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自序
我对自媒体产生兴趣是在去年十月,当时海峡两岸文化创意产业高校研究联盟的年会正在杭州白马湖举办。在这个论坛上,我的几个研究生自发申请了一个公众号,用以沟通与会人员的各种需求,同时也将会议上的不少发言内容和采访报道做了更广泛的传播。受这次启发,我和我的研究生回京后就分别申请了当时服务于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的“文化定福庄”和以我个人名义注册的“言之有范”两个公众号。在这过程中,院里的刘京晶老师没少操心,从公号定位、人员培训、工作机制、主题策划等各个环节,与同学们一起探讨。一周后的10月28日,两个公众号相继上线,到今天已经快一年了。
“言之有范”这个名字是同学们起的,我猜大家或许是希望我能够发表一些言之有理的独家观点。十个月以来,在同学们的督促下,我确实发表了不少个人观点,有很多还被报刊转载了。刚开始,我尝试做公众号的目的,主要是想提醒同学们多关注学术前沿、多思考、多写作,大家也是在干中学、学中练。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反倒是他们常常提醒我该“交作业”了。这种教学相长、互相启发的状态我非常享受,师生都有收获。十个月的尝试,体会颇多,和朋友们分享一二。
互联网世界里没有年龄区分,只有观念差异。如今在德国上网一族里,65岁以上的老年人占了相当的比例。我的母亲已经八十多岁了,老人家每日上网浏览信息,偶尔也会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当然我们是要积极点赞的),也非常愿意在网上和我们交流。在这个互联网世界里,许多纸媒的影响力逐渐让位于网络,这是不争的事实。过去发表学术观点多看重学术期刊(今天它依然重要,尤其在评职称或荣誉的时候),但其传播力实在有限。尤其是80后、90后乃至于00后,网络是他们交流的主要手段,在他们的世界里,如果没有你的声音,没有你的学术伙伴,那么在十几年后,不是这个世界抛弃了你,而是你远离了这个世界。在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有话语权,应当主动争取并善加利用,还要经营珍惜。因此,我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发表在网络上的文章、观点,也会成为评价一个学生、学者的学术成果的重要依据,它们的作用和今日的纸媒是一样的。我和我的学生们在这个领域里先体验一下,也算是笨鸟先飞。
第二是这个自媒体实验非常成功。经过反复调整,研究生们已经适应了这种培养模式。“言之有范”坚持每日推送,无论节假,大家不得不第一时间了解和关注与研究相关的各类信息。一开始,学生们做不到,我也做不到。到现在,我们基本可以做到同步观察、同步讨论、同步写作、同步研究。我觉得,研究生的学习不仅要完成课业和论文,自觉学习和吸收知识的时间也是不可或缺的。否则参加工作后,很容易不接地气,写作能力、思辨能力、归纳能力都比较弱,甚至必须重新补课。因此,这样的训练在学校就应该有。在公众号的实战中,同样一本书、一个事件、一个文件、一个案例,大家往往会有不同角度的思考和解读。在这个团队里,同学们的许多文章被报刊转载,也是对其自身的一种肯定。有媒体和企业的朋友们点名要我们的小编去工作,理由是在我们自己运营公众号的过程中大家参与了上百个选题的策划和众多课题的研究,省去了用人单位的培养期。由此,我更加觉得教育不能仅仅局限在课堂,更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当然,这只是我们加强研究生培养的一种模式,今后还应该探索更多的培养方式,让学生和用人单位都能受益。
我把“言之有范”定位为学术笔记,不一定系统,更谈不上规范,仅仅是有感而发,即兴创作,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我尽可能有针对性地发表一些观点,但其中关于文化现象和文化政策的解读,还是有时效性的。因此,回头看这些内容时难免显得杂乱无章。在后台,有数以万计的粉丝在关注着我们,这当中有很多是我们在全国各地、世界各地文化领域尤其是文化产业界的朋友。通过这个平台,我们得以非常及时有效地交流信息、交换观点。我经常在调研后针对某地区的情况梳理成文章通过公众号与粉丝分享,又经过其他媒体(主要是网站)的转发,竟然可以达到几百万人在阅读或互动。这是我们用传统思维难以想象的。因此,这就要求未来我们应当对一些关乎全局的重点问题展开系列讨论,这一点在这本小册子或以后几期里将会有所体现。
最后,要感谢出版社的朋友鼓励我把这些素材整理出来,结集出版。书中的文章有些是我个人的全部原创;有些是我出了题目和要求,孩子们完成,我进行修改完善,算是“有限原创”;也有些是研究生们自己个人写的东西,我帮助把握主题,而不破坏其写作风格,就算是“协助原创”了。我的学生们尤其希望把网友们参与互动的原始评论放上去,其实我是不太情愿的,因为没有和当事人商量。但孩子们坚持要还原现场感,有些是网友的批评和质疑,有些是探讨和深究,有些则是赞同或追问。孩子们做了一些技术处理,但尽量保证原汁原味,我也就只好从命了。如今这些都汇聚在这里,各位看官细心品味,各取所需吧。由于时间仓促,难免有诸多不足之处,还望大家多多指正,老范不胜荣幸!
学生一再嘱咐我说说做“言之有范”十个月以来的心路历程,且要求绝对不要装高深。其实,在我看来,这本小册子不是纯粹学术意义上的学术专著,我反倒是轻松了不少。只是一想到每日需关注时事,发表观点,就开始头大。过去我要求学生该如何如何,今天学生反过来要求我应怎样怎样,也是师生情谊另一种形式的暖心互动。希望在他们的要求下,我能把这本笔记一天天地一直记录下去。十年后,或许再总结,就会悟出点意思,您说呢?
范周
2015年8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