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条辨》评释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湿温 寒湿

四三、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舌白不渴,脉弦细而濡,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状若阴虚,病难速已,名曰湿温。汗之则神昏耳聋,甚则目瞑不欲言;下之则洞泄;润之则病深不解。长夏、深秋、冬日同法,三仁汤主之。

头痛,恶寒,身重疼痛,有似伤寒,脉弦濡,则非伤寒矣。舌白,不渴,面色淡黄,则非伤暑之偏于火者矣。胸闷不饥,湿闭清阳道路也。午后身热,状若阴虚者,湿为阴邪,阴邪自旺于阴分,故与阴虚同一午后身热也。眉批:此条人多误认阴虚,当知此理。湿为阴邪,自长夏而来,其来有渐,且其性氤氲粘腻,非若寒邪之一汗即解,温热之一凉即退,故难速已。世医不知其为湿温,见其头痛恶寒、身重疼痛也,以为伤寒而汗之,汗伤心阳,湿随辛温发表之药,蒸腾上逆,内蒙心窍则神昏;上蒙清窍则耳聋、目瞑、不言。见其中满不饥,以为停滞而大下之,误下伤阴,而重抑脾阳之升,脾气转陷,湿邪乘势内渍,故洞泄。见其午后身热,以为阴虚,而用柔药润之,湿为胶滞阴邪,再加柔润阴药,二阴相合,同气相求,遂有锢结而不可解之势。惟以三仁汤轻开上焦肺气,盖肺主一身之气,气化则湿亦化也。眉批:至理解此二语,则于湿温思过半矣。湿气弥漫,本无形质,以重浊滋味之药治之,愈治愈坏。伏暑湿温,吾乡俗名秋呆子,悉以陶氏《六书》法治之,不知从何处学来。医者呆,反名病呆,不亦诬乎!再按湿温较诸温病势虽缓而实重。上焦最少,病势不甚显张,中焦病最多,详见中焦篇,以湿为阴邪故也,当于中焦求之。

三仁汤方

杏仁五钱 飞滑石六钱 白通草二钱 白蔻仁二钱 竹叶二钱厚朴二钱 生薏仁六钱 半夏五钱

甘澜水八碗,煮取三碗,每服一碗,日三服。

〔词解〕

①洞泻:是“泄泻”的类型之一,即大便稀溏,持续不已。

〔评释〕论湿温病的主要脉症、法方及治疗禁忌。湿温,是感受湿热毒邪发生的一类病证。当内郁之邪病发于表,外而阳为湿遏,内而气机被阻,胸阳受蒙,就表现出头痛恶寒,午后发热较重,身体沉重疼痛,面色淡黄,胸中气闷不舒,没有饿感,口不渴,舌苔白微腻,脉象弦细或濡细。这是湿温病的主要脉症。凡见这些脉症的,就叫作“湿温”。

湿温病的主要脉症,有些和“伤寒”“暑温”“阴虚”等病证相似,还需要加以辨别。

第一,本证之“头痛寒恶,身重疼痛,舌白不渴”等症状,应和伤寒、暑温区别。其首要之点,在脉象上,伤寒的脉是浮紧的,暑温的脉是右寸独大,本证的脉则是弦细或濡细。这是湿温病的主脉,它和伤寒、暑温的脉象显然不同。另一点,从症状来分析,伤寒恶寒,有明显的发热,并有项强痛,身虽疼痛,但无沉重感,本证则是午后热重,无项强而有身重、胸闷。这是湿温病所必见的,它和伤寒有着明显的区别。暑温则高热面赤,口渴,汗大出。本证是午后身热,舌苔白,口不渴,面色淡黄,胸闷。这是湿温病湿邪中阻所具有的症状,其和暑温也有区别。

第二,本证“午后身热”,应和阴虚进行区别。发热在午后比较重,像阴虚病人的“潮热”。但阴虚病人的伴随症状是两颧潮红,五心烦热,甚至出盗汗,脉象细数。这是阴虚虚阳偏亢所致之证,与本条所列症状有着显著的区别。

