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章 秦汉部分(一)

2.1 复习笔记

一、辞赋

(一)贾谊赋

1.简介

贾谊,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人。汉文帝初年,由洛阳守吴公推荐,被召见,官至人中大夫。力主改革政制,因被权贵中伤,出为长沙王太傅。四年后,复被召为梁怀王太傅。怀王堕马死,谊自伤为傅无状,郁郁而死。

贾谊在政治上建议逐步削弱地方割据势力,巩固中央政权,以全力抗击匈奴;并强调重农,充裕民食。

2.著作

贾子新书十卷,共五十六篇。

政论散文:《论治安策》、《过秦论》、《论积贮疏》;

辞赋:《吊屈原赋》、《鵩鸟赋》、《惜誓》、《旱云赋》、《虚赋》。

3.思想

(1)仁与礼:以爱民为主要内容的施仁义、行仁政的思想是贾谊政治思想的基本内容。

a.在贾谊看来,在使汉朝长治久安而不至于重蹈秦亡的覆辙,就必须施仁义、行仁政。

b.贾谊的仁义观已带有了强烈的民本主义的色彩。贾谊认为,秦之所以强大起来并能统一天下,根本原因就在于它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并合乎了民心。

(2)道与德:贾谊认为,阴阳、天地、人与万物都是由德产生的,而德又是由道产生的。因此,在贾谊看来,道是宇宙万物的最终本源,而德则是宇宙万物的直接本源。

4.后世评价

贾谊一生虽然短暂,但是,就在这短暂的一生中,他却为中华文化宝库留下了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他是骚体赋的代表作家。在西汉政论散文的园地中,贾谊的散文也堪称文采斐然。刘勰《文心雕龙·奏启》称其奏疏是“理既切至,辞亦通畅,可谓识大体矣。”其最为人称道的政论作品是《过秦论》、《治安策》和《论积贮疏》。其文说理透辟,逻辑严密,气势汹涌,词句铿锵有力,对后代散文影响很大。鲁迅曾说,他与晁错的文章“皆为西汉鸿文,沾溉后人,其泽甚远。”


(二)枚乘赋

1.简介

枚乘赋据胡刻《文选》本枚乘,字叔,淮阴(今江苏省淮阴县)人。初为吴王刘濞郎中。濞企图谋反,乘上书劝阻,不被采纳。后为梁孝王客。吴楚反时,又上书劝濞罢兵,由此知名。武帝即位,以安车蒲轮征入京,死在路中。《汉书·艺文志》有枚乘赋九篇,今仅存三篇。《七发》是他的代表作。

2.代表作解读

《七发》:本文假设楚太子有病,吴客往问,用七事来启发太子,故名《七发》。先陈说音乐、饮食、车马、游观之乐,都未能使太子兴起;再说以田猎、观涛,引起太子的兴趣,使他略有起色;最后说要向太子推荐方术之士论述精辟的道理,太子听了出一身汗,霍然病愈。它的主旨在说明享乐腐朽的生活是致病的根源,而听取“要言妙道”以提高思想是治病的最好药石。全文规模宏大,词汇丰富,描写事物,铺张细腻;观涛一段,写得尤为淋漓尽致、惊心动魄。《七发》开辟了汉代大赋的道路,但每段颇有变化,不像后来一般大赋那么平板,后人沿袭这种形式写作,称为“七”体


(三)司马相如赋

1.简介

司马相如赋据胡刻《文选》本司马相如,字长卿,蜀郡成都人。前汉著名辞赋家。景帝时为武骑常侍,因病免。客游梁,为梁孝王门客,与邹阳、枚乘、严忌等辞赋家交游。所作《子虚赋》、《上林赋》,为武帝所重,用为郎。奉命出使西南有功。后为孝文园令。病卒于家。有《司马文园集》。著名作品尚有《大人赋》、《长门赋》和散文《喻巴蜀檄》、《难蜀父老》等。

