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有人走的路大全集(超值白金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四章 遇见未知的自我

古希腊先哲告诫世人说:“认识你自己”。然而这一告诫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往往不是把自己看得太高,就是过分低估了自己。就像尼采说过的:“聪明的人只要能认识自己,便什么也不会失去。”人们所有受苦的根源都来自于不清楚自己是谁,而盲目地去攀附、追求那些不能代表我们的东西。当死亡来临的时候,它会把所有不能真正代表我们的东西席卷一空,而真正的自己,是不会随着时间甚至死亡而改变的。认识自己,是所有幸福的根源。

真正的人生从认识自我开始

自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核心概念。人的一生,无论主动或被动、清醒或模糊,都是在实现自我的过程中。自我意识是人对自己的认识、评价和期望,也是对自己的心理体验。自我意识包括期望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己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在对自己充分认识的基础上对自己的一生有什么规划。

什么是“自我”?关于自我你一定听过很多种定义:一些人说,自我是每个人身上真实的东西;另一些人说,自我只是一种幻觉;还有一些人说,自我是一种有待塑造的东西,等等。

在历史学家眼中,人与社会同时产生,社会是人的集合体,人之所以愿意集合在一起,起初是为了觅食、狩猎,后来是为了抵御外来侵略。人的社会化程度越高,能力就越大。但是,社会发展的本身也同时改变着人们,如社会因素常常使人刻意打扮自己、掩饰自己,甚至刻意戴上某一种面具投入社会。

人最真实的东西就是人的自我。认识自我固然不易,但接受自我则更加困难,因为自我中往往包含了人性的光明与黑暗、崇高与卑劣的全部成分。

真正伟大的创造性活动都是“反自我”的,只有克服了自我的限制才有创新。思想和艺术都是如此,不懂得这一点就成不了伟大的思想家或艺术家。

有的人,由于不认识自我,一辈子做了许多可悲而又愚蠢的事。现今还有许多青年人,由于不认识自己,稍微经受一点挫折就悲观、失望、苦恼、抱怨、彷徨,在自暴自弃、无所作为中把时光白白地浪费掉。

因此,真正的人生是从认识了自我才开始起步的。只有认识了自我,才能找准自己的位置。有些人所以成功,就是因为自始至终能够找到自己的位置,看到自己身上的缺点和不足,然后付诸行动,并不断改进和完善自己,使自己更加积极向上,充满活力。人最危险的是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尤其是在自己出了名、有了一定地位的时候,更难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厚。

人生如爬山,有的人还在山脚、有的人正在山腰、有的人已经爬到了山顶。此时的你,不论是在山的什么位置,都要把自己放在山的最低处,时刻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攀登技能。否则,你将重蹈“龟兔赛跑”的覆辙,甚至落得个粉身碎骨或身败名裂的下场。

人只有认识了自我,才能发掘自己的潜能。其实,每个人都是优秀的,差别就在于如何认识自己、如何发掘自己和重用自己。很多时候,我们都不相信自己,总认为别人比我们强得多,任何一件事都要得到别人的肯定才认为是正确的。

我们可以羡慕别人的才能和幸运,但同时,我们也不要浪费自己的才能。时间对我们来说是有限而宝贵的,我们要立即开发自己的潜能。只有当你发掘了自我,利用了你的巨大潜能的时候,你的价值才能成为真实的和可靠的。

人的潜能有三。一是求知的潜能。人的求知过程非常辛苦,要开发出“知”的潜能,秘诀在于每天学习新事物,并持之以恒。人生的道理其实很简单,能立定志向,生命就会转弯;能持之以恒,生命就会脱胎换骨并最终赢得美好的结果。许多值得我们羡慕和崇拜的人,大都是在认知上掌握了正确方向,然后持之以恒的人。

二是情感的潜能。人的情感有两方面,其一是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友情和爱情;另一方面是审美的情操。情感一方面能带给你无穷的活力,产生多彩多姿、充满戏剧性的情节,另一方面也能给你带来挣扎、痛苦和烦恼。当你遇到痛苦和烦恼时,可转移到情感的另一方面——培养审美的情操。因为你受到美的感动,就会觉得自己无论再怎么苦都值得,随之就会化解生命中的痛苦。但要警惕,审美只可以对情绪做一种调解,但绝不能用来代替现实生活。

三是意志的潜能。就是只有在立下意志后我们才能觉悟到自己有了主动权。这样才能化被动为主动,把自己的生命掌握在自己手上,塑造成自己喜欢的人格类型。

人只有认识了自我,才能征服自己。苏格拉底说:“未经审查的人生没有价值。”懂得征服自己是一种清醒,善于征服自己是一种智慧。征服自己,改造主观世界,不仅能够促进自我的修炼和完善,还能促进自我的提高和升华,使人真正走向成熟,赢得内在的力量,从而推动人生走向胜利,趋于圆满。而一个从不主动去征服自己,一味“跟着感觉走”的人,便很难去征服世界、很难夺取人生的辉煌。

