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心理咨询师(三级)理论知识复习全书【核心讲义+历年真题详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章 基础心理学知识

心理学是一门内容广泛的学科,一般可分为基础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将二者区分开来只具有相对的意义,因为二者除研究的目的不同之外,在其他方面,如研究的领域、研究的对象,乃至运用的概念和研究的方法等都是相互交叉的。基础心理学着重于理论体系的建立和基本规律的探讨;应用心理学则将心理学的理论运用于社会实践活动,服务于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工作质量。心理卫生、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是应用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的领域,它服务于保障人们的心理健康。

基础心理学即普通心理学,它是以正常成人的心理活动为对象,阐述心理活动最基本的规律。本章是学习本教程基本知识和其他各章学习的开端,也是他各章的基础。学习掌握基础心理学知识的内容,对于基本知识的学习以及心理咨询技能的掌握,都至关重要。

第一节 绪论

【考查要点】

1.基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

2.人的心理的本质;

3.心理学发展简史;

4.研究心理现象的原则和方法。


【内容详解】

第一单元 基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

一、心理学概述

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科学。

从心理现象发生、发展的角度进行研究,形成了动物心理学和比较心理学两个分支。

从人类个体心理的发生和发展的维度上进行研究,形成了发展心理学,其中包括儿童发展心理学、老年心理学等;

研究社会对心理发展的制约和影响,形成了社会心理学;

研究心理现象的神经机制,形成了生理心理学。

2.把心理学研究的成果运用于解决人类实践活动中的问题,以服务于提高人的工作水平,改善人的生活质量,这又形成了应用心理学的众多分支:

服务于人类健康的临床心理学;

服务于教育的教育心理学;

服务于管理的人力资源管理;

此外还有工程心理学、环境心理学、体育运动心理学、司法心理学、航空航天心理学、文艺心理学、心理测验学等心理学分支。

3.基础心理学的任务,是把心理性各个分支的研究成果集中起来加以概括,总结出人的心理活动最一般的规律。

因为正常成人已经发展成熟,在他们身上能够表现出心理活动最一般的规律,所以,基础心理学是以正常成人的心理现象为研究对象,总结心理活动最普遍、最一般规律的心理学的基础学科。基础心理学所总结出来的规律,又对心理学各个分支的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二、基础心理学的内容

1.基础心理学的内容可以分为四个方面:认知;情绪、情感和意志;需要和动机;能力和人格。

(1)认知

认知:也叫认识,指人认识外界事物的过程,或者说是对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外界事物进行信息加的过程。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心理现象。

认知的过程:感性认识阶段(感觉、知觉)→由表及里、去粗取精的过程(思维、记忆)→理性认识。

(2)需要和动机

需要: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内部推动力量,以欲望、要求的形式表现出来,它反映的是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它是对维持和发展其生命所必需的客观条件的反映;如饿了就有了吃饭的需要,渴了就有了喝水的需要。当人意识到饿了然后去寻找食物,意识到渴了去寻找水的时候,需要就变成了动机。

动机:推动人从事某种活动,并朝向一定目标前进的内部动力。

需要和动机是推动人从事心理活动的内部动力。

(3)情绪、情感和意志

我们常说的喜怒哀乐就是人的情绪和情感。

情绪和情感:伴随认识和意志过程而产生的对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体验。这种态度和体验是以人的需要为中介的,是对客观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

意志:人的思维决策见之于行动的心理过程,表现了心理对行为的支配。支配的力量有强有弱,我们以此来评价一个人地意志力是坚强,还是薄弱。

(4)能力和人格

一个人的心理特性表现在他的心理活动的动力上,也表现在他的能力和人格上,人格又是由气质和性格组成的。

能力:顺利、有效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例如,美术能力就包含着敏锐的视觉、清晰的视觉形象记忆力和手的灵活操作能力等。

气质:相当于平常所说的脾气、秉性。它是心理活动动力特征的总和,即表现在心理活动的速度、强度和稳定性方面的人格特征;有人暴躁,有人温顺,有人活泼好动,有人沉默寡言,这就是气质。

性格:表现在人对事物的态度,以及与这种态度相适应的行为方式上的人格特征。有人总会表现出积极、乐观的情绪状态,有人则总是消极、悲观,这些都是人的性格的表现。

气质是先天就有的,性格是在后天的学习和环境中形成的,两者构成了人的独特的人格。

2.认知、情绪和情感、意志、需要和动机、能力和人格这些心理现象,是彼此联系、密不可分的。

(1)认知、情绪和情感、意志活动,它们是结合成为一体的。一般我们把这三类心理现象称为心理过程,因为它们都是以过程的形式存在的,它们都要经历发生、发展和结束的不同阶段。

(2)每个人的心理过程都会表现出他个人的特点,构成了他独特的心理面貌。组成一个人心理面貌的就是他的心理特性。

①需要、动机反映了他心理活动的动力;

②能力说明了他对某种活动的适宜性;

③气质和性格表现了他的人格特征。

第二单元 人的心理的本质

一、心理是脑的机能

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心理现象是脑活动的结果。。没有脑的心理,或者说没有脑的思维是不存在的。正常发育的大脑为心理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人的大脑是最为复杂的物质,是物质发展的最高产物。

1.无机物和植物没有心理,没有神经系统的动物也没有心理,心理现象是在动物适应环境的活动过程中,随着神经系统的产生而出现,又是随着神经系统的不断发展和不断完善,才由初级不断发展到高级的。

(1)最原始的动物是单细胞动物。单细胞动物就有趋利避害的能力,如变形虫,草履虫等,但这种表现只能叫做感应性,而不能叫做心理现象,因为这种能力有些植物也有;

(2)无脊椎动物发展到环节动物阶段如蚯蚓时,开始有了感觉的心理现象,它们能够对具有生物学意义的信号刺激做出反应,产生了心理现象。环节动物与腔肠动物比较有了神经系统,这说明心理现象的产生是和神经系统的出现相联系的;

此时的心理现象是非常简单的,动物的心理只处于感觉的阶段,因为它们的神经系统非常简单。环节动物之后的其他无脊椎动物也是只有某一感觉器官,如蚂蚁,蜘蛛等。

(3)脊椎动物有了脊髓和大脑,神经系统有了很大的发展,它们有了各种感觉器官,能认识到事物的各种属性,而不只是事物的个别属性,有了知觉的心理现象;

(4)灵长类动物像猩猩、猴子,大脑有了相当高度的发展,能够认识事物的外部联系,但是还不能认识到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的内部联系,它们有了思维的萌芽;

(5)只有到了人类,才有了思维,才能认识到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是人的心理和动物心理的本质区别,我们把人的心理叫做思维、意识、精神。人的心理是心理发展的最高阶段。

2.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

心理现象的产生是和神经系统的出现相联系的,心理由初级向高级的发展,又是和神经系统的不断完善相联系的。人的心理是心理发展的最高阶段,人的大脑又是神经系统发展的最高产物。所以,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充分说明了心理是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活动的结果,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是从事心理活动的器官。


二、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健全的大脑给心理现象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但是,大脑只是从事心理活动的器官,心理并不是大脑本身所固有的。心理是大脑所具有的功能,即反映的功能。

1.心理现象是客观事物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通过大脑活动将客观外界事物变成映象,从而产生了人的心理。

所以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和内容。对人来说,客观现实既包括自然界,也包括人类社会,还包括人类自己。

2.心理是社会的产物。

离开了人类社会,即使有人的大脑,也不能自发地产生人的心理。如,印度狼孩,他们虽然有人的大脑,有人的各项器官,但是由于从小生活在狼群中,脱离了人类社会,因此他们只有狼的本性,没有人的心理。

3.心理的反映不是镜子式的反映,而是能动的反映。

因为通过心理活动不仅能认识事物的外部现象,还能认识到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并用这种认识来指导人的实践活动,改造客观世界。

4.心理是大脑活动的结果,却不是大脑活动的产品。

因为心理是一种主观映象,这种主观映象可以是事物的形象,也可以是概念,甚至可以是体验。它是主观的,而不是物质的。从这个角度来说,应该把心理和物质对立起来,不能混淆,否则便会犯唯心主义或庸俗唯物主义的错误。

5.心理是在人的大脑中产生的客观事物的映象,这种映象本身从外部是看不见也摸不着的,但是,心理支配人的行为活动,又通过行为活动表现出来。因此,可以通过观察和分析人的行为活动客观地研究人的心理。

6.心理现象既是脑的机能,又受社会的制约,是自然和社会相结合的产物。只有从自然和社会两个方面进行研究,才能揭示心理的实质和规律。所以,研究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应该是一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中间科学,它是一门中间科学或边缘科学。

第三单元 心理学发展简史

一、科学心理学的建立

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Ebbinghaus, H.)说过:“心理学有一个很长的过去,却只有一个短暂的历史。”这句话正确地概括了心理学发展的历史事实。

1.“很长的过去”

自古以来人们就对心理现象有着浓厚的兴趣,古代中外哲学家、思想家在说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的时候,都阐述过他们对心理现象的观点。也有学者通过观察和总结自己的经验,发现一些带有规律性的现象。这些思想观点和发现,有些至今仍有参考的价值,甚至今天看来仍然是正确的。

(1)在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影响的争论上,中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例如,孔子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即认为人生而俱有的本性是相近的,后天生活才造成人和人之间很大的差别。在人性的善恶问题上,孟子是主张所有的人都是性善的;荀子主张所有的人都是性恶的;世硕主张人性是有善有恶的;告子则主张人性都是无善无恶的。

(2)气质类型的提出:

在西方,两千多年之前,古希腊哲学家、医生,被称为西方医学之父的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把人分为四种类型,即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和抑郁质,并解释说,这四种类型是由人体内四种液体所占的比例不同造成的;后来,古希腊的盖伦(Galen, C.)提出了气质这个概念,把希波克拉底的分类称做人的气质类型。由于他们对气质类型的划分比较符合实际,所以至今还沿用这四种气质类型的名称。

(3)古代的心理学思想的特点:对心理现象的研究用的是思辨和总结自己经验的方法,所以对心理现象的看法,只能说是一种心理学思想,而没有使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19世纪以前,心理学一直隶属于哲学的范畴。

直到19世纪中叶,由于对心理现象的研究引进了实验的方法,才使心理学成为一门实证的科学,并最终从哲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4)直到19世纪中叶的研究成果:

①德国生理学家韦伯(Weber, E.H.)1840年发现了差别感觉阈限的定律,即韦伯定律;

②1860年德国心理学家费希纳(Fechnet, G. T.)在韦伯定律的基础上开创了心理物理学的新领域;

③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开创了记忆的实验研究,等等。

(5)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对心理学的发展影响最大的要数德国心理学家冯特(wundt, w)了。

冯特的主要贡献:

①他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研究心理现象的实验室;

②相继创办《哲学研究》和《心理学研究》,出版了大量的心理学著作;

③培养了大批学生,这些人后来到了世界各地,在世界范围内对推动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冯特于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二、学派的纷争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心理学发展的初期,人们对心理现象的认识还处在初级阶段。由于心理现象是十分复杂,在这个时期人们很难对它做出全面的解释。但是,随着心理学家的研究,他们不断提出自己的理论观点。由于认识的局限性,一种理论观点必然存在片面性,这种观点就会遭受批评。在批评别人观点的时候,批判者又会提出自己的理沦观点,以弥补别人理沦的不足。但是,他的理论观点也不会超脱时代的局限,仍然会有不足,他又会遭到别人的批评。理论观点的争论就这样展开了,各持己见、互不相让。

伴随各种观点之间的争论,形成了不同的心理学派别,使心理学进入一个学派林立、相互纷争的时代。这种局面在科学发展的初期是难于避免的,而且百家争鸣的局面对推动学术研究的发展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这个时期比较有影响的学派有构造心理学、机能主义心理学、行为主义、格式塔心理学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

1.构造心理学

(1)创始人——冯特和他的学生铁钦纳(Titchener, E.B.)。

(2)主要观点:主张心理学应该采用内省实验的方法,分析意识的内容,并找出意识的组成部分,以及它们如何联结成各种复杂心理过程的规律。也就是企图从意识经验的构造方面来说明整个人的心理,只问意识经验由什么元素构成,不问意识内容的来源、意义和作用。

(3)局限:由于构造心理学派把心理学的内容规定的太狭窄,太脱离生活实际,又把实验的内省方法,即由被试者在严格控制的实验条件下进行自我观察的方法,当作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因而遭到许多心理学家的反对。

2.机能主义心理学

它是在达尔文(Darwin, C.)进化论的影响和詹姆士(James, W)实用主义思想的推动下建立起来的。詹姆士为这一学派奠定了基本的思想基础。

(1)创始人——杜威(Dewey, J.)和安吉尔(Angell, J.)

(2)主要观点:这一学派反对把意识分解为感觉、情感等元素,主张意识是一个连续的整体;反对把心理看作一种不起作用的副现象,强调心理的适应功能;反对把心理学只看作一门纯科学,重视心理学的实际应用。因为它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心理在适应环境中的机能作用,所以被称为机能主义心理学。

3.行为主义

(1)创始人——美国心理学家华生(Watson, J. B.)。反对构造学派的观点,创立了行为主义。

(2)主要观点:认为构造主义研究人的意识,而意识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研究意识很难使心理学成为一门科学。因而主张心理学要抛开意识,径直去研究行为。

①行为就是有机体用以适应环境变化的各种身体反应的组合,这些反应不外是肌肉的收缩和腺体的分泌。

例如,思维不过是肌肉,特别是言语器官的变化;情绪不过是内脏和腺体的变化。

②华生认为,心理学研究行为的任务,就在于查明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关系,由此就能根据刺激推知反应,根据反应推知刺激。只要确定了刺激和反应(即S—R)之间的关系,就可以预测行为,并通过控制环境去塑造人的心理和行为。

因此它是一种典型的环境决定论的观点。

4.格式塔心理学

(1)创始人——德国心理学家魏特海墨(Wertheimer, M.)、克勒(苛勒)(Kohlcr, W.)和科夫卡(Koffka, K.)

(2)主要观点:整体不等于部分的相加,意识、经验也不等于感觉和感情等元素的集合,行为也不等于反射弧的集合,因而反对把心理现象分解为组成它的元素,主张从整体上来研究心理现象,建立了完形心理学,或称格式塔心理学。

5.精神分析

(1)创始人——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Freud, S.)

(2)主要观点:

①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包含着两个主要的部分:意识和无意识。

a.意识是能够觉察得到的心理活动;

b.无意识包含人的本能冲动,以及出生以后被压抑的人的欲望。这种欲望因为社会行为规范不允许满足,而被压抑到内心深处,意识不能将其唤起。它不同于觉察不到的通常意义上的无意识,为区别起见,后来经常将其称做潜意识。

后来,弗洛伊德又提出前意识的概念,认为前意识是介于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的一种中间心理状态。它是那些此时此刻虽然意识不到,但在集中注意、认真回忆、不断搜索的情况下,可以回忆起来的经验。

③弗洛伊德还把人的心理结构分为三个层次:本我、自我、超我。并认为三者发展平衡,就是一个健全的人格,否则就会导致精神疾病的发生。

(3)贡献:潜意识动机的作用,以及儿童期经验对人的心理及人格的影响,由于弗洛伊德的强调和重视,才为心理学界认识,对心理学理论和临床实践的发展,乃至整个文化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当代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取向

对心理学来说,由于它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在人们开始自觉地去认识它的时候,想要用一个完善的理论模式概括出心理现象的本质,难免具有局限性,争论是不可避免的。到了20世纪中叶,人们在争论中认识到了这一点,逐渐把主要精力转移到对心理现象规律的探讨上,学派之争自然就结束了。

学派之争的结束反而为心理学研究的发展开辟了更广阔的天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的心理学思想相继产生,它们以新的思潮或发展方向影响着心理学的各个研究领域,从而加强了心理学研究的整合趋势。其中最具影响的有人本主义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和生理心理学研究。

1.人本主义心理学

(1)20世纪50~60年代的美国,在社会物质文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各种社会问题,加之冷战的影响,在人们心理上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2)以罗杰斯(Rogers.c.R.)和马斯洛(Maslow, A.H.)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这一切不安的根源在于缺乏对人的内在价值的认识。

(3)主要内容:

①心理学家应该关心人的价值与尊严,研究对人类进步富有意义的问题,反对贬低人性的生物还原论和机械决定论。也就是说,他们既反对把人的行为归结为本能和原始冲动的弗洛伊德主义;也反对不管意识,只研究刺激和反应之间联系的行为主义。

②由于行为主义和精神分析是近代心理学两大传统流派,人本主义心理学又与他们有明显的分歧,因此在西方,人本主义心理学被称为心理学的第三势力。

③人本主义认为人有自我的纯主观意识,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只要有适当的环境,人就会努力去实现自我,完善自我,最终达到自我实现。所以人本主义重视人自身的价值,提倡充分发挥人的潜能。

2.认知心理学

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认知心理学是心理学研究的新方向。

(1)主要观点:它把人看作是一个类似于计算机的信息加工系统,并以信息加工的观点,即从信息的输入、编码、转换、储存和提取等的加工过程来研究人的认知活动。

(2)研究途径:认知心理学用模拟计算机的程序来建立人的认知模型,并以此作为揭示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途径。同时,计算机科学也利用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改进计算机的设计。认知心理学和计算机科学的结合,开辟了人工智能的新领域。

(3)认知心理学和计算机科学的结合,开辟了人工智能的新领域。当前,认知心理学又与认知神经科学相结合,把行为水平的研究与相应的大脑神经过程的研究结合起来,深入探讨认知过程的机制。

3.生理心理学

(1)生理心理学探讨的是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和脑的机制。它的研究包括:

脑与行为的演化;脑的解剖与发展及其和行为的关系;认知、运动控制、动机行为、情绪和精神障碍等心理现象和行为的神经过程和神经机制。

(2)对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的研究由来已久,从解剖学、生理学的研究发现大脑机能定位,到心理活动的脑物质变化的生化研究,再到脑电波、脑成像技术的应用,历经一百多年,但其迅速发展还是近几十年。当前,它已发展为一个交叉的和综合性的学科。生理心理学的迅速发展必定会成为推动心理学发展的新的动力。

第四单元 研究心理现象的原则和方法

一、研究心理现象的原则

1.客观性原则

心理现象是世界上最为复杂的现象,认识它、解释它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关键在于,一要有科学的手段,二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

(1)科学的手段

科学心理学诞生以前,心理学靠思辨和总结个人经验的方法,所以心理学只能孕育在哲学的襁褓中,19世纪中叶,心理学引进了实验的方法,才使心理学从哲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20世纪中叶,心理学和先进科学技术,例如和计算机科学结合,使心理学获得了长足的进步。今天,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心理学研究有了更多的手段。脑外科手术的进步,脑化学、电子技术,脑电波、脑成像、记录单细胞活动的微电极技术的应用,为了解和人的行为相联系的脑结构、脑的生物化学活动,以及神经系统加工信息的过程提供了基础,也为心理学的发展开辟了更加广阔的前途。

(2)实事求是的态度

有了科学的研究手段,还要有科学的态度,这就是实事求是,坚持心理学研究的客观性原则。做到这点并不容易,人们往往从某一理论假设出发,对调查或实验资料有好恶之分,喜欢支持自己假设的资料,轻视和自己的假设不一致的资料,因而会歪曲事实;人们也往往对心理现象进行主观的猜测,而不去找它的证据,因而以臆想代替事实,像对动物心理或儿童心理进行研究的时候经常发生的那样。

2.辩证发展原则

(1)心理现象是发展变化的。

动物从没有心理到有心理,心理再从低级发展到高级,直至出现人的意识,这是心理现象的种族发展;

人从出生,历经幼儿期、学龄期、青年期、中年期,最后到老年期,人的心理也有一个发生、发展和成熟、衰老的过程。

就是同一心理现象,例如人的需要,也是发展变化的。婴儿时期,人的生理需要是主要的: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社会性需要越来越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的需要越来越提高;在不同的场合,人的需要也不一样。我们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看待人的心理。

(2)心理现象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人格在心理过程的基础上形成,又通过心理过程表现出来;个体的心理特性一旦形成,又会对心理过程产生制约的作用。没有感性认识就不会有理性认识,感性认识越丰富,越有利于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同时,只有理解了的东两才能更好地感知它,思维又影响着人的感性认识。所以事物都是相辅相成,相互制约的。我们必须用辩证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事物,不能割断事物之间的密切联系。

3.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1)心理学的研究有其理论目的,这就是探索心理发生、发展和活动的规律,为解答精神和物质的关系提供科学的依据。

(2)心理学还有其实践的任务,这就是运用心理学的规律为人类的实践活动服务,解答教育、医疗卫生、人力资源管理、体育运动、司法、交通、文化艺术、航空航天等领域提出来的各种实际问题,以提高人的工作和生活质量。

解决社会实践提出来的问题,这是推动心理学发展的动力。


二、研究心理现象的方法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多种多样,这些方法因其研究对象的特殊性,也有不同于其他学科研究方法的特点。经过一百多年,甚至更长时间的探索,心理学已经形成了自己一套研究心理现象的方法和手段。这些方法和手段可以归为以下四种类型,即观察法、调查法、个案法和实验法。

1.观察法

(1)定义:观察法或叫自然观察法,是指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系统观察人的行为和活动,从中发现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规律的方法。

例如,观察儿童的游戏,记录儿童每天所说的话,了解儿童的注意力和儿童的思维活动,比较儿童语言的发展等。

(2)注意事项:在进行观察的时候,观察者不应干预活动的进行,应该客观地进行观察,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加以记录,然后进行分析。

(3)优缺点

①优点:所得到的资料比较客观、真实。通过对观察资料的分析,也可提供现象之间因果关系的假设,为进一步进行实验研究打下基础。

②缺点:观察法不能控制条件,只能听任活动的自然进行;用观察法获得的资料,也不能按事件发生的先后,简单地做因果联系的解释。

2.调查法

(1)定义:调查法是指就某一问题,用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向被调查的对象提问,让他回答,通过对他的回答的分析来了解他的心理活动的方法。

①用口头提问进行的调查叫访谈法;

②用问卷的方式提问,让被调查者回答进行的调查叫问卷法,例如民意测验。

(2)注意事项

① 在进行口头调查的时候,事先要列好提问的问题或提问的提纲;

②在用问卷进行调查的时候,要按科学的程序制定好问卷,即问卷要有一定的信度和效度;

③问题的设计要准确、具体、而且不能有暗示的作用,不能让被调查的对象难于理解,或者产生歧义,或者暗示出问题的答案;

④在选择调查对象的时候,一定要遵循随机的原则,否则调查的结果具有片面性,不能代表调查的总体。

(3)用心理量表进行心理测验也是一种调查的方法。心理量表是用科学的方法制定的一套标准化的问题,用于测量某种心理品质。例如,智力测验是用来智力测验的量表,经过测验对人的智力发展水平给出数量化的描述,等等。

3.个案法

(1)定义:个案法是对某一被试者所做的多方面的深入详细研究,包括其历史资料,作业成绩、测验结果,以及别人对他的评价等等,目的在于发现影响某种心理和行为的原因。

个案法又叫个案历史技术,这种方法强调的是个体之间的差异。

例如,对超常儿童的跟踪研究就是运用的个案方法。通过对超常儿童的个案研究,可以了解超常儿童的个性特点,影响他们创造性发挥的主客观条件等。此外,像单亲家庭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问题儿童所受到的影响等等也都可以运用个案的方法进行研究。

(2)注意事项:

①个案法是对一个人进行研究所得到的结果,能否加以扩展,应该慎重分析。

②现实生活中给我们提供的个案,有时是非常难得的机会,因为这样的机会如果不是现实生活提供的话,我们是无法用人为的方法制造出来的。许多心理现象只能从现实生活提供的样本身上观察得到,对于个案所提的这样的机会我们应该抓住,而不应该忽视。

例如,一个先天盲的儿童得到治疗见到了光明,他是如何看世界的,生命早期失明对他的视力的发展有无影响,我们只有在这个个案中获得资料。前面我们举的狼孩的例子,给我们提了早期脱离社会生活的儿童心理发展会受到何种影响的资料,这也是没法人为制造的事实。

4.实验法

(1)定义:实验研究的方法就是主试者在严格控制的条件下,观察被试者的行为或活动,探索客观条件和人的心理活动之间的因果联系的研究方法。

(2)变量

①自变量:由实验者选择用来引起被试者心理或行为变化的条件(刺激变量);

②因变量:由自变量引起的被试者心理和行为的变化。

我们所要寻找的就是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因果联系。

③额外变量:除自变量之外的一切能对被试者心理或行为发生影响的因素的作用,这些可能影响因变量的因素叫额外变量。

例如,年龄、性别、知识经验、个性特点、环境条件等等,都会影响记忆的效果。如果要研究记忆的方法对记忆效果的影响,就要控制好上述各种因素,只让记忆方法这一种因素起作用。

④自变量的混淆:在研究设计中,没控制好额外因素的影响,让自变量和自变量以外的因素都对实验结果发生了影响,称为自变量的混淆。

(3)控制额外因素的方法。

①一般是把可以消除的额外因素加以消除。例如噪音的影响等环境因素。

②如果有些额外因素不能用消除的办法加以控制,就要把这些条件固定下来。每种自变量或自变量的各种水平的实验,都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来做,让这些条件在自变量的各种变化条件下所起的作用都一样,剩下来的对因变量发生影响的因素就只有自变量了。

