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东行纪:世界并非静悄悄(修订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希腊:古典希腊文化与西学东渐

“西哲”与“西学”

我在台湾读大学的时代,一些醉心西方文学的“前卫”青年喜欢讨论古希腊的悲剧,也有些不食人间烟火的朋友会讲些普罗米修斯盗火到人间的故事,当然还有一位著名诗人写下了“今夜的星空很希腊”这个名句。对他们来说,这比讨论后羿射日、嫦娥奔月,考究燧人氏故事的由来和咏颂“昨夜星辰昨夜风”要“现代”得多。且不论这些人的文化取向如何,他们的言行确实是“西风东渐”的明证。

“西风东渐”这个语词在许多护卫国本者的口中总有一丝无可奈何的意味。但是,人们对于只有一字之别的“西学东渐”又应该如何看待呢?

明清之际,西学之东渐可说是从意大利人利玛窦(Matteo Ricci)1583年来华传布天主教开始。我认为利玛窦在东西文化交流史上最大贡献是他首次把希腊古典时代的数学介绍到中国来。他用传授以理性主义为基础的学问作为传播信仰的手段,以此打开了某些中国士人通往神灵世界的心扉;他也使更多中国士大夫认识了一种以往从未接触过的知识领域和思维方式。

对于完成于公元前300年的“欧氏几何”(Euclidean Geometry),大臣徐光启除了心中霍然闪出一片亮光,也许还杂有几分疑惑:为什么希腊人在我国战国时代已经具有如此精密深邃的推理方式?假如与孔夫子同时代的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能把数学视为一种理性而客观的科学,推导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定理,那么孔子所提倡的“礼、乐、射、御、书、数”中的“数”是以什么为根据呢?

此后,接着被介绍到中国来的古典希腊哲学、天文学、地理学、医学、建筑学、美学(包括绘画与雕塑),无一不令肯花工夫去认识这些成就的中国知识分子深为折服,因而颇怀敬意地把从古希腊文明派生出来的近代欧洲文明称为“西学”,隐然感到“西哲”在许多方面可能胜过中土的先哲。

希腊不只在西方,而且在包括中国在内的东方,被毫无疑义地认为是一个文化大国。

希腊人的文化认同

其实,希腊是欧洲东南部的一个小国。人口大约一千万,面积约十三万一千平方公里,全境约八成是山地,有一千四百个岛屿,海岸线弯曲,长达一万一千六百公里。希腊的地理环境不适宜大规模耕种,也不容易建立亚洲和埃及的农业社会所产生的帝王制度。但是希腊的地理适合航海贸易。所以希腊的文化从来都以出海贸易和移民为基本形式。它位居地中海东部,与小亚细亚的赫梯帝国和埃及都接近,吸收了它们的文化,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就能铸造颇为精美的青铜器,也能制作细致的彩绘陶器。这个时期的希腊文化中心在克里特(Crete)岛上,后来传入希腊半岛和小亚细亚的西部。

虽然希腊人并不属于同一个政治组织,但是他们有共同血缘与语言,有同样的神灵崇拜与神话。各种全希腊的竞技(如奥林匹克运动会)、诗歌比赛和戏剧演出使他们有共同的文化认同。四千年来,希腊人的语言一直没有很大的改变。尽管他们的统治者和政治归属屡经变更,希腊人的自我认同一直保持了下来。

海神波塞冬(Poseidon)神庙,位于面对爱琴海的苏尼翁角(Cape Sunion)

雅典卫城帕特农神庙

希腊国家图书馆

吹风笛的街头卖艺者

我在加拿大的麦吉尔大学任教时,有一位希腊同事。他思维敏捷,情感强烈,言辞犀利。因为他知道我去过希腊,有一回他跟我提起他每天晚上都给他那五岁的儿子念一段荷马的叙事诗。据传是盲诗人荷马在公元前8世纪所著的叙事诗—《伊利亚特》(Iliad)和《奥德赛》(Odyssey),是希腊文学的奠基作品和无上瑰宝,里面充满了精彩感人的情节和爱国爱乡的情感,其基本精神就是希腊人一定要团结才能免于灾祸的降临。我问他,儿子年纪那么小,能懂这么深奥的文学作品吗?他不假思索地回答:小时候他爸爸也教他念这些,小时候只能懂一部分,大了自然就会懂。这就是他们希腊人的文化基因,没有这些还能有希腊人的文化认同吗?

