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
布达拉宫
朝拜西藏最灵验的神佛
民间推荐灵验指数
★★★★★
几乎对于所有人来说,布达拉宫都充满着神奇。“没有东西能和它比,不但好看,还有灵验的神佛。”布达拉宫位于拉萨市中心玛布日山上,不仅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宫殿,也是西藏最宏大、最完整的宫堡式建筑群。“布达拉”是梵语“普陀罗”、“普陀”的音译,意为观世音菩萨居住的岛屿,因此布达拉宫又有“第二普陀山”之称。
布达拉宫始建于公元7世纪,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唐朝初年,唐太宗李世民与当时西藏地区的吐蕃王松赞干布缔结姻好。公元641年,松赞干布为迎娶远嫁西藏的文成公主,“筑一城以夸后世”,在当时的红山上“别建宫室,以居公主”,这便是最早的布达拉宫。据史料记载,最初的布达拉宫由9层楼殿、999间屋室组成,气势恢宏。其中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的宫殿之间由一道银铜合金桥连通。出布达拉宫东门,就是松赞干布的跑马场。红山内外建有围城三重,防范森严。在自松赞干布至十四世达赖的1300多年间,先后有9个藏王和10个达赖喇嘛入住布达拉宫,施政布教。然而,这座布达拉宫命运多舛,历史上经历过几次重创,最终毁于一旦。先是在赤松德赞赞普时期(754~797年)遭到雷击,陷于大火。后于公元9世纪,吐蕃王朝覆灭时,毁于战火。此后,在长达1000年的时间里,这里一直是一片废墟。
布达拉宫
围绕布达拉宫转经路上的转经桶有2000多个
1642年,西藏的五世达赖喇嘛阿旺·罗桑嘉措和四世班禅洛桑曲结得到蒙古和硕特首领固始汗的武力扶持,推翻了首府设在日喀则的藏巴汗的统治,建立噶丹颇章地方政权。执掌政教大权后,五世达赖为复兴拉萨的西藏政治中心地位,决定在西藏历史上最伟大的藏王松赞干布所建的布达拉宫旧址上扩建重修。为成为朝廷认可的西藏领袖,五世达赖于1652年正月,携随行人众三千及大量贡品,自西藏启程,前往内地觐见清顺治帝。最终,五世达赖被顺治皇帝正式册封,并被赐予满、汉、蒙、藏四种文字的金册和金印。布达拉宫的重建工程由五世达赖的总管第巴·桑结嘉措住持,历时近50年,期间康熙皇帝曾特派100多名汉地工匠入藏参与修建,使新建布达拉宫的建筑结构既保存了藏族传统形式的风格,同时具有梁架、斗拱、金顶、藻井等汉地建筑特色。成为藏、汉两族人民团结协作、技术交流的象征和结晶。此后,第十三世达赖统治时期,又对布达拉宫进行了长达8年的修建,仅白银就消耗213万两。1988年我国政府拨出巨款,对这座自17世纪以来没有大修过的宫殿进行维修。
如今巍然屹立的布达拉宫是千余年累世兴修的结果。宫殿由红山南麓奠基,缘山而上,依势迭砌,从平地直达山顶,几乎占了整座玛布山(红山)。布达拉宫占地41公顷,建筑面积约12万平方米,高117米,东西长360米,南北宽270米,外观13层,实为9层,由佛堂、经堂、灵塔殿、习经室等15000多间(按西藏建筑计算办法以柱计算)屋室组成,殿宇巍峨,金碧辉煌。整个建筑系石木结构,用整块方石垒砌,镏金瓦盖顶,下宽上窄,结构严谨。高大宽敞的殿堂墙上绘有各种色彩鲜艳的壁画,室内陈设有几十万个用金、银、铜、玉和檀香木等雕铸的大小佛像,造型生动。集中体现了藏族人民高度的建筑成就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布达拉宫的主体部分分为红宫和白宫,红宫居中,白宫横贯两翼。
红宫存放有历代达赖喇嘛的8座陵塔和各类佛堂、经堂。其中以五世达赖喇嘛的陵塔最为壮观,这是一座修建在大殿里上下贯通3层楼的大金塔,高14.85米,光黄金就用了11万两。上面镶满钻石玛瑙,最顶上的那颗天珠是世界上最贵重的天珠,还有生长在大象脑中的宝石。
布达拉宫朝圣者
在红宫两侧的殿堂就是白宫,它是达赖喇嘛的冬季寝宫,同时也是历代达赖喇嘛处理地方政务的地方。当年,五世达赖亲自主持修建,宫殿全部为木石结构,顶部为镏金瓦盖顶,总面积13万平方米,高7层。位于第4层中的寂圆满大殿是达赖喇嘛举行坐床、亲政大典等重大宗教、政治活动的场所,面积717平方米,是白宫最大的殿堂。5、6两层是达赖喇嘛的办公和生活用房。最高处第7层是两套达赖喇嘛冬季的起居宫,这里阳光充足,又有“东、西日光殿”之称。
布达拉宫是藏族建筑艺术的精华,也是我国乃至世界著名的宫堡式建筑群。宫内的珍贵文物和艺术品,使它成为名副其实的艺术宝库。很有可能你一生所见的宝贝也没有在这里4个小时见到的多。红宫保存有大量珍贵的宗教史料和历史文物,如明清两代皇帝封赐西藏官员的诏敕、封诰、印鉴、礼品和精雕细镂的工艺珍玩,罕见的经文典籍,以及各类佛像、唐卡、法器、供器等。白宫的陈设美轮美奂,尤以达赖寝宫最为突出,其中的金壶玉碗和锦缎刺绣的被褥均是珍贵的历史文物和艺术精品。十四世达赖的“日光殿”中,陈列着纯金佛像,玉雕观音、线装经卷、古瓷器、西方钟表等各种奇珍异宝。游客100元(藏人免票)。拉萨老城区的中心西北约2公里的玛布山(也称红山)上,步行或乘三轮车、出租车均可。提醒:布达拉宫不售当日票,每天出售次日的票,并有时段的限制。游客多时经常需要整夜去排队。售票时间是每天下午2:00,每天仅对外出售2300张门票,一般只售550~600张散客票。其实在窗口买到的是一个单子,上面写着什么时间可以进入。需要提前20分钟左右走到布达拉宫的宫口,换一张正式的票。需用身份证对证购票,一个身份证只能买两张。
大昭寺
西藏的祈福灵寺
民间推荐灵验指数
★★★★★
唐文成公主入藏时,带释迦牟尼12岁等身佛像至拉萨,供奉于拉萨大昭寺内。1409年黄教开创者法王宗喀巴在传昭法会上,为佛像献上五佛冠,使其成为报身形相。据说佛像长出许多再生舍利子,每于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前都有奇异征兆。他是藏族老百姓心目中最为神圣灵验的一尊佛像。据说是佛祖在世时亲自开光加持的,栩栩如生,见其如见2500年前的神,当地人说这里祈福、开光都非常灵验。青海、甘肃、云南等地的藏族同胞都会千里磕长头来朝拜。据说大昭寺前的磕头者要磕上七七四十九天,从天亮一直磕到天黑,累了就喝一口酥油茶,吃一口干粮。
大昭寺是西藏地区最古老的一座仿唐式汉藏结合土木结构建筑。始建于公元647年,是第三十三代藏王松赞干布为纪念先后与尼泊尔尺尊公主和唐文成公主联姻而主持兴建的。大昭寺初建时只有8间殿堂,且还没有僧人。后经历代扩建,开始有少量僧侣看驻寺庙,但不属于具体教派。15世纪宗喀巴在此创建了喇嘛教格鲁派,每年在这里举行传昭大法会,历代达赖或班禅的受戒仪式也在这里举行,寺庙的香火逐渐繁盛起来。17世纪时五世达赖喇嘛建立“甘丹颇章”政权后,将“噶厦”(政府的机构)设于寺内,对大昭寺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和修葺,最终形成了占地面积2.51万平方米的庞大建筑群,大昭寺也由此成为西藏历来重大佛事活动的中心所在。
释迦牟尼12岁等身金像
大昭寺坐东向西,主殿高4层,有20多个殿堂。上覆镏金铜瓦顶,辉煌壮观,建筑构件为唐代建筑风格,柱头和屋檐的装饰则为典型的藏式风格,碉楼、雕梁则是西藏样式,而主殿二、三层檐下排列成行的103个木雕伏兽和人面狮身,又呈现尼泊尔和印度的风格特点。此外,大昭寺还开创了藏式平川式的寺庙布局规式。
大昭寺
大昭寺除了具有极其重要的宗教、政治意义外,还是艺术珍品云集荟萃的博物馆。大殿一层供奉着一尊享有世界上最为罕见之尊荣的释迦牟尼像。释迦牟尼在世时,弟子们为使他的真容传于后世,特请工匠替他造了4尊8岁等身像和4尊12岁等身像,又称觉沃佛(“觉沃”意为至尊)。因为释迦牟尼的奶母等人从旁指导,故造像与其本人酷肖。据藏文古籍《松赞干布遗教》记载,印度国王达尔玛巴拉为感谢中国国王资助他击溃入侵者,使佛法重放光明,特将其中一尊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奉送给中国国王。据《甘珠尔》记载,法界众生若有能目睹圣像者,即种下“见解脱”因缘,具足一切见、闻、念、触之功德,将来必能解除三毒痛苦,成就佛道。
二层供奉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和尺尊公主的塑像。三层为一天井,是一层殿堂的屋顶和天窗。四层正中为4座金顶。佛殿内外和四周的回廊满绘藏式壁画,面积达2600余平方米,题材包括佛教、历史人物和故事,其中以“文成公主进藏图”与“大昭寺修建图”最为著名。此外,寺内还保存了大量珍贵文物,如两幅明代刺绣的护法神唐卡,这是藏传佛教格鲁派供奉的密宗之佛中的两尊,是难得的艺术珍品。
