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里的中国(全集)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14章 诗经:唱了三千年的民歌(7)

最后一段:招招舟子,人涉卬否;人涉卬否,卬须我友。水太深的时候,过河就得靠渡船了,掌渡船的就是“舟子”。在河边,船夫用手招呼着,表示渡船要开了,“人涉卬否”中的“卬”是“我”的意思,发音上接近闽南语的“我们”,所以那是一种撒娇的口吻:人家渡河,我们不要啦!人家渡河,我们不要啦,因为还要等朋友,朋友没有来嘛!

好了,这四段诗各自意思如此,但它们彼此之间到底构成了什么样的关系,又要表达什么统一的事件、意念或情感吗?前面读到的诗,都有反复的形式,借由重复与改动,表现出清楚的层次秩序。“匏有苦叶”则不然。就连开头的“匏有苦叶”四字一句,后面都没有重复出现。唯一的重复是倒数第二和第三句的“人涉卬否”。

缺乏其他诗的那种结构暗示,使得传统上这首诗的解释极为分歧。有一种说法将四段连接起来是:第一段,教人做事情要能应变,不同情势用不同方法;第二段,一位女子听到了母雉求公雉的叫声,油然而生对于伴侣的思念;第三段,听到雁鸣之声,想起来这是涨水的秋天,车子渡不了河,只好计划,那么也许到了大冬天,河上结冰,车子就能够从冰上驶过,会是比较适当的时机;第四段,别人要渡河了,船夫招她,她不去,因为要等心目中那个男人时候到了来迎娶,那时才能渡河。

但另外有一种相对现代的解法,可以参考。王静芝的提示:“由首至尾皆以涉水为贯,故知为河滨之地乡里所唱。”意思是这是河滨生活的collage(拼贴艺术),不同时刻不同人的故事,但因为都发生在河滨渡头,所以就把它们摆在一起,拼成了一首歌。这是从渡船头看过去所记录下来的河滨散记。

从这种角度读,那么第一段我们看到的是不同渡河方式的描述。第二段是上游大水下来,水满时的自然景观。第三段则是深秋近冬时,人车都无法直接行过渡口了,若要嫁娶,那就只好等河冰坚冻的时机了。第四段就更有趣了,是一个当下现实的snapshot(小即景),也可以是唱歌的人增加的一点撒娇气氛。

如此一来,这首诗不但能解,而且还让我们佩服,短短几句,就给了关于渡头环境的一份丰富白描。

悲愤的离婚女子

再下来请看《谷风》。

《诗经》中常见的通例,是以大自然现象作为启发、引领,带出人间生活的片刻情绪。《匏有苦叶》可能是个例外,是一连串的河边即景。《谷风》是另一个例外,这是一首不折不扣的叙事诗,是严谨单一观点的叙事诗。

开头仍然是大自然现象:习习谷风,以阴以雨。从山谷里吹来阵阵的风,带来又阴又湿的气候。黾勉同心,不宜有怒。尽量同心过日子,为什么要像天气那样阴沉发怒呢?接着是农事上的比喻:采葑采菲,无以下体?葑是芜菁,菲是萝卜,都是地下根,收成时必须拉着地上的叶,才能将根拔起来。这句表面的意思是:采芜菁、采萝卜,有办法不连根带叶拔起吗?底下的意思,是和前一句连起来,形容夫妻是一体的,无法分开,但为什么不能努力同心,却要常常摆脸色发脾气呢?

这一段的最后一句:德音莫违,及尔同死。“德音”是尊称别人说的话。你说过的,要一起老去一起死,可不要反悔违背啊!

第一段就让我们明了了,这是一对夫妻的故事,而且恐怕不会是个甜美幸福的故事。第二段:行道迟迟,中心有违。这句应该是呼应第一段第一句的,她走在路上,所以会感受到谷风阴雨的吹袭。“违”字从“辶”部,本意就是从走路上来的。我们今天习惯连语说“违背”,但其实“违”“背”两字有不同意义。“背”是相反方向,转过身回头走;“违”则是没有走在路上,走到正路以外的地方去了。“违法”就是没有完全依照法律规定,走到岔路上去了。她走得很慢,因为打心底就不愿意走上这条路,恨不得能够走到别条路、别的地方去。

不远伊迩,薄送我畿。“伊”字和“薄”字都是没有意义的语词。这句话形容的是不情愿地走在路上,回想刚刚怎么走出来的,心中怨叹:不期待你送得很远,但至少可以送我到门口吧!也就是说,出门时,丈夫甚至连送她到门口都做不到,不愿意做。