我们要从哪里开始认识自己呢?你不可能回到婴儿时代来从头开始,也不能慢慢学习认识,只有从心理层面去认识自己,看清当下的你,唤醒那个沉睡的真实的你。你需要明白,任何知识都属于过去。过去的事情是是时间累积的结果,它受到传统和记忆的驾驭,已经被打上了人们的是非好恶的评判烙印,因此沉溺于过去只能让大脑在他人的观点中陷入困境。然而大多数人都活在过去,喜欢回忆往事,而且对于活在过去已经感到满足了,因此他们才会崇拜那些代表过去的知识,崇拜那些博学、智慧的人,相信那些教义、信仰或理论,总是在他人的身上去寻找自己生活的意义,就亲手为自己打造了一副思维的枷锁,变成了他人思维的附属品,丧失了自己的独立性和自由。只有当你埋葬了过去,不再执迷于知识与经验的引导,倾听自己内心最真实的呼唤,你才具备了唤醒无所拘束的“我”的条件。

我们的生活是自由的、开放的,当你侧耳倾听、全神贯注于美好的事物时,你的心应该远离先入为主的偏见,不被概念、词语或属性所干扰,你的内心也无任何冲突、恐惧、矛盾和占有。只有在你的心非常纯粹时,你才能真正找到那个无所拘束的“我”。

自我的形成

大多数人认为,在人出生时,自我就已植入人类自身的本质,自我的特征是早已形成的,而且永远不会改变。

其实,“自我”并不是先天赋予的,而是在人们的后天生活中逐渐形成的。人的自我并不是静止不变的产物,一旦从“神”的脑海中蹦出来,就已经完全成熟。恰恰相反,我们只有历经千辛万苦才能形成理智成熟的“自我”,而且在这一旅途中我们将会遇到重重困难,并要与之做艰苦奋战,最终才取得了胜利。自我的实现是一场连续的战斗,在这个不间断的过程中,我们一次次赢得胜利,在我们的心脏最后一次跳动之前,这种胜利永远无法取得最终的大获全胜。

刚开始,我们面对的是一片混乱的场面。我们的眼睛所看到的,是各种朦胧的光影和模糊的形体。我们的耳朵所听到的,是安慰我们的轻声细语,或者是吓得我们魂飞魄散的大声吼叫。当我们站稳脚跟时,那焦虑不安的心灵才得以渐渐平静,开始学着制订出世界的秩序模式。我们的情感没有任何的保护,完全暴露在外,非常容易受到伤害,而我们所觉察到的各种对立和紧张的情绪,就像电闪雷鸣一般划破了成人世界的天空。

在阴暗的角落里,总是潜伏着各种危险,我们还总是感到莫名袭来的强烈负面情感,就好像大草原上刺骨的寒风一样让人发抖。在父母为我们搭建起的爱之王国中,当我们的优先权受到威胁时,妒忌和控制欲等情感就会紧紧抓住我们。换句话说,眼看着新生的弟弟妹妹,我们心中沉睡许久的嫉妒和疑忌就可能会突然爆发。恐惧和愤怒、不安和痛苦,慢慢遮挡住我们成长过程中那一道道动人的明媚阳光,使我们的生活黯然失色。

随着时光穿梭,在这个童年的小小岛屿上,我们慢慢变成了岛屿的主人,但随后,我们就会被赶往一个陌生的新世界——学校。在学校这个小小世界中,我们既被五光十色的事物吸引,同时又对不确定的万千变化感到可怕。与周围小伙伴的竞争关系、人与人之间令人尴尬的力量悬殊、青春发育期的烦躁考验、各种大大小小的挫折与失败,这一切都会阻止我们去直面、去拥抱在成长的旅途中让人悲喜交加的插曲。在这种心态下,我们不禁渴望退回童年时期,想要恢复童年时期的天真无邪,将自己完全封闭保护起来,永远与世隔绝。

处于青春期阶段的孩子常常会不想长大,而渴望回到童年时代那个让他深深迷恋的特权王国。这是因为他在这个王国里遇到的竞争比青春期要少很多,而且他的经历已经让他足够应付童年时代的难题。

从情感上说,人生的每个新阶段都具有破坏性,它迫使我们在残垣断壁中捡起还有价值的砖瓦、让我们利用自己早先已经得到的宝贵而又零碎的经验,一点点搭建起新的建筑,以更好地适应人生的新环境。

等我们逐渐适应环境的变化,进入成年阶段以后,我们就会意识到自己已经失去了童年时期的各种特权,并心安理得地接受这种损失。这时我们就会正视与同时代人的竞争,并学会快乐地将真实的自我勇敢地展现在他人面前。我们就会学会忍受等待接受惩罚时内心的焦虑,学会平静地期待即将到来的挫折。我们就会认识到,道路就在自己脚下,事已至此,我们再也没有退路,一旦我们胆怯后退,就会带来更多的痛苦和不幸。

认识充满潜力的自己

很多人总是如此感慨:“如果给我一个机会,我也能……”把自己的命运系在一个未来的机会上,殊不知没有人会主动给你送来机遇,机遇也不会主动来到你的身边,只有你自己去主动争取。成大事者的能力之一是:有机会,抓机会;没有机会,创造机会。这些你都做到了吗?你知道你的身体内部蕴藏着多大的潜力吗?

