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水平竞走运动员专项训练负荷控制的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运动训练必将建立在科学数据的基础上,通过计算机对运动训练作程序控制。田麦久教授认为,控制理论在运动训练中的应用分为三级模型:一是训练规律还没有被深刻认识的模糊模型;二是运动成绩及其因素的联系被越来越清晰认识的定型模型;三是定型模型的高级阶段,用科学数据来控制运动训练的定量数学模型。这种模型必须对运动训练有科学的分析,掌握它们的基本规律,形成独立、完整的基础理论,运用数学方法寻找出最佳训练方案。

控制是掌握住对象不任意活动或超出范围或使其按控制者的意愿活动。没有目的或目标就无所谓控制[1][2][3]。负荷引用到运动训练中,是指运动主体在一定活动时间内承担的工作量度,属于运动训练中最活跃、最主导的因素。人们公认,没有负荷就不称为训练,没有恢复的训练是危险的训练。对训练负荷实施控制就是为了实现目标成绩,施控主体对运动机体承担的工作量度及其过程做程序化处理。另外,机体在负荷作用下,必然在生理、心理等方面产生一系列内部反应(效应),这一系列反应可以通过生理、生化指标来定量地描述、诊断和调控[4]。本文简述为负荷效应控制。

田径是一项晚专项化运动,培养一个田径运动员大致分为少儿田径、多项目、项群培养、专项化培养和高水平竞技五个阶段,并在适宜的时间做适宜的事情[5]。我国运动训练学指出,一个运动员达到高水平竞技必然经历基础训练、专项提高、最佳竞技及竞技保持阶段,各个阶段有着不同的训练任务与内容,以及训练负荷要求[6]。各个阶段不仅彼此关联、循序渐进,而且独立存在,自成训练体系。这为探讨高水平竞技阶段的训练规律奠定了理论基础。

竞走是一项有着严格技术要求的耐力性周期运动。严格的技术规定性与机体工作的耐久性是这个项目的基本特征[7]。根据国际田联田径规则(2010),竞走是运动员与地面保持接触、连续向前迈进的过程,没有(人眼)可见的腾空,前腿从触地瞬间至垂直部位必须伸直(即膝关节不得弯曲)。明确两个技术关键限制:腾空和屈膝与否。运动员在比赛中腾空或屈膝,将受到警告或出示红卡,拥有三张红卡的运动员将被取消该场比赛资格,运动成绩为零。所以,竞走又是一项“全”与“无”的项目。“全”是指完成规定距离的全程;“无”是指被取消资格的运动员不记成绩与排名。概括起来说,竞走比赛集“竞技”“竞速”“耐久”三位于一体。日常竞走训练应以技术为中心,把技术训练整合于速度和耐力训练,简述为技术能力训练;把技术训练整合于身体素质训练,简述为技术化素质训练。竞走训练负荷在本文中专指技术能力训练负荷(专项训练负荷)。

竞走是我国的传统优势项目。享有“魔鬼”教练之称的王魁教练引领中国竞走在世界上辉煌过十七年。然而,随着1996年国际田联对竞走技术定义的修改,我国传统竞走训练理念受到了严重冲击,运动成绩一度滑坡,经历了将近十年的世界田径三大赛事的零奖牌“洗礼”。直到2009年年底,国家体育总局田径运动管理中心出台“走出去,请进来”的战略决策,教练队伍国际化,训练环境全球化,训练理念中西一体化,中国竞走终于重新树立了信心,在2010年竞走世界杯赛上收获了两个单项金牌与团队冠军,在2011年世界田径锦标赛上获得了女子20公里银牌、男子20公里第四名和男子50公里第四名,在2012年竞走世界杯上收获男子20公里冠军、女子20公里季军和男子50公里第四名,在伦敦奥运会上收获男、女20公里和50公里铜牌及男子20公里冠军。这一业绩使中国重新跻身世界领先地位,谱写了新的历史篇章。

本研究将在这一历史背景下,以三届奥运会期间国家竞走队男子20公里项目的重点队员及其认真准备重大赛事,并取得相对成功(成绩1∶24∶00以内)的训练-比赛周期的实际完成训练负荷作为研究对象。以寻求训练与比赛成绩的关系为出发点,探讨竞走训练负荷控制的内在规律,建构训练负荷控制的数理模式,力争为竞走专项训练理论的建构提供现实依据和为国家备战竞走大赛提供理论支持与现实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