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国医圣手,手到病除——淳于意
【名医传记】
淳于意(前205~?),姓淳于,名意,别名仓公。西汉初齐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人,西汉医家。曾任齐太仓令,精医道,辨证审脉,治病多验。曾从公孙光学医,并从公孙阳庆学黄帝、扁鹊脉书、药论等书,于望、闻、问、切四诊,尤以望诊和切脉著称。撰写了中国医学史上第一部中医医案——《诊籍》。
淳于意家境贫寒,少时就喜读医书。初行医时,所用药方却没有疗效,为此十分苦恼,无奈只好外出向名医求教。经人介绍拜淄川的名医公孙光为师,公孙光非常喜欢淳于意的谦虚好学,很器重他,就把自己的精方、妙方全部传授给他。
不久,公孙光发现已没什么医术可教淳于意的了,并预言淳于意将来一定是著名的国医。为了能让他继续深造,公元前180年,又推荐他去拜自己的胞兄公孙阳庆为师。年过70岁的公孙阳庆也非常欣赏淳于意的质朴上进,便将自己所藏的所有秘籍、古方倾囊相授。他先让淳于意把过去所学的医方都彻底“删除”,然后把自己珍藏的黄帝、扁鹊脉书,根据五色诊断疾病、判断病人预后的方法以及药物方剂等书“拷贝”到淳于意的脑子里。三年后,淳于意正式出师行医。
出师后的第二年,淳于意开始挂牌行医。三年后,他能够预先判断人的生死,一经下药,无不应验。因此名声大噪,成为著名的医生。但是,淳于意并没有满足现状,而是依然潜心苦读经典医书,达到了随意熟读成诵的地步。但在诊病时,则视病人的实际情况,不盲目地死搬硬套,断章取义。
在随后的行医过程中,他逐渐感到为了更加有效地治愈疾病并适当控制其流行,有必要积累医案,为此他开始对前来就医患者的姓名、住址、职业、病名、病理、症状、脉象、治疗方式与过程、预后推断及效果等予以详细记录。当时称这种记录为“诊籍”。淳于意先后记载“诊籍”25案,分属内、妇、外、牙等科。在诊断中,他还十分注意望色和切脉,在25案“诊籍”中,有10案是通过脉象来断定患者的病情。《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了他的25例医案,称为“诊籍”,是中国现存最早发明和使用病史记录的病历,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
淳于意为使自己专志医术,辞去官职,不营家产,长期行医民间,对封建王侯却不肯趋承。赵王、胶西王、济南王、吴王都曾召他做宫廷医生,他都一一谢绝了。因常拒绝去朱门高第出诊行医,被富豪权贵罗织罪名,送京都长安受肉刑。其幼女淳于缇萦毅然随父西去京师,上书汉文帝,痛切陈述父亲廉平无罪,自己愿意身充官婢,代父受刑。文帝受到感动,宽免了淳于意,且废除了肉刑。这就是历史上流传千古、家喻户晓的《缇萦救父》的孝行故事。
与古代大多数名医不一样的是,淳于意心胸开阔,没有把医学经验的传授限定在神秘而狭小的范围内。因为中医方术历来秘而不宣,父子相传为己有,所以秘方特别多,此风气至今不衰。可是,淳于意不但是一个著名的医学家,而且是一位热心传播医学的教育家,他像秦越人一样,广收弟子,因材施教,精心传授医术,公开医药知识,将方药告知天下百姓。据《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他的学生有宋邑(临淄人)、冯信(临淄人)、唐安(临淄人)、高期、王禹、杜信以及齐丞相府的宦者平等数人,是秦汉时期文献记载中带徒最多的一位医家。
虽然淳于意一生桃李满天下,但始终是寂寞的。他寂寞地钻研医术,寂寞地治病救人,寂寞地言传身教。他应该自始至终没有想过流芳百世,否则的话,他完全有时间,有精力写一本医学经典。正是这种甘于奉献、甘于寂寞的精神,才把他打造成一代国医圣手。
【后世影响】
医圣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序文中说:“上古有神农、黄帝、岐伯;中古有长桑、扁鹊;汉有公孙阳庆、仓公;下此以往,未之闻也。”可见,对淳于意的评价是极高的。