麦克与迪克两兄弟是快餐业的开创者。他们的父亲是位制鞋工人,兄弟俩毕业后不愿继承父业,外出寻找新的就业机会。后来他们选择经营汽车餐厅。

当时,美国的餐饮业都是一家一户小本经营的,很少有什么突破。麦氏家族上一代人中没有人经营过餐馆,没有相关的经验背景。或许正因为如此,他们脑子里没有什么框框。这也就是为什么他们可以在传统的餐饮服务业中敢于打破常规,进行开创性经营的原因之一。

1937年,在美国洛杉矶东部巴沙地那,一间小小的汽车餐厅开张了。这是一间小得不能再小的餐厅,兄弟俩自己煎着热狗,调着牛奶,准备了十几把带有伞顶的椅子,还雇了三个年轻人,让他们到停车场招揽客人。当时的美国,汽车已经比较普及,开车路过的人,到汽车餐馆买个热狗再要点饮料,急匆匆地吃一点儿就忙着赶路。

兄弟俩的餐馆生意还不错,几年后他们又开了一间更大的汽车餐馆。这是一间与当地汽车餐馆在经营特色上有一些不同的餐馆。建筑形状呈八角形,前脸儿是一个落地的大窗,餐馆里没有桌子,只有几个凳子。这座造型十分奇特的建筑和开放式的厨房引起了人们的好奇。在开张后的几年,这里成了当地人,特别是年轻人最爱去的地方。正是这间餐厅,使兄弟俩成为当地新贵。他们俩每人年平均收入5万美元,这足以使他们进入当地的上流社会了。

不久,城里同样的汽车餐馆逐渐多起来了。由于餐馆多,相互竞争很厉害,那些服务员自认为奇货可居,要的报酬很高,而且很不听使唤。如果不是麦氏兄弟在汽车餐饮业里积累了一些经验,加上对餐饮业还很有感情,他们早就打退堂鼓了。兄弟俩发现,自己在经营上有一个误区:人们一听到汽车餐厅,就会想到这是一种出售廉价食品的地方。这时候,他们哥俩想进行一项别的经营者想都不敢想的改革。他们通过对几年来经营收入的分析研究,发现有60%的收入来自汉堡包,而不是排骨。尽管他们在排骨上做的广告比汉堡包多得多。于是,他们把汉堡包制作改为现场制作,并将肉馅一类的熟食加入到汉堡包中。就是这么一个谁都没想到的改革,推动了世界快餐业的一场巨大的革命!

每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潜能,但是许多人终其一生,也不知道如何找到打开思路的钥匙,发动前进的引擎,全速奔向成功。从未发现自己的潜力是人生最大的遗憾。正如一位作家所说:“1角硬币和20美元若沉在海底的话,毫无区别。”它们的价值区别,只有当你将它们捞起并使用时才显现出来。同样,只有当你深刻地认识了自己并发挥你无穷的智慧时,你的价值和才能才会体现出来。

人的身体里面潜伏着巨大的力量,只有得到特殊情况的激发才能很好地发挥出来。就如当有人遇到某种意外事件或灾祸时,一般人都会奋不顾身地去救伤者。每个人都具有潜在的英雄品格,而意外事件和灾祸不过是催化剂,使人有了显露这种品格的机会。我们常常看到一个人在灾祸临头时做出的事情是令人惊叹的。因为人体内都存在着巨大的内在力量,所以人人都能做成不朽的事业。而一切真实、友爱、公道与正义,也都存在于这内在的力量中。这些力量,你在当下若能够发现并加以利用,便可以帮你成就你所向往的一切东西。

学会接纳自我

找回自我的一个有用途径就是接受现实的自我:不但接受我们的优点,还要接受我们的不完美。大多数人对自我都有两种解释,都对自己描绘出两幅图画:在一个房间里高高挂起自己崇高的画像,画像色泽明快、笔触华丽,既没有阴影,也没有对比;而在另一个房间里,我们却挂起自责的画像,就像小说《道林·格雷的画像》那样稀奇古怪的讽刺画,色彩阴暗,绿色和黑色的色块扭曲变态,看不出光亮,也看不出任何立体的浮雕感。

我们不应该将这两幅画像放在两个彼此隔离的房间内,必须将它们摆在一起,在凝视的目光下渐渐让它们融为一体。我们心情愉快舒适的时候,就不愿意承认自己有罪,不承认自己心怀仇恨,不承认自己没有羞耻心,不承认这些缺点正是我们的天性。而我们情绪低落的时候,就不愿意相信自己确实拥有美德,不愿意相信我们取得过杰出的成就。

