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力:创业者的9堂必修课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前言

我曾两次海外求学,一次学计算机科学,一次学工商管理。工作多年,从技术岗位转做高级管理岗位,自己创业过,也在大型投资机构做过投资。去斯坦福商学院读书是我创业的导火索,对于创业,我梦想已久,但是一直没有引线引爆。

我和创业伙伴先后经营了3个创业项目,“兼职精灵”“格雷医生”和“加拿大联合投资”。

前两个创业项目都在很短时间内以失败告终。可以说,都是在团队非常精良的情况下失败的。既然有了商学院系统的培训和看似梦之队的合伙人团队,为什么还是会迅速失败呢?这是我从2014年到现在一直在思索的问题。

后来进入大型投资机构,获得了非常多的启发和锻炼,然后又再一次和斯坦福校友创办投资公司,让我对创业有了更进一步的认知。之所以很多“梦之队”都在创业的路上跌倒,包括我自己最初的创业团队,现在想来,其实是在创业的开始,没有非常好地回答自己及团队的一个核心问题:

“创业,你准备好了吗?”

世界范围内,信息技术革命正在空前地飞速进展。创业团队和项目高潮迭起此起彼伏。资本市场也前所未有地活跃起来,大力扶持着创业梦的落地开花。中国在这场创业浪潮中,无疑是走在世界前列的,中国的移动互联网产业已经成为了世界的领头羊,这必须归功于中国政府对创业者提供了大量的便利和支持。创业的时机之好,不能说绝后,但至少是空前的。

然而,自己经历过惨痛的失败,之后在参与投资更多的创业项目时,我都深刻地认识到,创业是件九死一生的事。但今天的创业者,其实是幸运的,不仅有活跃的资本支持,并且创业的成功之路也开始变得有迹可寻。商学院的系统创业教育课程,世界范围内创业成功及失败案例的共享,乃至各路大神们在朋友圈、微博上的转发分享,无疑都给了创业者更丰富的参考案例和知识储备。这些知识并不能保障所有人都能成功创业,但是它们的确能大幅度减少创业者的失败次数。创业这门实践科学,正在以飞快的速度自成一脉,其成功率也在不断的累计中稳步提高。

创业如同西游降魔,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方得正果。这本书里,我把自己在斯坦福商学院系统学习的核心课程,结合3次创业和过去10多年的投资管理咨询经历总结成9堂课的内容,帮助准备出发和正走在创业路上的人们,做好创业规划。

如果你是第一次创业,那么我建议你从头开始阅读本书,充分做好创业前的每个准备。有创业经验的读者可以直接跳到自己关心的部分,忽略自己熟悉的话题。我把9堂课的内容总结如下:

❑ 如何选择自己的创业战场

❑ 如何选择创业的合伙人

❑ 训练自己成为合格的创业CEO

❑ 战略需要聚焦

❑ 商业模型及其画布工具

❑ 商业计划书

❑ 募集第一桶金

❑ 创业期间的法律陷阱

❑ 创业公司的文化

除此之外,作为一个投资者,我还想告诉创业者一些融资的事儿。我经常被问到的一个问题是:

“先创业还是先融资?”

我更赞同先融资再创业,我自己的创业项目,也是先获得天使轮融资后才开始的。融资先行会具备这几大优势:

首先,投资人替创业项目把第一道关,可以规避商业模型的缺陷。创业者毕竟是刚踏入商业这块复杂的版图,期间很多的陷阱和风险还不懂得规避和处理,投资人拥有长期的实践经验,他们能够利用自己的经验和眼光来为创业者把关。

其次,投资人和专业投资机构能提供创业者不具备的广泛资源。这种资源可能是资金上的投入,但更多的是投资以外的隐性资源。投资人和投资机构与一个行业内的很多企业合作,这些资源往往比金钱更有价值,有利于初创企业项目的发展。

最后,说回资金本身。融资如此重要,最根本的优势在于现金流对项目运行的支持。现金流之于公司,就像是血液之于人体,有投资机构的支持,创业团队才能甩开膀子大干一场,不至于因为资金短缺而分散精力。

虽然融资先行的优点如此多,但我发现身边的很多人并不这样认为。随着创业越来越热,很多年轻人都跃跃欲试,加入到创业大军中。但是先创业还是先融资这个基本问题,很多年轻人都不知道如何应对,不能认真地思考而急于开始,往往会给创业之路埋下很多隐患。人人都在谈自己的成功,却很少有人谈失败。笔者从斯坦福商学院毕业之后,跟随创业大潮开始了创业的取经之路。从商业计划,到融资,到快速扩张,到再融资,艰难险阻,数不胜数。

因此,本书涉及的创业经验和教训不仅可以作为战胜困难的武器,也能成为创业者赢得投资的“敲门砖”。

本书用通俗的语言和具体的案例给创业者提供了入门的知识,因此适合所有对创业有兴趣的人阅读。如果你还没有合适的创业项目,可以根据一些案例来思考适合自己的领域,如果你拿着项目准备敲开投资人的门,这本书也能及时告诉你一些建议,给你更充足的把握。创业的人数以百万计,具备足够知识的寥寥无几。所以本书可以作为你的初级创业者手册,帮助你更顺利地度过创业的初期发展,进入A轮后融资阶段。

在这里,给读者一些阅读的建议,写书时,笔者尽力让文字简洁易懂,在阅读时可以结合自身的案例进行对照,在每一堂课的结尾,笔者都为创业者准备了一点“练习题”,能帮助你更好地认识自己的项目。当然,没有项目也不要紧,因为笔者将自己创业的经历贯穿了每一堂课,你也可以以笔者的项目作参考,来思考每一堂课后的“练习题”。

为完成此书,笔者前后准备了很长时间,期间也得到很多人的帮助。在此对他们表示感谢。

感谢美国麻省理工商学院的Tony Fan,曾经的合伙人程书彦、Ricky Gao。感谢你们在本书中帮助提供的线索和案例矫正。

感谢对外经贸大学商学院副院长王铁栋的审阅。

感谢为法律章节提供重要咨询的郑厚哲律师。

感谢高瓴资本的副总裁Tracy Zhou,“小红书”的李婷、吴嘉琪。

感谢机械工业出版社华章公司的杨福川、孙海亮的辛苦指正,以及帮助出版的陈天、杨志坤以及其他所有人。

感谢斯坦福所有校友的鼎力相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