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二级)历年真题详解(2016)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2015年5月心理咨询师二级(职业道德、理论知识)真题及详解

第一部分 职业道德

一、职业道德基础理论与知识部分

答题指导:该部分均为选择题,每题均有四个备选项。其中单项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多项选择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是正确的。请根据题意的内容和要求答题,并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答案的相应字母涂黑。错选、少选、多选,则该题均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第1~8题)

1.关于道德评价,正确的说法是( )。

A.每个人能对他人进行道德评价,但不能做自我道德评价

B.道德评价是一种主观判断,没有客观依据和标准

C.领导对员工的道德评价具有权威性

D.道德评价的关键是看其行为是否符合社会道德规范

【答案】D

【解析】道德评价指的是在社会生活中,人们依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标准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进行的善恶判断和评论,表明褒贬态度。道德评价的关键是看其行为是否符合社会道德规范。道德评价必须依据一定的客观标准,这个标准随着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而变化,它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领导对员工的道德评价具有一定的主观性。

2.关于“德”和“才”的关系,正确的说法是( )。

A.在市场经济社会,“才”比“德”重要

B.“才”决定了一个人贡献的大小,所以“才”比“德”重要

C.“德”者,“才”之帅也

D.有“德”之人必然是有“才”之人,因而“德”重于“才”

【答案】C

【解析】《资治通鉴》的主编司马光对德才关系有精确的论述,他说“德者,才之帅也;才者,德之资也。”这是对德才关系的极好概括,既说清了二者有主次的关系,又明确了相辅相成的关系,没有把二者割裂开来,对立起来。

3.关于售后服务,正确的做法是( )。

A.客户未对售出商品提出意见,表明商品不存在问题

B.由于产品质重问题导致客户使用不便,要亲自登门致歉

C.商品既已售出,概不更换

D.维护自身形象,拒绝投诉者登门

【答案】B

【解析】售后服务是售后最重要的环节,售后服务已经成为了企业保持或扩大市场份额的必要条件(如舒达、天猫、京东等)。售后服务的优劣能影响消费者的满意程度。售后服务项目包括:①代为消费者安装、调试产品;②根据消费者要求,进行有关使用等方面的技术指导;③保证维修零配件的供应;④负责维修服务,并提供定期维护、定期保养;⑤为消费者提供定期电话回访或上门回访;⑥对产品实行“三包”,即包修、包换、包退;⑦处理消费者来信来访及电话投诉意见,解答消费者的咨询;⑧用各种方式征集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意见,并根据情况及时改进。

4.职业道德的特征是( )。

A.内容上的持续变动性

B.范围上的相对有限性

C.形式上的普遍单调性

D.执行中的权威强制性

【答案】B

【解析】职业道德的特征有:①职业道德适用范围上的有限性,由于各种职业的职业责任和义务不同,从而形成各自特定的职业道德的具体规范;②职业道德内容上的稳定性和连续性,由于职业分工有其相对的稳定性,形成比较稳定的职业心理和职业习惯,与其相适应的职业道德也就有较强的稳定性;由于职业又具有不断发展和世代延续的特征,其在内容上又具有连续性;③职业道德形式上的多样性,职业道德的形式,因行业而异;④职业道德有强烈的纪律性,纪律也是一种行为规范,但它是介于法律和道德之间的一种特殊的规范。

5.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所蘊含的道德要求是( )。

A.代际公平

B.艰苦奋斗

C.团结协作

D.科技为本

【答案】A

【解析】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优化生存环境,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要求,强调生态文明、代际公平以及生态价值取向等,所有这些都包含着深刻的伦理道德理念,要求人们“利人利己”“义利兼顾”,具有较高的文明程度和高尚的情趣。

6.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原则是( )。

A.享乐主义

B.集体主义

C.拜金主义

D.利己主义

【答案】B

【解析】我国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基本原则的。

7.关于团结互助,员工正确的做法是( )。

A.只要员工工作上有困难,立即放下自己手头工作去帮助解决

B.任何时候都要大公无私、不计报酬地支持别人的发展

C.工作时,要多为同事着想,多为同事提供便利条件

D.利人才能利己,为了自身利益,要积极鼓励团结互助

【答案】D

【解析】团结互助是指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为了实现共同的利益和目标,互相帮助、互相支持、团结协作、共同发展。A项,团结互助就是要竭尽全力帮助他人,但是同时也应该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B项,在团结互助的合作关系中,自己和他人是关心与帮助的受益者和快乐工作的享受者;C项,团队合作中提倡公平竞争,需要从业人员在职业行为中树立团结合作、争先创优的意识。

8.对于顾客的询问,员工符合职业用语规范要求的回答是( )。

A.“不知道”

B.“这事不归我管”

C.“我帮你打听一下”

D.“问别人去吧”

【答案】C

【解析】员工在使用拒绝语时,应该先肯定,后否定,客气委婉,不简单拒绝。ABC三项均显得生硬而且推卸责任。

(二)多项选择题(第9~16题)

9.下列做法中,合乎举止得体要求的有( )。

A.不忍让挑剔的顾客

B.情绪镇静,有条不紊

C.把握分寸,不做出格的事情

D.不轻浮

【答案】BCD

【解析】A项,对于挑剔的顾客应该保持好的态度,要能够忍让。

10.关于爱岗敬业,正确理解的有( )。

A.只要兢兢业业干下去,就可能热爱这项工作

B.只有干自己所喜爱的职业,才能发挥出自己的聪明才智

C.不论干什么工作,只要充满热情,专心致志,就能够不断进步

D.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应该肩负起自己的职责

【答案】CD

【解析】爱岗敬业就是要认真对待自己的岗位,对自己的岗位职责负责到底,无论在任何时候,都尊重自己岗位的职责,对自己岗位勤奋有加。AB两项,要求每个人都做到热爱自己现有的工作岗位是不现实的,但是敬业却是做人最起码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故敬业不一定意味着爱岗;同样的,只要有敬业精神,在自己不太喜欢的工作领域也能取得很好的成就。

11.关于诚实守信,说法正确的有( )。

A.诚实是守信的心理基础,守信是诚实的外在表现

B.守信是判断诚实与否的重要判断依据和标准

C.诚实是绝对的,没有对象性

D.当对方的表现违背诚实要求时,自身的守信是不当行为

【答案】ABC

【解析】诚实,即忠诚老实,就是忠于事物的本来面貌,不隐瞒自己的真实思想,不掩饰自己的真实感情,不说谎,不作假,不为不可告人的目的而欺瞒别人。守信,就是讲信用,讲信誉,信守承诺,忠实于自己承担的义务,答应了别人的事一定要去做。D项,诚信并无先决条件,故这种思维方式势必造成失信行为的泛滥。

12.关于企业形象,理解正确的有( )。

A.企业信誉是企业形象的本质

B.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是树立企业形象的核心

C.企业整体形象由企业员工个人形象积累而成

D.企业形象对员工个人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答案】ABCD

【解析】企业形象是指人们通过企业的各种标志,而建立起来的对企业的总体企业印象,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企业形象是企业精神文化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它是社会公众与企业接触交往过程中所感受到的总体印象。一个企业的形象好坏,直接影响到经济效益的好坏,而企业形象是靠“企业人”来塑造的。从业人员若做出损害企业形象的行为,将会对自身及所在的企业形象构成严重威胁,削弱个人和企业的竞争力。

13.下列说法中,合乎办事公道要求的有( )。

A.办事公道主要是对当权者的要求

B.要做到办事公道就必须不讲任何人情

C.倡导办事公道是构建和谐型社会的内在需要

D.办事公道就是站在公正立场上,对当事双方按同一个标准办事

【答案】CD

【解析】办事公道就是指我们在办事情、处理问题时,要站在公正的立场上,对当事双方公平合理、不偏不倚,不论对谁都是按照一个标准办事。公道与公平、公正,含义大致相同,意指坚持原则,按照一定的社会标准实事求是地待人处事。办事公道是职业道德的一项基本准则,是构建和谐型社会的内在需要,不仅上下级之间、同事之间,而且与顾客之间,都要坚持这一道德准则。

14.下列做法中,符合节俭要求的有( )。

A.某公司以自助餐的方式宴请客户,节省了开支

B.某公司规定,员工上厕所时间一律不得超过5分钟

C.某公司要求员工,纸张用完正面,需用背面作草纸

D.某工厂规定,厂房内自然光线充足时,要关闭电灯

【答案】ACD

【解析】节俭是指生活俭省,有节制。职业活动中的节俭,是指从业人员爱惜和节制、节省使用企业财物及社会资源的行为。B项不属于节俭要求。

15.关于职业纪律,看法正确的有( )。

A.职业纪律是由少数人制定并强制多数人遵守的职业规范

B.职业纪律是员工维护自身正当权益的基本保障

C.每一个从业人员在开始工作之前,均应明确职业纪律的要求

D.职业纪律是职业道德的重要内容

【答案】BCD

【解析】职业纪律也称工作规则、劳动纪律,是劳动者在从业过程中必须遵守的从业规则和程序,它是保证劳动者执行职务、完成工作任务的行为规则,主要表现为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是调整劳动关系的重要依据。职业纪律的特点是具有明确的规定性和一定的强制性。职业纪律是职业道德的重要内容。

16.关于创新,理解正确的有( )。

A.没有创新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

B.没有创新意识和效果的员工,一定不是合格的员工

C.创新的本质是突破旧的思维定势

D.改变产品的形式不属于创新的范畴

【答案】ABC

【解析】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对个人来说要取得事业的成功,就必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创新是指以现有的思维模式提出有别于常规或常人思路的见解为导向,利用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本着理想化需要或为满足社会需求,而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方法、元素、路径、环境,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

