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新解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上 德部

帛书校勘本 德部一

[1][2][3]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4]德,是[5][6]无德。

上德无[7][8]而无以为也。

上仁[9]为之而无以为也。上义[10]为之而有以为也。

上礼[11]为之而莫之应也,则攘[12]臂而乃之。

故失道而后[13]德,失德而句仁,失仁而句义,失义而句礼。

夫礼者,忠[14][15]之泊,而乱之首也。

前识者,道之华[16]也,而愚之首也。是以大丈夫居其厚[17],而不居其泊[18];居其实[19]而不居其华。故去罢而取此。

传世王弼本 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帛书译文

上等德行者彰显(自身孕育的)德行,所以是有德者;下等德行者彰显失去了(又仿效而来)的德行,所以是无德者。

上等德行者不去仿效因而不需要凭借模仿。

上等仁爱者仿效(他人)但不凭借这些仿效来的东西。上等义理(讲忠信)者有所仿效同时要凭借仿效来的东西。上等礼教者尽力去仿效他人却没有响应者,只好卷起袖子强推人们去遵循礼教。

所以,失去了道便需要呼唤德行,失去了德行便需要抓牢仁爱,失去了仁爱便需要抓牢义理,失去了义理则不得不牢牢抓住礼教。

所谓礼,乃是忠信的止步不前,更是动乱的祸首。

以前的那些有学识的人,把道描绘得花里胡哨,而这恰是愚蠢的开端。所以,大丈夫要居处向下伸延之处,而不居处末端的行止处,要居处笃实之处而不居处浮华之处。因此,要抛弃那个(讲仁、义、礼的儒学),而要选取这个(道法自然之学)。

● 解字

[1]上。“上”是象形字,甲骨文写作“”,乃是对一块木板或一块石片上边放置一件物品的象形描摹。“上”的本义为物在其上,即上边。引申泛指抽象意义的上下之“上”。此处,上下对举。所谓“上德”,即上等的德行,“上仁”即上等的仁爱,“下德”自然是下等的德行了。

[2]德。“德”是会意字,金文字体作“”,从彳从直从心,三个(字)根会意:“彳”表道路,“直”表端直向前,“心”表内心所欲。“德”字的构意源自古代赶马车时的命令语:“驾”(jia)为起步行驶时的命令语;“德”(dei)是直行向前的命令语;“阿”(wo)是拐弯时的命令语;“御”(yu)是停止时的命令语。

“德”的本义为直行向前。所谓“道德”,字面义是在人工修筑的大道上直行向前,不要去抄近路走小路(参见后文“道、路”二字的解读)。由不抄近路,不走小路而端直向前引申指圣人的德行、品德。古人认为,小路比大道近,但那里隐藏有野兽或敌人,也可能有陷阱绳套,甚至能让人迷路。走大道者通常内心端正,走小路者通常机巧而心存侥幸。正是在这么一种充满生活味和形象化的认识和比附下,《老子》将其学说提升为“道经”和“德经”这么一对范畴(实质上是一种形而上的拔高):在正确的道路上端直地走下去。

[3]不。此处的“不”字乃是“丕”字的书写简省体。也就是说,这一章首句的“不”实际上是“丕”字,词义为彰显。

“不”是依托象形字,甲骨文写作“”,上为源自女性阴阜(阴毛)的倒三角形“”,下为表示血液流淌的象形描绘。“不 ”的构意源自女人月经到来后对性交的拒绝,本义为不可、不能、不要(不的口头拒绝义由转注后的“否”字所承继)。

“丕”字则是一个指事字:乃是在“不”下增添一横,以字素标注的方式表示女人怀孕后的月经不再来临(育龄期的健康女性,月经不来的唯一原因便是怀孕)。“丕”的常用义为彰显,即女人怀孕时肚腹的凸起,也含有孕育的意思。这里的“不”当“丕”讲,乃是一种惯常写法。