因此,实验效度的高低取决于实验中对额外因素控制的严格程度。


【本节小结】

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科学。

2.基础心理学的内容可以分为四个方面:认知;情绪、情感和意志;需要和动机;能力和人格。3.人的心理的本质:心理是脑的机能;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4.心理学流派及其观点。

5.研究心理现象的原则和方法。

第二节 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

【考查要点】

1.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

2.丘脑、下丘脑以及大脑单侧化;


【内容详解】

第一单元 神经系统的构造及功能

神经系统由两大部分组成,大量神经细胞体集中的地方称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脊髓和脑。把中枢神经系统和各个感觉器官、运动器官以及内脏系统联系起来的一根根神经,组成了外周神经系统,或称周围神经系统。

一、神经元及其功能

神经系统和机体的其他器官一样,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1.定义:组成神经系统的细胞称神经元。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

2.结构:如图2.1所示神经元由细胞体、树突和轴突三部分组成。

图2.1 神经元

神经元的细胞体(包括细胞核和细胞质)和树突是灰色的,轴突外部有一层白色的薄膜包围着,这层薄膜叫髓鞘,起着绝缘的作用,使轴突之间的电位变化不致相互干扰。

3.功能:神经元具有接受刺激(信息)、传递信息和整合信息的功能。

(1)树突——接受外界刺激,将外界刺激的物理、化学等的能量转化为神经冲动,或者接受前一个神经元传来的神经冲动,再将神经冲动传至细胞体。

(2)轴突——将神经冲动从细胞体传到其他神经元。

(3)突触——前一个神经元和后一个神经元彼此接触的部位。前一个神经元的神经冲动传到突触,会引起突触间隙化学物质,即神经递质的变化,神经递质的变化将神经冲动传至下一个神经元。

4.种类

神经元包括:

(1)感觉神经元:又叫传入神经元,它把神经冲动从感觉器官传至中枢神经;

(2)运动神经元:又叫传出神经元,它把神经中枢发出的指令传至效应器官;

(3)中间神经元:在感觉神经元和运动神经元之间起联络作用的联络神经元。

5.反射活动:

感觉器官(称做感受器)接受外界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感觉神经传至神经中枢,神经中枢再发出指令,经运动神经传至运动器官(称做效应器),对外界刺激做出回答性反应,构成了一个反射活动。如下:

外界刺激→感觉器官(感受器)→神经冲动→感觉神经→神经中枢→运动神经→运动器官(效应器)→回答性反应


二、外周神经系统及其功能

许多神经元的轴突聚集在一起组成神经纤维,构成一根神经。外周神经系统就是由遍布全身的神经组成的,它是联系感觉输入和运动输出的神经机构。

1.12对脑神经和31对脊神经

从解剖上看,外周神经系统包括12对脑神经和31对脊神经。

12对脑神经有嗅神经、视神经、动眼神经、滑车神经、三叉神经、外展神经、面神经、位听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和舌下神经。

其中有感觉的,如主管嗅觉、视觉的嗅神经、视神经;主管听觉与身体平衡感觉的位听神经。有运动的,如主管眼球运动的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和外展神经;主管咽部和肩部运动的副神经;主管舌肌运动的舌下神经。也有兼有感觉、运动机能的混合神经。如主管面部、牙齿、鼻腔、角膜、头皮、口唇和咀嚼肌感觉和运动的三叉神经:主管面部肌肉运动和部分味觉,并支配眼泪和唾液分泌的面神经;主管味觉、咽头肌肉运动和唾液腺分泌的舌咽神经,以及调节内脏、血管及腺体等机能的迷走神经等。

31对脊神经均由脊椎两侧的椎间孔发出,分为前、后两支,分管颈部以下身体相关部位的感觉和运动。包括颈神经8对,胸神经12对,腰神经5对,骶神经5对和尾神经1对。脊神经从脊髓发出后总是向下行的,所以任何一节脊髓受到损伤,这节以下的神经所引起的感觉和所支配的运动将受到损伤。

2.躯体神经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

从功能上划分,又可以将外周神经系统分为躯体神经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

躯体神经是到达各个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的神经,中枢神经系统通过它们,支配着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由此,我们可以分辨感觉和支配运动器官的运动。

自主神经又叫植物神经,是支配内脏器官的神经。分布于心脏、血管、呼吸器官、胃肠平滑肌和腺体等内脏器官。

根据植物神经的中枢部位和形态特点,可将自主神经系统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它们两者的活动具有拮抗作用。

(1)交感神经的功能在于唤醒有机体,调动有机体的能量;

(2)副交感神经的功能则在于使有机体恢复或维持安静的状态,使有机体储备能量,维持有机体的机能平衡。

自主神经一般不受意识支配,经特殊训练,意识或意念可在一定程度上调节自主神经的活动。人在情绪状态下会有明显的生理变化,因此,自主神经的活动与情绪有密切的关系。


三、中枢神经系统及其功能

大量的神经细胞集中的地方称作神经中枢。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脊髓和脑。脑又由脑干、间脑、小脑和端脑构成。

1.脊髓

脊髓呈柱状,自上而下越来越细,中间是个管;其横切面接近于圆;管周围呈H形的灰质部分称脊髓灰质。脊髓前端主要由大型的运动神经元构成;后端主要由感觉神经元构成;中段前后端之间集中了自主神经元。

灰质的外边是脊髓的白质,由脊神经的神经纤维构成,负责向脑传送神经冲动,或者把脑发出的神经冲动传递到效应器官。

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统最低级的部位,除传递信息外,也能完成一些简单的反射,如膝跳反射等。

2.脑干

脑干位于颅腔内与脊髓相连接的部位,包括延脑(又叫延髓)、桥脑和中脑三个部分。它是脑的最古老的部位,也是维持生命的基本活动的主要机构。

(1)延脑紧接脊髓,是上下行神经纤维的通道。但是,从身体两侧来的神经纤维,经延脑的椎体交叉向对侧传导,使大脑两半球与身体两侧成为对侧传导和对侧支配的状况。此外,延脑中还有支配呼吸和心跳的中枢。

(2)桥脑在延脑之上,小脑之前,是神经纤维上下行的通道,也是联系大脑与小脑之间神经纤维的通道。

(3)中脑在桥脑之上,是上下行神经纤维的通道,中脑里还有瞳孔反射和眼动的中枢。

(4)脑干网状结构由许多散在于纵横交错的神经网中的大小不等、类型不同的神经元构成,贯穿于脑干的大部分区域。其神经纤维弥散性的投射,调节着脑结构的兴奋性水平,是睡眠与觉醒的神经结构。它使有机体在一定刺激作用下,保持一定的唤醒水平和清醒状态,维持注意并激活情绪。

3.间脑

间脑位于脑干之上,被大脑两半球覆盖着,由丘脑、上丘脑、下丘脑和底丘脑四部分构成。脑干的网状结构也一直延续到间脑。

(1)丘脑:除嗅觉器官以外,其他感觉器官来的神经元都要在丘脑换一个神经元才能到达大脑,因此,丘脑是大脑皮层下除嗅觉外所有感觉的重要中枢,它对传入的信息进行选择和整合,再投射到大脑皮层的特定部位;

(2)上丘脑:参与嗅觉和某些激素的调节;

(3)下丘脑:自主神经系统在大脑皮层下重要的神经中枢,调节着内脏系统的活动;

(4)底丘脑:调节肌张力,使运动能够正常进行。

4.小脑

小脑位于延脑和桥脑的后方,通过三对小脑脚与桥脑和延脑相连;小脑两侧半球又通过其间的环状部化连结成为一个整体。

小脑的结构与脊髓相反:表层是灰质,深层是白质。

其功能是保持身体平衡,调节肌肉紧张度,实现随意和不随意运动。


四、大脑的结构与功能

端脑,也就是平常所说的大脑,覆盖于脑干、间脑和小脑之上,它中间的裂缝称纵裂,纵裂把大脑分为左右两个半球。

1.大脑的组成

(1)胼胝体:纵裂的底上的一个大的横行纤维束,它把大脑两半球连接了起来;

(2)大脑灰质:又称大脑皮质或大脑皮层:大脑外层密集的神经细胞体;

(3)大脑白质:大脑内部髓鞘化了的神经纤维;

(4)基底核:白质内的灰质核团。

大脑灰质的总重量约为600克,占全脑重量约1400克的40%,总面积约为2200平方厘米。大脑皮层的高度发达是人脑的主要特征。

图2.2 大脑左外侧面示意图

2.大脑的沟回

每一侧的大脑半球都可分为三个面:宽广隆起的外侧面,平坦的内侧面和不大规则的下面。大脑半球的外侧面(见图2.2),除明显可见的外侧裂外,还布满了深浅不等的沟。

(1)自半球上缘中点斜跨外侧面的一条沟叫中央沟,它的前边和后边都有一条几乎和它平行的沟,一条叫中央前沟,一条叫中央后沟。

(2)相邻两个沟之间隆起的部分叫大脑的回,中央沟前后的两个回分别叫中央前回和中央后回。

(3)这些沟、回是由于各部分皮质发展的速度不同造成的。发展缓慢的部分陷在深部成为沟;发育快的部分隆起成为回。大脑沟回的形成使得有限的颅腔内容纳了更多的神经细胞。

(4)大脑半球的外侧面以外侧裂、中央沟等为界线可以分为四个叶:

①额叶——外侧裂以上、中央沟之前;

②顶叶——中央沟之后、顶枕沟之前;

③枕叶——顶枕沟之后;

④颞叶——外侧裂之下。

顶枕沟是一条人为划定的界线,大约距枕叶后端的枕极4厘米处。额叶最大,约占半球表面的1/3。

3.大脑皮质的不同区域有不同的机能。

(1)颞叶以听觉功能为主,听觉中枢位于颞上回和颞中回;

(2)枕叶以视觉功能为主,视觉中枢位于枕叶的枕极;

(3)顶叶以躯体感觉的功能为主,中央后回是躯体感觉中枢;

(4)额叶以躯体运动功能为主,中央前回是躯体运动中枢。

(5)前额叶皮层和颞、顶、枕皮层之间的联络区与复杂的知觉、注意和思维过程有关。

(6)大脑的底面与大脑半球内侧缘的皮层——边缘叶,以及皮层下的一些脑结构共同构成边缘系统,是内脏功能和机体内环境的高级调节控制中枢,也是情绪、情感的调节中枢,它与动物的本能活动有关,也参与记忆的活动。

图2.3 大脑皮层躯体感觉和躯体运动区示意图

6.图2.3是大脑皮层躯体感觉中枢和躯体运动中枢的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到,不论感觉和运动,身体各部位在大脑皮层上的代表区域都是倒置的,即脚在上,头在下(面部五官的位置是正的)。而且身体敏感的部位和运动灵敏的部位,因为管这些部位的神经细胞比较多,所以它们在在大脑皮层上所占的区域比较大;迟钝的、活动少的部位,因为管这些部位的神经细胞比较少,所以它们在大脑皮层上所占的区域比较小。

由于延脑的椎体交叉,大脑两半球和身体两侧是对侧传导的关系。


五、大脑两半球功能的不对称性

1.单侧化的定义:大脑两半球的解剖结构基本上是对称的,但其功能又是不对称的,这种功能的不对称性称做“单侧化”。

2.大脑两半球的分工和生活中用手的习惯有关,惯用右手的人,左半球言语功能占优势,和言语有关的,像概念形成、逻辑推理、数学运算这些活动左半球也占优势;右半球占优势的功能是不需要语言参加的空间知觉和形象思维活动,如音乐、美术活动,情绪的表达和识别能力等。

左利手的人,有的和右利手的人相反,有的则没有单侧化的现象。左右手的分工形成以后,右利手的人如果左半球受损伤,言语功能便会发生障碍,而且难以在右半球再建立起言语的中枢。

3.1860年法国外科医生布洛卡(Broca , P.)发现,大脑左半球额叶受损伤导致了运动性失语症,即患者虽然发音器官并没有毛病,却失去了说话的能力。但患者仍保留了听懂别人说话,以及写字和阅读的能力。布洛卡的发现已经证明了,对于右利手的人来说,他们的左半球言语功能占优势,为纪念布洛卡的发现,人们把左半球主管言语表达的区域称做布洛卡区。

4.20世纪60年代,美国神经心理学家罗杰·斯佩里(Spery, R.W.)做了“割裂脑”的实验。割裂脑手术就是切断病人联结左右两个半球的神经纤维束——胼胝体,把两个半球分裂开来。做割裂脑手术的两个病人是右利手,手术前,他们的两只手都能写字和画画,但在手术后,右手只受左半球支配,左手只受右半球支配;右手能写字,左手能画画;右手不再会画画,左手不再会写字了。所以这一实验结果进一步证明,对于右利手的人来说,他的左半球言语功能占优势,右半球空间知觉和形象思维功能占优势。

第二单元 内分泌系统与心理

内分泌系统由垂体腺、肾上腺、甲状腺、胸腺、胰腺、性腺等组成。它受自主神经系统支配,各腺体之间又有互相支配的关系。下边介绍的是和人的心理活动联系最为直接的几种内分泌腺。

一、垂体腺

垂体腺位于丘脑下部,受丘脑控制,由垂体前叶和垂体后叶组成。垂体后叶控制着泌尿、血压,并影响着分娩和乳汁的分泌。垂体前叶直接影响着生长的速度和生长持续的时间,并影响着其他腺体的活动。

二、肾上腺

肾上腺位于肾脏的上部,由肾上腺皮质和肾上腺髓质两个腺体组成。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它们的作用与自主神经系统中交感神经系统活动所引起的现象类似。肾上腺皮质分泌肾上腺类固醇,其分泌受垂体腺的调节,对有机体的生理平衡和情绪行为有重要的影响。

三、甲状腺

甲状腺位于气管下端的两侧,分泌甲状腺素,其功能是促进机体代谢,增进机体的发育。

甲状腺分泌功能亢进或不足都要造成代谢机能的疾病。亢进者饭量剧增却不增加体重,病人过分敏感、紧张,情绪容易激动。分泌不足者精神萎靡、记忆力减退、容易疲劳。儿童期患者发育受到严重影响,表现为呆小症。

四、性腺

男性的性腺是睾丸,女性的性腺是卵巢。睾丸分泌睾丸激素,它刺激精子的产生。卵巢分泌雌性激素和孕激素,分别控制排卵、怀孕和月经周期。性腺还促进第二性征的发育。


【本节小结】

1.神经元的结构、功能即种类;

2.神经系统的种类及其功能;

3.大脑皮层的结构与功能;

4.大脑两半球功能的不对称性;

5.内分泌系统的种类及功能;

第三节 感觉和知觉

【考查重点】

1.感觉的含义及属性;

2.感受性与感觉阈限,概念及其两者的关系;

3.感觉适应、感觉后象、感觉对比及联觉;

4.各种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及痛觉等)的含义、现象及感受器、适宜刺激等;

5.知觉的含义及基本特性;

6.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和错觉的含义,以及距离知觉的线索、生物钟的概念、错觉(包括运动错觉)的应用及产生原因。


【内容详解】

第一单元 感觉概述

一、感觉的定义

1.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2.感觉的属性

(1)感觉是对个别属性的反映。

一个物体有它的光线、声音、温度、气味等属性,我们没有一个感觉器官可以把这些属性都加以认识,我们只能通过一个一个感觉器官,分别反映物体的这些属性。如眼睛看到了光线,耳朵听到了声音,鼻子闻到了气味,舌头尝到了滋味,皮肤摸到了物体的温度和光滑程度,等等。每个感觉器官对物体一种属性的反映就是一种感觉。

(2)感觉反映的是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物体的个别属性。

有时我们对物体个别属性的反映不是感觉,例如,我们回忆起了看到过的一个物体的颜色,虽然反映的是这个物体的个别属性,但这种心理活动不属于感觉而属于记忆了。所以,感觉反映的是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物体。


二、感觉的种类

感觉是由物体作用于感觉器官引起来的,按照刺激来源于身体的外部还是内部,可以把感觉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

1.外部感觉,是由身体外部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所引起的感觉,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皮肤感觉(皮肤感觉又包括触觉、温觉、冷觉和痛觉);

2.内部感觉,是由身体内部来的刺激所引起的感觉,包括运动觉、平衡觉和机体觉(机体觉又称内脏感觉,它包括饿、胀、渴、窒息、恶心、便意、性和疼痛等感觉)。

第二单元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一、感受性与感觉阈限的定义

1.感受性: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感觉能力强,感受性就高,感觉能力弱,感受性就低。

2.感觉阈限: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感觉阈限低的,很弱的刺激就能感觉到,其感受性高;感觉阈限高的,需要比较强的刺激才能感受到,其感受性低。

3.感受性是用感觉阈限的大小来度量的,二者成反比,阈限值低感受性高,阈限值高感受性低。

4.刺激与刺激物

(1)刺激:客观事物对感觉器官所发生的作用;

(2)刺激物:发生作用的物体。我们经常只用刺激这个概念,某种场合下它指的是对感觉器官发生的作用,另一种场合下它又指的是发生作用的物体,大家很容易分辨得出来。

有的感觉器官可以反映几种刺激,例如眼睛可以看到光线,用手按压眼球的触压刺激也可以引起光感。但是,一种感觉器官只对一种刺激最敏感,例如眼睛对光最敏感,按压只能引起模糊的光感而不能清楚地看见物体。

(3)适宜刺激:一种刺激能引起某一感觉器官最敏锐的感觉,这种刺激就是这种感觉器官的适宜刺激,其他的刺激对这种感觉器官来说是非适宜刺激。


二、感受性及感觉阈限的种类

感觉阈限可分为绝对感觉阈限和差别感觉阈限;

感受性也可分为绝对感受性和差别感受性。

1.绝对感觉阈限,又称绝对阈限,是指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

绝对阈限表示的是绝对感受性。能够觉察出来的刺激强度越小,表示感受性越高,否则便是感受性低。感觉阈限是一个范围,能够感觉到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下限,能够忍受的刺激的最大强度称上限。下限和上限之间的刺激都是可以引起感觉的范围。

2.差别感觉阈限,或称差别阈限,又称最小可觉差,其英文缩写为j. n. d,是指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变化量。差别阈限表示的是差别感受性,一个人能够觉察到的差别越小,说明他的差别感受性越高。


三、韦伯定律和费希纳定律

1.韦伯定律

(1)德国生理学家韦伯(Weber, E. H.)1840年发现。

(2)实验:一个52克的重量,当其重量增加或减少1克的时候,能够觉察出重量的变化;增加或减少的量小于1克,就感觉不到差别,即差别阈限是1克。如果重量为104克,再增加或减少1克却感觉不到重量上的变化了。这时,要觉察出重量的变化,需要增加或减少2克,即差别阈限又变成2克了。差别阈限值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实验结果证明,要觉察到重量上的变化,增加或减少的重量需要达到原来重量的1/52。

(3)内容:韦伯指出,差别阈限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随着原来刺激强度的变化而变化,但是,差别阈限和原来刺激强度的比例却是一个常数,这就是韦伯定律。用公式表示就是△I/I=K(△I是差别阈限;I是原来的刺激强度;K就是一个常数),这个常数称韦伯常数,或者称韦伯分数。

①韦伯分数对于不同的感觉道来说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当重量为200克的时候,重量感觉的韦伯分数是1/52;当音高为2000Hz的时候,音高辨别的韦伯分数是1/333,而对于咸味来说,当其浓度为3克分子/公升时,韦伯分数是1/5。不同感觉道的韦伯分数的差别是很大的。

②研究发现,韦伯定律只适用于中等的刺激强度,在下限附近的韦伯分数增高;在上限附近的韦伯分数下降。

2.费希纳定律

(1)德国心理学家费希纳(Fechner, G. T.)1860年在韦伯定律的基础上,通过实验测量了刺激的物理量和它所引起的心理量之间的关系。

(2)结果发现,心理量和刺激的物理量之间并不是一对一的关系,不是刺激的物理量增加一个单位的时候,它所引起的心理强度也增加一个单位。我们不能用物理量的变化单位当作心理量变化的单位。

费希纳受韦伯定律的启发,认为可以用差别阈限作为感觉的单位,一个刺激所引起的心理强度可以用这个刺激所包含的差别阈限值来表示。他认为,感觉的强度与刺激强度的对数成正比,刺激强度按对数级数增长,它所引起的心理强度却只按算术级数在增长,这就是费希纳定律。用公式表示就是S=KlgR,其中,S代表心理量;R代表物理量;K是一个常数,不同感觉道的K值是不同的。

后来发现,费希纳定律也只适用于中等强度的刺激。

第三单元 感觉现象

一、感觉适应

1.含义:在外界刺激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2.各种感觉都能发生适应的现象,有些适应现象表现为感受性的降低,有些适应现象则表现为感受性的提高。

3.典型的感觉适应现象是对暗适应和对光适应。

对暗适应是从亮处到暗处,感受性提高的过程。暗适应需要很长的时间,一般需要30分钟左右才能完成。

对光适应是从暗处到亮处,感受性降低的过程。对光适应非常快,一两分钟即能完成。

适应过程——研究发现,在光的作用下,视网膜上的视紫红质分解,这是对光适应的过程;在暗环境中视紫红质又重新合成,这是对暗适应的过程。不过视紫红质分解得快,合成得慢,所以对光适应快,对暗适应慢。

要保护对暗适应就要设法不让视紫红质分解,办法就是戴上红色的眼镜。因为在波长620纳米以上的红光作用下,视紫红质不会分解,所以红光能保护对暗适应。


二、感觉后像

1.含义:外界刺激停止作用后,还能暂时保留一段时间的感觉形象称感觉后象。

2.分类

(1)正后象:感觉后象和刺激物的性质相同;

(2)负后象:后象的性质与刺激物的性质相反。

彩色的负后象是刺激色的补色,例如红色的负后象是蓝绿色;黄色的负后象是蓝色。

(3)正后象和负后象可以相互转换,后象持续的时间与刺激的强度成正比。


三、感觉对比

1.含义:不同刺激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称感觉对比。

2.种类:

(1)刺激上的差异造成的:明度对比与颜色对比。红花还得绿叶配(因为绿背景上的红由于对比的结果,看起来更鲜艳了)。彩色对比的效果是产生了对比色的补色。

(2)时间上的差异造成的

①同时对比,两种感觉同时发生所形成的对比;

②相继对比,两种感觉先后发生所形成的对比。

(3)各种感觉道出现的对比

视觉对比(包括明度对比和色调对比)、嗅觉对比、味觉对比和温度对比等等。


四、联觉

1.含义:一个刺激不仅引起一种感觉,同时还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称联觉。

2.联觉现象在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看到红颜色我们会觉得温暖,看到蓝色会觉得清凉;听到节奏鲜明的音乐觉得灯光也和音乐节奏一样在闪动。

娱乐场所为了烘托热烈的气氛,其装饰多采用红、橙、黄等暖色调;教室、病房需要安静,其装饰常采用蓝、绿等冷色调。电视机可以是深色的,电冰箱却只能是白色的、天蓝色、淡绿色的。如果是红色的会让人产生它的制冷效果不好的错觉。一幅张贴的广告由于上边有一只老虎张着嘴在吼叫,让你看了这幅广告觉得它宣传的音响声音响亮,质量也很好,产生了听觉的效果。这些都是联觉作用的例子。

有时,在有些人身上产生的联觉在别人身上就不存在。例如,一个儿童看到红色就觉得酸,看到蓝色就觉得苦。这种联觉的现象非常特殊,别人就感觉不到,而且当这个孩子长大之后,他的这种联觉也消失了。

第四单元 各种感觉

一、视觉

(一)视觉的适宜刺激

视觉的适宜刺激是波长在380纳米~780纳米(nm)之间的电磁波,我们把这一段的电磁波称光波。如图3.1所示。

图3.1 光波

(二)视觉器官——眼睛

视觉器官如图3.2所示。

1.眼球是一个透明的球体,外界光线通过角膜、前房和瞳孔进入水晶体,再通过玻璃体射到视网膜上。

2.视网膜是一个由视觉神经细胞组成的薄膜,分为三层,最外边一层视细胞层是直接接受光刺激的感受器。视细胞层上有两种视觉神经细胞:锥体细胞和杆体细胞。

(1)锥体细胞主要集中在中央窝及其附近,呈网锥状,在强光下起作用,称明视觉器官。它能分辨物体的细节和颜色,这是明视觉。

(2)杆体细胞呈杆状,集中在视网膜边缘及其附近,对弱光敏感,称暗视觉器官。它不能分辨物体的细节和颜色,只能分辨物体的明暗和轮廓,这是暗视觉。

3.从视网膜出来的视神经,最终到达大脑皮层的枕叶后端,即枕极的部位产生视觉。

图3.2 视觉器官示意图

(三)颜色视觉

1.颜色的特性

在较强的光线下,人眼靠锥体细胞的作用能分辨颜色。

广义的颜色包括彩色和非彩色,彩色有色调、明度和饱和度的特性;非彩色只有明度一种特性(它是一个由黑到白,其间有各种不同明度的灰组成的系列)。

狭义的颜色指的只是彩色。

(1)色调取决于光的波长,从长波的红到短波的蓝紫色,中间有黄(570 nm)、绿(500 nm)、蓝(470 nm)等色彩。

(2)明度取决于光波的物理强度,光越强,看起来越明亮。

(3)饱和度取决于彩色中灰色所占的比例,灰的比例越大饱和度越小,反之饱和度便越大。

2.颜色混合

两种或多种颜色混合在一起会产生一种新的颜色叫颜色混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所看到的颜色大多是通过颜色混合得来的。

