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管理体制,促进学校发展
2008年10月,我校成为海淀区“中英学校发展计划合作项目”实验学校(以下简称“中英项目”)。在专家指导下,经过几年来的学习、实践和反思,有效地促进了我校的整体发展和团队领导力的提升。下面仅就我校以管理体制创新为重要抓手,通过一系列措施完善内部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激励机制,从而促进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和学校发展的有关工作介绍如下。
一、中英项目引领,制订办学规划
2008年下半年,我校制定了《北京市第十九中学2008—2016年发展规划及实施意见》初稿(以下简称“办学规划”),此时正值海淀区中英项目实验开始,通过培训,我校越来越认识到该项目“注重落实、注重证据、注重过程、全员参与、自下而上”这五个核心理念,对我们做好包括制订办学规划在内的各方面工作都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在中英项目的指导下,我们运用头脑风暴、座谈会、问卷调查等方法,分层次组织了全校性的自我评估,并经过八次不同范围的讨论,让全校教职员工明确了学校的优势与不足,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办学规划”;其中十分重要的内容,就是提出了“把十九中学建设成为全面优质的理想学校”的办学目标,提炼了“为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的办学理念。
就办学目标而言,我们追求的全面优质是指:从学校层面上讲是:理念先进、师资雄厚、硬件现代、管理一流、质量优秀、特色显著,享有一定的知名度;从学生层面上讲是: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培养出一大批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潜力显现、优势发挥、学有所长、奋发向上并具有国际眼光的人才。
我们打造理想学校的愿景是:学生向往这所学校,能在这里幸福成长,并为终身学习和获取幸福人生打下良好基础,三年习得,终身受益;教师在这里能够愉悦工作、成就事业并感到幸福;学校能够赢得家长满意和社会赞誉。
就办学理念而言,我们认为:幸福是人生追求的终极目标,也是一个过程。中学阶段,我们要通过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和良好心理素质的训练,使学生形成积极的心态和优秀的人格,拥有为幸福人生而奋斗的激情、理智、意志和本领,三年习得,终身受益。我们要在遵循学生身心发展、教育、教学和管理等规律的基础上,选择有利于学生健康发展的教育教学内容、形式和方法,开发潜能、发挥优势、鼓励创新,实现每个学生的幸福成长,并为幸福人生打下良好基础。具体说来就是要达成“六会一特长与国际眼光”的育人目标,即通过我们的培养,使学生成为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学会创新,在艺体科技方面有1~2门特长并具有国际眼光的人才。从本质上讲,这与学校办学目标相关内容是完全一致的。
如何将精心研制的办学规划贯彻落实呢?中英项目给我们提供了学习、借鉴的学校发展计划文本。这个文本设置了“学生学业成就、学校课程、教与学、学生所获得关爱和支持、校风和学校氛围、学校资源、学校领导与管理”七个领域。但我们在将这七大领域与学校办学规划结合起来研究,着手制订下一步行动实施方案时,发现了以下三个比较突出的问题:一是由于这七个领域是从英国引进的,有些领域在翻译成中文后具有相似性,区分度不高,或领域间界定不清晰,容易混淆;二是缺乏学校办学特色方面的内容,即使有了也无法确切地归入七个领域之中;三是教师队伍建设与专业发展应该是办好学校非常重要的工作,但却隐含在七个领域中,没有其应有的位置。
针对以上情况,我们用保留、合并、完善的方法对原有的七个领域进行了调整,确定为“学生学业成就与综合发展”“学生所获关爱与支持”“队伍建设与专业发展”“课程建设与教学”“学校氛围与资源”和“学校特色发展”六个领域,并研制了支持这六大领域的22项行动(见表1)。
表1 学校发展计划领域及行动名称
二、创新管理体制,落实办学规划
(一)措施之一:创新设置内部管理机构
经学习借鉴中英项目文本的理念、方法,结合学校实际研制出的六大领域及22项行动,充分体现了我校的办学理念,涵盖了办学规划的方方面面,内容十分丰富,这就给我们的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挑战。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如果仅仅依靠原有的“三处一室”(教育处、教学处、总务处和学校办公室)管理机构,很难贯彻落实宏伟的办学规划,也不容易组织实施22项行动。我们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强有力的组织机构,才能保证办学理念的实践和办学目标的实现。于是,2009年上半年,我校根据上级有关机构设置文件的精神,研制并上报了《北京市第十九中学机构设置实施方案》,得到了区教委的支持。
