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年俗文化丛书·喜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喜神与喜物的传说

求喜敬神是怎么开始的

趋吉避凶,追求喜乐是人的本能。所以,先人们往往通过敬拜吉祥神来求取吉利和喜庆。所谓吉祥神就是我们今天说的喜神,而求喜敬神的活动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

相传,上古神话中有个吉神,名为泰逢。《山海经·中山经·和山》记载:“和山……吉神泰逢司之。其状如人而虎尾,是好居于萯山之阳,出入有光。泰逢神动天地气也。”意思是说,泰逢的形状与人相似,但长着一条虎尾。它居住在萯山向阳的南坡,每当他出入于这座山时,都发出神奇的光彩。这是因为吉神泰逢,具有变化莫测的法力,可以动天地之气。这位主吉的神灵和后世的喜神或多或少有些渊源。

最早的喜神偶像是谁

与福、禄、寿等神不同,喜神很神秘,无星宿之说,也无神形可辨,可以说形象是模糊的。但是,这并不妨碍敬奉喜神的人们描绘出心目中喜神的形象。

查找年画,我们就会发现,喜神有的像财神,有的像天官。年画《双喜临门》就描绘着天官一手持朝笏,一手托“喜”字,后有童子持“双喜临门”旌幡的图景。还有的年画上画着一个手持如意等物的神的形象。后来,人们也有将祖先画像或商纣王视为喜神进行奉祀。河北内丘人非常崇拜喜神。他们把喜神具体化为一个高鼻大眼、梳着发髻、怀抱琵琶、笑容可掬的女子,并将它印在粉纸和黄纸上,贴在院落和房屋的各个地方。喜神旁边还安放着一个木盒,插着几炷香,寄托着人们趋吉避凶、喜事连连的希冀。

不过,这些都不是最早的喜神偶像。

其实,民间流传最早的喜神是一个蓄着长须的女神。她原本是一个敬拜北斗星神的虔诚女子,修道成仙时,北斗星君因其虔诚显形,询问她有什么所求的,该女子以手抿口,笑而不答。北斗星君误以为这个女子祈求胡须,就赐了她长须。同时,北斗星君观其笑时呈喜相,就封她为喜神。喜神因有长须,不想再让凡人看到她的样子,因此就不再露面。所以,喜神虽然专司喜庆,却一直不显神形。

祖先画像与喜神之间的关系

俞明先生在《五妹旧梦》一书里记载彭家旧事时,写道:“廿四夜后,宅子里到处披红挂彩,门厅里挂起四盏大红灯笼,环形厅上挂着几盏走马灯。供桌上请出喜神,喜神就是祖宗神像,正中一幅大红喜字,是咸丰帝赐给彭启丰的御笔。”

为什么祖先画像会被当作喜神呢?这里面颇有一些文化渊源。

在宋代,喜神是当时的俗语,指的是画像。宋代著名的画家宋伯仁生平爱画梅花,曾将梅花从萌芽到开花、从盛放到凋零的各种形态绘成一本《梅花喜神谱》。在这本书里,每一副图后都缀有一句五言绝句,题曰《喜神》。可见,当时喜神就指画像。

宋代以后,喜神就多指祖先画像。这是因为我们有祖先崇拜,会把祖先称作“神祖”,祖宗牌位又称“神主”,祖宗的遗像自然就被称作“喜神”。

清末作家吴趼人在《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一书里就载:

到了正日的头一天,便铺设起寿堂来,伯明亲自指挥督率。铺设停妥后,他便向雅琴道:“此刻可请老伯母的喜神出来了。”

雅琴道:“什么喜神?”

伯明道:“就是真容。”

雅琴道:“是什么样的?”

伯明道:“一个人死了,必要照着他的面庞,画一个真容出来,到了过年,挂出来供奉,这拜阴寿更是必不可少的。”

在受崇拜的祖先中,对家族肇基立业或者繁衍发展有突出贡献的始祖,往往被称为“至尊”,神格高,是所祭祀的血缘姓氏家族的保护神,常常获得更多的敬拜。

注意,喜神的服饰,也就是祖先在画像里的衣着也是很有讲究的。一般喜神的服饰按照其生时的品服而定,无官职的庶民百姓则穿着礼服。清代后期已经有照相了,不过未能代替写像。即使在民国时,画喜神、拜喜神仍然盛行,而且当时的喜神都穿着前朝服饰,男的红顶蓝袍、朝珠鹤补,手覆马蹄袖,女的则凤冠霞帔,朱红大袖衫,腰束革带。

