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模型构建:深度解读互联网+的8大核心技术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2节 互联网“+”什么,怎么“+”

既然“互联网+”的目标是传统行业/企业的互联网转型,那么哪些行业可以融入“互联网+”?究竟“+”什么?怎么“+”?

互联网+“什么”

几年前,在线购物、游戏、即时通信、搜索引擎、门户网站长期霸占互联网,线上创造的广告收益以“滚雪球”的方式疯狂递增。收益增长的同时,互联网巨擘也在不断获取网络流量,犹如一块大饼,被巨头们蚕食一空,对于中小互联网企业来说只能“他为刀俎,我为鱼肉”。

而时隔两年,这样的情形发生了彻头彻尾的改变,名不见经传的乐视网,以“一夜成名”的节奏成功狙击优酷、土豆、腾讯等视频网站,网络流量瞬间赶超大亨。流量的获取也意味着客户和资源的同步掌控,于是乐视线下的电视、手机发展势头同样猛烈。作为互联网企业的乐视网,互联网发展成功后进而进军硬件领域,互联网企业反向投资传统企业的行为也让业界为之一震。

信息领域的逆袭好戏不断上演,而这一切无一例外的和互联网有关,借助互联网工具已经让传统行业受益匪浅,如果将互联网注入传统企业中,则会呈现另一股腾飞的架势,这是“互联网+”所积极倡导的,“互联网+”并不只是行业和互联网的简单叠加,真正“+”的绝非如此简单。

1. +”行业

说起“互联网+”,首先想到的就是互联网和传统行业的渗透融合(如图1-3所示),这是“互联网+”最核心的部分。正是互联网的介入,很多传统行业已经转型成功,并且形成新的商业价值,这些“互联网+”行业逐渐成熟,并且拥有更高的进阶,我们看到了越来越多的行业增加了“互联网+”战略。

图1-3 “互联网+”全行业覆盖

❑互联网+零售

❑互联网+教育

❑互联网+医疗

❑互联网+金融

❑互联网+政务

❑互联网+物流

❑互联网+制造业

❑互联网+通信

❑互联网+社交

❑互联网+农业

❑互联网+环境

❑互联网+旅游

❑互联网+房地产

❑互联网+交通

❑互联网+民生

❑互联网+众筹

❑互联网+保险

❑互联网+ ANY(一切)

在“互联网+”领域中广为熟知的行业当属“互联网+零售”,通过移动互联和云计算技术网罗大量的资源和流量,通过大数据分析和寻找最佳客户思维切入点,重新激活用户的消费能力,掌控企业/行业的经济命脉。

“互联网+零售”是成功的,但是并没有应用“互联网+”的全部能量,事实上也不需要应用所有的能量,因为“互联网+”面对的是全行业,3D打印、虚拟现实、智慧工业等技术会在针对性行业中迸发最大的能量。我们也会在后面的章节中,逐步渗透“互联网+”的核心技术对企业/行业的影响和应用。

2. “+”创意

“互联网+”作为国家战略被提出,短时间内涌现出大量的创业者,一波现象级的创业潮已经开启,众多创业者的切入点依旧是承载各种功能的App、定制开发的O2O商业网站,但是企业的决策者和业务人员对此的兴趣已经大不如前。

为何?

首先,类似系统在市场上已经饱和,并且绝大多数数据、流量、客户被少部分寡头所垄断,试图打破壁障势比登天。

其次,市场上的信息运作行为多保持着通用性,创业者一拥而上带来的同质化的产品,很难有瞬间抓取眼球的特色产品出现,“惯性思维”让客户在选择上游产品时很难有所突破,经历创业初期的疯狂后,恐怕会有成批O2O倒闭。

美国广告大师——李奥·贝纳曾经说过:“我深信卓越的创意作品,永远是一个成功代理商前进巨轮的中轴——过去是,现在是,未来亦如是。”

的确,“互联网+”催生了全民创业时代,市场上需要创意的产品和思维来挑战传统模式,所以“互联网+”附加的一个重要元素就是创意。拥有创意可以在纷争的市场中,迅速吸引用户的注意力,快速抢占和扩张市场份额,将企业/行业的运营优势迅速注入市场环境中,这也是彰显企业/行业IP(Intellectual Property,知识产权)的绝佳商机。

3. “+”服务

服务需要从两个角度拆分描述。

从“互联网+”提供商的角度分析,“互联网+”取代“互联网思维”后,很多生态提供商和系统培训机构将“思维”换成了“+”,如果只是名称的变化,那么“互联网+”就是噱头。

