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为报销高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2.3 报销的风险

除了通常意义上的法律风险外,还有三类风险对于企业及其相关人员的影响也很大,需要特别加以注意。

2.3.1 涉法风险

办理费用报销,必须提交符合国家规定的原始凭证。

大多数报销人都知道,要报销就得交发票。但也确实有些人,特别是企业领导者会在财务人员的“配合”下,做出没有发票也能报销变现的事来。


国内某知名民营公司有两笔处理废料的收入,合计623.29万元。在总经理的授意下,出纳仅将65.61万元转入了公司账户。之后,出纳又根据董事长的授意,分两次将370万元转入了董事长的个人账户,供其偿还个人债务。

董事长向公诉机关解释说,自己为公司支付的费用,仅是可以提供票据的部分就已经超过了370万元。况且公司长期以来就存在“公款私用、私款公用”的情况。所以,公司是将一部分营业外收入存在了 “小金库”里,用于支付一些无法报账的开支。

——详见每经网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6-09-02/1035542.html


这家民企董事长显然对其中蕴藏的涉法风险缺乏充分认识,也未能用发票来证明接收公司转入其个人账户370万元的合法、合规、合理性,自然要承担法律风险。

客观地说,用“小金库”截留公款,以支付一些没有发票的因公消费,这种做法在社会上具有一定程度的普遍性。国家虽然年年在查,却也屡禁不止。事实上,国家清理小金库的重点在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的身上,而每年的清理行动就像是秋收赶场。

2.3.2 涉税风险

没有发票的报销变现的确存在涉法风险,那是不是有了发票,就没有风险了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因为还有涉税风险。

以下5种常见名目的报销,就容易引发涉税风险。

1.礼品

发票上写着“礼品”两个大字,总会难免令人联想到行贿受贿的场景。同时,也极易引起税务人员的质疑:企业是否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了呢?即便这笔个税由企业来承担,那么企业实际上缴税了吗?这一下岂不是引火烧身?!

所以,对于任何一个企业而言,开具“礼品”发票都是需要特别谨慎的。

2.办公用品

一沓发票上如果都只写着“办公用品”几个字,那就有引起检查人员“关心”的理由了:买的什么办公用品啊?买了多少啊?为什么买这些东西啊?上次是什么时候买的啊?为什么隔这么长时间买啊?为什么买这么多啊?单位有多少人啊?还没用完的东西放在哪里了?拿出来让我们看看,怎么样?

如果实际上买的不是办公用品,谁都经不住税务、审计、纪检、监察人员一句接一句的刨根问底,最后必然会露出马脚。到了那个时候没啥含糊的,补税是轻的。

3.汽油费

不管是公家的车还是私家的车,都会需要加油。于是,一些企业就号召员工积攒私家车加油的发票,用来替代其他花销的报销。

凡事都得讲个度吧?夸张点说,一家不做公路运输生意的公司累计报销的汽油费都能开出租公司了,该怎么对税务人员解释?又凭什么解释?结果自然是可想而知了。

4.会议费

要是开出这样的发票,最好是真的开会了。

不是有了一张“会议费”发票就能踏踏实实报销入账的,还要有两个必备附件加以佐证:一是参会邀请文件,这是证明会议真实性的基本要件;二是载有会议主题、主办单位、召开地点、参会单位或人员组成、开始和结束的时间、议程和吃住行安排、与会者报到登记等内容的书面会务材料。

对于组织会议的单位来说,除了要给参会方提供上述两个必备附件外,还应当备有参会人员签到记录,会议场地租赁和相关服务合同及发票,住宿、就餐、出行服务合同及发票,会务资料和用品的制作合同及发票,以及向参会人开具的会议费发票。

没有这些,税务、审计、纪检、监察的关是过不去的。

5.餐费

餐费是最典型的公私兼有类报销,也常常是诱发违法、违规、违纪(以下统称“三违”)问题的入口之一。

即便是真实的因公招待用餐,也并非是想怎么花就怎么花。这一点,会计们是最清楚的,因为国家有规定的比例,超出就要视同利润依法缴纳企业所得税。

所以,餐费多了,就相对会多缴税。

2.3.3 涉众风险

在信息时代,各种传播载体不但能将一件事的影响迅速扩大,而且还能深入挖掘。它们既可以将正能量传递给更多的人,又可以对假公济私、以权谋私、顶风违纪、中饱私囊、不作为和乱作为等行为发挥强大的公众监督作用,使相关人员无处藏身。

特别是对于国有企业的工作人员,被社会公众发现或揭露“三违”问题的风险较以往大幅增加。

下面这个案例经由网络媒体扩散传播,迅即被公之于众:


一位网友在论坛里发帖子举报说,某大型上市国企的一位高管报销的100万元业务招待费里有44万元用的是假发票。“打飞的到北京去吃几碗牛肉面就花了25400元”“快餐厅吃碗牛肉面8900元”等内容迅速吸引了公众的注意。

——详见和讯网http://stock.hexun.com/2013-04-25/153569723_2.html


在自媒体如此发达的信息时代,类似的“三违”问题一旦报销入账,就很可能会在公众的迅速关注和扩散下面临质询,甚至要接受相关机构的调查。这类涉众风险对于意欲“三违”报销的人,确有必要三思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