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故土情怀(6)
十年前,我曾回过一次阔别十年的南昌,特地去参观了在南昌南部的“八大山人书画陈列馆”。这个八大山人,本名朱耷,是明王朝的后裔。清朝推翻明朝后,用现代的话说,他是一个被镇压的对象,所以惶惶不可终日,犹如丧家之犬,不得不采用改名换姓、装疯卖傻、削发为僧等手段瞒天过海,逃命避祸。就是在这种恶劣的情况下,他不曾向清政权低头,也绝不与那些投靠清政权的人为伍,而是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终于诗、书、画样样精通,特别在绘画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并以此为武器与清朝抗争。他本为一僧人,晚年却成了一道观——天宁观的住持,并将道观易名为青云圃,后改为青云谱。圃,苗圃也;谱,赞歌也。八大山人的事迹,顿时使我联想到《滕王阁序》中的“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感到这就是你的精神,其实像方志敏这样的共产党人何尝没有受到这种精神的影响?区别在于:前者是在穷途末路的情况下,立下“青云之志”,其“志”也不过是为了一个旧王朝的利益与一个新王朝抗争,结果也只是成就了个人;而后者的“青云之志”是为了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为此不怕受苦受难,不怕流血牺牲,最终是为了给人民造福,其境界不知要高出多少!
滕王阁,我一直在读你。但我读得很慢,也读得很少,基本上只读《滕王阁序》,翻来覆去读的也是其中两三句话。但在有生之年,我仍将读下去……
注释:
【1】家乡俗语:青皮梨子,好看不好吃。
青云谱
对于青云谱,我是熟悉的。南昌市有一个地名叫青云谱,也有一市区以青云谱命名,但它们都是衍生物。其实最早青云谱是一个道观的名字,如今这所道观已成为八大山人书画陈列馆,是南昌一个有名的旅游景点。我在南昌度过了半辈子,而在老福山住了十几年。老福山虽为西湖区,但与青云谱区毗邻,离青云谱近在咫尺,我不知多少次从八大山人书画陈列馆前经过,所以对青云谱怎能不熟悉呢?
对于青云谱,我又是陌生的。虽然我无数次打八大山人书画陈列馆门前经过,但始终没有跨进它的门槛。人的行为似乎有一种定势:大凡难求的东西,往往会高度关注;而对于容易得到的东西,却往往不太在意。原先我总以为离青云谱近,什么时候拜访都可以,结果反倒把事情耽搁了。后来由于仓促离开了南昌,使得本来易如反掌的事情变成为奢求了。
终于有机会拜访青云谱,这里原来是一座景色秀丽的江南园林。院内小桥流水,绿荫掩映。庭院西侧有一片樱花树,虽然樱花早已谢世,但仍引得游人翘首驻足。毗邻的丹桂正含苞待放,芳香四溢,招来蜂飞蝶舞。院内的花木中外合璧,相得益彰,别具一格。我独自在庭院中转悠,光是这里的景色就使我有点相见恨晚的感觉。当然我也不能沉溺于景色之中,因为毕竟是冲着八大山人来的。小山坡上三株明植古柏,而今老干虬枝直指苍穹,仿佛在诉说着世事的沧桑……
1644年3月19日,李自成起义军攻克北京,崇祯皇帝在煤山自缢身亡,标志着明王朝的覆灭。后来吴三桂引清兵入关,导致清王朝的建立。正是这场重大的社会变革,使得南昌郊外这所称作天宁观的道观出现了转折。它迎来了一位颇副盛名的新住持,人们捐资将道观修葺一新,从此香火旺盛,香客络绎不绝。
如今这位道观住持的塑像,巍然屹立庭院之中,气宇轩昂,风骨凛凛,双目傲视,神态飘逸。但眉宇间也流露出抑郁的神色,也许这是经历了大起大落留下的印记。当然人们纪念他,更主要还是因为他的另一个身份——画家。他就是大名鼎鼎而又有点神秘色彩被称作“八大山人”的画家。
那场改朝换代的社会变革,对天宁观是幸事,但对八大山人来说是天大的不幸。八大山人原名朱耷,系朱元璋第十六子朱权的九代孙。作为明宗室的一员,他不愿承认明朝覆亡这一现实,但又不得不面对清朝建立这一残酷的现实。为避免杀身之祸,他乔装成哑巴,佯扮癫狂,削发为僧,甚至改名换姓。他先后以雪个、个山、个山驴等自称,而八大山人则是他晚年在书画作品中的署名。在这种背景下,他的个性受到了极大的压抑。
