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拓展品人物
——曹雪芹《林黛玉进贾府》创意教学
选自《红楼梦》的《林黛玉进贾府》是高中语文教材的传统名篇,文中“宝黛相会”又是名篇中的名段,对于这样的经典片段,我向来主张要咬文嚼字,纵横联系,深思细品,品出思想,品出性情,品出滋味,文学语言是塑造人物形象的最重要的表达手段,它更承载了一定时代民族的文化,思想,社会心理,教学文学作品,绕不开品味语言,透析思想,笔者对“宝黛相会”情节的教学,综合运用了多种方法,引发学生思考,调动学生的兴趣,加深学生对宝黛二人思想性格的理解,教学效果较好。流程如下:
(一)温故知新,触类旁通
贾宝玉问林黛玉尊名表字,问名黛玉如实回答,一语带过,这与普通男女见面的礼貌招呼没什么差别,可是,宝玉问“字”就大有深意,文中这样写的:
宝玉又问表字。黛玉道“无字”。宝玉笑道:“我送妹妹一妙字,莫若‘颦颦‘二字极妙。”探春便问何出,宝玉道:“《古今人物通考》上说‘西方有石名黛,可代画眉之墨。’况这林妹妹眉尖若蹙,用取这两个字,岂不两妙!”探春笑道:“只恐又是你的杜撰。”宝玉笑道:“除《四书》外,杜撰的太多,偏只我是杜撰不成?”
品读此段对话,我问学生三个问题:
1.宝玉为什么要问“字”?
2.为何要送“颦”字?这表明什么?
3.宝玉和探春关于“颦”字的出处问答,折射出宝玉怎样的思想性格?
学生思考,讨论,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之后,教师引导学生一一理解。
关于第1个问题,可以从鲁迅的小说入手分析,孔乙己贵为读书人,却无名无姓,无字无号,所谓“孔乙己”三个字并不是他原来的名字,只是人们从描红本上的“上大人,孔乙己……”上面随便选用几个文字来称呼他而已,因为他读书考不上秀才,考不上举人,人们纷纷嘲笑他,讥讽他,拿他来寻开心,“孔乙己”三个字是一个耻辱的印记,他的真姓真名,有字无字,人们毫不关心,似乎“孔乙己”也不配拥有一个普通读书人应该享有的姓、名、字、号之类的尊严。《阿Q正传》中底层劳动者阿Q,鲁迅花了一章的篇幅来考证他的身世,结果是出生不详,家人不详,无姓无名,无字无号,无家无室,无职无业,游荡天地,得过且过,多么可怜的苦命人,多么残酷的人生,活得没有一点尊严,人们只记得他的屈辱以及他的屈辱给人们带来的快乐,没有人关心他,过问他,了解他的生活艰难和内心痛苦,没有人知道他的身世姓名字号,地位之低贱,类同草芥,尊严之践踏无以复加。《祝福》中的祥林嫂姓甚名谁,何方人氏,鲁迅是隐约其辞,不便言说,“大家都叫她祥林嫂;没问她姓什么,但中人是卫家山人,既说是邻居,那大概也就姓卫了。”姓什么是模糊的,也没有人去过问,她先后嫁了两个男人,男人死了,儿子被狼叼走了,大家始终叫她“祥林嫂”,不叫“贺六嫂”,就是“祥林嫂”这个称呼也不是她的本名,依附丈夫祥林而已。旧时女子恪守从一而终,生是夫家人,死是夫家鬼,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之类观念,所以,这个苦命的女子嫁给男人祥林以后,永远只能称祥林嫂,不能再有别的称呼,命运之悲惨,地位之低贱,由此可见,更别说姓名表字了。鲁迅作品中的人物身世,姓名情况告诉我们,这个社会上一些人出身苦寒,地位低下,受人歧视,无名无姓,无字无号,连起码的做人的尊严也没有,女子尤甚。明白了这一点,就比较好理解贾宝玉的问字,送字之举了。问字是关心,送字是尊重,宝玉看来,男女平等,人格自由,男子拥有的,女子也应拥有,尽管林黛玉是官宦之女,有名有姓有地位,可是男尊女卑,男有字女无字,在旧时却是通例,所以宝玉的问字问出了男女平等,反抗时俗的思想,宝玉送字送出了尊重女性,追求独立的人格。
