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中医病证部分
ZYYXH/T31-2008 胁痛
胁痛是指以一侧或两侧胁肋疼痛为主的病证。病位在肝胆,病性有虚有实,也有虚实夹杂者。实证以气滞、血瘀、湿热为主,三者又以气滞为先;虚证多属阴虚、血虚;实证日久,邪尚未退,阴血已伤,可出现虚实夹杂之证。常见于西医的胆囊炎、胆结石、急性肝炎、慢性肝炎、酒精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肝硬化、肝癌、肝脓肿、脂肪肝、肋间神经痛等病症。
释义
●中医学认为,本病的病位在肝、胆,《灵枢·五邪第二十》曰:“邪在肝,则两胁中痛。”《素问·藏气法时论篇》曰:“肝病者,两胁下痛引少腹。”《素问·缪刺论篇》曰:“邪客于足少阳之络,令人胁痛不得息。”《黄帝内经》认为,胁痛的病因有寒、热、瘀等方面。《素问·举痛论篇》曰:“寒气客于厥阴之脉,厥阴之脉者,络阴器系于肝,寒气客于脉中,则血泣脉急,故胁肋与少腹相引痛矣。”《素问·刺热篇》曰:“肝热病者……胁满痛,手足躁,不得安卧。”《灵枢·五邪》曰:“邪在肝,则两胁中痛……恶血在内。”
●朱丹溪认为,胁痛的病机为情志所伤或风邪入中,致肝气郁结,气滞血瘀,郁而化火,发为胁痛。他在《脉因证治·胁痛篇》说:“肝木气实火盛,或因怒气大逆,肝气郁甚,谋虑不决,风中于肝,皆使木气大实生火,火盛则肝急,瘀血恶血停留于肝,归于胁下而痛。”
●明清时期,张景岳从临床实际出发,将病因分为外感、内伤两大类,以内伤居多。如《景岳全书·胁痛》说:“胁痛有内伤外感之辨……有寒热表证者,方是外感。如无表证,悉属内伤。但内伤胁痛十居八九,外感胁痛者则间有之耳。”
1 诊断与鉴别诊断
1.1 诊断要点
1.1.1 一侧或两侧胁肋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疼痛性质可表现为刺痛、胀痛、隐痛、闷痛、灼痛或窜痛。
1.1.2 常因情绪改变、进食油腻、劳累受凉等原因而诱发,并反复发作。
1.1.3 理化检查:可结合血常规、肝功能、甲胎蛋白(AFP)、胆囊造影、B超、CT等检查。
1.2 鉴别诊断
1.2.1 胸痛:胸痛中有肝郁气滞证,与胁痛中的肝气郁结证病机基本相同。但胁痛以一侧或两侧胁肋部胀痛或窜痛为主,伴有口苦、目眩等症;而胸痛是以胸部胀痛为主,可涉及胁肋部,伴有胸闷不舒、心悸少寐。
1.2.2 胃脘痛:胁痛与胃脘痛皆有肝郁的病机。胃脘痛病位在胃脘,兼有嗳气频作、吞酸嘈杂等胃失和降的症状。胁痛病位在胁肋部,伴有口苦、目眩等少阳经的症状。
1.2.3 相关疾病:胁痛还应与黄疸、鼓胀、肝癌等相鉴别。黄疸、鼓胀、肝癌等在病程中或早或晚均伴有一侧或两侧胁肋部疼痛。其鉴别要点在于:黄疸以身目发黄为主症;鼓胀为气、血、水互结,腹大如鼓;肝癌有胁下积块。
2 辨证论治
临床辨证应分清气、血、虚、实。气滞、血瘀、湿热而致的胁痛,多为实证;肝阴不足而致的胁痛则为虚证。气滞日久常可导致血瘀;血瘀或湿热日久,又可兼有气滞。如实证化热伤阴或虚证兼有气滞,则又可虚实并见。虚证和实证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辨证时应全面分析,辨明主次。治疗应以通为主。实证多采用理气、化瘀、清热、利湿等法;虚证以滋阴柔肝为治,同时亦可适当加入理气之品,疏通肝气,以提高疗效。但理气不宜辛燥,以免更伤其阴,可选辛平调气之品。