在遵循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规律的基础上,按照“有利于强化责任、确保学校目标实现,有利于简化程序、快速响应师生需求,有利于整合资源、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以生师为本、提供优质服务”的原则,经过几个月的紧张筹备,2009年7月,我们创新性地设置了学校内部管理机构(见图1)。
图1
我们认为有以下五个创新点。
1.巩固发展办学特色,创设特色部
定位:特色部是学校负责管理音乐、美术、体育、科技、心理教育等方面的教学及活动和校外教育及活动的职能部门。
基本职责:巩固发扬我校艺体、科技等特色教育的优良传统,既要在“普及”上狠下工夫,又要在“提高”上选好“亮点”,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为全面优质的理想学校锦上添花。
2.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创设教师发展处
定位:教师发展处是学校负责帮助和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提升教师专业素质、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建设“品正、业精、生爱”的师资队伍的职能部门。
基本职责:负责人力资源管理(招聘、配置、使用、考核评价、奖惩等)、教学研究、继续教育、教育科研、系统建设学校课程等工作。
3.整合优化各种资源,创设教学服务处
定位:教学服务处是学校负责硬件建设和为教育、教学、管理和师生提供优质服务的职能部门。
基本职责:负责现代信息技术条件的建设、使用和管理,实验室和电教设备、图书资料、日常办公经费的使用与管理,水电气等能源、校舍及设备设施的管理与维修,食堂、安全保卫、卫生保洁等工作的管理与监督等工作;围绕学校的办学目标,搞好服务工作。
4.管理重心下移,创设年级学部
定位:作为学校的基层组织,年级面对的是几百个学生和几十个教师,学校的常规管理、办学理念、办学目标都需要年级去落实,在学校整体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学校决定加强年级的领导管理力量,组建年级教育教学管理部,简称“年级学部”;设主任1人,由校级干部兼任;设执行主任1人,由原年级主任担任。
基本职责:实行“扁平化”管理,年级学部在校长及校务委员会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学校赋予其人、财、事方面的管理权,全权履行本年级教育、教学和管理职责,就本年级的教育、教学质量对校长及校务委员会负责。
5.完善内部监督机制,创设督导室(人员主要在优秀退休或即将退休干部中选聘)
定位:广泛听取校内外对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的意见,对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进行检查、反馈与指导,促进工作的及时改进或完善。
基本职责:①对内:对全校教育、教学和管理常规进行检查、督促和评价;对贯彻落实学校八年规划的情况进行检查;负责考评工作目标(任务)完成情况;②对上:衔接市区督导部门,完成上级布置的督导任务,并争取支持与指导;③对外:联系家长、校友、共建单位以及社会各界,加强交流与沟通,听取反映,挖掘有利于学校发展、学生发展和教师发展的有效资源。
(二)措施之二:围绕办学规划 实行目标管理
为了推进办学规划的实施进程,确保办学目标的实现,我们将六大领域的22项行动逐一分解到各职能处室;同时对职能处室和年级学部实行目标管理。
(1)明确各职能处室负责承担的若干项行动。具体对应情况如下(见表2)。
表2 各职能处室负责承担的项目
(2)实践中英项目“自下而上”“全员参与”的理念,在每学年伊始,对照22项行动,各职能处室、年级学部提出便于检测、可以量化的7±2项重点工作,纳入目标管理范围;同时强调“注重落实”,各项目标分别规定相应的责任人、考评要点、完成时间,并赋值。
(3)学校目标管理考评小组统筹协调、综合平衡后,确定《处室、学部目标管理一览表》,以正式文件下达学年度目标管理任务。
(4)各职能处室、年级学部按照《目标管理一览表》组织实施,加强过程管理,每学期期中、期末对照《目标管理一览表》逐项检查,采取措施改进工作;督导室随机抽查。
(5)每学年末对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考评。考评流程及办法是:
各处室、学部自评,充分体现“注重证据”的理念,必须提供能够支持得分的原始资料;学校组织以督导室为主的专门小组对自评结果以及原始资料进行复核评价,并根据复核评价得分转换成“优秀”“良好”“完成”和“未完成”四个等级。通过办公平台或教职工大会将复核等级结果进行公示。考评结果与绩效奖金挂钩。根据学校财力大小和上级有关规定,颁发目标管理奖,其额度一年一定,每年年底发奖。
