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的逻辑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富财主与穷寡妇本文由以下两篇文章融合改编而成:《富财主与穷寡妇——行善切莫走入误区》,发表于2011年6月的《金融界》;《上帝不喜欢高调行善之人》,发表于2011年5月的凤凰网。

——行善切莫走入误区

此前,中国企业家网曾刊发过我的一篇文章,题为《中国企业家做善事需引导》。这篇文章在几个小时内收到数百条评论,在两天的时间里被二十多个知名网站转载,引发热烈讨论。评论有褒有贬,其中,我的新浪微博收到这么一条评论并被凤凰网的《微博声音》转述:“哈哈,陈九霖说得很好,很到位。那么,你都捐助到哪里了?捐助了多少?晒一晒吧!”这条评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即把是否捐钱当作是否行善的标准;把捐钱数额的多少作为衡量行善大小的尺度。

我捐过款,捐过数次,还有想捐未“遂”的。在辉煌时期,我曾不止一次捐过,当然,当时属力所能及;在落魄之时,我也曾把全部著作的收入捐赠出去,修建乡村公路;在身陷囹圄时,还曾书面申请,将我在狱中微薄的劳动报酬,悉数捐给汶川地震灾区,并要求为灾区献血,但最终因为没有获得新加坡方面的批准而未能如愿。

不过,对于我把款捐给了谁,捐了多少,我不太愿意按照那位网友所评拿出来“晒”,因为没有经过受捐者的允许;而且,我也不想标榜捐款数额,这样做就违背了我捐款的初衷。事实上,除了“非典”时期捐款我领取了国家民政部颁发的证书外,至于其他捐款,我再没收过任何“证明”。

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并不是彰显什么或者争辩什么,我只想借那位网友的评论,进一步劝导行善之人:行善当随心顺情而为,切莫走入行善误区,更不要指望通过行善得到回报。

从目前中国慈善业的现状来看,至少有三个内容值得探讨。

切莫金钱至上

捐款虽然是最直接的行善行为之一,但它绝不是唯一的行善方式。行善所涵盖的内容极为广泛,金钱之外的善念和善举也是行善。

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卢梭曾经说过,慈善的行为比金钱更能解除别人的痛苦。佛教认为:行善源自向善之心而见诸一言一行之间;真心行善,应是无所挑拣,时时处处地动善念、讲善言、行善事。道教的经典著作《太上感应篇》也说:“夫心起于善,善虽未为,而吉神已随之。”

行善并非必须涉及金钱或者是惊天动地的壮举,它更多地体现在生活琐碎之中。比如,希望帮助他人,却心有余而力不足,但仍是值得肯定的善念;为了公共卫生和他人健康而约束自己,不随地吐痰、不在公众场所抽烟,也是善行;善意地提出意见与建议,引导别人改邪归正,或者主持正义、维护人权,亦可称善;为他人甚至国家承担责任而不张扬,更是伟大的善举。这些都与金钱无关,有的只是极为细小的意念和举止,但它们都不亚于捐款。相反,有些人虽然捐了钱,却视上述行为于不顾,善恶相比,可能最终善不及恶,甚至恶大于善。

莫以善小而不为

善举之大小,不能以捐钱金额和次数的多少来衡量。更重要的在于是不是真心行善。

《圣经·马太福音》中有一则故事,很形象地说明了这个问题。一个财主给神投了很多钱,一个穷寡妇也给神投钱,但她只投了两个小钱,比财主投的钱少了很多。按照传统判断善行的标准,财主的善行肯定大于那个寡妇。然而,耶稣却对众人说,这个穷寡妇所投的钱,比财主还多。为什么呢?因为财主只捐出了他所拥有的一部分,“但这寡妇是自己不足,把她一切养生的都投上了”(《圣经·路加福音》第二十一章第1~4节)。

按照基督教的思想,捐钱不在金额和次数的多少,关键在于发自内心。正所谓“捐得乐意的人,是上帝所喜爱的。”(《圣经·林后》第九章第7节)。“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诫子书》第九章第7节),刘备去世前写给其子刘禅的遗诏中的这句话,大概也是这个意思吧!

莫为名声或金字招牌而高调行善

我们行善的出发点是为了帮助别人、造福社会,而不是为了赢取名声;否则,就不能称作行善,只能算是地道的商业行为。因此,真心行善者,以默默行善为宜。

佛教《金刚经》讲,行善济贫当“无相布施”,做善事助人,心中不要有“我在帮助别人”的想法。《圣经·马太福音》第六章第1~4节也告诫行善者说:“你们要小心,不可将善事行在人的面前,故意叫他们看见。若是这样,就不能得到你们天父的赏赐了。所以,你施舍的时候,不可在你前面吹号,像那假冒为善的人在会堂里和街道上所做的,故意要得人的荣耀。我实话告诉你们:他们已经得到了他们的赏赐。你施舍的时候,不要叫左手知道右手所做的。要叫你施舍的事情在暗中,你父在暗中察看,必然报答你。”

曾国藩曾说:“为善最乐,是不求人知。”“作善岂非好事,然一有好名之心,即招谤招祸也。”做善事是件非常快乐的事情,其快乐之处在于不要求自己所做的善事被众人所知,因为善行应该是一种发自内心的举动,太关注别人的看法和评价反而会束缚自己善意的心。做善事本身是件非常好的事情,但是,一旦有了沽名钓誉之心,就极易引来诽谤与祸端。

他人的夸奖,不过是过眼云烟;金字招牌终将腐朽。真正行善之人并不在乎这些功名利禄;相反,他们行善不仅不图回报,甚至在因行善而被人诟病、误解、诋毁时,仍能行善不止。

自然界自有平衡,不求回报者可能得到更大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