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有道,《黄帝内经》决定健康出路
道,上面是个“首”,代表头,引申为思想,加上下面的“辶”旁,一种意象就清晰地浮现出来了,即表示思想像是乘上了马车一样在疾驰。人人求健康,但养生有道,悉数起来,饮食、运动、经络、情志及疾患的防治都各有妙法。然而,如何才能提纲挈领使其尽在掌握之中呢?养生有道,万变不离其“宗”——“不治已病治未病”、顺应天时遵“天人相应”、和谐统一循“阴阳平衡”、健康长寿守“惜精保气”。
大道一:防患于未然需“治未病”
《黄帝内经》博大精深,对于普通人就像是一种颐养方法的谆谆教导,而医学专家看到了文化和养生的“大道”。且不从宏观上站在凌云的高度去俯视它作为三大奇书之一,在中医理论、生命百科书和养生宝典上的三个“第一”,这里,仅仅从微观的层面,在老百姓享受其实惠上面去讲它的一贯主张——不治已病治未病。
现在很多时候,人们都在治病上花费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而患者还会在那些治疗中痛苦地呻吟。渐渐地,在有了大量的教训后才知道,节俭不该到吝惜的地步,创业不该到忘食的境界,并最终回归到对于疾病预防的重视上来。岂知,数千年前“不治已病治未病”就早已经被提出来。
经考证,“未病”一词首见于《素问·四气调神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未病”与“已病”, “未乱”与“已乱”,在一正一反中强调了治未病的重要性。
《黄帝内经》中提出来的防病养生谋略,是至今为止我国卫生界所遵守的“预防为主”战略的最早思想。那么如何预防呢?这里,依然回到《黄帝内经》的核心思想,阴阳要平衡,顺应大自然的规律。比如,春天的时候,遵从春天的生发之气夜卧早起。冬天万物处于闭藏之期,因此日常行为不可太过张扬、太发散,因时而动、因地制宜地在一种平和中不偏不倚,是“治未病”的“上工之术”。
大道二:顺应天时遵“天人相应”
《灵枢·邪客》曰:“天圆地方,人头圆足方以应之。天有日月,人有两目。地有九州,人有九窍。天有风雨,人有喜怒。天有雷电,人有音声。天有四时,人有四肢。天有五音,人有五藏。天有六律,人有六腑。天有冬夏,人有寒热。天有十日,人有手十指。辰有十二,人有足十指、茎、垂以应之;女子不足二节,以抱人形。天有阴阳,人有夫妻。岁有三百六十五日,人有三百六十节。地有高山,人有肩膝。地有深谷,人有腋腘。地有十二经水,人有十二经脉。地有泉脉,人有卫气。地有草蓂,人有毫毛。天有昼夜,人有卧起。天有列星,人有牙齿。地有小山,人有小节。地有山石,人有高骨。地有林木,人有募筋。地有聚邑,人有蜠 肉。岁有十二月,人有十二节。地有四时不生草,人有无子。此人与天地相应者也。”
从上面的相互对应关系可以看出,人体的形态结构与天地万物几乎存在着一种按比例缩小的相似关系,人体的结构可以在自然界中找到相对应的东西,天地是一种自然的幻化,而自然与人却存在一种同构的血亲关系,在养生上理所当然就要有一种顺应自然之心。道理很简单,因为“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对于自然、顺应,又该如何做呢?总起来说,就是人禀天地之气,首先就应该掌握天地的四时变化规律,从而调和自身的成长。期间,顺则自然界的一切都会成为生命的泉源,逆则虚实不通,病情无察,自然就会体验病来如山倒之感觉,这也就是很多人经常都自我感觉良好,一些小病经常都不放在眼里,其结果是健康总在那些他们认为的“小病”里上演阴沟里翻船的闹剧。
这里,根据侧重点的不同,从细分的角度对顺应自然作一个解剖。可以用三个词来概括:阴阳消长、因时而宜和因地制宜。
(1)阴阳消长