2.代表作品

《子虚赋》、《上林赋》、《司马相如上书谏猎》、《长门赋》等。

3.代表作解读

《子虚赋》:本篇和《上林赋》是司马相如的名作。两赋内容承接,本为一篇,《史记》的《司马相如列传》、《汉书》的《司马相如传》都作一篇,《文选》始分为两篇。本篇假设子虚出使于齐,向乌有先生夸耀楚王在云梦游猎的盛况非齐王所及;乌有先生不服,加以诘难。《上林赋》写亡是公详述汉天子在上林苑校猎的壮观,非齐楚诸侯之国所能比;最后主张修明政治,提倡节俭,用以讽谏。两赋规模宏大,铺叙细腻,是汉代大赋的代表作品,对后来的辞赋影响很大。

4.文学成就

(1)司马相如的文学成就主要表现在辞赋上。司马相如是公认的汉赋代表作家和汉赋大师,也是一位文学大师和美学大师。它是汉赋的奠基人,掌握了辞赋创作的审美规律,并通过自己的辞赋创作实践和有关辞赋创作的论述,对辞赋创作的审美创作与表现过程进行了不少探索。他比较完整地提出了自己的辞赋创作主张。对现代美学的领域作出贡献。

(2)司马相如还是汉代很有成就的散文名家,从整体上看,在语言的运用和形式的发展等方面,他对汉代散文作出了重要贡献。

5.历史评价

司马相如是中国文化史文学史上杰出的代表,是西汉盛世汉武帝时期伟大的文学家、杰出的政治家。他被班固、刘勰称为“辞宗”,被林文轩、王应麟、王世贞等学者称为“赋圣”。同时,司马相如出使西南夷,将西南夷民族团结统一于大汉疆域,被称之为“安边功臣”,名垂青史。


(四)班彪赋

1.简介

班彪,字叔皮,安陵(今陕西省咸阳市东)人。更始时,年二十余,离长安往天水郡(故治在今甘肃省通渭县西北)归隗嚣。后感到隗嚣一定要失败,往河西(今甘肃、青海二省黄河以西地)依大将军宝融,为融画策归汉光武(刘秀)。光武重其才名,召见之。举茂才,历任徐令、望都长。他才高而好述作,曾采前史遗事,并贯串异闻,继司马迁《史记》作《后传》数十篇。其子固在此基础上写成《汉书》。

2.作品解读

《北征赋》:公元二三年,刘玄称帝于高阳,王莽死,玄迁都长安,年号更始。三年,赤眉入关,玄被杀。在这时期中,班彪远避凉州(在今甘肃省),从长安出发,至安定,写了这篇《北征赋》。赋中记述作者北行的历程,抒写怀古伤时的感慨,表现了安贫乐道的思想。


(五)张衡赋

1.简介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今河南省南阳县北)人。历任太史令、河间相等职。他精于天文历算,曾从唯物观点出发,反对当时对于图谶的迷信。文学创作有《二京赋》、《思玄赋》、《归田赋》、《四愁诗》等。有《张河问集》。

2.作品解读

《归田赋》:本篇是抒情小赋,作者以平浅清新的语言,抒写自己不满黑暗现实、情愿归返田园从事著述的心情,反映了抱负无法伸展但又不愿同流合污的思想矛盾。

3.汉赋贡献

(1)张衡是汉赋发展史上承前启后、具有划时代巨大贡献的重要作家。他虚心学习,较全面地继承了前代赋家的表现手法。

(2)张衡更突出的还在于能融汇贯通,极富创造性地创作了《归田赋》,实现了汉赋主体从铺采摛文、闳衍巨侈、重体物而掩情志,向清新爽丽、短小精练、情境相生的转变,而掀开了抒情小赋的创作时代。张衡赋的代表作历来公认为是《二京赋》、《思玄赋》和《归田赋》。


(六)赵壹赋

1.简介

赵壹(生卒年不详),字符叔,汉阳西县(今甘肃省天水县西南)人。他生活在东漠末年,为人耿介倨傲。曾因事几被判处死刑。后为计吏入京,为司徒袁逢、河南尹羊涉等所器重,名动京师。屡被宫府辟命,都不就。所著以《刺世嫉邪赋》为最著名。

2.代表作解读

(1)《刺世嫉邪赋》

“刺世嫉邪”是讽刺和憎恨黑暗的社会现实的意思。文中尖锐地揭露批判了当时统治阶级的腐朽,道德风气的败坏,邪恶奸佞的得势,权门豪族的不法,正人贤才和贫贱阶层的被压抑,鲜明地表示了作者愤世嫉恶、正直耿介的性格和强烈的反抗精神。

