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士人生活掠影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章 孔子教学生涯始末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对士人品格塑造影响最大的第一位平民教育家,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开创私人教育的人。他从事教育事业之时中国社会正处在大混乱的时期,孔子思想成为意识形态中“百家争鸣”的开端,故其对于中国历史的发展及中华民族意识形态特征的形成产生了难以估量的深远影响。

可以说,春秋诸子的争鸣,孔子传道是其开端。与其同时的老子思想虽然也很深刻,但其对于社会现实没有热情关注,又不教学生,也没有产生什么影响。而其他各家都是在孔子之后出现的,多数是针对孔子儒家思想和政治主张而发的。因此,可以说孔子是引发“百家争鸣”的先导者。

《淮南子·要略》篇说:“孔子修成康之道,述周公之训,以教七十子。使服其衣冠,修其篇籍,故儒者之学生焉。墨子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以为其礼烦扰而不悦,厚葬靡财而贫民,久服伤生而害事,故背周道而用夏政。”[3]所言正是这种情况。

那么,孔子的教育生涯究竟是怎样的?他是在什么情况下办起私人教育的?他的招生、教学管理、教学活动及弟子的年龄结构究竟是怎样的?很多人却很不清楚,这对于学习孔子的教育思想,感受其人格魅力都会产生隔阂。我们应当拂去其圣人的光环,以平常心来考察一下这些情况。

一、孔子开始教书的最早年限

孔子的先祖是宋国贵族,按照宗法制应当立为国君,但他因为非常复杂的原因而坚决辞让。以后世代为宋国贵族,至孔防叔时被迫逃奔到鲁国。宋国贵族是殷商贵族的嫡系,殷商民族的先祖可能生活在今东北辽西及内蒙古赤峰一带。所以,说孔子的祖先是东北人也未尝不可。辽宁大学教授张震泽先生很支持笔者的这一观点。

孔子少年丧父,家境寒素,自幼好学礼乐,身材魁梧,仪表堂堂。孔子早熟,十几岁时便得到鲁国上层贵族的注意,并取得了一定的社会声望。17岁时,他已受到鲁国大贵族孟釐子的高度重视。

《史记·孔子世家》载:

孔子年十七,鲁大夫孟釐子病且死,诫其嗣懿子曰:“孔丘,圣人之后,灭于宋。其祖弗父何始有宋而嗣让厉公。及正考父佐戴、武、宣公,三命兹益恭,故鼎铭云:‘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循墙而走,亦莫敢余侮。<饣亶>于是,粥于是,以糊余口。’其恭如是。吾闻圣人之后,虽不当世,必有达者。今孔丘年少好礼,其达者欤?吾即没,若必师之。”及僖子卒,懿子与鲁人南宫敬叔往学礼焉。[4]

南宫敬叔是孟懿子之弟,二人都是孟釐子的儿子。鲁国当时有三大贵族,孟氏是其一。作为大夫,孟釐子很有权势,临死时嘱咐两个儿子去向孔子学习礼乐,可见其有远见卓识。由此也可推测出年仅17岁的孔子在社会上已有相当的影响和知名度。

孟懿子和南宫敬叔是主动到孔子家来拜师学习的,他们二人是孔子最早收的学生,可视为孔子教学生涯的开端。还应该指出,孔子在鲁国之所以能够干成一定的事业,与孟懿子和南宫敬叔的关照有直接关系。孟懿子几乎是陪伴孔子一生的人物,他是鲁国三大家族中孟孙氏的掌门人,地位是仅次于季孙氏的第二号人物,与孔子在名分上是师生关系,因此孔子后来在鲁国获得的一切机会都与这层人际关系相关。

二、进修与访学

开门弟子南宫敬叔对孔子终生的事业都有直接的影响,为其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最关键的帮助。因为他的推荐,才使孔子有一次公费进修的机会,此次进修为孔子以后事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请看下面这则材料。

鲁南宫敬叔言鲁君曰:“请与孔子适周。”鲁君与之一乘车,两马,一竖子俱,适周问礼。盖见老子云。辞去,而老子送之曰:“吾闻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人者送人以言。吾不能富贵,窃仁人之号,送子以言。曰:‘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孔子自周返于鲁,弟子稍益进焉。[5]

如前文所言,孟氏是鲁国贵族,南宫敬叔也有一定地位,最起码他有直接与国君交谈的便利条件。他正是利用这种地位向国君推荐孔子,请求和孔子一起到东周洛阳去学习礼乐。国君同意后再由政府提供差旅费,派一辆车、两匹马、一个保镖兼侍从,条件虽不算好,也还可以。这样,才使孔子有机会到当时周代礼乐制度的中心洛阳去进修学习周礼,学识得到进一步提高。

可以推测得出,这次东周之行,使孔子终生受益。最起码有三方面作用:一是他进一步学习到礼乐知识,并借此验证自己以前礼乐知识的正确与否;二是认识并向道家鼻祖老子请教,受到启发;三是到最高学府进修,等于镀金,提高了身价和知名度,极大地有利于以后的办学。正因为这次进修访学,才得到“弟子稍益进焉”的效果。