大昭寺前的小广场上矗立着一块“唐蕃会盟碑”,它是对藏汉团结友好的最有力的印证。碑高3.42米,宽0.82米,厚0.35米,于唐长庆三年(公元823年)用藏汉两种文字刻写而成。公元9世纪,唐朝与吐蕃王朝达成和好,当时的赞普赤德祖赞为表示两国人民世代友好之诚心,立此碑于大昭寺前。镌刻下“彼此不为寇敌,不举兵革”、“务令百姓安泰,所思如一”、“永崇甥舅之好”等碑文。千年已逝,如今的会盟碑碑身已有风化,但大多数碑文仍清晰可辨。碑的旁边有一棵柳树,据说是文成公主亲手栽种的,当地人称其公主柳。这些历史遗存无不昭示着汉藏两族人民希冀永修万年之好,永息争端的美好愿望。
大昭寺永远是西藏佛教徒心目中的金色圣殿。无论烈日当空,还是风雪弥漫,大昭寺门前从没空过,常常是数十个人同时在磕长头,后面还有些人静静等候着,没有拥挤,没有争吵,只有木板或纸板贴着地面滑动的刷刷声和虔诚的信徒们在寺门前的青石地板上留下的等身长头的深深印痕。万盏酥油灯长明,记录着朝圣者永不止息的足迹,也留下了岁月的永恒。这一切的一切已经成为拉萨亘古不变的精神所在,展示着藏传佛教神威力量的殊盛。
祈祷
游客100元(藏人免票)。大昭寺位于拉萨老城区市中心。步行或乘三轮车、出租车均可,乘中巴在藏医院下车。提醒:转经的路线有三条,沿大昭寺内千佛廊绕“觉康”佛殿转一圈“囊廓”方为圆满,这便是拉萨内、中、外三条转经道中的“内圈”。拉萨主要的转经活动都是以大昭寺的释迦牟尼佛为中心而进行的,除“内圈”外围绕大昭寺则为“中圈”即“八廓”,也就是古老而热闹的商业街—八角街;围绕大昭寺、药王山、布达拉宫、小昭寺为“外圈”即“林廓”。
小昭寺
供奉释迦牟尼8岁等身像的圣殿
民间推荐灵验指数
★★★★★
小昭寺内原供奉的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系文成公主由长安携带进藏,后来在金城公主时期被移至大昭寺,而将尺尊公主携带的另一尊释迦牟尼8岁等身像移至小昭寺,成为小昭寺的主圣。每天到这里朝圣、祈福的人络绎不绝。
小昭寺为西藏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公元647年,占地4000平方米。该寺是吐蕃早期著名的寺院,后为格鲁派密宗经院之一的上密院所在地,是藏王松赞干布为迎娶唐朝文成公主入藏而与大昭寺同时修建。据说是由文成公主主持、并由公主从内地带来的建筑师修建的,所以早期建筑系仿汉唐风格。拉萨当地人管这儿叫做“热木齐”,意思就是“汉人的”。小昭寺的早期建筑系仿汉唐风格。
释迦牟尼8岁等身像
后几经火焚,现存的小昭寺为晚期作品,只有底层神殿是早期的建筑,殿内的10根柱子依稀可见吐蕃遗风:上面镂刻着莲花,四周环绕花草、卷云以及珠宝、六字真言。小昭寺主殿共三层,底层分门庭、经堂,佛殿三部分,周围是转经廓道,廊壁上遍绘无量寿佛像。三层楼上过去是达赖喇嘛下榻的地方。金顶为汉地的歇山式样,以斗拱承托。
如今这里是西藏黄教格鲁派僧侣的上密院,是格鲁派僧人修习密乘的地方,上密院堪布兼任小昭寺住持。
小昭寺
游客50元(藏人免票)。拉萨老城区的中心,大昭寺北面约500米处,步行或乘三轮车、出租车均可。提醒:围绕小昭寺也有一条藏式街道,主要出售居民的日常用品,比起八廓街的繁华,这里稍显冷清,也许这里可以让你找到西藏真正的味道。
药王山
治百病的药王
民间推荐灵验指数
★★★★★
药王是释迦牟尼佛的一个化身,相传能医治百病。这里常见许多祈求家人健康的藏民,据说来此朝拜后,来年能百病不生。
药王山是西藏著名的圣山之一,坐落在拉萨布达拉宫右侧,藏名“角布日”,意为“山角之山”,这是相对于布达拉宫所在的红山而言的。药王山与红山咫尺相对,从前,两山之间由一座白塔相连,塔底有门洞,是拉萨城的门户。直至20世纪60年代,此塔才在拉萨城扩建时被拆除,由几十米宽的柏油路取而代之。如今从药王山北坡的小路登顶,可饱览拉萨市区的古堡新城。
药王山是一个尖顶山峰,形状奇特,海拔3725米。如今,药王山上的一片废墟原是座门巴扎仓(藏医学院),建于清初,因具有宗教的性质,也称药王庙。从吐蕃王朝时期,西藏民间出现藏医算起,这门古老的医学已历经2000多年的磨砺。公元7世纪,文成公主远嫁吐蕃,从大唐带去了汉地医著《医学大全》,此后金城公主再嫁吐蕃,又带去了医书《月王药诊》,由此,中医的一些理论和方法逐渐渗透至藏医中。公元8世纪,藏族医圣宇妥·元丹贡布到印度学医,继承发展了中医和印度医学,著书《四部医典》。药王庙集中了一批学识渊博的藏医,大约在17世纪发展为藏医学府,慕名而来的求学者使这座小庙日见兴盛,庙里的高僧亦为达赖喇嘛的保健医生。五世达赖时期(1642~1682年),在第巴·桑杰嘉措住持下,开始组织各地僧医在此学习,整理西藏医药学等,以后逐渐发展为西藏的医药计算局“门孜康”。
药王山东侧有个叫“查拉鲁普”的石窟小庙宇,坐落在药王山东麓陡峭的山腰。洞窟开凿于松赞干布时期,尽管经过千余年的风吹雨打,这座拉萨地区罕见的石窟寺庙仍然保存完好。石窟呈不规则长方形,面积约27平方米,洞口矗立一根中心柱,中心柱与洞壁之间有狭窄的转经廊道连通。窟内岩壁上有69尊石刻造像,廊道两边排列石刻神像,北面石壁上有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与尺尊公主以及重臣吞米桑布扎、禄东赞的造像。洞窟顶上的山崖相传是文成公主思念家乡时向东方朝拜的地方。
药王山西面山崖上刻的藏传佛教中的文殊菩萨
药王山后面就是行者必游的万佛墙了,从东至西,约500余米的山崖上散布着5000余尊题材广泛、内容丰富的佛教各类神造像。西部山头的南侧石崖是造像分布最集中的地方,正中央是佛祖释迦牟尼像,周围是三十五如来、千手观音、度母、金刚护法、众多菩萨造像,此外还有藏传佛教的莲花生大师、宗喀巴大师以及各教派的高僧大德;最著名的是转经道北壁上的藏王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尺尊公主、大臣禄东赞、吞米桑布扎等西藏历史人物的造像,深得信徒们的钟爱。药王山石刻造像是西藏现存最古老、最集中的摩崖石刻造像群。万佛墙附近居住着许多雕刻玛尼石和佛经的人家。
药王山脚下住着十几户刻经人
无固定门票,但若遇到巡山的喇嘛则要收费5元,但可砍价到2~3元。山门隐蔽在住家建筑中,沿布达拉宫前的大路向西第一个明显往南的路口进入搜索即可。上山的小路在布达拉宫右侧对面马路,白塔后面。由西藏旅游局东面的小路一直往南走可到“万佛墙”。
甘丹寺
格鲁教派的祖寺
民间推荐灵验指数
★★★★☆
甘丹寺是黄教六大寺中地位最特殊的一座寺庙,它是由格鲁教派的创始人宗喀巴于1409年亲自筹建的,可以说是格鲁教派的祖寺,清世宗曾赐名为永寿寺。宗喀巴的法座继承人,历世格鲁派教士甘丹赤巴即居于此寺。
甘丹寺位于海拔3800米的旺波日山上。相传宗喀巴和其弟子们在筹划选址建寺时,一只路过的乌鸦突然叼走了他头上的帽子。乌鸦在空中盘旋几圈后将帽子丢在了半山腰,于是他们认为这是佛的旨意,当即选定了甘丹寺址。1410年,宗喀巴主持了甘丹寺的开光大典,担任了第一任甘丹赤巴(住持)。此后,甘丹寺通过95代赤巴的经营,形成了规模恢弘的建筑群。甘丹寺主要建筑有拉基大殿、经堂、赤多康拉丈(活佛公署)、绛孜扎仓(经学堂)、康村、密村等。寺内殿堂林立,僧舍密布,其规模相当于3个布达拉宫。措钦大殿是寺内最大的殿堂,可同时容纳3000多喇嘛在殿内诵经。殿内供奉着高大庄严、工艺精美的弥勒佛像和宗喀巴铜塑像。位于大殿左侧的厢殿,名为“阳八间”,为甘丹寺的护法神殿。护法神殿内保存着1757年清乾隆皇帝赐给甘丹寺的盔甲。灵塔精美,上罩有圆形帐篷,相传是准噶尔王在宗喀巴圆寂后所赠。寺内所藏明代以来的文物甚多,有保存宗喀巴和甘丹赤巴等遗体的灵塔90余座。宗喀巴灵塔殿北墙角下有块石头,传说是印度飞来的神石。
甘丹寺和寺前的五色幡杆
40元(藏人免票)拉萨达孜县境内拉萨河南岸海拔3800米的旺波日山上,距拉萨57公里。在拉萨市大昭寺广场有中巴前往,来回票价20元。寺庙客房可供住宿。
色拉寺 击头加持
开光 辩经
民间推荐灵验指数
★★★★★
“色拉崩钦”,意为色拉寺独有的金刚杵加持节。据传在15世纪末,由印度传来一个金刚杵,人称飞来杵,后由结巴扎仓堪布于藏历12月27日迎入丹增护法神殿中供奉。过去,按习惯每到12月27日清晨,结巴扎仓的“执法者”骑上快马将金刚杵送往布达拉宫呈给达赖喇嘛,达赖喇嘛对金刚杵加持后,再快马送回色拉寺。这时,结巴扎仓堪布升座,手持金刚杵给全寺僧众及前来朝拜的信众击头加持,以表佛、菩萨及护法神的护佑。每年这天来色拉寺等待击头加持的信徒数以万计。据说,在西藏色拉寺开光最为灵验。
“色拉寺”为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与哲蚌寺、甘丹寺合称拉萨三大寺。色拉寺藏语为“野玫园寺”。相传在修建此寺时,山下长满了野玫瑰,色拉寺因此得名。