简单来说,祖先崇拜使得人们总是想祈求祖先阴灵保护,降福于自己。所以,代表祖先的祖先画像自然成了“喜神”。

暴君纣王怎么成了喜的象征

喜神没有具体形象,人们往往会赋予某些对象以喜神的身份,喜神纣王就是如此。

大家可能都很疑惑,商纣王骄奢淫逸,无恶不作,是个暴君,怎么会是喜神呢?这要从姜子牙封神说起。

一种说法是,姜子牙奉元始天尊之命登坛点将封神时,把纣王封为了喜神,专管人间的婚姻,谁家结婚都得请他送喜。民间传说认为,这是因为商纣王的一大爱好是办喜事,甚至已达到成瘾的地步。他的诸多妃子,按照我们今天的话说,都是他明媒正娶,大操大办选进宫的。鉴于纣王这种嗜好,所以他被封为喜神。

还有一种说法,说纣王原本被姜子牙封为武曲星。一日天庭观看了纣王的前世,发现纣王鹿台自焚而死时的表情是呲牙咧嘴很像是在笑,所以就把纣王改封为喜神了。

不管传说如何,纣王当了喜神是没错的。

当时谁家娶亲结婚的时候都要请纣王送喜,且纣王一请还准到。不幸的是,好色的纣王没改掉恶习。只要他一看见这个姑娘长得漂亮,就一阵风给刮走了,自己先享用,过了子时,也就是午夜十二点,再送回来。

这下百姓不愿意了,纷纷去姜子牙那里告状,毕竟是姜子牙把纣王封为喜神的。姜子牙得知事情原委后,也很生气,想出了一个主意——给新娘子蒙上红头巾,新娘子一进门就放鞭炮。这方法一经采用,喜神纣王就吓得驾云而走。

原来,武王伐纣时是打着大红旗入都城的,纣王死后脑袋还被挂在红旗上。而且纣王曾挨过姜子牙的神鞭。所以,他一见红头巾,一听鞭炮响,就以为是姜子牙打着红旗,用神鞭来打他了,自然赶紧跑。自此以后,民间就留下了新娘子盖着红头巾,结婚时放鞭炮的习俗。

总之,暴君纣王结婚时担任送喜的角色,所以人们为了求结婚的顺利喜气,自然敬拜他。

女娲与喜事的传说

女娲是被我国民间广泛且长久崇拜的一位女性神衹,有“创世神”和“始祖神”之称。

众所周知,女娲有两项最伟大的业绩:一是炼石补天,二是抟土造人。相传,女娲正月初一造鸡,初二造狗,初三造羊,初四造猪,初五造牛,初六造马,而初七,则开始以黄土和水造人。

那女娲与“喜”有什么关系呢?

原来,女娲成功造人后,为了让人代代相继,繁衍不绝,就设定和创建了婚姻制度,令男子和女子通过结合生儿育女。于是,女娲就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个媒人,被后世尊奉为“媒神”,可为男男女女带来喜事。

民间非常敬奉女娲这位婚姻之神,修筑了女娲娘娘庙或高媒庙,而祭祀的典礼也非常隆重,往往采用太牢——猪、牛、羊三牲齐备——这一最高的礼节。如今,在山东济宁、山西河津、江西雩都等地区还保留着女娲庙。

此外,女娲担任“媒神”“婚姻之神”也反映出在母系氏族社会里,女族长掌握着全族婚姻大事这一事实。

月下老人的由来

《红楼梦》第五十七回“慧紫鹃情辞试忙玉,慈姨妈爱语慰痴颦”里,薛姨妈对黛玉、宝钗说:“自古道‘千里姻缘一线牵’。管姻缘的有一位月下老人,预先注定,暗里只用一根红丝把这两个人的脚绊住,凭你两家隔着海,隔着国,有世仇的,也终究有机会作了夫妇。这一件事都是出人意料之外,凭父母本人都愿意了,或是年年在一处的,以为是定了的亲事,若月下老人不用红线拴的,再不能到一处。”

这里提到的“月下老人”,就是中国民间专管婚姻的红喜神,俗称“月老”。在我国古代社会中,许多青年男女都相信月下老人能够定世间的配偶,所以纷纷希望月下老人给他们美好的婚姻。这是千百年来很多人供奉月老的原因。

那“月老”究竟长什么样子?他又为何被人们当作媒神,奉为红喜神的呢?