所以,我们要从现在开始描绘一幅新的画像,认识和接受真实的自我。人类是相对的生物,没有绝对可言,人的一切行动都会存在瑕疵。但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都希望做到绝对的完美,这种现象实在是屡见不鲜。

在所有人的心灵深处,存在着一个小暴君,企图成为批评家或者烈士。我们渴望主宰世间万物,对他人百般诋毁,让他人受苦受难。这些现象的确是有害的,但它们可以服从于人性中的优点,我们也必须始终让人性的善战胜人性的恶。

许多人之所以不幸,是因为他们认为,哪怕邪恶的念头或情感偶然出现在脑海中,他们也会立刻堕落为恶魔。实际上,不要害怕我们有一两种见不得人的念头,这并不一定让人堕落,只有将这些念头付诸行动才是可耻的。我们一定要明白,拥有一些不值得称颂的想法,并不一定会让一个人变得卑鄙。

200年前,埃德蒙·伯克就告诫世人,要警惕把罪恶普遍化的想法,只有极少数人是罪犯,不能对整个种族做出危险的定论。200年后的今天,我们同样应该防备将个人的行为放大到整个群体的危险性。应该知道,虽然有时候我们对自己和他人有一些侵略性的想法和敌对的情绪,但没有必要因此觉得自己就是一个没有道德、被人唾弃的贱民。一旦你能这样想,便打开了通向美好自由的大门。当我们直面这些负面的情感时,没有必要装出一副道貌岸然的样子,要真正地面对自己!你会发现,倔强地认为自己是完美的这种傲慢想法,才是我们内心的最大敌人。不要要求自己十全十美,不要要求自己拥有天使般的美德。这种直面现实的谦虚态度,有助于我们实现心灵的宁静。

这是个多元化的世界,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百花齐放,各种差异巨大的风俗和观念同时并存。这种对多元性的接受同样也应该应用到我们对自己的看法上。

查尔斯·史蒂文森曾说过:“这个世界包罗万象,我相信我们都应该像国王一样过得幸福喜乐。”这种有趣观点和以上所述的人生态度结合起来,可以让我们发现生活更深层次的含义。

只要对自己抱着接纳的、开放的态度,就可以学会坦然面对自己沮丧的心情、残忍的想法、敌视的态度等负面情绪,就可以意识到,虽然我们经常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坏念头,但这些情绪会瞬间消逝,不会永存我们的心间。

一旦开放对自己的看法,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我们都能泰然处之,而不是逼迫自己去追求看似崇高、实际上永远无法到达的完美,如果你真的舍弃一切去追求绝对的完美,最终等待你的只有无尽的绝望。每个人的个性不同,失败的原因千奇百怪,成功的理由也多种多样。我们不仅要努力工作,奋力为了胜利而拼搏;心底也要明白,对于失败和成功要有同样的心理觉悟。

找回失去了的自我

我们都会相信:我们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社会面具,但我们很难相信这种面具有一天会生锈,再也取不下来,使我们丧失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美国超级畅销书《盔甲骑士》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心地善良、英勇善战的骑士,他屡立战功,受到国王和百姓的赞赏,获得了一副金光闪闪的盔甲。骑士身披闪耀的盔甲,随时准备跳上战马,向邪恶的人挑战,杀死作恶多端的恶龙,拯救遇难的美丽少女……即使在家里,他也穿着轧轧作响的盔甲自我陶醉,吃饭睡觉都不愿意脱下,时间久了,甚至连他美丽的妻子朱丽叶和可爱的儿子克里斯托弗都记不清他的面容了,最后连他自己也忘记了自己的真面孔。

有一天妻子对他说:“你爱盔甲远甚于爱我。”她和儿子准备离开他了,这时,骑士才感到惊慌,他想脱下盔甲,可是盔甲已经生锈,再也脱不下来了!骑士请求全国最有名的铁匠帮忙,却还是无功而返。骑士终于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于是他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到远方寻找能解开盔甲的人。在国王的小丑乐袋的指点下,他决定去漫无边际的大森林中寻找亚瑟王的老师、神秘的魔法师默林。

从此,骑士在默林的指导下开始了解脱盔甲、寻找自我的征程。就像那个快乐的小丑乐袋所说的那样——万般痛苦须遍尝。骑士在历经沉默之堡、知识之堡和志勇之堡后,终于在真理之巅放下自己人格的面具,发自他内心深处的泪水最终融化了已经锈蛀的盔甲。

正如骑士一样,我们在繁忙的世间,在日复一日的生活和工作中,为保护自己,穿上了沉重的盔甲。终于有一天,我们会和骑士一样,发现它竟然再也脱不下来了,所以在这个世界上才有如此之多的“骑士”终日在外征战,渐渐遗失自我。正如李嘉诚先生所言:“骑士习惯了成功,没有注意到盔甲已开始生锈。”