(1)颜色混合有两种:色光混合和颜料混合。不同的彩色灯光重叠在一起,像彩色电视的色彩是色光混合;彩色印刷,用水彩画画,颜料染布是颜料的混合。

(2)色光和颜料的混合都遵循一定的规律,但混合所得的结果是不同的。

①色光的混合是相加的混合,混合的结果色光更亮了;

②颜料的混合是相减的混合,混合的结果是各混合色都不吸收的颜色,所以两种颜色混合的性质是不同的。

③颜色混合遵循一定的规律。两种颜色混合后,失去了色调,变成了灰,这两种颜色就是互补的颜色。如果两个非互补的颜色混合,那么得到的将是在光谱上位于它们之间的颜色。

例如,色光混合时,红光+蓝绿色光=灰;黄+蓝光=灰;红+黄光=橙色。

颜料的混合:黄颜料+蓝颜料=绿;红颜料+黄颜料=橘红色。

④光谱上最长的波(红光)和最短的波(蓝紫色)混合得到的是紫色。紫色并不是光谱上的颜色,而是由色光混合得来的。如果把紫色放在红色和蓝紫色之间,并围成一个圆周,这个圆就叫牛顿色环(如图3.3所示)。牛顿色环上,直径两端的颜色都是互补的颜色。

图3.3 牛顿色环

3.色觉异常

有些人的色觉异常,他们分辨颜色有困难,甚至分辨不了颜色。按照色觉异常的程度,可把色觉异常分为色弱、部分色盲和全色盲。

(1)色弱者能分辨颜色,但其感受性差,当波长差别较大时他才能分辨出是不同的颜色。

(2)部分色盲又分为红绿色盲和黄蓝色盲。

①红绿色盲的人看不见光谱上的红和绿,但能看到黄和蓝。光谱上红和绿的地方他看到的是不同明度的灰;

②黄蓝色盲,能看到光谱上的红和绿却看不到黄和蓝。光谱上黄和蓝的地方他看到的是不同明度的灰。

(3)全色盲的人什么颜色都看不见,他们看世界只能看到明度不同的灰,就像正常视觉的人看黑白电视一样。

色觉异常的人自己觉察不到自己色觉上有缺陷,别人也难以发现。因为有色觉缺陷的人对明度非常敏感,他们能分辨很细微的明度上的差别。色觉有缺陷的人是靠明度的差别来“辨认”颜色的,明度相同色调不同的颜色他就分辨不出来了。

色觉异常绝大多数是遗传的原因造成的。遗传的途径是,男孩是外祖父通过妈妈传给自己的,妈妈只把色盲的遗传基因传给儿子而不传给女儿。如果外祖父是色盲,而且爸爸也是色盲,这时女孩才会是色盲。所以,色盲中,女性色盲的人数仅仅是男性色盲人数的1/10。


二、听觉

(一)听觉的适宜刺激和听觉感受性

1.适宜刺激:16~20000赫兹的空气振动是听觉的适宜刺激,我们把这个范围的空气振动称声波。比16赫兹低的次声,以及比20000赫兹高的超声人们都听不到。

2.听觉感受性、

(1)在听阈范围内,人们对1000Hz~4000Hz的声音最敏感,对这一范围声音的耐受性也比较高。因为人们说话的声音的频率是在这一范围内的,人类世世代代所要分辨的声音主要的是言语的声音,所以造成了人类听觉的这一特点。

(2)人耳对频率非常低或非常高的声音的感受性会大大降低,对它们的听觉阈限与中音相比可以相差几十个分贝。图3.4最下边一条曲线是听觉的阈限,在中音时,听觉的阈限值最低,低频和高频的声音,听觉的阈限值就很高。

图3.4

(3)人类听觉的感受性和年龄有关,20岁以前随年龄的增长感受性逐渐提高;60岁以后随年龄的增长感受性逐渐降低。但老年人听觉感受性的降低的特点是,他首先丧失的是对高频声音的听觉,随着年龄的增长,听觉丧失的范围逐渐向低频方向发展,当扩展到中频的范围时就影响到了言语的听觉。

(4)听觉现象

①在声音持续作用下听觉感受性降低的现象称听觉适应;

②一个声音由于同时起作用的其他声音的干扰,使听觉阈限升高的现象叫声音的掩蔽。

③声音强度太大或作用时间太长,引起听觉感受性在一定时间内降低的现象称听觉疲劳。如果听觉疲劳不断积累,长期得不到恢复,将会导致永久性的听力丧失,职业性耳聋就是这样发生的。

(二)听觉器官

听觉器官(图3.5)由耳廓、外耳道、鼓膜、听小骨和内耳组成。

耳廓具有收集声波的作用,外耳道起着共鸣箱的作用,鼓膜和听小骨把外边来的振动通过卵圆孔传到内耳,内耳中的科蒂氏器官是听觉神经细胞集中的地方。空气的振动传到科蒂氏器官,刺激它的纤毛,引起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听神经传至大脑皮层颞叶的颞上同和颞中回,引起听觉。

图3.5 听觉器官示意图

(三)听觉的特性

声音有音调、响度和音色三种特性。

1.音调由声波的频率决定,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2.响度由声波的振幅决定,振幅越大声音越响;

3.音色由声波的波形决定。

平常听到的声音大多是多种声波混合出来的,参与混合的声波的性质决定了最终的波形。我们不用看就能辨别这是大提琴的声音,那是二胡的声音,因为它们的音色是不同的。

在物理学中,周期性的声波叫乐音,由不同频率的声波组成的无周期性的、不规则的声音叫噪音。噪音不仅由声音的物理性质决定,而且也取决于人的生理状态和心理状态。


三、嗅觉

嗅觉是最古老的感觉。

1.嗅觉的适宜刺激是能挥发、有气味的物质。

2.嗅觉的感受器是鼻腔上部黏膜上的嗅细胞。

有气味物质的分子随着呼吸进入鼻腔,刺激了嗅细胞,嗅细胞将嗅觉刺激的化学能量转化为神经能,嗅觉的神经冲动沿嗅神经传至中央后回,产生嗅觉。

3.嗅觉是难于分类的一种感觉,至今仍用引起嗅觉的物质来标示各种嗅觉。例如果香味、焦臭味等等。

4.人的嗅觉不如有些动物,德国的一种狼狗的嗅觉灵敏度竟是人的嗅觉的20万倍。动物的嗅觉之所以这样灵敏,是因为动物要靠嗅觉来寻找食物,分辨哪些东西能吃,哪些东西不能吃,而且还要靠嗅觉来辨别是否有它的天敌在这里活动过。适应环境的需要造就了动物敏锐的嗅觉。


四、味觉

1.分布在舌面、上颚上面的味蕾是接受味觉刺激的感受器。

2.味觉的适宜刺激是溶于水的、有味道的物质。

当味觉刺激随着溶液刺激到味蕾时,味蕾就将味觉刺激的化学能量转化为神经能后,沿舌咽神经传至大脑中央后回,引起味觉。

3.最基本的味觉有甜、酸、苦、咸四种,我们平常尝到的各种味道都是这四种味觉混合的结果,而且混合后的味道并不是产生了一种新的味道,而是保留了原来参加混合的各种食物的味道。

(1)舌面的不同部位对这四种基本味觉刺激的感受性是不同的:舌尖对甜、舌边前部对咸、舌边后部对酸、舌根对苦最敏感。

(2)味觉的感受性和机体的生理状况也有密切的联系,例如,饥饿时对甜和咸的感受性比较高,对酸和苦的感受性比较低;吃饱后就相反了,对酸和苦的感受性提高了,对甜和咸的感受性降低了。

(3)味觉的感受性和嗅觉有密切的联系。在失去嗅觉的情况下,如感冒的时候,吃什么东西都没有味道了,香和味是密不可分的。所以食品要讲究色(视觉的效果)、香(嗅觉的效果)和味(味觉的效果),其中每一方面都是评价食品优劣的要素。


五、皮肤感觉

皮肤感觉是一个笼统的称呼,皮肤上能分辨出来的感觉包括触觉、压觉、振动觉、温觉、冷觉和痛觉,它们分别有不同的感受器。

1.刺激作用于皮肤,未引起皮肤变形时产生的是触觉,引起皮肤变形时便产生压觉。触觉、压觉都是被动的触觉;触觉和动觉结合产生触摸觉则是主动的触觉了。

2.不同的皮肤感觉分别有不同的感受器,它们都在皮下,呈点状分布,在身体不同部位的皮肤上的分布密度是不同的。

3.表示触觉灵敏度的指标叫两点阈。在排除视觉的条件下,用两个钝的针头刺激皮肤相邻的两个点,能够觉察出是两个点时的最小距离就是两点阈。身体不同部位皮肤的两点阈是不同的,手指、面部的两点阈最小,脊背的两点阈最大,说明它们的感受性是不同的。

4.皮肤表面的温度称生理零度,和生理零度相同的温度刺激皮肤,不会引起热和冷的感觉。身体各部分皮肤的生理零度是不同的,同一皮肤表面的生理零度也会发生变化。皮肤的冷觉和温觉比较容易适应,痛觉难于适应。


六、平衡觉

平衡觉又称静觉,其感受器是内耳中的前庭器官。前庭器官包括耳石和三个半规管,反映头部的位置和身体的平衡状态。

凭着平衡觉,人们就能分辨自己是在做加速,还是在做减速,是在做直线运动,还是做曲线运动。

平衡器官过于敏感,微弱的刺激便会引起前庭器官的高度兴奋,造成恶心、呕吐等反应。晕车、晕船就是平衡器官过于敏锐造成的。


七、运动觉

运动觉又称动觉,其感受器分布在肌肉、筋腱和关节中。

身体运动时动觉感受器受到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感觉神经经过脊髓后索上行,再经丘脑最后到达中央后回产生运动感觉。

视知觉、触摸觉、言语动觉的产生,以及身体运动的进行,都需要视觉、触觉和言语听觉与动觉的结合,以及动觉提供的反馈信息。所以动觉在心理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八、内脏感觉

内脏感觉又称机体觉,它包括饥饿、饱胀和渴的感觉,窒息的感觉,疲劳的感觉,便秘,性以及痛的感觉等等。内脏感觉的感受器分布于内脏器官的壁上。

内脏感觉的性质比较模糊,说不清楚是痒还是疼,疼的话,也说不清楚是涨的疼,还是拧的疼,定位也不准确,说不清楚是哪个地方疼,所以叫做“黑暗”感觉。痛觉还具有放射的性质,如心绞疼源于心脏,但觉得是肩胛骨疼,等。

当各种内脏器官的工作处于正常状态时,引不起内脏的感觉。而且内脏活动有一定的节律,变化比较少,所以内脏器官向大脑输送的信息比较少,也比较弱。只有某个内脏器官发生异常或病变的时候,才会引起明显的内脏感觉。


九、痛觉

痛觉是机体受到伤害时产生的感觉。

1.皮肤感觉和内脏感觉中都有痛觉,各种感觉器官中也都有痛觉,痛觉遍布全身的所有组织中。痛觉没有适宜的刺激,什么刺激,只要对机体造成了伤害,都会引起痛的感觉。

2.痛觉总是和痛苦的情绪联系在一起,但是痛觉对机体却具有保护性的作用。痛觉具有生物学的意义。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痛觉最难以适应。有人没有痛觉,这是很危险的。

3.人们之间痛觉的感受性有很大的差别。有的人怕疼,有的人不怕疼,这在很大程度上和一个人对疼的认识、态度以及性格和意志特点有关系。一般来说,不怕疼反而会减少疼痛带来的痛苦;越怕疼越会觉得疼。

第五单元 知觉概述

一、知觉的定义

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物体的整体在人脑中的反映。

1.知觉是各种感觉的结合,它来自于感觉,但已高于感觉。

(1)感觉只反映事物的个别属性,知觉却认识了事物的整体;

(2)感觉是单一感觉器官活动的结果,知觉却是各种感觉协同活动的结果;

(3)感觉不依赖于个人的知识和经验,知觉却受个人知识经验的影响。同一物体,不同的人对它的感觉是相同的,但对它的知觉就会有差别,知识经验越丰富对物体的知觉越完善,越全面。

2.知觉虽然已经达到了对事物整体的认识,比只能认识事物个别属性的感觉更高级了,但知觉来源于感觉,而且二者反映的都是事物的外部现象,都属于对事物的感性认识,所以感觉和知觉又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在现实生活中当人们形成对某一物体的知觉的时候,各种感觉就已经结合到了一起,甚至只要有一种感觉信息出现,都能引起对物体整体形象反映。

现实生活中很难有单独存在的感觉,我们往往要在实验室里研究感觉。

由视觉引起的知觉叫视知觉;由听觉引起的知觉叫听知觉。


二、知觉的基本特性

知觉不同于感觉,它不仅是各种感觉的结合,而且它还是运用知识和经验对外界

物体进行解释的过程。所以,知觉具有不同于感觉的如下特性:

1.整体性

知觉是对物体整体的反映,它已经把对这一物体的各种感觉结合在一起了。

这说明知觉具有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把物体的各个部分、各种属性结合起来,成为一个整体的特性,知觉的这种特性称为知觉的整体性。

格式塔心理学提出了知觉的组织原则和分组原则。

(1)知觉产生的组织原则

首先,知觉的产生都要把知觉的对象从它所处的背景中分离出来,没有对象就没有背景,没有背景也就没有对象。所以,对象——背景是知觉组织的最基本的原则。

(2)对象组成的分组原则

图3.6 知觉的组织原则

①整体性原则

不完整的图形,在知觉它们的时候,往往会把缺失的部分补上去,把这个图看成是一个完整的图形。例如,在图3.6 a中,三角形的一个边缺失了一段线条,我们仍然会把它看成是一个完整的三角形。

②连续性原则

连续的物体容易知觉成一个整体。例如,在图3.6 b中,连续的长方块容易知觉为一个整体,不连续的长方块则不容易知觉为一个整体。

③相似性原则

相似的物体容易知觉成一个整体。例如,在图3.6 c中,横行、竖列的物体之间的距离都是一样的,但容易把它们看成行,而不容易看成列,因为行的物体都是一样的,而列的物体则是不同的,相似的物体容易知觉为一个整体。

④接近性原则

空间上接近的物体容易知觉成一个整体,例如,在图3.6 d中,方块都一样大,但容易把它们看成列,而不容易看成行,因为列的方块离得近,行的方块离得远,空间上接近的物体容易知觉为一个整体。

2.选择性

在每一时刻人们知觉外部物体的范围是有限的,但每一时刻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外界物体又是很多的,人不可能把作用于他感觉器官的所有物体都纳入自己的意识范围,注意到它们。

(1)含义:人们要根据感觉通道的容量和自己的需要,把一部分物体当作知觉的对象,知觉得格外清晰,而把其他对象当作背景,知觉得比较模糊,也就是有选择地知觉外界物体,知觉的这种特性称做知觉的选择性。

(2)作为知觉对象的物体并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条件的变化,原来是知觉对象的物体可能会变成知觉的背景;原来是知觉背景的物体又可能变成知觉的对象。知觉的对象和背景是可以发生变化的。

3.恒常性

在不同距离看同一个人时,他在我们视网膜上形成的视象的大小是不同的,离我们近时视像大,远时视像小。但是,并不会因为这个人离得远了,他在我们视网膜上的像变小了,人们就觉得他变矮了。一个人离的远点、近点,他在我们视网膜上的像大了、小了,人们都会把他知觉为同样的高矮。

(1)含义:在一定范围内,知觉的条件发生了变化,而知觉的映象却保持相对稳定不变的知觉特性称知觉的恒常性,简称常性。

(2)在不同距离看一个人觉得他高矮没有变,这是大小知觉的恒常性,除大小知觉的恒常性外,颜色、明度、形状也都具有恒常性。

①白炽灯泡是橙黄色的,但是,在白炽灯泡灯光照射下的白纸我们看起来还是白色的,这是颜色的恒常性;

②石灰在暗处看起来也比放在亮处的煤块亮,这是明度恒常性;

③从不同角度看自行车轮,尽管它在我们的视网膜上的投影已经是椭圆的了,我们仍然会把它知觉成圆的,这是形状的恒常性。

(3)知觉恒常性的发生是有条件的,超出这种条件的限度恒常性也就不存在了。

例如,80米以外就超出了人们用视觉判断距离的限度,所以对远距离没有可以参照的物体大小的知觉就不准确了。

4.理解性

在我们知觉某个物体的时候,总想知道它是什么,实际上就是想用一个词把这个物体标示出来。如果用词把这个物体标示出来,对这个物体的知觉就变得比较稳固了。

1.含义:在知觉外界物体时,人们总要用过去的经验对其加以解释,并用词把它揭示出来的特性称做知觉的理解性。

例如,图3.7左边那个图,可以把它看成是一只大雁,因为它正伸长着脖子展翅飞翔。但是,如果反过来看,把大雁的头当成尾,把尾当成头,这张图看起来又成鸽子了。这两个图前后看的时候结果不一样,就是因为语言提示发生了作用。这说明理解和词的标示在知觉产生中的作用,这就是知觉的理解性

图3.7 两可图形

第六单元 知觉的种类

一、空间知觉

对物体的大小、形状、距离、方位等空间特性的知觉称空间知觉,所以空间知觉包就括大小知觉、形状知觉、距离知觉和方位知觉。

1.大小知觉

大小知觉是由物体在视网膜上形成的视像的大小、物体距离观察者的距离,以及周围参照物等因素决定的。

在形成大小知觉的时候,运动觉和触摸觉也都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判断物体大小的时候,视像的大小和物体离观察者的距离是结合起来起作用的。观察者根据经验知道,在距离相同的条件下,视网膜像越大,物体越大,视网膜像越小,物体越小。在视网膜像相等的条件下,物体越远越大,越近越小。所以,观察者是把视网膜像的大小和距离的远近结合起来判断物体大小的。人们不见得意识得到这个过程,但人们是这样来判断大小的,这叫大小一距离不变的假设。

2.形状知觉

视网膜像提供了视觉信息,视线沿物体边界的扫描运动提供了动觉信息,手的触摸提供了触觉信息,这些信息的结合形成了形状知觉。

随着生活经验的积累,这些信息结合的非常牢固了,只要其中一个信息的作用就可引起对物体形状的反映。看到茶杯,尽管视觉提供的可能是一个椭圆形的茶杯口的视网膜像,我们并没有去摸茶杯,也知道茶杯是圆的而不是椭圆的。

3.方位知觉

方位知觉可以以自身作为参照,头顶为上,脚底为下;脸对为前,背对为后;左右也以身体为参照。

也可以以双耳听觉提供的信息为参照来判断方位。因为从不同方位来的声音,到达两耳的时间和强度都会有差异。双耳听觉的时间差和强度差就给判断声音的方位提供了线索。时间和强度的差别越大,方位知觉越清晰。如果声音来自正前方或正后方,到达双耳的时间和强度相等,那么对声音方位的判断就很难了。

4.距离知觉

距离知觉是判断距离远近的知觉,又称深度知觉、立体知觉。人们是依据什么线索来判断距离远近的呢?

(1).肌肉运动线索

①眼睛的调节作用:要看清楚物体,总要通过睫状肌的收缩或舒张,让眼睛的水晶体变得平些或凸些,以调节焦距,使视像聚焦在视网膜上。如果成像的焦点总落在视网膜的前边,这就是近视;如果成像的焦点总落在视网膜的后边,这就是远视。此时,就需要用近视镜或远视镜来帮助调节焦距,让焦点总落在视网膜上。

正常的眼睛是靠睫状肌调节水晶体的曲度,使视像正好聚焦在视网膜上的。看近距离物体时,睫状肌收缩,使水晶体变得凸一些;看远距离物体时,睫状肌松弛,使水晶体变得平一些。所以,看近距离物体时,觉得眼睛紧张,看远距离物体时,觉得眼睛松弛,睫状肌的紧张度因而就成了判断远近的信号。

② 双眼视轴辐合:用两只眼睛看物体的时候,两只眼睛都要将视线对着物体,让物体在视网膜上的像落在中央窝上。物体越近两只眼睛视线所组成的辐合角越大,视线越要往一起凑,看东西的时候越觉得费劲;物体越远辐合角越小,视线越直,看东西越不费劲。所以,双眼视轴辐合所提供的眼肌动觉信息也是深度知觉的线索。

(2)单眼线索

①对象的重叠:遮挡的物体看起来离我们近,被挡的物体离我们远;

②线条的透视作用:近的物体看起来大、清晰、稀疏;远的物体看起来小、模糊、密集。根据线条透视的原理,在平面上画画也能产生远近的知觉(见图3.8)。

图3.8 线条透视

③空气的透视作用:空气里有灰尘、水蒸气,远的物体被灰尘和水蒸气遮挡着,看起来没有近的物体清晰。可见,物体的清晰程度也提供了判断远近的信息。

④明暗、阴影:根据光线照射形成的阴影来判断物体的远近;

⑤运动视差:在作相对位移的时候,离我们近的物体看起来移动得快,远的物体移动得慢。

(3)双眼的线索:

双眼视差:我们的两只眼睛相距大约65毫米的距离,当我们用两只眼睛同时看一个物体的时候,这个物体在两个视网膜上的呈像是有差别的,即左眼看物体的左边多一些;右眼看物体的右边多一些。两眼视网膜上形成的两个略有差异的视像称做双眼视差。

平时,看东西的时候,并没注意到两只眼睛得到的视像是不一样的。那是因为,这两个略有差异的视像分别传到大脑视觉中枢的时候,它们已经综合成一个视像,这个视像就是立体的了。

在没有其他条件可以利用的时候,只要我们用两只眼睛看东西,能够形成双眼视差,就会产生深度知觉,所以双眼视差是形成深度知觉的最主要的线索。立体摄影、立体电影都是应用双眼视差的原理制作出来的,它们都能让人获得鲜明的立体知觉感。


二、时间知觉

1.含义:时间知觉是对物质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

2.参照物

(1)计时器,例如钟表;

(2)自然界昼夜的交替、四季周期性的变化;

(3)还可以根据人体生理、心理活动周期性的变化来估计时间。

3.影响时间知觉准确性的因素很多,

(1)感觉通道:听觉估计的准确度最高,视觉最低,触觉居中。

(2)实际时间的长短,较长的时间容易估计短了,即产生低估;太短的时间容易高估。

(3)活动内容的特点,活动内容丰富容易对时间低估;活动内容贫乏容易高估。

(4)对所发生的事件所持的态度和它所引起的情绪也影响对时间的估计。看一部吸引人的电影和在火车站等着接人同样是一个钟头,在火车站等人的一个钟头会显得长得多。

4.机体生理变化是有节律的,这种节律往往会引起人的行为也表现出一定的节律,这种节律叫生物节律。这种节律像一座钟,这叫生物钟。

(1)消化系统的周期变化调节着人的进食行为;

(2)体力和精力的充沛与疲乏调节着人的起居和活动,机体生理活动节律性的变化像一个时钟,调节着人的活动,也给人们估计时间提供了依据。人的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的节律,一般是以24小时为一个单位的。


三、运动知觉

1.含义:运动知觉是对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移产生的知觉。

2.物体运动的速度在一定范围的时候,人们才能知觉到运动,物体位移的速度太快或太慢人们都不能知觉到运动。当物体的运动被知觉到的时候,就产生了运动知觉,这种运动知觉叫真动。

例如,我们能看到手表上秒针的运动,却看不到分针和时针的运动,因为分针和时针走得太慢了。光的运动速度是非常快的,每秒钟能走30万公里,但人们却看不到光的运动轨迹。太快的运动人们也看不到。

3.运动错觉

(1)似动:有时物体在空间中并没有发生位移,却能被知觉为运动,这种现象称做似动现象,又称动景现象、Φ现象。

电影就是依据似动现象的原理制作出来的,霓虹灯给人造成的动感,路牌广告制作中画面的变化,也都是应用的似动知觉的原理。

(2)夜晚我们看到月亮从云层里钻了出来,谁都知道是云彩在移动,但视觉的效果却是月亮在动,这称诱导运动。

(3)屏幕上的一个亮点,本来它并没有运动,我们盯着它看时有时会觉得它在移动,这是因为光点比较小,周围又没有其他东西可以供你参照,容易产生这种自主的运动。

似动、诱导运动和自主运动都是把不动的东西看成是动的,实际上他们都是视觉的运动错觉。


四、错觉

1.错觉的含义

(1)错觉是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知觉,这种歪曲往往带有固定的倾向。

①从错觉的这个定义中我们首先可以看到,错觉是一种歪曲的知觉。

例如,图3.7中的a,横线和坚线一样长,看起来却是横线短坚线长,这称横竖错觉;

b中两条一样跃的线段,一条加了箭头,一条加了箭尾,看起来箭头线短、箭尾线长了,这称缪勒-莱尔错觉;

c中的两条对角线一样长,看起来小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短了。

②其次可以看到,错觉所产生的歪曲是有条件的。

两条一样长的平行的直线看起来是一样长的,不会产生线段长短的错觉。但是,把一条线段上加上箭头;把另一条线段加上箭尾,看起来就不一样长了。想把它们看成一样长又是办不到的。也就是说,只要具备了错觉产生的条件,错觉是必然会产生的,通过主观努力是无法克服的。

