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豆腐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2章 原序

何凡

没有耶稣基督就有豆腐了(见筱田统《豆腐考》),所以豆腐是中国人的饮食文明的结晶之一。到了二十世纪,豆腐在中国食谱上应用更广泛,制法更精致,证明豆腐是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的,没有其他食物可以取代。豆腐在中国食物中有这样超越的地位,也许和它的雅俗共赏、老少咸宜,及不嫌贫爱富有关系吧?

家里有时来亲友便餐,海音最后的主菜常常是一味“二元豆腐”(一元豆腐,一元鸭血),热腾腾、麻辣辣、香喷喷,由那两只厚墩墩、软绵绵的在我家厨房里工作了三十多年的手端上来的时候,大家一声欢呼,众匙齐下,顷刻间就碗底朝天。

豆腐与青菜配搭,一向被国人视为维系节俭美德,并保持健康营养的食品。如果配上鸡、火腿、冬菇等高级食物,豆腐又成为豪华菜式。中国人的饮食文明博大精致,在吃不过来的时候,选择的机会较多,不免人人有忌食的东西,但是不吃豆腐的人恐怕不多。我小时候冬天爱吃冻豆腐(那时没有冰箱,只有等待大自然的转变),这东西像海绵,本身没有味道,以吸收他物之味为味,牙齿咬下去,卤汁就滋在口腔里,十分有趣。来台以后,为了配合逐渐衰退的牙齿,一碗肉末烧豆腐,配上亮晶晶的蓬莱米饭,比塞牙的鸡肉、牛肉还对胃口。

由于大家都喜欢吃豆腐,触动了海音编《中国豆腐》的灵感。这是一本综合介绍豆腐的书,除了简单的菜单以外,还包括关于豆腐的考证、散文、谚语、诗歌、传说、专访等。看了这本书,可以先对中国豆腐了解个八九不离十。等到引起了兴趣,再按书后菜单制作食用,则心里明白,嘴里享受,可以成为“豆腐专家”了。

海音这一构想得到亲友的支持,女儿祖美、祖丽并且乐于为妈妈帮忙,于是在七月底发出征稿信件,请大家凑凑热闹。在赤日炎炎的时候,高亲贵友挥汗写稿,正好赶上她秋凉编辑。稿子来源远到美国、日本、韩国,作者也是东方人、西方人都有。虽不能说已集吃豆腐之大成,但是搜罗也够广泛的了。

有几位作者,还写了不止一篇。像梁容若先生的《豆腐的滋味》,是他二十年前在“中副”刊出的一篇作品,当海音把发黄的剪报寄给他,请求准予转载的时候,梁先生自动地又写了一篇,因为二十年来,他对豆腐有更多的话要说。海音请朱介凡先生在谚语中找豆腐的资料,他又加上一道朱老太太的“抓豆腐”。孙如陵先生也在百忙中把《豆腐革命》和《金钩挂玉牌》两文,亲自用蝇头小楷抄录寄来。乐蘅军小姐正在研究中国通俗小说,她由于在通俗小说中找豆腐,有了一些有趣的发现和心得(见乐小姐原函),可以说是意外的收获了。谈豆腐就不能忘记一生提倡素食的李石曾先生,因此海音访问了九十三岁的李老先生。他是当年在巴黎办豆腐公司的三元老(吴稚晖、张静江、李石曾)中仅存的一位。他所谈的豆腐出国的资料,是以前没有发表过的。又听说梁寒操先生有咏豆腐诗,经海音写信向梁先生求来,才知道豆腐有“刘小姐”这么一个奇怪的绰号。也可以看出豆腐所到之处都可以适合当地人的口味。书中转载的文章,都得原载报刊及原作者的同意,但陆德枋先生的《豆腐·节妇·传麻婆》及康德夫人的《谈豆腐》两文,因“中副”已找不到通讯处,稿酬也就只好暂存了。

亲家庄尚严先生病中挥毫,为书题名,为本书增色不少。

长女祖美是傅培梅女士的学生,对烹饪有兴趣,对此书构想亦有贡献。赴美后因临产关系,只担负拉稿工作。次女祖丽出访新旧豆腐制作工作,兼助编校,因为这是她的本行工作,做来还算顺手。

《中国豆腐》的资料、文章和菜单的收集,到此并不算完备,例如庄亲家说的“江豆腐”,是清末民初的名菜,但是现在已自食谱中消失,亦不详其制法,将来如果有人补充,仍旧应当补入。如果这本书获得读者的喜爱,愿意提供更多的资料,再出一本续集,也是可能的。

这一个暑假,我看她们娘儿仨为这本书忙碌,也插不上帮忙之手。直到现在书排好了,还缺一篇序。厨房没有我的份儿,补序总还可以,至此这种“家庭工业”的成品,总算条件具备。

一九七一年十月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