如西周《颂鼎》:“颂敢对扬天子不(丕)显鲁休。”《毛公鼎》:“不(丕)巩(鞏)先王配命。”《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晋侯三辞从命,曰:‘重耳敢再拜稽首,奉揚天子之丕显休命。'”金文习语“丕显”均写作“不显”。文中的“不(丕)德”便是彰显自身具有(或自身孕育)的德行;“不(丕)失德”则是彰显已经失去了的(从他人处仿效的)德行,即后文所说的“失德而句仁,失仁而句义,失义而句礼”。

正确区分“不”的一形两字,乃是识读这一章的关键:“不(丕)德、不(丕)失德”。“不居其泊、不居其华”两句中的“不”,字体相同,但实实在在是不同的两个字。《老子》一书中还有“不道”“不成”、“不棘”等词语,均应读作“丕”。

[4]失。“失”为指事字,金文作“”,乃是在表示持拿手形的“又”的手腕部增添一横,以字素标注的方式表示手从手腕处的断失。“失”的本义为失去,也可表示丢弃。“失德”即失去了的德行。

[5]是。“是”为会意字,秦简文作:从止,从目标字根日,从直出字根十。三根会意,本义为直对前行的方向是正确的,引申泛指正确。又用为指示代词,表示这、这个、这样。引申用为应答之词,表示同意、赞成、服从等义。

[6]以。“以”字是一个具有图画味的会意字,甲骨文作“”,从人从厶:构意源自手执绳套的人准备套取面前的动物。以的本义为凭借、倚仗,可用在其他文字后面构成联合词组,如“是以、所以、何以、可以”等;也可用在其他文字前面构成双音节词,如“以前、以往”。“是以”一词可对译为“因此是、所以是”。此处文句中的“无以为”,词义是“不去凭借仿效”或“没有凭借仿效”。

[7]无。“无”(無)是依托象形字,甲骨文作“”,乃是在表示人形的“大”的手臂下方,增添树枝之形。无的构形源自古人手执松柏枝条,一边围着篝火跳舞一边呼喊yao-yao-yao-wu-wu-wu的舞者(無是舞字的构字字根)。无的词义来自松柏枝条抛入火中,燃烧后便没有了。所以,“无”的本义为没有了,引申后泛指事物的消失、消亡。“无”与“亡”相近,这就是楚简本《老子》将无写作“亡”的原因。在古文字学中,“无、亡、毋、不、没”五字词义相通,但物象场景及造字方法各不相同,解读时,应细究其词义。

[8]为。“为”(爲)是会意字,甲骨文作“”,从爪从象。“爪”乃人手的象形描摹,通常表示手的持拿或劳作。将“爪”放置于大象鼻子上方,旨在表示大象的鼻子像人手一般可抓拿物品。所以,“为”的本义为仿效,引申可表示模仿、习得,因而是、偽二字的声义偏旁。引申后,可表示“做”和“作”,虚化后则可表示“是”和“被”。

“为”在《老子》一书中共出现105次(“无为”是《老子》一书的基本概念是),形成了“为之,无为,有以为,无以为,无不为”的系列词组。其中最重要的是由“有以为”“无为”和“无以为”构成的否定性范畴:

“为”是仿效;“无为”是不去仿效,没有仿效;“无以不为”则是对“有以为”的否定:因为不去仿效他人因而仿效的是自己,因为仿效自己而实现了自我。所谓汉初“文景之治”时期的无为而治,不是不去作为,更不是无所作为,而是不要去仿效、套用秦代的苛峻刑法及繁琐的文牍制度。李泽厚先生说:“所谓无为乃是一种君道:君主必须无为才能无不为,表面不管,实际却无所不管。”说无为是“君道”这是对的。说无为是表面不管实际上却无所不管则是大错特错。

要追寻《老子》哲思,必须正确识读“为”字。要正确识读“为”字,不但要抛弃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将“为”的构形识读为母猴的谬误,还要从罗振玉将“为”解读为“人牵象去劳役”的错识中跳出来。

[9]仁。“仁”是会意字,秦简文字作“”,从人从古文上。“仁”的本义为上等人,即春秋时代的上层统治阶级。引申后,又指统治阶级中的精华部分,即上层社会中的君子们。这就是果仁之仁的由来。