在明永乐十六年(1418年),宗喀巴弟子、被明永乐帝封为大国师的绛钦却杰兴建色拉寺,该寺于明宣德九年(1434年)落成。色拉寺的早期建筑以麦扎仓、阿巴仓为主,后陆续增建了吉扎仓、措钦大殿等建筑。主体建筑分散布置,形成四个制控点,丰富了群体外观轮廓。寺的中心错钦大殿,原来主供奉色拉寺创始人绛钦却杰的塑像,在七世达赖时又供奉了一尊强巴佛鎏金铜像,其两侧立有彩塑菩萨像。色拉寺在全盛时期,僧人达到5500人,规模仅次于哲蚌寺。寺内保存着上万个金刚佛像,大多为西藏本地制作,还有许多是从内地或印度带来的铜佛像。大殿和各扎仓经堂四壁保存着大量彩色壁画原作。色拉寺另一景观是每天下午喇嘛的辩经。这时,喇嘛们聚集起来,发表他们自己的观点,用力击掌,气氛热烈。在传统藏传佛教教育中,尤其是由宗喀巴大师创立的格鲁派(又译“格律派”、“甘丹派”或“黄派”),辩论佛法占了一个很重要席位。本师释迦牟尼曾与外道师辩论多次而胜利,才令佛教光大发扬,取得外道信众之信服而投向佛法;唐朝高僧玄奘大师(即唐三藏法师)远赴印度,亦曾与教内僧众辩经而获胜,取得印度各派僧众的敬重。色拉寺星期一到星期五,下午三点都会进行喇嘛辩经,非常值得聆听。
55元(藏人免票)。拉萨市北郊的色拉乌孜山脚,在拉萨市娘热东路的车站坐5路公交车可达,票价3元。开放时间:9:00~18:30(有些佛殿16:00关门)
色拉寺辩经
扎基寺
拉萨财神庙
民间推荐灵验指数
★★★★★
扎基寺是拉萨市唯一的一座财神庙,来寺里朝拜的香客每天排起上100米长队。门口有各式的白酒用来供奉,不需要门票。据说这里参拜很是灵验,而且很快就会灵验。
藏人周一拜财神,周三保平安,周五求健康。藏族人认为单数非常吉利。扎基西路上坐落着全市唯一的大型民俗赛马场,热烈而豪放的赛马比赛,定会让你大饱眼福。
扎基寺位于拉萨市扎基东路。
哲蚌寺
最灵验的神谕师
民间推荐灵验指数
★★★★★
在西藏,哲蚌寺的“乃琼”被认为是最灵验的神谕师,旧西藏的地方政府——嘎厦的很多重大决定,包括寻找达赖转世灵童等问题都要向“乃琼”降神者请教后才能裁决。可以说“乃琼”是达赖喇嘛和旧西藏地方政府的首席降神巫师,他所降的神是威猛无比的白哈尔神王,在西藏大大小小的神巫群中居领袖地位。
哲蚌寺与甘丹寺、色拉寺合称拉萨三大寺,全名吉祥米聚十方尊胜洲,为格鲁派最大的寺院。
明永乐十四年(1416年),宗喀巴弟子绛央却杰住持修建。建成后任第一任堪布。由他最初的7个弟子,分别形成该寺7个札仓(经学院)。后来发展为格鲁派实力最雄厚的寺院。最盛时期寺僧编制为7700人,拥有141个庄园与540余个牧场。
该寺是历世达赖喇嘛的母寺。三世达赖索南嘉措于1546年作为该寺的第一个活佛被迎请入寺。后来他应蒙古俺答汗的邀请,到青海讲经传法。明万历六年(1578年),俺答汗赠以“圣识一切瓦齐尔达喇达赖喇嘛”的尊号,“达赖喇嘛”一称即始于此。索南嘉措得此尊号后,又追认其前两世为第一、二世达赖喇嘛。五世达赖罗桑嘉措受清朝册封之前,一直住在该寺。因此该寺在格鲁派寺院中地位最高。
哲蚌寺
哲蚌寺密宗殿的三宝所依均是照宗喀巴之令建造的。这里供奉的主要佛像是九口、三十四臂、十六足的胜魔布畏金刚。它的左侧是布畏金刚的侍从塑像;它的右侧是一尊由宗喀巴本人塑造的宗喀巴像;它的上方是依照宗喀巴的学说、用红白檀木制作的立体坛城。此外,这里还供奉有大黑天和忿怒罗刹等塑像。据说在塑造忿怒罗刹像的面部时,每一撮泥土,宗喀巴和许多神变比丘都要念十万遍“雅玛热扎”咒,塑造其他部位时每撮泥土也要念咒万遍。人们还传说当忿怒罗刹的下部分塑造完后,它的上身则自然形成。
哲蚌寺西南角的甘丹颇章是1530年左右由二世达赖根敦嘉措住持修建的。原为二、三、四、五世达赖住地。五世达赖受清朝册封后,始由甘丹颇章移住布达拉宫,但甘丹颇章曾被作为格鲁派政教合一地方政权的代称。
哲蚌寺收藏有数有万计的文物古籍。各殿所供不同时期的许多塑像均神态生动、结构严谨,代表了西藏雕塑工艺的极高水平,各殿的壁画色彩艳丽,线条有力。此外寺内还珍藏有佛教经典《甘珠尔》和佛经注疏《甘珠尔》各100多部,以及宗喀巴三师徒等著述的几百部佛教经典手抄本。
哲蚌寺的法事颇多,每逢大型佛教纪念日和藏历每月的望晦日(即十五日、三十日)等吉日,都要举行相应的法事。还有一些僧俗同庆的活动。每年藏历六月三十日的雪顿节当天,先是以哲蚌寺为中心,清晨在山坡上展览巨幅佛像唐卡,接着举行藏戏会演。凌晨六点半左右,哲蚌寺的僧侣就已经做好了晒大佛的准备。七点整,随着庄严的法号声,晒大佛正式开始。晒大佛的队伍由哲蚌寺的活佛带领近三百名弟子组成,其中负责肩扛大佛到晒大佛场地的近两百名。大佛展开后,等待已久的信徒将洁白的哈达抛向大佛,祈求佛带给自己福音,晒大佛于下午三点结束。
哲蚌寺晒大佛
40元。拉萨西郊5公里更丕乌孜山下。市区坐3路中巴可达山脚下,再步行上山约需半个小时。
楚布寺
一生免灾的摸顶
民间推荐灵验指数
★★★★★
朝圣者和游客如果运气好的话,在楚布寺可以得到十七世小活佛噶玛巴的摸顶——这一仪式每个月才举行一次。据说,被摸顶者一生可以免于灾祸。
楚布寺亦称磋卜寺。海拔4300米,南宋淳熙十四年(1187年)为噶玛噶举派高僧塔布拉杰的学生都松钦巴所建,“文革”后重建。是藏传佛教噶玛噶举派在西藏的主寺,属白教。这一教派首创了活佛转世制度,从此开创了藏传佛教领袖传承神秘主义的先河。该派黑帽系历代转世活佛均驻锡此寺。
“楚布”一名的意思众多,一是“楚布寺”即“飞来寺”之意,传说楚布寺是从印度飞来的。另一种是《藏族文化大观》中所言:“相传创寺人都松钦巴路经此处时,认为这是一块风水宝地,遂决定修建楚布寺,‘楚布’即富裕至极的意思。”第三种关于“楚布”的解释。仲译(文书)说:在很久以前,有一位苯教活佛将施有其法术的咒语深埋此地,成为苯教的“伏藏”(指藏族苯教和佛教徒在他们信仰的宗教受到劫难时隐匿起来,等到有再传条件时重新发掘出来的经典。伏藏一般分为经文伏藏和圣物伏藏两种)。后来,“伏藏”四溢成沟,所以这里便被子称为“楚布”,即“溢出成沟”的意思。
楚布寺内藏文物众多,现位于楚布寺大殿内的江浦寺建寺碑,高约2.5米,宽约0.5米,上刻古藏文,对研究吐蕃时期政治、经济、宗教等有重要的史料价值。空住佛是楚布寺镇寺之宝,是第八世噶玛巴为纪念其上师而塑造的银像。传说银像塑成之后竟自动悬浮空中达七天之久,故有空住佛之说。楚布拉千高约6米,传说为二世噶玛巴所铸。十六世噶玛巴于1981年于国外圆寂后火化而得舍利子,其中—腿骨舍利子由珠本仁波切活佛带回楚布寺。该舍利子几年后自现0.25厘米高的佛像。此外,玛恰噶拉石刻塑像、米拉日巴曾用过的钵、都松钦巴的僧帽等都是楚布寺弥足珍贵的宝物。
每年的5月30日,楚布寺会举行一年一度的刺绣巨幅唐卡释迦牟尼佛像展佛仪式。楚布寺在每年冬春两季照例要举行神舞大会,这是寺庙主要的宗教活动,也是楚布山沟的盛大节日。
20元(藏人免票)楚布寺位于拉萨以西60公里处楚布河上游,大昭寺西侧花圃往南200米巷内有中巴车,早上7:00~8:00发车,客满即开,车费15元,原车15:00返回。或者在拉萨租吉普车前往,价钱约200~300元。
楚布寺
热振寺
圣人预言的佛教圣地
民间推荐灵验指数
★★★★★
热振寺是众多圣人曾经预言过的佛教圣地。殿内供奉的阿底峡尊者修持的密集文殊菩萨像非常灵验,可以求学业、事业顺利,增长智慧。
热振寺是西藏著名古寺之一。该寺于北宋嘉佑元年(1056年)由阿底峡弟子、噶当派创始人仲敦巴(1005~1064年)创建,为噶当派的第一座寺院。15世纪初叶,改宗格鲁派,属色拉寺结巴扎仓。“热振”是“根除一切烦恼,持续到超脱轮回三界为止”之意。
热振寺的主要建筑有措钦大殿、热振拉让等。阿底峡大师的银铸灵塔也在此寺。清乾隆年间,七世达赖的经师阿旺曲登任寺堪布,即为热振一系之祖。二世洛桑盖敦巴受封为“诺门军”。三世阿旺益西粗赤坚赞曾两度任摄政。五世热振呼图克图丹绛巴·益西丹巴坚赞在十三世达赖逝世后,任摄政和十四达赖丹增嘉措的经师。
在热振寺的西侧有一个著名的“帕邦当”,被僧俗等为“圣道”。“帕邦”意为巨大的石头,“当”意为草坪或坝子。热振寺里供奉的主尊佛是“降白多吉”(妙集金刚)。藏族民间传说,每逢藏历羊年7月15日,以密集空行母荼吉尼、卡珠玛、桑瓦益西等十万天女下凡,并且诸路女神在此设坛集会超度众生。为此,在历史上形成了“帕邦当廓节”这个传统的节日。这天,各地的善男信女,千里迢迢云集在这块美丽的磐石草场上,敬献各种供品,念经诵咒,祈祷平安昌盛,百业兴旺,功德圆满。
热振寺
25元。拉萨东北林周县山腰。从拉萨乘车到林周县,然后翻过恰拉山,溯拉萨河而上,在柏树林间可见热振寺。
昌珠寺
高僧修行圣地
民间推荐灵验指数
★★★★★
昌珠寺是西藏最古老的寺庙之一,属格鲁派寺院,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松赞干布住持修建,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吐蕃时期西藏的第一座佛堂就建在昌珠寺。传说莲花生大师和米拉日巴大师等著名的佛教高僧都曾在昌珠寺附近修行,使得现在昌珠寺一带成为许多佛教信徒的朝圣圣地。据说昌珠寺求官求平安非常灵验。
相传文成公主为建大昭寺,夜观天象日察地形,发现吐蕃全城的地形极像一仰卧的罗刹女,将不利于吐蕃王朝立国,须在女妖的四肢和心脏建庙以镇之。于是,女妖心脏上建了大昭寺,四肢之一的一臂上建了昌珠寺。