通过上述辨别,说明它既不是伤寒,也不是暑温、阴虚,而是湿温。湿温上焦证的治疗方法,是要轻开上焦肺气。因为病虽主在阳明、太阴,但肺主一身之气,为化湿所必须依赖的力量。肺气开湿才能化,这就是“治上焦如羽”的原则。因此,凡具有本条所列症状,无论长夏、深秋、冬天,都可以用辛开淡渗的三仁汤进行治疗。

此外,湿温病是湿热合邪而性属阴。它既有热的成分,也有湿的特性。二者相恋,胶着难解,致使病程较长而不易速愈。因之,在治疗上,它既不像伤寒的汗出热退,也不像温热病的清泄身凉,往往是汗出复热,泄而不解。正因这样,吴氏特把汗、下、润三法,列为禁忌。

其一,忌汗。发汗本是解表法之一,为初期表实无汗的首要治法。但发汗药多辛温升散,温散为寒邪束表所必用,温病是热邪,热本劫阴,最忌温散。至于湿,虽然是阴邪,但性质实不同于寒邪的纯阴,它不仅性质黏滞,容易恋邪,且湿与热合,最难化解。初期虽有恶寒、头痛等症状,也不得误为寒邪而纯用温散发汗。因它是阳为湿遏的表现,它的病本在脾,病标在肺,只能从辛开芳化论治。如果误用温燥发汗,那就会因汗出过多而损伤心液,同时也会导致湿热病邪被辛温药蒸腾上升,导致内蒙心窍而神昏,上蔽清阳而耳聋、目闭。即使未必都到这种程度,也会招致汗出复热,加重病情。因此,对湿热病来说必须禁忌纯用温散。

其二,忌下。在湿热病的初、中期过程中,由于湿热阻滞中焦,多有胸脘痞闷且没有饥饿等感觉,如果误以其为胃肠积滞而用攻下的药,那就会伤害脾阳,使脾气不能升化而反下陷,形成泄泻不止的变证。所以说,湿热病“忌下”。这是指中气偏虚,湿郁气阻而说。若浊滞毒邪,聚于胃肠,则下法是导滞涤浊所必用的。

其三,忌润。润燥养阴,是温病治疗中的一个要法。湿热病既属于温病,为何会忌用滋润呢?这是由于湿热之邪性质不同的缘故。湿热病病邪中的湿,其特性本是阴浊黏滞。滋润一法,药多柔腻,最易碍湿,所以忌用。如误以“午后身热”为阴虚而用之,则湿邪再遇滋腻,犹如胶中加鳔,更会造成邪气固结不解的后果,这是必须注意的。

总而言之,本条所谓的“三忌”,是湿热病治疗中的一般常规。当然,这不能看作是绝对的。如在不同阶段的特殊情况下的确需用时,只要根据湿热的特点并运用汗、下、润的原则,就可灵活掌握应用。

三仁汤方确是治湿热病,湿邪偏重,郁阻中焦气分的一个名方。本条用它治邪在表分,湿遏卫阳而症见恶寒,头身疼痛,则淡渗有余,芳化不足。即使要用,也必须加入藿香、佩兰、青蒿、豆卷等芳化透表的药。至于当湿郁中焦,气机阻滞的时候,用本方后,也有汗出溱溱,热势顿挫,那是气开湿化,热无所恋而外出的间接作用,不得认为本方就有解表的功能。

曾有农民李某,新中国成立前患水肿,从腰至股浮肿,按之没指,恶寒无汗而小便不利,经用麻桂五皮饮,两剂而肿消病愈。1971年(住榆林星明楼下巷)又病水肿,以头面、下肢为著,久经治疗,时轻时重。于1972年托人带信求我治疗。据说病发于感风冒雨之后,现时正当暑天,汗少不渴、头顶痛重一直不解,脘闷纳差,小便短少,大便溏腻,日2~4次。肿以头顶、眼泡、下肢显著。舌苔白腻根厚,脉寸浮而弦,尺滑。当为暑湿相淫,三焦气机受阻,风水相搏,水湿流溢肌肤,上聚头目,下注足胫。方用三仁汤加藁本、浮萍、荷梗,三剂后,身微汗出,小便增多,头痛止,浮肿消。特附记于此,以作为参考。