人体五脏的功能活动与自然界的阴阳消长变化相互通应,息息相关。《素问·金匮真言论》说:“东风生于春,病在肝,俞在颈项;南风生于夏,病在心,俞在胸胁;西风生于秋,病在肺,俞在肩背;北风生于冬,病在肾,俞在腰股。中央为土,病在脾,俞在脊。故春气者,病在头;夏气者,病在藏;秋气者,病在肩背;冬气者,病在四肢。故春善病鼽衄,仲夏善病胸胁,长夏善病洞泄寒中,秋善病风疟,冬善病痹厥。故冬不按跷,春不鼽衄,春不病颈项,仲夏不病胸胁,长夏不病洞泄寒中,秋不病风疟,冬不病痹厥,飧泄而汗出也。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夏暑汗不出者,秋成风疟。此平人脉法也。故曰:阴中有阴,阳中有阳。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日中至黄昏,天之阳,阳中之阴也;合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也;鸡鸣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故人亦应之。夫言人之阴阳,则外为阳,内为阴。”即认为,东风生于春季,病变就会发生在肝经,而表现在颈项。南风生于夏季,病变常发生在心经,而会在胸胁有所表现。西风生于秋季,病变常会发生在肺经,而表现在肩背。北风生于冬季,病变常会发生在肾经,而表现在腰股。中央属于土,病变经常会出没于脾经,而表现在脊背。所以说,春季作病,病症往往会集中在头部;而夏季作病,则病症多在心脏;秋季作病的话,则病症多在肩背;冬季为病的话,病往往表现在四肢。
由此不难看出来,精在人身,如树之根本,只有在冬季善于保养精气,春天才不容易染上温病。夏天做好了疏泄的工作,该出汗就出汗,到了秋天才不会有风疟产生。这里说的就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随着早晨、中午、黄昏等的时间转化,阴阳的消长在其中得到了转化。自然是如此,人也一样。
就人体而言,外为阳内为阴,背部为阳,腹部为阴;就脏腑而言,肝、心、肺、脾、肾为阴,而胆、胃、大肠、小肠、三焦和膀胱都属于阳。而春冬之病多发生在阴,夏秋生病多发生在阳。自然和人体就有了一个对接,要治病防病心中就有数了。
(2)因时而异
顺应日月之节律来养生,是顺应自然养生的又一重要内容。《灵枢·岁露论》云:“月满则海水西盛,人血气积,肌肉充,皮肤致,毛发坚,腠理郄,烟垢著。当是之时,虽遇贼风,其入浅不深。至其月郭空,则海水东盛,人气血虚,其卫气去,形独居,肌肉减,皮肤纵,腠理开,毛发残,焦理薄,烟垢落。当是之时,遇贼风,则其入深,其病人也卒暴。”人体经络气血的循行、思维、情志以及体力等与日月的变化有一种照应的关系,月满则人体表现为正,即思维敏捷、情志安定,体力也充沛且气血殷实;反之则反应迟钝,不适宜安排较为艰巨的工作,而且需要增加睡眠时间或安排一些轻松的旅游等活动。
循日月的规律是如此,就是在一天之内也相类似。随着太阳的东升西落,昼夜的节律对生活的影响也就表现出来了。《素问·生气通天论》中说:“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是故暮而收拒,无扰筋骨,无见雾露。”人体阳气随着太阳在不同时段的位置变化而不断调整着自己的位置和状态,白昼的时候分布活跃在体表,而晚上则收敛在内脏。如果阳气在外不能颐养,或者内敛于里不能闭藏,则会出现病态。所以掌握了阳气昼夜的运行规律,才能不至于招致病痛。
(3)因地制宜
了解所处的当下环境是个什么样,对于养生之道也就会有所调整。其实,这一点人们在很多时候已经有所运用,平常人们所说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就是这个道理。《素问·五常政大论》说:“西北之气散而寒之,东南之气收而温之,所谓同病异治也。”这段话非常明确地指出了我国不同地区的气候差异对于人体养生和治病也应有所区别的道理。
总之,日月天地是个大宇宙,人身是个小宇宙。人与自然服从着同一规律——“天地之大纪,人神之通应。”所以,人的生理、病因、病机、寿夭等都与自然节律密切相关。
大道三:和谐统一循“阴阳平衡”
我们常说“阴阳要平衡”,那么,何为阴,何为阳,到底什么是阴阳?