所谓“仁者爱人”,乃是说,上层统治阶级要爱护下层民众。“仁”做“仁爱”讲,乃是上层统治阶层精华们关爱民众品行的缩略语。“上仁”便是上等的仁慈、仁爱。

“仁”是《论语》一书的最基本概念,共出现109次。孔子为什么讲仁?春秋末季,正是血缘部族小国向地缘制大国合并、进发的兴盛时期。各国之间忙于吊民伐罪,统治阶级将下层民众(尤其是与自己血缘不同的族众)视作禽兽任意杀戮。面对这种局势,孔子大声疾呼“仁者爱人”,开创了中华民族仁爱主义的先河。后进学者大多不辨“仁”字的三个词项:上等统治阶层;上等统治阶层中的精华,即君子们;上等统治阶层中的君子们所具有的仁慈品行,即仁爱。同时,又深陷训诂学的泥淖之中,无力跳出许慎在《说文》中把仁字解读为“从人从二”, “仁”为两人行,相互关爱的错识。可谓一字错识,满篇皆荒唐。

[10]义。“义”(羲)是会意字,甲骨文作“”,从我从羊:“我”表两军对阵,羊表雄性公羊。义的构意源自两只公羊为争夺领导权和交配权而展开搏斗:两只公羊同时后退到一定距离,然后同时向对方急冲,相遇时前蹄跃起,同时用角对撞。

“义”的本义为仪式(含有对等施加的意义在内)。义的仪式义由转注后的仪字所承继,义则表示引申后的人与人之间的对等性的施加给予义,即义理和信义(俗称讲义气)。在“忠孝节义”四种道德范畴中,义是唯一一种具有对等、平等特性的道德诉求。江湖人士最讲“义”,所谓义,即俗语所说的“你给我半斤,我还你八两;你掘我家坟,我便挖你家墓”。

[11]礼。“礼”(禮)是“豊”的本义转注字。甲骨文的“豊”写作“”,从壴从双亡:“壴”是古代立鼓的象形描摹,“亡”是趴伏在地上的人,在此表示整齐划一,一下一下地有节奏地跪拜在地。“豊”便是众人按照鼓点声整齐划一地实施祭拜,豊的本义为礼仪。引申后,又有礼数、礼节义。在“豊”的左边增添示旁,便创设出转注字“禮”,承继初文“豊”的全部词义。“豊”则成为汉字形声系统的声义偏旁,如“體、醴”等字。

[12]乃。“乃”是象形字,甲骨文作“”,构形源自捕猎野兽的链球。“乃”的本义为扔出,含有由此往彼的意象。“乃”的本义由转注后的“扔”字承继,“乃”则用为汉语虚词,表示引申而出的由此开始,以及到此为止义。此处的“乃”意谓推搡前去,即生拉活扯让别人去做一件事。“乃”的古音读作er,与“二、耳、尔、而、日、儿”等字同一音系。

[13]后。“后”是会意字,甲骨文作“”,构形源自将手握成圆圈护口上而吼叫。“后”的本义指王权母系制时代的女性家族首领。引申后,又用为王权父系制时代的王后、皇后义。

“后”与“司”为同源分化字(同一字形分化为两字)。通常以左手圈放口上表示司令之“司”,以右手圈放口上表示王后之“后”。“后”在这一章的文句中用作吼叫呼唤。

“失道而后(吼)德”的意思是说,失去了道便会诉求(呼喊)于德行。

注意:“后”与“後”是古今不同的两个字,简化字将两字合并为一。帛书本原文如此,不是“後”字。后学注解本将“后”妄改为“後”,已尽失原书之旨趣。

[14]忠。“忠”是形声字,从心中声:心为类旁,表示与人心有关;“中”为声义旁,表声且表围绕一点旋转义(甲骨文的中字,构形源自氏族居住地中心广场上的旗帜)。所以,“忠”的本义为一心一意环绕一处(某人或某个集团),即忠诚。