清代人沈复曾在《浮生六记》一书里曾描述过月老的形象,云:“一手挽红丝,一手携杖悬婚姻簿,童颜鹤发,奔驰在非烟非雾中。”而沈复的这一描述,则来自于唐人李复言的小说《续幽怪录》:

唐太宗贞观初年,年少未婚的韦固想早点成家,但是多处求婚都不成功。某一日他夜宿宋城,在旅店外遇到了一个老人,这个老人靠着一口布袋,在月下看着一本书。韦固瞧了半天也看不懂那是什么书,老人便说这是“天下人的婚姻簿子”,韦固听了大喜,忙打听自己的婚事,却得知自己的妻子现在才三岁,长到十七岁才能嫁给自己,就很失望。

韦固又问老人袋里装的是什么,老人说:“红绳子,用它来系该做夫妇的男女之足。当他们坐下时,我便悄悄地给他们系……只要这绳—系,谁也逃不脱。现在你的脚已经系上了,追求别人也没用。”韦固便求老人带他去看未来的妻子,谁知对方竟是旅店北边卖菜的陈婆子的女儿。

韦固走近一看,发现瞎了一只眼的陈婆子抱着一个大约三岁、模样难看的小女孩,顿时大怒。回到旅店后,韦固让家奴去把小女孩杀掉。家奴身藏小刀来到菜市场,刺了小女孩一刀,慌忙逃跑。此后,韦固虽然多次求婚,但还是没有成。

十四年后,任相州参军的韦固蒙刺史王泰青睐,娶了王刺史的女儿。王小姐十七岁,容貌美丽,只是眉间常贴着块花钿,从不取下。韦固再三询问缘由,夫人才伤心说道:“我是刺史的侄女,并非亲女。尚在襁褓时,我家家道中落,亲人相继亡故,只得和奶妈陈氏住在宋城南的一处庄田,卖菜为生。陈氏怜我幼小,常抱我上菜市。不料,一个狂徒突然刺了我一刀,正中眉心,刀痕难消,故而用花钿盖上。”

韦固至此已明白,问:“陈氏是不是—只眼是瞎的?”夫人道是。韦固便坦诚说:“刺你的人,是我指使的。”于是将前面发生的事,全盘说出。夫妻俩得知此婚姻是天意,便更加相敬相爱。

宋城的县宰得知此事后,就把那家旅店称为“定婚店”,将牵红线的老人称为“月下老人”。

现在我国不少地方都有“月老祠”,以便让男男女女们求取姻缘。比较著名的是清代光绪年间著名的藏书家丁松生先生根据上述故事在杭州西湖孤山下建造的月老阁。月老阁大厅正中是月下老人的玉雕像,左右分别为麒麟送子和麒麟献宝。一副脍炙人口的对联“愿天下有情人,都成了眷属;是前生注定事,莫错过姻缘”说出了月下老人的夙愿。据说,在这里举行婚礼,让月老证婚,那夫妻就能天长地久,美满幸福。

此外,拴红绳,牵红巾这种种风俗都源于月下老人的故事。

和合二仙的历史到底是怎样的

旧时,民间举办婚礼时,喜堂上臂悬挂一副吉祥图:两位笑容满面的童子,分别着红衣、绿衣,一位手持荷花,一位手捧飞着五只蝙蝠的圆盒,十分活泼可爱。这就是深受民间喜爱的和合二仙,也常被人们称作“爱神”。图中二仙所持的荷花有“并蒂莲”之意,盒子象征“好合”,五只蝙蝠则寓意五福临门,大吉大利。人们悬挂此图,目的是祝贺新婚夫妇白头偕老,永结同心。

不过,最初“和合”神说的可不是两个仙人,也不是象征婚姻和合、夫妻相谐的喜神,而是象征着家人团聚、平安幸福的欢喜神“万回哥哥”。

据唐人郑綮《开天传信记》载,唐朝有个僧人叫万回,俗姓张。他有个哥哥在安西当兵,音信久绝,父母挂念以致常常哭泣。万回看到这种情景,就说要去探望兄长。万里之遥,他朝发夕返,还带回了哥哥的一封平安书信,因此被称为“万回”。后来,万回被看作是“团圆之神”,称“和合”。