③再次还可以看到,错觉所产生的歪曲还带有固定的倾向。

无论谁看,a图中的线段都是横线短,竖线长,不会有例外。这说明错觉是客观存在,是有规律的而不是主观臆想出来的。

2.错觉的种类

(1)线条长短错觉;图a,图b。

(2)线条方向的错觉:图中的d,被遮挡的一条直线,看起来上下错开了;e看起来是一个螺旋曲线图形,实际上它是由一个一个的圆圈组成的图形;f是在放射状的线条的背景上的两条直线看起来弯曲了。

(3)面积错觉

g图中,本来是一样大的两个圆,因为围绕着不同面积的圆,看起来不一样大了,小圆围着的圆看起来大了,大圆围着的圆看起米小了;h图是一组同心的圆,本来一个的内圆和另一个的外圆一样大,但看起来那个内圆显得大多了。这些是面积大小的错觉。

图3.9 错觉图

(4)形重错觉

不同感觉道之间的相互作用也会产生错觉。两个大小不等,重量相等的木盒,掂起来觉得小的重,大的轻了,这称形重错觉,即形状的大小影响了对重量的判断。

(5)视听错觉

眼睛看着台上作报告的人,觉得声音是从台上传过来的;低下头来不看作报告的人,又觉得声音是从旁边扩音器里传过来的,这称视听错觉。

3.错觉产生的原因

错觉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每种错觉的产生都有它特殊的原因。不可能找到某一种原因来解释所有的错觉。

(1)有用眼肌运动来解释线段长短错觉的;

(2)有用对比的原因来解释面积大小错觉的;

(3)也有用知识经验的影响,即心理定势的作用来解释形重错觉的,等等。

4.错觉的应用

错觉在现实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电影、电视的特技镜头,张贴广告中的动感,霓虹灯的变换效果等等,都是应用错觉的例子。

5.错觉的消极意义

错觉有时也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消极的影响。

例如海军航空兵在海上作翻转飞行时,离心力的作用使色行员觉得他仍是坐在座椅上的,并没有头朝下,就会把天和海看错了,发生倒飞错觉。这是很危险的,飞行训练的时候就要特别增加防止倒飞错觉的项目。


【本节小结】

1.感觉的概念、种类;

2.感受性与感觉阈限的定义、种类及关系;

3.感觉现象的种类;

4.知觉的概念、特性、现象及其种类;

5.错觉的种类及其应用。

第四节 记忆

【考查重点】

1.主要的概念:记忆、遗忘、前摄抑制、后摄抑制、系列位置效应、首因效应、近因效应;

2.记忆过程:划分依据、各自名称与特点

3.遗忘规律:时间进程,系列位置效应。


【内容详解】

第一单元 记忆及记忆过程

一、记忆的定义

1.记忆是过去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

过去的经验是指过去对事物的感知,对问题的思考,对某个事件引起的情绪体验,以及进行过的动作操作。

这些经验都可以以映象的形式储存在大脑中,在一定条件下,这种映象又可以从大脑中提取出来,这个过程就是记忆。所以,记忆不像感知觉那样反映当前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而是对过去经验的反映。

2.记忆是人类智慧的根源,是人的心理发展的奠基石。

记忆可以将人过去的经验和当前的心理活动联系起来,在时间上把人的心理活动联系成一个整体,甚至可以把自己一生的经历都联系起来。这样人们才能不断地积累知识和经验,并通过分类比较等的思维活动,认识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人也通过记忆积累自己所受到的各种影响,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心理面貌。


二、记忆的种类

1.记忆按其内容可分为五种:

(1)形象记忆,即对感知过的事物形象的记忆;

(2)情景记忆,对亲身经历过的,有时间、地点、人物和情节的事件的记忆;

(3)情绪记忆,对自己体验过的情绪和情感的记忆;

(4)语义记忆,又称语词—逻辑记忆,是用语词概括的各种有组织的知识的记忆;

(5)动作记忆,对身体的运动状态和动作技能的记忆。

2.按照是否意识到,可分为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

(1)外显记忆:在意识的控制下,过去的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的有意识的影响,又称受意识控制的记忆。

(2)内隐记忆:个体并没有意识到,过去的经验却对当前的活动产生了影响,又称自动的、无意识的记忆。

3.按照能否加以陈述,可以分为陈述性记忆和程序性记忆。

(1)陈述性记忆:可以用语言传授并一次性获得,但需要意识的参与才能加以提取的,对某个事实或事件的记忆。

(2)程序性记忆:往往需要通过多次识记才能获得,在利用时又往往不需要意识的参与,对如何做某件事的记忆,包括对知识技能、认知技能和运动技能的记忆。


三、记忆过程

1.识记:记忆从识记开始,识记是学习和取得知识经验的过程,念书、听讲、经历某个事件的过程就是识记的过程;

2.保持:知识经验在大脑中储存和巩固的过程称保持,识记不仅获得知识经验,而且能把识记过的内容储存在大脑中,识记的遍数越多,知识经验在大脑中保存得越牢固;

3.回忆与再认:

(1)从大脑中提取知识经验的过程称回忆,又称再现;

(2)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回忆,但在它重现时却能有一种熟悉感,并能确认是自己接触过的材料,这个过程称再认。

回忆和再认都是从大脑中提取知识经验的过程,只是形式不一样罢了。

4.识记、保持和回忆与再认的关系

(1)识记是记忆的开始,是保持和回忆的前提。没有识记就不可能有保持;

(2)没有识记不可能有保持,识记了如果没有保持也不会回忆得起来,所以保持是识记和回忆之间的中间环节;

(3)回忆是识记和保持的结果,也是对识记和保持的检验,而且有助于巩固所学的知识。

记忆的过程是一个完整的过程,这个过程的三个环节之间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缺少任何一个环节记忆都不可能实现。


四、遗忘及遗忘规律

1.遗忘

对识记过的材料既不能回忆也不能再认,或者发生了错误的回忆或再认称遗忘。遗忘就是记忆的反面,记住了就是没有遗忘。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Ebbinghaus, H.)是对记忆与遗忘进行实验研究的创始人。1885年出版了他研究记忆成果的著作《记忆》,对此后记忆的研究,甚至对整个心理学的实验研究都发生了重大的影响。

2.遗忘的规律

(1)艾宾浩斯实验

①艾宾浩斯以自己作主试,又以自己作被试,自己给自己做记忆的实验。他用的记忆的材料称无意义音节,即由两个辅音和一个元音组成的音节,但字典上查不出来,它不是一个字,所以称无意义音节。拿无意义音节作记忆材料,对被试者来说可以保证它们的难度是一样大的,因而便于比较。他检查记忆保存量用的是节省法,或叫重学法。即让被试者学习一定数量的无意义音节,看达到学会的标准需要学多少遍(也可以用需要多长时间作指标)。然后,间隔一定的时间来检查,此时,被试者对有些记忆材料会忘记了,于是再让他学,看需要学多少遍能达到学会的标准。重学时比初学时少用的学习遍数,占初学时遍数的百分数,就是记忆保存量的指标。节省的遍数越多,说明被试者保持得越好,遗忘得越少。

②研究成果

a.遗忘的进程

他在识记后不同的时间间隔,检查被试者的记忆保存量,结果发现,在识记后的最初阶段遗忘的速度很快,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度越来越慢,甚至一两天以后保存量的变化就不大了。

b.保持曲线

后人用艾宾浩斯的实验数据,以间隔的时间为横坐标,以保存量为纵坐标,画了一条说明遗忘进程的曲线,称保持曲线(图4.1)。因为保持的反面是遗忘,所以有人也把这条曲线称遗忘曲线。不过保持的量是越来越少的,如果是表示遗忘的话,遗忘的量就越来越多,曲线就该反过来了。从这条曲线来看,遗忘的速率越来越慢,即遗忘的进程是先快后慢的。

从遗忘进程的规律我们应该得到启示,为了取得良好的记忆效果,要做到及时的复习。如果不及时复习,在较短的时间内,很多内容就忘记了,再去复习就是事倍功半,不如还没遗忘或忘的较少的时候赶快复习,这样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图4.1 保持曲线

第二单元 表象

一、表象的定义

我们熟悉的人,见过的建筑,看过的景物,都会在我们头脑中留有印象。当这些东西不在面前的时候,它们的形象还会在我们的头脑中呈现出来。

我们把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在头脑中再现的过程称做表象,在头脑中所出现的事物的形象也称表象。


二、表象的特征和作用

(一)特征

1.表象是对事物形象的回忆,所以表象的特征首先就是它的直观形象性。

表象是人们积累感性知识的一种形式。表象的直观形象性使它与知觉有了共同的特点。

一个人见多识广,他走过的地方、见过的风景和建筑、接触过的人多,他的表象的内容,也就是他的感性知识就比较丰富。

2.片断不稳定性。

与知觉相比较,表现具有片断不稳定性。对物体知觉所形成的形象是非常稳定的,只要物体没有变化,知觉就不会有变化;而表象所产生的物体的形象就不那么稳定了,它不像知觉那样稳定。

3.可操作性。

表象的形象在我们的头脑中是可以被操作的,就像一个物体可以在我们手里摆弄一样,表象的形象也可以在我们头脑里放大、缩小、翻转。表象的这种特性称做表象的可操作性。

表象的可操作性使表象成了想像的素材。想像就是运用已有的表象,对其进行加工和改造,从而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没有表象为其提供素材,想像也是没法进行的。

4.概括性

表象出来的形象虽然是某一事物的形象,但是,它和这个事物已经有了区别。因为表象的形象具有这个事物的主要特征,表象出来的形象是经过概括了的,它已经丢掉了这个事物的一些次要特征,具有了概括性。

当然表象的概括性是很初级的,比思维的概括性有性质上的不同,但它毕竟向概括的方向前进了。表象既具有直观形象性,又具有概括性,这使它起到了从感知向思维过渡的桥梁作用,或者说,表象在心理发展的过程中是从感知向思维过渡的中间环节,没有表象,思维也难于发展起来。

(二)作用

1.表象的可操作性使表象成了想像的素材。想像就是运用已有的表象,对其进行加工和改造,从而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没有表象为其提供素材,想像也是没法进行的。

2.表象既具有直观形象性,又具有概括性,这使它起到了从感知向思维过渡的桥梁作用,或者说,表象在心理发展的过程中是从感知向思维过渡的中间环节,没有表象,思维也难于发展起来。

第三单元 三个记忆系统

一、三个记忆系统的定义

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认知心理学,为心理学的研究开辟了一个新的方向。它用信息加工的观点看待人的认知活动,认为人的认知活动也可以看作是对信息进行加工的过程。即把记忆也看作是人脑对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

认知心理学按信息的编码、储存和提取的方式的不同,以及信息储存时间长短的不同,将记忆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三个系统。这三个系统无论在信息的编码、加工、储存和提取方式上,还是在信息储存的时间长短上,都不同于其他系统(见图4.2)。

图4.2 三个记忆系统的示意图

二、三个记忆系统的特点及相互联系

(一)瞬时记忆

1.实验范式:

(1)全部报告法实验:美国心理学家斯波林(Sperling, G.)让被试者看一张写有三行,每行4个字母的卡片,卡片呈现1/20秒。如果让被试者整个来回忆这张卡片上的字母,他只能回忆出5个左右;

(2)部分报告法实验:让被试者看一张写有三行,每行4个字母的卡片,卡片呈现1/20秒。如果在他看完卡片后紧接着给他三个不同声音中的一个,每个声音代表一行字母,让他根据声音的提示回忆某一行字母,结果不管检查他哪一行,他至少能回忆出3个。由此推算,在刚看完一张卡片时整张卡片他能记住的应该是9个字母。

如果不是紧接着给他声音,而是停一两秒钟再给他声音,他能记住的每行也只不过两个字母,整张卡片能记住的和用全部报告法记住的就一样了。这说明,刚看完时能记住的比较多,但保持的时间比较短。

斯波林将刚看完卡片能保持很短时间的记忆称瞬时记忆。

2.含义:瞬时记忆又称感觉记忆或感觉登记,是指外界刺激以极短的时间一次呈现后,信息在感觉通道内迅速被登记并保留一瞬间的记忆。一般又把视觉的瞬时记忆称图象记忆,把听觉的瞬时记忆称声象记忆。

3.瞬时记忆有如下的特点:

(1)瞬时记忆具有鲜明的形象性

瞬时记忆的编码方式,即瞬时记忆记住信息的方式,是外界刺激物的形象。因为瞬时记忆的信息首先是以感觉后象的形式在感觉通道内加以登记的,因此,瞬时记忆具有鲜明的形象性。

(2)瞬时记忆的容量很大,但保留的时间很短。一般认为,瞬时记忆的容量为9~20比特,在斯波林的实验中瞬时记忆的容量自9个以上的项目。图象记忆保持的时间为0.25~1秒,声象记忆保持的时间可以超过1秒,但不会长于4秒。

(3)如果对瞬时记忆中的信息加以注意,或者说当意识到瞬时记忆的信息时,信息就被转人短时记忆了。否则,没有注意到的信息过1秒钟便会消失,也就是遗忘了。

(二)短时记忆

1.短时记忆是指外界刺激以极短的时间一次呈现后,保持时间在1分钟以内的记忆。

2.短时记忆有如下特点:

(1)短时记忆的容量有限,一般为7±2,即5~9个项目,这也就是平常我们所说的记忆广度。如果超过短时记忆的容量或插入其他活动,短时记忆容易受到干扰而发生遗忘。为扩大短时记忆的容量,可采用组块的方法,即将小的记忆单位组合为大的单位来记忆,这时较大的记忆单位就称做块。例如,将单个的汉字(人、学、机)变成双字的词(人民、学习、机器)来记,记忆的容量便大了一倍。

(2)语言文字的材料在短时记忆中多为听觉编码,即容易记住的是语言文字的声音,而不是它们的形象;非语言文字的材料主要是形象的记忆,而且视觉记忆的形象占有更重要的地位。此外,也有少量的语义记忆。

(3)短时记忆中的信息是当前正在加工的信息,因而是可以被意识到的。在短时记忆中加工信息的时候,有时需要借助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这时又要从长时记忆中把这些知识和经验提取到短时记忆中来。因此,短时记忆中既有从瞬时记忆中转来的信息,也有从长时记忆中提取出来的信息,它们都是当前正在加工的信息,所以短时记忆又称工作记忆。

(4)短时记忆的信息经过复述,不管是机械的复述,还是运用记忆术所做的精细复述,都可能转入长时记忆系统。

(三)长时记忆

1.长时记忆是指外界刺激以极短的时间一次呈现后,保持时间在1分钟以上的记忆。

2.长时记忆有如下特点:

(1)长时记忆的容量无论是信息的种类或数量都是无限的。

(2)长时记忆的编码有语义编码和形象编码。语义编码是用语词对信息进行加工,按材料的意义加以组织的编码。形象编码是以感觉映象形式对事物的意义进行的编码。

(3)长时记忆中储存的信息如果不是有意回忆的话,人们是不会意识到的。只有当人们需要借助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时,长时记忆储存的信息再被提取到短时记忆中,才能被人们意识到。

(4)长时记忆的遗忘或因自然的衰退,或因干扰造成。

干扰又分为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两种。

①前摄抑制是指先前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

②倒摄抑制是指后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先前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

③记忆材料在系列中所处的位置对记忆效果发生的影响叫系列位置效应。实验证明,当给被试者一个系列的记忆材料,如给被试者读一遍15个互相没有联系,难度又一样大的单词让被试者记忆的时候,系列两头比系列中间的材料记忆的效果好,这就是系列位置效应。(见图4.3)

a.首因效应或首位效应是指系列开头比系列中间的材料记得好的现象;

b.近因效应或新近效应是指系列末尾比系列中间的材料记得好的现象。

图4.3 系列位置效应

【本节小结】

1.记忆的概念、种类、过程以及遗忘的规律;

2.表象的概念及其特点;

3.三个记忆系统的概念及其特点。

第五节 思维、言语及想像

【考查重点】

1.思维的含义,特征和种类(划分标准,各自含义);

2.概念的含义及掌握;

3.言语的中枢机制;

4.想象

【内容详解】

第一单元 思维概述

一、思维的定义和特征

(一)思维的定义

感觉认识了事物的个别属性,知觉认识了事物的整体。它们认识的都是事物的外部现象,属于感性认识的阶段。记忆反映的是过去的经验,因为有了记忆,人们就能把经验储存在大脑里,需要的时候可以把它们提取出来。这样,人们就能把过去的经验和当前的经历加以比较,由表及里、去粗取精,达到对事物本质的认识,进入理性认识的阶段,这就是思维。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的认识,思维作为一种反映形式,它的最主要的特征是间接性和概括性。

(二)思维的特征

1.思维的间接性

(1)它能以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为媒介,对没有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加以认识。

例如,早起看到雪,判断出昨天晚上下雪了。

(2)思维不仅能对没有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借助于媒介加以反映,甚至能对根本不能直接感知到的客观事物借助于媒介进行反映。

例如,原子核内部的结构的认识。

(3)人通过思维还能对尚未发生的事件做出预见。

例如:天气预报。

之所以能进行间接的反映,就是因为认识到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如果事物之间没有这种内在的联系,人们也难于通过已知推测出未知。

2.思维的概括性

它可以把一类事物的共同属性抽取出来,形成概括性的认识。

例如,概念的形成。

因为思维具有间接性和概括性,人的思维才能超出感性认识的范围。人能认识到感性认识所不能达到的事物内在的规律。因为人能认识到事物的本质,能预见到事物的发展,所以人的认识又具有了超脱现实的性质。如果没有这种超脱现实的能力,人的发明创造就不可能产生。


二、思维的智力操作过程

思维是大脑对外界事物的信息进行复杂加工的过程,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是思维操作的基本形式。

(一)分析与综合

1.分析是在头脑中将事物分解为各个部分或各个属性的过程;

2.综合是在头脑中将事物的各个部分、各种属性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的过程。

3.分析综合是思维过程的两个不可分割、相互联系的方面

分析和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是人认识事物的开端。事物本来就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的各个部分、各种属性是彼此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分析就是把这个整体分解为它的各个组成部分。综合又是将分析得来的事物的各个部分再联合起来,将它们组合成为一个整体。在分析与综合的过程中达到对事物本质的认识。

(二)抽象与概括

1.抽象是在思想上把事物的共同属性和本质特征抽取出来,并舍弃其非本质的属性和特征的过程;

2.概括就是把抽取出来的共同属性和本质特征结合在一起的过程。

通过分析认识了事物的各种属性,把它们从事物身上抽取出来。进一步这些属性加以比较,区分出哪些属性是共同的,哪些属性不是共同的,这些属性之间有什么关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事物的属性进行分类,再把共同属性结合起来,得出概念,用词把这个概念标示出来,这就是概括的过程。

第二单元 思维的种类

一、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根据思维的形态可以把思维分为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1.动作思维是以实际动作为支柱的思维过程;

例如,儿童在垒积木的时候,他是边操作边思考的,操作的动作是思维的支撑。

2.形象思维是以直观形象和表象为支柱的思维过程;

作家塑造一个典型的人物形象,画家创作一幅图画。

3.抽象思维是用词进行判断、推理并得出结论的过程,又称词的思维或逻辑思维。抽象思维以词为中介来反映现实,这是思维的最本质特征,也是人的思维和动物心理的根本区别。


二、辐合思维和发散思维

按照探索问题答案的方面的不同,可把思维分为辐合思维和发散思维。

1.辐合思维是按照已知的信息和熟悉的规则进行的思维,又称求同思维。

例如,利用公式解题,按照过去解决问题的方法或经验去解决问题的思维。

2.发散思维是沿着不同的方向探索问题答案的思维,又称求异思维。

当需要解决的问题不止一个答案的时候,当需要解决的问题没有现成的途径和方法可以借鉴,没有过去的经验可以参考的时候,就要进行发散思维,从不同方面去寻找问题的答案。可见,发散思维是更具创造性的思维。

辐合思维和发散思维是相辅相成、密切联系的。


三、再造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按照思维是否具有创造性,可把思维分为再造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1.再造性思维是用已知的方法去解决问题的思维;

2.创造性思维是用独创的方法去解决问题的思维。

第三单元 概念形成与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

一、概念的掌握

(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概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特性的反映,是以词来标示和记载的。概念是思维活动的结果和产物,同时又是思维活动借以进行的单元。

1.概念的内涵是指概念所包含的事物的本质属性;

2.外延是指属于这个概念的个体,即概念所包含的范围。

3.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之间是一种相反的关系。

(1)概念的内涵越深,它所包含的属性越多,属于这个概念的个体越少,外延越窄;

(2)概念的内涵越浅,它所包含的属性越少,属于这个概念的个体就越多,外延越广。

例如“鸟”与”动物”概念。

正确掌握概念就是要正确地把握它的内涵和外延,不能犯扩大或缩小概念的内涵或外延的错误。

(二)概念的形成

概念形成或称概念的掌握,是指个体借助于语言,从成人那里继承和学会包含于概念下的知识和经验的过程。

概念有不同的层次,它们所概括的知识有浅有深。个体掌握概念是由浅到深的,个体掌握概念的层次反映了他的思维发展水平。因而,通过对个体掌握概念的研究,就能了解思维活动的规律。


二、自然概念和人工概念

1.对掌握概念的研究,可以在自然环境中通过观察的方法进行。例如,可以调查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掌握概念的数量的差别,先掌握哪些概念后掌握哪些概念,通过什么方法掌握概念等等。但这种研究需要很长的时间,工作量很大。为缩短研究的进程,便于控制变量,认知心理学家设计了人工概念。

2.人工概念是人工制造的,对自然概念的模拟。

例如,布鲁纳(Bruner, J. S.)设计的人工概念包括81张图片,每张图片上都有图形、图的颜色和数量,以及图形边框的数量这4个属性。每种属性又有3个变化的维度,例如,图形有十字、方块和圆三个维度;图的颜色有红、绿和黑三个维度;图和边框的数量都有l~3个的变化。图片上的属性的不同结合可以构成各种不同的人工概念,例如“两个绿色的圆形”就是不管边框数是多少,只要有两个绿色圆形的图片都是属于这个概念的个体,都是这个概念的外延。“一个边框的方块”就是,只要是方块图形有一个边框的图片都是属于这个人工概念的个体,都是这个人工概念的外延。实验的时候,主试先确定一个人工概念,例如“三个边框的红圆”,把所有的图片都放在被试面前,让被试猜主试心目中想的这个概念。被试每猜一次,即指出一张图片,主试都要说出他猜的对还是不对。在猜测的过程中,被试者通过分析主试肯定或否定的回答,逐渐猜到主试心目中想的这个概念,这就是掌握人工概念的实验。主试通过对被试猜测过程的分析,来了解被试思维过程中所运用的策略。

当然,人工概念只是模拟自然概念,它与实际生活有很大的距离,因此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认知心理学研究思维的一个途径就是问题解决。


三、问题解决及对问题解决的研究

(一)问题解决的定义

1.问题解决是指给被试者提出一个问题,让被试者按照一定的要求,遵循一定的规则,去解决这个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在被试者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去发现他的思维活动的规律。

用认知心理学的术语来说,问题解决就是在问题空间中进行搜索,以便从问题的初始状态达到目标状态的思维过程。

2.问题空间,就是对问题解决情景的认识,包括对所要解决的问题的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的认识,以及如何从初始状态过渡到目标状态的认识。

知道了问题的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也知道了解决问题所要遵循的规则,就要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一系列的认知操作,操作成功,问题即得以解决。

认知心理学家对问题解决的研究,是为了了解影响问题解决的各种因素,以及人们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采用的策略,从而有助于分析创造性思维所包含的各种心理成分。

(二)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1.迁移的作用:迁移是指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解决新问题的影响。

迁移有两类,即正迁移和负迁移。

(1)正迁移:已知的知识经验对解决新问题起到促进作用的迁移;

例如,学会了骑自行车再去学摩托车,就能把骑自行车掌握平衡的技术运用到骑摩托车上,有助于骑摩托车。

(2)负迁移:已知的知识经验对解决新问题起到阻碍作用的迁移;

如果会骑自行车的人去骑三轮车,骑两个轮的交通上具的经验反而会影响掌握骑三轮车的技术。

2.原型启发的作用:从现实生活的事例中受到启发而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或方法称原型启发,对解决问题具有启发作用的事物称原型。

例如,水开时水蒸气把壶盖顶起来,瓦特受其启发发明了蒸汽机;鲁班的腿被带齿的丝毛草划破了,受其启发发明了锯子。

3.定势的作用:定势是人们在从事某种活动前的心理准备状态,会对后边所从事的活动产生影响。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或者刚刚发生的经验都会使人产生定势。这种定势会影响到后边从事的感知觉、思维等心理活动。这种作用人们往往是意识不到的。

美国心理学家卢钦斯(Luchins, A. S.)做了一个量水的实验。他让被试用三个刻有刻度的量杯(A、B、C)去量一定数量D.的水。前边几个问题只能用同一种方法解决。例如,A为23,B为129,C为3,D为100,解决问题的办法只有D=B-A-2C。在解决完这些问题之后出现的问题除可用同样的方法解决外,还可以用更简单的方法解决。例如A为23,B为49,C为3,D为20,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是D=B-A-2C;也可以是D=A-C。但是,由于被试者受前边解决问题经验的影响,他看不到后面这种更简单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仍然用原来的那种方法解决。同样的问题让没做过前边题目的被试者来做,他一眼就看到了简单的方法,而不会去用笨的方法。这说明已有的知识经验或者说已经养成的习惯,会影响后面所进行的活动。这就是思维定势的作用。

第四单元 语言与言语

一、语言与言语

(一)语言

语言是以语音或文字为物质外壳,以词为基本单位,以语法为构造规则的符号系统;