孔子访学时,老子在周任守藏室史,即负责保存收藏历史档案和资料的官员。孔子参观学习周礼,当然要和老子接触。在《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也有一段关于孔子访学拜见老子的记载,可以看出这两位文化巨匠接触时相互倾慕的情景,在后文还有介绍,此处从略。

关于此次进修访学的时间,从司马迁《史记》记载的时间顺序看,大约在孔子弱冠之后,即20多岁的时候,更具体的时间难以确定。从此,孔子的私人办学开始起步,弟子的数量也开始多起来。笔者推测,孔子收取十束修为学费当是从这时候开始,否则他的生活便没有经济基础作保障。

20岁到30岁之间,孔子的办学处在发展阶段,学生数量不会太多。到30岁这一年,由于邻近大国齐国君臣的来访,使孔子的地位和知名度再度提高。《史记·孔子世家》载:

鲁昭公之二十年,而孔子盖年三十矣。齐景公与晏婴来适鲁,景公问孔子曰:“昔秦穆公国小处辟,其霸何也?”对曰:“秦,国虽小,其志大,处虽辟,行中正。身举五羖,爵之大夫,起累绁之中,与语三日,授之以政。以此取之,虽王可也,其霸小矣。”景公说。[6]

从这段话可以看出孔子举贤任能的政治理想,其“为政以德,治国以礼”的政治思想已经形成。当时中原各国中,论实力,秦、晋、楚、齐都是大国。齐国经过齐桓公和管仲时代后,国力大增,成为东方最强大的国家。至齐景公时,国力依然很强盛,而宰相晏婴亦是著名贤人。齐景公和晏婴同时来访,是最高规格的访问,而接待水平肯定亦是最高规格的。当年孔子仅30岁,便能直接与齐国君臣对话,可见其在鲁国已有相当的地位。通过这次交往,孔子和齐景公及晏婴都认识了,为以后到齐国避难打下了基础。

三、孔子办学的巅峰时期

孔子35岁时,鲁国发生内乱,孔子到齐国避难,开始钻研音乐,这也是其提高礼乐修养的重要条件。“孔子适齐。为高昭子家臣,欲以通乎景公。与齐太师语乐,闻韶音,学之,三月不知肉味。齐人称之。”[7]后来齐景公问政,有意重用孔子,晏婴提出异议而止。这句话在《论语》中也有,但没有“学之”二字。而这两个字非常重要,实际是孔子在学习演奏《韶》的时候进入痴迷状态而不仅仅是听,这样更合乎情理。诸君想想,是否如此?

晏婴之所以提出异议,并不完全是因为嫉贤妒能,而是孔子那一套主张与齐国的国情不符,而且在当时错综复杂的环境下也难以实行。

孔子在齐国逗留一段时间后返回鲁国,但鲁国内部依旧很混乱,“自大夫以下皆僭于正道。故孔子不仕,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至自远方,莫不受业焉。”[8]孔子想在齐国出仕的愿望因为宰相晏婴的阻挠而失败,回到鲁国后,出仕环境更差,因此他便专心从事教育,从而使其事业得到很大发展,达到巅峰状态。

这一时段持续了约20年,即大约从孔子的35岁到55岁期间。这是人生的壮年时期,是最成熟、最有经验、最有精力的黄金时段,其中最巅峰状态大约是在40岁以后出现的。用孔子的话说,就是“四十而不惑”,出仕无望,又执着于自己的理想,想要通过教育弟子来曲折实现自己本身无法实现的政治理想,于是他大力办学,培养了一大批弟子门人。孔子弟子中的主要人物,在这时期大部分已经投到其门下。

鲁定公九年,孔子50岁。“定公以孔子为中都宰,一年,四方皆则之。由中都宰为司空,由司空为大司寇。”[9]到鲁定公十四年,孔子已经56岁,由大司寇行摄相事。其后不久,便“堕三都”。“堕三都”在当时一定是轰动天下的大事。这一过程显示出孔子的政治理想和政治智慧,他利用了季桓子和叔孙武叔的特殊心理,而季桓子和叔孙武叔也借孔子和鲁定公的手除掉异己,才会出现这样的局面。但当季桓子和叔孙武叔除掉异己后便过河拆桥而将孔子边缘化。而且孔子继续执政还会继续加强公室的权利而削弱三大家族的势力,这是季桓子和另外两大家族掌门人孟懿子、叔孙武叔所不能接受的。

鲁国国君接受齐国赠送的女乐而荒殆政事,执政的季桓子等人把孔子边缘化,孔子便辞职离开鲁国而到邻接的卫国去,从此开始了长达14年的流亡生活。孔子在周游列国的过程中还继续收学生,子张便是在周游列国时收归门下的。

在流亡过程中,一批年龄较大的学生一直跟随他。69岁时,孔子才得以返回故乡,四年后去世。

通过以上极为简单的考证和描述,孔子一生办学的经历大致如下:20岁左右到东周访学是其办学的起点,回到鲁国后便真正开始了私人教育事业;35~55岁这20年是其教育事业的巅峰时期,学生人数众多,远近皆至;56~69岁这段时间周游列国,广泛传播自己的学说和主张,是其思想大散播时期;70岁回到鲁国,度过其人生的最后时光,是其教育生涯的总结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