二、职业道德个人表现部分(第17~25题)

答题指导:该部分均为选择题,每题均有四个备选项。您只能根据自己的实际状况选择其中一个选项作为您的答案。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择答案的相应字母涂黑。

17.你的一位朋友表示要向你提出在他看来十分中肯的批评意见。你刚刚听他说了几句话,就知道他是把事情搞错了,你会( )。

A.当即告诉这位朋友,批评人要讲事实依据

B.警告这位朋友,下次再发生这样的事情,自己就不再把他当朋友

C.打断他的话,并耐心吿诉他事情的本来面目

D.听他说完话,再把自己所了解的情况讲给他听

18.某电视台播放了这样一则新闻:一家小饭馆用纸箱做包子陷料,赚取顾客钱财。后经有关部门查实,这则新闻纯属虚构。你的感受是( )。

A.电视台根本靠不住,以后再也不相信电视新闻了

B.电视台管理不严,发生这样的事情十分遗憾

C.政府主管机构应严肃惩处制造虚假新闻的当事人

D.小饭馆包子陷料存在问题,以后再也不吃包子了

19.如果你和同事为了一点小事闹矛盾,双方都感觉很别扭,你一般会( )。

A.想办法与对方沟通

B.等对方来找自己沟通

C.让时间来慢慢化解矛盾

D.这样的朋友不值得交往

20.近几年,全国房价上涨过快,关于买房,你认为( )。

A.这辈子无论如何也买不起房子了

B.如果能贷款买房,那么,就通过贷款买房,先住上再说

C.虽然买房困难很多,但总得想办法给自己安个家

D.不再想买房这事了

21.某公司因管理松散,不时发生员工迟到早退等现象,如果要你来当这家公司的经理,你将首要做的事情是( )。

A.处罚违规违纪的员工

B.有赏有罚

C.自己带头做出表率

D.表扬奖励工作表现好的员工

22.如果你经过深思熟虑想出了一项非常好的经营方案,但你提出了几次,这项方案也没有被管理层采纳,你会( )。

A.以后再也不提这样的意见或建议了

B.继续找机会与上司沟通,直到上司能够理解自己的想法为止

C.认为上司听不进别人的意见、建议,会影响自己的前途

D.想想可能自己曾经在什么地方得罪过上司

23.同事小王发现你在工作中的一点小小纰漏并及时指出来,而同事小张认为这样的事情司空见惯,根本就不是问题,你会( )。

A.认为小王大惊小怪,故作严肃,不放在心上

B.认为小张做人做事宽宏大度

C.按照小王指出来的加以改正

D.认为小张的做法会纵容自己的缺点

24.公司经营不景气,准备裁减人员,你认为应该被裁减的人员是( )。

A.年老体弱的人员

B.女员工

C.行政人员

D.消极怠工

25.单位组织联欢会,大家或者唱歌或者跳舞,你既不会唱歌,也不会跳舞,并且你压根就不喜欢这样的场合,这时你会( )。

A.悄悄地离开会场

B.为照顾大家的情绪,随便地表演一个节目

C.静静地待在某个角落里,等着活动结束

D.附和着别人的歌舞,打个节拍

第二部分 理论知识

答题指导:该部分均为选择题,每题均有四个备选项,其中单项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多项选择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是正确的。请根据题意的内容和要求答题,并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答案的相应字母涂黑。错选、少选、多选,则该题均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第26~85题,每题1分,共60分)

26.身体内部性质明确、部位具体的异常知觉,属于( )。

A.内感性不适

B.非常实感

C.内脏性幻觉

D.被洞悉感

【答案】C

【解析】A项,内感性不适又名体感异常,是指躯体内部产生性质不明确,部位不具体的不舒适感或难以忍受的异常感觉,如牵拉、挤压、游虫爬、扭转等感觉;C项,内脏性幻觉是指固定于某个内脏或躯体的异常感觉;D项,被洞悉感是指患者觉察到自己的思想还未往外表达或不想表达出来就已被许多人知道,尽管患者说不清自己的思想是如何被别人探知,但确信已经尽人皆知。

27.思维鸣响属于( )。

A.思维障碍

B.注意障碍

C.情感障碍

D.感知障碍

【答案】D

【解析】思维鸣响是特殊形式的幻觉,表现为患者能够听到自己所思考的内容。幻觉和错觉都属于知觉障碍,知觉障碍和感觉障碍属于感知障碍。因此,思维鸣响属于感知障碍,它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28.兴奋性思维联想障碍的一种常见形式是( )。

A.思维奔逸

B.思维散漫

C.被洞悉感

D.妄想心境

【答案】A

【解析】思维奔逸是一种兴奋性的思维联想障碍,主要指思维活动量增加和思维联想速度加快。患者表现为语量多,语速快,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词汇丰富,诙谐幽默,而患者自诉脑子反应灵敏。多见于躁狂状态或情感精神障碍躁狂发作。

29.不受患者意愿支配的杂乱多变的想法重复地涌现在脑内,这种症状可能是( )。

A.破裂性思维

B.思维松弛

C.强制性思维

D.超价观念

【答案】C

【解析】A项,破裂性思维是指患者在意识清楚的情况下,思维联想过程破裂,谈话内容缺乏内在意义上的连贯性和应有的逻辑性。患者在言谈或书信中,其单独语句在语法结构上是正确的,但主题与主题之间,语句之间却缺乏内在意义上的连贯性和应有的逻辑性,因此,旁人无法理解其意义;B项,思维松弛或思维散漫患者的思维活动表现为联想松弛,内容散漫。交谈中患者对问题的叙述不够中肯,也不很切题,给人感觉患者的回答是“答非所问”,此时,与其交谈有一种十分困难的感觉;C项,强制性思维又称思维云集,是指一种不受患者意愿支配的思潮,强制性地大量涌现在脑内,内容往往杂乱多变,毫无意义,毫无系统,与周围环境也无任何联系。这些内容往往突然出现,迅速消失;D项,超价观念是一种在意识中占主导地位的错误观念。它的发生虽然常常有一定的事实基础,但是患者的这种观念是片面的,与实际情况有出入。

30.弗洛伊德将焦虑分为道德性焦虑、神经性焦虑和( )。

A.主体性焦虑

B.想象性焦虑

C.客体性焦虑

D.现实性焦虑

【答案】D

【解析】弗洛伊德将焦虑分为三种:现实(客观)性焦虑、神经性焦虑和道德性焦虑。现实性焦虑产生于外界的真实危险情境,又称为“真实的焦虑”。神经性焦虑产生于自己内部本能导致的某些危险情境,它通常表现为对可能的东西的恐惧,与真实的焦虑不同,这种恐惧危险的根源存在于本能性对象的选择中。道德性焦虑产生于超我系统中的良心,它是由对来自良心的危险情境的感触引起的。这种焦虑纯属心理结构内的冲突,不涉及个人与外界的关系。

31.情感反应与现实刺激的性质不相称,这种表现称为( )。

A.情感淡漠

B.意志增强

C.情绪倒错

D.意志减退

【答案】C

【解析】A项,情感淡漠是指对外界刺激缺乏相应的情感反应,即使对自己有密切利害关系的事情也是如此,患者对周围发生的事漠不关心、无动于衷,面部表情呆板,内心体验贫乏;B项,意志增强是指意志活动的增多,不同的精神障碍表现不尽相同;C项,情绪倒错是指患者的情绪反应与现实刺激的性质不相称,病人的情绪反应与客观刺激相矛盾,对喜事产生悲哀情绪,对不幸之事反而高兴;D项,意志减退表现为患者意志活动呈显著持久的抑制。

32.幼儿游戏属于( )。

A.互动游戏

B.象征性游戏

C.实物游戏

D.规则性游戏

【答案】B

【解析】认知发展理论以游戏体现认知发展水平为依据把游戏分为三个发展阶段:①机能游戏:主要是重复简单的动作和活动,其内容是基本生活的反映。这主要是婴儿期的亲子游戏和模仿性游戏。②象征性游戏:是以儿童的经验为基础,通过想象建构虚假情境的创造性活动。象征性游戏是幼儿期的游戏特点,又称假装游戏,处于前运算阶段的儿童(2~7岁)常进行这类游戏。③规则性游戏:规则性游戏的突出特点是游戏规则外显,游戏的角色内隐。游戏的竞争性决定了游戏的规则性。童年期及以后,主要是规则性游戏。

33.基本上能掌握母语全部发音的年龄是( )。

A.8个月左右

B.1岁左右

C.2岁左右

D.3岁左右

【答案】D

【解析】婴儿发音的特点包括:第一,不同民族和国家的婴儿最初的发音呈现出普遍的规律性;第二,婴儿真正掌握母语的各种发音,要到第一批词出现时才能开始;第三,3岁左右的婴儿基本上能掌握母语的全部发音。

34.一般说来,记忆广度的最高峰在( )。

A.童年期

B.少年期

C.幼儿期

D.青年期

【答案】B

【解析】从婴儿期至老年期毕生的发展研究结果表明,初中阶段的记忆成绩是一生中最高(11.04)的,超出大学阶段的水平(9.4)。这项研究结果说明,少年期的短时记忆达到个体一生的最高峰。