1.正常成人的思维活动和相互间的思想交流都要借助于语言才能实现,思维离不开语言。

2.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是随着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人们运用语言交流思想的过程包括说话,包括听懂别人讲的话,也包括写字和阅读,这些活动都是人的心理活动,都依附于个体而不是依附于整个社会。

(二)言语

人们运用语言交流思想、进行交际的过程称做言语。

(三)语言和言语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1.语言是社会现象,是语言学研究的对象;言语则是心理现象,是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2.语言是人们进行思维和交际的工具,言语则是人们运用语言交流思想,进行交际的过程。

(四)言语与语言相互依存

1.言语要借助于语言才能实现,离开了语言人们之间进行交际只能通过表情、动作,而这种方式的交际所能交流的内容是非常有限的,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生活的需要。所以,言语离不开语言,只有借助于语言才能实现人们之间的思想交流。

2.语言是在人们相互交际的社会生活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语言也只有发挥它的交际工具的功能才有存在的价值,才是活的语言,离开了人们的交际活动,语言也就变成了死的语言,它将被社会淘汰。所以,语言也离不开言语。


二、言语活动的形式

言语既然包括说、听、写、读,那么言语的形式就是多种多样的。

可以把言语的形式分为两类:外部言语和内部言语。

(一)外部言语及其种类

人们之间的交际是通过说、听、写、读的方式进行的,这些用来进行交际的言语称外部言语。外部言语又可分为口头言语和书面言语;

1.口头言语又可分为对话言语和独白言语。不同的言语形式有不同的特点。

(1)对话言语是是交往中的言语,它有一个说话的环境,上下旬衔接,因而不一定每句话都要说得那么完整,只要对话双方能够理解就行了。单独抽出对话中的一句,不知道它是在什么情景中说的,不知道上下文,就很难理解,甚至会发生误解。

(2)独白言语是一个人说的,为了叙述一件事情,表达一种思想,阐述一种观点,例如演讲、做报告,这种言语就比较严谨、比较规范。

2.书面言语是用写出来的文字表达思想的言语。这种言语非常严谨、规范,甚至要讲究标点符号,做到字斟句酌。

(二)内部言语及其特点

1.含义:内部言语不是用来进行交际,而是为了支持思维活动进行的、不出声的言语。正常成人思考的时候就好像是自己在对自己说话,没有这种内部言语的支持思维是很难进行的。

2.特点

(1)发音器官活动的隐蔽性

内部言语虽不出声,并不是说思考时发音器官就不活动。事实上在进行思考时,即在进行内部言语活动的时候,发音器官还是在活动着的,如果用仪器记录的话,声带和外部言语时一样也在振动着,只是比较隐蔽,不出声而已。

(2)言语的减缩性

内部言语不像外部言语那样需要表达,所以内部言语比较简缩,不完整,是个思想的轮廓,只要保证思维沿着正常方向进行就行。

(3)速度快

因为内部言语不需要表达,所以其速度就比较快。想一个问题很快,把想的表达出来,一句一句地说,时间就要花得多。有时,自己觉得问题已经想明白了,但要说出来的时候又说不明白了。这就是说,在把内部言语转化成外部言语的时候发生了困难。究其原因就是内部言语的速度快,想得不细、不完整、不系统,想的时候可以漏掉一些细节,说的时候需要一层一层地把问题所涉及的方面说清楚,这就会暴露出问题想的不深、不透,或者思维不够严谨、不够深刻。

所以,要使内部言语转化成外部言语比较顺利,需要培养思维的严谨和深刻的品质。


三、言语活动的中枢机制

言语活动是大脑皮质各个部位共同活动的结果,但皮质的不同部位又有相对的机能分工。言语活动包括说、听、写、读等几种不同的形式,因此,在大脑皮层上也分别有参与这些言语活动形式的皮质部位(图5.1):

图5.1 言语机能联合区

(一)运动性言语中枢

1.发现:法国医生布洛卡(Broca, P.)1860年发现两个右利手的病人,开始时他们说话有些困难,逐渐发展为说不成完整的句子,即言语的表达出现了毛病。病人死后进行解剖发现,他们的左半球额下回靠近外侧裂的部位发生了病变。后来不少临床的病例也证明,这个部位是主管说话机能的,称言语运动中枢,因是布洛卡发现的,又称布洛卡中枢。

2.表现:这一中枢受到损伤表现为说话迟钝费力,不能说出连贯、流畅的语言,但其发音器官并没有毛病,而且病人还能听懂别人说的话,还能写字,还能认字,这种言语缺陷称表达性失语症。

(二)听觉性言语中枢

1874年由德国学者威尔尼克(Wernicke, C.)发现,位于顶、枕、颞叶交会处的颞上回,受到损伤,患者能听到声音,他的听觉器官还是正常的,却不能分辨语音,对字词也失去了理解的能力。

这一中枢称言语听觉中枢,因是威尔尼克发现的,也称威尔尼克中枢。这一中枢受到损伤所发生的失语症称接受性失语症。

(三)视觉性言语中枢

位于顶、枕叶交会处的角回是主管阅读的,称视觉性言语中枢。

这一中枢受到损伤,患者能看到字词,却不能理解字词的含义,这种失语症称失读症。

(四)书写中枢

位于额中回,靠近中央前回的地方是主管书写功能的,称书写中枢。

这一中枢受到损伤,患者其他运动机能正常,却不能写字绘画,这种言语缺陷称失写症。

第五单元 想像

一、想像的定义

1.想像是人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思维过程。

通过记忆,人们可以把经历过的事物的形象保存在头脑中,需要的时候又可以把它们从大脑里提取出来,这是人的表象,在记忆一节里已经说明过。

有了表象,人们又可以把表象的内容作为素材,在大脑里对这些表象进行加工和改造,从而创造出新的形象,这个过程是一种形象思维的过程,这种过程就称做想像。

如:作家创造新的人物形象是在人的大脑里创造出来的,是一种形象思维的过程,即想像的过程。

2.想象与表象的区别:

(1)想像以表象的内容为素材,来源于表象,却和表象有了本质上的差别。

①表象是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在头脑中的再现,它并没有创造出新的形象,是一种形象记忆的过程,因此属于记忆的范畴;

②想像则是对表象的加工和改造,它创造出来新的形象,具有创造性,属于思维的范畴。

(2)想像以表象为素材,所以想像出来的事物来源于现实,想像又具有创造性,因而它创造出来的新形象又不完全是现实生活中的事物。想像作为一种心理现象,它还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二、想像的种类

想像按其是否有意识、有目的,可以分为无意想像和有意想像。

1.无意想像

无意想像是没有预定的目的,在某种刺激作用下不由自主产生的想像。

一个人正在教室里听讲,当老师讲到山脉和河流的时候,他想起了自己打算去旅游的事,不由得走了神,想着自己到了哪个名山秀水,在那里尽情地玩耍起来,这就是一种无意想像。

(1)是无意想像的一种极端的例子。因为做梦是没有目的的,是不由意识支配的,比清醒状态下的无意想像更加随心所欲。其内容往往不合逻辑,脱离实际,甚至是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发生的。

(2)幻觉则是在异常精神状态下产生的无意想像。外界没有声音,一个人却总是听到一种声音,这种声音具有特殊的意义,或者是在骂他,或者是在议论他,甚至是一些人在商量怎么谋害他。如果幻觉达到了这么严重的地步,显然是一种精神异常的症状了。

2.有意想像

有意想像是在一定目的、意图和任务的影响下有意识地进行的想像。有意想像又分为创造想像、再造想像和幻想。

(1)创造想像指不依据现成的描述和图示,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作家创造一个文学的典型人物;画家构思一幅图画;服装设计师想像出一款服装的新款式。

(2)再造想像指根据语言的描述或图表模型的示意,在头脑中形成相应形象的过程。

我们看了文学作品,在头脑中也产生了一个活生生的人物的形象。

(3)幻想指和一个人的愿望相联系并指向未来的想像。幻想是指向未来,对未来的憧憬,而不是对过去的回忆。

只有对未来的憧憬而没有实现这种愿望的努力,愿望没有实现的可能,幻想就成了空想。空想对人的行为没有推动的作用,因而是消极的。


【本节小结】

1.思维的概念、特征及种类;

2.概念的含义及概念的掌握与形成;

3.问题解决的含义和影响因素;

4.语言和言语的含义、种类及中枢机制;

5.想象的含义及种类。

第六节 意识与注意

【考查重点】

1.意识、无意识、注意、有意注意、无意注意、有意后注意的概念;

2.梦的特点;

3.注意的品质及其各自的含义。


【内容详解】

第一单元 意识概述

一、意识

1.意识是人类大脑所特有的反映功能,是人的心理和动物的心理的根本区别,是物质发展最高阶段的产物,也是自然进化的最高产物。自从心理学诞生以来,心理学家就把意识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希望能够找到组成人的心理的元素,以及将这些元素组合起来的规则。

什么是人的意识呢?

意识是在觉醒状态下的觉知,它既包括对外界事物的觉知;也包括对自身内部状态的觉知;它既涉及觉知时刻的各种直接经验,如知觉、思维、情感和欲望;也包括我们对这些内容和自身行为的评价。

2.意识具有重要的心理机能,它对人的身心系统起着统合、管理和调节的作用。

例如,人们可以有选择地注意,以适应感觉通道的容量;可以利用过去的经验对现在输入的信息作出最佳的判断和解释,从而指导我们的行为。


二、无意识

无意识是相对于意识而言的,它指的是个体没有觉察到的心理活动和心理过程,它既包括对刺激的无意识,也包括无意识的行为。

1.对刺激的无意识

并不是所有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外界刺激我们都能意识到,也不是我们所有的活动都在意识控制之下。由于感觉通道容量的限制,我们在一瞬间能够觉察到的事物是非常有限的。没有处在意识范围之内但又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外界事物是存在的。

例如,正在专心致志地读书的人,有人喊他的名字他没有听到;旁边有人说话,他也没有听到别人在说什么。因为喊名字、说话这些声音虽然进入了他的耳朵,但它们都在意识的范围之外,所以就没听到。这是对刺激的无意识。

2.无意识的行为

一些非常熟练的动作技能,往往会自动地进行而不在我们的意识控制之下。例如,骑自行车是一种熟练的动作,天天骑,已经达到自动化的地步。我们完全不必注意自己怎么踩脚蹬,怎么扶车把,这些动作都在顺利地完成着,车子会正常地行驶,也就是骑自行车的动作是在意识的控制之外的。当然,不在意识控制之下,只是说不需要意识的控制就能正常地进行下去,而不是说意识就不能控制。因为当路况发生变化的时候,人们会及时地把注意转移到对车子的控制上,以适应路况的变化。


三、几种不同的意识状态

意识的形态可以分为不同的层次和水平,因为从无意识到意识是一个连续体。而且一种意识形态也会转化为其他的形态。以下说的是两种特殊的意识状态:睡眠和做梦。

(一)睡眠

1.人的一生大约有l/3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很早以前人们就注意对睡眠的研究。近几十年来,科学家用脑电波的变化作为观察脑的活动的客观指标,获得了重要的成果。

脑电波的变化有如下的规律:

(1)在大脑处于清醒和警觉状态时,脑电波多是频率为14~30赫兹,波幅较小的β波;

(2)在大脑处于安静和休息状态时,脑电波多是频率为8~13赫兹,波幅稍大的α波;

(3)在睡眠状态下脑电波主要是频率更低、波幅更高的△波。

2.根据脑电波的变化,可以将睡眠分为4个阶段(见图6.1):

(1)第一阶段主要是频率和波幅都较低的脑电波。在这一阶段里,身体放松,呼吸变慢,很容易被外界刺激惊醒,这一阶段大约持续10分钟;

(2)第二阶段偶尔会出现短暂爆发的,频率高、波幅大的脑电波。在这一阶段里,个体很难被叫醒,这一阶段大约持续20分钟;

(3)第三阶段脑电波的频率继续降低,波幅更大,出现△波,有时会出现睡眠锭。这一阶段大约持续40分钟;

(4)当大多数脑电波呈现△波时,睡眠就进入到了第四个阶段,肌肉进一步放松,身体各项功能指标变慢,这一阶段被称为深度睡眠阶段。这一阶段大约持续20分钟,且前半夜长、后半夜短。

这四个阶段大约要经过90分钟左右。

3.此后便进入快速眼动睡眠阶段,这一阶段△波消失,类似于清醒状态下的高频低幅脑电波出现,眼球开始快速上下左右移动,梦境开始出现,这一阶段大约持续5~10分钟。

4.此后又会重复上述睡眠的四个阶段,第四个睡眠阶段结束之后,又会出现一次快速眼动的睡眠阶段,而且时间会比第一次长。直至最后一次可长达1个小时。像这样的睡眠周期不断循环,直至醒来,不过,随着黎明的渐渐到来,第四和第三阶段的睡眠会逐渐消失。

5.睡眠的功能:①睡眠可以使机体恢复机能,因为身体和大脑在睡眠中可以得到休息,从而恢复其功能。但是,实验证明,睡眠的时间可以通过训练而缩短,关键是睡眠的质量。②从进化的角度来说,睡眠对机体也起着保护的作用。因为大多数动物在黑夜都要睡眠,人在黑夜也不必觅食、预防凶猛野兽的伤害或从事其他活动,因而易于保存能量。

图6.1 睡眠过程中脑电波的变化

(二)梦

1.通过仪器能够监测人的睡眠过程,例如,用脑电仪提供的脑电波的变化,或以眼动仪测定的眼球运动作指标,可以准确地检测出人在睡眠中是否正在做梦,并对做梦进行研究。

在快速眼动睡眠阶段,眼动仪会监测出眼球出现了快速的运动,如果在眼动活跃的时候叫醒睡眠者,他通常都会报告说正在做梦。研究发现,睡眠中人人都做梦,只是醒来以后有人记得起,有人记不起自己做过梦了。

2.梦的内容可以包括做梦时外界的刺激物,如夏天有凉风吹来,引起做梦跳降落伞了;蚊子叮了一口,引起被刺伤的梦境等等;

也可以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也可以是机体的状态,饿了或冷了,引起吃饭、掉进水里了的梦等等。

3.梦有很多特点,如梦境的不连续性、不协调性和认知的不确定性等。

其中最主要的特点是梦境的不连续性,即梦中的思想、行为或情景会突然变成与原来无关的其他的思想、行为或情景。

4.梦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和心理现象,做梦不会防碍人的休息,梦的内容也不是别人给你带来的某种信息,更不是吉凶祸福的预兆,不应该对梦抱有担心的心理。

(1)实验证明,如果对快速眼动的睡眠进行剥夺,即进行梦剥夺,只要发生快速眼动的现象就把睡眠者叫醒。开始被试者有不舒服的感觉,好像没睡好觉,心里觉得不塌实;几天后被试者就可能出现记忆力下降,情绪低沉,进而影响到健康的现象。在几天梦剥夺之后让被试者好好睡一觉,让他随便去做梦,醒来一切症状就都消失了。可见,不让做梦反而打乱了正常的生活秩序,会对身体产生不良的影响。

(2)弗洛伊德(Freud, S.)用精神分析的观点来解释梦,他认为梦是压抑到潜意识里的冲动或愿望的反映。人的一些冲动或愿望不符合社会的行为道德规范,不能得到实现,被压抑到潜意识中。但是,在睡眠状态下,由于意识的控制能力降低,被压抑到潜意识中的这些冲动和愿望便会以改变的形态在梦中表现出来。所以,弗洛伊德把分析梦作为了解精神病的原因和治疗精神病的重要手段。

第二单元 注意概述

一、注意的定义

外间世界纷繁复杂,随时随地都有大量的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但是,感觉器官接受外界刺激的能力又是有限的,因而人就要有选择地接受外界刺激,使人能对这些刺激进行精细的加工。人的意识的这种属性就是注意。

1.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1)指向性是指由于感觉器官容量的限制,心理活动不能同时指向所有的对象,而只能选择某些对象,舍弃另一些对象。

(2)集中性是指心理活动能全神贯注地聚焦在所选择的对象上,表现在心理活动的紧张度和强度上。

2.注意能使所选择的对象处于心理活动或意识活动的中心,并加以维持,从而能够对其进行有效的加工。这说明注意不是被动的,而是具有积极的、主动的意义,是人进行心理活动的一个必要的条件。

3.注意只是心理活动或意识活动的一个特点,是心理过程的一种状态,即心理活动总是指向于、集中于某些对象的这种特点或状态。所以,注意不是一种心理过程,它并不反映任何事物,也不反映事物的任何属性,平常我们只说“注意”,实际上是省略了看、听、想等这些心理过程,说完整了应该是“注意看”、“注意听”、“注意想”,离开了心理过程也就不存在注意的现象了。


二、注意的种类

(一)无意注意

1.含义:无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就能维持的注意,又称不随意注意。

正在听讲,教室的门突然被人打开,哐当一声门响,不由得看了一眼,这就是无意注意。

2.容易引起无意注意的条件:

(1)刺激特点:强度大的、对比鲜明的、突然出现的、变化运动的、新颖的刺激;

(2)机体自身:自己感兴趣的、觉得有价值的刺激容易引起无意注意。

(二)有意注意

1.含义:有意注意是有预定目的,需要付出一定意志努力才能维持的注意,又称随意注意。

上课认真听讲,下课专心读书,目不斜视,心不二用,是意志努力的结果,是有意注意。

2.特点:有意注意是在无意注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人所特有的一种心理现象。对于学习和工作来说,它有较高的效率。

3.培养有意注意:要充分发挥有意注意的效率,就要加深对活动目的的认识,并要培养广泛的兴趣和优良的意志品质,加强抗干扰的能力。

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可以相互转化。无意注意可以转化为有意注意。门“哐当”响了一声,你不由自主地看了一眼,发现进来的人是你的朋友,你马上站起来和他打招呼,这就转化成了有意注意。有意注意也可以转化为无意注意。开始学骑自行车的时候会全神贯注,甚至到了全身紧张的地步。当学会骑自行车后,天天骑,慢慢熟练了,骑自行车就成了自动化的动作,不再去想骑车的动作,也能自如地骑着走了。这时,原来的有意注意就转化成了无意注意,有时把这种注意叫有意后注意或随意后注意。

第三单元 注意的特征

一、注意广度

在同一时间内,意识所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称注意广度,又称注意范围。注意的范围受制于刺激的特点和任务的难度等多种因素,简单的任务下注意的广度大约是7±2,即5~9个;互不关联的外文字母的注意广度大约是4~6个。

在三个记忆系统的叙述中说到,瞬时记忆的材料如果受到注意的话,就能转入短时记忆,注意的范围是7±2,因此短时记忆的容量自然也就是7±2。


二、注意稳定性

1.含义:对选择的对象注意能稳定地保持多长时间的特性称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维持的时间越长,注意越稳定。

2.注意的起伏:在稳定注意的条件下,感受性也会发生周期性地增强和减弱的变化现象,这种现象称做注意的起伏或称注意的动摇。

例如,把手表放在耳朵边刚刚能听到的地方,集中注意认真地听,你会发现,声音听起来一会强一会弱,表现出周期性的起伏变化,这就是注意的起伏。注意起伏是由于生理过程的周期性变化引起来的,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只是由于平常听到的声音比较强,觉不出来这种周期性的变化罢了。所以注意的起伏并不影响注意的稳定性。

3.注意的分散:和注意的稳定性相反的注意品质,即平常所说的分心。注意的分散是指注意离开了心理活动所要指向的对象,而被无关的对象吸引去的现象。做事不能集中注意,总被无关的对象吸引去,做事的效率会大大地受到影响,这是一种不良的注意品质,应当努力加以克服。

三、注意转移

1.含义:由于任务的变化,注意由一种对象转移到另一种对象上去的现象称注意转移。

2.注意转移的速度和质量,取决于前后两种活动的性质和个体对这两种活动的态度,也受个性特点的影响。

3.注意的转移不同于注意的分散,注意转移是根据任务的要求,注意的分散则是心理活动离开了当前的任务。


四、注意分配

1.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于不同的对象,同时从事几种不同活动的现象称注意分配。边听讲边做笔记,自拉自唱等都是注意分配的例子。

2.能够分配注意的条件

(1)所从事的活动中必须有一些活动是非常熟练的,甚至已经达到了自动化的程度,只有这样人才能把更多的注意指向不太熟悉的活动上,否则注意的分配将是不可能的。例如,一个刚学写字的小学生,让他一边听讲一边记笔记,他听讲会忘记记笔记;他要写字就会忘记听讲。只有到了写字能够得心应手的时候,才能一边听讲一边记笔记。

(2)所从事的几种活动之间应该有内在的联系,没有内在联系的活动很难同时进行。例如,自拉自唱只能是同一的曲凋,如果拉的和唱的不是同一首曲子,一个人既拉又唱是办不到的。

(3)两种活动如果是在同一感觉道,用同一种心理操作来完成的话,这两种活动也很难做到注意的分配。例如,一手画圆一手画方,画出来的一般是既不圆也不方的。


【本节小结】

1.意识与无意识的概念、两种不同的意识状态(睡眠和梦);

2.注意的含义、注意的种类(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以及注意的品质(注意的广度、注意稳定性、注意转移和注意分配)。

第七节 需要与动机

【考查要点】

1.需要的含义;

2.动机与行为的复杂关系;

3.马斯洛的层次需要理论。


【内容详解】

第一单元 需要与动机概述

一、需要

(一)需要的定义

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表现为有机体对内外环境条件的欲求。

1.人生活在社会上,要维持和发展自己的生命,需要一定的客观条件来保证;没有这些条件人就不能生存,也不能延续和发展。例如,人饿了得吃饭,渴了得喝水,冷了得御寒,热了得避暑,累了得休息,还要生儿育女;在社会中生活还得有谋生的手段,还要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等等。这些条件是不能缺少的,缺少了就会给人造成机体内部的不平衡状态,这种不平衡状态反映到人的头脑中,就使人产生对所缺少的东西的欲望的要求,这种欲望和要求就是人的需要。

2.需要都有对象,没有对象的需要是不存在的。动物也有需要,因为动物也得满足自己生理的要求。人除了生理的需要之外还有社会性的需要,而且人的需要都受社会的制约,都带有社会性。

3.需要又是不断发展的,人的需要永远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上。当追求新的对象时,需要是推动有机体活动的动力和源泉。

例如,能吃饱饭是基本的要求,达到这个要求之后,人们又要追求吃得好些;温饱问题解决之后人们又要奔小康,进一步还要追求享受。

所以需要是发展的,是永远也不会彻底满足的。正因为如此,需要才能成为人的活动积极性的源泉。

(二)需要的种类

1.自然需要和社会需要

如果从需要产生的角度对需要加以分类的话,可以把需要分为自然需要和社会需要。

(1)自然需要是由生理的不平衡引起的需要,又称生理需要或生物需要。它与有机体的生存和种族的延续有密切的关系,如饮食、休息、求偶等的需要。

(2)社会需要是反映社会要求而产生的需要,如求知、交往等的需要。社会需要是人所特有的,是通过学习得来的,所以又称获得性需要。

自然需要动物和人都有,但无论就满足需要的对象,还是就满足需要的方式,人和动物都有本质的区别。因为人不仅吃,而且人吃东西还要讲究卫生,讲究营养,追求美味佳肴,吃的时候还要表现出一定的修养和风度。

2.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1)就满足需要的对象而言,可把需要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①物质需要是对社会物质产品的需要,如对食品的需要,对工作和生活条件的需要等;

②精神需要是对各种社会精神产品的需要,如对文化科学知识的需要,对美的欣赏的需要等。

(2)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①对物质产品的要求不仅要满足人的生理的需要,而且还要满足人审美的观念。

穿衣服是为了保暖,但选购衣服的时候还要挑选美观大方,能够表现自己身份的衣服。

②为了满足人的精神需要,还得有一定的物质条件来保证。

没有教科书、没有上课的教室,难于通过讲授的方式获取科学知识。

需要的分类是相对的,各种需要之间是相互交叉的。自然需要往往都是对物质的需要;社会性的需要往往都是精神需要。分类只是便于说明问题,分类的标准不是绝对的。


二、动机

人的需要产生以后总要获得满足,要满足人的需要就要进行某种行为活动,去获得满足需要的对象。所以,当一个人意识到自己的需要时,就会去寻找满足需要的对象,这时活动的动机便产生了。

(一)动机的定义

动机:激发个体朝着一定目标活动,并维持这种活动的一种内在的心理活动或内部动力。

动机不能进行直接的观察,但可根据个体的外部行为表现加以推断。

(二)动机的产生

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

1.机体内部要维持平衡的状态,但这种平衡状态经常会受到破坏。

如人饿了、冷了、累了的时候,就是这种平衡状态受到破坏的时候。当人感到缺乏某种东西的时候,会引起机体内部的紧张状态。此时需要就以意向、愿望的形式指向于某种对象,并激发起人的行为活动,需要便转化成了人的行为活动的动机。

由生理需要引起来的,推动个体为恢复机体内部平衡的唤醒状态称内驱力。

2.动机也可以由外部环境条件引起,

例如名誉、地位等社会因素也可以激发起个体行为活动的动机。

能引起有机体的定向活动,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称诱因。在诱因的作用下,即使机体内部并没有失去平衡,也会引起活动的动机。

3.积极的情绪会推动人去设法获得某种对象;消极的情绪会促使人远离某个对象,所以情绪也具有动机的作用。

(三)动机和行为之间的关系:

(1)同一行为可以由不同的动机引起;

(2)不同的活动也可由相同的或相似的动机引起。

一个人的活动动机也是多种多样的,有些动机起着主导的作用;有些动机则处于从属的地位。

(3)动机和效果之间一般来说是一致的,即良好的动机会产生积极的效果;不良的动机会产生消极的结果。但是,在实际生活中,由于某种因素的作用,动机和效果也会出现不一致的情况。

(二)动机的种类

1.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

(1)由有机体的生理需要产生的动机称生理性动机,这种动机又称驱力或内驱力。

如吃饭、穿衣、休息、性欲等的动机。

(2)以人类的社会文化需要为基础而产生的动机属于社会性动机。

如交往的需要引起交往动机,成就的需要产生成就动机,权力的需要产生权力动机等等。兴趣、爱好等都是人的社会性动机。

①兴趣:兴趣是人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是以认识和探索外界事物的需要为基础的,是推动人认识事物,探索真理的重要动机。兴趣有直接的,也有间接的。获得知识的兴趣是直接的,为了获得知识而学外语的兴趣则是间接的。兴趣有个体在生活中长期形成的,也有在一定的情景下由某一事物偶然激发出来的。

兴趣的品质有:

a.兴趣的倾向性,即对什么发生兴趣;

b.兴趣的广阔性,即兴趣的范围;

c.兴趣的持久性.即兴趣的稳定程度;

d.兴趣的效能,即兴趣所产生的推动人的活动的力量。

②爱好:当人的兴趣不是指向对某种对象的认识,而是指向某种活动时,人的动机便成为人的爱好。

兴趣和爱好都和人的积极情感相联系,培养良好的兴趣和爱好是推动人努力学习积极工作的有效途径。

2.有意识动机和无意识动机

(1)能意识到自己行为活动的动机,即能意识到自己活动目的的动机称有意识动机;

(2)没有意识到或没有清楚地意识到的动机称无意识动机。

无意识动机在自我意识没有发展起来的婴幼儿身上存在着,在成人身上也存在着,例如定势的作用人们是往往意识不到的。

图7.1 定势的作用

①不同的定势

a.知觉的定势作用:例如,13放在阿拉伯数字中间,你会把它读为数字13;如果把它放在英文字母中间,你会把它读为英文字母B。(见图7.1)

b.思维习惯定势的作用:你认为某个学生好,评分时不自觉地给他的分数高一些;你认为某个学生差,评分时不自觉地给他的分数低一些。

②定势的原因:既可以由人的知识经验引起,也可以由刚刚发生的事情引起来。把13看成数字还是字母,这是受刚刚发生的事情的影响;评分时给印象好的学生分数多点,给差的学生分数少一点,这是在较长的生活中形成的经验。它们都是形成定势的原因。

3.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

(1)由个体内在需要引起的动机称内在动机;

(2)在外部环境影响下产生的动机称外在动机。

由于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意义而努力学习的动机是内在动机;为获得奖励而学习的动机是外在动机。

(3)两种动机在推动个体的行为活动中都发挥作用。但是,外在动机只有在不损害内在动机的情况下,才是积极的。如果外在动机损害了内在动机,即外在动机的作用大于内在动机的作用,个体的行为活动主要要靠外部奖励的推动,此后,个体对外部奖励的水平不满的话,他的行为活动的积极性就会大大降低,结果毁掉的是个体活动的内在动机。

第二单元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需要是人的活动积极性的源泉,心理学家长期以来就重视对需要的研究,历史上有过不少关于需要的理论。这些理论都要解释需要是怎么产生的,需要有哪些类型,需要对人的行为活动有何影响等等。

目前比较有影响的需要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Maslow, A. H.)1968年提出来的需要层次理论。

一、需要的层次

马斯洛认为,可把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的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需要的这五个层次,是一个由低到高逐级形成并逐级得以满足的。

1.生理需要,即人对食物、空气、水、性和休息的需要,是维持个体生存和种系发展的需要,在一切需要中它是最优先的。

2.安全的需要是人对生命财产的安全、秩序、稳定,免除恐惧和焦虑的需要,它是在生理需要满足的基础上产生的。这种需要得不到满足,人就会感到威胁和恐惧。它表现为人都希望自己有丰厚的收入,有一个稳定的工作;希望生活在安全、有秩序、可以预测和熟悉的环境中;喜欢做自己熟悉的工作等等。

3.爱和归属的需要是在生理和安全需要满足的基础上产生的,是人要求与他人建立情感联系,如结交朋友,追求爱情的需要,隶属于某一群体并在群体中享有地位的需要。爱的需要包括给他人的爱和接受他人的爱。爱与性有密切的关系,但并不等同,性行为不仅来自于性欲,而且受爱和情感需要的支配。

4.尊重的需要是希望有稳定的地位,得到他人高度评价,受到他人尊重并尊重他人的需要。这种需要得到满足会使人体验到自己的力量和价值,增强他的信心。这种需要得不到满足会使人产生自卑和失去信心。

5.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指人希望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潜能,不断完善自己,完成与自己能力相称的一切事情,实现自己理想的需要,也是人类最高层次的需要。但是,各人自我实现需要的内容有明显的差异,有人想当作家,有人想当体育或演艺明星,还有人想在科学的征程上有所建树。达到自我实现的途径和方式也各不相同,有人投师学徒,有人自学成才。


二、需要层次之间的关系

马斯洛认为,只有较低层次的需要得到基本的满足,较高层次的需要才会出现。已经满足了的需要会退居次要的地位,不再是行为、活动的推动力量;新出现的需要转而成为最占优势的需要,它将支配一个人的意识,并自行组织有机体的各种能量。当所有较低层次的需要都得到持续不断地满足时,人才受到自我实现的需要的支配。

1.无论从种族发展,还是从个体发展的角度来看,层次越低的需要出现得越早;层次越高的需要出现得越晚。

2.层次越低的需要力量越强,它们能否得到满足直接关系到个体的生存,因而较低层次的需要又称缺失性需要。高层次需要的满足有益于健康、长寿和精力的旺盛,所以这些需要又称生长需要

3.一个人可以有自我实现的愿望,但要达到自我实现的境界,成为一个自我实现的人,却不是每个人都能办到的,这种人只能是少数。


三、对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评价

1.需要层次论把人的需要看作多层次的组织系统,反映了人的需要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趋向,也反映了需要与行为之间的关系。

2.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是自然禀赋的,是生物进化到人类以后出现的特征。他忽视了人是社会的人,人的需要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受社会历史条件制约的。况且,这个理论具有假设的性质,还需要进一步的科学证据。


【本节小结】

1.需要的含义、种类;

2.动机的含义、种类;

3.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第八节 情绪、情感和意志

【考查要点】

1.情绪、表情、意志的含义;

2.情绪的功能;

3.情绪的理论(提出者,强调的内容);

4.情绪情感的两极性及维度;

5.基本情绪与复合情绪;心境、激情与应激;

6.动机冲突的形式;

7.意志品质。


【内容详解】

第一单元 情绪和情感概述

一、情绪和情感的定义

(一)情绪和情感的定义

1.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脑对客观外界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

2.情绪、情感与认识过程的比较(以便说明情绪、情感这个定义所包含的内容)

(1)情绪和情感是以人的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它反映的是客观外界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的关系。外界事物符合主体的需要,就会引起积极的情绪体验;否则便会引起消极的情绪体验,这种体验构成了情绪和情感的心理内容。认识过程则是对事物本身的认识。

(2)情绪和情感是主体的一种主观感受,或者说是一种内心的体验。它不同于认识过程,因为认识过程是以形象或概念的形式来反映外界事物的。

(3)我们可以从一个人的外部表现看到他情绪上的变化,却看不到他所进行的认识活动过程,因为情绪和情感有其外部表现形式,即表情

(4)情绪和情感会引起一定的生理上的变化。

例如心率、血压、呼吸和血管容积上的变化。愉快时,面部的微血管舒张,脸变红了;害怕时,面部的微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心跳加快,呼吸减慢,脸变白了。这些变化是通过内分泌腺的作用实现的,认识活动则不伴有这种生理上的变化。

(二)表情

(1)表情就是人的情绪变化的外部表现模式。

(2)表情包括面部表情、身段表情和言语表情。

①面部表情是面部肌肉活动所组成的模式,它能比较精细地表现出人的不同的情绪和情感,是鉴别人的情绪和情感的主要标志。

例如,高兴的时候人的眼是眯着的,嘴角是往上提的;伤心的时候眉头是皱着的,嘴角是向下的;害怕的时候眼是瞪着,嘴是张着的。

①身段表情是指身体动作上的变化,包括手势和身体的姿势。高兴的时候手舞足蹈;不好意思的时候手足无措。

③言语表情是情绪和情感在说话的音调、速度、节奏等方面的表现。高兴的时候说话的音调高,说话的速度快;悲伤的时候说话音调低,速度慢,一句一句之间停顿的时间长。

(3)表情既有先天的、不学而会的性质;又有后天模仿学习获得的性质。因而人类表达情绪的主要方式是一样的,笑都表示快乐;哭都表示悲伤,不是规定的行为规范,也没有约定的规矩,是全人类不学而会的,因而表情具有先天遗传的性质。但是,不同文化背景的影响也使人表达情绪的方式带有不同的色彩,西方民族和东方民族在表达欢迎的方式上就有明显的区别。所以表情又具有后天学习模仿,受社会制约的特性。


二、情绪、情感的区别和联系

为区别于认识过程,人们把对客观事物态度的体验称做感情。但是,感情这一概念比较笼统,它难以表达这一心理现象的全部特征。为了区别出感情发生的过程和在这一过程中产生的体验,人们采用了情绪和情感两个概念。

1.情绪和情感指的是同一过程和同一现象,只是分别强调了心理现象的两个不同的方面。情感代表的是感情的内容,即感情的体验和感受;情绪代表的是感情的反映过程。

(1)情绪指的是感情反映的过程,也就是脑的活动过程。从这一点来说,情绪这一概念既可以用于人类,也可用于动物。情绪具有情景性和易变性,伴随着明显的生理变化和外部行为的表现。

(2)情感则常被用来描述具有深刻而稳定的社会意义的感情,如对祖国的热爱,对敌人的仇恨;对美的欣赏,对丑的厌恶等。所以,情感代表的是感情的内容,即感情的体验和感受。

(3)与情绪相比,情感更为深刻,它是在长期的社会生活环境中逐渐形成的,因而具有更大的稳定性和持久性。

2.情感通过情绪来表现,离开了情绪,情感也就无法表达了。

所以,情绪和情感既有区别又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心理学主要研究感情反映的发生、发展的过程和规律,因此较多地使用的是情绪这一概念。


三、情绪、情感的功能

(一)适应功能

1.情绪和情感是有机体生存、发展和适应环境的重要手段。有机体通过情绪和情感所引起的生理反应能够发动其身体的能量,使有机体处于适宜的活动状态,便于机体适应环境的变化。同时,情绪和情感还可以通过表情表现出来,以便得到别人的同情和帮助。

例如,在危险的情况下,人的情绪反应使有机体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身体能量的调动可以让人进行搏斗,也可以呼救。

2.情绪和情感的适应功能从根本上来说,就是服务于改善人的生存和生活的条件。

婴儿通过情绪反应与成人交流,以便得到成人的抚养;成人也要通过情绪反映他处境的好坏。在社会生活中,人们用微笑表示友好,用示威表示反对;人们还可以通过察颜观色了解对方的情绪状态,以利于决定自己的对策,维护正常的人际关系。这些都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求得更好的生存和发展的条件。

(二)动机功能

1.情绪和情感构成一个基本的动机系统,它可以驱动有机体从事活动,提高人的活动的效率。一般来说,内驱力是激活有机体行动的动力,但是,情绪和情感可以对内驱力提供的信号产生放大和增强的作用,从而能更有力地激发有机体的行动。

例如,缺水使血液变浓,引起了有机体对水的生理需要。但是,只是这种生理需要还不足以驱动人的行为活动,如果意识到缺水会给身体带来危害,因而产生了紧迫感和心理上的恐惧,这时,情绪和情感就放大和增强了内驱力提供的信号,从而驱动了人的取水行为,成为了人的行为活动的动机。

2.情绪和情感的动机作用还表现在对认识活动的驱动上。认识的对象并不具有驱动活动的性质,但是,兴趣却可以作为认识活动的动机,起着驱动人的认识和探究活动的作用。

(三)组织功能

1.情绪和情感对其他心理活动具有组织的作用,它表现在:

(1)积极的情绪和情感对活动起着协调和促进的作用;消极的情绪和情感对活动起着瓦解和破坏的作用。

(2)情绪和情感组织功能的大小,还和情绪情感的强度有关,一般来说,中等强度的愉快情绪有利于人的认识活动和操作的效果;痛苦、恐惧这样的负性情绪则降低操作的效果,而且强度越大,效果越差。

2.情绪和情感对记忆的影响表现在愉快的情绪状态下,容易记住带有愉快色彩的材料;在某种情绪状态下记住的材料,在同样的情绪状态下也容易回忆起来。

3.情绪和情感对行为的影响表现在,当人处于积极的情绪状态时,他容易注意事物美好的一面,态度变得和善,也乐于助人,勇于承担重任;在消极情绪状态下,人看问题容易悲观,懒于追求,但更容易产生攻击性行为。

(四)信号功能

情绪和情感具有传递信息、沟通思想的功能。情绪和情感都有外部的表现,即表情。情绪和情感的信号功能是通过表情实现的,微笑表示友好,点头表示同意等等。表情还和身体的健康状况有关,医生常把表情作为诊断的指标之一。中医的望闻问切的望包括对表情的观察。

此外,表情既是思想的信号,又是言语交流的重要补充手段,在信息的交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从发生上来说,表情的交流比言语的交流出现的要早。

第二单元 情绪理论

对情绪的产生、表现,它和生理变化以及其他心理活动之间的关系,它对人的活动和人际关系的影响,乃至它的生理机制,心理学家给予了特别的关注。在心理学发展的过程中,产生过不少解释情绪的理论。从情绪理论发展的过程来看,比较重要的、对情绪的研究具有推动作用的情绪理论有以下四种:

一、詹姆斯—兰格德情绪外周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James, W.)和丹麦生理学家兰格(Lange, C. G.)分别于1884年和1885年提出了观点相同的情绪理论,后人称这种情绪理沦为詹姆斯—兰格情绪外周理论。

1.詹姆斯认为,情绪是对身体变化的知觉,即当外界刺激引起身体上的变化时,我们对这些变化的知觉便是情绪。照他的说法,人并不是因为愁了才哭、生气了才打、怕了才发抖,而是相反,人是因为哭了才愁、因为动手打了才生气、因为发抖了才害怕。

2.兰格强调血液系统的变化和情绪发生的关系。他说植物性神经系统的支配作用加强,血管扩张,结果便产生愉快的情绪;植物性神经系统活动减弱,血管收缩,器官痉挛,结果便产生恐怖的情绪。

3.詹姆斯和兰格都强调情绪与机体变化的关系,强调植物性神经系统在情绪发生中的作用,所以被称作情绪的外周理论。

评价:这种理论虽然荒谬,也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但它强调了情绪和植物性神经系统活动的关系,引起了人们对情绪机制研究的广泛兴趣,对推动情绪机制的研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情绪心理学的发展中有一定的地位。


二、坎农—巴德的情绪丘脑理论

1.美国心理学家坎农(Cannon, W. B.)反对詹姆斯—兰格情绪理论,提出了很多质疑。坎农认为:

(1)情绪变化快而生理的变化慢;

(2)同样的内脏器官活动的变化可以引起极不相同的情绪体验;

(3)切断动物内脏器官和中枢神经系统的联系,情绪反应并不完全消失;

(4)用药物可以引起和某种情绪相同的身体变化,却并不产生相应的情绪体验。

2.于是坎农于20世纪30年代提出了情绪的丘脑理论。坎农认为,情绪的生理机制不在外周,而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丘脑。外界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引起神经冲动,经感觉神经传至丘脑,激发情绪的刺激由丘脑进行加工,丘脑所产生的神经冲动向上传至大脑皮层,引起情绪的主观体验;向下传至交感神经系统,引起机体的生理变化,所以,身体变化和情绪体验是同时发生的。

3.坎农的理论得到巴德(Bzfd, P.)的支持和发展,故后人将这一理论称为坎农—巴德丘脑情绪理论。坎农、巴德发现了丘脑在情绪发生中的作用,驳斥了詹姆斯—兰格的情绪外周理论,提出了情绪的中枢理论,是对情绪理论的发展。

评价:这一理论忽视了外因变化的意义,也忽视了大脑皮层对情绪发生的作用,也是有缺陷的。


三、沙赫特的情绪认知理论

1.美国心理学家沙赫特(Schachter, S.)提出,任何一种情绪的产生,都是由外界环境刺激、机体的生理变化和对外界环境刺激的认识过程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而认知过程又起着决定的作用。

2.1962年他和辛格(Singer, J.)共同设计了一个实验:

分组:把被试者分为几组,除一组是控制组外,另外三组都是实验组。

变量一:三个实验组被试的生理变化相同,给所有被试注射药物,告诉被试注射的是维生素,目的是考察它对视觉的影响。但控制组注射的是生理盐水,实验组注射的是肾上腺素。

变量二:被试组对生理反应的认知不同。告知三组被试的内容不同,分为正确告知组、未告知组和误告知组。

变量三:环境,看他们在欣快和愤怒两种不同的情景下的表现会有什么不同。

结果发现,控制组和正确告知组的被试者,或无生理唤醒,或对生理唤醒有了正确的解释,他们都不受不同情景的影响,因而在两种情景下没有任何情绪反应;未告知组和误告知组的被试者,他们对自身的生理唤醒没有现成的解释,容易受不同情景下那些人情绪的影响,因而有明显的情绪反应。

这说明,生理唤醒是激活情绪的必要条件,但真正的情绪体验却是由对生理唤醒的认知过程决定的。论是生理唤醒,还是环境因素都不能单独决定情绪,情绪发生的关键取决于认知的因素。

3.评价:沙赫特将认知因素纳入到对情绪发生的解释,这对情绪的认识又是一个进步。


四、汤姆金斯和伊扎德的情绪动机—分化理论

1.汤姆金斯(Tomkins, S.)和伊扎德(Izard, C. E.)20世纪60年代提出;

2.情绪并不是伴随着其他心理活动产生的一种副现象,而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情绪有其独特的机制,并在人的心理生活中起着适应环境的独特作用。这种观点构成了情绪理论另一大的派别,即情绪的动机—分化理论。

(1)汤姆金斯直接把情绪看作是动机。他认为,内驱力的信号需要通过一种放大的媒介,才能激发有机体去行动,而情绪正是起着这种放大作用的心理过程。不仅如此,情绪本身可以离开内驱力的信号而起到动机的作用。

(2)伊扎德进一步指出,情绪是人格的组成部分,情绪具有动力性,它组织并驱动认知与行为,为认知与行为提供活动线索。因此,情绪是人格系统的核心动力,情绪的主观成分,即体验就是起动机作用的心理机构。

(3)伊扎德还认为,情绪的分化是生命进化过程的产物,只有情绪的分化,才使得情绪具有了多种多样的适应功能,也只有这样,情绪在生存和适应中才起到了核心的作用。

第三单元 情绪和情感的两极性及变化的维度

一、情绪和情感的两极性

对情绪情感固有特征可以从不同的方面进行度量,即情绪情感变化有不同的维度。这种度量可以从情绪情感的动力性、激动度、强度和紧张度这几方面来进行。

而每一种特征的变化都具有两极对立的特性,也就是说,每一种特征都存在着两种对立的状态,这就是情绪和情感的两极性。

例如,有喜悦就有悲伤,有爱就有恨,有紧张就有轻松,有激动就有平静,它们都构成了对立的情绪情感的两极。

二、情绪和情感变化的维度

(一)动力性

情绪情感的动力性有增力和减力的两极

一般来讲,满足需要的肯定的情绪情感都是积极的,增力的,能提高人的活动能力的;不能满足需要的否定的情绪情感都是消极的,减力的,能降低人的活动能力的。

喜悦的时候人觉得轻松,精神饱满,对周围发生的事件格外关心,表现出积极参与的倾向。悲伤时觉得沉重,提不起精神,表现出对周围事物的冷漠和无心参与的倾向。前者是增力的,后者是减力的。

(二)激动度

情绪和情感的激动度有激动和安静的两极

由重要的、突如其来的事件引起来的强烈的,有明显外部表现的情绪状态是激动的。听到了特别重要的消息,得到了梦寐以求的收获,自然欣喜若狂,这是激动的情绪状态;在正常生活工作条件下安静的情绪状态则是平静的。

(三)强度

情绪和情感的强度有强和弱的两极。从不满到暴怒,从惬意到狂喜都是弱和强的两极。在弱和强的两极之间,还可以区分出各种不同的强度,如从不满到暴怒之间可以区分出生气、发怒、大怒和暴怒等几种强度。从恹意到狂喜之间有高兴、欢喜、大喜等几种强度。

(四)紧张度

情绪和情感的的紧张度有紧张和轻松的两极。情绪的紧张程度依赖于情景的紧迫程度和个体的心理准备和应变能力。在情景紧迫、个体心理准备不足又缺乏应变能力的情况下,往往会感到紧张,不知所措,甚至身上发抖;情景并不紧迫,或者个体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有较强的应变能力时,即使遇到一些事件也会应付自如,觉得轻松。

第四单元 情绪、情感的种类

一、基本情绪和复合情绪

从生物进化的角度可把情绪分为基本情绪和复合情绪。基本情绪是人和动物共有的,不学而会的。每一种基本情绪都有其独立的神经生理机制、内部体验、外部表现和不同的适应功能。

1.基本情绪的种类各家有不同的分法,近代研究中常把快乐、愤怒、悲哀和恐惧列为情绪的基本形式,又称原始情绪。

2.复合情绪是由基本情绪的不同组合派生出来的。如由愤怒、厌恶和轻蔑组合起来的复合情绪可称做敌意;由恐惧、内疚、痛苦和愤怒组合起来的复合情绪可称做焦虑等等。


二、心境、激情和应激

按情绪状态,就是按情绪发生的速度、强度和持续时间的长短,可以把情绪划分为心境、激情和应激。

1.心境

心境是一种微弱、持久而又具有弥漫性的情绪体验状态,通常称做心情。

心境并不是对某一事件的特定体验,而是以同样的态度对待所有的事件,让所遇到的各种事件都具有当时心境的性质。

(1)心境具有弥漫性:愉快的心境使人觉得轻松愉快,看待周围的事物都带上愉快的色彩,动作也显得比平时敏捷。不愉快的心境使人觉得沉重,感到心灰意冷,对什么事情都不感兴趣。

(2)心境所持续的时间短的只有几小时,长的可到几周、几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

(3)心境往往由对人有重要意义的事件引起来,但人们并不见得能意识到引起某种心境的原因,而这种原因肯定是存在的。

(4)心境对人的生活、工作和健康会发生重要的影响,积极乐观的心境会提高人的活动效率,增强克服闲难的信心,有益于健康;消极悲观的心境会降低人活动的效率,使人消沉,长期的焦虑会有损于健康。经常保持积极乐观的心境,善于调整自己的心态,克服不良的心境是一种良好的性格特点。

2.激情

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爆发式的、持续时间较短的情绪状态,这种情绪状态具有明显的生理反应和外部行为表现。

(1)激情往往由重大的、突如其来的事件或激烈的意向冲突引起。

(2)激情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在激情状态下,人能做出平常做不出来的事情,发挥出自己意想不到的潜能。但也能使人的认识范围变得狭窄,分析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降低,因而在消极的激情状态下人的行为也可能失控,甚至会发生鲁莽的行为。人应该善于控制自己的激情,学会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3.应激

应激是在出现意外事件或遇到危险情景时出现的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

(1)应激源:能够引起应激反应的事物称应激源,它对个体来说是一种能引起高度紧张、具有巨大压力的刺激物,是个体必须适应和应对的环境要求。应激源既有躯体性的,如高温或低温、强烈的噪声、辐射或疾病;也有心理社会性的,如重大的生活事件、难于适应的社会变革和文化冲击,以及工作中的应激事件等。

(2)应激反应:个体对应激事件所做出的反应称应激反应,包括生理反应和心理反应。生理反应可以包括身体各系统和器官的生理反应;心理反应包括认知、情绪和自我防御反应。如出现认知障碍、焦虑、恐惧、愤怒、抑郁,或采取某种行动以减轻应激给自己带来的紧张。

(3)强烈和持久的应激反应会损害人的工作效能,还会造成对许多疾病或障碍的易感状态,在其他致病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使人患病。应付应激可以调整自己的情绪,如重新评价应激源或采取某种行为(如饮酒、服用镇静剂、听音乐、从事体育活动、寻求亲友的安慰和帮助);也可以集中精力解决面对的问题,或者在不具备解决问题的条件时采取回避的策略。


三、道德感、美感和理智感

人的高级情感包括很多种,主要的有道德感、美感和理智感。此外还有宗教情感、母爱等等。

1.道德感

道德感是按照一定的道德标准评价人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时所产生的主观体验。包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的情感,集体荣誉感、责任感、同情感等都是同道德评价相联系的情感。一个人具有高尚的品德,人们会觉得这个人值得尊敬;一个人损人利己,人们会觉得他卑鄙,这些都属于道德情感。