(6)充分发挥督导室的作用,由其总体负责全校目标管理考评工作。在目标管理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实事求是”“上下结合”“公开公平公正”和“过程性考评与终结性考评相结合”等原则,采取审核资料数据与核实基本事实相结合、直接量化或二次量化的基本方法,并强调在部门、学部自评的基础上,学校考评领导小组再逐一复核,有效地调动和激发了大家的工作积极性,促进了学校工作全方位开展,有效推进了办学规划的逐步实现。而上述目标管理得以顺利进行,是与创新设置的内部管理机构和实行“扁平化”管理密不可分的。
(三)措施之三:健全工作常规与激励机制
创新设置了内部管理机构,只是提供了组织保障,要真正落实为实现办学规划而确定的22项行动,还必须建立健全工作常规与评价激励机制。我们在建章立制的过程中,将中英项目“注重证据、全员参与、自下而上”的理念贯穿始终。出台的规章制度都经全校教职工几上几下反复讨论,最终由教代会审定通过后,才正式以文件形式下发并付诸实施的。因此,执行起来具有较好的群众基础和较强的操作性。
(1)健全会议制度,如校务会制度,学部和职能部门工作例会制度(部门工作、班主任工作、教学工作、学科主任工作等)。
(2)健全工作常规,如制订并实施《年级学部主任(执行主任)工作常规》《学科主任(教研组长)工作常规》《班主任工作常规》《职能部门主任工作常规》等。
(3)注重证据、注重过程,实行年级、部门每周书面报告制度,学科主任每月书面报告制度,非常规工作实行工作请示报批制度。
(4)制订《教职工奖励办法及实施方案》,设置了24个奖项。每个奖项都具有较强的引领和激励作用,鼓励每一位教职工为十九中的改革和发展做贡献。例如,为鼓励教师提升学历层次,设立了“勤学奖”;为鼓励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大胆改革,设立“探索奖”;为鼓励大家献计献策,设立“金点子”奖等。
(5)制订《教师职称晋升推荐试行办法》,改变论资排辈的传统做法,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主要从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教学能力及业绩、教研教改等方面全面考核教师,增加整个过程的透明度,让教育教学成绩特别突出、教研教改能力强、学生评教反映良好的优秀教师脱颖而出,极大地激励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与创造性。
三、提升办学水平,促进学校发展
通过创新并不断完善内部管理体制和评价奖励机制,我校各方面工作都充满活力并初见成效。例如,教师发展处在教师培训、引领教师专业发展方面成绩斐然;特色部及下属五个中心不断进取,硕果累累;教学服务处、教导处在资源管理和校园文化建设方面成效显著;督导室在督导检查、目标管理考核等方面发挥了独特作用。所有这些,都有效地促进了学校整体上的可持续发展。
(一)成效一:学校发展水平稳步提升
从近4年《北京市高中学校教育质量现状形成性评价报告》提供的数据可以看出,我校学生、教师、干部和家长四类主体对学校九个方面工作予以充分肯定,学校整体发展水平呈稳步提升趋势,如表3所示。
表3 2008—2012年四类主体对十九中高中发展现状总体评价的数值汇总表
此外,近年来学校还荣获“海淀区首批区级高中示范校”“北京市健康促进学校”“北京市节水型先进单位”“海淀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校”“海淀区通用技术实验基地校”等称号;2011年在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奠基中国”评选活动中,我校荣获“全国名优学校”称号。2011年我校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为主要内容,成为北京市“国家级高中特色发展实验项目学校”,最近,我校还成为“中国教育学会海淀教育改革试验区基础教育国际化试点研究项目实验校”。以上成绩的取得,与我校创新设置的内部管理机构密不可分。
(二)成效二:教师专业发展成绩斐然
新设立的教师发展处充分发挥引领、提升作用,教师队伍专业能力和水平大幅提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骨干教师队伍不断壮大。从2007—2012年,区级以上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人数,由25人增加到58人,增加了132%;硕士以上学位由23人增加到44人,增加了91%;高级职称教师由53人增加到90人,增加了69.8%。还有10人担任区兼职教研员,有9人进入区名师工作站。
