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 科学社会主义者对市场制度的评价
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一文中曾指出,为了使社会主义变为科学,就必须首先把它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所以,与空想社会主义者仅仅停留于对资本主义的道德批判和对建立乌托邦社会的虚幻梦想不同,马克思和恩格斯试图从社会化大生产的现实中,寻找到能够使效率与公平相平衡的更能促进社会公正的物质经济基础,试图解决许多方面的“市场失灵”问题,找到通往理想社会的现实道路。他们在工业革命后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从大规模、机器化的工厂大工业生产的空前勃兴中,看到了实现社会主义理想的可能性。马克思和恩格斯并没有抹杀市场制度在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方面的历史功绩,在1948年《共产党宣言》这个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形成的重要标志性文本和纲领性文件中,他们指出,“资产阶级像用魔法一样唤醒了沉睡在社会劳动中的生产力,在不到100年的时间里创造出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还要大、还要多”。实际上,这里所谓的“魔法”与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有共通之处,那就是与更高水平生产力基础上的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的市场经济制度。
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看来,社会主义之所以会取代资本主义,源于资本主义社会内生的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根本性矛盾冲突。他们认为,随着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灭亡,以及全体社会成员对生产资料的统一占有,商品生产将会被消除,货币关系从而也将随之消灭。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谈到未来理想社会“自由人联合体”时,设计了一种经济形态:“设想有一个自由人联合体,他们用公共的生产资料进行劳动,并且自觉地把他们许多个人劳动力当作一个社会劳动力来使用……在那里,人们同他们的劳动和劳动产品的社会关系,无论在生产上还是在分配上,都是简单明了的。”
但是,关于“自由人的联合体”究竟如何来组织和管理生产,就像一个“黑盒子”,科学社会主义者没有也不可能给出详细设计。1893年5月11日,恩格斯在与法国《费加罗报》一名记者的谈话中曾经说道:“我们是不断发展论者,我们不打算把什么最终规律强加给人类。关于未来社会组织方面的详细情况的预定看法吗?您在我们这里连它们的影子也找不到。”也就是说,他们并没有一个周密详细的实施方案及配套的具体制度安排的打算,仅仅是根据资本不断集聚、企业规模日益扩大的事实,提出了一种基于生产资料全社会占有基础上的“社会大工厂”的设想。继而,从“社会大工厂”的模式出发,他们认为在公有制条件下,全体社会成员用公共的生产资料进行劳动,商品生产、货币交换和市场关系都将消亡,有计划的自觉的组织将替代社会生产内部的无政府状态。然而,“自觉地把他们许多个人劳动力当作一个社会劳动力来使用”,这个最根本的前提是否符合客观现实?答案非常存疑,除非人们的思想觉悟和境界非常高,否则不能避免个体逐利和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