“+”的深层含义是从根本上改造企业/行业,让企业/行业的生产、经营、业务流转模式全部实现数字化的流转,通过物联网、3D打印、虚拟现实、知识系统获取所有标的的数据,再通过大数据平台分析、重构数据,得出运营弱点、系统趋势、未来蓝图。如果需要,企业的决策者可以掌控每一个运行环节,而这一切都是依靠云平台来完成,用最小的成本代价获取最大的投资回报。

这是“互联网+”对企业/行业的服务,是决策层面的服务,但绝不是服务的终点,服务的终点是企业/行业对客户和消费者的服务,这是“互联网+”的另一个重要服务。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5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6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8.8%。手机网民规模达5.94亿,较2014年12月增加3679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由2014年12月的85.8%提升至88.9%(如图1-4所示)。

图1-4 CNNIC发布的《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资料来源:CNNIC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调查,2015.6

互联网载体提供了异常庞大的用户数量,这个用户量还在疯狂的递增。他们是服务的主体,只有将忠实用户拉动到企业/行业内,才能获取有效数据,进而实现数据分析,“互联网+”服务就是下游建立根基,上游网罗用户的服务契机。

4. “+”体验

这是“中心”快速迭代的时代,但是有一个目标恒久不变,那就是“用户”。而围绕用户,企业需要在服务环节实现了上下游的贯通,这个贯通需要有一个重要的保障,那就是用户体验。

不管是商业网站、App手机客户端,还是微信定制的公众号,功能强大是一个方面,更主要的是用户操作的便捷性和有效性。

“互联网+”非常注重交互的体验,试想,“互联网+医疗”在挂号、缴费、问诊等方面不够人性,医生和患者会逐渐抛弃这个平台;而对于半辈子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伯伯来说,“互联网+农业”更是提出了更高的体验需求,如果操作复杂且难以上手,到头来,又回归到传统的买卖方式,那么社会无疑是倒退的,“+”体验在未来互联网的发展道路上任重而道远。

互联网发展多年,如今又提出了“互联网+”的国家战略。表面上,我们看到的或许是互联网行业内部大肆开火,但是在信息领域摸爬滚打数十年的大佬们已经对这样的阵仗习以为常。真正令人坐立不安的却是那些传统行业,尤其是极其传统的企业,被行业淘汰,或者被社会取代,这样的担心完全有必要,也完全有可能,当我们了解了互联网“+”什么后,我们更要看看互联网怎么“+”。

互联网怎么“+”

“互联网+”的特性可以做到极致发展,例如,不起眼的煎饼铺可以通过“互联网+”的理念,做到4000万元估值,并踏上上市之路。

微型企业尚且如此,更何况是整个行业,整个产业。“互联网+”作为国家战略,它的发展已经关系到国家经济的命脉,全产业链的梳理和整合会让经济发展的脉络更加清晰。

1.社会价值优先

行业/企业苦寻新的收入增长点,尤其是日渐衰落的制造行业。毫无疑问拓展到新的渠道会带来新的发展契机,对企业未来数年、数十年的长效发展都是有益处的。于是,商业价值成为企业追寻的首要目标,但是在信息化社会,尤其是“互联网+”时代,价值的取向发生了改变,社会价值逐渐成为优先选项。

我们不妨看一下阿里巴巴,它拥有海量用户,用户的每一次鼠标点击、网上搜索都会形成消费行为的实时数据闭环,这些数据的流转完全处在阿里巴巴的内部,它可以与消费者保持黏性,优先洞见消费者的购买能力和购买方向。

如果阿里巴巴不开放大数据,其他行业试图获取资源只能营造新的数据源,但是阿里巴巴并非将大数据视为己有,而是在2015年3月推出国内首个面向政府开放的大数据产品——“阿里经济云图”(如图1-5所示)。

图1-5 阿里经济云图数据精准分析

通过阿里经济云图可以了解区域内的电子商务交易额、买家卖家区域分布、寄收包裹量等,多个维度地分析地域分布、行业分布、商品类别、卖家群体、买家群体,进而挖掘出区域内的优势产业、热门商品、潜力企业、消费主力。获得了走势就获得了方向,政府即可按照大数据给出的数据曲线精准定位发展蓝图和策略。

阿里巴巴首先在社会价值上释放出巨大能量,随后政府会将潜在客户和商机引入到平台内,进而获取更加全面和精准的数据支持,而阿里巴巴也会在商业价值上获取丰厚的回报。闭环的信息流动只是强化了一个企业,这对整个社会是无益的,“互联网+”将数据进行整合、分析、共享、开放,降低了社会交易成本,不管是信息管理者,还是资源管理者,都可以用较低的成本使用全球的智慧和资源。