35.发展缓慢型婴儿教养的关键在于( )。

A.需要父母具有特别的热情、耐心和爱心

B.让这些孩子按照自己的速度和特点去适应环境

C.父母理智地克制自己的烦躁

D.父母采用奖惩相结合的办法

【答案】A

【解析】托马斯和切斯把婴儿气质划分为三种典型的类型:①容易抚养型;②抚养困难型;③发展缓慢型。发展缓慢型气质的孩子在1岁之内是比较静的,不大好哭,也不太爱笑。这种孩子做事情认真、思想集中、不露声色,但接受和适应新东西较慢,有时会被父母误认为孩子反应迟钝或智力低下;同时行为抑制、社交能力差、对环境情绪反应强烈,表现胆怯、淡漠、孤僻等。教养这种婴儿的关键在于父母要具有特别的热情、耐心和爱心,才能使孩子慢慢地成长。

36.人们可以通过自己所属的社会群体认识自己,这说的是( )。

A.主我

B.客我

C.超我

D.镜我

【答案】D

【解析】A项,主我是认识的主体,主动的自我,主我是自我的动力成分,是活动的过程;B项,客我是认识的对象,被观察者,包括一个人所持有的关于他自己的所有的知识与信念。客我制约主我活动;C项,超我是弗洛伊德提出的概念,是指由社会规范、伦理道德、价值观念内化而来,是个体社会化的结果;D项,镜我是由他人的判断所反映的自我概念,即可以通过自己所属的社会群体认识自我。

37.个体行为稳定性和一致性的关键是个体( )。

A.神经系统发育正常

B.社会化的环境和谐

C.道德发展水平较高

D.有稳定的自我意识

【答案】D

【解析】自我又称自我意识或自我概念,是个体对其存在状态的认知,包括对自己的生理状态、心理状态、人际关系及社会角色的认知。个体行为的稳定性和一致性的关键是个体怎样认识自己,即个体的自我意识要稳定。通过维持内在的一致性,自我概念实际引导着个体的行为。

38.自尊=成功/抱负,这个公式的提出者是( )。

A.罗杰斯

B.勒温

C.詹姆斯

D.冯特

【答案】C

【解析】美国机能主义心理学的先驱詹姆斯在《心理学原理》一书中提出了一个自尊的公式:自尊=成功/抱负。意思是说:“自尊取决于成功,还取决于获得的成功对个体的意义,增大成功和减小抱负都可以获得高的自尊。成功或许有许多制约因素,不是很容易就做到的,但我们可以降低对工作和生活的期望值,这样,一个小的成功,就可能使我们欣喜不已。”

39.社会自我处于个体自我意识的中心,这指的是( )阶段。

A.中年到老年

B.3岁到13、14岁

C.青春期到成年

D.8个月到3岁左右

【答案】B

【解析】社会自我是处于社会关系、社会身份与社会资格中的自我,即个体扮演的社会角色。社会自我是自我概念的核心,是社会如何看待个体,同时被个体意识到的层面。大致从3岁到13、14岁,这个时期社会自我处于自我的中心,人们能了解社会对自己的期待,并根据社会期待调整自己的行动。

40.按照沙赫特等人的研宄,个体在家庭中的出生顺序影响其在恐惧时的亲和倾向,一般情况是( )。

A.合群倾向按出生顺序递减

B.幼子的合群倾向较强

C.合群倾向按出生顺序递增

D.中间的孩子合群倾向较强

【答案】A

【解析】出生顺序是影响亲和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沙赫特等人的研究发现,长子、长女恐惧时的合群倾向,要比他们的弟妹们更明显。在同一家庭中,这种合群倾向按出生顺序递减。这可能是因为在多子女家庭中,双亲对第一个孩子的关心、照料更多,使孩子对父母的依赖性较大。

41.按伯克维茨的说法,侵犯行为的发生除了与挫折以及由此产生的愤怒情绪有关系以外,还与( )有关。

A.个体的惩罚预期

B.个体去个性化程度

C.个体的社会角色

D.情境中的侵犯线索

【答案】D

【解析】伯克维茨发现,情境中与侵犯相关的一些线索,如刀、抢、棍等器械往往会成为侵犯行为产生的起因,他把这种现象称为武器效应。除了刀、枪等明显的侵犯性线索,与死亡、邪恶等相联系的黑色也是引发侵犯的线索。

42.按照海德的平衡理论,在P-O-X模型中,最重要的是( )。

A.P—X关系

B.X—O关系

C.X—P关系

D.P—O关系

【答案】D

【解析】1958年,心理学家海德提出了改变态度的“平衡理论”,又称“P—O—X理论”,P代表认知主体,O为与P发生联系的另一个人;X则为P与O发生联系的另一个任意对象。平衡理论假定P—O—X之间的平衡状态是稳定的,排斥外界的影响,不平衡状态是不稳定的,并会使个人产生心理上的紧张。在P—O—X模型中,P—O之间的关系最重要。这种紧张仅当他们之间的关系发生改变,恢复平衡状态时才能消除。

43.有才能的人偶尔犯些小错误,会( )。

A.减少其魅力

B.损害其可信性

C.增加其魅力

D.增加其权威性

【答案】C

【解析】才能是影响人际吸引中的喜欢的因素之一,才能一般会增加个体的吸引力,但如果这种才能对别人构成社会比较的压力,让别人感受到自己的无能和失败,那么这种才能就不会对吸引力有帮助。研究表明,有才能的人如果犯一些“小错误”,反而会增加他们的魅力。

44.社会下层人士具有模仿社会上层人士的倾向,这是塔尔德所说的( )。

A.上升律

B.先内后外律

C.下降律

D.先外后内律

【答案】C

【解析】法国社会学家塔尔德最早对模仿进行研究,1890年出版了《模仿律》一书。他认为模仿是“基本的社会现象”,并提出了三个模仿律:①下降律:社会下层人士具有模仿社会上层人士的倾向;②几何级数律:在没有干扰的情况下,模仿一旦开始,便以几何级数增长,迅速蔓延;③先内后外律:个体对本土文化及其行为方式的模仿与选择,总是优于外域文化及其行为方式。

45.神经元中接受外界刺激或接受前一神经元传来的神经冲动的部位是( )。

A.树突

B.细胞核

C.轴突

D.细胞质

【答案】A

【解析】细胞体的伸延部分产生的分枝称为树突,树突是接受从其它神经元传入的信息的入口。树突接受上一个神经的轴突释放的化学物质(递质)使该神经产生电位差形成电流传递信息,每个神经元可以有一或多个树突,可以接受刺激并将兴奋传入细胞体。

46.外周神经系统是把( )联系起来的神经结构。

A.躯体神经系统与植物神经系统

B.中枢神经系统与周围神经系统

C.交感神经系统与副交感神经系统

D.中枢神经系统与感觉器官、运动器官、内脏器官

【答案】D

【解析】外周神经系统,是神经系统的外周部分,它一端与中枢神经系统的脑或脊髓相连,另一端通过各种末梢装置与机体其他器官、系统相联系。外周神经系统按所联系的器官不同,可分为躯体神经系统和自主神经(植物神经)系统两大类,外周神经系统每一类又可按照传导兴奋的方向不同而分为传入和传出两类。

47.杆体细胞能分辨物体的( )。

A.细节和颜色

B.明暗和颜色

C.轮廓和明暗

D.彩色和非彩色

【答案】C

【解析】锥体细胞呈圆锥状,集中在中央窝及其附近,在强光下起作用,所以叫明视觉器官;锥体细胞能分辨物体的细节和颜色,这是明视觉。杆体细胞呈杆状,集中在视网膜边缘及其附近,对弱光敏感,所以叫暗视觉器官;杆体细胞不能分辨物体的细节和颜色,只能分辨物体的明暗和轮廓,这是暗视觉。视锥细胞主感昼光觉,有色觉,光敏感性差,但视敏度高。视杆细胞膜盘上镶嵌有感光物质,称视紫红质,能感受弱光,主要分辨物体的轮廓和明暗。

48.在听阈的范围内,人耳感受性和耐受性都比较高的声音频率范围是( )。

A.16Hz~20000Hz

B.1000Hz~4000Hz

C.5000Hz~10000Hz

D.10000Hz~15000Hz

【答案】B

【解析】人的听力范围是16Hz~20000Hz,但是人耳感受性和耐受性都比较高的声音频率范围是1000Hz~4000Hz。

49.内脏器官的活动处于正常状态时( )。

A.引不起内脏感觉

B.引起不太强的内脏感觉

C.引起不规律的内脏感觉

D.引起节律性的内脏感觉

【答案】A

【解析】内脏感觉包括饥饿、饱胀、疲劳、便意和性等感觉,内脏器官的活动处于正常状态时,引不起内脏感觉。

50.“会看看门道,不会看看热闹”,说的是知觉具有( )。

A.整体性

B.选择性

C.恒常性

D.理解性

【答案】D

【解析】在知觉的过程中,人总是用过去所获得的有关知识经验,对感知事物进行加工处理,并用概念的形式把它们标示出来,知觉的这种特性就是知觉的理解性。

51.看了小说后,头脑里可以呈现出小说中人物的鲜明形象,这是( )。

A.无意想象

B.幻想

C.创造想象

D.再造想象

【答案】D

【解析】再造想象是指依据别人语言的描述或图样的示意,运用自己积累的感性形象材料,在脑海中再造出相应的新形象。创造想象指不依据现成的描述和图示,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52.“衣食足而知荣辱”符合马斯洛的理论,即人的需要具有( )。

