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 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设阶段
小平“南方谈话”对中国改革的走向起到了拨云见日、一锤定音的作用,那就是市场化的改革方向不可动摇。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这一文件对中国推进市场经济各个子系统改革之间的优先顺序和配套关系,均做了比较细致的安排。推进市场化改革是由两方面因素决定的。一方面,中国在以市场机制为取向的改革中已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如前所述,通过前面10多年的改革,市场经济良好运行所需要的一些基本先决条件在中国已初步具备且有了很大改进,特别是在承认个体的自利性,允许经济上的自由选择,实行分散化决策,引进激励机制等方面有了很大改善,通过放开和开放,大大改进了经济活动中的信息效率低下和激励扭曲问题。这些都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可以做到的。通过这些改革,中国经济结构中的市场成分已占了很大的比例,大多数人已认识到走市场经济之路是富民强国的正确道路。人们承受市场风险的能力也大大加强。由于市场经济机制成分的不断引入,人们对经济体制全面市场化的改革要求也越来越迫切。
另一方面,在当时所处的阶段中,还面临着许多前面提到的问题和困难需要解决。这其中大多数问题都是由于市场体系不完善引起的,改革迫切需要从增量改革推向整体改革。因而,继续搞市场化改革,进一步完善市场体系,势在必行,这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根本方法。一个完善的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不仅仅是放开价格,开放产品市场,给予人们自由,它是由一套体系组成的,包括市场价格体系、明晰产权体系、宏观调控体系、现代企业制度体系、公共财政体系、社会保障体系、法规体系、反垄断(不公平竞争)体系、开放的劳动和金融要素市场体系等。在培育和完善这些体系方面,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1993年3月的全国人大八届一次会议上,被邓小平称为“真正懂经济”的朱镕基被任命为国务院副总理,他很快成了政府在经济政策方面最重要的决策人物。这个时期针对银行体系和金融部门、公共财政体制、国有企业和社会保障等为代表的结构性改革基本是在其领导下推动的。这些改革涉及诸多既得利益群体,没有雷厉风行的领导魄力无法成功。1998年新升任总理的朱镕基在记者招待会上一席愿为中国改革“勇往直前,义无反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表态,以及“一个确保、三个到位、五项改革”的宣示,吹响了新一阶段改革的号角。这些重点领域的改革为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打下了基础,奠定了至今许多经济制度的基本框架,也是持续释放改革红利的制度源泉。
从1993年到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的10年,是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和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对外开放格局逐步形成的10年。其间,还有一件对中国改革开放事业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情,就是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WTO,成为这个以互惠互利为准则来处理双边和多边贸易关系的国际组织的一员。由此,中国不再游离于全球主流市场经济之外,封闭起来搞市场经济建设,而是在一个开放、全球化的格局下基于国际通行的经济与贸易规则来推进自身的市场经济建设和发展。从这个时期全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的增量变化趋势可以看出,加入WTO第一年的开放红利与确立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第一年的改革红利几乎是同样大的,而且开放所带来的增量效应呈加速增长的态势。
图6.1 1993~2003年中国进出口总额、进口总额、出口总额变化趋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