藏民向空中抛撒“风马”纸片,祈祷福泽
藏语中“昌珠”的意思是“鹰鸣如龙吼”。传说建昌珠寺的地方以前是一个湖泊,湖中常有一五头怪龙作乱。松赞干布为除此害,亲自变成一大鹏鸟与怪龙进行了多次殊死搏斗,最后将妖龙的五个头一一啄了下来。因此这座镇妖之寺的名字就叫作了“昌珠寺”,以纪念松赞干布降伏妖魔。
昌珠寺由大殿、转经围廊、廓院三部分组成,共二层,砖木结构。底层供养松赞干布像。二层殿名“乃定学”,传说为昌珠寺中最古老的殿堂,主供莲花生佛像。据说昌珠寺在建寺初期,还曾有一尊能说话的度母像供在主殿里。该寺东西长45米,南北宽29米,面积1300余平方米,其形式与拉萨的大昭寺类似。莲花生和米拉日巴等有名的人物都曾在昌珠寺周围修行,其修行地遗址仍存,是佛教信徒朝拜的圣地。
寺内文物众多。存有吐蕃时期的壁画与文成公主亲手绣制的释迦牟尼唐卡。主殿里供奉着一幅当年乃东泽措巴的珍珠唐卡,所画的是坚期木厄额松像(观世音菩萨憩息图)。整个唐卡长2米,宽1.2米,共耗珍珠26两(计29026颗),镶嵌钻石一颗,红宝石二颗,蓝宝石一颗,紫宝石0.55两,绿松石0.91两(计185粒),珊瑚4.1两(计1997颗),黄金15.5两,为世界罕见的珍宝。
昌珠寺美朵曲巴节(藏历五月十四日至十五日)是西藏三大宗教节日之一。
35元。山南雅砻河东岸的贡布日山南麓,距乃东县约2公里。乃东县乃东路有中巴,票价2元。
桑耶寺
驱鬼避邪
民间推荐灵验指数
★★★★★
桑耶寺素有“西藏第一座寺庙”的美称,藏文意为“吉祥永固天成桑耶大伽蓝”,又或者“无边寺”、“超出意想寺”、“三样寺”等,是藏传佛教史上第一座佛、法、僧三宝俱全的寺庙。庙内珍藏的寺庙创建人莲花生大师使用过的各种法器,都是珍贵的历史文物。据说盖有莲花生大师生前使用的大印的哈达,驱鬼避邪很灵验的。
相传,赤松德赞请来莲花生大师为其建寺传法后,为了满足一下国王急于见到寺庙建好后景象的迫切之心,莲花生施展法术,在自己的手心变幻出了寺院的幻影,赤松德赞见此景大惊,惊呼:“桑耶!”(“出乎意料”的意思)于是该寺得名“桑耶寺”。
桑耶寺于公元762年开始兴建。寺院选址于藏王赤松德赞的出生地,藏王赤德祖赞的冬宫附近。由莲花生大师住持桑耶的建设,建筑仍保持寂护大师的原设计,赤松德赞亲自住持了奠基。据说桑耶寺整体结构是仿照古印度婆罗王朝位于摩羯陀的欧丹达菩黎寺建造,全寺的建筑完全依照佛经中的大千世界布局。
俯瞰桑耶寺
据说赤松德赞后授命寂护大师建造桑耶寺时,屡建屡垮,原因据说是此地妖气很盛,鬼魔横行。赤松德赞国王请来精通密宗咒术擅长降魔伏妖的莲花生大师,和邪魔外道开战。最后部分妖魔流落异乡,逃到了藏东的崇山峻岭中,部分被莲花生大师降服,成为佛教的护法神。
桑耶寺建成后,赤松德赞从内地、印度、于阗等地邀请高僧住寺传经、译经,鼓励贵族子弟出家到桑耶寺修行,并宣布吐蕃全民一律尊信佛教,从此奠定了桑耶寺的崇高地位。历史上著名的印度佛教与汉地佛教教义之争便发生在这里。
寺内壁画内容丰富。最著名的当属长达92米的“西藏史”壁画,讲述了宗教对藏地历史的描述和久远的传说。另外还有“莲花生传记”、“桑耶寺全景图”、及描述藏族先民风土人情的各类壁画。寺内还有一口大铜钟,钟高1.1米,直径0.55米,铸有古藏文,为西藏地区所铸的第一口钟。
“朵堆节”意即“经藏供佛”,藏历五月十四、十五两天,是西藏三大宗教节日之一。每年朵堆节期间都有100名巫师、100名比丘、100名魔女、100名金甲武士登场,跳桑耶寺护法大神百哈尔和他的辅助神则玛日魔王神舞。海不日神山位于桑耶寺东,西藏四大神山之一。相传修建桑耶寺时,此地有群魔作乱,莲花生大师于此山上作法以巨石降魔后才得以修成桑耶寺。
40元。山南扎囊县雅鲁藏布江北岸的扎玛山麓,距离泽当镇38公里。从拉萨或者泽当乘车在桑耶渡口下车,拉萨至桑耶渡口的班车车费24元,车程约2.5小时。泽当至桑耶渡口的班车车费7元,车程为1小时。下车从雅江渡口登舟,包船费往返400,弃舟登岸,有桑耶寺的车在岸边接人到寺里,票价5元。
聂玛隆圣洞
祈寿圣洞
民间推荐灵验指数
★★★★★
人们相信来聂玛隆圣洞朝拜可以为自己和亲人增寿。
传说是莲花生大师的修行洞,洞前建有小庙。据说莲花生大师曾在此洞念《长寿经》10万遍,五世达赖罗桑加措也曾在此念《长寿经》达14个月,从桑耶乘车可至。
青朴
修身悟法圣地
民间推荐灵验指数
★★★★★
据传说,青朴修行地的大山里曾有108座修行山洞、108座天葬台和108处神泉,历史上曾在此修行过的寂护大师、莲花生大师、藏王赤松德赞和“桑耶七觉士”之一后来成为著名的金刚乘大师的白若杂那等。青朴与桑耶寺共负盛名,藏族人认为到了桑耶寺而不去青朴,就等于没到桑耶寺。
青朴三面环山,两侧的大山像两只巨手将青朴环抱,正南面敞开处正对着雅鲁藏布江的宽广河谷。由于深居大山深处,且溪流潺潺植被茂密,青朴修行地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常年气候温和。青朴主要的景点是位于山顶的莲花生修行洞格乌仓和下面的措杰洞、法王洞、鲁堆琼钦洞等。
虔诚
由于朗达玛灭佛而导致的佛教前弘期结束,许多受到迫害的寺庙僧人将许多宗教经卷和文物都埋藏在此山中,成为后弘期以来许多高僧大德和寻常修行者发掘出的珍贵典籍,谓之曰“伏藏”。时至今日,据说还有许多的“伏藏”埋在大山深处,在等待着有缘有德之人的发掘。青朴山上下,还密布着许许多多的石雕像,造型古朴典雅,传说这些雕像都是从石头上自然显现出来的,因此又叫“然炯”,翻译过来就是“天然形成”的意思。
位于雅鲁藏布江北岸,桑耶寺东北方向8千米处的瑞山的山腰。如果是节假日,桑耶寺每天早上五、六点钟都有东风大卡车搭载朝山的老乡去青朴。平时则间或有车去青朴,主要看人多不多了,如果包车一般要开1个多小时。
贡布日神山
遍知一切的神山
民间推荐灵验指数
★★★★★
贡布日神山位于雅鲁藏布江南侧,临近泽当,是西藏著名的神山之一。传说在这座山上可以遍知一切。
贡布日山有三峰,第一峰是央嘎乌孜,第二峰是森木乌孜,第三峰是竹康孜,三座山峰上有洞穴相连。当年猕猴变人的男女主角就住在森木乌孜和央嘎乌孜,竹康孜则是普贤菩萨修行的地方,猴王和罗刹女就是在普贤的住持下成的亲。贡布日山前有一大片坝子,传说是群猴玩耍嬉戏的地方,因而该地得名泽当(玩耍的坝子)。
拉姆拉措
前世今生尽在湖中
民间推荐灵验指数
★★★★★
拉姆拉措是西藏最具传奇色彩的湖泊。藏人相信,只要以虔诚之心观望湖水,就可以看到自己的前生今世。每次达赖和班禅转世的线索都是由高僧在这里看到的。
在历代达赖喇嘛圆寂之后,寻找转世灵童之前,会有级别最高的僧人到拉姆拉措观湖。从湖中所见景观,如山川地貌,房屋村落,灵童相貌,玩耍动作,推测转世灵童的出生地点。观湖仪式非常的肃穆庄严,而且观湖的人必须是高僧大德,否则,观湖者会看到恐怖景象而惊骇而亡。历史上记载了不少这样的事件。
去拉姆拉错先要到达距泽当128公里的加查县,再从加查县转向北往崔久乡,经过约20公里的颠簸土路可以到达琼果杰寺,这里就是去拉姆拉措汽车可以到达的终点了,然后还有将近15公里的山路要爬。琼果杰寺附近可以租到马一直骑到圣湖边。
敏珠林寺 藏传佛教宁玛派的六大寺之一
民间推荐灵验指数
★★★☆☆
敏珠林寺为藏传佛教宁玛派的六大寺之一,由鲁梅·慈臣协绕首创于10世纪末。1676年,五世达赖的经师——宁玛派的一位伏藏大师——仁增·吉美多吉重建敏珠林寺。1717年毁于战火,1720年再度重建。
敏珠林寺建筑规模较大,面积约10万多平方米,由祖拉康、曲果伦布拉康、堆对曲登塔、桑俄颇章、朗杰颇章等大小建筑组成。寺内主要建筑为祖拉康佛殿,坐西向东,高三层。底层为大经堂,面阔5间,进深6间,内有20根方柱,其中有两根高5.5米的林柱通向二层。二层中间为天井,周围有5座小佛殿,还有一些僧舍。第三层有两个佛殿,其中一个喇嘛拉康佛殿内,绘有历代著名宁玛派喇嘛像。
敏珠林寺最大的佛殿是桂花康,底层经堂进深7间、面阔7间,为两层建筑。
敏珠林寺外侧白塔
主殿祖拉康墙壁上绘有多头多臂、面目狰狞的佛像,这是宁玛派寺院的一大特点。按藏传佛教的解释,这些威赫忿怒的护法神灵,是寺院防御敌人和恶魔的守卫者,被称为“护法神”。这种造型粗放、夸张的神灵形象,是西藏密宗艺术的代表,与原始苯教艺术有着密切关系。
敏珠林寺以注重研习天文历算、主持藏历编纂、藏文书法和藏香制作而著称。依以往惯例,由敏珠林寺选派高僧,一部分担任设在布达拉宫内的僧官学院的教师,另一部分人则到门孜康负责研究历算和编写修订《藏历年表》。
30元。山南扎囊县扎囊河以东的扎期区,车程15公里左右。从县城租机动三轮车可前往,费用30元左右。
扎什伦布寺
历代班禅驻锡地
民间推荐灵验指数
★★★★☆
扎什伦布寺除在藏历每月的八日、十五日、三十日等吉日举行法事外,还在正月十五日的“神变节”、四月的“萨嘎达瓦节”、九月二十二“降神节”、十月二十五日的宗喀巴圆寂纪念日举行法事活动,祈求佛法昌隆,众生平安。
扎什伦布寺也称“吉祥须弥寺”,是日喀则地区最大的寺庙,与拉萨的哲蚌寺、色拉寺和甘丹寺以及青海的塔尔寺和甘肃南部的拉卜楞寺并列为格鲁派的六大寺庙。