A.整体性

B.选择性

C.层次性

D.动力性

【答案】C

【解析】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类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和归属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衣食足而知荣辱”表明人们只有在生理需要满足的情况下都会考虑自身需求,体现了人需求的层次性。

53.对行动的目的有深刻的认识,能支配自己的行动,使之服从于活动目的的意志品质是( )。

A.自觉性

B.果断性

C.坚韧性

D.自制性

【答案】A

【解析】意志品质是指构成人意志的诸因素的总和,主要包括独立性(自觉性)、果断性、自制性和坚持性(坚韧性)。①自觉性是指是否对行动目的有明确的认识,尤其是认识到行动的社会意义,主动以目的调节和支配行动方面的意志品质;②果断性是指一个人是否善于明辨是非,迅速而合理地采取决定和执行决定方面的意志品质;③自制性是指能否善于控制和支配自己行动方面的意志品质。自制性强的人,在意志行动中,不受无关诱因的干扰,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坚持完成意志行动;④坚持性是指在意志行动中能否坚持决定,百折不挠地克服困难和障碍,完成既定目的方面的意志品质。

54.对于不同平均能力水平的团体,测验题目的( )会影响信度系数。

A.难度

B.可靠性

C.可理解性

D.有效性

【答案】A

【解析】测验的信度不仅受取样团体中个别差异程度的影响,也会由于不同团体间平均能力水平的不同而不同。这是因为,对于不同水平的团体,题目具有不同的难度,每个题目在难度上的微小差异累计起来便会影响信度。测验的难度与信度没有直接对应关系,但是当测验太难或太易时,则分数的范围就会缩小,从而降低信度。当然只有当测验难度水平可以使测验分数的分布范围最大时,测验的信度才会最高,通常这个难度水平为0.5。当题目过难时,被试可能凭猜测作答,从而也会降低信度。

55.在吴天敏修订的比奈—西蒙量表中,某儿童通过了4岁组的全部题目,5岁组通过3题,6岁组通过2题,7岁组通过1题,其智力年龄为( )。

A.4岁3个月

B.5岁

C.4岁6个月

D.5岁2个月

【答案】B

【解析】智龄是年龄量表上衡量智力的单位。儿童的智龄是基础年龄与在较高年龄水平的题目上获得的附加月份之和。在吴天敏修订的比奈—西蒙量表中,每个年龄都有6道测题,答对每题则得智龄2个月。故题中儿童的智龄为:4岁+(3+2+1)×2(月)=4岁+12月=5岁。

56.用于比较和解释测验结果的参照分数标准是( )。

A.信度

B.效度

C.常模

D.标准差

【答案】C

【解析】常模是一种供比较的标准量数,由标准化样本测试结果计算而来,即某一标准化样本的平均数和标准差。它是人才测评心理测验时用于比较和解释测验结果时的参照分数标准。测验分数必须与某种标准比较,才能显示出它所代表的意义。

57.好的测量单位应具备( )。

A.确定的大小

B.相同的意义

C.确定的意义

D.明确的价值

【答案】C

【解析】好的测量单位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即确定的意义和相同的价值。

58.标准九分是以5为平均分,以( )为标准差的量表。

A.2

B.3

C.5

D.7

【答案】A

【解析】标准化九分是以5为平均数,以2为标准差的一个分数量表,最早时被广泛应用于美国空军的心理测验中。标准九分数也是一种标准分,它将原始分划分为9部分,最高是9分,最低1分。除1和9的范围略大以外,其余均是以5为中心向两边各包含0.5个标准差的分数段。

59.由于老年期心理年龄与实足年龄( ),所以比率智商并不适合于年龄较大的被试者。

A.不同步

B.同步

C.成比例

D.成反比

【答案】A

【解析】比率智商(IQ)被定义为心理年龄(MA)与实足年龄(CA)之比。为避免小数,将商数乘以100。比率智商提出后,被心理学界和医学界普遍接受,但由于个体心理年龄与实足年龄并不同步增长,所以比率智商并不适合于年龄较大的受测者。比率智商的基本假定是智力发展和年龄增长呈正比,是一种直线关系,但随着人年纪的增长,到26岁左右智商就停止增长进入了高原期,所以比率智商不适用于年纪大的人群。

60.对于心理咨询师在咨询过程中的做法,错误的说法是( )。

A.不能建立超出咨询范围的关系

B.必要时可以对求助者进行干预

C.必须遵守保密守则

D.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影响求助者的价值判断

【答案】D

【解析】A项,咨询师的工作要以有助于求助者的成长为最终目的,不能借机满足自身的欲望或好奇心,不能与求助者建立除咨访关系之外的其他关系,这是心理咨询的感情限制;B项,咨询师在临床咨询中常常会碰到需要对求助者进行干预的情况,比如对于确诊为神经症的患者,有经验并具备相应资质的心理咨询师,可根据自己的胜任力制定相应的干预方案,并随时注意其病情发展,在必要时及时寻求会诊或转诊;C项,心理咨询师应该在初诊接待及其他必要的时候,向求助者说明保密范围及保密例外,保密原则既是职业道德的要求,也是心理咨询本身的性质所决定的;D项,一般情况下咨询师在咨询中应该保持价值中立态度,但是在来访者的价值观严重违背社会道德的时候,应该进行干预。

61.不属于精神分析理论体系的概念是( )。

A.宣泄

B.防御

C.焦虑

D.价值

【答案】D

【解析】价值是属于马斯洛的人本主义理论体系的概念。人本主义泛指一种思想体系,它主要强调人的利益、价值和个人的尊严与自由。

62.对摄入性会谈正确的理解是( )。

A.不涉及咨询师初步观察到的疑点

B.不能加入评价

C.不涉及上级咨询师下达的目标

D.不能加入提问

【答案】B

【解析】确定摄入性会谈内容和范围所依据的参照点有:①求助者主动提出的求助内容确定谈话的目标、内容与范围;②心理咨询师在初诊接待中观察到的疑点;③心理咨询师可以依据心理测评结果的初步分析发现问题;④上级心理咨询师为进一步诊断而下达的谈话目标;⑤确定谈话的内容与范围。B项,在摄入性会谈中心理咨询师的态度必须保持中性,不能对求助者有任何评价。

63.当求助者发生意外时,心理咨询师采用会谈法予以帮助,这是( )。

A.诊断性会谈

B.摄入性会谈

C.危机性会谈

D.治疗性会谈

【答案】C

【解析】A项,诊断性会谈是指聚焦症状,了解病史、持续时间、严重程度等以便准确界定来访者的问题或困难所在。B项,摄入性会谈是指通过会谈了解求助者的客观背景资料,了解健康状况、工作状况和家庭状况,等等;通过会谈了解求助者当前的感受、状态、咨询动机和期望等。C项,危机性会谈是指当求助者或求助者亲属发生意外时,如遭到强奸、想自杀、突然的精神创伤,医生和心理咨询师用会谈法给以帮助。D项,治疗性会谈是指针对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所进行的会谈,这类会谈往往是心理治疗的一种它除了要注意会谈法的原则,还要遵循心理治疗的法则。

64.多重选择性问题是一种( )。

A.责备性问题

B.修饰性反问

C.开放式问题

D.封闭式问题

【答案】D

【解析】A项,责备性提问是指以反问的形式责备来访者的提问方式;B项,在修饰性反问中实际上并不存在问题答案,修饰性反问中的问题不需要回答也无法回答。修饰性反问常使谈话陷入僵局,或者使所谈的内容引向空洞和抽象的评价,离开具体问题,对求诊者毫无益处;C项,开放式询问通常使用“什么”“如何”“为什么”“能不能”“愿不愿意”等词来发问,让求助者就有关问题、思想、情感给予详细的说明;D项,封闭式询问通常使用“是不是”“对不对”“要不要”“有没有”等词,而回答也是“是”“否”式的简单答案。多重选择性问题并不是开放性问题,仍然是封闭性问题,使我们获得的信息仍然受到限制。

65.精神分析学派的咨询目标是使求助者( )。

A.体验自由感

B.重组基本人格

C.建立好习惯

D.消除自我失败

【答案】B

【解析】精神分析学派的咨询目标是将潜意识意识化,重组基本人格,帮助求助者重新体验早年经验,并处理压抑的冲突。

66.共情对于咨询活动而言,最重要的意义在于( )。

A.有利于咨询师收集材料

B.可使求助者感到满足

C.有利于求助者自我表达

D.建立积极的咨询关系

【答案】D

【解析】共情对于咨询活动而言,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建立积极的咨询关系。缺乏共情容易使咨询过程出现障碍,具体表现为:①求助者感到失望:认为咨询师对自己不理解、不关心,因而会感到失望,减少甚至停止自我表达;②求助者觉得受到伤害:由于咨询师没有进入求助者的参照框架,而过多地立足于自己,因而他就很难真正理解求助者的问题,有时会表现出不耐烦、反感甚至批评,这会使求助者觉得受到伤害;③影响求助者自我探索:自我探索是求助者成长、进步的必要步骤,但如果缺乏共情,咨询师往往对求助者的自我探索不加注意,影响求助者的自我了解;④影响咨询师对求助者的反应。

67.关于解释与释义,正确的说法是( )。

A.释义是从咨询师的参考框架出发

B.解释是从求助者的参考框架出发

C.解释是为求助者提供新的思维方法

D.释义是为咨询师提供新的思维方法

【答案】C

【解析】释义是指咨询师把求助者的主要言谈、思想加以综合整理,再反馈给求助者。释义使得求助者有机会再次剖析自己的困扰,重新组合那些零散的事件和关系,深化会谈的内容。释义是从求助者的参考框架出发的。解释是咨询师把来访者所说的事实以某一个角度来进行解释,它是从咨询师的框架出发为求助者提供新的思维方法。