在宋代,万回被当作可以保护家庭和合、幸福平安的吉祥神。当时的老百姓每逢腊日就要祭祀万回,以保佑万里之外的亲人回家团圆。

不过,后来民间思量“和合”的含义,认为“和”是两方和谐,“合”也是两方的合好,所以,“和合”神也应当由两个人来担当。于是,民间就将和合神一分为二,将其由“万回哥哥”变成了高僧寒山、拾得。鉴于“和合”之正解是《周礼·地宫·媒氏》所云的“使媒求妇,和合二姓”,所以,和合之神也由家人团圆的象征变成了婚姻和美的代表。据说,清代雍正年间,雍正皇帝还钦奉寒山、拾得为“和合二圣”。

寒山、拾得明明都是僧人,怎么会被当作和合二仙,还成为婚姻和谐的喜神呢?这与几个民间传说有关。

一说,寒山、拾得都是隐居天台山的僧人。两个相见如故,情同手足,常一起吟诗唱偈。民间珍视二人的情意,把他们推崇为和睦友爱的民间爱神。今天,和合二仙的成仙之所——姑苏城外的寒山寺里,还供奉着寒山、拾得的雕像,一人手持一荷,一人手捧一盒,栩栩如生。

二说,寒山、拾得本是一个村子的人,亲如兄弟,又爱上同一个女子。后来拾得要和女子成亲,寒山得知就削发为僧。拾得弄清真相,也舍了姑娘,出来寻找寒山。两个相见时,拾得手持盛开的荷花,寒山捧着饭盒,喜极而泣,最终拾得也出了家。后来他们被封为和合二圣,渐渐成了掌管婚姻的喜神。

三说,寒山、拾得言行意趣,率性认真,常常哈哈大笑。人们认为寒山、拾得这种喜气洋洋的形象代表一种“无邪”的精神。后来人们就把他们奉为和合二仙,寓意夫妻和睦则福禄无穷。

但是,有的年画中的和合二仙并非寒山、拾得,而是两个小孩子,手里各拿着一个圆扣盒,里面微微露着一个绿色的蟾,或者从盒中冒出两股气,气上托着两个金钱。这是民间传说中八仙里韩湘子的两个儿子。

此外,云南保山、南涧两地的和合二仙,与其他地方不一样。保山、南涧的和合二仙为一对男女,身体相和如一,旁边立有两个童子,设计得很别致。

总而言之,随着时间流逝,“和合之神”从欢喜神“万回哥哥”,变成了寒山、拾得这一对“和合二圣”,其他地方也有把韩湘子的两个儿子当成“和合二仙”绘入年画的。在婚礼的喜堂悬挂和合二仙图,寄寓着人们渴望家庭祥和、夫妻美满的愿望。

观音送喜的传说是怎样开始的

观音,又称观世音菩萨。从字面上讲,就是“观察世间民众的声音”的菩萨。据说,观音相貌端庄,具有无量的智慧和神通,大慈大悲,普救人间疾苦。当人们遇到灾难时,只要念其名号,观音便手持净瓶杨柳前往救度,所以他就成了人们心中永远的信仰和希冀。

观音送喜的传说可能跟两方面有关:一是观音救难,二是观音送子。

佛经中说,人们遇到困厄时,只要念观音的名号,就能化解困厄,获得好运。《高僧传初集》记载:“宋朝元嘉初年,僧人昙无竭,与徒弟二十多人,前往佛国求经,一路备尝艰险。到达天竺后,路上遭遇一群野象,他们便竭诚念诵观音圣号。一会儿有一头狮子从林中出来,吓得野象奔逃而去。随后,又有怪牛,群吼而到,行将加害时,僧众又竭力念观音圣号,此时天上忽然出现一只大鹫鸟,牛群受惊散开,僧众一行人才得以免难。”

在小说、影视剧中,我们经常看到观音手持观音瓶救苦救难的场景,关于观音瓶也有一个传说。某年,阳翟一带大旱,大地龟裂,禾苗枯黄,观音想取东海的水施法降甘霖以解决黎民百姓,但苦于没有盛水的器皿。正巧阳翟成有一处窑场出产宝瓷,观音便向窑户彩虹求借她家的钧瓷宝瓶,彩虹则非常心诚地将此宝瓶送给观音菩萨。