因为这些盔甲,我们再也感受不到一个吻的暖意,再也闻不到空气中飘来的花儿的清香,再也无暇聆听触动心扉的大自然的天籁……最可怕的是,我们自己对这种种“感受不到”的无动于衷。

骑士也许不比我们多数人聪明,但他比我们多数人都要勇敢。为了认识真正的自我,为了学习如何爱自己、爱别人,他穿过沉默、知识和志勇三座古堡,靠自信战胜了战胜“疑惧之龙”,终于踏上了真理之巅,重获自由的身体。当读到骑士借由全然自由的心灵,最终体会到与宇宙融为一体的奇妙感受时,一路跟随骑士或喜或悲、或哭或笑的我们,在掩卷的那一刹那,也不禁为之动容。

其实,人生就是一个不断找回自我的过程。世人一味追求外物的时候,很少有人能够去注意自己,并意识到自己的重要性。丧失自我,是现代人痛苦的根源。一个人如果失去了独特性,丧失了对自我生活的理解,那就意味着他对这个社会来说可有可无,谁都可以代替他。

当没有人主宰自己的灵魂时,灵魂就会盲从别人。生命可贵之处在于做自己,走自己的路。你无法取悦于每一个人,如果你试着去取悦每一个人,那你将会失去自我。

人的自我认定往往是受经验的影响或听从别人的看法。你要把什么套在自己身上,给自己贴上什么样的标签,你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你怎样认定自己,你就会有怎样的人生。

我们要努力找回失去了的自我,认识自己的品质,认识自己的能力,认识自己的快乐,走出平庸,真正踏上人生的征途。

通过“乔韩窗口”认识自我

美国心理学家Jone和Hary提出的关于人自我认识的窗口理论,被称为“乔韩窗口”理论。他们认为,人对自己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因为每个人的自我都有4部分:公开的自我、盲目的自我、秘密的自我和未知的自我。通过与他人分享秘密的自我,通过他人的反馈减少盲目和错误,人对自己的了解就会更多,也更客观。

那么如何认识自我呢?认识自我的渠道主要有3种:

从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中认识自己

与他人的交往,是个人获得自我认识的重要来源,他人是反映自我的镜子。从幼年到成年,我们从简单的家庭关系扩展到外面的友爱关系,进入社会又体会到复杂的人际关系。聪明而善于思考的人能从这些关系中用心向别人学习,获得足够的经验,然后按照自己的需要去规划自己的前途。

但是,从与他人的关系中认识自己也要注意一些问题。

第一,跟别人比较的是我们做事的条件还是我们做事的结果?比如有些学生来到大学学习,认为自己家庭条件和经济基础不如别人,一开始就把自己置于次等地位,进而影响了学习时的心态和情绪。其实,我们应该比较的是大学时代的学习成绩和毕业后各自所取得的成果,而非各种客观条件。

第二,跟他人比较的标准是可变的还是不可变的?经常有人认为自己不如他人,他们关注的常常只是身材相貌、家庭背景等条件,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些条件是很难改变的,所以把这些条件作为比较的标准是没有实际意义的。相反,那些对大多数人来说通过自身努力有可能得到改变的因素,才应该被作为与他人进行比较的标准。

第三,和什么样的人相比较?是与自己条件相类似的人,还是个人心目中的偶像或不如自己的人?与什么样的人进行比较,对我们的心态和后续行为的影响很大——与条件类似的人比较只能使人安于现状,与不如自己的人比较则会盲目自信,所以,确立合理的比较对象对自我的认识尤为重要。

从“我”与事的关系中认识自我

从“我”与事的关系中认识自己,即从做事的经验中了解自己。我们可以通过自己所做过的事,所取得的成果、成就看到自己身上的缺点和优点。

对那些聪明又善用智慧的人来说,成功、失败的经验都可以促使他们再成功,因为他们了解自己,有坚强的品格特征,又善于学习,因而可以避免重蹈失败的覆辙;而对于某些比较脆弱的人,因为只看到失败反映出的负面因素而使其更失败。这也是常见的现象。因为他们不能从失败中学到教训,改变策略追求成功,而且挫败后形成害怕失败的心理,不敢面对现实去应付困境或挑战,甚至失去许多取得成功的机会;而对于一些自大的人而言,成功反而可能成为失败之源。他们可能因为成功便骄傲自大,以后做事便自不量力,往往遭受更多的失败。

从“我”与自己的关系中认识自我

从“我”与自己的关系中认识自我看似容易,其实做到这一点是非常困难的。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去试着认识自己:

第一,自己眼中的我。个人眼中观察到的客观的我,包括身体、容貌、性别、年龄、职业、性格、气质、能力等。

第二,别人眼中的我。在与别人交往时,从别人对你的态度、情感反映而感觉到的我。不同关系的人,不同类型的人对自己的反应和评价是不同的,它是个人从多数人对自己的反映中归纳出的认识。

