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文献综述
1.3.1 发展理论研究
近代意义上的发展研究肇始于研究发展中国家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的经济学,随后又拓展至历史学、政治学、社会学等一些学科领域,及至二战后的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全球性与地区性的社会发展问题再度成为国际社会科学理论界的关注焦点,当时主要围绕现代化进程中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加以探索发展中国家如何实现现代化的有效途径,至此发展研究逐渐成为一门跨学科的世界性“显学”,其研究范围不断被拓宽、研究问题也不断增多。
面向未来、服务未来的研究宗旨乃是发展研究有别于其它学科的突出之处,而总结发展经验、正视发展现实、预测发展未来的研究功能,从一开始就冲破了“纯学术、纯理论”的樊篱,集理论研究、战略研究、对策研究为一身,凸现了理论性与实践性并举的特色,所以发展研究不仅受到理论界青睐,甚至深受政府决策部门瞩目。发展研究之所以长盛不衰,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回答了人类进步所需要解决的诸多发展问题,因而发展愈来愈成为理论上再现发展、实际上促成发展、实践上实现新生活发展的最佳途径。一言以蔽之,如何实现发展以及如何实现发展的最大化、最优化、整体化则已经成为目前发展研究继续予以探究的主要课题。
虽然发展研究方兴为艾,但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教育运用发展理论开展的研究却少见。这一现象说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教育发展研究具有过于偏重自然科学研究而疏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偏颇性,因而也就影响到了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战略、发展规划、发展模式、发展因素等问题的正常研究。
1.3.2 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教育发展现状研究
1998年7月,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本科教育计划大纲规定,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为新设立本科专业,属于体育学二级学科。毋庸置疑,这一规定拓展了民族传统体育的专业口径,使之拥有了得以继承、发展我国优秀民族民间文化的更大空间,大大地提高了民族传统体育在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地位,促进了民族传统体育的现代化转型。更重要的以身体艺术为表现形式的武术文化有了高层次的传承群体,高等院校民族传统体育学专业的历史使命在于继承武术文化与弘扬民族精神。
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已经走过了近10年的发展历程,它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与挑战也遭到了高校扩招后所带来的就业压力,致使社会越发注意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人才需求与人才培养规格、人才培养质量之间所引发的矛盾。尽管围绕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建设的研究由此开始升温,但是由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发展尚处于学科体系建设的探索阶段,可以说这一方面的成果微乎其微。
经检索国家图书馆“博士论文文库”“硕士论文文库”和中国期刊网“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发现只有张龙《当前社会对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毕业生人才规格的要求的调查研究》(2004)、陶萍《高师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课程设置的研究》(2006)、王丽丽《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的教育结构体系研究》(2006)、林秋平《我国普通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本科学生培养现状的调查与对策研究》(2006)等几篇有关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教育的硕士学位论文,而这一方面的博士论文尚未查到。
通过查阅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1998年-2007年的文献资料,发现有关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建设的论文85篇,其研究情况见表1。
表1 关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建设学术论文篇目分布情况表
1.3.2.1 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教育理念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教育理念是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实际出发对于教育的性质、功能、规律、方针、政策、措施、内容、方法、途径以及人才培养的规格、质量、要求等予以精辟地概括和总结,已经成为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教育实践的指南。
徐伟军(2000)根据北京体育大学的实际情况和特点予以分析和归纳,认为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由培养一专多能(“一专”指以掌握武术知识、技能为主;“多能”指同时掌握传统养生体育、民间民俗体育方向的知识、技能)的复合型人才的教育模式,逐渐向培养3个单一方向的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的模式过渡。”
肖红征等(2005)针对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教育发展观、以学生为本位的教育主体观、以专业特色为特点的教育质量观和全员全程育人的整体教育观予以分析后指出,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教育理念应该“融体育、科技、人文教育于一体,集道德、文化、专业素质于一身”,主张通过学校的教育过程把学生培养成为道德高尚、举止文明、知识全面、基础扎实、技能精湛、富于创新的专业人才。
1.3.2.2 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办学方向
国家体育总局科教司下发的《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规范》确定,将本专业分设为武术、传统体育养生、民族民间体育三个专业方向。然而,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建设在已有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则显得支离破碎、残缺不全,目前除了北京体育大学和上海体育学院设置了专门的传统体育养生专业之外,尚无一所体育院校将传统体育养生和民族民间体育作为独立于武术专业之外的平行专业加以建设和发展,其专业方向设置基本上沿用过去的武术专业设置,分为套路、散打2个专业方向,部分学校开设了中国式摔跤。总体看来,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设置大致处于以武术之偏概民族传统体育之全的名实不副状态。