“墨点无多泪点多,山河还是旧山河;横流乱后檥桠树,留得文林细揣摩。”长期的压抑,使他不得不采取自己的方式宣泄感情。他在绘画作品落款中,往往把“八大山人”四个字写得像“哭之”或“笑之”;有的画上还有一鹤形符号,经提示知是由“三月十九”四字组成……用这种独特的方式,宣示忠贞不渝,表达思念自己家族王朝的情怀,真可谓是用心良苦!意想不到的是,日子一长,他的感情宣泄竞逐渐形成了一种崭新的风格,具有鲜明的个性。这种崭新的风格和鲜明的个性在他的诗、书、画得到充分体现和张扬。
“如何了得论三耳,恰是逢春坐二更。”清朝政权巩固以后,为了笼络汉族,实行怀柔政策,一些明朝的遗老纷纷归顺清朝。康熙南巡时,他们恨不得能长三只耳朵,四处打探消息;一些被安排五更去觐见皇帝的人,为迫不及待向新主子献媚,竟冒着寒冷在二更天便前往等候。八大山人的诗句,就是对这些人丑态的辛辣讽刺。他坚决不与这些人为伍,坚决不向清朝政权妥协。他的诗总是在抒发思念感情的同时,表现出宁折不弯的气节和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精神。
在陈列室内,欣赏八大山人留下脱胎于魏晋的墨宝,无疑是一种艺术享受。然而谁能想象得到,其中有些书法作品竟是一支秃笔所为。八大山人就是这样与众不同!人家丢弃的秃笔,到他手里却挥洒自如。他巧妙地隐藏秃笔表现的缺点,从侧势逆势归纳到均势,不但开创出书法笔势的独有情调,而且表现出傲岸不驯的情怀,笔走龙蛇更是对世俗的无言抗争!
在绘画上,八大山人一反当时流行的“精研彩绘”技法,充分把握墨色的变化,以高度概括的新奇章法,简洁雄阔的笔画,来表现繁杂的形体特征;并寓以深刻的意念,寄托他那抑郁却傲岸不羁的情怀。在陈列室悬挂的八大山人留下的绘画作品中,我看到那些弓背鼓腹的鸟、睁目怒视的鱼、昂首挺胸的兽、干涸枯竭的池塘以及枝叶败落的残荷,真令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八大山人的大笔写意风格闻名我国画坛,吴昌硕、齐白石、潘天寿……都无不受到他的影响。
“谈吐趣中皆合道,文章妙处不离禅。”八大山人身跨道、佛两教,并将之融会贯通。他在为僧13年之后,来到天宁观做了住持,改天宁观为青云圃,后来再度易名为青云谱。据说此名取自“吕纯阳乘青云来降”的神话。但我不以为然,像他这样有着极高文化素养的人,而又生活在南昌这一特殊环境里,不可能不熟悉王勃的《滕王阁序》,不可能不熟悉其中的点睛之笔——“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穷且益坚,就是青云之志,我想青云谱的名字应来源于此。何况他本身的经历就是一首青云之歌,就是一首青云之志的赞歌。
方墓情思
在一般情况下,谁会将一块墓地放在心上?然而,由于特殊的因缘际会,我却把一块墓地揣在了心里……
几十年前,我上五七干校,而江西省五七干校地处南昌市北郊。校园是一独立院落,上不着村,下不着店,孤零零地坐落于梅岭脚下。按校方规定,非星期日不能回家,就是允许回家又能怎样呢?那里离城大约三十余里,说远不远,说近不近,虽然有一路通往梅岭的公共汽车路过,但每天仅三四个班次,车是那种老式的车,路是一条尘土飞扬的沙石路,谁愿每天去坐那颠簸不堪的老牛破车呢?虽然说来五七干校主要是劳动和学习,但总有一点业余时间吧?那时没有以打麻将和打扑克来打发业余时间的风气,那就散步吧!校园虽说不算太小,但对于几百号人来说,空地就略显少了些。何况这里已较长时间没有人住过,空气中散发着淡淡的霉味;那些女贞树也没有及时修整,使整个院落显得有些杂乱无章,并不是散步的好场所。压马路,灰尘太大;上梅岭,路程太远。正当我有点发愁的时候,有人提到了方志敏墓。我以前没有拜谒过方志敏墓,但知道它在这个方向,只是没有想到它竞与省五七干校毗邻!于是我们急不可耐在报到当天便去了方志敏墓。