第三,自己心中的我,也指自己对自己的期待,即理想中的我。

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眼中的我、别人眼中的我、自己心中的我这三个“我”的比较分析,来全面认识自己,进而完善自己。

坚持自我,别总拿别人当镜子

做人永远要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不要总是效仿别人,必须懂得坚持自我。很多失败者之所以会失败,是因为他们对自身的宝藏视而不见,反而拼命地去羡慕别人,模仿别人。殊不知,成功的真谛就就在于坚持自我。

古语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意思是说,每个人都是一面镜子,我们可以从别人身上发现自己,认识自己。然而,如果一个人总是拿别人当镜子,那么那个真实的自我就会逐渐迷失,难以发现自己的独特之处。

作家杏林子有本《现代寓言》,里面有这样一个故事:

话说有一只兔子长了三只耳朵,因而在同伴中备受嘲讽戏弄,大家都说它是怪物,不肯跟它玩。为此,三耳兔很是悲伤,时常暗自哭泣。

有一天,它终于作了决定,把那一只多出来的耳朵忍痛割掉了。于是,它就和大家一模一样了,也不再受到排挤,它感到快乐极了。

时隔不久,它因为玩游戏而进入另外一片森林,天啊!那边的兔子竟然全部都是三只耳朵,跟它以前一模一样!但由于它少了一只耳朵,所以,这里的兔子都嫌弃它、不理它,它只好怏怏地离开了。在它看来只要和别人不一样,就是错的!

故事中的那只兔子总把别人当成自己的标准,结果总是使自己陷入尴尬的境地。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人不在少数,他们总是把别人当成自己的标准,总是在一味地模仿中失去了自我。

每个人都有自己生活方式与态度,都有自己的评价标准,人们可以参照别人的方式、方法、态度来确定自己采取的行动,但千万不能总拿别人当镜子。总拿别人做镜子,傻子会以为自己是天才,天才也许会把自己照成傻瓜。

胡皮·戈德堡成长于环境复杂的纽约市切尔西劳工区。当时正是“嬉皮士”时代,她经常追赶流行,身穿大喇叭裤、头顶阿福柔犬蓬蓬头、脸上涂满五颜六色的彩妆。为此,她常遭到附近人们的批评和议论。

一天晚上,胡皮·戈德堡跟邻居友人约好一起去看电影。时间到了,她依然一副嬉皮士打扮,还是那一头阿福柔犬蓬蓬头。当她出现在她朋友面前时,朋友看了她一眼,然后说:“你应该换一套衣服。”

“为什么?”她很困惑。

“你扮成这个样子,我才不要跟你出门。”

她怔住了:“要换你换。”

于是朋友转身就走了。

当她跟朋友说话时,她的母亲正好站在一旁。朋友走后,母亲走向她,对她说:“你可以去换一套衣服,然后变得跟其他人一样。但你如果不想这么做,而且坚强到可以承受外界嘲笑,那就坚持你的想法。不过,你必须知道,你会因此引来批评,你的情况会很糟糕,因为与大众不同本来就不容易被接受。”

胡皮·戈德堡受到极大震撼,她忽然明白,当自己探索一条可以说是“另类”的存在方式时,没有人会给予鼓励和支持,哪怕只是一种理解。当她的朋友说“你得去换一套衣服”时,她的确陷入两难抉择:倘若今天为了朋友换衣服,日后还得为多少人换多少次衣服?她明白母亲已经看出她的决心,看出了女儿在向这类强大的同化压力说“不”,看出了女儿不愿为别人改变自己。

人们总喜欢评判一个人的外形,却不重视其内在。要想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就要坚强到能承受这些批评。胡皮·戈德堡的母亲的确是位伟大的母亲,她懂得告诉孩子一个处世的根本道理——拒绝改变并没有错,但是拒绝与大众一致是一条艰辛而漫长的路。

胡皮·戈德堡这一生始终都未摆脱“与众一致”的议题。她主演的《修女也疯狂》是一部经典影片,而其扮演的修女就是一个很另类的形象。当她成名后,也总听到人们说:“她在这些场合为什么不穿高跟鞋,反而要穿红黄相间的跑鞋?她为什么不穿洋装?她为什么跟我们不一样?”可是到头来,人们最终还是接受了她的影响,学起了她的样子。

倘若今天为某个人换衣服,往后的日子里,也就不知要为多少人换衣服。换来换去,还有自己吗?做人亦如同穿衣,不能改来改去;否则,也就不会有自己了。做人永远要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人活一世,不可能让所有人满意,重要的是要保存一个真实的自我。其实,生活中原本就没有什么一成不变的条条框框,只要你坚持按自己的方式生活,世界也会随着你变。

取悦世界前先取悦自己

如何取悦自己与如何使自己高兴是两码事,取悦自己就是懂得自我欣赏、自我陶醉,使自己有成就感、优越感;更重要的是要对自己有信心。实际上,取悦自我更多的时候是一种态度。生活美学专家金韵蓉在她的心灵励志作品《谁能写出玫瑰的味道》中,曾讲过一些取悦自我的经历。

