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的话
每年2月14日,是年轻人记得的一个日子。在木心读者的记忆中,这一天,正是诗人的生日。他离开我们三年了,本社《温故》又到了推出纪念专号的日子。
最近有位青年音乐人为木心的小诗《从前慢》谱了曲子,亲自弹唱,播出后,不胫而走。木心先生也曾经作曲,但生前从未被演奏,更没有人为他的诗谱曲,现在,他的读者唱出了第一首木心的诗歌。
本期专号共分四辑,每一辑篇首,我们依循往年的体例,摘选木心遗稿中的若干短句和段落,与专号中的众声喧哗构成有趣而富深意的对照。本期选用的图片也大致是此前从未发表的。
开篇首辑,披露未经发表的木心作品—应世界文学史讲席的学生们再三恳求,自1993年3月7日开始,木心破例谈论自己的作品和写作之道,持续讲了七八堂课。这部分讲述的笔录约两万多字,不见于《文学回忆录》,最近,经与陈丹青商议,本社决定春节后出版。现将木心有关散文《九月初九》的讲述笔录,先行刊发,以飨读者。
本期第二辑,集中收录了几篇木心家世与早年生活的钩沉文章。其中,以夏春锦先生探寻求证木心与夏承焘和茅盾的关系,以及解析木心自制年表的三篇文章,做得最为认真。
本期第三辑,选择了几篇有分量的文章:童明先生,木心的至交,去年在桐乡以木心一副对联做了长篇讲演,是他木心研究系列的小试牛刀。巫鸿,芝加哥大学教授,木心的老朋友,于2001年为木心的精印画册撰写专文,独具只眼,窥探木心的文学与绘画世界中深藏而难解的个人性。此外,木心的台湾朋友,诗人杨泽,应刘道一之请作了长篇访谈,回顾木心旅美早期的经历;木心的学生,画家曹立伟先生,去年又写成两篇文章,一篇是深入解读木心的绘画,另一篇充满了与木心相处的珍贵细节。
旅居纽约的著名作家李劼,去年在博客中这样写道:“木心的溘然谢世,无意间让文学诺贝尔奖……丧失了领受一个自屈原、李白、杜甫以来最诗意盎然的中国诗人加冕该奖的机会。” 同年,李劼先生写成长篇论文《木心开屏,美在洞见》,由《天涯》杂志率先发表了前半部分,本册专号予以转载,与读者分享他的观点。
本期第四辑,收入了几篇读者怀念木心的文稿。南京先锋书店于去年12月21日木心忌日,举办了上百人参与的纪念活动,南京艺术学院影视学院在活动中播放了摄于乌镇的纪录片《再见木心》,本册专号全文发表该次活动的现场记录。
费时一年,经乌镇陈向宏先生与陈丹青、代威、匡文兵共同努力,木心故居纪念馆于去年5月25日正式开放。在第五辑,刊有陈丹青在纪念馆开幕式的讲话和相关图片,去年年底,他又写成了第三篇怀念木心的文章。
三年来,木心在读者中的反馈与影响,应由生者的“怀念”与读者的“惊艳”,逐步趋向严肃而深沉的研究。这一研究尚待有形的机构、适切的人选,它的难点、规模、命题、方式,眼下难以测知。它向所有木心的读者开放,目前我们所能刊发的有限文本,显然是这一长途跋涉的初始。有鉴于此,从明年开始,本社拟将这份温故特刊易名为《木心研究专号》,仍于每年年初木心先生诞辰之日出版,为有志于此的读者与作者,贡献小小的空间,俾便木心研究初具雏形。
竭诚期待各界高明而慷慨的作者,以及与木心先生通信往来的朋友与读者,不吝赐教,为今后《木心研究专号》的工作提供珍贵的建议。
2015年1月
木心谈论《九月初九》的现场笔录
世界文学史讲席后期,我们再三恳请木心先生讲讲他自己的写作经验。进入1993年,也就是讲席的第四个年头,木心同意了。在此后的七八次讲席中,上半课照常讲现代文学,下半课,由我们选择他的作品的某篇,听他夫子自道。
2012年底,《文学回忆录》整理完毕。因无法预料此书的影响,更难测知外界可能出现的挑剔或批评,为慎重起见,决定删除这一部分(约两万多字)。
两年多过去了,《文学回忆录》获得良好而广泛的评价。木心先生的文学造诣和写作手法,想必使文学爱好者愈发感到兴趣。本期《木心纪念专号》特将其中谈论散文《九月初九》的笔录先行刊出,以飨读者。春节后,理想国决定以单行本出版这一《文学回忆录》补遗。
这部分讲述,木心先生无须备课,我们每人手里拿着他的书,翻到他所讲述的篇幅,听他顺着段落临场发挥。我们一边听讲,一边迅速核对正在讲述的段落,因此笔录不易跟上。现在重读,处处有仓促、跳动之感,错漏失记,更是在所难免,读者诸君只能就此而约略一窥木心先生当年讲述的情境,还请鉴谅。
——陈丹青
这幅照片也摄于世界文学史课的结业聚会。但此前五年木心给我们讲课时,也经常是这个神情和手势。—陈丹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