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孩子不能瞎批评,小小游戏巧缓冲
孩子犯错后,如果家长没有掌握好批评的方式,不但不能解决矛盾,还会破坏亲子关系。既要解决问题,又要维护孩子的自尊心,懒妈也有妙招。
在带王小妞的三年中,随着组织多人游戏次数的增加,我接触过上百个孩子。加上阅读了很多亲子教育类书籍,慢慢地,我发现了一些批评孩子的小技巧。
这些可能不能称为“游戏”,那么就作为小技巧来分享给大家吧。
1、不伤自尊促成长,“合同游戏”赋责任
别看孩子年纪还小,但他们自尊心都挺强的。有些孩子怯懦不爱出声,往往也不是单纯因为畏惧陌生环境,或者不敢参与新游戏,而是由于被自尊心驱使,怕输,怕丢面子。如果家长不了解这个情况就对孩子横加批评,只会伤害孩子的心理,衍生出更多问题。
不过,孩子因为年幼,确实需要教育引导。有时候做错了就是做错了,不予纠正的话后果也会很严重。
批评,还是不批评,确实是个问题呀。
现在的教育理念大都是“多鼓励,少批评”。这些午教育界更是呼吁“鼓励和尊重个性发展”,对孩子的言行要求得稍微严格一些都会被质疑,更不用说批评了。但是,教育环境过于宽松,少批评或不批评,又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呢?
王小妞的爸爸就是信奉“让孩子的个性自由发展”信条的家长。从孩子很小的时候,他就要求我除了孩子出现“人品上的偏差”,其他问题要尽量尊重孩子意见,少提要求、少批评,多鼓励、多肯定、多配合。遵循这样的理念,加上阅读了无数鼓励宽松教育的书籍,我自然是动用了浑身解数,尽量客观具体、精准到位地表扬鼓励孩子,可结果呢?
家里一直很民主、很宽松的氛围,造就了王小妞太过自由散漫的个性,这也是我们亟须解决的问题。
因为对王小妞批评得太少,提的要求也不多,所以她对我的态度很随意,并不像对待长辈那样尊重,常常还会顶个嘴什么的。而日.她对于自已的想法也比较固执,很难接受别人的意见。
比如一个五线谱的音符,即便我没有专门学习音乐,对照五线谱表也能知道她弹琴弹错,但我给她指出错误时她根本不信,非让我拿着乐谱去请教学过音乐的邻居阿姨。本来我性格大大咧咧,只要她没有过分无礼,我也不会严厉批评她。但在外人看起来,我们之间的小争执,她的任性坚持,就是没有很好教养的表现了。
跟老公探讨家里的“宽松育儿政策”衍生出的这些问题,他又说是因为我的批评太少,导致我与女儿的关系过于平等。他说:“因为在孩子眼中,你已经不是家长,而是朋友了,继而才出现了对你要求过高的各利,表现。”真是怎么说都有理呀!
不过,这些现象的确值得我们深思。比如,带孩子出去玩,其他家长可以围成一圈聊天,我不能。在我安顿好王小妞和小朋友的团队游戏后,我稍微一加入家长的圈子说会儿话,她就闹情绪,找茬打架。她觉得我是她的朋友,我要走动,需要先和她打招呼。
再比如,我出的主意稍不合乎王小妞的心意,她就说我没征求她的意见,大发雷霆,相当专横,全然不顾我的感受。有时候当着别的家长的面儿闹,让我特别挂不住。而日.有时候情况特殊,为了帮朋友的忙或者顾全大局,不可能按她的喜好来办事。有一次一个朋友临时有事,把孩子放我家待一会儿,我没来得及跟王小妞商议,这让她非常愤怒。她觉得我该按她喜欢的时间去接待别人,如果不这样做她就有权利发火。我提醒她,这样会让其他孩子的家长认为你很无理,要是大家都不喜欢你了,多不好啊!从那之后,我再发现她言行举止有错误就马上批评、纠正,但这让王小妞很难接受,甚至出现了逆反心理。
所以说,教育理论再正确,在实践中只要过了度就会产生矛盾。
老公知道我准备增加“批评教育”时提醒我,虽然我对王小妞的照顾还算细心,也很会按她的喜好来设计好玩的游戏逗她开心,但我在很多方面还是缺乏耐心,跟孩子谈心的时候太少,造成很多时候没有很好地疏导孩子的委屈,从而引起她的情绪和意见。老公说我更像一个好的老师,而不是一个好妈妈。
