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开始论证时,需从所有人都认可的事实起步
■结论必须以事实为基础
前面我说过,逻辑的展开就等于根据和结论的不断积累。既然有“结论——因为→根据1”的逻辑,那么接下去的逻辑就是“根据1——因为→根据2”。
经过上述过程的不断重复,就会追溯到最最基本的根据。这一根据必须是“事实”,也就是本书提到的第三个基本原则。图解如下:
最终结果——因为→根据1——因为→根据2……根据Z(事实)
同样的,使用“所以”来逆推的话则如下图所示。也就是换种说法:“从事实出发”得到最终结论。
根据(事实)——所以→结论1——所以→结论2……→决策(最终结论)
逻辑思维中提到的“事实”,是指现实情况和大众普遍接受的道理、原理、原则。
比如“目前手机的普及率超过90%”、“啤酒销量出现下降趋势,第三类啤酒销量上涨”等,都是毋庸置疑的现状和事实。先前提到的“A公司不具备既有销售渠道”也属于事实。
再看反例:
“年轻人似乎很流行看手机小说。”
“我觉得现在的年轻人酒量都不行。”
感觉如何?乍看之下很有道理,但这不过是主观意见,未必代表事实(当然,这也要取决于是“谁”的意见,将在P26详细解说)。而经过调查后,也有可能发现“一部分年轻人确实爱看手机小说,但普及率并不高,并不能称之为流行”。
要是以这种难以被称为“事实”的看法作为根据来展开逻辑,就会推出类似“眼下年轻人群中流行手机小说,所以我们也应该着力发展手机小说业务”等缺乏说服力的结论。
我先前写到,逻辑思维等于把逻辑判断的积木一块块搭起来,而它首先应该建立在事实这一无可动摇的基础之上,否则立刻就会崩塌。
■何为事实
究竟应该以什么标准来判定事实,这个问题其实很难回答。
最简单易懂的答案是,以数字呈现的关于具体情况的信息。虽说销售额、销量等数字无论是谁都能得出几乎相同的解释(当然前提是“正确的统计”),作为事实而言最有说服力。
阅读提案相关书籍时,常能看到诸如“在做提案时请使用尽可能具体的数字”这样的语句,也是同样的道理。想要推翻以数字表达的定量数据,相较推翻主观印象要来得更困难,所以数据更容易具有说服力。
我们观察并确认到的现实情况,也是有效的事实。
撇开先前手机小说的例子。当你听说“某市场正在扩张”的消息,如果没有进行实际调查,就无法判断这是否是事实。通过市场调研或现场走访等手段来确认市场的实际情况,是很重要的步骤。
丰田汽车就贯彻了“现地现物”的方针。假设现在的问题是“如何才能提升某工厂生产能力”,如果你只是坐在桌前思考,无论想多久都不可能找到解决方案。只有亲临工厂现场,观察究竟存在何种问题,浪费了哪些资源,才能根据实际情况来制定对策。
小林制药的会长小林豊也对前往现场搜集信息相当重视。小林豊会亲自前往超市等出售自家产品的地方,偶尔还会直接询问选购自家商品的顾客“为什么选择这个商品”。想必他一定很清楚,像这样倾听现场的反馈对自己的决策会产生重要影响。
■即使有数字和数据也得小心
有了具体数字数据是否就能认定这是事实了呢?并非如此,还需注意,在一些案例中数据未必能体现真实情况。
最常见的例子就是数据过时。哪怕是像总务省统计数据这样可信度极高的数据等,平成十八年(2006年)的数据也很难被用作现在平成二十三年(2011年)的决策依据。
直接借用他人用来实现其他目的的二手数据同样存在问题。世间有着各种各样的调研结果,就数据而言是有效的,但那些是其他人为实现其他目的而做的统计,统计结果符合那人的目的,直接照搬则有可能产生误差。
对指标的定义中途发生改变,这样的数据也很让人头疼。
假设某企业调查各部门销售额的推移,得到结论是部门A增加,部门B下降。看到调查报告,很容易让人认为部门A的业务发展前景良好,但实际上此部门今年经过重组,部分部门B的销售额被算到了部门A头上,这种情况很常见。
有时数据本身非常可靠,却不能作为根据。
就拿各国人均占有降水量的数据当做例子,澳大利亚的数字就非常高。可如果以此作为根据得出结论“澳大利亚水资源充足”就错了。事实上大多数澳大利亚人都在为缺水而烦恼。澳大利亚土地面积广,整体降水量大,但是存在大量无人居住的区域,能以适当成本转换为饮用水的水源非常有限。
■没必要追求百分百的事实
相信有不少人会产生疑问:“‘事实’是否就意味着不能带有半点令人怀疑或暧昧不清的部分?”答案是否定的。就像我先前几次提到过的那样,在商业活动中逻辑思维并不需要过高的严密性。
倒不如说,仅以普罗大众无一例外全员认同的事实为基础展开的逻辑,大都是谁都能想到的,毫无价值。仅依照客观数据制作的报告,很容易变成简单的调研结果汇总,在追求新奇独特创意的商业活动中,不能带来多高的价值,而这种情况并不罕见。
还有一个与客观数据完全相对的极端也可作为逻辑思维的可靠根据,那就是业内关键人物的发言,尤其是其确信的言论。
商业活动需要在对未来的预测中做出决策,而未来在眼下无法通过数字数据来体现,在不少情况下反倒仅存在于有识之士和业内专家等关键人物的脑海中。虽说那也不过是关键人物的预测而并非事实,但它们却能比繁多的客观数据描绘出更为正确的未来。
假设有这样一个主题,思考在眼下2011年年初“电动汽车会以怎样的速度普及”。电动汽车的普及不仅与各种技术的进化有关,还涉及城市基建和法律体系的完备与否,或是各家汽车生产企业的想法等诸多因素。哪怕现在搜集再多的客观数据来进行逻辑推演,恐怕也很难提出能让周围人信服的主张。
可如果在逻辑推演中加入熟悉汽车行业和电池行业的专家、记者、舆论领袖等人的意见,可信度和说服力就会瞬间得到提升。
说到底,判断是否事实的最终判定标准,在于“是否有足够让他人认同的逻辑依据”。在这方面,可以认为在一定程度上被世间所信赖的关键人物的言论,是足以作为事实来考量的。并且,如果搜集大量关键人物的发言并从中抽取出共通的意见,可信度就更高了。
当然了,虽说业界关键人物的言论基本都可以被看作事实,可如果仅以这些作为根据又太过牵强。在搜集客观数据的同时,再去搜集诸如关键人物的发言等虽存在部分不确定性、但又有说服力的根据(尤其是对未来的预测),然后再以此构建逻辑,这才是现实的做法。
两者的平衡很难控制,但这项技巧会在逻辑思维的经验积累中慢慢被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