扎什伦布寺内强巴铜佛面部
扎什伦布寺始建于1447年9月。1446年,宗喀巴的第八弟子,一世达赖根敦珠巴为纪念去世的经师希饶僧格,聘请西藏、尼泊尔工匠在日喀则精制了一尊2.7米高的释迦牟尼镀金铜像。为安放此像,根敦珠巴在帕竹政权的资助下,于1447年9月开始动工修建寺院,历时12年,将所造之像置于该寺净室内。开始寺院定名为“岗坚典培”,意为雪域兴佛寺。后来根敦珠巴将其更名为“扎什伦布巴吉德经钦却唐皆南巴杰娃林”,意为吉祥宏固资丰福聚殊胜诸方州,简称“扎什伦布寺”,1600年四世班禅罗桑确吉坚赞任扎什伦布住持时,对该寺进行了大规模扩建。扎什伦布寺极盛时房间总数达3000余间,寺僧5000余人,下属寺庙50余座,庄园牧场30余处。从第四世班禅起,后世班禅均以此寺为驻锡地。现在的扎什伦布寺共有大小金顶14座,扎仓4个,经堂56座,房屋3600余间,寺僧800余名,总占地面积30万平方米。
扎什伦布寺
扎什伦布寺内有多座班禅灵塔。强巴佛殿建于1461年,高30米,分设5层殿堂。整个大弥勒殿内是空的,为了用来供奉1914年九世班禅确吉尼玛主持铸造的鎏金青铜强巴佛像,像高22.4米,一只中指便长1.2米、肩宽11.5米,莲座高1.8米,总高26.2米,是世界上最大的铜佛坐像。两旁为根敦珠巴亲手塑的观音和文殊菩萨像,是扎什伦布寺最古老的塑像。历代班禅灵塔殿中的灵塔大小不同,珍珠、玉石镶嵌塔身,并且在每座灵塔上都点燃了数量不等的酥油灯,终年不熄。
扎什伦布寺除在藏历每月的八日、十五日、三十日等吉日举行法事外,还在正月十五日的“神变节”、四月的“萨嘎达瓦节”、九月二十二“降神节”、十月二十五日的宗喀巴圆寂纪念日举行法事活动,祈求佛法昌隆,众生平安。
每年藏历五月十五日前后三天,是该寺最具特色的节日“司莫钦莫”,类似于拉萨地区的“雪顿节”,要举行隆重的展佛活动,俗称展佛节。三天分别展出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的1000平方米的巨幅画像,僧徒和信教群众千里迢迢赶来顶礼膜拜,敬上哈达,磕头祈祷佛主去灾降吉,确保“净土人间”安乐。扎寺的展佛台是西藏黄教各大寺院绝无仅有的,为扎寺一大景观。
55元(藏人免票),如果遇上藏族节日,如跳佛节,门票可免。日喀则城西,从市中心到扎什伦布寺租三轮车或步行可至。
丹真桑秋泉
圣水
民间推荐灵验指数
★★★★★
丹真桑秋泉位于日喀则城西尼玛山北坡。泉水甘甜清澈,传说喝此泉水或用此泉水洗浴,可以消灾避邪,治愈百病;被当地人奉为“圣水”。
有歌唱到:“天空闪现太白星,有病不必请郎中。”每年的藏历七月中旬,当太白星出现的时候,周围的人们提着青稞酒、酥油茶和食品,纷纷来到“丹真桑秋”烧香敬供“尼斯法法主”,然后饮圣水,以水洗头洗背,并把圣水取回家给家人用或备用。
夏鲁寺
洗去108种污秽的圣水
民间推荐灵验指数
★★★★★
夏鲁寺传世寺宝共有4件,分别是用108块小檀香木板拼成的经板;据说能洗净108种脏污,12年方能换一次的铜坛封装的圣水;西绕炯乃用来洗脸的石盆;前白后黑,刻有六字真言的奠基石。一定记得讨张拼经板的拓片以及讨圣水,可以洗去108种污秽。
夏鲁寺是西藏夏鲁教派的著名寺庙,于宋元祜二年(1087年)由僧人吉尊西饶琼乃创建。据说当年他在选建该寺地基时曾请教师父,师父对他说:“我把手杖当箭射出去,手杖落处之地便是你建寺的寺址。”师父的这支箭正好落在新生的嫩叶上。夏鲁寺的意思就是“新生嫩叶”。
1320年,夏鲁寺邀请西藏著名的佛学家布顿·仁青珠(1290~1364年)住持寺务。由于他对西藏佛教研究颇深,对西藏佛学各方面几乎都有著作,各地僧徒慕名而来听他讲经说法,最多时达3800多人。从而形成一个宗教派系——夏鲁派,或叫布顿派。1329年,夏鲁寺毁于一次大地震。1333年,在元朝皇帝的大力资助下,布顿大兴土木,请来了许多汉族工匠与当地工匠合作,重建了现在这一规模的寺院,因而这座建筑具有浓郁的元朝风格。
夏鲁寺
夏鲁寺原由夏鲁神殿和4个扎仓组成,散布于神殿周围的4个扎仓,现今已成为民居。占地1500多平方米的神殿上下有大小房子49间。底层大殿供奉释迦牟尼佛像和八大弟子塑像,两边的经堂内分别供奉着大藏经《丹珠尔》和《甘珠尔》。第二层是汉式的四合院建筑,正面神殿供奉释迦牟尼和布顿·仁钦珠的塑像,左右分别是配殿和坛城殿,前殿供奉着慈尊佛像和十六罗汉。夏鲁寺的壁画年代久远,欣赏价值极高。
据说夏鲁寺以传播神行法而闻名,修得此法能长时间行走如飞,不需休息,可以向僧人打听此事,能听到不少有意思的传说。
20元。日喀则市东南20公里的丛堆山谷中,去夏鲁寺可在日喀则包租小面包,往返的价格为100元左右,也可以搭乘去江孜的中巴,路边下车,然后步行3公里即到,约需要40分钟。
萨迦寺
带来幸福和吉祥的祈祷神舞
民间推荐灵验指数
★★★★★
萨迦寺每年都举行或大或小多次法事活动,其中规模较大、独具特色的要算萨迦寺夏季和冬季金刚神舞法会。萨迦寺夏季神舞在每年藏历七月进行,冬季神舞自十一月十九日开始。神舞表演时,舞者都戴着萨迦寺护法神和各种灵兽面具,神舞用简单的故事情节,形象地反映了藏传佛教密宗神舞的灭杀魔鬼的基本内容。每年适逢这两个法会时,成千上万的远近僧俗群众都要赶到萨迦寺朝拜观瞻,祈祷神舞能给人间带来幸福和吉祥。
萨迦寺是藏传佛教萨迦派的主寺。“萨迦”系藏语音译,意为灰白土。1073年(北宋熙宁六年),吐蕃贵族昆氏家族的后裔昆·贡却杰布(1034~1102年)发现奔波山南侧的山坡土呈白色,有光泽,现瑞相,随即出资建起萨迦寺,逐渐形成萨迦派。萨迦寺用象征文殊菩萨的红色,象征观音菩萨的白色和象征金刚手菩萨的青色来涂抹寺墙,所以萨迦派又俗称为“花教”。
萨迦派采取血统和法统两种传承方式。贡却杰布卒后,其子贡噶宁布(1092~1158年)住持萨迦寺。贡噶宁布学识渊博,使萨迦教法趋于完整,被尊称为“萨钦”(萨迦大师),为该派初祖。贡噶宁布的次子索南防摩为萨迦二祖。三子扎巴坚赞住持萨迦寺57年,为三祖。四子贝钦沃布的长子萨班贡噶坚赞(1182~1251年)是萨迦派著名的人物,也简称萨班,或萨迦班智达,是为四祖。
萨迦寺的建筑风格十分奇特,呈正方形,体积约2万立方米,四周筑有围墙。寺墙足有3丈,四角建有碉楼,墙外还有一道人工挖的护城河。外墙粉刷成红、黑、白三色,这是西藏喇嘛教中萨迦派寺庙的特有标志。
寺内主要建筑是大经堂,高约10米,其外貌和北京的故宫极为相似,殿内有40根粗大顶柱直通殿顶,此殿共使用了164根直径超过3米的朱红色木柱,气魄十分雄伟。建筑特点具有中国、印度、尼泊尔和西藏地方的风格,并使四者融为一体。
寺内所藏文物极其丰富,其中尤以经书最为著名。藏书的总数约有24000册左右。除藏有大量古藏文抄本外,还有为数不少的梵文贝叶经和汉文经卷。这些经书部部都由金汁、银汁、朱砂或墨汁精工写成。
20元日喀则萨迦县奔波山上,日喀则汽车站每天固定有发往萨迦的班车,早上8点左右发车,车程约5小时,车费30元左右。
白居寺
“十万佛塔”祈吉祥
民间推荐灵验指数
★★★★☆
菩提塔是白居寺的标志。十万佛塔的落成纪念日,正是释迦牟尼诞生、圆寂、涅槃日的“萨噶达瓦”节。因此,每年藏历四月十五日,白居寺都将有500喇嘛诵经纪念,上千信众云集于此,是该寺最为重大的节日之一。
白居寺海拔3900米。藏语称为“班廓德庆”,意为“吉祥轮大乐寺”。该寺始建于明宣宗宣德二年(1427年),历时10年竣工。
白居寺是一座塔寺结合的典型的藏传佛教寺院建筑。其建筑充分代表了十三世纪末至十五世纪中叶后藏地区寺院建筑的典型样式,也是其中唯一的一座寺塔都完整保存且具有纪念碑性质的大型建筑群。
白居寺全景
白居寺由大殿、吉祥多门塔、扎仓和围墙四大建筑单元组成。原来属于萨迦教派,后来噶丹派和格鲁派的势力相继进入,各派一度互相排斥,分庭抗礼。最后,还是互谅互让。于是,白居寺便兼容萨迦、噶丹、格鲁三个教派,因而寺内供奉及建筑风格也兼收并蓄、博采众长。极盛时寺内共有十七个扎仓,分属萨迦、噶丹和格鲁三个教派,现存扎仓四、五个。
白居寺菩提塔
大殿内有一尊高8米的铜佛坐像,用了黄铜2800斤,外还镀有一层黄金。大殿东厢殿内有闻名全藏的泥塑罗汉,形象生动逼真。
寺中菩提塔直径62米、塔高42米,由13层石阶、塔基、塔腹、塔瓶、宝盖及金幢等几个建筑单元,近百间佛堂依次重叠而成,人称“塔中有塔”。塔形下大上小,递层逐渐上收。一至五层每层分20个角,共有108门,佛殿76间。六至九层不分间,六层是圆形塔腹,七层为方形,八层为覆钵形,九层为伞盖,顶部是宝瓶、宝珠,在中国建筑史上是独一无二的珍品。殿堂内绘有十余万佛像,另有千余尊泥、铜、金塑佛像,因而得名“十万佛塔”。
40元,带相机进入十万佛塔须另缴纳15元。日喀则江孜县城中,距拉萨南约230公里,距日喀则东约100多公里,进入江孜县城后就可看见白塔或者白色的围墙。
白居寺喇嘛
绒布寺
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寺庙
民间推荐灵验指数
★★★☆☆
