胁痛门胁痛门:原缺,据原书目录补。

胁痛论

胁痛多属于肝,亦不可执一而论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故肝主阴血而属左,脾主阳气而隶于右。左胁多怒伤,或留血作痛,右胁多痰积,或气滞作痛。虽然痰气亦有流于左胁者,与血相持而痛,血积亦有伤于右胁者,必因脾气之衰也,或悲伤肺气所致也。详列症治于后。

胁痛条例胁痛条例:原缺,据原书目录补。

——伤寒胁痛,用小柴胡汤,不大便加枳壳。方见头痛门

——寒气引胁下痛,用理中汤加枳实。方见气痛门

——胁痛气喘,用分气紫苏饮。方见本门后

——胁痛吐血者,此热伤肝也,用小柴胡汤去半夏、黄芩,加丹皮、鳖甲。方见头痛门

——胁痛,小便赤涩者,湿热也,用龙胆泻肝汤。方见口病门

——左胁痛,脉弦者,肝火也,用柴胡、栀仁、当归、青皮、白芍。不已,加吴萸、炒川连。

——因怒伤肝,左胁痛者,用柴胡疏肝散。方见本门后

——气滞作痛,不得俯仰屈伸,用二陈汤加木香、枳壳、香附。方见气痛门

——悲伤肺气,以致右胁痛者,用推气散加桔梗、白芥子。方见本门后。又方,用川芎、枳壳二味作汤服之。

——两胁走痛,乃湿痰流注在胁下,用导痰汤加芥子、枳壳、香附、木香,甚则用控涎丹,导而下之。方见本门后

——积食寒痰流于胁下,痛若锥刺,手不可近,用神保丸。方见本门后。

——气虚人,脉沉细,不拘左右胁下痛,多从劳役伤脾得之,用六君子汤加川芎、木香、当归、肉桂。方见耳症门

——肾虚人,胸膈胁肋,不拘左右隐隐微痛,乃肾虚不能纳气归源,气虚不能生血之故,宜用补骨脂、杜仲、牛膝以补肾,当归、熟地以和血,又用六味地黄汤加肉桂,以收全功。

——咳嗽引胁下痛,为水饮停蓄,用小青龙汤。方见本门后

——干咳嗽引胁下痛,发寒热,为郁结所致,用逍遥散。方见头痛门。

——胁下硬满引痛,干呕气短,汗出不恶寒,用十枣汤。方见本门后。

——胁下有块作痛,乃劳力所致,用逍遥散,左加木香、青皮、鳖甲,右加芥子、山甲。方见头痛门

——内伤胁痛不止,用香油半杯、生蜜一杯,和匀服,立止。

——胁下肿痛,乃少阳胆经湿热留薄也,用小柴胡汤加枳壳、川芎。体实去人参,加龙胆草,体肥痰盛加白芥子。

——胁痛连腰脊,不能转侧,服六味丸加杜仲、续断。不效,必用八味丸加小茴。

胁痛诸方考

分气紫苏饮

紫苏 桔梗 陈皮 白茯苓各钱半 桑皮一钱 大腹皮一钱 草果仁五分

柴胡疏肝散

柴胡 枳壳 川芎 香附各钱半 陈皮 白芍 甘草各七分

推气散 治右胁胀痛不食。

姜黄 枳壳各钱半 肉桂 甘草各七分

导痰汤

枳壳一钱半 陈皮 半夏 茯苓 南星 甘草各一钱

控涎丹 此方惟善用者,始见奇功,体虚人不可用。

白芥子 大戟 甘遂各等分

共为末,醋糊丸,如胡椒大。

神保丸 治胁下胀痛,大便不通。

胡椒二钱半 木香二钱半 全蝎七只 巴豆霜二分半

共为末,汤浸蒸饼为丸,朱砂为衣。

小青龙汤

桂枝 麻黄 半夏各一钱 细辛 五味 炮姜各五分

十枣汤 治胁下硬痛,有水气,脉弦数。

芫花 甘遂 大戟各等分

共为末,先煮大枣十个,取水去滓,内末药,强人服五分,瘦人服三分,下后随食稀粥。

加味逍遥散 治郁气左胁痛,神效。

当归 白术 白芍 白苓各一钱半 柴胡一钱半 丹皮一钱 栀仁一钱 薄荷五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