(2)教学能力和课程建设能力方面得到提升。2011年,我校32位教师参加海淀区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全部获奖;我校教师现已研发并开设了三大类90门校本课程,其中《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数学建模》《用图形计算器学习数学》等多个成果荣获海淀区教育科研创新成果奖;近1年来,教师在区级以上专业刊物发表文章70多篇。我校《常态课有效性相关因素研究与实践》已经通过海淀区初选参评“北京市基础教育成果奖”。
(3)教师工作得到学生和家长的高度认可。在《北京市初中学校教育质量现状形成性评价报告》中,学生及家长对“教师队伍工作现状”的评价就是很好的证明:学生评定分数2009—2010学年为86.6分,2010—2011学年为91.4分;家长评定分数2009—2010学年为90分,2010—2011学年为90.8分。
学生评教结果也给予有力佐证,如表4所示。
表4 2010—2011学年学生评教表
(三)成效三: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
(1)德育为先,常抓不懈。完善了德育课程体系,德育活动丰富多彩,可望成为海淀区德育特色四星学校。
(2)艺体科技特色得到巩固发展,取得累累硕果。参加团体比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2011年获得北京市中学生手球锦标赛男女团体冠军;
2011年获得北京市中小学生定向越野锦标赛青年女子组团体第一名;
获得北京市中小学生业余电台锦标赛暨2012年全国无线电通信锦标赛选拔赛团体第一名;
学校京昆团获北京市第二届“国戏杯”中小学戏曲大赛项目一等奖第一名;
近两年连续获得北京市科技最高奖——金鹏科技奖。
近两年,学校金帆民乐团具有历史意义演出有两次:一次是2010年3月13日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成功举行了建团20周年《春天的畅想》专场音乐会;另一次是2011年7月23日参加维也纳国际青少年艺术节,并在维也纳金色大厅展示演出,荣获“评委会特别金奖”。此外,学生个人比赛成绩令人振奋。以2011年为例,学生个人市级以上获奖统计,如表5所示。
表5 2011年学生个人市级以上获奖统计表
(3)学生的中考、高考成绩稳步提升。作为新生入学大多数为派位生的学校,中考成绩喜人,近五年在海淀区的位次不断进步,特别是今年中考,我校冷宇同学获得海淀区唯一一个英语满分。高中毕业会考(包括体育)达100%,高考成绩显著提升,一本、二本、三本的上线率由2008年的44%、78%、88%,分别提高到2012年的69.6%、95.4%、99%,大大超过北京市、海淀区的平均水平(如2012年高考文科一本、二本、三本上线率北京市分别为22.6%、36%、48.8%;海淀区分别为32.3%、48.2%,59%)。
四、对参加中英项目研究的反思
(1)中英学校发展计划合作项目的五个核心理念不但对我们做好当前工作有很强的现实这意义,而且对今后全面、系统、有效地推进学校可持续发展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我们认为:“注重落实、注重证据、注重过程、全员参与、自下而上”五个核心理念,实际上是一种具有操作性的方法论,对提升学校包括领导、教师在内的领导力具有十分积极、有效的作用。参加项目研究与实践后,我们更加“注重过程”,在平时的工作中重视问题解决过程中的体验和解决方法的生成;我们更加“注重证据”,锻炼并提高了领导和教师客观、准确地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得出的判断和结论更加全面、科学,采取的措施更加切实可行;我们更加“注重落实”,增强了计划制订的合理性,更加注重过程监控以及最后的评估。
(2)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理念与经验,不能囫囵吞枣、简单照搬,也不能亦步亦趋;一定要结合学校实际,有机地吸收与借鉴,在本土化、校本化上下工夫;尤其是要紧紧围绕学校的办学目标和育人目标吸取营养,寻求方法,开拓创新,抓住自身亮点,挖掘自身潜力,形成自己特色,不断提升学校的办学质量和管理水平。例如,本文前面提到的,我校在学习借鉴中英项目七大领域的基础上,紧扣学校办学规划,研制了具有十九中特色的六大领域22项行动,就是一个将国外先进理念和经验本土化、校本化的过程,最终形成了对落实办学规划具有承上启下作用的《三年行动计划》,有力地促进了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和学校发展。
“基于学校、为了学校、在学校中”,依托项目促进学校自身的发展,今后,我们将继续把中英发展计划项目的先进理念、方法和在项目实验过程中取得的经验融入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之中,以更好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成长,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本文获北京市第六届“京研杯”教育教学研究成果征文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