从中国汉字的造字法来看,有象形、会意、形声、指事、假借和转注等,但要知道什么是阴阳,就得先知道“阴”和“阳”两个字的来头。从字源上看,“阴阳”都有一个左“阝”,即古文中的“阜”字。《说文解字》中“阜,大陆也,山无石者,象形”,即指一种没有石头的土山,也就是说,“阴”与“阳”都是对这个无石之山“阜”的一种形象化的描述。创字之初,“阳”就是指的“阜”的日光可以照见的一面;“阴”则相反,指的是“阜”之未被日光照射到的一面。固然,这反映的还是阴与阳较为原始的一种本意,这样确定的阴阳,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渐而阴阳有了一种升华和延展。《素问·阴阳离合论》中云:“岐伯曰:‘外者为阳,内者为阴。然则中为阴……'”阴阳就有了一个稳定的“定”义。可见,阴阳最初含义是非常朴素的,表示的是阳光的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在认识过程中,阴阳进入了一个升华的阶段,延伸至气候的寒暖,方位的上下、左右、内外及运动状态的动与静等。一般来说,凡是运动着的、表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都属于阳;相对静止着的、内求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都属于阴。以天地而言,天气轻清为阳,地气重浊为阴;以水火而言,水性寒而润下属阴,火性热而炎上属阳。
阴阳平衡
《黄帝内经》以“黄帝的第一问”开篇,在黄帝与岐伯的问答中,一种养生大道“法于阴阳,和于术数”渐至浮现出来。那么,今人又怎么看待这样的一种说法呢?我想大多数人不会在岐伯的回答中得到一种顿悟、找到一种释怀的感觉,更多地会从外部去找一些原因。比如,现在的人压力太大了,什么房子、车子、票子,一个都不能少,在高压下,可谓是岁月如飞刀,刀刀催人老,果真如此吗?且不从社会学的角度去详加比较那些所处社会的各种压力,让我们单刀直入,在慢慢剥离这个“法于阴阳,和于术数”的养生大道中探究人体健康的奥妙吧。
放眼疾病的每一个环节以及人生的每一个细节,无不表现为一组既对立而又统一的正反现象。表里、寒热、虚实在疾病过程中的表现是如此,就是人在世界的来去也是如此。刚面世的孩子是哭着来的,但人走的时候往往带着一种安详;来到世界的时候,是拇指扣在里面握住拳头而来的,走的时候往往被称为“撒手人寰”。试想,这一生一死、一哭一笑,这一握拳一撒手都是一种正反现象的表现。对此,就像电脑信息的编码一样,中医没有用“0”和“1”来表示,而是用了阴和阳来加以概括。作为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它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世界是在阴阳二气的推动下滋生、发展和变化的。从每组正反两方面对立的意义来说,表证、热证、实证可归属于阳证范畴;里证、寒证、虚证可归属于阴证的范畴。因此,阴阳是八纲中的总纲,一切病症都可以归之为阴证或阳证的大原则中。
事物都有两面,而且这两面都可以用阴和阳来进行概括和统一,但二者的划分并没有什么严格的界限。因为世界是物质的,但同时物质又是运动变化的,所以阴阳并不是孤立和静止不变的,而是存在着相对、依存、消长、转化的关系。为了对阴阳的变化有一个万变不离其宗的整体的认识,现简略地作一个介绍以供参考。
(1)阴阳互根互源
类似于鸡生蛋、蛋孵鸡一样,阴与阳互根互源。中医学有“阳根于阴,阴根于阳”“孤阴不生,独阳不长”和“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等论点。意思是说,阴阳相互依存,跟哲学的辩证法一样,就是相互斗争而发展,相互对立而存在,即任何阳的一面或阴的一面,都不能离开另一面而单独存在。
“黄帝曰: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其生五,其气三,数犯此者,则邪气伤人,此寿命之本也。”从黄帝的话中我们不难明白,自古以来人与自然界的密切结合是生命的根本,阴阳是生命的根本。以自然界来说,外为阳,内为阴;上为阳,下为阴;昼为阳,夜为阴。以人体生理来说,机能活动属阳,营养物质属阴。“孤阳不生,独阴不长”,说明二者是相互依傍、存亡与共的。营养物质是机能活动的物质基础,但同时又需要机能活动来进行吸取。
(2)阴阳此消彼长
“阴阳相贯,如环无端”,也就是说阴阳各有“俞会”,出极还入,入极反出,内外循环周而复始,生命不息而出入无已,指阴阳双方在对立互根的基础上各自近乎钟摆一样此消彼长地运动变化着。尽管如此,这里仍然有一个阴阳平衡的问题,这就像钟的摆针一样,如果左右、上下的摆动在大致相当的幅度,则时钟就能正确地显示时间。否则,就会出现一种失常,于钟表就是不能正确地告诉人们时间,于人们就是“阴阳消长”超出了一定的限制,不能保持相对的平衡,便将出现阴阳某一方面的偏盛偏衰,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健康出了问题,人们轻则不能正常地作息,重则卧床不起。
从另一角度看,人们也正是利用了这一理论对身体健康进行了一个表象的把握,临床上更是以阴阳的消长来说明临床的不同症候。例如,受冷后出现的胃寒腹痛、腹泻等属于阴盛,则见寒证;而急性肺炎,有高热口渴、皮肤红等急性热病症状则属阳盛。当然,并非不左即右地表现为阴阳的盛衰,有些时候是因为偏虚。虚为阴,实为阳,这里的虚实是相对的。虚寒虚热都属于这种情况,如果某脏腑的阳偏虚,此为阳消,此时“阴”相对突出,因寒属阴,故阳虚见寒证,这种现象称为“虚寒”。如果某脏腑的阴偏虚,此为阴消,“阳”相对地突出,因为热属阳,故阴虚见热证,这种现象称为“虚热”。
当然,同样可以在掌握了阴阳的消长盛衰规律的基础上,由阴阳推知身体的问题,也可以由出现的症状来反推阴阳消长的相互关系。一方面可以起到推证作用,另一方面可起到一个由病症到根本层面的病理的相互印证的过程。具体说来,阴阳的盛衰和消长与身体病症之间有如下两大关系:一是阴证,主要表现为面色暗淡,精神萎靡,身倦肢冷,气短懒言,口不渴,尿清便溏,舌淡,脉沉细无力;二是阳证,主要表现为面红身热,神烦气粗,声大多言,口渴喜饮,尿赤便干,苔黄,脉数有力。
从阴阳消长关系中我们不难找到日常生活现象的一个答案,为什么有时候我们出汗反而感觉到冷,为什么我们拉肚子刚两天就会瘦得跟变了个人似的。原因就在于阴在内,故而其运动方向都是一致对外的。而“阴胜则寒”,汗出多了就降温了,这就是吐泄足以致虚!所以,从养生上来讲,正常人行“阳道”,往往可以致“实”,会得病;而虚弱人行“阳道”,则正好可以转壮,结果将是健康,所以说,“阳道实”只不过是一种“道”理。不知可致病;制而用之,足以却疾。那么,作为一种养生的大道,或者说一种养生之术,是好是坏,在乎用者本人!