八个年份划分的历史

大体说来,希腊的全部历史可以用八个年份来划分。

第一个是公元前800年左右。希腊人此时已借用并改进了腓尼基人所创造的字母,产生了《伊利亚特》和《奥德赛》这两部不朽的文学作品。希腊在这个时期展现了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巨大进步。

第二个是公元前479年。希腊击败了波斯的第三次进攻,成为地中海世界的霸主;这是希腊的雅典、斯巴达最为强盛和古典文明最为兴旺的时期。雅典自由民之间的民主政治和斯巴达奴隶主的全民军事化制度可以说是古典希腊城邦政治的两种典型。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是古典希腊哲学和科学的代表人物。

第三个是公元前323年。这一年亚历山大大帝(Alexander the Great)逝世;此前,他的马其顿王国已经征服了希腊的各个城邦,以及埃及、叙利亚、波斯、中亚各地和印度河流域的一部分。他的去世标志着古典希腊的终结,也是希腊文化向四周扩散的“希腊化时代”的开始。因为尼罗河每年都会泛滥,改变耕地的面积与形状,所以丈量土地成为非常重要的工作。也就是在这个时期,几何学(geometry,意为“土地之度量”)达到了高峰。

第四个是公元前30年。罗马的奥古斯都(Augustus)征服埃及与小亚细亚,罗马帝国的力量达到顶峰。但是,罗马人的宗教信仰、生活习惯、建筑、修辞学、美学都转向希腊学习;政治上的征服者变成了文化上的被征服者。

第五个是公元330年。罗马的君士坦丁皇帝(Emperor Constantine)决定把首都迁到位于黑海口的拜占庭(Byzantium),改名为君士坦丁堡(Constantinople);五十年之后罗马帝国奉基督教为国教。再不久,在罗马和君士坦丁堡各有一个皇帝。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被属于日耳曼民族的西哥特人灭亡。东罗马帝国(East Roman Empire,即拜占庭帝国)在两个世纪后则完全希腊化,正式用语改为希腊文。

第六个是公元1071年。这是拜占庭帝国衰亡的起点,也是小亚细亚逐步突厥化的开始。

第七个是公元1453年。奥斯曼突厥人攻占君士坦丁堡,东罗马帝国正式灭亡。希腊成为奥斯曼帝国的一部分。

第八个是公元1830年。虽然经过近四个世纪的奥斯曼统治,希腊人由于教会自治,始终保持了民族和文化认同。19世纪,西欧的民族主义开始在希腊人中传播。这时欧洲著名的知识分子,如英国诗人拜伦、雪莱,法国作家雨果等,为希腊独立鼓吹并筹款。1830年欧洲列强承认希腊为独立国。

在下一篇中,我会简单地描绘一些拜占庭时代和奥斯曼治下的希腊文化风情画。

永远的文化大国

近几年我时常在内地作有关中国文化、西方文化以及伊斯兰文化的演讲。听众最常提的问题是:“你如何看李约瑟难题?”也就是“既然中国在16世纪之前的科学技术一直领先西方,为什么现代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中国出现?”

我常说:“让我回答一个相关的问题,那就是,为什么现代科学出现在西方。”现代科学之所以出现在西方有三个要素:古典希腊文明、中古伊斯兰文明和近代欧洲的文艺复兴及启蒙主义。

假如说古典中国文明的主要关注点在人的今世和社会伦理,古印度文明的主要关注点在人的心灵活动和自然界(包括一切生命)的创生、持续和毁灭的过程,古埃及文明的主要关注点在神灵与统治者的结合和身后世界,古典希腊文明更多的关切是在寻找自然界的奥秘和发现真理的途径。因此在所有古代文明中,希腊文明更加注重客观真理和理性思维。

许多古代希腊著作被翻译为阿拉伯文,并成为早期伊斯兰文明的学术根源。无论在实际的学科如天文、地理和医学,还是在抽象的哲学、法律和教义中,伊斯兰学者都大量借鉴了古典希腊的著作。即使在宗教法律的解释中,伊斯兰学者也承认并且注重模拟推理和众人公决的原则。

12世纪之后,正统伊斯兰趋向保守,失去了思维创新的动力。但是,同时期的欧洲却逐渐从几百年的梦魇中苏醒。通过西班牙、西西里和北非各地的接触,许多欧洲学者把大量阿拉伯文的著作,包括很多早期翻译自希腊文的著作转译成拉丁文。这些著作随着纸和印刷术的应用使欧洲的教育普及起来,学术氛围浓厚起来。15世纪,奥斯曼人占领希腊以后,许多希腊学者流亡到西欧,成为欧洲上层子弟的教师,从而使原先被保存下来的希腊文著作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文艺复兴时代的人本主义,启蒙运动的理性主义,都以希腊古典著作为滥觞。这就是现代科学出现在西欧之原因所在。这也是为什么不论今天的希腊陷于何等严重的金融或是政治危机,它将是永远的文化大国。

2世纪罗马皇帝哈德里安(Hadrian)的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