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市、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综合应用能力·D类(2017-2018视频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章 师德与师德规范

名师课堂

名师课堂

第一节 师德的内涵

考点1 师德的含义(识记)

在我国,师德往往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简称,是从事教学工作的脑力劳动者在教学实践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时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必备的品德的总和。

师德的产生和发展同人们教育活动的发展直接相联系,它对形成教师的职业心理和职业理想,形成教师特有的道德习惯和道德传统,起着重要作用。

在阶级社会里,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有阶级性的,它是一定阶级的利益和意志的体现,是为统治阶级巩固自己的统治服务的。

考点2 师德与教师道德的区别(理解)

在理解师德时,还应注意目前存在的两种关于师德与教师道德的观点。

(一)“师德即教师道德”

持这种观点的人,将师德完全等同于教师道德,认为师德建设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提升教师个人的道德水平。

在一些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文件中,常常会见到: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学习和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发扬艰苦奋斗、实事求是、勇于探索、作风正派、礼貌待人等道德品质。由此可见,这些内容并不是教师这个职业所独具的特点,而是教师作为一个社会公民所应具备的品质。

道德是社会公共生活中最一般最普遍的善恶标准和观念,而师德则是教师职业活动中特有的善恶标准和观念。

1.两者产生的时间有所不同。道德先于教师职业产生,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萌芽和产生,而教师职业道德则是人类社会脑体分工之后才开始产生的。

2.两者的发展有所不同。就它们的发展而言,道德随着社会整体的发展而发展,是在整个社会的广阔空间中形成和发展的,而师德虽然也随社会发展而发展,但更重要的、具体的还是在教师职业领域中形成和发展的,是与教师这一职业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正是在教师这一职业中,其道德的发展才被赋予了教育专业化的特点。

3.两者适用的范围有所不同。教师个人道德的适用范围比较广泛,涉及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而师德大多限于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方面。

因此,应该将师德与教师道德区分开来,以免出现以一般人的道德来替代教师职业道德的现象。

(二)“教师道德是一种职业道德”

持这种观点的人,主张将教师私人领域的个人道德转移到公共领域,让教师所有的道德情感、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全部展现在职业监督之中。

事实上,教师道德与教师职业道德之间存在着范围上的差别。很明显,这种观点将教师道德的公德与私德混为一谈,而我们所说的教师职业道德则更关注于教师在公德上的表现,教师道德更关注于教师在私德上的表现,两者应当区分清楚。

第二节 师德规范

考点1 师德规范的基本范畴(识记)

1.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四次颁布修订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分别是:1985年颁布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要求(试行)》、1991年颁布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1997年和2008年对《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作的重新修订。

2.2008年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目前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蓝本和准则。

(1)规范的内容是: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以及终身学习。

(2)规范的核心内容是:爱岗敬业、教书育人和为人师表。

考点2 师德规范的核心内容及其解析(掌握与运用)

(一)爱岗敬业是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

1.爱岗敬业的含义

爱岗敬业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之一,包括爱岗和敬业两方面含义。

(1)爱岗是对本职工作所产生的一种热爱情绪和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责任就办不好教育。爱岗就是热爱教育事业,具体表现为热爱工作和热爱学生。

(2)敬业是指教师对国家教育发展和学生成长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具体表现为对教育教学工作的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和精益求精,对学生热情关怀、尽心尽力。

2.爱岗敬业的基本要求

(1)要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志存高远;

(2)要甘为人梯,自觉提升精神境界;

(3)要勤业精业,高度负责;

(4)要勇于奉献,杜绝敷衍塞责。

(二)教书育人是教师职业的基本任务

1.教书育人的含义

教书育人包括教书和育人两个方面的内容,教书主要是指教师向学生传递科学文化知识,育人主要是指教师培养学生的各方面品质,二者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

2.教书育人的基本要求

(1)知识系统,扎实有效;

(2)遵循规律,方法得当;

(3)探究出新,追求卓越。

(三)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

1.为人师表的含义

为人师表是指教师用自己的言行举止为学生做出榜样,成为他们学习和效仿的表率与楷模。

这种“师表性”是由学生的“向师性”决定的,在中低年级学生身上,这种特征表现得尤为明显。学生在社会化过程中,对“重要他人”的言行举止易产生模仿,这些“重要他人”主要是家长和教师,而由于教师工作的特殊性,往往教师比家长更容易成为学生的模仿对象,所以说学生的这种“向师性”决定了教师的“师表性”。

2.为人师表的基本要求

(1)为人师表要具有全面性;

(2)为人师表要具有内在性;

(3)为人师表要具有“度”。

考点3 我国师德规范存在的问题(理解)

1.过于抽象空泛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作为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该遵循的基本行为规范,应有利于教师的执行。目前我国出台的师德规范则过于笼统,基本是一些原则性要求,实际操作性不强。比如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这样表述:“热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但是具体该如何爱护学生?如何尊重学生?在规范中却未能明确说明。为此,我们应该更多地向其他国家学习,如美国在《美国全国教育学会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就具体列明了“不应该无理阻止学生接触各种不同的观点”“不能故意使学生处于尴尬或受贬低的处境中”。

2.缺乏教师职业的特点

我国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难以体现教师的职业特色,比如其中所提到的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等是所有公民都应该遵守的。因此在师德规范的制定方面应该体现教师道德的专业化诉求,避免适用各种职业的通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