谁谓荼苦,其甘如荠;宴尔新昏,如兄如弟。谁说荼菜是苦的呢?和我现在的心情相比,就算荼菜都像荠菜一般甜美啊!前一句话这样形容心情的痛苦程度,可是后一句却说:新婚时的欢乐,简直就像兄弟相处般自然、亲密。这两句话要怎样连起来?看了后面的诗,我们会知道,新婚,讲的不是她自己,她眼前看到了别人的新婚欢乐,以至于心中痛苦不堪。

往下读,就知道这“宴尔新昏”的人是谁了。泾以渭浊,湜湜其沚;宴尔新昏,不我屑以。成语中的“泾渭分明”来自于这两条汇流的河流,在汇流处,泾水很清,渭水很浊,构成奇观。诗中用这个现象来推衍:和清净的泾水相比,渭水看来很混浊,但其实渭水在静止之处,也是清澈的呀!你们新婚欢乐,就嫌我,要把我赶走了。

读到这里,我们懂了。原来“宴尔新昏”在那里享受欢乐的,是她的丈夫。丈夫娶了新妻子,就把她赶出来,她被赶出家门,痛苦迟疑地走在路上,而离开时,丈夫甚至连送到门口都不肯。

因而泾水、渭水的两句,也就多了一层比喻意义。和新人放在一起比较,显得老丑不堪,然而我并不是从来都这样老丑,我也有年轻当新人的时候啊!

到这里,诗的情绪都是哀苦的。然而此处却有了转折:毋逝我梁,毋发我笱。这是祈使的语气:你可不要到我堆好、用来拦住鱼的河梁那里去!你可不要去打开我的捕鱼篓啊!坏女人,你不要动我的东西,那些鱼是我的!

但这样的怒气快快来,却也快快去,立刻又换回了悲苦、无奈的心情:我躬不阅,遑恤我后。唉,我来自身都照顾不到了,还怎么管得了离开之后发生什么事呢?

再下来:就其深矣,方之舟之;就其浅矣,泳之游之。这四句,可以是记事,也可以是比喻。视之为记事,那就是她在回想住在河边的生活:水深的地方,要用木筏(“方”)或小船渡河;至于水浅的地方,那就可以游泳。若是读做比喻,那是她用这样的事情来表达:遇到了什么状况,就得变通想什么办法,这一直是我张罗家中事务的本事。所以接着说:何有何亡,黾勉求之;凡民有丧,匍匐救之。有什么缺什么,不就都是我努力去张罗来的吗?不只对自己家、自己家人如此,遇到了亲戚、邻居别人家有丧事,我也都连滚带爬赶去帮忙。

不我能慉,反以我为雠;既阻我德,贾用不售。“慉”心字边加一个“畜”,意思是在心中感念。你非但不在心中感念我的这些好处,反倒把我看作仇人,要把我赶走。拒绝了我的美德,而且好像势利现实的生意人,对待卖不掉的东西一样。

昔育恐育鞫,及尔颠覆;既生且育,比予于毒。前句的“育”字是语词,说的是:当时和你生活,难道那么美好、那么容易吗?还不是充满了恐惧与贫困。那样的日子很平顺吗?还不是跟你一路颠颠踬踬地走来。后句的“生”“育”,可以指生了孩子,将孩子养大,不过因为前后都没有其他句子提到孩子,她离去的心情中也没有对孩子的挂念与不舍,所以或许解为让家庭、家业无中生有并逐渐变大变好,比较合理。结果呢?你却把我看成毒药啊!

我有旨蓄,亦以御冬。愈想愈气,愈想愈不值得啊,我竟然还帮你晒好了菜干,给你过冬!宴尔新昏,以我御穷。你们正在享受新婚欢乐,却吝于照顾我,为了节省开支把我赶出来。

愈说愈悲惨啊:有洸有溃,既诒我肆;不念昔者,伊余来塈。你对我,不是趾高气扬地炫耀,就是怒气冲天,给我的都只有辛苦的工作。“塈”是特别的风俗,媳妇刚过门,一切还不熟悉,也还无法明确确定在这个新家中的宗族身份,所以会有一段过渡期、缓冲期,有的说法是三天,也有说是三旬(三十天)的,在这段期间媳妇是不需要工作的。所以她感慨地说:你都忘记了那段当我新嫁进来,还在“塈”中的日子了啊!唉,那是她当年的“宴尔新昏”啊!

这是一首讲离婚的叙事诗。在那个从原来家中出门的时刻,这个离婚女子的遭遇与心情。这样的题材,难免让我们想起东汉时的乐府长诗《孔雀东南飞》,写的也是一个离婚妇人的故事。不过《谷风》的叙事,比《孔雀东南飞》来得简约,却包藏着更戏剧性的转折。读这首诗的人,都一定会对“毋逝我梁,无发我笱。我躬不阅,遑恤我后”这段留下深刻印象。突如其来的凶恶、愤怒口气,在想象中对着抢走她丈夫的人指斥:不准你动我的东西,我辛辛苦苦准备才抓来的鱼,不准你偷走!但一说完这话,甚至无法维持片刻的自欺,立刻明白自己这话的荒唐与无力,现实包拢过来,只能黯然承认:我都无法留在这里了,要怎么管得着河梁和鱼篓呢?