未来,社会价值凌驾于商业价值的行为会成为“互联网+”时代的新常态。

2.技术引领

理念是思想,真正推动“互联网+”高速持续性发展的依旧是技术的引领。“互联网+”是一个完整的生态,囊括的技术也非常广泛,总的说来,“互联网+”涉及的技术主要有:

❑云计算

❑大数据

❑物联网

❑移动互联

❑工业4.0

❑3D打印

❑虚拟现实

这些是“互联网+”接触最紧密的技术,我们会在后面的章节中逐步深入,介绍分项技术在“互联网+”的领先优势和最佳工作模式。

图1-6 “互联网+”技术转化模型

3.战略开拓新市场

历经多年,PC市场的发展前景日渐疲软,尤其是移动端“砍瓜切菜”般的霸占市场份额,整个互联网的运作体系被完全肢解。

一方面是拥有良好商业运作模式和系统,但是逐渐日落西山的PC市场;另一方面是日渐强盛,活跃度也较高,但是商业模式无法大规模变现的移动互联客户端,两者需要强强结合,产生新的化学反应才能让市场行为转换为经济行为。

这是信息领域的技术碰撞,在实体行业同样伴随着激烈的交互和对抗,传统痕迹较轻的企业已经尝到了互联网的甜头,迫切希望能够通过“互联网+”的深度和广度再造企业体系,互联网企业也在积极寻求切入传统市场的机会,这会让两者有非常密切的交互。

说到对抗,是那些非常传统的企业,他们垄断着行业的绝大部分资源,掌握着中小企业难以企及的数据和信息,数据的结构化、集中化、独占化的特性异常明显。当数据形成闭环难以流转时,紧密耦合的控制与被控制模式只能让垄断加剧。

中小企业需要生存,当资源被垄断时,他们会通过其他渠道来撬动传统商业模式。互联网的信息交替行为远远超过其他渠道,它的介入可以让中小企业利用最短的时间和最小的投入获得较多的回报。最为简单的例子,关注企业的微信公众号,一来可以立即获取用户资源,二来可以定向投递企业级广告,这样的宣传更快捷,也更容易将用户资源转化为商业资源。

互联网引领的“由外而内”的倒逼,正在以压倒之势摧毁传统企业,只有充分利用互联网工具,平衡PC端和移动端的资源,战略性地开拓新市场,打开新的领域,传统企业才能和“互联网+”真正地拥抱在一起。

4.跨界影响力

早在十年前,我们很难想象汽车能和互联网融合到一起,这是完全不相关的两个行业,现在却完美地契合在一起:通过车联网,可以在忘记带钥匙的情况下通过网络远程开启车门;丢失汽车时快速定位;通过云平台采集用户的行车习惯和车辆的健康状况,再通过大数据对海量数据进行分析,给出用户最佳的驾驶习惯;降低油耗,实现社会级的节能减排。

再说说智能家居,下面的情景不要羡慕,未来几年我们的家居也许会更为先进(如图1-7所示)。

图1-7 智能家居运行模型

❑早晨起床,柔和的音乐渐进性响起,窗帘缓慢打开,家的主人舒缓地从睡梦中醒来。

❑下班回家,中央空调系统自动识别室内外气温,给主人最为合适的室内温度。

❑餐饮时间,不用等待煮饭的漫长过程,系统自动煮好米饭。

❑恶劣天气,主人不必往返家中来关闭窗户,系统已经自动关闭!当然如果空气中CO2浓度过高,ZigBee技术还会与空调、排风扇等设备相连,排风换气。

❑意外情况,小偷光临,系统会悄无声息地报警,并语音或者短信告知家的主人,小偷走出大门时第一眼看到的就是等待他的警察。

❑钥匙不再是随身携带之物,回到家只需要按下手机按键,即可打开家门,同时音乐、灯光、空调会根据需要自行开启。

❑中央空调系统、中央热水系统、中央采暖系统、中央新风系统、中央除尘系统、中央安防系统、中央净水系统、中央灯光系统,家中的一切都在智能的掌控之下。

……

还有刚刚提到的“互联网+煎饼”,我们不无例外地看到了一个特性,两个完全不搭边的行业走在了一起,这就是跨界融合。

互联网怎么“+”,正是通过无与伦比的跨界影响力来融合传统企业。在未来,看似完全不搭边的传统企业会通过“互联网+”来改造自己。“互联网+”不是工具,而是一种能量,重塑信息架构的能量,传统企业通过“互联网+”将实体信息逆变成信息数据。“互联网+”看似加法,却绝非如此简单,它是先进科技的代表,它在沉淀传统领域的经济和社会管理,利用科学手段,重构和提效,为传统行业快速转型和升级赢得窗口和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