绒布寺每年藏历四月十五日举行3天的跳神活动,藏语称为“嘛尼日珠”(意为祝世间和平幸福),藏历十一月二十九日举行隆重的驱鬼仪式。
绒布寺全称“拉堆查绒布冬阿曲林寺”,由红教喇嘛阿旺丹增罗布于1899年住持修建,距今已有一百余年历史,信奉宁玛派。海拔4980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寺庙。
绒布寺依山而建,一共五层,现在仍在使用的只有两层。最初绒布寺除主寺外,还修有八个小寺。主殿正面供有释迦牟尼、莲花生等佛像。僧尼同住一个寺庙开展佛事活动。兴盛时曾拥有僧人三百多名和尼姑三百多名,二十多个殿堂。1983年寺庙经历了大规模的修建之后到现在,只剩下僧人11名和尼姑8名,设有一个诵经殿和一个殿堂,能欣赏到很有价值的壁画。
很多登山专家认为绒布寺所在地正是观看珠穆朗玛峰的最佳位置。从这里出发经过峡谷、悬崖与怪石到珠穆朗玛峰大本营,步行需2小时,坐车只要15分钟。绒布寺是从北坡攀登珠穆朗玛峰的大本营。从这里向南眺望,可以看到珠峰山体像一座巨大的金字塔,巍然屹立在群峰之间,令人望而生畏。每当天气晴朗,能够见到山顶有一团乳白色的烟云,像一面白色的旗帜在珠峰上空飘扬,被称为“世界上最高的旗云”,堪称世界一大奇观。
绒布寺白塔
绒布冰川在绒布寺以上300米的地方,巨大的冰塔林高达40米甚至50米。绒布冰川位于珠峰5300米到6300米的广阔地带,由西绒布冰川、中绒布冰川、东绒布冰川这三大冰川组成,全长26公里,总面积达1500平方公里,是世界上发育最充分、保存最完好的特有冰川形态。绒布冰川广泛分布着冰斗冰川和悬冰川,并拥有无数的冰蚀湖、冰陡崖、冰洞、冰河,景色奇绝,被登山探险者们誉为世界上最大的“高山公园”。
10元。日喀则地区定日县巴松乡珠穆朗玛峰脚下的绒布沟东西卓玛(度母)山顶,距定日县城90公里。可从新定日包车前往。
桑顶寺
西藏唯一女活佛的寺庙
民间推荐灵验指数
★★☆☆☆
多吉帕姆是桑顶寺的女座主,因传授此密法,故得此称,她也是佛教中的一位女活佛转世系统。历世多吉帕姆的灵童经认定为该活佛的转世入寺后,取法名为多吉帕姆。
桑顶寺属藏传佛教噶举派香巴噶举支派,是一座有300多年历史的古老寺庙。创建人一般认为是女僧次仁措姆,也有说是香巴噶举创始人钦布南交巴,又说是珀东赤伦吉建于1439年。另一说为15世纪初由博东巴·乔列南杰(1375~1451年)所建,为僧尼合住寺院。由西藏唯一的女活佛多吉帕姆住持,多吉帕姆(意译为“金刚亥母”)女活佛转世传承,至今已传12世,是西藏唯一由女活佛住持的寺庙。
历世多吉帕姆及寺内僧人长期修炼金刚亥母密法,传说该女活佛有很多变身功夫。1716年准噶尔蒙古军队首领要多吉帕姆表演一下是否有变身猪的法术。多吉帕姆当即拒绝,蒙古军冲入寺院后,发现寺中僧尼全无,该寺原有的160名僧人全都变成160头猪在那里哼叫,于是蒙古官兵被多吉帕姆的神通所征服,蒙古将军对女活佛的显形深感信服,最后成为桑顶寺的施主。
该寺18世纪曾有僧尼80名,本世纪初近200人,后不断减少。女活佛多吉帕姆被认为印度金刚亥母的肉身再现,备受信徒敬仰,寺内供有历辈多吉帕姆的肉身。寺内主修金刚亥母密法,修炼印度瑜伽密宗。
祈福
桑顶寺刚修建时只是个小寺,二世多吉帕姆贡噶桑姆在仁蚌巴、雅桑万户长和羊卓万户长等人的资助下,扩建了桑顶寺。五世多吉帕姆卡居白姆维修和扩建了桑顶寺诸佛堂,并新造了佛像、佛塔等。
20元。日喀则地区浪卡子县羊卓雍措湖西南面,可从拉萨市包车前往。
孝登寺
祈福、延寿、禳灾、经忏
民间推荐灵验指数
★★★★☆
十三世达赖1908年从北京返回西藏时,路经那曲,在寺里住了一个多月,并授意寺里每年的藏历一月四日举行传昭大法会,所有僧众可以享有拉萨传昭大法会的待遇。孝登,意为“祈福、延寿、禳灾、经忏”等佛事活动的敬称。
孝登寺由活佛洛桑尊珠·丹白嘉措始建于1814年,由拉萨色拉寺吉扎仓管辖,过去是拉萨色拉寺在藏北的最大的寺院之一。旧称“孝登呷尔巴”,亦称“霞登寺”,是那曲地区较有影响的大寺院一,始属宁玛派,后改宗格鲁派。
该寺有扎仓2座:一座是米扎仓夏珠江赞贡贝林,简称“米尼扎仓”;另一座是局巴扎仓萨旺贡堆艾康里谢林,简称“局巴扎仓”。1950年以前有僧侣350人,现有喇嘛60人。
该寺除按宗教仪轨定期举行传昭法会外,在每年的8月举行大型的宗教舞蹈“羌姆”,称“杰羌姆”和“久松羌姆钦”。“杰”意为“八”, “羌姆”意为“跳”或“舞”,因是八月表演的一种羌姆,故称“杰羌姆”。“久松”意为“十三”,“钦”意为“大型”或“正式”,因是十三日正式表演的一种大型宗教舞蹈,当地人称“久松羌姆钦”。藏历八月二日不穿羌姆服饰表演的称“德布拉”即轻便的意思,实际是内部排练;八月八日穿羌姆服饰表演的称“杰养羌姆”;八月十三日穿最好的服装道具正式表演的称“久松羌姆钦”,届时附近群众到寺观看。羌姆表演结束后举行隆重的驱鬼仪式。
膜拜
10元。那曲县境那曲镇中心。可乘青藏线火车或汽车于那曲站下,再转乘当地交通车前往。
雍布拉康
求子圣水
民间推荐灵验指数
★★★★★
雍布拉康宫殿不大,但却很有灵性,特别是山下有一名为“噶尔泉”的泉水,洗脸可以美容,洗澡可以去皮肤病,喝水可以健身。许多年来,当地一些不生育的女子把这里当作生育神来膜拜,据说很灵验。
雍布拉康是西藏历史上第一座王宫,距今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藏语意为“母子宫”。扎西次日山形像一只静卧的母鹿,而“雍布”在藏语中意为母鹿,“拉”意为后腿,“康”为宫殿,合在一起是“母鹿后腿上的宫殿”的意思。
雍布拉康,高耸于雅砻河东岸扎西次日山顶。据说是苯教徒于公元前二世纪为第一代藏王聂赤赞普建造,由此,这座宫殿便成为历代吐蕃王的王宫。直到公元七世纪,第三十三代藏王松赞干布统一高原、迁都拉萨,雍布拉康遂成为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在山南的夏宫。
传说中第一部传入西藏的佛教经典就藏于雍布拉康。自第一代聂赤赞普以来,历代吐蕃王皆以苯教为护国教,直到第二十八代吐蕃王拉妥妥日年赞时期。传说有一日天降“神物”于雍布拉康的顶上,内有经书、法器和咒语若干,可是当时谁也不识这些东西的奇妙,只知是些好东西,于是将之供奉起来,还取了名字叫“宁波桑哇”,意思是秘宝。直到后来许多年以后,才有后人识出密宝中的《诸佛菩萨名称经》等珍贵经卷,方悟出其实佛教在松赞干布时期以前早就进入西藏了,只是因当时的苯教势力太盛,才只好先“空投”,再“埋伏”,以待后日。五世达赖时雍布拉康改为黄教寺院,此处成为许多高僧大德修行之地,也成为许多“伏藏”的发现和埋藏之地。
雍布拉康宫殿内的壁画生动地描绘了西藏的第一位国王,第一座建筑,第一块耕地的历史故事。浓缩了西藏早期历史的许多传说。
30元。山南地区泽当镇东南,泽当镇上包出租车来回价格80~100元/车到扎西次日山山脚,步行上山,包机动三轮车为来回40~50元。
雍布拉康
科加寺
平安如意千年灵验
民间推荐灵验指数
★★★★★
一千多年来科加寺虽小,但是因为这里的菩萨灵验异常,使得很多人来这里祈求一生平安,事事如意,使得这里一直香火不断。
科加在藏语中是“定居”之意,创建于12世纪初,到14世纪时寺名便屡见记载于《贤者喜宴》、《红史》、《西藏王流记》等。其来历据说是源于噶尔一带擅长铸造佛像的居民,一天把一尊观音像以马车送运,走到孔雀河边。马车突然被石头卡住,不论怎么办也无法继续前行,于是人们就在车停之处建一座庙,取名科加寺。科加寺规模很小,殿堂内的壁画和布置年久失修,有些斑驳。寺里供奉的文殊菩萨曾得高僧仁·钦桑布加持。
佛教徒为了向佛陀表示虔诚,经常点燃油灯,用以表达自己内心对明亮的渴望
30元。阿里普兰县东南约100公里的科加,距离普兰县城19公里,需要包车前往。
布久喇嘛林寺
莲花生大师践石遗迹
民间推荐灵验指数
★★★☆☆
寺庙门口两侧分别供奉有木制的男女生殖器,高1米有余,造型逼真古朴。另一特殊之处是尼姑和喇嘛共处一寺,共同在经堂里诵经作课,这在西藏的众多寺庙中实属罕见的。
布久喇嘛林寺属红教,是林芝地区最大最重要的藏传佛教场所。据传是宁玛派创始人素尔濯普巴的弟子所建,距今有500多年的历史。
该寺依山傍水,佛殿庭院掩映绿荫之中,院内藏犬成群。整个寺院为土木结构,形状内呈正四角,外底层屋檐共有二十角,第二到第三层屋檐为八角,佛殿高二十余米,内径1十余米,上覆金顶,呈塔形,四面墙体分以白、蓝、红、绿四色涂之,非常漂亮。喇嘛林寺有著名的莲花生大师践石遗迹,寺内精美的壁画也堪称藏东一绝。
30元。尼洋河下游左岸的三级阶地上,可从林芝乘当地交通车前往。
帕嘎寺(帕嘎神山)
生命树和神泉
民间推荐灵验指数
★★★★★
林芝县古柏林是当地藏族群众心目中的圣地,传说苯教开山祖师辛饶米保的生命树即是古柏,所以林中那些最大最古老的树身上总是缠挂着风马,树林中还到处是玛尼堆,常有信徒远道前来朝拜。
帕嘎寺海拔5000米,原属甘丹寺管辖,传说寺内有两灵塔,其一放置甘丹寺第一任赤巴宗客巴大师的衣帽鞋等。帕嘎寺建于五世达赖时期,属黄教。寺中共供大小佛像1000多尊,有僧人近百。
