,可保存2~3个月。但煎炸过带鱼等腥味重的油,就不要再回收了。

如何判断油温?

锅入油烧热,取一双竹筷子或木筷子做测试,不要用金属或陶瓷筷子。

120~140℃(三四成热)

油表面平静,不冒烟。将筷子放入油锅内,周围基本不起泡。

150~160℃(五六成热)

油从四周往中间翻动,微冒青烟。将筷子放入油锅内,周围起轻微小泡。

160~180℃(七八成热)

油面较平静,冒出大量青烟。将筷子放入油锅内,周围立刻起大量的油泡。这时就可以投入食品进行炸制了。

Tips

也可用面糊(或肉丝)进行测试。锅入油烧热,先取一小块面糊(肉丝)投入油锅,如果面糊(肉丝)沉入锅底,说明油温不够热;如果面糊(肉丝)马上浮上油面,并在周围起大量的油泡,说明温度已够,此时可投入食品开始炸制了;如果面糊(肉丝)马上变煳了,说明油温过高,要熄火把油温降到合适的温度,再投入食材炸制。

炸制食物时需要多少油?

炸制食物时,饭店里通常都会使用大量的油,以将食材淹没为准,这样就很容易将食物炸熟。为了省油,我们可以采用少量油、分次炸的方法:将油锅倾斜至油可以淹没过食材,分次少量地加入要炸的食材进行炸制。

什么叫腌制?

腌制是指将新鲜肉类或鱼类用盐、酱油、糖、玉米淀粉、色拉油、清水等调料拌匀,静置20~60分钟或更长时间,使食材充分吸收调料味。腌制的时间越长,食材入味的效果越佳。夏季如腌制时间超过30分钟,请移入冰箱冷藏腌制,以防变质。

【例如】腌制鸡肉:

将切成小块的鸡肉放入碗内,调入盐、生抽、糖、玉米淀粉、色拉油,倒入清水。

用筷子搅拌均匀,放置20分钟即完成腌制。

什么叫汆(焯)烫?

汆(焯)烫是指将生的食材放入开水或冷水锅中,煮3~20分钟不等,取出食材后冲洗干净,放在盛器中,等待做下一步加工,汆(焯)烫用过的水丢弃不用。

【例如】汆烫猪脊骨(图1~2):

锅入水烧开,放入脊骨,煮至脊骨由红色变为白色、水上浮起一层泡沫。捞起脊骨,冲洗净浮沫,即完成汆烫。

【又如】焯烫西蓝花(图3):

锅内放入清水,调入少量盐、植物油,大火烧开,放入西蓝花焯烫1~2分钟,捞起西蓝花,投入冷水中浸泡片刻,即完成焯烫。

为什么要汆(焯)烫?

一些纤维较粗或不易成熟的蔬菜,如芥蓝、油菜、西蓝花、豌豆等,需要先经焯烫,才能再做凉拌或炒制,这样才不至于食材表面炒得过老而内里未熟。生肉、骨头尽管经过反复冲洗,也只能去除表面的血迹,而内部(特别是骨头)的血仍然存在,只有经过汆烫才能煮出血水,去除腥味。一些海产品,如鱿鱼、八爪鱼等,也需先经汆烫才可去除水分及腥味,否则在炒制时会严重出水。

汆(焯)烫时用冷水还是热水?汆(焯)烫的时间要多长?

焯烫蔬菜用开水下锅,是为了保持蔬菜的营养成分不流失。焯烫时间不宜过长,将蔬菜放入开水中,待水再次沸腾即可。为保持蔬菜翠绿的颜色,可在水中加少量盐及色拉油。

用小块肉做菜时,如红烧肉,为了保持肉块的鲜味,用沸水汆烫3分钟即可捞起。用一整块肉做菜时,如东坡肉,为了使肉块的内部能煮透,要用冷水下锅汆烫。猪大骨因十分粗大,骨头内会藏有很多血迹,因此也需要冷水下锅汆烫。下锅后会逐渐看到血迹沥出,要煮到看不到血迹为止。猪脚若切成小块可用开水汆烫,若切成大块就要用冷水汆烫。若食材不是十分新鲜,为了给食材去腥,则一定要冷水下锅汆烫,并在水中加入姜片、香葱。

什么叫断生?

断生是指将食材预热处理至刚熟即可,再烹调下去食材就会过于软烂失去爽脆的口感。判断食物是否达到断生程度,通常是看食物的颜色是否发生了变化:如瘦肉的色泽由红色转为白色,青菜的色泽由浅色转为深色,即表示食材已断生。

什么叫爆香?