淳于意发明了病历。记病历在当今医疗中是最为平常的事,也是对一个合格医生的起码要求。他写出了中国医学史上第一部医案——《诊籍》,即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病历合集。据载,《诊籍》中共有25例病例:其中治愈15例,不治10例,涉及现代医学的消化、呼吸、心血管、内分泌、脑血管、传染病、外科、中毒以及妇产科、儿科。这在当时,无疑是惊世之举,而到迄今各大医院仍在使用。
淳于意发明了物理降温疗法。用冰袋或冷毛巾敷额或用酒精擦浴,是现代高热病人常用的降温方法,简称物理降温。但在两千年前的汉朝,不啻是一发明创造。
【故事征引】
◎巧手妙治有故事
淳于意,对于一般大众来说,无疑是一个陌生的名字。但他在中国古代医学史上,绝对可进入一流国手之列。大史学家司马迁特别推崇他的医术,并为之列传。而医圣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的序言中,把淳于意与扁鹊相提并论。透过历史的风烟,我们可以看见一位醉心医学,不喜纷争的好大夫。然而,这样一位国医圣手,名气远远比不上他的小女儿;他的贡献,在现代社会看来非常普通,但在两千多年前,却处于世界一流。
淳于是一个极罕见的姓氏,相传为上古时炎帝的后裔。作为正宗炎黄子孙的淳于意曾任齐太仓令(管理都城仓库的官,即“仓管”),因此后人都尊称他为“仓公”。他死后葬于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满庄镇淳于村。目前,此墓周围古树参天,给人以庄严肃穆之感。
淳于意年轻时就喜好医术。汉高祖八年(前180年),同郡元里的公孙阳庆传他医术。这时公孙阳庆已70多岁,把自己掌握的秘方全部传给了他,并授他黄帝、扁鹊的诊脉书,以及观察面部不同颜色来诊病的方法,使他能预先知道病人的生死,决断疑难病症,而且精于用药。学习三年后,淳于意为人治病,预断死生,多能应验。
约公元前165年秋天,西汉济北王刘宽召来淳于意,要他对府中的女仆做健康普查。名医让王府中的女仆排好队,依次接受诊断。结果,大多数女仆都很健康,没有什么奇怪病症。
轮到一个叫“竖”的女仆时,淳于意观察良久,然后对济北王说:“此女有病,不能过度劳累,否则就会吐血死去。”济北王见竖脸色正常,精神饱满,没有丝毫像有病的样子,便没把淳于意的话放在心上。
第二年春天的一天晚上,济北王上厕所,竖捧着一把剑在外面等候。济北王那天肚子不舒服,在厕所待了很久。出来后,他发现竖倒在地上,呕血而亡。济北王不由感叹道:“真不愧是名医呀!”
淳于意救治的病人很多,上至皇帝皇后,下至平民百姓,因此流下许多巧手妙治的故事,其中《史记》就记载了近十个。
某一次,齐国中郎官生了病。恰巧淳于意路过,他经过望、闻、问、切,对中郎官说,你是骑马速度过快伤了肺,要找几种极罕见、极贵重的药才能治好;如果不这样治,十天后就会尿血而亡。这话听来怎么都像街上卖狗皮膏药的郎中所言。所以,庸俗的中郎官也以为淳于意是在危言耸听,讹诈钱财,根本没当回事,敷衍几句后便把他“请”出了府。不料十天之后,中郎官尿血而亡。
一次,汉淄川王生病,淳于意受命前去诊疗。原来,淄川王因为洗头发未干即入睡,受风而引起头痛、身热、肢痛、烦闷,相当于今天的风寒感冒。
淳于意立即用冰水敷其额头,同时针刺足阳明经的陷谷、丰隆等穴道,以散体热。病一时三刻就好了。用冰袋或冷毛巾敷额或用酒精擦浴,是现代高热病人常用的降温方法,简称物理降温。在当时,不啻是一发明创造。
◎编著首部病历《诊籍》
淳于意的诊断术,主要在于切脉,关于这一点,有着神话般的传说。
有一天晚上,淳于意做了一个梦,梦见来到蓬莱山上,不知不觉来到一所宫院,只见雕梁画栋、金碧璀璨、光辉耀眼,正觉惊异之际,来了一位小童,双手捧着一盏清水,恭恭敬敬地对他说:“仓公,走累了吧?想必口渴了,请用水。”
