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原始章第一(1)
张氏注曰:『道不可以无始。』
王氏点评:『原者,根。原始者,初始。章者,篇章。此章之内,先说道、德、仁、义、礼,此五者是为人之根本,立身成名的道理。』
原始章第一
原典
夫道、德、仁、义、礼,五者一体也。
张氏注曰
离而用之则有五,合而浑之则为一;一之所以贯五,五所以衍一。
王氏点评
此五件是教人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若肯一件件依着行,乃立身成名之根本。
译文
道、德、仁、义、礼这五种品质是浑然一体的。
黄石公智慧
《素书》是一部讲述智慧的经典著作,但本书开篇讲的却是看似与智慧谋略无关的仁义道德,之所以会如此是因为在黄石公眼里,道、德、仁、义、礼这五种品质是统摄一切权谋的纲领。在我国传统思想中,道、德、仁、义、礼是一个互相依存、互相作用的体系,应该系统地去认识。
如今一讲到道德,常常有人嗤之以鼻:靠这些陈词滥调能成事吗?成功需要的是勇气、智谋和机会,看看那些功成名就的人,我们似乎并没有从他们身上完全见到所谓“道、德、仁、义、礼”的力量。
这种看法反映出了现代社会的浮躁:急于求成,为达目的,不惜放弃一切原则。但显然这种看法很肤浅,是缺乏修养和内涵的表现。
道、德、仁、义、礼是古人日常修养的五个具体标准,历史上许多在政治、军事、人文等领域卓有建树的人物,都不仅在功业上有着突出的成就,在人格修养上也有着超出众人之处,所以他们才能够彪炳史册。而古人修身的一个很重要的方式就是“自省”。
孔子的学生曾子曾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意思是说:“我每天多次自我反省:替别人办事是否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往来是否诚实呢?老师传授我的学业是否复习了呢?”
曾子的想法用现在的眼光来看,或许有些迂腐,但他编制的《论语》,还有著写的《大学》《孝经》《曾子十篇》等,却是中国古代两千多年的教学经典。曾子的功绩虽然和开疆辟土的武将有所区别,但他却是将孔子的文道传承下来的第一人。
“自省”是曾子为人治学有所成的一个重要因素。
明代的张瀚在《松窗梦语》中讲过这样一件事。他在初任御史的时候,有一次去参见都台的长官王廷相,王廷相给他讲了一个故事。王廷相说自己有一天乘轿进城办事时,不巧遇上了下雨。其中有一个轿夫刚好穿了双新鞋,刚开始时他还小心翼翼地循着干净的路面走,后来一不小心,踩进泥水坑里,此后他就再也不顾惜自己原来干净的鞋了。对此,王廷相总结说:“立身处世的道理也是一样的,只要你一不小心犯了错误,那么以后你就再也不会有所顾忌了。所以,常常检点约束自己,是一个人必修的功课。”张瀚听了这些话,深受触动,从此惕励终身。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一旦“踩进泥水坑”,心里往往就放松了戒备,会觉得反正“鞋已经脏了”,一次是脏,两次也是脏,于是便有了惯性,从此便“不复顾惜”了。正如有些人最初在工作中兢兢业业,廉洁奉公,偶然一不小心踩进“泥坑”,经不住酒绿灯红的诱惑,也便从此放弃了自己的操守。
人把原则一丢掉,什么智慧都会成为花架子,就会变得常耍小聪明,不过,这样做即便能短暂、局部地获取到利益,但最终却不能避免全局的落败。所以,黄石公将“道、德、仁、义、礼”放在《素书》的开篇,目的正是为了告诫世人,谈智慧、谈谋略,首先要以德为本。
原典
道者,人之所蹈,使万物不知其所由。
张氏注曰
道之衣被万物,广矣、大矣。一动息,一语默;一出处,一饮食大而八纮之表,小而芒芥之内。何适而非道也。仁不足以名,故仁者见之谓之仁;智不足以书,故智者见之谓之智。百姓不足以见,故曰用而不知也。
王氏点评
天有昼夜,岁分四时。春和、夏热、秋凉、冬寒;日月往来,生长万物,是天理自然之道。容纳百川,不择净秽。春生、夏长、秋盛、冬衰,万物荣枯各得所宜,是地利自然之道。人生天、地、君、臣之义,父子之亲,夫妇之别,朋友之信,若能上顺天时,下察地利,成就万物,是人事自然之道也。
译文
所谓道,是人所遵循的自然法则,它支配着天地万物的生成变化,而天地万物却不知其所缘由。
黄石公智慧
很多人喜欢说“人定胜天”,认为只要努力,就没有办不到的事,可是事实证明,这个道理是相对的。人能实现的一切目标,都不会脱离道的范畴,离开了道,就什么事也做不了。事实上,人类只能顺应自然,而不可能去战胜它或逆转它。
比如,我们可以将果树嫁接,但是不能让一头牛的角上长出苹果来;我们可以人工降雨,却不能控制一场海啸的发生;我们可以提高粮食的产量,却不可能让一亩地里长出万斤粮食。
也就是说,我们尽可以利用大自然的馈赐,利用人类的聪明才智去创造一些东西,但我们不能违背大自然的规律去行事,不能逆“道”而施,否则就会自取灭亡。
黄石公所谓的“天道”其实就是自然之力。什么是自然?老子所讲的自然就是“自然而然”,也就是没有“外力”影响的这个世界的本来面目,它既应包含所有“自然”的存在,也应包括“自然运行的规律”。可是,自然既然是至大无外的,什么能成为“外力”而使之“不自然”呢?