观音菩萨用宝瓶在东海吸水,又返回阳翟上空行雨。于是,大雨不停,禾苗重新变绿。阳翟城的黎民百姓奔走相告,感谢观音菩萨降下甘露。此后,民间有了手持宝瓶滴水的观世音形象。而“观音瓶”也成了吉祥物,又被叫做“丰收瓶”,有期盼丰收的寓意。

观音送喜,喜在哪里?在子嗣。旧时民众,尤其是妇女,特别崇敬佛教中的观音,很大程度就是因为观音能够送子。人们相信,只要妇女摸摸“送子观音”的塑像,或是口中诵念和心中默念观音,即可得子。

《异祥记》记载,南朝宋代济阴有一居士,名卞悦之,五十岁了,没有儿女。他娶妾好多年了,妾也没有怀孕,便向观音菩萨祈求继嗣,发愿颂《观音经》一千遍,每天都念经。将满一千遍的时候,他的妾怀孕了,十个月后就生下了一个儿子。

其实,观音刚传入我国时,本身并不具备送子功能,这是人们根据传说误造的。传说,有个道士炼长生丹,缺一百颗小儿的心做药引。于是他翻遍方圆百里的村落,盗来了一百个男孩,准备剖膛取心。正巧,观音菩萨路过道观,察觉了道士的险恶用心,就把道士引出暗室,救走了这百个小孩。

怎么把孩子送回去呢?观音想来想去,想到贪赃枉法、膝下无子的原州官,决定顺道治一治他,就把孩子都放在州府衙门。州官一得知大堂有一百个小儿,笑了,嚷嚷着要把这些孩子都养起来。州府夫人不同意,最后商定自己留下两三个,其他的让百姓领走,且领孩子的人必须交十两银子。谁知观音偷偷改了布告,还化身为一个年轻女子,领着孩子们的父母把小儿都认领走了。州官很生气,要抓住这个年轻女子,却得知对方是住在南海普陀山的观音,害怕极了。

就这样,观音送子的消息就传开了。七传八传,意思就变了,于是没有儿子的夫妇便双双去求观音给他们送个白白胖胖的儿子。

今天来看,观音送子是人们受封建伦理“多子多福”思想的影响,认为子孙满堂、香火旺盛是最大的“福气”。新婚夫妻若想早日生儿育女,可悬挂观音送子图或者跪拜观音送子像。

此外,民间在佩戴玉器、金银饰品时还有“男戴观音,女戴佛”的说法。这样做的原因之一是男子性格比较暴躁,观音菩萨的慈悲柔和可起调和作用,原因二是男子常出门在外,观音可保平安喜乐。实际上,这是民间的一种祈愿。

三多九如指的都是什么

在清代的瓷器上,我们常常会看到一个吉祥的纹样——佛手、桃子、石榴和九支如意相配。此吉祥纹就是“三多九如图”。

佛手谐音“福”,桃寓意“寿”,石榴暗喻“多子”,表现的是“多福、多寿、多子”,是为“三多”。此意出自《庄子·天地》。

而九支如意,谐意就是“九如”,具体是指如山、如阜、如陵、如岗、如川之方至、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松柏之萌、如南山之寿。这出自《诗经·小雅·天保》:“天保定尔,以莫不兴。如山如阜,如冈如陵,如川之方至,以莫不增……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意思是说,祝愿皇天保佑您,万事无不兴盛,好似山冈广大,好似高高丘陵。又像大河奔涌,福禄更加昌隆。……犹如上弦之月,犹如旭日东升。犹如南山常在,不会亏损塌崩。犹如高大松柏,永远郁郁葱葱。可以说,“九如”寄寓着福寿延绵,一切完满之意。

其实,“三多九如”本是我国传统中常用的祝颂之辞,寓意福寿双全,子裔绵长幸福。古代常用它来祝颂长辈,或有德之人。而“三多九如”图乃是因其意而画就,作为吉祥图纹,它盛行在清代,常见于清代乾隆时期的瓷器、玉器、金银器之上。

喜鹊送喜的传说从何而来

“喜鹊闹,喜事到”。人们一听到“喳喳”声,看到喜鹊在树梢枝头跳跃、欢叫,就特别高兴,因为有喜事就要来了。

可能有人要问,喜鹊仅仅是一种鹊鸟,为什么能被奉为神鸟、喜鸟、吉祥鸟呢?