1.3.2.3 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培养目标
国家体育总局科教司于1998年下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规范》中提出了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培养目标,即以“培养具备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训练、科研基本知识与技能的,能从事武术、传统体育养生及民族民间体育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时代的变迁,民族传统体育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层次显得过高,其特色不够鲜明,与当前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现状已不相适应,与社会发展欢迎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需要相脱节。
关于培养目标的研究,刘树军(2000)提出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以现代人才市场需求为前提的,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勤奋实干、具备崭新知识结构体系、富有创造力和开拓精神、适应性较强的民族传统体育高级复合型人才。徐伟军(2000)则认为,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备民族传统体育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能在运动队、学校及社会体育领域中从事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训练、健身指导、管理和科研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马学智、朱瑞琪(2004)指出,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应表现为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具备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训练和科研综合能力的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所培养的人才规格应分为:应用型人才、管理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
1.3.2.4 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设置
关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研究成果多集中于课程体系、课程设置与改革、课程优化组合等方面。随着培养目标的变化,由武术专业课程过渡到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的设置亦由指定性课程体系向柔性课程体系变更。有课程设置中的突出特点表现在:专业课以武术为主、民间体育的理论和实践较为薄弱;课程设置了不同学科专业方向的课程模块;实践课与专业课联系紧密且内容与形式多样。
课程体系具有三个方面的优点:一是突破传统“指定性课程体系”框架得以体现了复合型人才培养思路;二是增加大量选修课且采用学分制,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学生个性发展要求;三是修业年限富有弹性(一般3~8年),可以使学生在完成学业的年限上有一定自主性。与此同时,这一课程体系也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一是现有的多元化课程结构体系并不能保证当今所要求的素质教育的实施;二是当前的课程体系并不一定能有效地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三是“一主多副”与大量设置副修专业的课程结构体系无疑增加了学校的办学成本和办学难度;四是该课程体系与高学分制不仅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甚至从另一个侧面束缚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造成上述现状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设置时间短且又对民族传统体育学科体系缺乏必要的理论关照,加之专项教师、专项教材、专门场地、专门器材等的匮乏,导致目前不少院校在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理论课程设置问题上明显存在着“因地而宜”或“因师而宜”的现象。
关于如何构建合理的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教育课程依据时,高楚兰(2006)认为课程方案设计一般是在三个目标之间寻找平衡点,即一为培养社会所需的专业人才;二从人的发展出发培养个性充分发展、人格健全的人才;三从学科体系出发构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徐伟军等(2004)强调指出,在必修课模块中要突出基础理论的培养,而选修课模块课程设置应该突出本专业特色和实用性,更要注重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与其它体育类专业交叉与融合并增开选修课,至于具体专业方向的确定在经过2年通才教育之后进行,不同专业方向的课程设置应有所侧重,而任选课设置辅修模块,增加实践环节课程学分,以发展学生实践能力。
于翠兰(2005)认为,教学的学术性和科研的基本训练要得到强化,以突出本科生教育的核心特点,淡化必修课、建立选修制,建构以思想政治品格素养课程、专业课程、科学研究与创新思维课程和选修课程(自我完善课程)为内容的4大部分,形成理论与实践于一体的课程体系。
高楚兰(2006)根据4大素质要求主张建构3大课程模块、强化隐性课程建设,以便使之形成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并重的课程结构体系,同时强调大量压缩修业学分多给学生学习的自主选择空间,为严格成绩考核必须建立毕业前综合素质考试制度。
此外,还有一些学者就民族地区专业课程特点进行了研究,可以说这些方案与成果都为培养适应民族地区体育事业发展要求的高级专门人才和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提供了十分有价值的参考。
1.3.2.5 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科建设
我国关于学科建设的研究大体上始于2002年,应该说起步晚、进度慢,不过随着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建设的发展,针对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建设的问题逐渐被重视起来,如曾于久、刘星亮(1999)的《民族传统体育概论》、周伟良(2003)的《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概论高级教程》等,就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从多个角度描述了民族传统体育这一社会现象发生、发展的历史过程及其发展规律。