(3)阴阳的相对性
是不是自相矛盾呢?一会儿说“外为阳,内为阴”,一会儿又说阴阳是相对的。其实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阴与阳是说明事物的两种属性,是在阐述代表对立而统一的两个方面,是世间万物相互关系的一种概括。而且这里的“相对”,并非是针对同一个参照物而言,而是针对不同的参照物而言的。换句话说,必须根据互相比较的事物而定。就人体而言我们知道,体表为阳,内脏为阴;但就内脏而言,六腑属阳,五脏为阴;而再就五脏而言,心肺在上属阳,肝肾在下属阴;就肾而言,肾所藏之“精”为阴,肾的“命门之火”属阳。由此可见,事物的阴阳属性是相对的,阴阳也是在一定的比较下而言的。
阴阳的相对性,还在于阴阳的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实现相互的转化,阴可以转为阳,阳可以转为阴。如果说“阴阳的相对性”还只是一个属性上的概括的话,那么,转化则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素问》所谓“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说到底就是物极必反的意思。寒“极”时,便有可能向热转化;热“极”时,便有可能向寒转化。这也就是人们经常发现有的人尤其是小孩儿在高烧的时候,突然出现了四肢厥冷、脉微欲绝等阴寒危象的征兆。此外,临床上常见的各种由实转虚、由虚转实,由表入里、由里出表等病症变化,也是阴阳转化的例证。
总之,遵循天道自然,力求阴阳的相对平衡,是中国式养生的一大特色,也是一种养生的要略。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即在认定阴阳对立统一的运动规律基础上,养生之路才会越走越宽阔。
大道四:健康长寿须“惜精保气”
“人始生,先成精”,可见,在《黄帝内经》看来,阴精是构成人体生命和维持正常生理活动的基础物质。“精者,身之本也。”肾主藏精,主生殖,肾精所化之肾气关系到人的生长发育和衰老,故《素问·上古天真论》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八八,天葵竭,精少,肾藏衰,形体皆极,则齿发去。”这里,将人体成长发育的几个阶段分别用肾气的盛衰来说明,一方面说明了肾气才是你形影不离的终身伴侣;另一方面也说明肾气在生命活动中所扮演的控制性的角色,它关系到人的生长、发育和衰老。因此,惜精则可以固本,养气则可以聚神。中医所说的“得胃气者生,失胃气者死”就是这个道理。
当然,养也是有前提的,因为人毕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素问·五常政大论》里明确讲道:“夫经络以通,血气以从,复其不足,与众齐同,养之和之,静以待时,谨守其气,无使倾移,其形乃彰,生气以长,命曰圣王。”就是说的这个道理。养实际上是在固本的基础上进行供给,要供给就得有畅通的“交通”,因此,必须先清除糟粕,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修复脏腑的各个主干线和支线,让所养能有所给。元气得以濡养,精气得以充盈,最终使人体呈现出一个高度和谐的统一状态,从而达到健康长寿的完美境界。
女子每隔7年,生理上会发生一次很明显的改变;而男子是每隔8年会出现一次生理上的变化。所以在这些节律点上,男女都要注意养生以应对身体上所发生的变化。
说了这么多,可日常生活中该怎么做呢?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对过去的生活作一个调整。比如,可以节房劳以保阴精、戒醇酒以保精气等。从行为上则把握一个颐养生命的度,做到“形劳而不倦”,以免机体的动态平衡被破坏。《素问·宣明五气论》说:“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这里的久视、久立、久行便可以看作“过劳”;久坐、久卧便是“过逸”。由此看来,生命并非是不做事就健康,劳逸过度都不好。说到底,健康是需要经营的,经营的方式会在以后慢慢道来,但一个基本的意识要确立,那就是成本意识,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提倡的“知七损八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