这几年,不管是在写作还是在不同场合分享生活经验时,我都喜欢提到“态度”这个东西。其实这是有缘由的。因为在我这几十年的生命历程中,有过两次和它有关的“刻骨铭心”的痛楚和觉醒经验,因而促使我能比较深刻地去看待它。

第一次是我刚上大学时。记得那天我在台北的街头等公交车,站在我身旁的是一位金发碧眼的年轻男老外,估计是来我们学校的交换生或是来学中文的。等车的时间有点儿长,这位老外可能为了打发时间,因此转头问我读的是哪个科系。由于还不太有和老外直接对话的经验,我当时紧张得完全记不得我念的科系的英文该怎么说,所以结结巴巴地答不上来。

没有想到就在我满脸通红、结结巴巴的过程中,那个没素质的老外居然用十分鄙夷的眼光斜看着我,并冷冷地撂下一句话:你确定你是大学生?然后就转过头去,再也不瞧我一眼!从那天之后,我就发誓要好好把英文口语学好,但那时我还没有领悟并学到“态度”。

第二次惨痛经历是在巴黎。

为了省下地铁钱,我在巴黎时每天都背着大大的书包走三站地往返于学校和住处之间。通往学校的路上有一排精致的商店,每天我背着书包,浏览商店的橱窗,走着走着就到了,因此不觉得路途遥远。在那排商店中,有一间十分精致美丽的服装店,每天“瞻仰”那家服装店的橱窗里所陈列的漂亮衣服,是当时手头拮据的我的一个小小的虚荣梦想。

有一天早上上学时,我兴奋地发现这家服装店挂出了换季打3~5折的告示,当时就想,嗯,也许下课回来的路上可以进去看看(此前虽然每天经过,可我从来没敢走进去过)。

当天下午4点左右,我终于走进了这家美丽的小店。小店里除了左右两排吊挂的衣服之外,小小的店中央还摆了两个堆满衣服的花车。许多法国女人在那里挑选并试穿衣服。我怯怯地走近花车,怯怯地看看价格吊牌,怯怯地拿起一条长裤,并怯怯地询问店员我能否试穿。

当时那条长裤并不合身,我因此又拿了另外一条,可惜还是不合身,就在我伸手从花车里准备拿第三条长裤时,当着众人的面,那位没素质的法国女店员竟挡住了我的手,冷冷地说:你不可以再试穿了!

我当时只觉得全身的血液都冲到了脸上,身体因羞耻而轻微地颤抖。在一阵晕眩中,我慌乱地拿起收银台边挂着的一串项链,几乎是以“玉石俱焚”的心情,花了120法郎买下了它,然后几乎是脚不着地地逃离了商店。我为自尊所付出的代价是:连续两个星期只吃得起干干的法棍面包!而那串铭刻着羞辱、依照当时物价所费不菲的项链,早就被我下意识地给丢失了!

满怀着受伤和羞辱的心情离开了那家商店之后,灰蒙蒙的天空正下着毛毛细雨,我一路跑回住处,和着雨水,我的脸早已被泪水完全浸湿。

当天晚上,心情稍微平复之后,我躺在床上强迫自己回想下午的情景,强迫自己找出问题的原因:为什么别人都可以一再试穿,而我却不能?为什么她敢用这种态度来对待我?最后,我明白了,因为我“允许”她这么对待我!因为我的态度、我的神情、我的举止都告诉了她——“你可以欺负我”。

从这件事情之后,我开始学习并慢慢地变得坚强,我从疼痛中看到了相信自己和肯定自己的重要,也了解了在平衡的人际关系中得先学会取悦自己再取悦别人。

尽管生活有些压抑低沉,但人生并不因此而日暮途穷。在取悦别人的同时,更多的人学会了在生活的琐碎中寻找简单的快乐,在枯燥的岁月中感受平淡的幸福,尽管这些快乐和幸福像火柴划出的光芒,短暂而微弱,但在他们的内心中,还是摇曳出了蓬勃而永恒的春意。也许,这是一种无奈的战斗精神;也许,在生活的夹缝中,活得的确有些委曲求全。但正是因为这样一种妥协,在备尝了取悦别人的乏味和枯燥之后,一转身,他们发现竟因此而成全了自己,平平稳稳地过完了一辈子。

世界接受的是我们对自己的评价

世界只接受我们自己对自己的评价。如果你坚持相信生命是孤苦的,没有人爱你,那么,你的世界很可能真的孤苦和没有人爱──因为你自己躲在阴暗处,太阳自然照不到你。然而,如果你愿意抛弃这种信念,相信“到处充满了爱,人们爱你,你也爱别人”,并坚信这种新的信念,那么你的世界就会变成另一种模样。可爱的人将会走进你的生活,原先就在你生活中的人也会变得更加可爱,你会发现,你更容易向别人表达你对他们的爱。