有人认为,人类无须敬畏自然,更不必顺天。尤其是在科学技术飞跃发展的今天,“人定胜天”这类口号的喊声好像越来越高了。现代人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喜欢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可是结果如何呢?因为“以人为本”,树木被滥砍滥伐,野生动物被屠杀,地球的生态环境越来越恶劣。人类似乎已经完全忘记了自己本来就是自然的一部分。民盟中央副主席张梅颖在看了德国一个小学生的环保纪实后很感慨地说:“那种不认为自然为母,反以自然为器,乃至要征服自然的反自然观念,助长了环境灾害中日益严重的人类行为致灾。对于天灾实为人祸的警觉,四十多年前已引起西方社会公众和政府的广泛关注。”
其实自然就像一个大家庭,这个家庭中不是只有人类,还有其他物种。我们应该考虑的不能仅仅是人类自身,否则就会被自然所抛弃。也就是说,人要想有所成就,个人的努力固然非常重要,但顺守天道,顺其自然,尊重客观现实,实事求是,以变应变,却是更为重要的。
若是自以为是,不知天高地厚地一味偏激和固执,只能为自己增添无尽的烦恼和痛苦。无论历史上,还是当今社会,我们都不难见到有些人或因愚昧无知而意气用事,或逞匹夫之勇而不自量力,或因骄妄轻狂而倒行逆施,结果往往事与愿违,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这些人,除了没有正视自己以外,必然同时悖逆了自然天道。
原典
德者,人之所得,使万物各得其所欲。
张氏注曰
有求之谓欲。欲而不得,非德之至也。求于规矩者,得方圆而已矣;求于权衡者,得轻重而已矣。求(至)于德者,无所欲而不得。君臣父子得之,以为君臣父子;昆虫草木得之,以为昆虫草木。大得以成大,小得以成小。迩之一身,远之万物,无所欲而不得(者)也。
王氏点评
阴阳、寒暑运在四时,风雨顺序,润滋万物,是天之德也。天地草木各得所产,飞禽、走兽,各安其居;山川万物,各遂其性,是地之德也。讲明圣人经书,通晓古今事理。安居养性,正心修身,忠于君主,孝于父母,诚信于朋友,是人之德也。
译文
所谓德,就是人的所得,就是让世间万物各得其所,得到他想要得到的。
黄石公智慧
德,黄石公解释为人之所得,但这个得的基础是使万物各得其所。简单点说,就是把一件事物摆放它应该在的位置,包括自己与他人的位置。
孔子说“德不孤,必有邻”,意思是说,一个人不可能把自己孤立起来,真正的有德之人是生活在人群中间的。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自然会影响周围的人,吸引周围的人和他成为朋友。而人群,恰恰是成就伟业最需要的环境依托。
这不是什么功利主义的想法,而是一个人正常合理的欲望,人活着,想要维持在一个鲜活的状态,就需要不断被更新,需要在环境里不断成长。德行就是你选择用什么样的态度去对待你身边的人。
战国时期,魏国的公子信陵君十分擅长招揽天下贤能之士。有个年过七十的隐士,当时正在看守大梁的东城门,此人名叫侯嬴,虽家境贫寒,却颇有才华。信陵君很希望将他纳入自己的门下,于是亲自去拜访他,并带上了贵重的礼物。可是让信陵君没想到的是,侯嬴竟然婉言谢绝了。
一天,公子府大摆筵席。酒席摆好后,信陵君又带着随从亲自赶往东城门迎接侯嬴。侯嬴也不谦让,直接上了信陵君的马车,并坐到了信陵君的身边,他想用自己的傲慢无礼来激怒信陵君。但信陵君却一点也没有生气,态度反而更加恭敬。接着,侯嬴对信陵君说:“我有个朋友在屠宰场,您能送我去看望一下他吗?”信陵君毫不犹豫地就将车赶到了屠宰场。
侯嬴见到自己的朋友朱亥后,故意把信陵君晾在一边,只顾和朱亥在一旁谈话。侯嬴一边谈话,一边注意观察信陵君的反应,发现信陵君始终面带平和,未曾露出一丝不悦。
这时候,魏国的文武大臣都在等着信陵君举杯开宴。街市上的人都看到信陵君正手握缰绳在等待侯嬴上车,不禁议论纷纷。信陵君的随从也在暗暗责骂侯嬴。侯嬴看到信陵君的面色始终不变,这才告别了朱亥上了马车。
