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记忆课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意义记忆:有了它生活才能继续

如果有人贸然地问你:“生活的意义是什么?”你可能会认为这是一个很唬人的大题目,但事实上,我们往往会将这一问题与它的答案表现在自己的行为之中。如果我们对一个人的话语充耳不闻,只是单纯观察他的行为的话,我们将会发现,他有个人的“生活意义”:他的姿势、态度、动作、习惯、特征、礼貌等,皆遵循此意义而行。

他的作风表现出,他好像对某一种关于生活的解释抱着深信不疑的态度;他的一举一动,都蕴含着他对这个世界与对自己的看法,通过他的这些行为表现,他往往在无声地表明:“我就是这个样子,我眼中的世界也是这个样子。”这便是他赋予自我的意义以及他赋予生命的意义。

值得我们了解的是,这种意义存在,其实是建立在记忆的基础上的,哈佛大学的相关学者们甚至认为,正因为有了意义记忆,我们的生活才能继续下去。

意义记忆:有时,我们会不自觉地重复父母的人生

在著名侦探小说《福尔摩斯探案集》中,侦探福尔摩斯曾经提出过这样一个观点:在一个残忍的儿子背后,必定有一个更残忍的父亲——家庭记忆往往会影响到我们的人生观、行事方式。

 

有很多人——特别是女性,在情感表达上,会延续父母的表达方式。一位女性在向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纳兹·威利求助时说起,在儿时的记忆中,母亲总是在抱怨父亲的薪水有多么少,她在家庭上的付出有多么多;父亲在处理人际关系时有多么愚钝,远远不及他的同事与邻居;父亲的脆弱是多么无用,与她所渴望的男人的坚强相差甚远……这种抱怨成为了父母长达三十年的婚姻最终终结的关键原因。在长大后,她一直避免让自己成为母亲那样的女性,但某一次带男友与父母相聚后,男友惊讶地告诉她,她与母亲的抱怨方式、说话模式简直如出一辙,有些抱怨甚至连用词都一模一样。

 

纳兹博士认为,这位女士的经历并不鲜见,我们的记忆中有很多内容都是来自于父母、长辈、书本。其中,很多关于他人的记忆记录在了我们的头脑中——在记忆的影响之下,我们的人生观会渐渐地形成,我们的记忆也会因此而被赋予意义:对那位拼命想摆脱母亲的阴影却最终变成“另一个母亲”的女士来说,除非她开始改变自己的记忆,否则,这种影响将一直持续下去。

意义记忆主宰我们的人生

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行为背后都有一些操控因素,比如,抱持的信念、拥有的回忆等,而之前我们脑子里面所存储的丰富知识与经验,往往在我们做决定的过程中,可以用来作参考之用。

这种记忆其实就是意义记忆:它包括了我们过去的经历,以及我们对事件的理解(哪怕是凭空的想象),并由此形成个人的信念,进而引导我们做出一切的决定。

对意义记忆进行过多达数十项研究的哈佛教授说:“我们的决定说明了我们是什么样的人,而意义记忆恰恰是我们生活持续下去的理由之一。”

◆ 你是强大还是弱小?源自于你的意义记忆

教授认为,那些对我们的人生产生了重大影响甚至改变了我们人生原有轨迹的回忆,有助于建立起自我延续感或者自我身份认同:当我们思考“希望自己还是从前的自己”,或者“我想知道与以前相比,我有了哪些变化”这类问题时,便会浮现出这些记忆,比如,一个在可怕的飓风灾难中活下来的人,可能会将有关这次飓风的回忆,当成自己可以在艰难环境中生存下来并变得更强大的直接证据。

◆ 意义记忆会指导我们的人生

有些意义记忆则起着指导性的作用,它指引我们去改变自我行为:在做出决定,或者想要避免重复过去错误的时候,我们便会想起这些经历。比如,如果自己的狗曾经因未拴狗链而咬人惹下大祸后,在决定用绳子拴住宠物时,便有可能想起这段经历。

◆ 意义记忆会影响我们的人际关系

意义记忆还会形成社交纽带,指导我们更好或者更坏地去处理人际关系:在希望关系变化或者形成新的关系时,这些意义记忆便会从脑海中跑出来。

在该教授的研究中,一名以受访者的身份参与研究的大学生提到,他的父亲曾经每天坚持在睡前为他念《指环王》的故事,而这种美好的回忆促使他在成年以后,致力于建立与保持亲密的家庭关系。

而另一名受访者回忆时说,父亲习惯使用责打来表达自己是在关心他,而他也形成了“责打关心”的记忆纽带——这导致他在有了自己的儿子以后,依然沿袭了这种不良的教育习惯。

教授认为,若这三类记忆都可以存留下来,便可以预测出一个人的具体生活走向:他的心理是否健康,他是否拥有目标感,他是否对当下的生活满意。

每一种我们能够回想起来的记忆都代表了一些在人生中对我们产生了重要影响的事情,这种记忆之所以能够被想起,完全是因为它在我们生活中占据了一定的位置,因此,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说:“每一个记忆都是值得纪念之物。”

我们去了一个地方旅游,我们拥有了快乐的记忆;我们与爱人结婚、约会,我们有了幸福的记忆;我们孜孜不倦地努力,则是我们得以满足的记忆——我们需要记忆来确定自己的身份,而我们的生活也因为这种意义记忆的存在,而变得能够持续下去。

当然,也鉴于这种意义记忆的存在,我们从“改变记忆”的角度入手,去改变我们的人生轨迹,也变成了一种“有可能实现的事”:试想一下,当我们的意义记忆中充满的是美好、积极,而非沮丧、颓废的回忆时,我们的人生势必会发生质的变化。虽然这种变化可能来得艰难,但知道有了这种可能性,我们便拥有了一条更重视记忆能力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