(2)《穷鸟赋》

是一篇借物咏怀的作品。通过对穷鸟险恶环境的描述,抒发了作者内心的愤懑与对现实的抗争,表达了东汉末年处于无树位的中下层知识分子的心声。

3.文学成就

(1)赵壹的著作,原有赋、颂、箴、书论及杂文共—十六篇,总为《赵壹集》二卷,宋以后失传。现存的著作,据清人严可均辑的《全后汉文》载,有《穷鸟赋》、《刺世疾邪赋》、《报皇甫规书》、《非草书》以及《迅风赋》《解摈赋》和《报羊陟书》的残句。幸存的《穷鸟赋》和《刺世疾邪赋》是越壹的代表作,后人得以从中窥见赵壹在文学上的成就。

(2)赵壹还是我国书法史上最早的书法评论家。他的代表作《非草书》一文,是我国古代书法史上最早评论书法的重要文献。


二、诗歌

(一)乐府民歌

1.简介

“乐府”一词,在古代具有多种涵义。最初是指主管音乐的官府。汉代人把乐府配乐演唱的诗称为“歌诗”,这种“歌诗”在魏晋以后也称为“乐府”。同时,魏晋六朝文人用乐府旧题写作的诗,有合乐有不合乐的,也一概称为“乐府”。继而在唐代出现了不用乐府旧题而只是仿照乐府诗的某种特点写作的诗。宋元以后,“乐府”又用作词、曲的别称。因这两种诗歌的分支,最初也都配乐演唱的。所以,我们需要把中国文学史上的不同意义的“乐府”区分清楚。

2.作品解读

(1)《战城南》

这是一首悼念阵亡士卒的歌。作品充满了悲壮的气氛,表现出作者对死难者哀悼的心情。有人认为这是诅咒战争和劳役的诗。本篇与下面《有所思》、《上邪》两篇在《乐府诗集》中属《鼓吹曲辞.汉铙歌十八曲》,大约产生于西汉时代。

(2)有所思

这是一首情感真挚热烈的情歌。作品对女主人公在爱情遭到波折前后的情绪,描叙得很细腻、深刻。

(3)《上邪》

这也是一首情歌,是主人公自誓之词:海枯石烂,爱情仍然坚贞不变。有人认为本篇与上篇有连贯性,前篇考虑决裂,本篇是打定主意后作出更坚定的誓言。可备一说。

(4)《江南》

这是一首采莲歌,反映了采莲时的光景和采莲人欢乐的心情。本篇在《乐府诗集》中属《相和歌辞·相和曲》。

(5)《平陵东》

本篇系无辜受害者的悲愤的控诉:官吏贪暴,压榨良民,甚至以刦持手段残害人民。《古今注》、《乐府古题要解》说这是王莽时翟义门人悲悼义起兵讨莽,不克而死的诗(翟义事见《汉书。翟方进传》),但不合诗意。大约翟义事另有古辞,今已不传。本篇在《乐府诗集》属《相和歌辞.相和曲》。

(6)《陌上桑》

本篇叙述一个太守调戏采桑女子而遭到严词拒绝的故事,赞美了女主人公的坚贞和智慧,暴露了太守的丑恶和愚蠢,反映了当时上层社会人们的荒淫和无耻。本篇在《乐府诗集》中属《相和歌辞.相和曲》。《宋书.乐志》题为《艳歌罗敷行》, 《玉台新咏》题为《日出东南隅行》。这里用《乐府诗集》的题名。


(二)梁鸿诗

1.简介

梁鸿,字伯鸾,扶风平陵(今陕西省咸阳县东北)人,生活在东汉前期。家贫好学,和妻孟光耕织于霸陵山中。后居齐鲁之间。最后至吴地,为人佣工。著书十余篇,已佚,今存诗三首。

2.代表作解读

《五噫歌》:本篇是梁鸿经过当时京都洛阳时所作,内容在揭示统治者的奢侈,嗟叹人民的劳苦。章帝看到此诗,很不满,下令缉拿他。他因此改姓运期,字侯光,和妻子避于齐鲁之间。

(三)张衡诗

1.简介

张衡赋据胡刻《文选》本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今河南省南阳县北)人。历任太史令、河间相等职。他精于天文历算,曾从唯物观点出发,反对当时对于图谶的迷信。文学创作有《二京赋》、《思玄赋》、《归田赋》、《四愁诗》等。有《张河问集》。

