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养生经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习《黄帝内经》,明『中国式养生』

《黄帝内经》是第一部冠以中华民族先祖『黄帝』之名的传世巨著,在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病症学、诊法学、论治及养生学、运气学等。在中华民族近两千年繁衍生息的漫漫历史长河中,它的医学主导作用及贡献功不可没。中国近两千年的历史中,秉承『中国式养生』让国人受益匪浅。

《黄帝内经》—— 一部中医养生的“圣经”

《黄帝内经》是一部向“内求”的医学典籍,即通过揭示人体的内在规律,来探索人体生命健康长寿的秘诀。尽管书里面的药方仅有13首,但通过内观人体的五脏六腑,甚至内观气血的流动,运用调整气血、调整经络、调整脏腑的方法来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这不仅为正确认识生命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更是从根本上,通过内观、体悟、直觉来为疾病防治提供了依据。

《黄帝内经》中的长寿养生经

从历史的常识不难知道,以“经”命名的图书在浩瀚的中华文化中其实为数不少。为大家所熟知并得到广泛认可的就有《易经》《道德经》《黄帝内经》,且此三者被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奇书”。

《易经》与《道德经》无论是通过图书还是电视等形式,已较早地进入了人们的视线;而《黄帝内经》则相对地处于一种“孤寂”的状态。现在就让我们拂去尘埃,由层层剥离中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面对这样一部奇书,我们不禁要问,《黄帝内经》是谁的手笔?为什么用“黄帝”命名?是黄帝所作的吗?抑或是在数千年前的时候,人们就了解了名人的轰动效应,进而借以“黄帝”之名而成呢?我们知道,“黄帝”非“皇帝”,相传黄帝姓公孙,居轩辕之丘,故名号轩辕氏,后来建立国家,并以土德为王。土是黄色,所以叫黄帝。而黄色是中央的颜色,黄帝主宰着四方疆域,是一种固本的象征,等同于人体内的元气,主宰着身体的脏腑。所以,在黄帝灭了蚩尤一统天下之后,《黄帝内经》就带着一种帝王之气面世了。《黄帝内经》的出现让相当数量的医书逐渐隐退,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说《黄帝内经》在医学界完成了另一种意义上的统一。

那么,这样的一部历经岁月沉淀下来的《黄帝内经》,到底是一部什么样的经书呢?是否像我们上面对“经”的理解而作出的推论呢?对于这样一部《黄帝内经》,不少人认为是讲人体的内在生命规律。有的人结合现代医学,干脆认为《黄帝内经》就是讲内科的一本书。或许从不同的侧面来看这么一部经书,将会产生一些“远近高低各不同”的认识。若将《黄帝内经》之“内”确定在某一个点上,无异于盲人摸象。这里的“内”更多的是一种与外相对应的“内求”,是一种与表相对应的“里”,是一种与表象相对应的本质。

从内容上看,《黄帝内经》原书18卷。其中9卷名《素问》;另外9卷无书名,汉晋时被称为《九卷》或《针经》,唐以后被称为《灵枢》。《黄帝内经》非一人一时之作,主体部分形成于战国至东汉时期。《素问》《灵枢》各81篇,共162篇。《素问》主要论述了自然界变化的规律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等,《灵枢》的核心内容为脏腑、经络学说。《素问》和《灵枢》在宋之后就正式成为《黄帝内经》的两大组成部分。作为一部研究人体生命的医学巨著,该书涉及了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物学等方面,并在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病证”“诊法”“养生学”“运气学”等。但就是这样一部洋洋洒洒几十万字的经典之作,收载的成方仅区区13首。可以说,这些再一次印证了《黄帝内经》的“内求”这一根本性的特征。

教人“内观”,如何来做到这一点呢?我们知道,西医可以通过解剖来做到,通过X线等现代技术的手段来了解内部脏器的运行情况,而《黄帝内经》却能在不打开身体的情况下,来实现对人体内部从宏观到微观的掌握,甚至了解到气血在身体内部的状态,这凭的是一种“象”。因为天体是一个大宇宙,人体是一个小宇宙,大小宇宙之间有一个“象”作为纽带。那人们又是如何来识别这个“象”呢?就是在天人相应的大道中,对于“象”所涵盖的内外、表里相互关系的一个规律性的认识,从而内观我们的五脏六腑,观看我们的气血流动,进而倡导一种气血畅通、经络与脏腑和谐相处的一个格局来达到养生,求得长寿。所以,在人们不理解它的时候,往往认为它是一种玄学。