围绕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建设的问题,还有一些学者明确指出,建设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具有非常重要的紧迫性和必要性,目前民族传统体育学的学科属性不够成熟和系统尚未形成自身的完善体系,可以说存在着如基础理论研究不足、主干学科过于单薄、专业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之间存在差距、忽视科研队伍建设等问题,现在最重要的是构建民族传统体育学科体系要突出时代性、整体性、特色性、互补性和应用性,并主张一要将整体论、文化相对论和实地考察3种研究方法引入到学科之中,二要把学科的知识体系分为基础理论和应用与研究2大类,三要重新调整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以拓宽专业的口径,注意从运动项目的具体形态入手研究民族传统体育。
1.3.2.6 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管理制度
教育管理是一个牵涉教育培养方案实施和教育目的能否最终得以实现的重要问题。毋庸讳言,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在教学和管理上还处于试验阶段,未能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教育教学管理体系,随着我国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的不断推进,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单独招生考试和管理已经暴露了许多弊端。例如,虽然现有的招生管理制度使得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规模急剧扩大解决了民族传统体育后备人才的出路问题,但是由于这一制度不健全和管理系统落后,严重影响了总体质量和办学宗旨,制约了科学化管理的进程。
针对上述情况,有专家认为重要的是应加强管理、完善制度、强化监督等招生管理方法,根据民族传统体育的性质和特点让传统武术和竞技武术在高校中比翼齐飞,并确定对优秀传统武术传承者的报名资格,为传统武术人才招生制定新的招生办法。此外,还有学者指出,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内部管理应该从专业学生特点和职业道德素养等方面入手,通过教育教学实践摸索独具特色的管理方法,根据学生的独特性制定相应的管理策略,并强调要提高教育管理队伍的理论水平,多走近学生了解他们的自身特点,以表扬为主、批评为辅、面向多数,建立班干部骨干队伍。
1.3.2.7 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规格
高等教育大众化虽然使得更多人有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但是这些人学成毕业之后能否顺利找到较为理想的工作,这对于学生、家长、学校和社会来说都是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最终又要将人才输送出去接受社会验收,人才的输入输出最终要聚焦到就业问题和人才培养规格能否适应市场需求的焦点上。
有专家通过问卷调查和专家访谈等方式方法对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职业的社会需求情况予以调查后指出,北京体育大学是10所院校初次就业人数占毕业生总数百分率最高的一所院校,社会对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增加,他们将来可以从事的职业有教师、教练员、社会健身指导员、公安类及企事业保安人员等,其中公安部门占毕业生就业比例首位,而全国体育院校毕业生进入高校、中小学担任体育教师职业的比例仍占多数。
有学者在对人才规格研究中提出,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技术不全面、专业知识深度不够、科研能力不强、外语水平不高是本专业毕业生存在的最大不足之处,其中专项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教学训练能力和裁判能力有待提高,而事业心强、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则是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毕业生的优势所在。
1.3.3 既有研究的启示与不足
我国专家、学者的研究对象主要为高校本科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其研究内容则主要涉及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当前,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存在2大问题亟需解决,即一是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准导致人才培养规格与社会实际需求不符使得毕业生去无定向;二是由于课程设置偏差与教育管理不善致使人才能力与素质普遍平庸难以胜任工作,因而制约了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发展。毋庸置疑,我国专家、学者关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教育的既有研究确实为本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资料和重要启迪。尽管如此,但是既有研究尚有些许纰漏与不足之处,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三点。
一是大多数研究都是以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教学发展现状为对象所作的一些调查和分析且止步于表层现象,改革的对策与建议大同小异,不够深入、系统,未能将社会需求、教育规律与民族传统体育事业发展联系起来加以研究;
二是理论探讨多于实证研究、局部研究多于整体研究,缺乏对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教育发展的整体性、宏观性、系统性理论研究,由此给实践带来盲目性;
三是既有研究在对象选择上样本量较少、研究方法上不够系统,因而得出的结论与提出的对策缺乏全局性调研基础支撑。
我国高校学科专业设置受社会人才需求状况和学科知识体系完善程度制约,前者反映专业设置目的与应用,后者则密切涉及专业设置理论基础和人才培养所需知识架构。面对武术专业名称改变、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成为大学本科以上专业、招生规模迅速膨胀、社会各领域日新月异的现实情况,究竟如何建设与发展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乃是一个值得深入讨论的问题。有鉴于此,本研究就是根据这一理论及实践要求予以确定了研究起点,试图通过这一研究解读有关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教育发展的一些实际问题,旨在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发展提供富有前瞻性的理论及实践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