68.适用于儿童及智力落后成人的瑞文测验形式是( )。

A.儿童型

B.彩色型

C.标准型

D.高级型

【答案】B

【解析】瑞文测验在五、六十年代几经修订,目前发展成三种形式,除了标准型以外,还有为适应测量幼儿及智力低下者而设计的彩色型和用于智力超常者的高级型。

69.MMPI的编制方法属于( )。

A.理论推演法

B.经验效标法

C.总加评定法

D.因素分析法

【答案】B

【解析】经验效标法是指在用经验效标法编制测验时,测验项目的选择完全是以实证资料为依据,也就是说只保留那些能够将效标组与控制组区分开的项目,而不管其内容看起来是否合理。这类人格测验主要包括明尼苏达多项个性调查表(MMPI)和加州心理量表(CPI)等。

70.关于MMPI,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包括566个自我报告形式的题目

B.量表中设置了20道重复的题目

C.施测方法中包括卡片式及手册式

D.为了临床诊断可仅做前399题

【答案】B

【解析】MMPI共包括566个自我报告形式的题目,实际上为550题,其中16个为重复题。这些题目有的分别印在卡片上,有的印在小册子上。使用时可分个人式及分组式两种。所需时间最多的是90分钟,经常是45分钟。如果文化水平低可能超过2小时。精神病求助者更长,如果只为了精神病临床诊断使用,可只做前399题。

71.使用许又新神经症评定方法时,对精神痛苦程度的评定,在时间上至少要考虑( )。

A.最近三周以上的情况

B.最近三个月以上的情况

C.是否曾经持续两周

D.是否曾经持续六个月

【答案】B

【解析】根据许又新神经症评定标准,病程不到3个月为短程,评分1;3个月到1年为中程,评分2;1年以上为长程,评分3。但要补充说明的是,对精神痛苦和社会功能的评定,至少要考虑近三个月的情况才行,评定涉及的时间太短是不可靠的。如果痛苦程度低于三个月有可能是惊恐障碍的问题。

72.根据ICD-10,抑郁症的诊断要点是( )。

A.注意力集中困难

B.自杀观念

C.注意力容易转移

D.快感缺失

【答案】D

【解析】根据ICD-10,抑郁症的诊断要点是心境低落或悲伤、兴趣或快感缺失。

73.生活事件是诱发心理问题的一种( )原因。

A.生物性

B.物质性

C.心理性

D.社会性

【答案】D

【解析】诱发心理问题的原因有三种:①生理原因,比如:生长情况、年龄因素等;②心理原因,比如:认知偏差、负性情绪、情感表现、意志行为、人格特征等;③社会原因,比如:人际关系中的社会支持、生活事件等。

74.在使用系统脱敏疗法时,应当注意的是( )。

A.若引发焦虑的情绪不止一种,可以一并处理

B.可以综合多种情绪,制定一个焦虑等级表

C.当焦虑分数超过50分,表明焦虑等级设计不合理

D.对每种情绪的想象和放松的次数应当限定

【答案】C

【解析】系统脱敏法的注意事项:①如果求助者焦虑或恐惧的情境不止一种,可以针对不同情境建立几个不同的焦虑等级表,然后对每个焦虑等级表实施脱敏训练;②系统脱敏时求助者想象的次数多少,依个体不同和情境不同而不同;③在系统脱敏过程中,当开始焦虑分数超过50,仅靠重复放松就很难降低了。此时表明焦虑等级设计得不够合理,应当将焦虑等级划分得细一些,使每个等级之间跨度不要太大;④有的求助者不能用想象和放松的方法降低焦虑水平,可考虑改用其他方法。

75.现实冲击疗法最主要的特点是( )。

A.让求助者置身于想象环境之中

B.让求助者暴露在实际的恐惧刺激中

C.允许求助者用不适应的行为应对

D.求助者可以采取缓解焦虑的行为

【答案】B

【解析】现实冲击疗法是指持续一段时间暴露在现实的恐惧刺激中而不采取任何缓解焦虑的行为,让焦虑自行降低,是一种被动的放松过程。在冲击疗法中,不允许求助者采取不适应的行为去应对唤起焦虑的情境。A项是想象冲击疗法的特点。

76.生物反馈疗法重点强调的是( )。

A.建立经典条件反射

B.生理信号的检测

C.咨询师主导控制

D.求助者主动参与

【答案】D

【解析】生物反馈疗法是通过现代电子仪器,将个体在通常情况下不能意识到的体内生理功能予以描记,并转换为数据、图形或声、光等反馈信号,让求助者根据反馈信号的变化在咨询师的指导下有意识地通过呼吸、冥想等方法,了解并学习调节自己体内不随意的内脏机能及其他躯体机能,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治疗中必须让求助者懂得,生物反馈治疗有别于普通的医学治疗,普通的治疗,如打针、吃药、手术,只要被动接受就行,而生物反馈治疗却是一个主动参与的过程。生物反馈疗法是让病人在安静的诊疗室里,躺在生物反馈仪旁,接上仪器的电极就可以进行治疗。此疗法主要依靠自我训练来控制体内机能,且主要靠按时练习,仪器监测与反馈只是初步帮助自我训练的手段,而不是治疗的全过程。

77.贝克归纳的七种常见的“逻辑错误”中不包括( )。

A.主观推断

B.选择性概括

C.去中心化

D.夸大和缩小

【答案】C

【解析】贝克归纳的七种常见的“逻辑错误”包括主观推断、选择性概括、过度概括、夸大或缩小、个性化、贴标签和错贴标签、极端思维。C项是贝克提出的五种具体的认知治疗技术之一。

78.“不固定角色”是一种坦诚交流技术,它属于( )。

A.行为治疗技术

B.认知行为技术

C.完形治疗技术

D.人本主义技术

【答案】D

【解析】人本主义疗法的坦诚交流技术包括:不固定角色、自发性、无防御反应、一致性以及自我的交流。

79.求助者中心疗法认为心理失调产生的原因是( )。

A.出现错误的认知

B.心理需要得不到满足

C.自我概念与经验之间的不协调

D.与环境不相适应

【答案】C

【解析】自我概念是求助者中心疗法理论了解心理失调的关键。人本主义疗法认为产生心理失调的原因是自我概念与经验之间的不协调。

80.下列不属于HAMD因子的是( )。

A.认知障碍

B.睡眠障碍

C.情绪障碍

D.日夜变化

【答案】C

【解析】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可归纳为7类因子结构:①焦虑/躯体化;②体重;③认识障碍;④日夜变化;⑤阻滞;⑥睡眠障碍;⑦绝望感。

81.HAMA主要适用于评定( )。

A.精神病性抑郁

B.精神病性焦虑

C.神经症性抑郁

D.神经症性焦虑

【答案】D

【解析】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主要用于评定神经症及其他病人的焦虑症状的严重程度,但不大适宜于估计各种精神病时的焦虑状态。

82.BPRS的评定等级是( )级。

A.3

B.4

C.5

D.7

【答案】D

【解析】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是一个评定精神病性症状严重程度的量表,适用于具有精神病性症状的大多数重性精神病患者,尤其适宜于精神分裂症患者。它的所有项目采用1—7分的7级评分法,各级的标准为:①无症状;②可疑或很轻;③轻度;④中度;⑤偏重;⑥重度;⑦极重。它的评定等级分为:无、很轻、轻度、中度、偏重、重度、极重。

83.用BRMS量表对患者进行再次评定,应间隔( )。

A.2周以内

B.2~6周

C.6周以上

D.6~8周

【答案】B

【解析】倍克—拉范森躁狂量表(BRMS)评定的时间范围有如下规定:入组时,评定入组前一周的情况。以后一般相隔2~6周评定一次。

84.若大脑半球发生损伤,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

A.优势半球损伤,则VIQ明显低于PIQ

B.非优势半球损伤,则VIQ明显低于PIQ

C.两半球弥漫性损伤,则VIQ明显低于PIQ

D.两半球弥漫性损伤,则VIQ约等于PIQ

【答案】A

【解析】VIQ代表言语智商,PIQ代表操作智商。一般可视VIQ大于、等于或小于PIQ以及二者相差到何种程度而决定其意义,当优势半球有损害,则VIQ明显低于PIQ;非优势半球有损害,则PIQ明显低于VIQ;若是弥漫性损害,其表现与非优势半球损害时相似。

85.关于SCL-90,正确的说法是( )。

A.年龄因素的影响较性别因素大

B.不同类型神经症的各因子间无差异

C.青年的躯体化因子分显著高于其它年龄组

D.其常模统计指标显示男女间总体差异显著

【答案】A

【解析】研究中对SCL-90统计指标结果发现,男女间总体而言并无显著差异,仅发现强迫和精神病性两因子,男略高于女,恐怖因子女略高于男,但差别甚微,在实际工作中可忽略性别因素。年龄因素的影响较性别大些,主要是青年组(18~29岁)各因子除躯体化项外,均较其他年龄组高。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在焦虑、抑郁、神经衰弱和未分型四种类型中除因子7(恐怖)无差异(P<0.05)外,其余各因子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

二、多项选择题(第86~125题,每题1分,共40分)