2.美感

美感是按照一定的审美标准评价自然界、社会生活及文学艺术品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人的审美标准既反映事物的客观属性,又受个人的思想观点和价值观念的影响,所以美既是客观的,又是主观的,是主客观的对立统一。优美的自然环境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善良、纯朴的人格特征,公正无私、舍己救人的高贵品质给人以美的感受;奸诈狡猾、徇私舞弊、损人利己的行为则让人厌恶和憎恨。美感体验的强度受人的审美能力和知识经验的制约,对美感的培养和进行美的教育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3.理智感

理智感是在智力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情感体验。例如,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求知欲和认知的兴趣;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怀疑、自信、惊讶,以及问题解决时的喜悦等都是理智感。理智感不仅产生于智力活动的过程中,而且对推动人学习科学知识,探索科学奥秘也有积极的作用。

第五单元 意志

一、意志的定义

意志是有意识地确立目的,调节和支配行动,并通过克服困难和挫折,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受意志支配的行动称意志行动,所以,意志行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行动,行动的目的要通过克服困难和挫折才能达到。

有些行动是习惯性的、无意识的,这样的行动不是意志行动。有些行动虽然有意识、有目的,但可以自然而然地完成,没有困难需要克服,像吃一顿饭,玩一会游戏,这些行动也体现不出人的意志,所以也不算意志行动。只有有目的的,通过克服困难和挫折实现的,即受意志支配的行动才是意志行动。


二、意志行动的基本阶段

意志行动既然有意识、有目的,那么意志行动就包括对行动目的的确立和对行动计划的制定,以及采取保证达到目的的行动两个阶段,即准备阶段和执行决定阶段。

(一)准备阶段

在意志行动的准备阶段里,需要在思想上确立行动的目的,选择行动的方案并要作出决策。

确立目的是意志行动的前提,但在确立目的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动机的冲突。因为行为都有其动机,都有预想达到的目的。而人想要达到的目的有时并不是一个,而是多个。这些动机之间往往会有矛盾和冲突。动机冲突一般有如下四种形式:

1.双趋式冲突

两个具有同样吸引力的目标,两个动机同样强烈,但不能同时获得时所遇到的冲突称双趋式冲突。

既想学英语又想学法语,精力和时间有限;“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2.双避式冲突

两个目标都想避开,但只能避开一个目标的时候,人们只好选择对自己损失小的,避开损失大的目标,这种冲突称双避式冲突。

怕货币贬值存钱会带来损失,花钱买东西又没值得买的东西。

3.趋避式冲突

想获得一个目标,它对自己既有利又有弊时所遇到的矛盾心情就是趋避式冲突。

想吃糖又怕胖,想考个好学校又怕报名的人太多竞争太激烈考不上。

4.双重趋避式冲突

如果有多个目标,每个目标对自己都有利也都有弊,反复权衡拿不定主意时的矛盾心情就是双重趋避式冲突。

两种工作,一种社会地位高但待遇低,另一种待遇高但社会地位低;春节将到,火车票紧张,想除夕到家,火车票贵;避开高峰期,火车票不涨价,但回家的日期就不如意了。

解决了动机冲突,确立了目标,接着就要制定行动的计划,看怎样一步一步达到目标。行动的计划可以是切实可行的,也可能是不周全、不具体的。但计划是决心要达到目的的,还是想走捷径碰运气的,这是最重要的。

(二)执行决定阶段

执行所采取的决定的阶段是意志行为的第二个阶段,即执行阶段。在这个阶段中既要坚定地执行既定的计划,又要克制那些防碍达到既定目标的动机和行动。在这个阶段里,还要不断地观察形势的变化,发现新的情况,遇到没有预料到的困难,遭受挫折时,要及时地分析,找出克服困难和挫折的办法。同时,还要不断地审视自己的计划,及时地修正那些不适合形势发展要求的计划,保证目标的实现。

意志行为的准备阶段和执行阶段是密切联系,相互制约的。如果在准备阶段动机冲突解决得好,目的明确,对行为的意义认识深刻,行动计划考虑得周全,切合实际,执行阶段就会比较顺利,遇到困难和挫折也会更有决心和勇气去克服。否则就容易缺乏勇气和信心,甚至出现半途而费的结果。为此,应该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只有这样,才能坚定信心,保持清醒的头脑,认真观察,仔细思考,及时地应对情况的变化。


三、意志品质

(一)意志的自觉性

1.意志的自觉性,是指对行动的目的有深刻地认识,能自觉地支配自己的行动,使之服从于活动目的的品质。具有自觉性品质的人,是在对行为的目的深刻认识的基础上采取决定的,他不随波逐流,不屈服于外界的压力,能独立地判断,独立地采取决定和执行决定。

2.与自觉性相反的是受暗示性和武断从事。易受暗示的人,遇事不独立思考,容易受别人的影响,随大流,跟别人跑。有些人虽然自己拿主意,但对问题不做深入细致的分析,武断从事。这种人不能算是有自觉性的人,他们遇到问题时也容易动摇。

(二)意志的果断性

1.意志的果断性,是指迅速地、不失时机地采取决定的品质。遇到机会能当机立断,不失时机,不是碰运气的巧合,而是有强烈的愿望,有深入的思考,因此对机会特别敏锐,善于观察,能够抓得住机会。

2.和果断性相反的品质是优柔寡断和鲁莽草率。机会和无心人是没有有缘分的,即使有了机会他们也会认识不到,或者在机会面前优柔寡断,让其轻易错过。有的人看来也容易做决断,但他们抓的并不是机会。而是瞎碰,是鲁莽、草率,这些都是和果断性的意志品质背道而驰的。

(三)意志的坚韧性

1.意志的坚韧性,是指坚持不懈地克服困难,永不退缩的品质,这种品质又称毅力或顽强性。目标越远大,需要付出的努力越多,需要花费的时间也越长。如果没有坚持不懈的意志品质很难达到远大的目标。有时解决问题的条件还不太成熟,需要等待,需要坚持,如果放弃了努力就等于前功尽弃。

2.和坚韧性相反的品质是虎头蛇尾和执拗。有些人遇到困难就退缩,做事只有三分钟的劲头,没有坚持性,这些都是缺乏坚韧性的表现。有些人表面看起来有坚持性,但情况发生变化时还要墨守成规,不去适应改变了的环境,一味地钻牛角尖,这是执拗,是和坚韧性相违背的。

(四)意志的自制性

1.意志的自制性,是指善于管理和控制自己情绪和行动的能力,又称自制力或意志力。一个人的精力有限,要想达到一定的目的,就必须放弃一些妨碍这一目标的其他目标,或影响这一目标的其他活动,有所得就必有所失,有所为就必有所不为,否则所有的目标都会受到影响,该达到的目标也会力不从心,难于达到。

2.和自制性相反的品质是怯懦和任性。有些人虽然承认要达到目的,需要控制自己的情绪和活动,但是遇到困难时,却没有勇气,或者不去设法克服。读书要紧,过几天就要考试,但碍于面子,宁肯耽误读书,也不愿拒绝朋友看电影、打牌的邀请,这是怯懦。不管是否对达到目的有帮助,只凭兴趣,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这是任性。所有这些都是缺乏自制性的表现。


【本节小结】

1.情绪情感的含义,两者的关系;情绪情感的功能、分类;

2.情绪理论;

3.情绪情感的两极性及变化的维度;

4.意志的含义,意志行动的基本阶段和意志的品质。

第九节 能力和人格

【考查要点】

1.人格、能力、气质和性格的含义;

2.人格的特征和结构;

3.能力结构理论与能力的个体差异;

4.气质类型(理论及特点);

5.性格的含义及结构(静态特征和动态结构);

6.人格理论。


【内容详解】

第一单元 能力

一、能力概述

(一)能力的定义

能力是有效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

能力是具体的,是和完成某种活动相联系的,而不是抽象的。

(二)智力

从事任何活动都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即认识事物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叫智力。在组成智力的各种因素中,思维力是支柱和核心,它代表着智力发展的水平。正常发展的智力是从事任何一种实践活动的基本条件。

(三)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

1.知识和技能的含义

(1)知识是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总结和概括;

(2)技能是通过练习而获得和巩固下来的,完成活动的动作方式和动作系统。

2.能力不是知识和技能,但和知识、技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1)能力是掌握知识技能的前提,没有某种能力难于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2)能力决定着掌握知识技能的方向、速度、巩固的程度和所能达到的水平。但是不能简单地用知识技能当作标准来比较人们的能力高低。

如果两个人掌握了同等水平的知识和技能,也不能说他们的能力是相同的,因为两个人可能年龄不同,从事这种知识技能学习的时间不同,或者两个人知识经验的基础不同,达到同样的知识技能水平所需要付出的努力也不同。

(3)在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中,也会促进相应能力的发展,所以能力和知识技能又有密切的联系。

(4)按能力发展的高低程度,可把能力分为能力、才能和天才。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需要的心理条件是能力;具备能力所需要的各种心理条件叫才能;不仅具有才能,而且能力所需要的各种心理条件都达到了完美的结合,又给人类做出了杰出贡献叫天才。

(四)能力的分类

1.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按能力的结构可把能力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1)一般能力即平常所说的智力,是指完成各种活动都必须具有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

(2)特殊能力是指从事某种专业活动或某种特殊领域的活动所表现出来的那种能力,如音乐能力、美术能力等。

2.液体能力和晶体能力

按能力与先天禀赋和社会文化因素的关系,可以把能力分为液体能力和晶体能力。

(1)液体能力又叫液体智力,是指在信息加工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它较少依赖文化和知识的内容,而取决于个人的禀赋。

所以,它受教育和文化的影响较少,却与年龄有密切的关系,20岁达到顶峰,30岁以后将随年龄的增长而降低。

(2)晶体能力又叫晶体智力,是指获得语言、数学等知识的能力,它取决于后天的学习,与社会文化有密切的关系。

在人的一生中,晶体能力一直在发展,只是25岁之后,其发展速度渐趋平缓。

3.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按能力所涉及的领域来划分,可把能力分为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1)认知能力是获取知识的能力,也就是平常所说的智力;

(2)操作能力是支配肢体完成某种活动的能力,如体育运动、艺术表演、手工操作的能力;

(3)社交能力是从事社会交往的能力,如与人沟通的言语交往和言语感染力、组织管理能力、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等等。

4.模仿能力、再造能力和创造能力

按创造程度划分可把能力分为模仿能力、再造能力和创造能力。

(1)模仿能力是指仿效他人的言谈举止而做出与之相似的行为的能力;

(2)再造能力是指遵循现成的模式或程序掌握知识技能的能力;

(3)创造能力是指不依据现成的模式或程序,独立地掌握知识和技能,发现新的规律,创造新的方法的能力。


二、能力结构理论

(一)斯皮尔曼的二因素论

1.20世纪初,英国心理学家斯皮尔曼(Speearman, C. E.)用因素分析的方法对大量和能力有关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能力的二因素理论。

2.斯皮尔曼认为,能力是由一般因素G和特殊因素S两个部分构成的。

(1)G体现在各种活动中,是人人都有的,只是各人G的量值不同。一个人的聪明程度是由G的量值的大小决定的。人的智力活动都依赖G因素,智力测验的目的是求得普通因素。

(2)S则对应于各种特殊的能力,因此,S因人而异。每一种S只参与一种特定的能力活动,如运算能力自某种S和G构成;言语能力又由另一种S和G构成。

(二)塞斯顿的群因素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塞斯顿(Thurstone, L. L.)认为,任何智力活动都是由许多彼此互不相关的原始因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他对大量智力测验进行了因素分析,结果找到了7种因素,即词的理解、词的流畅性、计数、记忆、推理、空间知觉和知觉速度。

他把这7种因素作为原始能力,并用这7种因素构造了一个智力测验。按照他的理论,这7种原始因素之间是彼此独立的。实际结果并不是这样,它们之间仍有一定的相关,所以看起来,在所有智力活动中都起着重要作用的一般智力还是存在的。

(三)吉尔福特的智力结构理论

1.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Guilford, J. P.)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智力结构的理论。

2.这一理论是把一般智力活动所共有的操作方式、操作内容和操作的产品作为智力的三个维量,并把这三个维量作为长、宽、高构成一个智力的三维立体结构模型。在这个模型中:

(1)操作方式又包括认知、记忆、发散思维、辐合思维、评价5种;

(2)操作内容包括图形、符号、语义、行为4种;

(3)操作的产品包括单元、类别、关系、系统、转换、含蓄6种。

三个维量可以组合为120种能力因素。吉尔福特根据这种智力结构的模型去寻找每一种能力因素,并声称已经找到了一百多种。


三、能力发展的个体差异

(一)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

1.能力发展水平有高低的差异。

就全人类来说,能力的个体差异呈正态分布。如果用斯坦福—比奈智力量表来测量一个地区全部人口的智商,那么,智商在100±16范围内的人占全部人口的68.20%;智商在100±32范围内的人占全部人口的95.4%;智商高于132和低于68的人只占极少数。也就是说智商的分布是两头小,中间大。

2.智力的高度发展称智力超常,一般把智商高于140的儿童称超常儿童,这类儿童大约占全人口的1%;

智力远低于中等水平称智力落后,一般把智商低于70的儿童称弱智儿童,这类儿童大约占全人口的3%。

3.智力水平的高低并不是一个人成就大小的惟一决定因素。智商高成就低或智商较低成就较高的例子并不少见,智力水平是一个人创造成就的基本条件,但是,除智力水平这一条件之外,机遇和一个人的人格品质也是极为重要的条件。很难设想一个懦弱的人会有克服重重困难争取胜利的毅力。

(二)能力类型的差异

不同的人在能力的不同方面上所表现出来的差异也是很大的,这包括感知觉能力、想像力,以及特殊能力方面的明显差异。

例如,有的人听觉灵敏,有的人视觉发达;有的人记忆力强,有的人想像力强;有的人善于分析,有的人善于综合;有的人音乐能力强,有的人乐于绘画等等。

(三)能力发展早晚的差异

有的人很小就表现出非常的聪明,能作曲,能写诗,有极高的运算能力,人们常把这种儿童称“神童”;

有的人则大器晚成,到了中年甚至老年才创造出成果。大器晚成的人可能是因为早期没有得到良好的受教育和发展的机会,可能是因为早期的生活道路比较坎坷,也可能是因为成果的创造需要长期的准备和积累。


四、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

(一)遗传的因素

1.生物所具有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性,相对稳定地传给后代的现象叫遗传。遗传是通过遗传物质的载体——细胞内的染色体来实现的。染色体上的遗传因子叫基因,基因决定着性状的遗传。

2.影响能力发展的遗传因素,主要指的是一个人的素质,或叫天赋,即一个人生来具有的解剖生理特点,包括他的感觉器官、运动器官以及神经系统构造和机能的特点。素质是能力发展的自然基础和前提。

(二)环境和教育的因素

1.环境和教育的因素包括儿童正常发育的物质条件,儿童的家庭、儿童所在的学校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环境。环境决定了在遗传决定的范围内能力发展的具体程度。

(1)儿童正常发育的基本条件是营养。儿童身体的各个器官和神经系统都处在不断成长的过程中,出生前后如果缺乏营养,必将影响身体器官和脑的发育,也必将影响智力的正常发展。

(2)疾病和药物也是影响儿童发育的重要条件。不仅儿童本身的疾病会影响其身体的正常发育,而且母亲怀孕期间患病和服用药物,也会对胎儿造成严重的损害。

(3)环境的刺激也是重要的环境因素,如母亲对孩子科学的哺育和爱抚,家人和其他人,特别是母亲与孩子的交往,适宜的玩具和丰富变化的环境等都对儿童的智力发展有重要的影响。早期的环境影响更为重要,脱离人类社会在动物哺养下长大的孩子,即使回到人类社会,其智力发展也难以达到正常人的水平。例如狼孩。

(4)学校教育是对儿童进行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是让儿童掌握知识和技能,而且还要发展儿童的能力,培养他的健全的人格。外界的条件是通过儿童自身的活动才发生作用的,因此,儿童的人格,他的意志品质,他对知识的兴趣,以及他的主观努力,都会影响到他的能力的发展。

(5)发达的社会经济条件,丰富的社会文化生活是能力发展的肥沃土壤,和谐的家庭氛围是能力发展的基石,而教育则是能力发展的关键。

(三)研究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影响的方法

(1)谱系调查法——英国学者高尔顿(Gahon, F.)

他选了977位名人,考察了他们的谱系,再与普通人家做对比。结果发现,名人组中,父辈是名人的,子辈中的名人也多;普通人组中,父辈中没有名人的,子辈中只有一个名人。他根据一系列这样的研究得出结论说,天才的上代能生育出天才的子孙,遗传是能力发展的决定因素。

缺点:这种研究的漏洞就在于,谱系只说明了遗传因素对能力发展的影响,但没法排除环境因素的影响。

(2)同卵双生子研究

利用同卵双生子来研究遗传对能力发展的影响比较有说服力,因为同卵双生子的遗传素质相同,他们能力上的差异可以看做是环境因素造成的。

(3)养子、养女与亲生父母和养父母能力发展的相关

这种研究是研究环境因素对能力发展影响的一种较好的方法。因为养子、养女进入收养家庭,就等于换了一个环境。长大后的养子、养女与生父母、养父母,以及与在原来家庭长大的兄弟、姐妹之间在能力发展上的相关与差别,说明了环境因素对能力发展的作用。

(四)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相互关系

(1)遗传决定了能力发展可能的范围或限度,环境则决定了在遗传基础上能力发展的具体程度。

(2)遗传力对能力发展的影响并不是很大。根据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造成的能力上的差异,心理学家计算了在能力发展上遗传力作用的大小。在许多国家,包括在我国的某些地区,用这种方法对遗传力所做的估计,其数值大约在0.35~0.65之间。

(3)遗传潜势不同的人,在不同的环境中,其能力发展会有不同的情况。

遗传潜势较好的人,能力发展的可塑范围大,环境的影响也大。遗传潜势较差的人,他的遗传条件限制了他的智力发展的可能,环境能够起到的作用也比较小。

第二单元 人格

一、人格的定义

对于人格的概念,心理学家有着不同的界定。如果把心理学家对人格概念的界定综合起来考察,其中也有不少共同的认识。把这些共同的认识概括起来,我们可以给人格的概念如下一个粗略的定义。

人格是各种心理特性的总和,也是各种心理特性的一个相对稳定的组织结构,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它都影响着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使他具有区别于他人的、独特的心理品质。

人格包括人的气质和性格。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和灵活性等动力特点方面的人格特征,性格则是表现在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和与这种态度相适应的行为方式上的人格特征。


二、人格的特性

从人格的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到,人格有如下的一些特性。这些特性既是人格定义中包括的人格的基本属性,也是至今心理学家对人格本质的基本一致的认识。

(一)独特性

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遗传素质,又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发育成长起来,因而各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心理特点,没有哪两个人的人格是完全相同的,这就构成了人格的独特性。

心理学家着重于个别差异的研究,但也承认,生活在同一社会群体中的人,也会有一些相同的人格特征。

(二)整体性

人格的整体性是说,包含在人格中的各种心理特征彼此交织,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它虽然不能直接观察得到,但却表现在行为中,让人的各种行为所表现出来的特征是一个整体,体现了他独特的精神风貌。

(三)稳定性

由各种心理特征构成的人格结构是比较稳定的,它对人的行为的影响是一贯的,是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的,这就是人格的稳定性。那些在行为中偶然表现出来的,属于一时性的心理特性不能称其为人格特征。

“江山易改,秉性难移”说的就是人格具有稳定性。

人格的稳定性并不是说它就不会发生变化,实际上随着社会生活条件的变化和一个人的发育成熟,他的人格特点也会发生或多或少的变化。

(四)功能性

外界环境的刺激是通过人格的中介才起作用的,也就是说,人格对个人的行为具有调节的功能。

一个人的行为总会打上他人格的烙印。同样面对挫折,性格坚强的人不会灰心;怯懦的人则会一蹶不振。一事当前,有人先从大局出发,首先顾及社会和集体的利益;有人则首先考虑自己的得失,甚至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损害社会和集体的利益。所以,人格能决定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甚至能决定一个人的成败。

(五)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统一

人格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形成的,因而,一个人的人格必然会反映出他生活在其中的社会文化的特点,他受到的教育的影响。这说明人格的社会制约性。

人的心理,包括他的人格,又是大脑的机能,人格的形成必然要以神经系统的成熟为基础。

所以,人格又是人的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统一。


三、人格的结构

(一)人格的概念和个性的概念有密切的联系,又有一定的区别。

这种区别反映了心理学家对人格概念理解上的差异。

前苏联心理学界常用个性这个概念,它强调个体之间的差异,认为个性是一个人不同于他人的心理特点的综合。

西方心理学界常用人格这个概念,把人格看作是个性中除能力以外的其他部分。

本书虽然把人格看做是和个性可以互相通用的概念,但在分析人格的结构时,又采用西方的观点,把能力放在人格这个概念之外。在介绍西方对人格的论述以及人格测量工具的时候,都是这样做的。至于在日常生活中用人格概念的时候,常常突出它的道德的含义,如说某人的人格高尚,具有魅力等。这样的用法不是心理学里所用人格的含义。心理学中所说的人格,指的是一个人的心理面貌,它本身并没有社会评价的意义,应该加以区别。

第三单元 气质

一、气质概述

(一)气质的定义

气质是心理活动表现在强度、速度、稳定性和灵活性等方面动力性质的心理特征。气质相当于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脾气、秉性或性情。

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既表现在人的感知觉、记忆、思维等认识活动中,也表现在人的情感和意志活动中,特别是在情感活动中表现的更为明显。例如,一个人言谈举止的敏捷性、注意力集中的程度、思维的灵活性,以及他的情绪产生的快慢、强弱程度,情绪的稳定性和变化的速度,意志努力的强度等,都是他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的表现。

(二)气质概念的提出和对气质类型的划分

气质有很多特征,按这些特征的不同组合,可把人的气质分作几种不同的类型。2500多年以前,古希腊哲学家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就观察到人的心理活动的这种现象。他根据自己的观察将人划分为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和抑郁质四种体质类型。500年后,罗马医生盖伦(Gaden, C.)才在希波克拉底类型划分的基础上,提出了气质这一概念。

所以,希波克拉底是最早划分气质类型并提出气质类型学说的人。


二、气质类型学说

1.体液说

(1)内容:希波克拉底提出,人体内有四种液体,即血液、黏液、黄胆汁和黑胆汁。每一种液体和一种气质类型相对应。黄胆汁相对于胆汁质,血液相对于多血质,黏液相对于黏液质,黑胆汁相对于抑郁质。一个人身上哪种液体占的比例比较大,他就具有和这种液体相对应的那种气质类型。

(2)评价:希波克拉底所划分的这四种气质类型比较切合实际,所以至今仍沿用着他提出来的名称。但是,希波克拉底的学说是缺乏科学根据的,是一种朴素的唯物主义。在科学知识贫乏的古代,希波克拉底的贡献已是难能可贵的了,我们不能苛求于古人。

2.体型说

(1)20世纪20年代德国精神病医生克雷奇米尔(Kretschmer, E.)根据自己的临床观察发现,病人所犯精神病的种类和他的体型有关。躁狂抑郁症的患者多是矮胖型的;精神分裂症的患者多是瘦弱型或强壮型、发育异常型的。他认为正常人和精神病人之间只有量的区别,没有质的区别,所以,可以根据一个人的体型特征来预见他的气质的特点。

(2)美国医生谢尔顿(Shetdon, W. H.)和心理学家斯蒂文斯(Stevens, S. S.)在20世纪40年代提出,人的体型是由胚叶决定的,因此,胎儿的胚叶发育就已经决定了他的气质类型。

(3)体型说或胚叶说想从生理的因素来说明气质的根源,但是,两种学说都没有提出生理因素和气质类型之间的因果联系的根据。

3.血型说

血型说在日本比较有影响,这种学说是古川竹二提出来的。

A型血的人温和老实、消极保守、焦虑多疑、冷静但缺乏果断,富于情感;

B型血的人积极进取,灵活好动,善于交际,爱说寡信,多管闲事;

O型血的人胆大好胜,自信,意志坚强,爱支配人;

AB型血的人,其外表象B,内在却象A。

其实,人的血型不止这几种,而且在实际生活中血型相同而气质类型不同,或者气质相同而血型不同的现象并不少见,所以血型说也是缺乏科学根据的。

4.激素说

美国心理学家伯曼(Berman, L.)把人分为4种内分泌腺的类型,即甲状腺型、垂体腺型、肾上腺型和性腺型,并认为内分泌腺类型不同的人气质也不相同。

(1)甲状腺型的人,甲状腺分泌过多者精神饱满、意志坚强、感知灵敏;甲状腺分泌不足者迟缓、冷淡、痴呆、被动。

(2)垂体腺型的人智慧聪颖;

(3)肾上腺型的人情绪容易激动;

(4)性腺型的人性别角色突出等。

虽然内分泌腺的活动影响了人的行为和心理,但是,内分泌腺的活动并不是孤立的,因为,内分泌腺的活动也受神经系统的支配。所以,不能把气质只看作是由内分泌腺决定的。


三、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

巴甫洛夫运用动物条件反射实验的方法,建立了高级神经活动学说。巴甫洛夫的学生又运用条件反射的方法在人身上做了大量印证性的实验,证明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学说也适用于人。这一学说中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较好地解释了气质的生理基础,得到了广泛的认同。现将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类型学说概括地介绍如下:

(一)高级神经活动过程的基本特性

1.巴甫洛夫认为,高级神经活动有两个基本的过程,即兴奋和抑制。兴奋是指神经活动由静息状态或较弱的活动状态,转为活动的状态或较强的活动状态;抑制是指神经活动由活动的状态或较强的活动状态,转为静息的状态或较弱的活动状态。兴奋和抑制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还可相互转化。

(二)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1.无条件反射是动物和人与生俱来的、不学而会的反射。例如吃食物流口水,光照使瞳孑L收缩等都是与生俱来的、不学而会的,都是无条件反射。

2.条件反射是个体通过模仿、学习,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形成的反射。

例如,巴甫洛夫在每次给狗吃食物之前,先亮一个灯光,经过灯光和食物的几次结合之后,灯光一亮,狗就要流口水。这时,灯光成了食物的信号,也就是说这时狗已经建立了对灯光的条件反射,灯光成了条件刺激物。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实验的情景如图9.1所示。

图9.1 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实验的情景

3.操作条件反射: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Thorndike, E.L.)和斯金纳(Skinner, B.F.)也进行了条件反射的实验研究。斯金纳把一只饥饿的白鼠放到箱子里,只要白鼠按压箱子里的杠杆,就会出现一粒食物。经过多次这样的训练,只要把白鼠放到箱子里,它就会去按压杠杆,以此来获得食物。这样形成的条件反射叫操作条件反射,或叫工具条件反射。

(三)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

1.巴甫洛夫指出,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兴奋和抑制,它们又有强度、平衡性和灵活性三个基本特性。

(1)强度——指神经细胞能接受的刺激强弱程度,以及神经细胞持久工作的能力,有强弱之分。

(2)平衡性——指兴奋和抑制两种过程的力量是否均衡,有平衡和不平衡之分,且不平衡又有兴奋占优势或抑制占优势两种情况。

(3)灵活性——指兴奋和抑制两种过程相互转化的难易程度,有灵活和不灵活之分。

2.两种基本神经过程的三个特性之间的不同组合,构成了高级神经活动的不同类型。从理论上讲可以组合成12种不同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但是,有些类型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例如,神经过程不平衡的人,不管他是兴奋过程占优势还是抑制过程占优势,两种神经过程之间的转化都是不灵活的。因而,强、不平衡、灵活,或者弱、不平衡、灵活的组合都是不存在的。

巴甫洛夫根据大量的实验确定,只存在着四种最基本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即兴奋型、活泼型、安静型和抑制型。这四种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神经过程的特点,以及与之相对应的气质类型如表9-1所列。

表9-1 神经活动过程的特性、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与气质类型的关系

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和心理学中的气质类型之间有着对应的关系,可以把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看作是气质类型的生理基础。但是,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和抑郁质这四种气质类型是典型的气质类型,真正属于这四种气质类型的人并不太多,大多数人是介于两种气质类型之间的中间型或混合型。


四、气质的特性

气质作为一种人格的特征,是表现在人的行为和活动中的,我们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的表现来考察某种气质类型的特性。

1.感受性和耐受性

感受性高者,很弱的刺激他就能感觉得到,因而他对较强刺激的耐受性就比较低;相反,感受性低者,较强的刺激他才能感觉得到,因而他对更强的刺激的耐受性就比较高。

2.反应的敏捷性:反应的敏捷性是神经过程灵活性的外在表现,即反应的快慢,动作、言语、思维、记忆、注意转移的速度等方面。

3.可塑性:根据环境的变化改变自己行为,以适应外界环境的可塑程度,它也是神经过程灵活性的表现。

4.情绪的兴奋性:情绪表现的强弱程度。有的人情绪兴奋性高而抑制能力低;有的人情绪兴奋性低但对情绪的控制能力较强。情绪的兴奋性是神经过程平衡性的表现。

5.指向性:人的言语、思维和情感常指向于外还是常指向于内,常指向于外者为外向,常指向于内者为内向。指向性和情绪的兴兴奋性有密切的联系,兴奋性高者外向,兴奋性低者内向。同时,指向性也表明兴奋和抑制哪种过程占优势,兴奋占优势者外向,抑制占优势者内向。


五、气质类型的外在表现

根据气质的特性和每种气质类型神经过程的特点,不难发现,四种典型气质类型的外在表现可以描述如下:

1.胆汁质

胆汁质的神经过程的特征是强但不平衡。

和这种神经过程的特点相适应,胆汁质的人一般是感受性低而耐受性高,他能忍受强的刺激,能坚持长时间的工作而不知疲劳,显得精力旺盛,行为外向,直爽热情,情绪兴奋性高,但心境变化剧烈,脾气暴躁,难于自我克制。

2,多血质

多血质的神经过程的特点是强、平衡且灵活。

和这种神经过程的特点相适应,多血质的人的感受性低而耐受性高;活泼好动,言语行动敏捷,反应速度、注意力转移的速度都比较快,行为外向;容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善交际,不怯生,容易接受新事物;注意力容易分散,兴趣多变,情绪不稳定。

3.黏液质

黏液质神经过程的特点是强、平衡但不灵活。

和这种神经过程的特点相适应,黏液质的人感受性低而耐受性高,反应速度慢,情绪兴奋性低但很平稳;举止平和,行为内向;头脑清醒,做事有条不紊,踏踏实实,但容易循规蹈矩;注意力容易集中,稳定性强;不善言谈,交际适度。

4.抑郁质

抑郁质的神经过程的特点是弱,而且兴奋过程更弱。

和这种特点相适应,抑郁质的人感受性高而耐受性低;多疑多虑,内心体验极为深刻,行为极端内向;敏感机智,别人没有注意到的事情他能注意得到;胆小,孤僻,情绪兴奋性弱,寡欢,爱独处,不爱交往;做事认真仔细,动作迟缓,防御反应明显。

既然上述四种气质类型是典型的类型,大多数人是中间型的或混合型的,所以,不要对任何人都对号入座,应该从实际出发,认真分析,区别对待。


六、如何看待气质类型

(一)气质具有稳定性和可塑性

1.气质类型是由神经过程的特点决定的,而神经过程的特点主要是先天形成的,所以,遗传素质相同或相近的人气质类型也比较接近。

2.一个人的气质类型在一生中是比较稳定的,但又不是不能变化的。如果在童年时期生活条件极为恶劣,或者在成年时期遇到了重大的生活事件,可以导致人的气质的变化。但是,这种变化过程是很缓慢的,甚至当条件适宜的话,原来的面貌还会得到恢复。

有人说气质的变化可能只是一种被掩盖的现象,江山易改,秉性难移就是这个道理。

(二)气质类型没有好坏之分

气质仅使人的行为带有某种动力的特征,就动力特征而言无所谓好坏;同时,每一种气质类型都有其积极的方面,也都有其消极的方面,没法比较哪一种气质类型更好。例如,胆汁质的人精力旺盛,热情豪爽,但脾气暴躁;多血质的人活泼敏捷,善于交往,但却难于全神贯注,缺乏耐心;黏液质的人做事有条不紊,认认真真,但却缺乏激情;抑郁质的人非常敏锐,却容易多疑多虑。气质对一个人来说没有选择的余地,重要的是了解自己,自觉地发扬自己气质中的积极方面,努力克服气质中的消极方面。

(三)气质类型不决定一个人成就的高低,但能影响工作的效率

气质类型并不能决定一个人成就的高低,这在现实生活中有大量的事例,不胜枚举。

例如,科学家、文学家、诗人、社会活动家郭沫若大概是属于多血质的,数学家陈景润却是属干抑郁质类型的。

气质类型不决定一个人智力发展的水平,也不会决定一个人成就的大小。

但是,社会实践的领域众多,不同领域的工作对人的要求是不同的,有的气质类型适合于这一类的工作;有的气质类型适合于另一类的工作。在因事择人(人事选拔)或因人择事(选择职业)的时候,都应该考虑自己的气质类型对工作的适宜性。

例如,多血质的人宜于从事环境多变,要求作出迅速反应,交往繁多的工作。难于从事较为单调,需要持久耐心的工作;黏液质的人则相反,他们适合于从事耐心细致,相对稳定的工作。如果一个人的气质类型正好适合工作的要求,他会感到工作得心应手,对工作有浓厚的兴趣。如果不考虑气质类型对工作适宜性,将会增加心理负担,给人带来烦恼,也会影响工作的效率。

(四)气质类型影响性格特征形成的难易

性格主要是在后天生活环境中形成的,它包含着多种特征。不同气质类型的人在形成这些性格特征的时候有些比较容易,有些就比较难。

例如胆汁质的人容易形成勇敢、果断、坚毅的性格特征,但却难于形成善于克制自己情绪的性格特征。多血质的人容易形成热情好客,机智开朗的性格特征,却难于形成耐心细致的性格特征。

(五)气质类型影响对环境的适应和健康

环境是在不断变化的,遇到变化的环境,一个人怎样应付,能否自如,这是对一个人适应环境能力的检验。一般来说,多血质的人机智、灵敏,容易用很巧妙的办法应付环境的变化;黏液质的人常用克己忍耐的方法应付环境的变化;胆汁质的人脾气暴躁,在不顺心的时候容易产生攻击行为,造成不良的后果;抑郁质的人过于敏感,比较脆弱,容易受到伤害,感受到挫折。后两种类型的人适应环境的能力都不强。

心理和身体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转化的。

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不衰弱,而是在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有良好的状态。这说明心理在维护健康中的作用。一般来说,积极愉快的情绪能够提高人的大脑和神经系统的活动能力,增强人对生活和工作的兴趣和信心;消极不良的情绪会使人的心理活动失去平衡,甚至会造成身体器官及其生理生化过程的异常。

由于不同气质类型的人情绪兴奋性的强度不同,适应环境的能力不同,这会直接影响到人的健康。一般来说,气质类型极端的人情绪兴奋性或太强或太弱,适应环境的能力也比较差,容易影响到身体的健康。我们对这种极端类型的人应该给予特别的照顾,具有极端气质的人也应该学会更好的保护自己,尽量避免强烈的刺激和大起大落的情绪变化。

第四单元 性格

一、性格的定义

性格是一个人在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人格特征。

1.态度是一个人对人、物或思想观念的一种反应倾向性,它是在后天生活中习得的,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因素组成。一个人对现实的态度表现在他在生活中追求什么,拒绝什么,即表现在他都做了些什么上面,而一个人怎样去做则表明了他的行为方式。

一个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决定了他的行为方式,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又体现了他对现实的态度。

2.性格是在社会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一经形成便比较稳定,它会在不同的时间和情况下表现出来。性格的稳定性并不是说它是一成不变的,性格也是可塑的。性格是在生活中形成的,一个人生活环境的重大变化,也一定会带来他性格特征的显著变化。

3.性格不同于气质,它受社会历史文化的影响,有明显的社会道德评价的意义,直接反映了一个人的道德风貌。所以,气质更多的体现了人格的生物属性,性格则更多的体现了人格的社会属性,个体之间的人格差异的核心是性格的差异。


二、性格的结构

客观事物是多种多样的,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及行为方式也会是各不相同的。性格在一个人身上表现出来的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但为了仔细地了解性格,又可以把它分解为不同的方面。一般来说,可以从性格的组成部分来分解性格,这就是性格的静态结构;还可以从性格结构的几个方面的联系上,从不同的生活情景中来考察性格,这就是性格的动态特征。

(一)性格的静态结构

从组成性格的各个方面来分析,可以把性格分解为态度特征、意志特征、情绪特征和理智特征四个组成成分。

1.性格的态度特征

性格的态度特征,主要指的是一个人如何处理社会各方而的关系的性格特征,即他对社会、对集体、对工作、对劳动、对他人以及对待自己的态度的性格特征。

(1)性格的态度特征,好的表现是忠于祖国、热爱集体、关心他人、乐于助人、大公无私、正直、诚恳、文明礼貌、勤劳节俭、认真负责、谦虚谨慎等等;

(2)不好的表现是没有民族气节、对集体和他人漠不关心、自私自利、损人利己、奸诈狡猾、蛮横粗暴、懒惰挥霍、敷衍了事、不负责任、狂妄自大等等。

(3)性格的态度特征的各个方面是相互关联,有机地结合为一个整体的。

2.性格的意志特征

性格的意志特征,指的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行为自觉地进行调节的特征,其可以从意志品质的四个方面,即意志的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和自制性上来考察。

(1)良好的意志特征是有远大理想、行动有计划、独立自主、不受别人左右;果断、勇敢、坚忍不拔,有毅力、自制力强;

(2)不良的意志特征是鼠目寸光、盲目性强,随大流,易受暗示、优柔寡断、放任自流或固执己见、怯懦、任性等等。

3.性格的情绪特征

性格的情绪特征,指的是一个人的情绪对他的活动的影响,以及他对自己情绪的控制能力。

(1)良好的情绪特征是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情绪稳定,常常处于积极乐观的心境状态;

(2)不良的情绪特征是事无大小,都容易引起情绪反应,而且情绪对身体、工作和生活的影响较大,意志对情绪的控制能力又比较薄弱,情绪波动,心境又容易消极悲观。

4.性格的理智特征

性格的理智特征,是指一个人在认知活动中的性格特征,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1)认知活动中的独立性和依存性:独立性者能根据自己的任务和兴趣主动地进行观察,善于独立思考;依存性者则容易受到无关因素的干扰,愿意借用现成的答案;

(2)想像中的现实性:有人现实感强,有人则富于幻想;

(3)思维活动的精确性:有人能深思熟虑,看问题全面;有人则缺乏主见,人云亦云或钻牛角尖等等。

(二)性格的动态结构

性格的静态特征的几个方面并不是相互分离的,而是彼此关联,相互制约,有机地组成一个整体的。一般来说,性格的态度特征是性格的核心,而且对社会、对集体的态度又是最为重要的态度,因为态度直接表现出了一个人对事物所特有的、比较恒常的倾向,同时它也决定了性格的其他特征。例如,一个对社会、对集体有高度责任感的人,他对工作、对学习也一定是认真负责、兢兢业业的,他对别人也会是诚恳、热情的,对自己也是能严格要求的。这一点告诉我们,在分析一个人的性格时,一定要抓住他的性格的主要特征,由此可预见到他的其他的性格特征。

另外,性格的各种特征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机械组合,常常是在不同的场合下会显露出一个人性格的不同侧面。鲁迅先生既“横眉冷对千夫指”,又“俯首甘为孺子牛”,充分表现了他性格的完美,又说明了性格的丰富性和统一性。

第五单元 人格理论

一、人格结构的动力理论——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

1.弗洛伊德(Freud, S.)把人格结构分为三个层次,即本我、自我、超我。

(1)本我位于人格结构的最底层,是人的原始的无意识本能,特别是性本能组成的能最系统,包括人的各种生理需要。它寻求直接的满足,而不顾社会现实是否有实现的可能,遵循快乐原则。

(2)超我位于人格结构的最高层次,由社会规范、伦理道德、价值观念内化而来,是个体社会化的结果。它遵循道德原则,是道德化的自我,起着抑制本我冲动、对自我进行监控以及追求完善境界的作用。

(3)自我位于人格结构的中间层次,是在本我的冲动与实现本我的环境条件之间的冲突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它在本我和超我之间起着调节的作用,一方面要尽量满足本我的要求,另一方面又受制于超我的约束。它遵循的是现实性的原则。

2.人格结构中的三个层次相互交织,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们各行其责,分别代表着人格的某一方面:

(1)本我反映人的生物本能,按快乐原则行事,是“原始的人”;

(2)自我寻求在环境条件允许的条件下让本能冲动能够得到满足,是人格的执行者,按现实原则行事,是“现实的人”;

(3)超我追求完美,代表了人的社会性,是“道德的人”。

当三者处于协调状态时,人格表现出一种健康的状况;当三者发生冲突无法解决的时候,就会导致心理的疾病。


二、人格结构的类型理论——荣格的内—外向人格类型理论

人格类型理论是按照某些标准或特性,将人划分成几种不同的类型,每一种类型的人有相似的人格特征,不同类型的人的人格特征是有差异的。一个人属于某一种类型,而不能是另一种类型。人格类型的理论有多种,较为著名的是瑞士新精神分析学家容格(Jung, C. G.)在《心理类型论》一书中提出的内—外向人格类型理论。

1.容格认为,一个人的兴趣和关注可以指向内部,也可以指向外部,指向内部称内向;指向外部称外向,而且每个人都有内向和外向两种特征。根据一个人是内向还是外向占优势,可将人格分为内向型的和外向型的。

(1)内向型的人格特点是心理活动常指向自己的内心世界,好沉思,谨慎、多虑,爱独处,交际面较窄,有时难于适应环境的变化。

(2)外向型的人格特点是关心外部事物,活泼开朗,不拘小节,善交际,情感外露,独立、果断,容易适应环境的变化。极端内向或外向的人很少,多为中间型的。

2.容格的人格类型学说虽然过于简单,但比较切台实际,也容易了解使用,所以流传广泛,影响较大。


三、人格特质理伦——奥尔波待、卡特尔、艾森克的人格特质理论和人格五因素模型

特质理论把特质看作是决定个体行为的基本特性,是构成人格的基本元素,也是评价人格的基本单位。特质论的心理学家用些基本的特质来描述一个人的人格,每一种特质都有两个对立的特性,例如粗心和细心,善交际和爱独处,都是一种特质的两个极端。两端联系起来构成一个变化的维度,每一个人在这个维度上都占据一定的位置。如果一个人具有多种人格特质,在每一种人格特质变化的维度上又有固定的位置,各人之间就会有很大的差别。

人格的类型理论是很古老的,但它比较粗糙一些,特质理论相对比较精细,所以,目前特质理论比较盛行。

下边我们介绍的是特质理论的创始人奥尔波特(Allport, G. W.)的人格特质理论,以及具有代表性的、影响比较大的几种人格特质理论,如卡特尔(Catell, R. B.)的、艾森克(Eysenck)的和近期发展起来的人格的大五或五因素模型。

(一)G.W.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理论

1.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是人格特质理论的创始人。

2.内容

(1)他认为特质构成人格的基本元素,是人以一种特殊方式做出反应的倾向,它以人的“神经心理系统”为基础,虽然不能直接观察到,但可以通过人的行为加以证实。特质之间具有相对的独立性,特质既可以是某个个体所具有,也可以为某个群体所具有,即任何特质都是独特性和普遍性的统一。

(2)奥尔波特把人格特质分为两类,即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

①共同特质是同一文化形态下的人们所共有的、相同的特质;

②个人特质是个人所独有的特质,它代表着个体之间的人格差异。

找出适合一类人的特质,即共同特质是重要的;而有些特质又是个人所特有的,所以个人特质也是应该确定的。

(3)个人特质因其在生活中表现的范围不同,奥尔波特又将其分为三类,即首要特质、中心特质和次要特质。

①首要特质是影响个体各方面行为的特质,它表现了一个人生活中无时不在的倾向,个人的每个行为都受它的影响。因此它是一个人最典型,最具概括性的特质,它在人格结构中处于支配的地位,但其数量不多。

②中心特质是决定一个人的一类行为而不是全部行为,能够代表一个人的主要行为倾向的特质,表现出这些特质的情景要比表现出首要特质的情景有限,即它所起的作用比首要特质要小一些。

③次要特质是只在特殊场合下才表现出来的,个体的一些不太重要的特质,它所起的作用比中心特质更小。

(二)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

1.卡特尔也把特质视为人格的基本要素,并用因素分析的方法对人格特质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个基于人格特质的理论模型。

2.内容

(1)卡特尔认为,在构成人格的特质中包括共同特质和个别特质。

①共同特质是一个社区或一个集团的成员所具有的特质;

个别特质是某个人所具有的特质。

②共同特质在个别人身上的强度和情况并不相同;

在同一个人身上也随时间的不同而各异。

(2)卡特尔还把人格特质分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

①表面特质是通过外部行为表现出来,能够观察得到的特质;

②根源特质是人格的内在因素,是人格结构中最重要的部分,对人的行为具有决定作用,即是一个人行为的最终根源。

表面特质是从根源特质中派生出来的,每一种表面特质都源于一种或多种根源特质;一种根源特质可以影响多种表面特质,所以根源特质使人的行为看似不同,却具有共同的原因。尽管每个人所具有的根源特质相同,但其程度并不相同。一个人身上根源特质的数量或强度会影响他各个方面的表现。

(3)卡特尔还提出,有些特质是关于人格的动力的,它们是促使人朝着一定目标去行动的动力特质,这些特质是人格中的动力因素。

(4)经过多年研究,卡特尔找出了16种相互独立的根源特质,并据此编制了“16种人格因素调查表”。卡特尔认为每个人身上都有这16种人格特质,只是表现的程度上有差异。用这个调查表所确定的人格特质,可以预测一个人的行为反应。

(三)艾森克的人格结构维度理论

1.艾森克在对人格的研究中,将因素分析的方法和经典的实验心理学方法结合起来,使对人格的认识更进了一步。

2.内容

(1)他反对把人格定义抽象化,认为“人格是生命体实际表现出来的行为模式的总和。”他发现,虽然可以区分出用以描述人格的特质,但却很难找出绝对独立的特质来,因为一些特质是连续变化的,它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2)艾森克主张用特征群,而不是散在的特质去描述人格,也因此他主张采用类型的概念。不过,艾森克所谓的类型,实际上指的是更高层次上,或更具一般性的特质,这个更一般性的特质包含了一个特质群。因此,艾森克还是一个特质论的心理学家,但他把人格的类型模式和特质模式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了两种模式的特点,使得对人格的描述能够更加全面、更加系统,也更加富有层次性。

(3)艾森克把许多人格特质归结到几个基本的维度或类型上。最初发现的是两个主要的人格维度,即内外倾和神经质,后来又找到第三个人格维度,即精神质。用艾森克的这三个人格基本维度的首写字母E(extraversion,外倾)、N(neuroticism,神经质)和P(psychoticism,精神质),缩写为PEN,表示艾森克的人格三维度模型。艾森克及其夫人还一起编制了艾森克人格问卷(EPQ),专门用于测定这三个基本特质维度的个体差异。

①在内外倾这一维度上

a.具有典型外倾人格的人好交际、喜欢聚会,他们有许多朋友,需要与人交谈,不喜欢独自看书和学习。

b.典型内倾的人则是安静的、不与人交往,只有少数知音。

而且内倾者具有比外倾者更高的皮层唤醒水平,因而外倾者需要高强度的刺激以提高他们的唤醒水平;内倾者则需要寻求独处或没有刺激的环境,以防止进一步提高唤醒水平造成心神不定。当然,大多数人都位于两极之间,只不过每个人在某一特质上可能多些或者少些。

②在神经质这一维度上

a.不稳定的人常对微小的挫折和问题产生强烈的情绪反应,而且事后又需要长时间才能平静下来,他们更容易激动、发怒和沮丧。

b.稳定的人在情感上很少有动摇不定的时候,他们也更容易从困境中摆脱出来。

③精神质独立于神经质,但不是指的精神病。

a.在精神质这一维度上得分高的人是自我中心的、攻击性的、冷酷的、缺乏同情的、冲动的、对他人不关心的,并且经常不关心别人的权力和福利。

b.得分低的人则相反,表现为温柔、善良等特点。一个人的精神质表现程度明显,容易导致行为异常。

图9.2是艾森克用内外倾和神经质这两个维度作为坐标轴,构成的一个直角坐标系

图9.2 艾森克的人格类型维度

这个坐标中涵盖了各种人格特质。从图上可以看到,各种特质是相互独立的,因此,在一个维度上得高分的人,在另一个维度上既可以得高分,也可以得低分。每个维度上不同程度表现的结合,又构成了四种不同类型的人格,这四种类型正好对应于坐标的四个象限。有趣的是,艾森克划分出来的四种人格类型,正好和希波克拉底的四种气质类型相吻合。

艾森克和巴甫洛夫的理论都支持了四种气质类型的划分,说明四种类型的划分是比较符合实际的。

(四)人格五因素模型

奥尔波特、卡特尔和艾森克分别提出了各不相同的人格特质理论。在他们之后的人格特质理论的心理学家们,又通过因素分析的方法陆续提出了一些理论,但在基本特质的单元或基本特质的分类上并没有取得共识。而人格特质理论的心理学家认为,如果能够找到人格的基本维度,那将是人格心理学的一个转折点。

20世纪80年代,科斯塔(Costa)和麦克雷(McCrae)提出,特质在很大程度上是遗传的,十分相似的因素可在许多不同的语言和文化中找到。他们提出了一个人格的大五(big five)或五因素模型(five-factor model,简称FFM)。而且编制了一个测量五因素的工具,即NEO人格调查表。

人格的五因素包括神经质(N)、外倾性(E)、经验开放性(0)、宜人性A.和认真性C.。

人格五因素模型得到了许多支持者提出的越来越多的证据,例如,各因素在不同的文化中有较大的一致性,即各种语言中都有专门的词汇来描述它们。在进行评定的时候,自我等级评定和他人的评定,在所有五个因素上都有很大的一致性。一些动机、情感和人际行为的表现,以及一些人格障碍的诊断,也显示了和五因素模型有密切的关系。所有这些研究成果都向我们表明,个体之间的差异有望从五个人格因素上加以说明。人格五因素模型虽然还有许多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还需要有更多的证据,但它推动了特质心理学的研究,使其又一次成为研究的热点,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本节小结】

1.人格的内容:包括人格的含义及特性;

2.能力的含义、能力的结构、能力的个体差异及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

3.气质的含义,气质类型学说及气质类型的特征;

4.性格的含义及性格的结构;

5.人格的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