2.作品解读

《四愁诗》:这是写怀人而愁思的诗,共分四章。《文选》录此诗,前有序文云:“张衡不乐久处机密(当时做太史令,掌管天文玄象,所以称机密),阳嘉(汉顺帝年号)中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不遵法度,又多豪右并兼之家。衡下车(到任),治威严,能内家属县,奸猾行巧劫,皆密知名,下吏收捕,尽服擒。诸豪侠游客悉惶惧逃出境。郡中大治,争讼息,狱无系囚。时天下渐弊,郁郁不得志,为《四愁诗》。依屈原以美人为君子,以珍宝为仁义,以水深雪雾为小人。思以道术相报,贻于时君,而惧谗邪不得以通(据《后汉书.张衡传》,衡曾受宦官的谗毁)。”这序文不是张衡所作,而是后人编集张衡诗文时依据有关历史资料写成的。其中认为本诗是寄托作者伤时忧世的看法,大致上是可信的。


(四)辛延年诗

1.简介

辛延年,著名东汉诗人。作品存《羽林琅》一首,,为汉诗中优秀之作。始见于《玉台新咏》, 《乐府诗集》将它归入《杂曲歌辞》,与《陌上桑》相提并论,誉为“诗家之正则,学者所当揣摩”(费锡璜《汉诗总说》)。

2.作品解读

《羽林郎》:羽林是皇家禁卫军,羽林郎是禁卫军中的官名。本诗内容与羽林郎无关,可能是屈乐府旧题咏当时新事。这首诗叙述一个酒家女子,不畏强暴,勇敢地拒绝霍家豪奴冯子都的诟笑。朱干《乐府正义》认为本诗可能是借历史题材讽刺东汉和帝时代外戚宝氏而作。当时宝宪做大将军,一门兄弟都很骄横,尤其是做执金吾的宝景,常常纵容部下以野蛮的手段强夺民间妇女、财物,人民把他们看做寇雠。此说近是。本篇在《乐府诗集》中属《杂曲歌辞》。


(五)古诗十九首

1.简介

汉代无名氏作品。非一时一人所作,梁代萧统因各篇风格相近,合在一起,收入《文选》,题为《古诗十九首》,后世遂沿用这一名称。

歌词内容,大多写夫妇朋友间的离愁别绪和士子彷徨失意的消极情绪。抒情真挚深入,语言朴素自然,表现委婉曲折,是早期文人五言诗的重要作品,对后代发生很大影响。其中有十二首也被采入徐陵的《玉台新咏》,内八首且列入西汉枚乘《杂诗》题下。但现代文学史研究者大抵认为是东汉后期作品,西汉时代还不可能产生如此成熟的文人五言诗。现选录其中的十二首。

2.作品解读

《行行重行行》:本篇表现女子思念远行异乡的情人。首追叙初别,次说路远会难,再叙及相思之苦,最后以勉强宽慰之词作结。


(六)古诗

1.简介

古诗在时间上指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中国的诗歌作品,从格律上看,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以唐朝为界,唐以前诗歌均为古体诗,其后,古体诗渐渐式微,近体诗发展起来。古体诗又称古诗或古风;近体诗又称今体诗。从《诗经》到南北朝的庾信,都算是古体诗,但唐代之后的诗歌不一定都算近体诗,具体在于格律声韵之分。

2.作品解读

(1)《步出城东门》:这是一首旅客思归的诗。前半写客中送客,后半写归思难遂。

(2)《长歌行》:本篇写万物盛衰有时,光阴一去不返,人应及早努力。《乐府诗集》载《长歌行》古辞凡二首,属《相和歌辞·平调曲》,这是其中的第一首。关于题名来由,崔豹《古今注》说:“长歌、短歌,言人寿命长短,各有定分,不可妄求。”李善《文选》注批驳崔豹说:“此上一篇似伤年命,而下一首直叙怨情。古诗曰:长歌正激烈。魏武帝(按,应为魏文帝)《燕歌行》曰:短歌微吟不能长。傅玄《艳歌行》曰:咄来长歌续短歌。然行声(“然行声”《乐府诗集》作“然则歌声”)有长短,非言寿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