他们来到公子府后,侯嬴被信陵君请到上座。信陵君还向他介绍了在座的文武大臣,并亲自向他敬酒。直到这时,侯嬴才被信陵君礼贤下士的德行打动,答应入其门下,并将刚才所见的朋友朱亥推荐给信陵君,这个人后来成功地帮助了信陵君“窃符救赵”。信陵君的得人,而后得功,与他的宽广胸襟和容人之德有着莫大的关系。
在现实的人际交往中,德行的高下是决定一个人与他人相处得好与坏的重要因素,有德的人大多很容易赢得他人的信任与友谊。这个德不是表现在自以为义的,或者某种自我标榜的行为上,而是更多地体现在对他人的包容上。如果不注重个人胸襟的拓展,我们就很难处理好与他人的关系,从而交不到知心的朋友。有的人看自己一枝花,看别人豆腐渣,自我感觉良好,盛气凌人;还有的人一事当前,往往从一己私利出发,见到好处就争抢,遇到问题就相互推诿,甚至拆别人的台。这些人在生活中之所以难有朋友,归根到底,就是在德养方面有所欠缺。
原典
仁者,人之所亲,有慈惠恻隐之心,以遂其生成。
张氏注曰
仁之为体如天,天无不覆;如海,海无不容;如雨露,雨露无不润。慈慧恻隐,所以用仁者也。非(有心以)亲于天下,而天下自亲之。无一夫不获其所,无一物不获其生。《书》曰:“鸟、兽、鱼、鳖咸若。”《诗》曰:“敦彼行苇,牛羊勿践履。”其仁之至也。
王氏点评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若行恩惠,人自相亲。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能行义让,必无所争也。仁者,人之所亲,恤孤念寡,周急济困,是慈惠之心;人之苦楚,思与同忧;我之快乐,与人同乐,是恻隐之心。若知慈惠、恻隐之道,必不肯妨误人之生理,各遂艺业、营生、成家、富国之道。
译文
所谓仁,是指对事物和人有亲切的感情和关怀,有慈悲恻隐的心肠,让万事万物都能够遂其所愿,有所生化。
黄石公智慧
在《论语》一书中,“仁”字出现了两百多次。“仁”是一种内心的人生观、世界观,要求发自内心地爱自己、爱家人、爱乡里、爱国家乃至爱天下。但这种爱不是没有原则的滥爱,而是看到别人好的方面,你要爱他,看到别人不好的方面,你要厌恶同时要对其怀有怜悯之心,而不是完全断绝与对方的联系。
孔子说:“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有人解释说,“里仁”的意思是择善而居,这种理解固然没错,但怀着一颗仁心,以仁的标准来要求、磨炼自己却更为重要。否则,即便你有心选择与仁人相交,也会无形之中被排斥在外。“仁”是一种生活态度,它能涤荡你心中的尘埃,还你一颗活泼纯净的心灵,让你活得潇洒自如,活得理直气壮。
“仁”,表现在外就是能够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这点说起来容易,但真正能够做到的人却微乎其微。生活中的很多误解和隔膜实际上都是缘于人与人的生活状态的差异。一个人如果能够充满仁爱之心,言行充满人情味,不但能给他人带来温暖,也会令自己的人生少掉很多不必要的烦恼和障碍。仁是人生不可或缺的生机,是一个人能够在环境中不断成长的养料,也是致力于大家共同幸福的一种必要的付出。
北宋名臣张咏有一次办完公事回到后厅,看到一名守卫正在熟睡。张咏叫醒了他,和气地问他:“你怎么大白天的在睡觉,是不是家里出了什么事啊?”那人闷闷不乐地说:“我母亲病了,哥哥外出很久了也没有音信。”
张咏派人去慰问,证实了守卫的话。
第二天,张咏派了一个仆人去帮助这个守卫照料他的母亲,并帮他把家里的事都安排妥当,守卫感激不尽。
事后有人问张咏为什么要这么做,张咏说:“在我的后厅怎么有人敢睡觉呢?这人肯定是心思太过繁重了,所以才会这么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