[15]信。“信”为会意字,早期金文作“”,从人从口,以行走之人的捎话表示口信义。后期金文改为从人从言,但信的口信义未变。由捎话给人时的不增不减、原话原说引申出讲信义及诚信义,又由诚信义引申出信任义。

[16]华。“华”(華)是“”的本义转注字。“”是象形字,甲骨文作“”,构形源自春季开满白花的泡桐树(古人以泡桐开花表示春耕及一年之始的物候)。“”的本义为树木之花。进入汉字形声阶段后,增添“艹”作“華”,承继初文的本义(则成为汉字形声系统声义偏旁。例如山、夏之)。“華”字词义引申后,泛指草木之花,引申后又有浮华虚饰义。

[17]厚。“厚”是会意字,金文作“”:“上”为反转字根厂,内里的“”乃是公畜伸展向下的生殖器。“厚”的词义源自越伸越长的公畜(马、驴)生殖器,本义为伸长向下,引申泛指厚薄之厚(这就是厚、吼、后三字同一音系的原因)。

[18]泊。“泊”是会意字,从水从目标字根白:“水”表河流,“白”为目标字根,表示水中可停泊之处(类同魄、的、習等字中的白,与白色之白无关)。“泊”的本义为水边可上岸之处,引申后又有停泊义。由水边靠岸处引申出水浅之处,因而与“薄”同一音系。此处也可借用为厚薄之薄。

[19]实。“实”(實)是会意字,小篆字体作“”,从宀从贯:“宀”表屋室,“贯”表串系成串的货贝。“实”的词义源自家中有成串的货贝钱财,即家中殷实富裕。引申后又有实际及实实在在义。又由收获后吊挂在家中的谷穗麦穗,引申出果实(种子)义。

● 句读

上德不(丕)德,是以有德,下德不(丕)失德,是以无德。

译文:上等德行者彰显(自身孕育的)德行,所以是有德者;下等德行者彰显失去了(又仿效而来)的德行,所以是无德者。

“不德”即丕德的词义是彰显自身固有的德行。不与丕字是一组古今字,丕字的本义为彰显,又含有自身孕育的意思。

该句的“失德”与“失德而句仁,失仁而句义,失义而句礼”句中的“失德”一词完全相同。“失”的词义为丢弃、失掉。“不(丕)失德”便是张扬因失去而从他处仿效来的德行,也就是失德后迭次仿效学来的“仁、义、礼”。在《老子》眼中,鼓吹“仁、义、礼”的儒家之流,只是一伙“下德”且“无德”者。

上德与下德,有德与无德互为反义词,再加上“不德”与“不失德”这组对应词组塞在中间,形成了事实上的绕口令。由于古往今来研读《老子》的学者,很少有人通读两周青铜铭文并攻读古文字学,又囿于之前训诂学者的望文生义,由此造成了该章文句解读中的大相径庭。例如:李零先生认为后一德字乃是“得”字的误写(或通假)。将此句解读为:“上德无欲无求,所以有得,下德唯恐有失,所以无得。”“有德”等同于“有得”, “无德”等同于“无得”。如果老子其人和古代的传抄者连“德、得”二字都分不清,岂不成为咄咄怪事。事实上,在紧接这一章的《德部二》中,开首便有一个“得”字(即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

陈鼓应先生将此节译为:“上德的人不自持有德,所以是有德;下德的人不刻意求德,所以没有达到德的境界。”任继愈先生将此节译为:“上德不把德表现在口头上,因此就是有德。下德死守着德的名称,因此就没有德。”不识“丕”字由来,如此解读已是揣摩的成分过多了。

注意:此章的“上德”“下德”背后的主语指称的是侯王,即“有国者”,与一般的普通民众没有关系。《老子》一书的主旨是“道佑我王”,即教导明道君王如何统御国家和民众。牢记此主旨并从这个角度来读《老子》,才能获得真谛。否则便会南辕北辙。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