《黄帝内经》的三大基本特点

《黄帝内经》是一部关于天地宇宙、生命现象的伟大著作,是几千年中国人医疗、养生、修炼的源头活水。如上善若水有一种包罗,一种博大。同时《黄帝内经》还是立体的,因为不仅该书在介绍人体医学上涉及全面,表里、脏腑、宏观、微观都有涉及,而且它还与《易经》一样,以一种博大精深的形象横空立世。

《黄帝内经》作为中医学的奠基之作已被公认。它第一次较为系统地讲述了生理、病理、疾病、治疗的原则和方法,使中医学正式以一种体系的形式在世界医学上占据了一席之地,而且从一开始就旗帜鲜明地表明了立场:治未病。从这个意义上讲,《黄帝内经》是医学,更是医道。因为它并没有长篇累牍地去讲述如何对疾病进行治疗,而是更为宏观地对于身体的健康进行了一种“未病”时的防患。在生命的航程上,《黄帝内经》更像是一位循循善诱的长者,在智慧地引导后生顺应自然的力量,遵循我们生命的本性去生活、去做人。在养身体真元的时候,也在培补我们的智慧元气。在一种没有教条中完成了每个人对于自我生命体的认知。如果说天灾人祸以在所难免的方式毁灭着人们生活的话,那么,《黄帝内经》则更像忠实的管家,无论世事如何变幻,都在庇护着我们的健康。

(1)《黄帝内经》——乐善好施的和事佬

得了病就要用药,这是常理。西医用西药,以《黄帝内经》为源头文化的中医用的是中药。用药虽然相同,但用药的初衷是不一样的。中医用药是在帮助身体,因为他们相信人体的五脏六腑本性良好纯真,整个人体处于一种浑然天成的和谐格局之中,每个人都可以凭借自己天生的自身组织系统来完成对身体健康的捍卫。而且人生于天地之间,应采纳自然精华,故中医用的都是那些顺应自然的手段;而西医采用的则是近乎一种战争式的捍卫,在他们看来,身体就是一个很私密的领地,是私有财产中的私有财产,不容有任何的侵犯。对于来犯之敌——各种细菌、病毒,他们没有美酒,有的就是像浓缩炸药一样的“药丸”。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中医是一种重整体的调和,是一种立足于“唇亡齿寒”的大局观;而西医则是在一个点上下足功夫,是一种哪里有反抗哪里就有镇压的方式。正是基于这样一种认识,西医在很大程度上把身体看成了一个自我领地的版图,总是在关注每一个地方出现不和谐的可能性和现实性;而中医在一种调和整体中关注一种协调,关注一种相生相克的关系。换句话说,中医给人找健康,西医给人找病。观其行,知其性,从这些躬行中,则能看出中医有些像一个爱助人的和事佬;而西医有些主张个性,则有些像一个涉世未深的张狂少年。

(2)《黄帝内经》——圆融通达的老好人

从《黄帝内经》不难看出,中医讲求的是人与自然、社会三维一体,崇尚一种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对于牵一发而动全身有一种坚定的认识。五行理论、脉象学说、十二经脉的联系、方剂学等都是用系统的结构和观点把握人体的生理病理规律。通俗地讲,就是中医把人当成真正意义上的人看,而西医则把人看成是他们工业革命时期的一台由各种零件组织起来的机器。所以,他们近乎“执着”地相信: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是一种最为直接而有效的解决身体健康问题的方式。因此可以说,中医是一个面对世事变化总是胸有成竹的老好人,而西医则像是一个有时能一语道破天机但多有莽撞之嫌的愣头青。

(3)《黄帝内经》——淳朴亲切的长者

我们把《黄帝内经》看成是一部“圣经”,源于它无可辩驳的奠基性和博大性,但这并非说《黄帝内经》就是高高在上,需要我们顶礼膜拜的事物;相反,它的伟大恰恰在于它没有那样一种犹如漂浮在高空中的姿态,而是有其朴素的一面,可谓淳朴而亲切。

