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4 研究框架与创新点

1.4.1 研究对象界定

1)竞争力

竞争力英文为competitiveness,源于古代衡量军事力量的战争。如今,竞争力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经济学、管理学和社会学等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竞争力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其中是两个及以上事物在某一或某些方面进行比较。张金昌认为构成竞争的三要素是:①谁和谁竞争;②竞争什么;③竞争结果。“力”这里可以看作“能力”,一个主体所拥有的完成某项任务的能力。本书将竞争力界定为:竞争力是参与者双方或多方通过角逐或比较而体现出来的一种综合能力。竞争力必须通过竞争才能表现出来。

学界关于竞争力有不同的分类,其中的两种分类较为权威,应用也较多。一种是经合组织(OECD,1992)将竞争力区分为宏观竞争力(macroeconomic competitiveness)、微观竞争力(microeconomic competitiveness)和结构竞争力(structural competitiveness)。宏观竞争力是指国家法律、教育、技术层次的竞争力;微观竞争力是指与企业取得市场和增加利润相关的竞争力;结构竞争力是与技术基础设施、投资结构、生产类型、外部性等相关的竞争力芮明杰,富立友,陈晓静.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理论与方法[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23-24.;另一种是根据不同的对象对竞争力进行分类:包括企业竞争力、产业竞争力和国家竞争力(Francis and Tharakan,1989;Nelson,1992)。企业竞争力是指在竞争性市场条件下,企业通过培育自身资源和能力,获取并利用外部资源,是能够比其他企业更有效地向市场提供产品和服务,实现自身价值的综合性能力。产业竞争力则依据不同的竞争主体区分为产业国际竞争力(不同国家就某一产业进行竞争的能力)和产业区域竞争力(一国内部不同区域就某一产业进行竞争的能力)。本书中所指的是产业国际竞争力,即某国或某一地区的某个特定产业相对于他国或地区同一产业在生产效率、满足市场需求、持续获利等方面所体现的竞争能力。国家竞争力是一个国家在某一产业的国际竞争中,能够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使得该国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能力(Porter,1990)。

2)国际竞争力

国际上有三个机构对国际竞争力的界定比较权威,分别是世界经济论坛(WEF)、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1985年世界经济论坛在《关于竞争力的报告》中首次提出国际竞争力的概念,认为国际竞争力是“企业主目前和未来在各自的环境中以比它们国内和国外的竞争者更有吸引力的价格和质量来进行设计生产并销售货物以及提供服务的能力和机会”。1994年,IMD的《国际竞争力年度报告》中指出国际竞争力是一国一公司在世界市场上均衡地生产出比其竞争对手更多财富的能力。1998年,OECD将国际竞争力定义为生产要素获得持续的高收益和高使用率的能力。中国人民大学竞争力与评价中心研究组认为,国家竞争力实际上是企业或企业家们在各种环境中成功地从事经营活动的能力;《中国国际竞争力发展报告》中认为,国际竞争力实际上是企业或企业家们在各种环境中成功地从事经营活动的能力;复旦大学的芮明杰等(2010)认为国际竞争力是一国在国际市场上生产和销售产品的整体能力,包括产品国际竞争力、企业国际竞争力、产业国际竞争力和国家国际竞争力等。在以上分析基础上,本书将国际竞争力界定为:一国在国际市场上,生产和销售产品以及提供服务,从而获得增长的整体能力。

3)电影产业

电影产业是指以电影制作为核心,通过电影的生产、发行和放映以及电影音像产品,电影衍生品,电影院和放映场所的建设等相关产业经济形态的统称。依据我国统计局2012年7月31日发布的最新《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中,电影产业属于文化产品生产范畴。而依据Hesmondhalgh David的研究分类,电影产业属于七大核心文化产业中的一类。

4)电影产业国际竞争力

在以上对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进行界定和分析的基础上,本书需要最终对电影产业国际竞争力进行界定,以此来确定本书的研究和分析的范围和边界。

电影产业国际竞争力是指在全球一体化的市场环境下,一国的电影产业能够有效利用国内外各种资源,在国际市场上能够比竞争对手提供更优质的电影产品和相应的电影衍生产品,并使电影行业自身以及所在国家获得较高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整体能力。因此,电影产业国际竞争力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相对于他国电影产业竞争优势的能力,这种优势能力主要通过电影产业和电影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来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