译文:上等德行者不去仿效因而不需要凭借模仿。

此句具有承上启下作用:上德为什么有德?下德为什么无德?乃是因为上德者“无为而无以为”。也就是说,对上德者所要求的是,既不仿效更不凭借迭次仿效而来的“仁、义、礼”——失德而句仁,失仁而句义,失义而句礼。

这一句的关键词是“为、无为、无以为”。为是仿效、模仿、习得;无为则是不仿效或不模仿。无以为的词义是不去凭借仿效。下面一句的“有以为”则是说“需要凭借仿效”,即不仅有所仿效,而且要凭借这些仿效来的东西。这里的“以”,用的是它的本义,即凭借、倚仗。

“无以为”,陈鼓应先生将其译作“无心作为”。任继愈先生译作“并不故意去表现他的德”。陈、任二位大师不是古文字学者,不识“为、以”二字的形、音、义由来,囿于训诂学而想当然地去解读“无为、无以为、有以为”,也是自然而然之事。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也。上礼为之而莫之应也,则攘臂而乃之。

译文:上等仁爱者仿效(他人)但不凭借这些仿效来的东西。上等义理者(讲忠信)有所仿效同时要凭借仿效来的东西。上等礼教者尽力去仿效他人却没有响应者,只好卷起袖子强推人们去遵循礼教。

只要正确识读“为”“无以为”和“有以为”三个词组,该句的解读并不难。接下来的问题便是“仁、义、礼”的排序了,其中最差劲的便是带有强制性的礼,即孔丘先生梦寐以求的“克己复礼”之礼。由此可见,《老子》首章便旗帜鲜明高举反孔主义,对儒学的仁、义、礼给予无情的贬损。司马迁在《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说:“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可谓一语中的。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句仁,失仁而句义,失义而句礼。

译文:所以,失去了道便需要呼唤德行,失去了德行便需要抓牢仁爱,失去了仁爱便需要抓牢义理,失去了义理则不得不牢牢抓住礼教。

该句的关键词是“后”“句”二字。“后”在文句中用为吼叫、呼唤(后与司为同源分化字),与先後之後没有关系;句则用为拘拿、执有,可译为牢牢抓住。

赵又春认为,“仁、义、礼”应对译为“仁政、义政、礼政”。它们“确实是政治概念而非伦理概念,即不按伦理标准划分政体和政治发展阶段”。董京泉先生把该句译为“失去德政而后有仁政,失去仁政而后有义政,失去义政而后才有礼治”。

“仁、义、礼”实质上是政治家推行的社会规范,或者说是一种治国纲要,就像今天的“和谐”以及毛泽东时代的“以阶级斗争为纲”。

夫礼者,忠信之泊也,而乱之首也。

译文:所谓礼,乃是忠信的止步不前,更是动乱的祸首。

《老子》对“礼”的批判可谓一针见血:讲礼之时,便是动乱之日。如果你在“文革”时跳过忠字舞,做过早请示、晚汇报,或者看一看今天的北朝鲜,便应该知道“礼”的实质是什么了。

该句的关键词是“泊”,传世本作“薄”。多数学者认为泊与薄字音相通,不仅可以通假,甚至可以将泊视作薄的书写简体,类同帛书本的“丌”与传世本的“其”。“忠信之泊”与“居其厚而不居其泊”的“泊”字相同,因而可理解为“忠信”程度很差(不厚实)。

笔者认为,将该句中的泊视作薄的通假不仅缺失生活中的形象,也失去了文句的妥帖。“泊”字的本义是停泊。“忠信”的字面意义是忠实守信,即捎话者将托付之言不增不减、忠实地告知第三者。“忠信之泊”的意思是说,迭次失去道、德、仁、义的礼教社会已经到了不敢让他人传话、带话的地步——忠信本身是“义”的内容:你对我忠信,我对你也忠信;如果你对我不忠不信,那么,我对你也不忠不信了。“泊”在此只能译作停止不前,用的是它的本义。

前识者,道之华也,而愚之首也。

译文:以前的那些有学识的人,把道描绘得花里胡哨,而这恰是愚蠢的开端。

“前”指以前,“识”指学识。前识者便是以前那些有学识的人,即《道部十》的“为学者”。此处的“道”指的是《论语》一书中的“天下有道”或“邦有道”,即儒学的仁、义、礼、智、信,与《老子》一书中的玄之又玄之“道”无关。