我反思了很久,其实真是这样的。比如,有一次王小妞要拿着心爱的书到水边和小朋友玩,说闲暇时可以看一会儿,我因为怕她把书掉到水里而一再阻止,但她仍然一意孤行。最后那书还是被小朋友不小心扔到水里去了。之后我虽然没批评小妞,只是安静地把书拾起来晾在石凳上,但我也没安慰她,于是她就一再找茬跟我生气。我回来对老公说了这件事,并且说:“我都没批评她,她倒跟我找茬生气。要是放我小时候,我妈早就凶巴巴地说:‘该!我都说了,是你不听话啊!’我都没在别人面前批评她,我比我妈高明多了。”
但老公说:“不管怎样,孩子心爱的书坏了,她很伤心,需要安慰。作为母亲,你可以说:‘没关系,下次注意就好,回去我们再买一本。’也就难怪她拿你撒气。如果是我,她也许不敢冲我发火,但你不同,她把你看成朋友,觉得跟你的关系更亲密,所以在你面前不会掩饰自己的情绪。”
因为我妈妈比较强势,小时候我受了委屈她很少会宽慰我,也不会耐心地跟我讲道理,所以,我不想让王小妞再有这样的缺憾,尽量努力用心地去带孩子。但由于性格原因,我和小妞的沟通还是不够温情细致。我很重视公平,孩子们有了争执会公正“裁决”,但很少会以母亲的温柔去照顾有时受了委屈的孩子,尤其有些委屈是孩子自己的失误造成的。
于是我就开始尝试在事前尽量把事情方方面面的原因、可能会发生的几种状态讲述清楚,并提出相应的要求,也会把我的为难之处向她加以解释,并对以前的一些疏忽向她道歉。这么做了一段时间之后,我发现,其实王小妞还算是个通情达理的孩子,如果让她了解了一件事为什么要这样做,如果不这样做会造成什么后果,她会配合得相当好。但前提是,一定要照顾到她的情绪,让她感受到爸爸妈妈是因为对她的感受非常重视,才会教她避免犯错。
不要低估小孩子的理解力。他们虽然年幼,但已经能够明自基本的道理是非,会思考,也会有自已的判断。像小妞,她已经懂得家里每个人的个性脾气不同,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还懂得对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策略”。比如她觉得爸爸是威严的代表,会对爸爸的话完全服从,就算有异议也会平心静气地说明理由;对姥姥,她一般以哄为准,万一有分歧,她也会稍微让步;而对姥爷的溺爱娇惯,她是连撒娇带耍赖;对于我,她虽然会抱怨我有时候让她受委屈,偶尔还敢对我发火顶撞,但毕竞我有好玩的游戏能“引诱”她,她怕我不跟她玩,所以时不常地也会向我妥协几次。
我趁热打铁,把一些为人处世的规则教给她,跟她“立规矩”。比如小朋友到家里来玩时,不能大声喧哗,玩具要让客人优先挑选,发生吵闹时要接受“一周内不许在家接待小朋友”的处罚。在学习上,学习日和周末可以自己安排做作业、洗脸刷牙上床睡觉的时间。如果违反规则,不做作业,则要提早睡觉并按我指定的时间去完成作业⋯⋯
这些规则条款我们会打印出来,让王小妞自已阅读,并就细节加以讨论,商定之后双方签字,立即实行。我告诉她,签约之后“合同”就贴在冰箱上,必须遵守。
我的要求并不苛刻,只要她能当天睡觉前完成作业,就可以根据自已的喜好安排游戏时间;如果偶尔有一天没完成作业,第二天就要按妈妈的规定来,她的这项“权利”就会被暂时性“剥夺”了。丧失这项权利是因为她自己不能把负责的事情做好,用现实说话,公正客观,她就不那么骄横对抗了。
在教育过程中,家长把要求提前跟孩子讲出来,比等她犯错之后再进行批评要好得多,孩子也更便于接受和增强自我管理能力。
在后来的很多种游戏里,我不断地向小妞强化一个意识,那就是:人所拥有的权利,是需要付出相应的义务才能换取的。
2、应时应景应需求,不在人前把火发
因为我们以前对小妞的“宽松教育”,导致了小妞自由散漫的个性,即使有能力也不会在考试时追求满分。老师找我谈她的学习态度问题,希望孩子能对自己的要求再高一点,严格一点。
我们以前是跟小妞说过,成绩不重要,也不要求她考试一定要得满分,她也知道我们对分数并不敏感,所以每次都会主动跟我们汇报分033数,还会自己分析出错的原因。不过,要求宽松不代表我们想让她消极对待考试啊!