四四、湿温邪入心包,神昏肢逆,清宫汤去莲心、麦冬,加银花、赤小豆皮,煎送至宝丹,或紫雪丹亦可。

湿温着于经络,多身痛身热之候,医者误以为伤寒而汗之,遂成是证。仲景谓湿家忌发汗,发汗则病痉。湿热相搏,循经入络,故以清宫汤清包中之热邪,加银花、赤豆以清湿中之热,而又能直入手厥阴也。至宝丹去秽浊,复神明。若无至宝,即以紫雪代之。

清宫汤去莲心麦冬加银花赤小豆皮方

犀角一钱 连翘心三钱 元参心二钱 竹叶心二钱 银花二钱赤小豆皮三钱

至宝丹、紫雪丹方并见前

〔评释〕论湿热浊邪上犯心包的症状和治法。

本条根据叶氏原案(见“湿门”第十张姓案)记载,患者体壮有湿,又感长夏湿邪,内犯太阴而自利,外着经络而身痛、发热。当时误用发汗,一方面助热劫津,耗伤心液;另一方面湿热相搏,酝酿交蒸,浊气为辛温所蒸腾而循经入络,上蒙心包,扰乱神明,湿热内郁,阳不外达,以致造成神志障碍,四肢逆冷等厥闭的逆变。这时病以昏厥为主,故治用清宫汤加减,并加用至宝丹、紫雪丹等。

清宫汤去莲心、麦冬,加银花、赤小豆皮方与原案比,多了竹叶,少了菖蒲。从“湿闭”而论,菖蒲是芳香辟秽开窍药,为治湿浊闭窍所必用,不应该减去,竹叶能清心除烦,加入倒也可以。叶霖说:“湿温邪入心包,此方宜去元参、银花,加丹皮、郁金、石菖蒲以开之。若因痰火内闭,更加牛黄、天竺黄,清火豁痰”,可参考。

四五、湿温喉阻咽痛,银翘马勃散主之。

肺主气,湿温者,肺气不化,郁极而一阴一阳谓心与胆也之火俱结也。盖金病不能平木,木反夹心火来刑肺金。喉即肺系,其闭在气分者即阻,闭在血分者即痛也,故以轻药开之。

银翘马勃散方辛凉微苦法

连翘一两 牛蒡子六钱 银花五钱 射干三钱 马勃二钱

上杵为散,服如银翘散法。不痛但阻甚者,加滑石六钱,桔梗五钱,苇根五钱。

〔词解〕

①喉阻:指喉间阻塞不利。

〔评释〕温病中发生咽痛的情况很多,在湿温中,咽痛也是早期的一个伴发症状。因此,为了明确与其他温病咽痛的区别,再进行如下补充。

第一,以咽喉痛为主要特征的病,肿痛来势猛烈,发展迅速,喉部色红有黏液,或有伪膜,并且在发热的同时,就突出了咽痛这一特征。其他伴发咽痛的病,则咽喉部的肿痛不很重,出现也较迟缓。

第二,伴发咽痛的病,其咽痛也不完全一样。一般来说,风温其痛较重,颜色较红有滤泡;湿温则相对较轻。至于秋燥则以咽喉部干燥而痛、干咳为特征,也和湿温不同。另外,风温等病的主证,都有热盛毒重的特点。湿温除咽部阻塞疼痛外,又必具有头胀痛如裹,身重耳聋,胸脘痞闷,舌苔白腻等湿热的主要症状。

第三,湿温咽痛的在气、在血。“自注”谓:“只感喉间阻塞不利,无痛感,或疼痛很轻的,闭在气分;有痛感或较重,闭在血分。”这种气血之分,应该说只是说明程度的轻重不同,不是证候在气分、血分的辨别依据。