86.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典型症状包括( )。

A.选择性遗忘

B.幻觉

C.创伤性体验反复重现

D.妄想

【答案】AC

【解析】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典型症状为:①创伤性再体验症状:主要表现为患者的思维、记忆或梦中反复、不由自主地涌现与创伤有关的情境或内容,也可出现严重的触景生情反应,甚至感觉创伤性事件好像再次发生一样;②回避和麻木类症状:主要表现为患者长期或持续性地极力回避与创伤经历有关的事件或情境,拒绝参加有关的活动,回避创伤的地点或创伤有关的人或事,有些患者甚至出现选择性遗忘;③警觉性增高症状:主要表现为过度警觉、惊跳反应增强,可伴有注意不集中、激惹性增高及焦虑情绪。

87.焦虑性人格障碍的特点是( )。

A.总是感到不安

B.对他人意见过分敏感

C.一贯猜疑偏执

D.习惯性夸大潜在危险

【答案】ABD

【解析】诊断为焦虑性人格障碍必须是以持久和广泛的内心紧张及忧虑体验为特征,并至少有下列3项:①一贯的自我敏感、不安全感及自卑感;②对遭排斥和批评过分敏感;③不断追求被人接受和受到欢迎;④除非得到保证被他人所接受和不会受到批评,否则拒绝与他人建立人际关系;⑤惯于夸大生活中潜在的危险因素,达到回避某种活动的程度,但无恐惧性回避;⑥因“稳定”和“安全”的需要,生活方式受到限制。C项属于偏执性人格的特点。

88.李心天区分正常与异常心理的判别标准包括( )。

A.社会适应标准

B.发展标准

C.内省经验标准

D.统计学标准

【答案】ACD

【解析】李心天对区分正常与异常心理提出如下四类判别标准:①医学标准:这种标准是将心理障碍当作躯体疾病一样看待。如果一个人的某种心理或行为被疑为有病,就必须找到它的病理解剖或病理生理变化的根据,在此基础上认定此人有精神疾病或心理障碍;②统计学标准:在普通人群中,人们的心理特征,在统计学上显示常态分布。在常态曲线上,居中的大多数人属于心理正常范围,而远离中间的两端则被视为“异常”; ③内省经验标准:一是指病人的内省经验,二是观察者的内省经验;④社会适应标准:在正常情况下,人能够维持生理和心理活动的稳定状态,能依照社会生活的需要,适应环境和改造环境。

89.研究发现,生活中影响人健康状况的是小困扰的( )。

A.频率

B.严重性

C.强度

D.顺序性

【答案】AC

【解析】坎纳编制了两个量表,一个是日常生活中小困扰的量表,计117个题目,另一个是日常生活中令人兴奋的量表,计135个题目。戴隆基斯1982年使用这两个量表,在100个成年被测试者中进行了9个月的连续研究,每个月让被测者填写一次。结果提示:被测试人的健康状况与小困扰出现的频率和强度有关,而与生活事件数目和严重性比较无关;而振奋事件与健康无关。

90.图式从低级向高级发展是通过( )两种形式进行的。

A.整合

B.同化

C.顺应

D.平衡

【答案】BC

【解析】图式即认知结构,“结构”不是指物质结构,是指心理组织,是动态的机能组织在以往经验的旧知识与新信息相互联系的基础上,通过同化与顺应而形成的,是以往经验的积极组织。图式的这种认知结构不断地从低级向高级发展,并经历着不断建构的过程。而认知结构的建构是通过同化和顺应两种方式进行的。图式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积极地把新信息同图式表征的旧知识加以联系。

91.处于前运算阶段的儿童的特征包括( )。

A.泛灵论

B.自我中心

C.思维的可逆性

D.掌握守恒

【答案】AB

【解析】此阶段儿童认识活动的特点:①泛灵论,儿童无法区别有生命和无生命的事物,常把人的意识动机、意向推广到无生命的事物上,处于此阶段的儿童只能借助于表象进行思维活动,不能进行运算思维;②自我中心主义,儿童缺乏观点采择能力,只从自己的观点看待世界,难以认识他人的观点不可逆性,各种关系是单向的、不可返回的,没有守恒结构;③不能理顺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只能从自己的角度理解事物;④思维的不可逆性,在思考问题时,只能注意到某一方面,不能顾及其他;⑤缺乏概括事物性质的层次性。

92.艾里克森认为幼儿期的主要发展任务包括( )。

A.获得主动感

B.克服内疚感

C.获得完善感

D.避免厌恶感

【答案】AB

【解析】幼儿期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解决主动对内疚的冲突,如果这个阶段的危机成功得到解决,就会形成方向和目的的美德;如果危机不能成功地解决,就会形成自卑感。CD两项是成年后期的任务。

93.婴儿动作发展遵循的原则包括( )。

A.上下原则

B.头尾原则

C.近远原则

D.大小原则

【答案】BCD

【解析】婴儿动作发展遵循的原则和顺序:①头尾原则:从上到下发展;②近远原则:由内向外发展;③大小原则:从大动作向精细动作发展。

94.有利于提高个体自尊水平的做法包括( )。

A.提高抱负水平

B.被父母赞许

C.理性地社会比较

D.扬长避短

【答案】BCD

【解析】自尊即自我尊重,是个体对其社会角色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自尊是通过社会比较形成的,是个体对其社会角色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影响自尊的因素包括:家庭中的亲子关系;行为表现的反馈;选择参与和扬长避短;根据相似性原理理性地进行社会比较。有利于提高个体自尊水平的做法包括父母的鼓励与称赞、理性的社会比较以及扬长避短。A项,根据詹姆士提出的自尊的经典公式:自尊=成功/抱负,故应该减小抱负才能获得高的自尊。

95.关于刻板印象,正确的说法包括( )。

A.容易导致偏见

B.是间接经验的结果

C.是直接经验的结果

D.具有社会适应的意义

【答案】ABD

【解析】刻板印象是人们通过自己的经验形成对某类人或某类事较为固定的看法,也指个人受社会影响而对某些人或事持稳定不变的看法。它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刻板印象具有社会适应的意义,能使人的社会知觉过程简化,但在有限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刻板印象往往具有消极的作用,会使人对某些群体的成员产生偏见,甚至歧视。在对于具有许多共同之处的某类人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判断,不用探索信息,直接按照已形成的固定看法即可得出结论,这就简化了认知过程,节省了大量时间、精力。而在被给与有限材料的基础上做出带普遍性的结论,会使人在认知别人时忽视个体差异,从而导致知觉上的错误,妨碍对他人做出正确的评价。

96.关于印象管理,正确的说法包括( )。

A.是信息输出

B.是印象控制

C.是信息输入

D.是印象形成

【答案】AB

【解析】印象管理也称印象整饰,指个体以一定方式去影响他人对自己的印象。即个体进行自我形象的控制,通过一定的方法去影响别人对自己的印象形成,使他人对自己的印象符合自我的期待。印象管理与印象形成的区别是:①印象形成对认知者来说是信息输入,是形成对他人的印象;②印象管理是信息输出,是对他人的印象形成过程施加影响。

97.根据凯利的三维理论,人们归因的时候常常会检查的特殊信息包括( )。

A.共同性信息

B.特异性信息

C.副语言信息

D.非语言信息

【答案】AB

【解析】根据凯利的三维理论,个体在归因时需要同时考虑三种信息:①特异性信息:行为主体的反应方式是否有特异性,是否只针对某一刺激客体做出反应;②共同性信息:不同的行为主体对同一刺激的反应是否相同;③一致性信息:行为主体在不同背景下,做出的反应是否一致。

98.侵犯行为的影响因素包括个体的( )。

A.情绪唤起水平

B.道德发展水平

C.自我控制能力

D.所属的社会角色

【答案】ABCD

【解析】侵犯行为简称侵犯,也称攻击行为,是个体有意伤害他人的行动。侵犯是由侵犯动机引起的。侵犯的影响因素有:①情绪唤起水平:高的非特异性的情绪唤起水平,会直接导致个体的侵犯行为的增加;而特异性情绪的唤起水平,也可能增加人们侵犯的可能性;②道德发展水平:个体的道德发展水平越高,可以造成他人痛苦的侵犯行为就越难以发生;③自我控制能力:个体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水平下降时,侵犯行为就比较容易发生;④社会角色与群体:如果社会对一种社会角色较为容忍,那么拥有这种社会角色的个体的侵犯性就会明显增加。在群体活动时,个体的侵犯性也倾向于增加;⑤大众传媒的影响:电影电视、网络、报刊杂志等大众传媒的暴力和色情内容,会增加公众尤其是儿童的侵犯性。

99.嫉妒情绪的特点包括( )。

A.持续性

B.针对性

C.对抗性

D.不变性

【答案】ABC

【解析】嫉妒是与他人比较,发现自己在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方向不如别人而产生的一种由羞愧、愤怒、怨恨等组成的复杂情绪状态。嫉妒情绪的特点是:①具有针对性:嫉妒总是针对具体的个体或群体;如果个体体验到自己与他人在某些他认为重要的方面(如才能、吸引力)的现实或未来可能出现的劣势,个体就可能出现嫉妒情绪;②具有持续性:嫉妒情绪一旦产生,就不容易摆脱,能持续影响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③具有对抗性:嫉妒者心胸狭隘,希望别人朝坏的方向发展;如果别人成功,他们就会不满和愤恨,并可能用极端的手段来破坏或伤害他人;④具有普遍性:嫉妒是人类普遍存在的社交情绪。人在现实生活中,或多或少会体验这种情绪。当然这种情绪也是可以克服的。