释义
●张仲景提出胁痛的具体治法。《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曰:“趺阳脉微弦,法当腹满,不满者必便难,两胁疼痛,此虚寒从下上也,当以温药服之。”“胁下偏痛发热,其脉紧弦,此寒也;以温药下之,宜大黄附子汤。”
●隋代巢元方将本病分为虚、实进行辨证治疗。《诸病源候论·肝病候》中指出:“肝气盛,为血有余,则病目赤,两胁下痛引小腹,善怒。气逆则头眩,耳聋不聪,颊肿,是肝气之实也,则宜泻之。肝气不足,则病目不明,两胁拘急,筋挛,不得太息,爪甲枯,面青,善悲恐,如人将捕之,是肝气之虚也,则宜补之。”
2.1 肝郁气滞证
证候:情志抑郁,善太息,嗳气后觉舒,两侧胁肋或少腹胀痛,走窜不定,甚则连及胸肩部,或有乳房胀痛,且情绪激动则痛剧;伴有纳呆,脘腹胀痛;舌苔薄白,脉弦。
病机:肝失条达,气机不畅,阻于胁络,肝气横逆,犯及脾胃。
治法:疏肝理气。
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减。
柴胡12g,香附15g,枳壳12g,陈皮6g,川芎15g,白芍15g,甘草6g。
加减:胁痛重者,酌加青皮9g,川楝子9g,郁金15g以理气止痛;气郁化火,胁肋掣痛,性急烦躁,口苦口干,尿黄便秘,舌红苔黄,脉象弦数,去川芎,加牡丹皮12g,栀子12g,黄连3g,川楝子9g,延胡索12g以清肝理气,活血止痛;肝气横逆,脾失健运,肠鸣腹泻,加白术15g,茯苓15g,泽泻15g,薏苡仁15g以健脾止泻;胃失和降,恶心呕吐,加半夏6g,广藿香9g,砂仁后下3g,生姜6g以和胃止呕。
2.2 血瘀阻络证
证候:胁肋刺痛,痛处固定而拒按,入夜更甚,面色晦暗,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弦涩。
病机:肝郁日久,气滞血瘀,或阴伤血滞,脉络瘀阻。
治法: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减。
桃仁9g,红花6g,当归15g,生地黄15g,川芎15g,赤芍15g,牛膝15g,桔梗6g,柴胡12g,枳壳12g,甘草6g。
加减:瘀血较重,可用复元活血汤以活血化瘀,通经活络;胁肋下有癥块而正气未衰,加三棱12g,莪术12g,制大黄9g,䗪虫6g以增强破瘀消坚之力。
2.3 湿热蕴结证
证候:胁肋胀痛,触痛明显而拒按,或牵及肩背;伴有身热不扬,纳呆恶心,厌食油腻,口苦口干,腹胀尿少,或有黄疸;舌红,舌苔黄腻,脉滑数。
病机:外湿或内热蕴积肝胆,肝络失和,胆失疏泄。
治法:清热利湿,理气通络。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
龙胆草9g,黄芩15g,栀子9g,泽泻15g,川木通9g,当归15g,生地黄15g,柴胡12g,甘草6g,车前子包煎15g。
加减:发热、黄疸,加茵陈后下15g,黄柏12g以清热利湿除黄;湿热煎熬形成结石,阻滞胆道,胁肋剧痛,连及肩背,加金钱草15g,海金沙包煎15g,郁金15g以利胆排石;热盛伤津,大便秘结,腹部胀满,加大黄后下9g,芒硝冲服12g以泄热通便。
2.4 肝阴亏虚证
证候:胁肋隐痛,绵绵不已,遇劳加重;伴有口干咽燥,五心烦热,两目干涩,头晕目眩;舌红少苔,脉弦细数。