方志敏墓占地大约10余亩,陵墓三面被水田所包围,水田中留了一条窄窄的通道。这里原来本是一个小山丘,陵墓就建在小山丘之巅。除了一条水泥墓道和一百余级的石阶通往陵墓外,整个山丘为苍松翠柏所环抱,显得十分幽静和肃穆。由于不久前刚被雨水冲刷过,松柏显得青翠欲滴,墓道、石阶和陵墓一尘不染。我们来到陵墓前,只见一侧摆放着两三只花圈,纸花和裱糊的纸大多已经脱落,露出了篾片做的骨架,很明显墓园已经许久没有人来过了。墓园的冷清,意味着墓主的寂寞。首次接触我便喜欢上这个地方了。我们在陵墓前向方志敏表示了敬意,并提出了要经常来这里打扰的请求。从此以后,我们便成了方墓的常客,晨练时去,傍晚散步时也去,甚至三更半夜也去过一次……
记得当时我们住在一栋平房里,与我同居一室的有老杜和老肖,一个好酒,一个喜酒,每天晚上都要喝两口。那时我本滴酒不沾,但在他们的引诱和纠缠下,哪能独善其身?很快就与他们为伍了。喝酒常常没有什么菜,只是边喝边聊。有一次老杜不知从哪里搞来一把辣椒,在电炉上一烤,也不记得撒没有撒盐巴,就当作下酒菜。烈酒配辣椒,很快肚里翻江倒海,三人都无法入睡,于是一同走向方墓……我们坐在墓园的台阶上,毫无顾忌,大声说话。但老杜很快就鼾声大作,接着老肖也支撑不住了。而我在恍惚之中,觉得我们几个仍在饮酒,只不过有了正规的坐席,桌上也摆着大鱼大肉,觞觥交错中,仿佛还有第四人的身影,但总是看不清他的脸,难道方志敏也来到了我们中间?正当我迷惑不解的时候,忽然感到脸上又痛又痒。原来不是我们在喝酒吃肉,而是大把的蚊子正在吃我们的肉,吸我们的血。我连忙把旁边的两位叫醒,离开了方墓。次日起来发现,三人脸上都布满了蚊虫叮咬的红斑。说实话,我们每次去方墓都是举止文静,心态虔诚,唯独这次有点失礼。
我不知有多少次在陵墓前驻足,抚摩着汉白玉的墓碑,凝视着“方志敏烈士之墓”几个大字,那是根据毛泽东的手迹而镌刻的。透过这道劲有力的字体,体会到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笔端所倾注的感情……遥想当年,毛泽东领导了秋收起义,率领队伍挺进井冈山。与之相呼应,方志敏则发动了弋(阳)横(峰)起义,创建了赣东北革命根据地。当时有着“上有朱、毛,下有方、邵(式平)”的说法。1934年年底,方志敏率领抗日先遣队北上抗日,由于叛徒出卖,于1935年1月被捕,同年7月被国民党反动派枪杀于南昌市下沙窝。“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20世纪70年代初期,当毛泽东获悉找到方志敏的遗骨并筹建陵墓时,欣然题字。伫立于方志敏陵墓前,心里涌现出来的当然是对烈士的崇敬。但那时人们对毛主席有一种特殊情结,我也不例外,见有毛主席的题字,对领袖的爱戴之情油然而生。两种感情紧紧地交织在一起……
我不知有多少次在方志敏塑像前沉思。在五七干校一年,经历了农业生产的一个周期。我们科教文卫口的一拨人组成的第六队从事蔬菜种植,但在水稻生产春耕春种、夏收夏种、秋收等关键环节也要参与。刚到校才几天,我就参与了秧田的整治。那天相当寒冷,还下着小雨,一下水田便感到刺骨,不一会双脚就有些麻木了。一两个小时上岸洗净泥巴,发现双腿冻成紫红色。回去喝了些姜汤,但还是感冒了,在床上躺了两天之后,我来到方志敏塑像前,正想说些什么,忽然一阵清风将树枝摇动,树叶飒飒作响,仿佛有一个声音在耳边响起:“为着阶级和民族的解放,为着党的事业的成功,不稀罕美味的西餐大菜,宁愿吞嚼刺口的苞粟和菜根;不稀罕那舒服的钢丝床,宁愿睡在猪栏狗窝似的住所。”那时我也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回味着方志敏的这番话,不禁有些热血沸腾,方才想要说的话也烟消云散了。除了交流之外,当然也有分享。当我们自己种植的番茄果实累累的时候,我挑选了两只又红又大的番茄摆放在方志敏塑像前,与他分享劳动的成果和收获的喜悦。
开始的时候,觉得漫长;结束的时候,又感到短暂。一年的五七干校生活很快结束了。在这一年里,大致有两点收获:一是进一步体会到农民的艰辛。我只是一个平头百姓,当然不得不为自己的生计奔波,并不能为农民做点什么,但我打心眼里敬重他们,毕生不敢对他们说三道四。二是有幸结识了方墓,促使我读了方志敏的一些著作,了解了烈士的高尚情操和优秀品质,通过潜移默化,或许对我的人生产生过些许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