从《黄帝内经》的“品性”上我们不难看出一些端倪,《黄帝内经》讲病并没有深深地扎根于某一种具体疾病的防治上,而是宏观地展示了一种“大道”。它以人为核心,就像在对比中说的一样,从生命结构的和谐整体出发实现了把人真正当人看,而且就是在这一点上,它依然没有浅尝辄止,将人笼而统之不加分析地去做一些疾患上的机械处理,相反,它因人而异,注重了人的特殊性和个体特征,甚至关怀至每个人的体质不同而应对不同。《灵枢·阴阳二十五人》就将人分成了二十五种体质。当然,这种体质归类还较为粗浅,但我们无法去苛求,因这种方向已经是难能可贵了。

不仅如此,《黄帝内经》以哲学为基础,不仅将人文哲学作为建构医学体系的指导,同时还把哲学的核心思想直接运用于医学。其中,“一阴一阳之谓道”,就强调了阴阳的不偏不倚。如果偏阴偏阳,人的身体就会有疾病滋生。《黄帝内经》强调只有调整阴阳使之达到一种“平”与“和”的状态,病症才能在“和”中得以消解。《论语》里讲“和为贵”, 《孟子》《中庸》的“阴阳五行”构成论、“中庸”方法论,对《黄帝内经》都有直接的影响。这种“和”的文化即使到现在我们还能在身边有所感受,看到它们活生生的存在。比如北京紫禁城的太和殿、保和殿、中和殿,还有第29届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大型文艺表演的“和”字,这些都传承和印证了一种中华文化主流下“和”文化的浸渍和渗透。

由此看来,无论从医学的角度还是从主流文化的高度,《黄帝内经》对于人的身体、精神等方面的关照可谓是兼顾,不单问你穿得暖不暖,还告诉你如何做人。就这一文化的价值取向来看,《黄帝内经》不仅是医书,更是一种关于生命终极关怀的典籍。

《黄帝内经》中的三大养生秘籍

《黄帝内经》有四位长寿“代言人”,从表面上看,都属于看上去离我们较远的圣贤之人,那么,是否就说明《黄帝内经》在养生上,是只可远观而不可近得的呢?自然不是。这里,我们还可以从另一个人物身上来揭示《黄帝内经》中的养生秘籍。这个“人物”就是《红楼梦》中被尊称为“老祖宗”的贾母。之所以把这位“老祖宗”级别的贾母抬出来,就是因为她能在那个“七十古来稀”的年代,高寿至83岁,当然,她只是一个代表。说来有些令人难以置信,透过对贾母日常生活的研究发现,这位老寿星的起居饮食基本暗合了《黄帝内经》的养生观点,其高寿并非是毫无依据的。

秘籍一:心宽神宁,豁达仁厚

《红楼梦》中的贾母可谓是一个典型的贤达慧秀女性的代表,“虽年高,却有兴头看戏”,可谓是有一种“老小孩儿”般的豁达开朗的性格。这让她并没有给人一种高高在上的“家长制”的作风,而是“喜热闹戏文,更喜谑笑科诨”,还与儿孙们猜灯谜取乐,和晚辈、下人打成一片,拿今天有些家长的话说就是做孩子的大朋友。因为其慈祥宽厚,加之和蔼可亲,自然深得晚辈们的拥戴和孝敬。这里不仅有对于《黄帝内经》情志调和养生上的一致,也说明了一个家和而乐的道理。

不仅如此,贾母还“怜贫恤老,斋僧布施”,以慈悲为怀。如元宵节看戏至深夜,贾母便命将戏暂歇歇:“小孩子们可怜见的,也给他们些滚汤滚菜的吃了再唱。”“老祖宗”的一颗慈悲敦厚的仁人之心,也正暗合了《黄帝内经》提倡养生与养德相结合的道理。

养生当中,最重要的是养心。“一生淡泊养心机”,这是一种境界、一种内涵。人都有喜、怒、忧、思、悲、恐、惊,这是人的七种情志,过了头就是七情过激。“常观天下之人,凡气之温和者寿,质之慈良者寿,量之宽宏者寿,言之简默者寿。盖四者,仁之端也,故曰仁者寿。”所以,从贾母的养生之道中,一方面要性格通达,另一方面又要仁厚。《黄帝内经》强调“恬淡虚无”,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简言之,一个顺应随和,一个力求恬淡。