后来老师告诉我,王小妞不是做得不好,而是目标感不强。具实她自我管理能力很好,只要扭转观点,很多事情根本不用管,只要给她设定好目标,她自己就能朝着这个目标去努力。
有了以前的经验,我现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会跟小妞尽可能多地讲清楚“为什么要这样做”以及“这样做对她的利弊”。为了让她明白前因后果,我需要参考故事书、漫画书甚至电视剧中的情节,做各种形象的描绘和说明。
有一次,评选班干部时,王小妞只差两票。回家的路上先是跟我抱怨好友没投票给她,接着又十分感慨地说,有个平时关系很平淡的同学投了她的票,还鼓励她,教她如何获得更多选票。
我于是很平静地告诉她:“生活中,并不是你喜欢的人都会喜欢你,也不是你不喜欢的人就肯定讨厌你。你应该对大家都尽量好,这样才不会错过欣赏自已的朋友。”她认同地点点头。
我又得知有个小朋友的选票远远超出她,问她为什么,她说因为那个小朋友很遵守纪律,考试还总得满分。我告诉她:“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大家都会喜欢好的孩子,是不是?你自已缺两票,归根结底还是因为自已做得不够好,所以不要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你考试不去争取满分,还偶尔不遵守纪律影响别人,大家也都看得到。各方面都很棒,能起到表率作用的人才能胜任班干部,否则,就算当了班干部,别人也不会服气。只有平时多做准备,做得足够好,机会是不会因为一两票就跟你擦肩而过的。”
那次的批评效果很好,王小妞从那之后就比以前努力了很多。我很感谢小妞差的这两票,也很庆辛及时地纠正了她的错误观点。
有时候孩子们不接受家长的批评,可能是因为家长对她的要求不够具体,也跟她想要的东西没有直接联系。如果家长知道她的需求(比如急于当上班干部,想在某个比赛中获奖),借机会把正确的理念传授给她,她接受起来就很容易。否则,频繁的说教既无用,又会让亲子关系变糟。
王小妞也会和我提要求。比如,她觉得自己的英语已经很不错,不想再去上英语课外班了。但她的班级里80%的同学都上英语班,她偶尔还会被老师点名,说她不够努力。我告诉她,只要课前多预习,课后多复习,努力达到老师的要求,就可以不报课外班;但如果没达到老师的要求,总让老师点名批评的话,就只能去课外班补习,这样才能保证自己的成绩不被同学们落下。她听后立即点头答应了。
批评得过多,会打击孩子的自信;但提的要求太少,则不利于挖掘孩子的潜力。
另外,家长在批评孩子时要“市时度势”。有这样一类家长,在孩子们集体游戏时,自已的孩子出现了错误,他们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就去打孩子。大概是中国有“当面教子,背后教妻”的教育传统吧。殊不知这种传统已经落伍了,大庭广众下打孩子,只会引起孩子更大的愤怒,更严重的逆反心理,让他们不乐意去改正错误,也无法引导他们知道为什么这种做法是错的,从而避免再次犯错。在这样的教育氛围下,孩子往往成为游戏活动的“麻烦制造者”,很少能跟其他伙伴一起长时间玩耍。这样的孩子朋友很少,对他成人之后的交际会有很大影响。
我认识的一个孩子,家长的管理办法就有点“简单粗暴”,以至这个孩子行为上就有点崇尚用暴力解决问题,不讲道理,不懂事。有一次玩足球游戏,因为给孩子们设计的游戏规则必须浅显易懂,所以没有设置“越位”或“后卫”等稍微复杂的规则。这个孩子就有点不服气,开始以蛮横的态度推操其他孩子,用以对抗不准确的游戏规则。我只得把他罚下场,并告诉他,因为游戏参与者都不懂专业规则,所以只能灵活机动地对成人世界的足球规则加以改变。只要这些规则对比赛双方来说是公平的,大家就能玩得开心,这个游戏就是好游戏。
这个孩子站在场地边上,看别的小朋友们很开心地玩了二十分钟,最后不得不羞怯地向我妥协。
孩子有了思考能力后,做事自有他(她)的道理,家长们要了解他们行为背后的想法,加以正确引导,平心静气地跟他们沟通。打骂——尤其是当着别人的面打骂孩子,这种伤害孩子自尊心的做法既恶劣又无效。
3、严厉批评作用,好玩游戏来规避
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样一种比较棘手的情况:在对孩子的教育上,与他人产生冲突。这个“他人”既包括自己家的亲人,也包括孩子的老师。
我的观点是,在同一个家庭中,对孩子的教育理念应该保持一致,否则会让孩子产生无所适从的感觉。有时候,孩子犯了错,爸爸妈妈管教,爷爷奶奶护着,教育的效果就会受到影响。
在家里,大家教育理念不一致还能协商处理,那么,与老师的教育理念不一致时应该怎么办?老师有时候批评孩子过于严厉,而家长想要保护孩子的自尊心,或者不想影响孩子上学的热情,不愿意让老师批评孩子。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呢?
