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天大视野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章 序

愿思想碰撞迸发出明亮火花

想不到在年近八旬时,我还能贡献给读者这样一本书。

这是一本讲述航空航天技术与社会相互关系的书。1958年我自北京航空学院(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毕业后,前30年一直从事空气动力学研究试验工作。直至1987年,奉命专职从事863计划航天领域专家委员会的工作,开始专注于航天发展战略研究。这两份工作的性质完全不同,前者是微观的力学现象研究,后者是宏观的总体研究。但空气动力学的基础知识和较长时间的科研能力训练,对后来我从事的战略研究十分有益。特别是空气动力学的研究对象从来是航空航天不分家的,也促使我在航天战略研究中,开始关心和参与我国航空界的一些研究工作。由于这些积累,才能写出这本既有航天也有航空,以及空天一体化的书。

这是一本面向世界的书。在863专家委工作期间我得到了许多参加国际交流的机会,其中以参加国际宇航联合会(IAF)和美国航空航天学会(AIAA)的学术活动居多。同时,也在北京接待过许多航空航天专家。这些活动让我受益匪浅,使我能够从全球的角度和国际关系的角度,来考察世界航空航天技术的变化。

这是一本跨学科的书。21世纪伊始,我参加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中心的许多学术活动,包括许多国际交流活动,大大开阔了我的视野。从此,我发现从科技人员的角度和从哲学家的角度去观察科学技术的变化,会有许多不同。这种对话,给了我启迪,让我开始从科学、技术与社会相互关系的角度,对航空航天进行更多的思考。

这是一本独立思考的书。1929年,陈寅恪为王国维撰写了如下的墓志铭:“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章。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这句话我常记在心中。因此在本书中,我的有些观点挑战了西方权威,有些观点不同于电视节目中的某些军事专家,也有些观点有别于一些著名院士。当然,我在这里只是提供一家之言,偏颇和错误之处,望读者指正。实际上,在我的博客中,许多网友也给我的文章提出了许多不同意见,让我受益匪浅,愿思想的碰撞会迸发出明亮的火花。

这是一本面向互联网时代的读者的书。我从1997年开始接触互联网。开始上网时,感觉像学游泳,游着游着,发现自己进入了一个过去未曾见过的世界。2007年,我在新浪网注册了自己的博客,至今发表了近500篇文章。由于互联网上的读者大多不喜欢篇幅长的文章,所以我的每篇文章都不长,大都在1500字左右。这使我学会了用精练的语句来表达更多的信息。许多文章后来发表在《太空探索》、《国际太空》等航天杂志和《中国青年报》、《新天地》等大众媒体上。在写这本书的时候,我开始想遵循以前的习惯,写成一本从头到尾逻辑性很强的书,后来发现在移动互联网无处不在的今天,不妨学习微信上推送信息的方法,保持每篇文章都不长,且能独立成章,读者可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选择阅读。同时,为了保持较好的连贯性和完整性,我对这些文章进行了修改和编排,并在成书时补充了许多内容。如果有读者想更系统地了解航天科技的发展,建议您花费一些时间去读一下我在10年前写的另一本书《航天科技与社会第四次浪潮》。另外,为了让读者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书中标出了部分文章的写作日期。

最后,我要感谢本书的编辑赵娜。她与我来自同一所大学同一个系,而且我有幸参加了她在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有关空气动力学的硕士论文答辩。没有她的提议和为此付出的辛苦,这本书是不可能问世的。非常巧合的是这本书的酝酿正值她怀孕期间;而这本书出版时,她的宝宝已经学步了。因此,这本书也是我送给她宝宝的一份礼物。

同时还要感谢出版社的另一位编辑也是北航校友的吴长莘,没有她细致周到的工作,这本书是不可能问世的。

黄志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