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29490—2013《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实施手册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节 标准管理模型

ISO管理体系中普遍采用基于过程方法的PDCA循环管理模型。PDCA循环又叫质量环,是管理学中的一个通用模型,最早由休哈特于1930年构想,后来被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在1950年再度挖掘出来,运用于管理体系中。PDCA循环这四个过程不是运行一次就完结,而是周而复始地进行,一个循环结束,解决一部分问题,可能还有其他问题尚未解决,或者又出现新问题,再进入下一次循环,不断进行改进。作为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PDCA循环在质量管理领域得到广泛的运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PDCA循环管理模型是一个封闭式不断循环的管理标准模型,它不仅在质量管理工作中可以运用,同样也适合于知识产权管理工作,可以使知识产权管理的工作步骤更加条理化、系统化、图像化和科学化(见图1-1)。

图1-1 基于过程方法的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模型

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对应这四个阶段,每个阶段具有具体而明确的含义,具体有以下内容。

策划P:此阶段应结合企业实际发展情况进行需求分析,明确企业知识产权方针和目标,建立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机制,配置人力资源、基础设施、财务资源、信息资源。

实施D:是指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各部门在各业务环节(立项、研究开发、采购、生产、销售及售后)过程中对知识产权获取、维护、运用和保护的管理。此实施阶段是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知识产权的有效控制和管理,能有效地避免或降低知识产权侵权风险,能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改善市场竞争地位,支撑企业持续发展,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检查C:此阶段包含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主要监控知识产权管理效果,评审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符合性、有效性、适宜性和充分性。

改进A:根据知识产权方针、目标以及检查、分析结果,制订和落实改进措施。

在PDCA循环中,使用人力、财务、信息、基础等各类资源,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任何一项或一组活动均可视为一个过程。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作为一个整体过程,输入是企业经营发展对知识产权管理的现实及未来的各类要求。例如企业研发投入较多,但产出的知识产权却明显与研发投入不匹配,存在知识产权流失风险,现希望通过加强知识产权管理,有效降低知识产权流失风险。再如企业希望通过知识产权的经营与运用,提升企业在产业链的影响力等。

通过建立科学、系统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并加以持续改进,最终输出为企业所取得的知识产权管理成效,可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防范知识产权风险,具体体现在:

(1)激励创造知识产权,促进技术创新;

(2)灵活运用知识产权,改善市场竞争地位;

(3)全面保护知识产权,支撑企业持续发展;

(4)系统管理知识产权,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本标准鼓励企业采用PDCA方式建立知识产权管理体系,主要包括如下过程:

(1)理解企业知识产权管理需求,制定知识产权方针和目标;

(2)在企业的业务环节(产品的立项、研发、采购、生产、销售和售后)实现对知识产权的获取、维护、运用和保护;

(3)对知识产权管理效果进行监控和评审;

(4)根据评审结果对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进行持续改进。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运行,是按照知识产权方针、目标、计划来开展实施的,是一个连续运行的过程,并且在运行过程中对各个知识产权的管理要素进行对照检查、发现问题并持续改进,从而保证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平稳实施。

企业在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运行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要紧密围绕知识产权方针和目标,这是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运行实施的基础和根本所在。

第二,要明确各项目知识产权工作的实施主体,有许多知识产权工作并不是由知识产权主管部门完成,知识产权主管部门更多的是处于一个管理、推进、协调、统筹的位置,这就需要对知识产权工作实施主体的职责进行明确划分。

第三,要注意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机制是服务于企业的,而不是限制企业发展的,因此知识产权制度要和企业的其他管理体系密切配合、相互支撑,例如项目专利管理和风险预警制度就可以和项目管理流程相结合,融入项目管理体系中去。

企业应定期将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实施情况与预期管理目标相比较,对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实施的各个环节以及各环节中产生的效果进行审核、监督与改进。企业应当设立内部监督程序,对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各个环节产生的效果进行比较,确保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符合《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的要求。当然,企业还可以委托外部机构对其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进行持续地分析、监控。外部机构应出具对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分析报告和改进意见,且分析结果应及时告知企业最高管理层,便于管理层适时调整知识产权管理目标或修正知识产权管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