病机:肝郁日久化热,或湿热久蕴伤阴,或病久体虚阴亏,导致精血亏损,肝络失养。
治法:滋阴柔肝,养血通络。
方药:一贯煎加减。
北沙参15g,麦冬15g,当归15g,生地黄15g,枸杞子15g,川楝子9g。
加减:心中烦热者,可加炒栀子12g,莲子心3g以清心除烦;头晕目眩者,可加黄精15g,女贞子15g,菊花9g以益肾清肝。
释义
●刘平主编的《现代中医肝脏病学》将胁痛分为肝气郁结、瘀血停留、肝胆湿热、肝阴不足四型。王永炎主编的《中医内科学》(六版)分为肝气郁结、瘀血阻络、湿热蕴结、肝阴不足四型。王育群主编的《肝胆证治广纂》分为邪郁少阳、肝气郁结、痰浊内停、脉络郁阻、阴虚胁痛、食积胁痛、肝胆湿热七型。《上海市中医诊疗常规》胁痛篇分为肝郁气滞、湿热蕴结、肝阴亏虚、血瘀阻络四型。
●中成药
大黄利胆片:每次2片,每日2~3次,60日为1疗程。清热利湿、解毒退黄。适用于肝胆湿热所致的胁痛,口苦,食欲不振等症;胆囊炎、脂肪肝见上述证候者。
3 其他治法
3.1 针刺
3.1.1 体针:主穴,期门、支沟、阳陵泉、足三里。肝郁气滞者,加行间、太冲;血瘀阻络者,加膈俞、血海;湿热蕴结者,加中脘、三阴交;肝阴不足者,加肝俞、肾俞。实证针用泻法,虚证针用补法。
3.1.2 耳针:取穴肝、胆、胸、神门,毫针中等强度刺激,也可用王不留行贴压。
释义
●唐代孙思邈认为,胁痛的发病脏腑在肝胆,并以病因为据,分肝湿热和肝虚寒两类论治。此外,他还谈到针灸治疗胁痛,主张不同季节选取不同穴位,方收良效。
●《备急千金要方·肝脏篇·肝脏脉论第一》中提到:“春当刺大敦,夏刺行间,冬刺曲泉,皆补之。季夏刺太冲,秋刺中郄,皆泻之。又当灸期门百壮,背第九椎五十壮。”
3.2 穴位贴敷
用中药穴位敷贴透皮制剂“肝舒贴”(主要由黄芪、莪术、穿山甲等药物组成)通过穴位给药,可治疗胁肋疼痛。
释义
●王灵台通过穴位敷贴中药透皮贴剂——肝舒贴(主要由黄芪、莪术、穿山甲等药物制成)治胁痛。选择肝郁脾虚兼血瘀的慢性肝病胁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肝舒贴,贴于肝区胁肋疼痛部位(期门、日月、章门)和肝俞、足三里处,2~3日/次。对照组:口服逍遥丸,6/次,3次/日。疗程均为2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4%,对照组86.6%(P>0.05),在胁痛缓解起效时间、持续止痛时间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无痛人数占30.0%,对照组无痛人数占16.7%(P<0.05);对Ⅲ级疼痛缓解率试验组为80.0%,对照组为33.3%(P<0.05)。提示肝舒贴在治疗胁肋部疼痛方面有明显优势。
4 调摄与预防
4.1 结合心理治疗和心理护理,通过医务人员的解释、安慰、鼓励,使患者对疾病消除疑虑,振作精神,树立信心,稳定情绪,保持恬静愉快的心理状态,以利气机调达。
4.2 切忌暴饮暴食和煎炸的食品,勿过食膏粱厚味,饮食宜清淡,摄入的蛋白质要容易消化。
4.3 患者要劳逸结合,做到动静适宜,以使气血流通。
参考文献
王灵台.肝舒贴治疗慢性肝病胁痛的临床研究 [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4,38(1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