在王小妞上学前,老公和我一致认为一年级应该主要培养孩子求知的热情,至于纪律问题,毕竞平时对她的要求也比较多,加上又是女孩子,我们就没有特别关注。我也知道,好习惯要从小培养,只是孩子刚入学,如果约束过于严苛,我们担心她会厌学。
但是很快,我就被老师请到了办公室,原因是王小妞在上课的时候画画。我只好跟老师说,回去一定好好管教她。
那天王小妞的眼神我到现在还记得。她站在不远处,时不时地看我,眼中是从未见过的胆怯恐惧。这令我想起了我小时候第一次被老师“请家长”,因为害怕,脑子里一片空白,不知所措,简直有到了世界末日的悲凉。而且回家之后还被妈妈一顿暴揍,从此更加怕老师、怕上学。我真的不希望王小妞如我一般。可怎么说也得让孩子懂得尊重老师,完全不理会,不去批评也不好吧。要怎么开口呢?
想到这儿,我看了看充满恐惧、默不作声的王小妞,边走边把她搂了过来,温柔地和她聊起天来。“怎么了?老师说你了,没事儿的。”
小妞发现我态度依然温和,表情随即轻松了很多:“我就是上课画了一个小人,老师就生气了。”
我马上接茬问她为什么要画画,她说今天上课的内容她都学会了,有点无聊。
我对她说:“上学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获取知识,还为了学习如何遵守纪律,并在集体中帮助别人。你虽然学会了老师在课上讲的知识,但仍然要遵守课堂纪律。况且,老师管理的是全班37个同学,她需要对所有的同学负责,这是她的责任。如果班里那些还没学会的同学被你影响,也不好好听课,那么他们就学不会这些知识,导致考试成绩不理想,甚至留级。你的好朋友也许就因此不能再和你们继续在一个班上学习了,他们也会挨家长的批评。所以你看,你是不是应该遵守课堂纪律呢?能不能理解老师对你的教育呢?”
王小妞听完,笑着答应了。
就这样,她既没有因为老师的批评而伤害自尊,又明白了老师的要求。一直到一年级快结束为止,王小妞总是写字、做小礼品送给老师,与老师聊天,特别喜欢老师。后来偶尔老师找我“告状”,她也会很平静地在旁边一边玩一边等我,丝毫没有心理负担。我很庆幸保护了孩子喜欢学习的热情,更不会因为老师向家长“告状”而憎恨老师,也没有影响孩子对画画的热爱。我想,虽然我没有像老师要求的那样,对孩子严厉批评,但也取得了她想要的效果。不管我们和老师有多少教育理念上的分歧,家长一定要再三为孩子多作考虑,因为如果不能和老师更好地配合,伤害的还是孩子。
家里的长辈为孩子付出了很多,即便有时他们的教育方法与我们产生了分歧,我们要尽量想办法避免为此产生争执。
我妈妈带王小妞时,对孩子的衣服最关注舒适度,但不管搭配起来是否好看,有些配饰她会随手乱放,经常找不到。于是我找出色彩学一类的图画书和服装杂志,时常跟王小妞讨论服装搭配,玩“时装模特大换装”游戏,并指导她学会归类、整理衣服。半年后,王小妞已经能自已搭配出时尚靓丽的衣服啦!这时她就会跟姥姥撒娇,要求自己决定穿什么,自己整理衣服。她甜腻的撒娇让姥姥无法拒绝,也因为孩子细心的整理,东西再不会找不到了。这样既避免了我们和老人因教育理念产生分歧而出现矛盾,又引导孩子进入了学会照顾自已的新阶段,我的困扰自然就解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