寺后的帕嘎神山在工布地区非常有名,整座山形似多吉帕姆女神,特别是山腰处的多吉帕姆女神肚洞处更是灵验,有神洞之称。该洞洞口有两处玛尼堆,洞比较深,大洞和小洞相套,向上延伸,洞顶端有天窗,洞内四壁刻有图案和不知名的文字,内有铁链供游客攀行。肚脐洞上的则被认为是多吉帕姆的嘴巴。肚脐洞以下有一个水洞和间歇喷泉,其中一个被当地人俗称为多吉帕姆撒尿洞,间歇喷泉四季不枯不竭,每四小时喷一次水,一日六次非常准时。此泉又叫“帕嘎神泉”,据说喷水时总有一只雄鹰从洞上飞出,泉歇即回。此泉洞以下有三个依靠水力转动的经轮。帕嘎寺下面的山坡上有一天葬台,很有名气。另传说帕嘎寺郊有三个呈现蓝、青、白色的姐妹湖,面积分别为100亩、50亩和3亩。
林芝古柏
林芝工布江达县之娘蒲乡。
巴松措(求子洞) 求子
消灾 祛病
民间推荐灵验指数
★★★★★
传说巴松措附近的“求子洞”求子甚为灵验,离它不远是消灾洞(消灾祛病):人进到洞内,许个愿,很灵验而且不用还愿;身体哪里不舒服在洞内的墙壁上蹭一蹭,就能祛病。在求子洞附近有两株青杠树,左手雌性,右手雄性。透过这两株树可以看到莲花生大师的宝座。
巴松措,也叫“措高湖”,在藏语中意为绿色的水。是红教的著名神湖。湖面海拔3700多米。湖形状如镶嵌在高峡深谷中的一轮新月,长约12公里,湖宽几百至数千米不等。最深处66多米。总面积25.9平方公里。湖水清澈见底,四周雪山倒映其中,黄鸭、沙鸥、白鹤等飞禽浮游湖面。
扎西岛上经幡飞扬,玲珑的措宗工巴寺(意为湖中城堡)属藏传佛教中宁玛派(红教)寺庙,供奉莲花生大师,至今已有1500年历史了。措宗工巴寺建于唐代末年,岛上的礁石均雕刻成了别致的动物形象以及佛像。措宗寺为土木结构,上下两层,殿供强巴佛、千手观音和金童玉女。寺南有一株桃和松的连理树,春天时,桃花与青松相映,煞是好看。措宗工巴寺寺僧与信众们都乘独木舟进行往来。每值春季,湖四周鲜花烂漫,雪峰阵列并倒影湖中,景色怡人至极。扎西岛其实离湖边不过50余米,有当地的老渡工手划渡船搭乘游客前往。沿顺时针方向转岛,还可以看到格萨尔王战马留下的蹄印、挥剑于石头上留下的剑痕、桃抱松、以前的水葬台、树叶上有自然形成的藏文字母的“字母树”、莲花生洗脸的神泉。
巴松措湖南岸一处小溪边,还有一充满神奇传说的“求子洞”。洞的外观像女性生殖器,内有一圆石像小孩头,洞口不定时有像女人月经一样的红色液体流出。这里既可求子又可护子。传说这个小洞曾被莲花生大师加持过,来此求子甚为灵验。湖西北还有一五平方米大的巨石,大石中心有一可供一人钻过的洞,据说钻此洞可消灾除病。
作为宁玛派著名的神湖,每年来巴松措转湖的人非常多,尤其是藏历四月十五日,据说这一天会在碧蓝湖水下面的湖底中心线长出一条长长的白色带子,当地人盛传那是献给格萨尔王的一条巨大的白色哈达。
转寺
20元。巴松措位于国道318线旁,距离工布江达县城50多公里,来往车辆较多交通较为便利,无论是从西面的拉萨还是从东面的八一镇都可以较为方便地搭到长途班车,在巴河桥下车就可以看见旁边的“巴松措风景区售票处”,巴河桥至措高湖还有约40公里左右,徒步旅游约需8小时左右,也可包车。
神山色季拉
杜鹃花海
民间推荐灵验指数
★★★★★
色季拉山西坡的达则村旁的苯日拉山,是西藏苯教的圣地,为西藏四大神山之一,来此转山朝拜的人,一年四季络绎不绝,信徒来自四面八方。每逢藏历八月十日,还要举行一次规模盛大的转山活动,称为“娘布拉酥”(为请神求宝之意)。
色季拉山位于林芝县以东,属念青唐古拉山脉,是尼洋河流域与帕龙藏布江的分水岭,为川藏公路所跨越。登临海拔4728米处的山口,可观日出、云海、无际的林海和远眺南迦巴瓦峰峻伟的雄姿。
色季拉最出名的便是是那满山满眼的杜鹃花了。色季拉山的杜鹃花面积大,品种多,盛开期间气势浩大,景色极为壮观。全世界的杜鹃花约有850种,我国约有460种,其中西藏170种,占世界杜鹃花品种的五分之一。林芝县色季拉山区域里,海拔2900米至5300米范围内密布杜鹃花,以直线距离测算,面积达1000多平方公里,品种达25个之多。
色季拉山的杜鹃花4月中旬到6月底,从山脚到山顶依次开放。尤其是进入6月份,整座山上的杜鹃花全部绽放,黄色、白色、紫色、大红、浅红、粉红等,形形色色,千姿百态,形成花的山、花的海,气势极为浩瀚壮观。
林芝地区八一镇东78公里处,318国道蜿蜒其间。
强巴林寺
许愿灵验的喇嘛庙
民间推荐灵验指数
★★★★☆
这座喇嘛庙有这样一种习俗,前来朝拜的人,需要心里默念心愿或是佛经,围着这寺庙外围转至少3圈,多则15、21圈不等,所许的心愿才会灵验,并且是转单不转双。
强巴林寺由宗喀巴弟子喜绕松布于1444年创建,是康区最大的寺庙。寺内至今保存有康熙五十八年五月颁发给帕巴拉活佛的铜印。
强巴林寺有五大活佛世系,十二个扎仓,僧人最多时达5000余人,并辖周围小寺70座。现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帕巴拉格列朗杰为该寺第一大活佛,现已转世至11世。
该寺主要建筑保存完好,经堂内塑有数以百计的各类佛像和高僧塑像,上千平方米的壁画以及众多的唐卡画。强巴林寺的“古庆”跳神素以狰狞逼真的面具、整齐典雅的动作造型、宏大的场面而闻名雪域高原。以该寺独有的宗教舞蹈为形式的昌都藏戏在整个西藏自成一派。
30元。昌都市内马拉山上,可步行前往。
强巴大佛
孜珠寺
重现苯教神舞
民间推荐灵验指数
★★☆☆☆
每年6月底,孜珠寺有一年一度的法会和跳神舞蹈。从藏历(汉历同)鸡年起算,孜珠寺每13年举行一次大型的讲求因果,教人行善,倡导和平的苯教神舞——《天堂与地狱》,现在全藏地区唯有孜珠寺可以重现此舞的原貌。
孜珠寺是苯教(苯波教)最古老的寺庙之一。苯教经文记载,苯教祖师敦巴辛绕以神变方法来到孜珠山,使孜珠山得到加持和发愿,由于这种加持和发愿,使山上不断出现修行极高的上师。在3500年里孜珠山曾出现过82个孜珠上师(指获得超自然能力的活佛)。现任住持为孜珠·丁真俄色活佛。
由于地处海拔4800米的雪山上,孜珠寺自然条件极为艰苦,至今还未通电。现有200多个僧人,开办了内明、辩论、禅定3所学校,僧人在孜珠寺从内明开始修学到禅定,要把苯教现有甘珠尔(祖师敦巴辛绕口述的苯教知识)187部显宗、密宗、大圆满经典学完。
免费。昌都地区丁青县觉恩乡境内的孜珠山上,离县城约37公里。可租车从县城至觉恩乡,后步行上山。住宿提醒:觉恩乡有小型家庭旅舍,也可以回县城住宿。
藏区桑烟
冈仁波齐
转山洗罪孽
民间推荐灵验指数
★★★★★
“藏传佛教密宗认为,转山道就是自然界中的一个宇宙曼陀(坛城),朝圣者每一次环行就相当于举行一次坛城仪式。在56公里的转山道沿途,殊胜圣迹和神奇传说难以计数。朝圣者认为围绕冈仁波齐转山一圈可以洗尽一生罪孽,转上十圈者可以在五百轮回中免受地狱之苦,而转上百圈者便可以成佛升天。所以许多藏族人一生的梦想就是能来冈仁波齐,哪怕千山万水,哪怕卒于朝拜之路……”
冈仁波齐在藏语中意为“神灵之山”,在梵文中意为“湿婆的天堂”(湿婆为印度教主神),苯教更是发源于此。作为神山的冈仁波齐,其地位是世界性的。印度创世史诗《罗摩衍那》以及藏族史籍《往世书》、《冈底斯山海志》等著述中均提及此山。从这些记载推测,人们对于冈仁波齐神山的崇拜可上溯至公元前1000年左右。冈仁波齐神山同时被藏传佛教、印度教、西藏原生宗教苯教以及古耆那教认定为世界的中心。
冈仁波齐朝圣者
冈仁波齐,海拔6638米,位于东经81.3度,北纬31度,是冈底斯山的主峰。冈仁波齐峰形似金字塔(藏民称像“石磨的把手”),四壁非常对称。由南面望去可见到它著名的标志:由峰顶垂直而下的巨大冰槽与一横向岩层构成的佛教万字格(佛教中精神力量的标志,意为佛法永存,代表着吉祥与护佑。
冈底斯山脉地处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地区,恒河、印度河、布拉马普特拉河等大江大河均发源于此。在信教者的心目中,这些河流与冈仁波齐有着神圣的关联。
冈仁波齐周围共有5座寺庙。年日寺为转山第一站,以后依次为止拉浦寺、松楚寺(也称幻变寺)、江扎寺和赛龙寺,其中后两座寺位于内线。这五座寺庙都有不少脍炙人口的传说故事,并留存有丰富的雕刻、塑像、壁画等文物,但如今都程度不同地毁坏了。
冈仁波齐
转山是来自不同地方朝圣者最常采用的方式。转山道分两条:外线是以冈底斯山为核心的大环山线路,内线是以冈底斯山南侧的因揭陀山为核心的小环山线路。
转山门票100元。阿里地区普兰县,圣湖玛旁雍措以北。前往冈仁波齐有南下、西行两种选择。前者是从喀什南下沿新藏公路,从叶城需3天左右到达狮泉河,再转车前往神山;后者是从拉萨西行至阿里,再转车。
念青唐古拉山
灵应草原神
民间推荐灵验指数
★★★★☆
“念青唐古拉”,藏语意为“灵应草原神”,这里吸引着成千上万的信徒、香客、旅游者前来观瞻朝拜,成为世界屋脊上最大的宗教圣地和旅游景观。
在西藏古老的神话里,在苯教或藏传佛教的万神殿中,在当地牧羊人和狩猎者的民歌和传说里,念青唐古拉山和纳木措不仅是西藏最引人注目的神山圣湖,而且是生死相依的情人和夫妇,念青唐古拉山因纳木措衬托而显得更加英俊挺拔,纳木措因为念青唐古拉山的倒映而愈加绮丽动人。