淳于意也觉得口渴,接过那一盏水,一饮而尽,刹那间感到寒透肺腑、遍体凉爽,这时抬头一看,只见大殿上面悬挂一块匾,上面写着四个大字“水池仙馆”,他忽然领悟到他刚才所喝的就是传说中的“上池水”。上池水是一种仙水,饮了这种水可以看穿人的肺腑,所以自此之后,淳于意善于察色诊脉。淳于意在救治病人的过程中,总结出不少经验,也取得了让时人瞩目的成就。
成就之一是发明了病历。记病历在当今医疗中是最为平常的事,也是对一个合格医生的起码要求。初创却并非易事。汉文帝曾经有意为难淳于意:“听说你给人治病,疗效很好。你的病人是哪里人?得的什么病?施药之后,病情如何?你能列举几例吗?”话音刚落,淳于意如数家珍般娓娓道来。
◎缇萦救父
《新三字经》中有“缇萦女,救父亲”的句子,这个句子和一个耳熟能详的成语“改过自新”都是淳于意的“杰作”。
公元前175年,身材臃肿的齐王患肥胖病,气喘、头痛、视物模糊,最后居然达到不想走路的地步。淳于意应召前往。经过认真诊断,他认为齐王形气俱实,应当少饮食、多运动,以便于舒筋活血。齐王认为淳于意的法子太慢,是在推卸责任——什么都让我自己去做,还要你们医生干什么?于是,他随即另找了一位医生。这位庸医见风转舵,为迎合齐王,便使用针灸法。三针两灸下来,齐王病情加重一命呜呼。这件本与淳于意无关的事情,却成为王公贵族们打击他的由头。
原来,淳于意脾气有些坏,一生起气来,竟然不愿给人治病,不管人家出多少钱,真有点“见死不救”的架势。此外,淳于意生性有些倨傲,赵王、胶西王、济南王请他治病也爱理不理。齐王之死,他们落井下石,诬告说淳于意没有医者之心,病人们都怨恨他,齐王之死是必然。真可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衙门自古朝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官府听信诬告,把淳于意传到长安受肉刑。当时的肉刑共分三种:一为黥,就是面上刺字;二为劓,就是割鼻;三为断左右趾,就是把足趾截去。官差到家时,淳于意大惊失色。他平时也隐隐觉得自己的行为有些出格,但没想到后果如此严重。淳于意在动身去长安之前,只得把家人集中到客厅,悲戚地望着自己的五个女儿,叹气说:“唉,我一共有五个女儿,可惜一个男孩也没有,关键时刻有了急事,没有一个能帮我一点点呀?”
听了这话,几个女儿伤心得直哭。只有最小的女儿缇萦慷慨地说:“女孩子怎么没有用?我一定随父亲到长安,想办法搭救您。”
年方15岁的幼女缇萦挺身而出,发誓愿意随父西入长安。一路上,她除了照顾老父的起居外,还思考着写一纸状书。缇萦到了长安,托人写了一封奏章,亲自到皇宫门口,请求卫兵转呈给皇帝。汉文帝听说上书的是个小姑娘,非常重视。他接过奏章,只见上面写道:“我是太仓令淳于意的小女儿,名叫淳于缇萦。齐地的老百姓都知道我父亲是个清官。现在他犯了法,应当受到处罚。但是肉刑是一种可怕的刑罚,就像一个人死了不能复生一样。被判肉刑的人,割去鼻子不能再长出来,砍了脚不能再接上,成了残废,以后就是想改过自新,也没有办法了。我情愿让官府收为奴婢,替父亲赎罪,让他有个改过自新的机会。”后来的成语“改过自新”便是由此引申出来的。
这封上书言辞哀婉,汉文帝觉得其情可哀。当时官府中的奴婢生活是相当凄惨的,她们日夜劳作没有丝毫人身自由,和囚徒没什么两样。缇萦为父亲免遭酷刑的这种千里迢迢冒死上书的胆识孝心和这种甘为奴婢的自我牺牲精神,深深地感动了宽仁贤德、爱民恤民的汉文帝。同时,汉文帝也充分认识到,继续沿用秦代的肉刑,不利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更不利于政权的稳固。
汉文帝为缇萦的言行所感动,亲自诏问了此案。于是,他下令免除了淳于意的刑罚,也没有让缇萦去当奴婢。淳于意蒙赦免罪刑,父女双双望阙叩谢恩典以后,欢天喜地返回临淄。从此,他痛改矜持作风,专心济世救人,随到随看,视病犹亲,赢得口碑载道。
再说汉文帝感叹缇萦的孝心之余,发觉肉刑过于残酷,于是第二天下令废除此刑。这次刑制改革是中国古代刑制从野蛮时期到文明时期的转折点,为隋唐封建五刑制的定型奠定了基础。这些都是淳于意意料之外的“特殊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