关于第2个问题,经引导学生理解两点,一是“颦”的本义,皱眉的意思,有成语“东施效颦”为证,二是“颦”的情境意义,文中描写贾宝玉心目中的林黛玉是这样写的:“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眉尖若蹙,病如西子,柔弱娇美,楚楚动人,这不就是“颦”字所要表达的情意吗?可见宝玉多情有才,体察入微。有意思的是文中写完宝玉送字之后,接着就写探春的反应,只字不提黛玉的反应,留下空白,让读者去猜想。笔者揣摩黛玉必是心头一惊,倍感温暖、欣慰,接受了这个字,但不说出口而已。林黛玉是含蓄的,她懂得什么时候该说,什么时候不该说。
再看第3个问题,从文段句意可以看出,宝玉才思敏捷,思维活跃,很有批判精神,他认为那些封建正统书籍胡编乱造的太多,不屑提及,他很反感《四书》之类的书籍,究其实质,是他不愿意接受封建正统的思想,什么科举功名,什么富贵乐业,什么家国天下,什么光宗耀祖,他全不感兴趣,所以,不经意的一句话,流露出了人物骨子里自由独立,反抗封建的思想。
(二)纵横比较,深度品味
一个人的言谈举止,均可反映他的思想性格,情趣爱好。文段中宝玉问妹妹可曾读书,自然表明,宝玉关心的是精神层面的东西,他读书接受教育,他认为女子也应有资格,有权利接受教育,女子也要和男子一样读书上进,有才学,有修养。封建社会对女子的要求不高,认得几个字,不必读什么书,女子无才便是德嘛,(此种思想在贾母话语中有所体现)关键是用女经、女诫之类的东西来规范自己,三从四德,相夫教子即可。可是,宝玉不这样看,他觉得女子要读书,要有自己的精神思想,要有自己独立的心灵的世界。显然这一问就问出了他的不拘时俗,男女平等,民主自由的思想,笔者在引导学生理解这一思想的时候,设计了两个问题。
1.同是对黛玉的关心,比较宝玉与王熙凤的问话有何不同?为何不同?
2.同样是回答读书的问题,贾母的回答和黛玉的回答有何特点?
3.将宝玉问读书改为“妹妹喜欢吃什么?”(或“妹妹喜欢什么颜色的衣服”“妹妹平时玩什么?”……)可以吗?为什么?
设计这样几个问题,主要是想通过比较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从而在对比中加深对人物思想性格情趣爱好的理解。
关于第1个问题,文中对王熙凤见黛玉有这样的描写:
“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婆子们不好,也只管告诉我。”一面又问婆子们:“林姑娘的行李东西可搬进来了?带了几个人来?你们赶早打扫两间下房,让他们去歇歇。”
连珠炮似的追问,貌似关心黛玉,实为讨好贾母,更为在众人面前炫耀自己的地位和权威,并且所问内容也多是吃喝玩住这类的东西,可见此人除了对权势地位的贪婪,对虚荣的追求之外,没有什么高雅的精神趣味。而宝玉问书,则是一问一答,尊重对方,看重精神,情趣高雅。
关于第2个问题,文中前面写贾母当着众人的面回答黛玉有关姊妹们读何书的问题,“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此回答让黛玉意识到,贾母并不太主张女子要读很多书,要接受多少教育,认得几个字就可以了,女子无才便是德呀。黛玉觉得她先前的回答,“只刚念了《四书》”不对,不符合贾母的心意,因此,后文写宝玉问她读书之事时,她立马改口“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许认得几个字。”前置句式、语气内容和贾母先前的回答非常相似,显然,黛玉是想迎合贾母的心意,并不是鄙视宝玉,看不起宝玉。由此亦可看出黛玉寄人篱下,时时在意,处处留心,心细如发,思密如针。