从以上的分析,结合湿温所具有的主要症状,始可明确其为湿温的伴发症状。这一症状的出现,主要是由于湿热病邪犯中阻气,酝酿交蒸,浊气上腾,既蒙扰清窍,更闭塞肺气,以致肺气为郁火熏灼,热循肺系达于喉部,同上扰的浊气相结,形成咽喉病变而致阻塞疼痛。这种伴发症状,是肺气失宣,浊热郁结,治疗当用银翘马勃散以宣开肺气,清解瘀热。

银翘马勃散方是叶案“湿门”第六案,治周姓“咽喉欲闭,邪阻上窍”的方子。鞠通将本案整理编入,减去原方中的“金汁”。他以银、翘清热解毒,牛蒡子辛开肺气,并合射干、马勃开闭结以利咽喉,用于本病,确是一个轻清宣肺、开闭清热的方子。

四六、太阴湿温,气分痹郁而哕者俗名为呃宣痹汤主之

上焦清阳郁,亦能致哕,治法故以轻宣肺痹为主。眉批:痹证治法,备载金匮》,学者细详之本论专详温病,不及备论,疟痢仿此

宣痹汤苦辛通法

枇杷叶二钱 郁金一钱五分 射干一钱 白通草一钱 香豆豉一钱五分

水五杯,煮取二杯,分二次服。

〔词解〕

①气分痹郁:指湿邪郁滞上焦气分,气机闭阻不通。

〔评释〕论呃逆见于湿热病证的治法。

呃逆一证,在“风温”中焦证“燥结于肠”第八条中,已作了论述,可参看该条的“评释”。

本条所论,是根据叶氏治某姓“肺气郁”一案整理的。吴氏认为是由湿热之邪留滞上焦气分,郁阻清阳,肺气失宣,冲逆于胸喉之间所致。所以说它的病位在“太阴”,病机是气分“痹郁”,是声音短频而咽中有不快感的一种呃逆。证既属湿阻肺气,治当用宣痹汤以轻清宣肺。

湿热郁阻肺气,气不开则湿不化,湿不化则冲逆难已。因用郁金、射干解郁开气,香豉芳化,通草甘淡,入肺以导湿下行,稍佐杷叶以降冲逆,使郁解气开,湿化热清,冲逆自平。此为治“呃逆”的又一妙法。

四七、太阴湿温,喘促者,千金苇茎汤加杏仁、滑石主之。

《金匮》谓:喘在上焦,其息促。太阴湿蒸为痰,喘息不宁,故以苇茎汤轻宣肺气,加杏仁、滑石利窍而逐热饮。若寒饮喘咳者,治属饮家,不在此例。眉批:着眼

千金苇茎汤加滑石杏仁汤辛淡法

苇茎五钱 薏苡仁五钱 桃仁二钱 冬瓜仁二钱 滑石三钱 杏仁三钱

水八杯,煮取三杯,分三次服。

〔评释〕气喘息促,见于湿温病,为其并发症之一。它除具有湿热郁阻中、上焦的症状外,从所用的方药来看,还必有咳嗽痰浊的表现,这才能属“太阴湿温”证。

湿温病咳喘痰浊,主要是湿热病邪内侵,郁蒸脾湿为痰,痰热上逆于肺,壅阻肺络,使肺气不得下降,于是表现为痰喘息促的症状。对这一症状的治疗,应用《千金要方》中的苇茎汤加杏仁、滑石,以宣肺平喘,清热利湿。

此外,湿温咳喘应和“寒饮”加以区别。本证是新病而兼喘咳,寒饮是宿疾,往往历年不愈,以喘满难卧,咳吐稀白痰沫为主要症状,伴有面浮神疲,背寒肢凉等寒饮伤阳的现象。二者的病史、表现显然有别,治疗当然不一样。因此,“自注”中说:“若 ‘寒饮’喘咳者,治属饮家,不在此例。”

苇茎汤是《千金要方》用治痰热郁肺,酿脓成痈的一个名方。本证虽非郁结成痈,但痰热阻肺则一,故以苇茎汤加味治疗。方中苇茎是清除肺络中痰浊的要药,它甘寒中空,能清络泄热,并协同苡仁清热利湿而导浊下行。桃仁行滞逐瘀,瓜仁涤痰排脓,加杏仁以宣肺平喘,以滑石加强清利湿热的作用。用它治疗本证,效果当然不会错。不过,主药的用量应当加重。热重者,加入金银花、鱼腥草,或加黄芩。喘甚者,加入桔梗、枇杷叶较好。