其实,喜鹊,早期又称神女,“神”能预报天气的晴雨。古代《禽经》记载:“仰鸣则阴,俯鸣则雨,人闻其声则喜。”在今天看来,这应该是喜鹊强大的警觉性所引发的预测功能。事实上,我们常说的“喜鹊报喜,乌鸦报丧”也跟喜鹊的敏感相关。据说喜鹊对鲜肉鲜果气味敏感,谁家办酒席,菜香果香寮绕,它们就会成群结队来凑热闹,这就给人们留下了“喜鹊是吉祥的象征”这一印象。

民间传说中也有喜鹊报喜的故事。唐代张的《朝野佥载·卷四·鹊噪狱楼》记载:贞观末期,南唐黎景逸居住在空青山。家门前的树上有个鹊巢,他常喂食巢里的鹊儿。时间一久,人鸟有了感情。后来,有人丢了布,诬告黎景逸是盗窃者,他被冤枉入狱,十分悲伤。一天,他喂食的那只鸟停在狱窗前欢叫不停。他想大约有好消息要来了。果然,三天后他被无罪释放,原来是喜鹊变成人,假传圣旨帮助恩人脱了困。

对于相恋中的男男女女来说,喜鹊更是吉祥的象征。民间传说的古籍《风俗通》云:“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据说,在牛郎织女的故事里,喜鹊是天宫中的仙鸟。每到农历七月初七,喜鹊们就搭成桥,以便让牛郎织女在天河相会。所以,沟通男女姻缘也被称为“架鹊桥”。

现在,农村喜庆婚礼时最乐于用“喜鹊登枝头”图来装饰新房。春节的窗花也常是喜鹊登梅,暗示着喜鹊送喜、喜在眉梢之意。

这里也有一个相关的传说,说是以前冬天没有花,天宫中的鹊儿们偷了一株梅树,并派一只鹊鸟送到人间,从此人间冬季有了梅花。这只鹊鸟因此得罪了王母娘娘,被关进笼子。天宫中管鸟类的三足鸟得知此事,便偷偷放了它。这只鹊鸟飞到人间,看到梅花吐艳,在梅枝间跳跃,“喳喳”叫个不停。

这一幕正好被一个当日恰要出嫁的姑娘看到,她一时高兴,就取来剪刀和红纸,照着鹊儿和梅花的样子,很快便剪成了一幅窗花,并称这只鹊鸟是喜鹊。姑娘上轿,嫁到了开染坊的商人之家。家主见新媳妇的这幅“喜鹊登梅”的窗花剪得好,就照着画了,又加了只喜鹊,寓意成双成对,双喜临门,最终做成了“喜鹊登梅”的印花布。

此后,画鹊兆喜的风俗大为流行,如两只鹊儿面对面叫“喜相逢”;双鹊中加一枚古钱叫“喜在眼前”;一只獾和一只鹊在树上树下对望叫“欢天喜地……”当然,流传最广的还是象征着好运与福气的鹊登梅枝报喜图。

不管传说到底如何,喜鹊送喜已经成为了人们的认知,喜鹊也自然被人们奉为吉祥鸟、喜鸟,为人们带来喜气和好运。

黄金为何成为喜的象征

坠入甜美爱河中的男男女女最终会步入婚姻的礼堂。虽然“一颗永流传”的钻石颇受年轻男女的喜爱,但黄金作为中国自古以来最传统的婚礼首饰,一直都备受人们的重视。在订婚或结婚时,按照习俗,男方都会送给女方“三金”——金项链、金戒指、金耳环。如果双方还有经济能力,金手镯、金链子往往也是婚礼常备的首饰。

不过,黄金为何成为喜的象征呢?

毫无疑问,自古黄金就是财富的象征,所以老一辈的人喜欢佩戴黄金饰品,以显示自己的尊贵和成功。据说,男子梦到黄金,象征着如意和成功。

更重要的是,黄金的密度、耐久性以及金光闪闪的特点,在人们看来是蕴含着财气、福气、喜气,用来表达对结婚新人的吉祥祝福十分合适。而且,黄金饰品也最适宜与旗袍或者大红色的礼服搭配。此外,女子要梦到黄金,预示着婚姻生活幸福美满,自然是喜事一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