第3个问题实质上是换一个角度引导学生加深对第1个问题的理解,改换的设问,多是关于物质生活方面的内容,吃穿玩乐,俗气平庸,缺乏情趣,缺乏涵养。贾宝玉不是这样的人,看一个人的情趣思想,只要看他在毫不设防的情况下脱口发问即可,宝玉问书自然是己之所爱,问之于人,投石问路,寻找知音。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这一点,笔者教学时又设计了一个情节,黛玉仍像先前回答贾母问题一样,“只刚念了《四书》”,宝玉听后,当即表示送给妹妹一本《孟子》,这个情节和课文一比较,学生就会明白,不可以的,宝玉怎么会喜欢《孟子》呢?那可是封建正统书籍,而宝玉最讨厌的就是这类书,送什么合适呢?自然是《西厢记》啦,为何?它反映青年男女自由恋爱,追求幸福,反抗封建啊。笔者又乘势引导学生回忆刚学过的《祝福》,其中有一段文字描写鲁四老爷的书房陈设,“我又无聊赖地到窗下的案头去一翻,只见一堆似乎未必完全的《康熙字典》,一部《近思录集注》,和一部《四书衬》。”请问,此处三部书改为《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可不可以?为什么?学生来神,来兴趣,通过讨论,他们明白,不行啊,了解一个人的思想最好的方法莫过于看过他读什么书,鲁四顽固保守,封建道士,自然喜欢封建正统理学典籍,《红楼梦》言情,反封建,《水浒传》造反,反官府,《三国演义》争战,讲权谋,这些思想统统不符合鲁四的追求。举一反三,纵横联系,妙趣横生,学生受益多多。
(三)改换情节,品味性格
宝玉摔“玉”是这场戏的高潮,最能看出人物性格,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情境:宝玉问妹妹有没有玉,黛玉回答之后,宝玉听了,沉思片刻,摘下那玉,送与黛玉,笑道:“今日相见,十分高兴,这块玉就算哥哥送给妹妹的见面礼吧,请妹妹笑纳。”黛玉不领。对比原文,可否这样改动?为什么?这个问题很容易激发同学的兴趣,理解上又有一定难度,师生讨论,达成共识:这块玉送不得妹妹,是护身符,是封建家长的权威和意志的体现,它来路不凡,保健康保平安,去邪消灾,怎么能说送就送呢?怎么能因为妹妹没有就立马送她呢?这一送当然有情有义,可是场面平和,没有矛盾,没有冲突,人物性格苍白无力。原文宝玉听说黛玉没有,姐姐妹妹也没有,质疑“高低不择”“通灵不灵”,顿发痴狂,狠命摔玉,连骂带愤,可见场面的紧张激烈,矛盾的尖锐复杂,贾母急,众人吓,宝玉哭,好不热闹,好不精彩。宝玉认为男女平等,我有玉,貌若天仙的妹妹也该有,想不通就生气,想摔就摔,毫不怜惜,民主平等的思想,反抗祖宗规矩的性格展露无遗。贾母呢,又急又疼,急的是这命根子摔不得,摔坏了怎么办?疼的是孙子不懂理不高兴,连骗带哄,好不容易劝住了孙子,贾母的一席话真可谓有理有据,有爱有恨的谎话。众人主要是丫环婆子们,她们完全明白,玉对于宝玉来讲意味着什么,她们能做的只是“吓得一拥争去拾玉”担心玉被摔坏了,担心自己看护不好被责骂。林黛玉呢,文中有这样的描写,“众人不解其语,黛玉便忖度着因他有玉,故问我有也无,回答道:‘我没有那个。想来那玉是一件罕物,岂能人人有的。’”这里有两点特别耐人寻味,一是所有在场人物里面,只有黛玉真正理解了宝玉的问话,众人不解,宝黛二人灵犀相通。二是黛玉心思细密,又极度敏感,话语之间流露出对宝玉的不满和责怪。一场摔玉,写活了众多人物形象,曹公的确高明!
文学作品的教读要教出情味,教出深度,教出气氛来,笔者认为,一定要引导学生,死死抓住语言来品鉴,深思细嚼,不放过任何一个重要的细节,高明的大师总是于细节处见高妙,教师要引领学生通过语言细节去体会高妙之处。另外,联系所学,联系生活,唤醒学生的生活积累和文化积累,打通课堂和生活,这点也很重要,思想化,生活化的品鉴使学生明白,品读作品就是品读人生,品读文化,品读思想,这样他们就会产生兴趣,热爱文学。笔者联系细节,改换情节,勾连生活,目的在于以文读人,促人读文,达到人文统一,人文相悦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