100.行为主义认为( )。

A.心理学的任务在于查明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关系

B.可以根据刺激推知反应,根据反应推知刺激

C.可以通过控制环境塑造人的心理和行为

D.人的心理包含意识和无意识

【答案】ABC

【解析】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反对构造学派的观点,创立了行为主义。华生认为,心理学研究行为的任务,就在于查明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关系,由此就能根据刺激推知反应,根据反应推知刺激。只要确定了刺激和反应(即S—R)之间的关系,就可以预测行为,并通过控制环境去塑造人的心理和行为。因此该学派的观点也是一种典型的环境决定论的观点。D项是精神分析学派的观点。

101.关于灰质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包括( )。

A.脊髓的灰质在外周,白质在中间

B.脊髓的白质在外周,灰质在中间

C.大脑的灰质在外层,白质在内部

D.大脑的白质在外层,灰质在内部

【答案】BC

【解析】①脊髓呈柱状,自上而下越来越细,中间是个管,其横切面接近于圆,管周围呈H形的灰质部分叫脊髓灰质,其前端主要由大型的运动神经元构成,后端主要由感觉神经元构成,脊髓中段前后端之间集中了自主神经元。在脊髓中,灰质的外边是脊髓的白质,由脊神经的神经纤维构成,负责向脑传送神经冲动,或者把脑发出的神经冲动传递到效应器官。②纵裂的底上有一个大的横行纤维束叫胼胝体,它把大脑两半球连接了起来;而在大脑中,大脑的外层是密集的神经细胞体,叫大脑灰质,又叫大脑皮质或大脑皮层;大脑的内部是髓鞘化了的神经纤维,称为大脑白质。

102.条件反射的抑制包括( )。

A.外抑制

B.超限抑制

C.消退抑制

D.分化抑制

【答案】ABCD

【解析】条件反射是个体通过模仿、学习,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形成的反射。条件反射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会出现的,有时条件反射也会受到抑制:①外抑制:额外刺激的出现使条件反射停止反应,称为外抑制。例如,突然出现的强烈铃声会使正在进行的灯光条件反射停止反应;②超限抑制:神经细胞长时间的工作,或者受到强烈刺激的作用,会使条件反射受到抑制,称为超限抑制或保护性抑制;③消退抑制:当已经形成的条件反射不再给予强化的时候,条件反射也会被抑制,称为消退抑制;④分化抑制:在条件反射形成的初期,类似于条件刺激物的刺激也会引起条件反射,这称为条件反射的泛化现象。例如对40瓦的灯光形成条件反射以后,其他的灯光,如80瓦的灯光也能引起条件反射。但是如果只给条件刺激物强化,其他刺激不予强化,这样,对其他刺激的反应就会逐渐消失,这叫分化抑制。

103.言语的特点包括( )。

A.言语是人们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

B.言语是一种心理现象

C.言语是语言的一种

D.言语活动离不开语言

【答案】ABD

【解析】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是随着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人们运用语言交流思想的过程包括说话,包括听懂别人讲的话,也包括写字和阅读,这些活动都是人的心理活动,都依附于个体而不是依附于整个社会。人们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叫做言语,语言和言语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语言是社会现象,是语言学研究的对象;言语则是心理现象,是心理学研究的对象。言语要借助于语言才能实现,离开了语言人们之间进行交际只能通过表情、动作,而这种方式的交际所能交流的内容是非常有限的,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生活的需要。所以,言语离不开语言,只有借助于语言才能实现人们之间的思想交流。

104.人的需要( )。

A.都有对象,没有对象的需要是不存在的

B.受社会的制约,带有社会性

C.是不断发展的,永远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上

D.是永远不会彻底满足的

【答案】ABCD

【解析】需要都有对象,没有对象的需要是不存在的。动物也有需要,因为动物也得满足自己生理的要求。人除了生理的需要之外还有社会性的需要,而且人的需要都受社会的制约,都带有社会性。需要又是不断发展的,人的需要永远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上,所以,需要是推动有机体活动的动力和源泉。例如,能吃饱饭是基本的要求,达到这个要求之后,人们又要追求吃得好些;温饱问题解决之后人们又要奔小康,进一步还要追求享受。所以需要是发展的,是永远也不会彻底满足的。正因为如此,需要才能成为人的活动积极性的源泉。

105.和意志果断性相反的品质包括( )。

A.受暗示性

B.优柔寡断

C.鲁莽草率

D.任性

【答案】BC

【解析】意志的果断性是指迅速地、不失时机地采取决定的品质。遇到机会能当机立断,不失时机,不是碰运气的巧合,而是有强烈的愿望,有深入的思考,因此对机会特别敏锐,善于观察,能够抓得住机会。机会是不会和无心人有缘分的,即使有了机会他们也会认识不到,或者在机会面前优柔寡断,让其轻易错过。有的人看来也容易做决断,但他们抓的并不是机会。前者是优柔寡断,后者是鲁莽草率,他们都是和果断性意志品质背道而驰的。

106.除了描述性语言外,内容效度的确定也可采用一些统计分析方法,如( )。

A.复本相关

B.评分者信度

C.专家推测

D.再测法

【答案】ABD

【解析】内容效度的评估方法包括专家判断法、统计分析法和经验推测法。其中,除了描述性语言外,内容效度采用的一些统计分析方法包括:①计算两个评分者之间评定的一致性,虽然考察的是评分者的判断信度,但由于评定来自两个独立的评判者,因此符合程度越高越能反映测验的内容效度;②克伦巴赫还提出,内容效度可由一组被试在独立取自同样内容范围的两个测验复本上得分之相关来作估计。若相关低,说明二者至少有一个缺乏内容效度;若相关高,一般可推论测验有内容效度;③再测法也可用于内容效度的评估。先让一组被试在学习有关课程内容之前进行测验,该团体对测验所包括的内容仅具有少量的知识,因而得分很低;当被试学习了这些课程之后用同样测验再施测一次,如果成绩提高较大,说明该测验测量的是课堂上所教的知识,而不是用其他方法得来的知识,亦即说明测验具有较高的内容效度。

107.信度系数在解释个人分数意义时的作用包括( )。

A.估计误差分数的范围

B.估计真实分数的范围

C.了解实得分数再测时可能的变化情形

D.了解误差分数的大小

【答案】BC

【解析】从信度可以解释个人分数的意义,这就是测量标准误的应用。它有两个作用:①估计真实分数的范围;②了解实得分数再测时可能的变化情形。

108.标准分数常模包括( )。

A.百分等级

B.T分数

C.比率智商

D.离差智商

【答案】BD

【解析】标准分常模是将原始分数与平均数的距离以标准差为单位表示出来的量表。因为它的基本单位是标准差,所以叫标准分数。常见的标准分数有:Z分数、T分数、标准九分数、离差智商(IQ)等。

109.年龄量表包括( )。

A.智力年龄

B.百分位数

C.年级当量

D.常模分数

【答案】AC

【解析】人的许多心理特质如智力、技能等,是随着时间以有规律的方式发展的,所以可将个人的成绩与各种发展水平的人的平均表现相比较。根据这种平均表现所制成的量表就是发展常模,亦称年龄量表。在此量表中,个人的分数指出他的行为在按正常途径发展方面处于什么样的发展水平,包括:①发展顺序量表:最直观的发展常模是发展顺序量表,因为它告诉人们多大的儿童具备什么能力或行为就表明其发育正常,相应能力或行为早于某年龄出现,说明发育超前,否则即为发育滞后;②智力年龄:比奈—西蒙量表中首先使用智力年龄的概念。在像比奈—西蒙量表式的年龄量表中,每个题目放在大部分儿童都能成功地完成的那个年龄水平,从而把题目分成若干年龄组;③年级当量:年级当量实际上就是年级量表,测验结果说明属哪一年级的水平,在教育成就测验中最常用。

110.对求助者的问题形成初步诊断所依据的资料来源于( )。

A.临床观察

B.会谈过程

C.理论分析

D.心理测验

【答案】ABD

【解析】心理咨询师对求助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分析之后,必须对求助者的心理和行为问题就严重程度和归类诊断方面形成大致的判断,这称为初步诊断。对求助者的问题形成初步诊断所依据的资料来源主要包括咨询师的临床观察、会谈中咨询师发现的问题以及求助者的心理测验的结果。C项,心理诊断中,避免“贴标签”,应以现实的临床表现为依据。

111.以下说法错误的包括( )。

A.心理诊断应该贯穿于心理咨询的全过程

B.心理诊断应以群体平均特征为主要目标

C.心理咨询师在做出初步诊断前不需要进行讨论和会诊

D.摄入性会谈的会谈计划不需要考虑求助者的人格特点

【答案】BCD

【解析】A项,心理诊断不仅仅是一个结果,它应该是心理治疗之前的决策过程,并且随着求助者心理状态的变化,这个决策过程要不断的变化,因此,心理诊断实际上贯穿在心理咨询的全过程中;B项,心理诊断需要通过对求助者一般资料的分析,对求助者的心理状态和人格特征进行评定,最终对求助者的心理和行为状态的性质做出判断,而并非是以群体特征为主要目标;C项,对难以确定诊断的案例,力争通过会诊解决问题;D项,求助者的人格特点会影响其心理问题的形成,故摄入性会谈的会谈计划需要考虑求助者的人格特点。