前识者,指的是儒家之流,即那些自以为师从过圣贤而自认为有学识者的人。《老子》认为,他们根本不明白失道、失德、失仁、失礼的等而下之,居然认为这一顺序是发展向上。甚至,荒诞地认为“礼、义、仁、德”是“道”或“天道”的具体表现和张扬(即道之华也)。基于这种认识,老子得出结论:宣扬“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将“克己复礼为仁”视作大任在身的儒学缙绅先生们只是一伙不识孰前孰后,不知前进与倒退的愚蠢之徒。

“前识者”。河上公注曰:“不知而言知为前识”。翻译成白话便是,不知道而说自己知道便是前识。

李零认为,“前识是先见之明,现在叫超前意识”, “华即花,花好看,但好花不常开,开一阵就败了。实是果实。光开花,不结果,叫华而不实,《老子》认为,先见之明是华而不实,这种聪明,其实是愚蠢。”

陈鼓应认为,“前识,指预设种种礼仪规范。”“者”表“提顿,无义”。笔者认为,前识者便是“以前那些有学识的人”,词义简单明了。陈、李二位先生及河上公都是唐汉之前的前识者。

是以大丈夫居其厚而不居其泊,居其实而不居其华。故去罢而取此。

译文:所以,大丈夫要居处向下伸延之处,而不居处末端的行止处。要居处笃实之处而不居处浮华之处。因此,要抛弃那个(讲仁、义、礼的儒学),而要选取这个(道法自然之学)。

“大丈夫”一词,《韩非子·解老》认为是“谓其智之大也”,即大智慧者。《孟子》一书认为,大丈夫是那些“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者。《文子》认为是“内张而外明”者。事实上,“大丈夫”与“前识者”为对应词,“去罢(彼)”与“取此”也互为对应词。“大丈夫”指老子一派的实行者,“前识者”指师承相传的儒家之流。

注意:这里的“厚”用的是原初本义,即公畜生殖器向下伸展之处,在此表示继续延展,与“泊”互为反义词(“泊”表停止不前)。总而言之,解经当由识字始,字不识,何以解经。

● 随感

这一章是传世本“德经”的首章,是帛书本《老子》全书的首章,也是《老子》一书中字数最多的篇章之一(共22句132字)。

尽管楚简本没有这一章(此章乃后出的另一位老子所写),但其仍是《老子》一书概念集大成者:不仅有“道、法、仁、义、礼”,有“为、无为、无以为、有以为”(缺失“无不为”),还有许多对应词组,如“上德、下德”“有德、无德”“前识者、大丈夫”“厚、泊,实、华”“去彼取此”等等。对上述概念的特定表述,以及它们之间的“相得益彰”,应该是解读《老子》一书的切入点。

如果一位学者对“无为而无以为,为之而有以为,无为而无不为”“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这些文句无法直译,不得不祈灵于训诂学者的通假(除了大多数是古今字、衍生字外,少数是古人的错别字),不得不添油加醋,把对译变成演义,这已经不是我注六经,纯粹是六经注我,是在借助钟馗,以为驱鬼。

这一章中,《老子》以“道、德、仁、义、礼”的等而下之关系,开宗明义地向以孔子为主教的儒学宣战,认为倡导“仁、义、礼”的前识者,只是乱之祸首,愚之开端。大丈夫应该抛弃儒学,循守道学。

由此章文句可知,《老子》书成之时,即最终定稿时,“礼”已演为拘锁人心,粉饰窃权者的工具,因而是“忠信之泊而乱之首”。这一时代应在战国中期以后,甚或更晚一些(汉高祖刘邦让齐鲁儒生制订朝仪之后)。又由《老子》开宗明义便对儒学进行批判,确证《老子》一书比孔子《论语》晚出。又由孟子、墨子对如此尖刻的批评不作回应,可以佐证《老子》书成之时应在《孟子》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