这样的情绪转折,比其他指责负心男人的话,更让人替她伤感。是非常细腻的文学手法。

从怨女等成怨妇

下一首来读《氓》。

《氓》的主题,和《谷风》很接近,放在一起就能看出,“怨女”“怨妇”很早就在中国诗歌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氓”从“亡”从“民”,原意指的是不晓得从哪里来的人,不是我们周围日常认识,有名有姓、有家有户的人。现代语里还说“流氓”,从别的地方流离失所跑来的人。“蚩”即是今天的“嗤”,一直傻笑、笑眯眯的样子。有一个不晓得哪里来的小伙子,笑眯眯地来到我们这里,抱着麻布要来换丝。麻布到处农家几乎都可以织,丝却要在种桑养蚕的地方才能生产,布贱而丝贵,所以有人做这种生意,所以要“抱”一大堆麻布才能来换丝。这是个外地人,而且是个做生意的。

他来,其实不是真的要做布换丝的生意,而是要来追求我,在我身上打主意的。到这里我们知道了,这首诗是以一个女孩的口吻说的,呈现的是她主观的看法。从她当时的眼光看去,前来的陌生家伙是个傻小子,不过在那个绝大部分人都一辈子定居在自家村子里的时代,会去四处奔波做生意,恐怕也傻不到哪里去,得有几分精明吧!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第二段,人称改了,从原来的第三人称“氓”-这个小子-改成“子”,直接对这个人说话,所以很显然,外地来的小子成功结交了诗中的“我”。小子要离开“我”的村子了,“我”还送他渡过了淇水,一直到顿丘。离别之际,“我”对小子说:“不是我一直要拖延日期,你一个人冒冒失失跑来就要把我娶走,连个像样的媒人都没找,怎么可能!”然后改变了口气安慰他:“你别气啦,让我们约好了,秋天时你找媒人来,那好事就成了。”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他离开之后,“我”就经常不顾危险,爬到旧城墙上,或许是因为那里一般不会有人吧,也有可能因为那里能够远远看见“关”,来往做生意的人必须经过“关”,才能进到这座城里来,所以“我”在那里看他有没有回来,一直看不到他回来,眼泪忍不住就滴落下来了。

终于有一天,真的看见小子过关回来了,“我”于是又能有说有笑了。“载……载……”是一边怎么样、另一边怎样的意思。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你说你问过卜、占过卦,卦体上显现的结果中,没有任何不好的话。你驾了车来,我也就带着我自己的财物、嫁妆,跟着你离家了。“贿”是财物财货的意思。“尔”是所有格形式,“你的”的意思。

不过这里有微妙之处。两人本来说好“秋以为期”,而之所以需要等到秋天,是因为“子无良媒”,换句话说,就是等秋天你去找了媒人来就能结婚了。可是接着一段又说“不见复关,泣涕涟涟”,那应该是过了约定的时间,那男生还不见人影,延误了回来的时间。等到他真的回来了,却也还是没有带着媒人来,只带了自己问卜占卦的结果,说一切都没问题,这个女生也就答应收拾包袱,跟他的车走了。

接下来一段,可以视为对他们成婚季节的提示,也可以单纯读作比喻。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桑叶还没落,茂密柔嫩地挂在树上时,鸠鸟啊鸠鸟,你可别急着把桑葚吃掉啊!桑叶还很茂密漂亮,那么桑葚果实也就还没成熟,要是你先吃掉了不熟的果子,以后就吃不到丰美果实了。

全诗开始于外地人来“抱布贸丝”,显示了女生家是种桑养蚕的,所以她一定对于桑树的成长变化,特别敏感。如果这是季节的提示,那么表示本来约定“秋以为期”,男生却拖到第二年的春末夏初才来,难怪让女生等得“泣涕涟涟”,以为他不会回来了,也难怪见他回来,会喜出望外,以至于连他没有按约定找媒人来,也不计较了。

不过更重要的是作为比喻,这两句话是连接后面的。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桑之落矣,其黄而陨。“于嗟女兮”对应“于嗟鸠兮”,警告女孩们:可不要和男人嘻乐游玩啊!男生嘻乐游玩,有他们的理由;女生却没有道理、也没有本钱跟人家这样嘻乐游玩啊!接着又回到对桑树的描述,说季节到了,桑叶从树上落下来时,那叶子就不再茂密柔嫩,而是枯黄的状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