念青唐古拉山西接岗库卡耻,东南与横断山脉的伯舒拉岭相接,中部略向北凸出,它是雅鲁藏布江和怒江两条大水系的分水岭,将西藏自治区分为藏北、藏南、藏东南三大地域。它有三条主要山脊:西山脊、东山脊和南山脊。受地形影响该地区冰川发育受到很大的限制。北坡附近,主要以横向的山谷冰川和悬冰川为主,悬冰川冰舌末端往往高达5700米。南北两侧的峡谷中横卧着两条冰川,直泻而下,多冰陡墙和明暗裂缝,险恶万分而又奇特壮观。这地区的粒雪线也比其他地区为高,达5800米以上。
念青唐古拉山的主峰在一道派生的山脉上,海拔7162米,地处念青唐古拉山脉西段中部最为突兀的高峰集中区。位于东经90.6,北纬30.4,在西藏自治区当雄县境内。高峰的附近有7162、7111、7117、7046米4座东西排列、紧密相接的山峰。在其周围还聚集着30多座6000米以上的雪峰,最南端的穷母岗日峰海拔7048米。
主峰西北山麓是中国第二大咸水湖纳木措,意为“天湖”,海拔4716米。主峰南麓是景色秀丽的羊八井谷地,这条谷地处在念青唐古拉山与冈底斯山中间的一条巨大地质断裂带上。地热资源十分丰富,这里除分布有常见的温泉、喷泉外,还有喷气孔、热水河、热水湖、热水沼泽等,是世界上少见的地热“博物馆”。这里现建有我国最大的地热电站。
主要分布于西藏自治区的拉萨市当雄县和那曲地区。拉萨至当雄县和那曲的班车均可到达。
纳木措
羊年转灵湖
民间推荐灵验指数
★★★★★
藏传佛教认为,每逢藏历羊年,正值诸佛、菩萨、护法神云集纳木措设坛大兴法会,若此时前往朝拜,转湖念经一次,胜过平时朝礼转湖念经十万次,其福无量。
在公元12世纪末,藏传佛教达隆噶举派创始人达隆塘巴·扎西贝等高僧,曾到湖上修习密宗要法,并认为这里是胜乐金刚的道场。因西藏的神山、圣湖均按十二生肖各有属性,纳木措属羊,故在此开创了羊年环绕纳木灵湖的宗教活动。每到羊年,成千上万的信徒便涌向这个高原圣湖,漫长的湖岸线上人潮滚滚,信徒们围着圣湖不停地转经,用脚步和身体丈量着湖畔的每一寸圣地,他们在湖边陡峭的山崖上挂上五色经幡,成群结队地涌向湖边,用圣水洗涤身体和衣物,以求得佛的保佑和来世的功德。这一活动,每到藏历羊年的四月十五达到高潮,届时前来朝拜的信众将多达数万人,盛况空前。
纳木措经幡
纳木措位于当雄县与班戈县之间,面积约1920平方公里,是我国仅次于青海湖的第二大咸水湖;湖面海拔4718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咸水湖。藏语中,“措”是“湖”的意思,“纳木”意为“天”, “天湖”是个再形象不过的名字。
纳木措是西藏最美丽的湖泊之一,当你历尽千辛万苦终于看到它时,并没有想变成一条鱼或者泛舟湖上的简单欲望,而只想看着它,看着那抹夺人心魄的蓝,静卧在藏北草原上,那么静谧、那么浩渺,水天一色,浑然忘我。对于很多到过纳木措的人来说,这里都是所见过的最雄壮的地方,短短的言语无法形容,如果西藏只能去3个地方,那去过西藏的人就会建议:纳木措、珠穆朗玛、冈仁波齐。
没人会否认纳木措美得无与伦比,但在藏民眼中,纳木措最重要的意义还在于它的宗教内涵。纳木措是西藏著名的佛教圣地,是与阿里的玛旁雍措、山南的羊卓雍错并称的西藏三大“圣湖”之一,藏传佛教四大威猛湖之一。
纳木措湖畔玛尼堆
纳木措的形状像静卧的金刚度母,湖的南面有18道梁,湖的北面有18个岛,湖的四面建有4座寺庙,象征着佛教上所说的愠、怒、权、势。这些寺庙的墙壁上有许多自然形成的佛像,被善男信女视为必去的神圣之地,从古到今香客不断。
湖中棋布有五个岛屿,传说是五方佛的化身,凡来圣湖朝拜的信徒,无不对其顶礼膜拜。除此之外,另有五个半岛凸出水面,扎西岛是其中最大的一个,面积约10平方公里,这里是观赏纳木措景色的最佳地方,也是整个纳木措唯一建有接待设施的景点。由于湖水的常年侵蚀,岛上分布有大量礁石、石柱和形态各异的溶洞,这种独特的喀斯特地貌特征在青藏高原都实属罕见。扎西岛上有两座小山,如果你登上较高的那座山的顶峰可以看到巨大的玛尼堆和经幡,以及一条绵延百米由一座座小玛尼堆组成的轨迹。这里是整个纳木措的最高点,四周是如同大海一样辽阔的湖水。岛上还有座知名度很高的扎西寺,香客朝拜圣湖必来此地。山下的岩洞中常年住着很多在此修行的喇嘛,完全靠着藏民的供养在此修行生活,去纳木错,看一看这些修行的僧人也很有意思。
天气好的时候,能看到与扎西岛遥遥相对的念青唐古拉山主峰,他静默的注视已有亿年。传说,念青唐古拉山和纳木措是一对恩爱的情侣。念青唐古拉高大挺拔,犹如身披冰雪盔甲的勇士,忠实守候在纳木措的身边,用冰山雪水供养着纳木措源源不断的水源,纳木措则像一位温柔美丽的女神,用自己的身体滋润四野,使念青唐古拉山焕发勃勃生机。
纳木措景区门票45元,进入扎西岛加收5元的管理费。距拉萨约260公里,距当雄县城约60公里,位于当雄县和那曲地区班戈县之间。旅行者可在拉萨结伴租车前往,或先搭班车到当雄镇,再从当雄租车到纳木措。
羊卓雍措
藏区的女护法神
民间推荐灵验指数
★★★★☆
藏人把羊卓雍措奉为羊卓雍措达钦姆,即羊卓雍措大湖主多杰盖吉佐即金刚障碍之主,是藏区的女护法神。因此,羊卓雍措既是龙女的化身,又是女护法神的驻锡地,兼具多重功能和神力。
羊卓雍措
羊卓雍措,藏语意为“天鹅池”,是西藏三大圣湖之一。湖面海拔4441米,东西长130千米,南北宽70千米,湖岸线总长250千米,总面积638平方千米,湖水均深20~40米,是喜马拉雅山北麓最大的内陆湖。羊湖汊口较多,像珊瑚枝一样,因此它在藏语中又被称为“上面的珊瑚湖”。湖内分布有10余个小岛,大的可容五六户居住,小的则仅有百余平方米。羊湖属低浓度咸水湖,每年11月中旬开始封冻,冰厚可达0.5米。湖中盛产细鳞鱼、西藏裂尻鱼、高原裸鲤等,储量估计达2~3亿公斤,如今这里养殖业已形成较大规模,所产的鱼不仅供应拉萨市场还远往内地销售。这里还是藏南最大的水鸟栖息地,每逢冬季群鸟南徙至此。在湖岸及湖心岛一带,天鹅、水鸽、黄鸭、鱼鹰以及斑头雁都非常地多。
把雅鲁藏布江和羊卓雍措隔开的是一条延绵约360多千米的山脉,藏族人民把它叫做拉轨岗日山。宁金抗沙峰就是拉轨岗日山的主峰,它悠然凌驾于圣湖之上,因此藏族人民把它叫做“宁金抗沙”,意思即是“夜叉神住在高贵的雪山上”,其海拔7206米,位于东经90.1度,北纬28.9度,地处江孜县和浪卡子县的交界处。周围耸立着10余座6000米以上的山峰,是西藏中部四大雪山之一。
羊卓雍措西侧还矗立着不少著名的高峰,如姜桑拉姆峰和解岗速松峰等,都是旅游、攀登及探险的好去处。
在羊卓雍措偏西的南岸,浪卡子县城往北约10公里处是桑丁寺。桑丁寺有长达300多年的历史,其活佛转世传承制度已延续了十二世,属噶玛噶举派香巴噶举支派(即“白教”)。值得一提的是,它是西藏唯一由女活佛住持的寺庙,寺庙里除了住持以外都是男僧侣。
从拉萨往南行100公里,约2小时行程,可包车或乘班车前往。如乘班车,可先坐到雅鲁藏布江大桥边,再乘出租车游览羊卓雍措。
玛旁雍措
绕湖转经 功德无量
民间推荐灵验指数
★★★★★
历来的朝圣者都以到玛旁雍措转经洗浴作为人生最大幸事。佛教徒认为:玛旁雍措是胜乐大尊赐给人类的无上甘露,用此湖净身,可清除心灵各种烦恼、妄念及罪孽。饮此湖水,可祛除百病强身健体。朝圣者如绕湖转经,可得功德无量。
玛旁雍措又称玛法木措,在藏语中意为“不可战胜的湖泊”,是世界上多个宗教认定的圣湖,也是西藏三大圣湖之一。
玛旁雍措湖是世界最高的淡水湖、面积为330平方公里、形状像丰满的月亮、周围有六座寺庙,朝圣转一圈为80公里。湖面海拔为4400米,最深约81米。湖水清澈,景色秀丽。有的藏文史料认为此湖即汉族神话传说中西王母居住的瑶池,湖水是“圣水”。佛经谓“破坏与再生神”湿婆与其妻雪山神女常于此湖浴水嬉戏。梵语称此湖为玛那萨罗沃。
早期的苯教徒称它为“玛垂措”,传说湖底聚集了众多的珍宝。又名Lake Manasarova(r神的意志产生的湖)。
11世纪藏传佛教噶举派与苯教在此湖畔进行了一场宗教大战。藏传佛教噶举派获胜后,便把已经沿用了很多世纪的“玛垂措”改名为“玛旁雍措”,即“永远不败之碧玉湖”。
唐代玄奘和尚在天竺取经记述(《大唐西域传》)中称,北湖为西天王母瑶池所在。该湖有四个洗浴门:东为莲花门,西为垢浴门,南为香甜门,北为信仰门。历来的朝圣者都以到过此湖转经洗浴作为人生最大幸事。佛教徒认为:玛旁雍措是胜乐大尊赐给人类的无上甘露,用此湖净身,可清除心灵各种烦恼、妄念及罪孽。饮此湖水,可祛除百病强身健体。朝圣者如绕湖转经,可得功德无量。
除了对朝圣者非同寻常的意义之外,玛旁雍措作为圣湖之王,对一般旅行观光的游客来说,也是一个不容错过的好地方。且不说那些流传千古的神话传说,单是它的超凡脱俗的秀丽景色,就足以令每个经过沿途跋涉之苦的人心醉神迷了。
玛旁雍措位于阿里地区普兰县城东35公里、岗仁波齐峰之南。可包车前往,也可在大金或者到巴噶检查站等便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