四八、《金匮》谓太阳中暍,身热疼痛而脉微弱,此以夏月伤冷水,水行皮中所致也。一物瓜蒂汤主之。

此热少湿多,阳郁致病之方法也。瓜蒂涌吐其邪,暑湿俱解,而清阳复辟矣。

一物瓜蒂汤方

瓜蒂二十个

上捣碎,以逆流水八杯,煮取三杯。先服一杯,不吐再服,吐停后服。虚者,加参芦三钱。

〔词解〕

①痛:湿多重着,《金匮要略》原文为“重”。

②伤冷水:指冷水浴、过多接触冷水或雨淋等造成外湿侵犯。

③水行皮中:指水湿邪气郁滞肌肤之间。

〔评释〕论暑伤气分,湿郁肌腠的脉症和治法。

《素问·刺志论》谓“气虚身热,得之伤暑。”本条症见身发热,脉微弱,所以说是“中暍”。

身痛重是兼湿,所谓“夏月伤冷水”,就指明其病因是暑兼湿。身重是湿郁肌腠。脉微弱既是暑伤气阴的表现,又是湿滞阳遏,经脉不利的象征。

病既是暑湿相搏,湿多热少,留滞肌腠气分,以致清阳郁遏,用瓜蒂散借其开越涌泄作用以除湿解暑。

瓜蒂味苦性寒,是强有力的催吐药。以暑湿而论,如属胃有水湿停聚,用它一吐,倒还可以。本条证属外感暑湿,则非它所能治。有谓用瓜蒂散是借吐的作用以自然汗出,而达祛除暑湿,是此,对病轻体壮者,未尝不可,而体弱病重者,用此强烈吐剂,不惟不能愈病,反而徒伤正气,则不可不慎。丹波元简说:“此方与证不符,恐是错出。”其有一定的道理。

四九、寒湿伤阳,形寒脉缓,舌淡或白滑,不渴,经络拘束,桂枝姜附汤主之。

载寒湿,所以互证湿温也。按寒湿伤表阳、中经络之证,《金匮》论之甚详,兹不备录。独采叶案一条,以见湿寒、湿温不可混也。形寒脉缓,舌白不渴,而经络拘束,全系寒证,故以姜、附温中,白术燥湿,桂枝通行表阳也。

桂枝姜附汤苦辛热法

桂枝六钱 干姜三钱 白术三钱,生 熟附子三钱

水五杯,煮取二杯;渣,再煮一杯,服。

〔词解〕

①寒湿:指因脾胃阳气虚弱,水湿停聚所导致的具有“寒湿”表现之证。也指寒与湿相合的外在病邪。本条属于后者。

②经络拘束:指体表肌肉有紧束不舒的感觉,是由于寒湿病邪滞于经络所致。

〔评释〕所谓“伤阳”,主要是指伤了在表的卫阳。寒与湿都是阴邪,邪从外袭,卫阳被伤,则形寒怕冷。寒湿客于经络,经脉拘急,它的表现是肌肉有如绳带紧束的感觉。这是由于在表的经脉,都纵横罗织于肌肉内外的缘故。病是寒湿所伤,人体表里相应,则脾寒生湿,舌质淡而苔白滑,口不渴。至于脉见缓象,自是湿病所应有。不过,既夹寒邪,并有“经络拘束”之感,脉必是缓慢而带弦象。证属寒湿,治用桂枝姜附汤,目的是为了振阳散寒与逐湿。

桂枝姜附汤方证,是对叶案“湿门”第三十王姓案进行剪裁、补充而成。方中以桂枝为君,且借干姜走而不守之性,合力以散寒邪,并佐白术以祛湿气;附子温运中阳,且合姜、术能健脾实里,阻邪内入。则阳气一鼓可振,寒湿一齐逐出。不过,逐在表寒湿,用白术不如用苍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