秘籍二:顺应四时,起居有常

起居有常,其实就是现在很多人主张的习惯决定健康。坏习惯是百病之源,而好习惯作为健康人生的基础,则是长寿的“银行”。睡子午觉的习惯,就是一种令人受益一生的好习惯。从对《黄帝内经》的学习我们知道,人体的生发之机就是从子时开始的,这一时辰是阳气发动、万物滋生的时候,而午时,即中午11点到13点这个时间段,是阴阳相交的时候,是心的“主时”,此时就应该午休,顺应天道自然地小睡,可以储存精力并且不干扰阴阳的相交。因此,睡子午觉就可以追求一个心肾相交的境界。

贾母一直坚持早睡早起、中午小睡片刻的生活习惯,顺应四时、昼夜规律的起居作息。顺应子时的气机,便可使人有生机;顺应午时的阴阳交会,才可以与健康“厮守”。因此而终至高寿。不仅如此,贾母还经常参加适度的锻炼。例如,她很注意散步游玩,认为散步是“疏散疏散筋骨”。即使登山眺远,也不要仆人用轿子抬上去,多步行登高。

秘籍三:谨和五味,合理膳食

《素问·生气通天论》中说:“四时之气,更伤五脏。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是故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

贾母在饮食方面,可谓是一个均衡论者,尽管她没有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去评述营养均衡的重要性,甚至是“日用而不知”,但生活中的她确实是好吃的不贪食,不是特别爱吃的也不偏食、不偏选,还“饥饱中适”。她还特别注意避免油腻食品,并定期吃斋,适时饥饿。儿媳们给她送上螃蟹馅的饺子时,她说:“这会子油腻腻的,谁吃这个。”而对于刘姥姥从乡下带来的瓜菜,她却特别喜欢。这也告诉我们一个简单的道理,生活好的标准并非是大鱼大肉,而是身体需要什么就能相应地给以供给,这才是“好”的标准。谷、果、畜、菜各有养、助、益、充等功效,对于人体机能各有所用,因此,只有在合理调配各种谷、肉、果、菜而不偏选的情况下,才能使气味和谐,满足人体精气化生的需要。

《黄帝内经》中的四种长寿之人

《黄帝内经》就治病养生而言,远非很多人所认为的是一本“纸上谈兵”的理论专著,事实上,这还是一部集养生之道和养生方法之术的医学专著,不仅有天人合一、起居有常的原则性指导,同时,还有对那些饮食、行为,甚至包括心理的明确的养生说明,如“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就是很好的明证,是中医文化的奠基之作。尤为可贵的是,该典籍以“代表”的形式,生动再现了养生之道的丰硕成果。

《黄帝内经》阐述了四种长寿之人,即真人、至人、圣人、贤人。那为什么这些人就能长寿呢?他们奉行了怎样的行为标准呢?这四种人不仅是做人的标准,事实上,还从一个侧面指明了养生的道与术。

真人,属于与道同生之人,养生最高水平的代表。这类人掌握了天地阴阳变化的规律,并且能够很好地调节呼吸,吸纳天地宇宙之精气,从生活来看,多能跃然世俗之上,恪守精神内守,自然,他们的筋骨、肌肉与天地相应,可顺应自然气机的转换,不仅身体自身,而且身体与外界也可达到高度的和谐统一,所以,属于长寿之人。

至人,属于通达于道之人。这类人具有敦厚的品性,能摆脱和回避世俗生活的干扰,在全面掌握养生之道的基础上,随四时阴阳变化调和机体,依然能积蓄精气,自然也属于长寿之人。

圣人,属于顺从于道之人。这类人能够安守自我本分,少了贪欲炫耀之心。他们不会因为身外各种事物的影响而身心疲惫。少了那种思想负担,以安静、愉快等为目的,内心逍遥自在,所以,能做到形体不衰、精气不容易耗散,寿命自然也长。

贤人,属于符合道之人。他们能够敏锐地洞察天时等变化,并且在日常生活中,依据天地的变化、日月的升降、星辰的位置等调理自身的生活,最终顺应阴阳消长和四时的变化,生活能够较好地和养生之道保持高度一致,所以,这类人也能够增益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