112.共情的含义包括( )。

A.心理咨询师以自己的参照框架去剖析求助者的问题

B.心理咨询师借助于求助者的言行,体验对方的内心世界

C.心理咨询师借助于知识经验,把握对方体验与其人格之间的联系

D.心理咨询师运用技巧将自己的共情传达给求助者

【答案】BCD

【解析】共情被人本主义心理咨询家认为是影响咨询进程和效果的最关键的咨询特质。此词有多种中文译法,也称投情、神入、同感心、同理心、通情达理、设身处地等等。按照罗杰斯的观点,共情是指体验别人内心世界的能力。它包括三方面的含义:①咨询师借助求助者的言行,深入对方内心去体验他的情感、思维;②咨询师借助于知识和经验,把握求助者的体验与他的经历和人格之间的联系,更好地理解问题的实质;③咨询师运用咨询技巧,把自己的共情传达给对方,以影响对方并取得反馈。

113.罗杰斯提出的心理健康者的特征包括( )。

A.乐于接受一切经验

B.信任自己机体的感受

C.时刻保持生活充实

D.时刻保持积极乐观

【答案】ABC

【解析】罗杰斯认为自我实现是人类最基本的动机,人是积极主动、自我实现和自我指导的,这样的人也就是心理健康者。他们有以下5个特征:①乐于接受一切经验;②时刻保持生活充实;③信任自己机体的感受;④有较强的自由感;⑤有高度的创造性。

114.与其他人格量表相比,MMPI的主要优点包括( )。

A.临床诊断符合率较高

B.首次将效度量表纳入人格量表

C.广泛应用于人才选拔

D.可揭示潜意识层次的动机冲突

【答案】AB

【解析】MMPI是目前国际上应用最广的人格测验,范围之大已远远超过了传统的罗夏测验。它适用于多种不同的情况,对于临床工作和理论研究均不失为一项杰出的工具。MMPI的各个分量表都是根据经验法编制的,而且对于分数的解释也是以经验为基础,较为客观,不像其他人格测验那样随意性大,故用此量表鉴别各种精神病求助者,与临床诊断的符合率较高。MMPI首次将效度量表纳入效度个性量表,并成为解释过程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提高了测验的诊断价值。

115.在实施16PF测验时,受测者应当记住的包括( )。

A.必须先作四个例题

B.每题只选一个答案

C.不可漏掉任何测题

D.尽量不选中性答案

【答案】BCD

【解析】在实施16PF测验时,受测者应当记住的是:①每一测题只能选择一个答案;②不可漏掉任何测题;③尽量不选择中性答案;④有些题目被试者可能从未思考过,或者感到不大容易回答,对于这样的题目,同样要求被试者作出一种倾向性的选择。

116.神经衰弱的常见生理症状包括( )。

A.睡眠障碍而且感到痛苦

B.长期睡眠少且精力充沛

C.个别内脏功能重度障碍

D.个别内脏功能轻度障碍

【答案】AD

【解析】神经衰弱的心理生理障碍实际上指的是生理功能障碍,只是这类症状跟病人的心理有密切的联系。常见的有:①睡眠障碍:睡眠障碍的主要形式是失眠;②头部不适感:主要是紧张性头痛。头皮下和后颈部的肌肉紧张,被视为这种头痛的主要根源,但血管性头痛也可能同时存在;③个别内脏功能轻度或中度障碍:内脏功能障碍通常只限于个别的器官。如果症状很多,几乎遍及各处,则应考虑焦虑症、抑郁症和疑病症的可能。神经衰弱最常见的症状,首推消化系统和性功能障碍,心血管和呼吸功能障碍也不少见。

117.分析引发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心理因素时,工作程序包括确定求助者有无( )。

A.持久的负性情绪记忆

B.快感缺失的行为表现

C.不良的归因倾向问题

D.抑郁倾向的早期表现

【答案】AC

【解析】分析引发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心理因素时,工作程序包括:①从个人心理发育史资料入手,查看其认知能力和成长中有无错误观念产生;②查看求助者对现实问题有无误解或错误评价;③分析求助者内在世界中有无新、旧观念冲突或对人、对事的持久偏见事例;④寻找求助者的记忆中有无持久的负性情绪记忆;⑤分析求助者的思维倾向和习惯,有无反逻辑性思维和不良的归因倾向;⑥分析经验系统中存在的不利因素(老眼光); ⑦分析有无深层主观因素——价值观(人生价值观)方面的问题;⑧分析是否有心理发育停滞(钟友赋的认知—领悟疗法)。

118.评估求助者的社会接纳程度时,主要评估其( )。

A.行为表现

B.自我评价

C.临床表现

D.与周围环境的适应情况

【答案】AD

【解析】社会接纳程度的评估内容:求助者的社会接纳程度,也可以看做其本人的社会适应程度。评估社会接纳程度时主要评估求助者的行为表现和与周围环境的适应情况。内容包括跟人的来往,学习或工作方面的表现,跟家人的相处,或者对问题的处理方式与能力等等。根据这些行为上的表现,可以综合地判断社会生活的适应程度,作为咨询效果的指标之一。

119.认知行为矫正技术强调求助者必须( )。

A.打破行为的刻板定势

B.注意到自己对别人的影响

C.巩固行为的固有顺序

D.注意到自己如何感受和行为

【答案】ABD

【解析】唐纳德·梅肯鲍姆的认知行为矫正(简称CBM)技术,关注的是求助者的自我言语表达的改变。梅肯鲍姆认为一个人的自我陈述在很大程度上与别人的陈述一样能够影响个体的行为。CBM的一个基本前提是求助者必须注意自己是如何想的、感受的和行动的以及自己对别人的影响,这是行为改变的一个先决条件。要发生改变,求助者就需要打破行为的刻板定势,这样才能在不同的情境中评价自己的行为。

120.梅肯鲍姆疗法在技能获得和复述阶段中采用认知应对训练,关注的是( )。

A.内部对话

B.自我陈述

C.自我形象

D.自我意识

【答案】AB

【解析】梅肯鲍姆为压力接种训练设计了一个三阶段模型:概念阶段、技能获得和复述阶段、应用和完成阶段。技能获得和复述这一阶段的关注点是教给求助者各种行为和认知应对技术以应用于不同的压力情境。这一阶段包括一些直接行动,例如收集有关求助者各种恐惧的信息,明确找到是什么情境带来了压力,通过各种途径来做一些不同的事以减缓压力,以及学习躯体和心理放松方法。这一训练包括认知应对。通过学习,求助者认识到适应性与适应不良的行为都是与他们的内部对话相联系的,需要他们获得和复述一种新的自我陈述。

121.检验表层错误观念可以采用的技术包括( )。

A.建议

B.模仿

C.演示

D.面质

【答案】ABC

【解析】表层错误观念或边缘性错误观念是指求助者对自己的不适应行为的一种直接、具体的解释。对于这些错误观念,可使用以下几种有关技术:①建议:建议求助者进行某一项活动,这一活动与他对自己问题的解释有关;通过这个活动,求助者可以检验自己原来的解释是否正确;②演示:鼓励求助者进入一种现实的或想象的情境,使他能够对其错误观念的作用方式及过程进行观察;这种情境也应根据求助者的问题及其对问题的解释来设定;③模仿:让求助者先观察一个模特完成某种活动,然后要求求助者通过想象或模仿来完成同样的活动。

122.在MMPI测试中,A因子得分高的受测者可能是( )。

A.部分正常人

B.重性精神病人

C.神经症患者

D.病态人格患者

【答案】ABD

【解析】邹义壮等人分析MMPI结果得到的六因子结构,即精神质因子(P)、神经质因子(N)、内向外因子(I)、装好一装坏因子(F)、反社会因子(A)和男子气一女子气因子(M)。在MMPI测试中因子A包括:在Pd量表上有较高的正负荷,在Pa量表上有中等程度的正负荷。这一因子的高分可见于病态人格,重性精神病患者及部分正常人,其中重性精神病患者还可同时伴有因子P高分。低分者为人一般比较随和,不容易冲动,自我控制能力较强。

123.在MMPI症状夸大模式中,分值相当低的是( )。

A.Q量表

B.D量表

C.L量表

D.K量表

【答案】CD

【解析】在MMPI症状夸大模式中,L量表和K量表的分值相当低:①若F量表分数接近70分,虽然是有效的模式,但在解析临床及内容量表等时应十分小心,因为被试者有可能夸大了自己的问题,表现出比实际状态更多的问题及心理障碍。这种图式还有另外一种可能性,即被试者试图以夸大自己问题的方式,来获得他人的同情与帮助,表明他们自己无力应付各种问题;②若F量表分数超过70,表示被试者高度夸大了自己的问题,呈现的症状各不相关联,心理状态混乱。也可能表示被试者在装坏或诈病。

124.MMPI因子分析只能判别受测者人格异常的大致范围,应与( )相互印证。

A.两点编码法

B.关键项目分析

C.结构效度分析图

D.图形的整体模式

【答案】ABD

【解析】MMPI的注意事项中,因子分析只能判别被试者人格异常的大致范围,其结果应与两点编码法、图形的整体模式相互印证,尤其要重视对关键项目的分析。有时,被试者的因子分析结果、两点编码及图形的整体模式可能提示某种疾病诊断,但没有相应的关键项目得分,同样不具有临床诊断价值。

125.HAMA与HAMD相比较,重复的项目是( )。

A.躯体性焦虑

B.抑郁心境

C.胃肠道症状

D.失眠

【答案】ABCD

【解析】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的适用范围:本量表主要用于评定神经症及其他病人的焦虑症状的严重程度,但不大宜于估计各种精神病时的焦虑状态。同时,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相比较,有些重复的项目,如抑郁心境,躯体性焦虑,胃肠道症状及失眠等,故对于焦虑症与抑郁症也不能很好地进行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