爆香是指锅内先放少量油,不待油烧热,就将葱白段、洋葱、蒜头、生姜、辣椒等辛香料放入锅内炒至出香味。另外,如香菇、海米、水发鱿鱼等干货、海产品也需经过爆香,才能真正炒出它们本身的香味。花椒、八角、桂皮、干辣椒等香料也需经过爆香,才能使香气更浓。

Tips

爆香时要注意,爆香要使用低油温、中小火才能炒出香味,而食材又不至于烧煳。如果油温过热,食材一放下去表面就焦煳了,而内里的香味还未出来。

【例如】爆香红椒、生姜、大蒜:锅内放入油,不待烧热,放入红椒、生姜、大蒜,用中小火炒至出香味。

【又如】爆香香菇、水发鱿鱼丝:锅内放入油,不待烧热,放入水发鱿鱼丝和香菇丝,用中小火炒至出香味。

什么叫上汽?

上汽是指锅内注入凉水,放入要蒸制的食材(或等水开后再放入食材),加盖,大火烧开后会有大量水蒸气出来,利用蒸气的温度使食物成熟的一种烹饪方法,多用于蒸菜。蒸制菜肴时,水开后再放上菜肴,在菜肴未蒸制完成时,中途不要开盖。特殊情况,如蒸制馒头等面食时,则要根据需要用冷水或温水开始蒸制,蒸好后也要等几分钟再开盖。

什么叫勾芡?

勾芡就是在菜肴或汤汁接近成熟时,将调匀的淀粉汁淋在菜肴上或汤汁中,使菜肴的汤汁稠浓。勾芡用的淀粉常选用玉米淀粉或土豆淀粉,加水配比调和而成。多用于炒、烧类菜肴。

勾浓芡:玉米淀粉和清水的比例是1∶3。

勾薄芡:玉米淀粉和清水的比例是1∶4。

Tips

提前调配好的淀粉汁在勾芡时会有沉淀现象,往锅里倒入时要重新搅拌一下;不要一次全倒入,要一点点地加,直到菜肴汤汁的浓稠度满意为止。

烹调时,什么时候放调料?

初学厨艺时,放盐、生抽等调料时不要一次全加入,而是少量分次地加入,然后炒拌均匀。调料放入后要先夹出一些尝试一下,再决定是否要继续加,否则做出来的菜太咸就很难补救了。要注意的是,大多数现成的酱料,如豆瓣酱、黄豆酱、黄酱、甜面酱、柱侯酱等,都含有盐,在使用这些调料做菜时,尽量不要再放盐或少放盐,以免过咸。

炒青菜时要最后放盐,因为过早放盐会造成青菜水分和水溶性营养素的流失。

炖鸡时如果过早放盐,会直接影响到肉和汤的口味,不利于营养素的保存。

煲汤时也不要过早放盐,盐会加速肉内水分的流失,也会加快蛋白质的凝固,影响汤的鲜味,要等到煲好后再加盐、鸡精等其他调料。

做红烧及焖煮菜时,要提早放调料,然后用小火焖制,这样味道才会慢慢进入食材内。

陈醋、香油要在炒完菜临出锅时放,否则香气容易散失,影响效果。

烹调酱料时,如黄酱、甜面酱、柱侯酱等,先将酱料炒一下会更香。炒时加点砂糖、酒,做出来的味道会更好。

本书所用调料用量换算表

本书调料用量是用如图这套量匙来称量的,称量时以平平一匙为准。建议您在开始学厨时,购买一套这样的量匙,调味精准才会做出味道合适的菜肴。量匙在超市和淘宝店都可以购买到,价格8~10元不等。

量杯

1.1/4杯 60毫升

2.1/3杯 80毫升

3.1/2杯 125毫升

4.1杯 250毫升

量匙

1.1/4小匙 1.25毫升

2.1/2小匙 2.5毫升

3.1小匙 5毫升

4.1/2大匙 7.5毫升

5.1大匙 15毫升

常用调料

计量换算表

干性材料

细盐 1小匙=5克

细砂糖 1小匙=4克 1大匙=12克

鸡精 1小匙=5克

玉米淀粉 1大匙=12克

中筋面粉 1小匙=2.4克 1大匙=7克

液体材料

清水 1大匙=15毫升=15克 1杯=250毫升

生抽 1大匙=15毫升=15克

色拉油 1大匙=15毫升=14克

蜂蜜 1大匙=21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