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你遇到某个人,而且一看就知道你不喜欢他,因为他长得像曾经伤害你的人。不管他做了什么,都只是在加强你对他的这种错误评价。其实,真正相处下来,也许当初这个让你一看就烦的人,实际上很可爱的。所有对他的评价,只是你内心给自己的结论。烦恼也是如此,真正的烦恼也是自己给自己的。

一位心理学家为了研究人的烦恼的来源,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他让参加实验的志愿者在周日的晚上把自己对未来一周的忧虑与烦恼写在一张纸上,并署上自己的名字,然后将纸条投入烦恼箱。

一周之后,心理学家打开了这个箱子,将所有的“烦恼”还给其所属的主人,并让志愿者们逐一核对自己的烦恼是否真得发生了。结果发现,其中90%的烦恼并未真正发生。随后,心理学家让他们把过去一周真正发生过的烦恼记录下来,又投入烦恼箱。

三周之后,心理学家再次把箱子打开,让志愿者重新核对自己写下的烦恼,这次,绝大多数人都表示,自己已经不再为三周之前的烦恼而烦恼了。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都会发现:烦恼原来是预想的很多,出现的却很少;自认为沉重到无法负担,转瞬也便如骤雨急停。人生的烦恼大都是自己寻来的,而且大多数人习惯把琐碎的小事放大。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自然的威力,人生的得失,都没有必要太过计较,太较真了就容易受其影响。人到世间上来,不是为苦恼而来的,所以不能天天地板着脸,伤心、烦恼、失意……这样的人生毫无乐趣可言,所以,我们应该培养自己乐观、积极、进取、欢笑、喜悦的个性,快乐地在工作于生活,远离忧愁、悲伤、苦恼,如此活在人间才有禅意、才有价值。

在生活中,我们往往很容易被一些鸡毛蒜皮的琐事牵绊,反而忘记了自己的初衷,难免自生烦恼。这正是“野花不种年年开,烦恼无根日日生”。

作家吴淡如女士曾经在她的文章中提到过这样一组数据:

我们的烦恼中,有40%属于杞人忧天,那些事根本不会发生;30%是无论怎么烦恼也没有用的既定事实;另12%是事实上并不存在的幻象;还有10%是日常生活中微不足道的小事。也就是说,我们92%的烦恼都是自寻烦恼,活该你烦恼;只有8%的烦恼勉强有些正面意义。

吴淡如问她的读者:“看了这些数据,你要不要删除你92%的烦恼?”是啊,看了这些数据,我们是否应该主动删除自己那92%的烦恼呢?

佛经上说,魔鬼不在心外,魔鬼就在自己的心中。古代的思想家王阳明也说:“擒山中之贼易,捉心中之贼难。”由此,星云大师告诫我们,自己的敌人就在自己心里,贪嗔痴疑慢、消极懈怠、忧愁烦恼,不一不是阻碍我们精进的心魔,能将其降伏者,也只有我们自己。

爱上独一无二的自己

在《羊皮卷》中曾经有这样一段话:自从上帝创造了天地万物以来,没有一个人和我一样。我的头脑心灵、眼睛、耳朵、双手、头发、嘴唇都是与众不同的。言谈举止和我完全一样的人以前没有,现在没有,以后也不会有。虽然四海之内皆兄弟,然而人人各异,我们每个人是独一无二的造化。

的确,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造化。如果我们活着,却不知道爱自己,就如同把自己放逐到一件孤独的、被剥夺了爱的囚室。试想一下,如果我们整天陷于内疚、羞愧、冷漠的情绪中,陷入不断的自责中,我们如何好好地爱别人,又如何享受别人带给我们的爱呢?

爱上自己,首先要认识自己。认识自己从照镜子开始,哪里是缺点,自卑感是从哪里来的,自己拥有什么、追求什么、想要变成什么样的人……如果把视线从真实的自我移开的话,真实的人生就永远不会开始。

庙里新来了一个小和尚,他积极主动地跑到方丈面前,殷勤诚恳地说:“我初来乍到,先干些什么呢?请前辈指教。”方丈微微一笑,对小和尚说:“你先认识一下寺里的众僧吧。”

第二天,小和尚又来见方丈,“寺里的众僧我都认识了,下边该干什么呢?”方丈微微一笑,洞明睿智地说:“肯定还有遗漏,再接着去了解、去认识吧。”

三天过去了,小和尚再次来见方丈说:“寺里的所有僧侣我都认识了,我想有事做。”方丈微微一笑:“还有一人,你没认识,而且,这个人对你特别重要。”

小和尚疑惑地走出方丈的禅房,一个人一个人地询问着、一间屋一间屋地寻找着。在阳光里、在月光下,他一遍遍地琢磨、一遍遍地寻思着……不知过了多少天,一头雾水的小和尚在一口水井里忽然看到自己的身影,他豁然顿悟。

天真的小和尚用了三天去认识别人,却用了更长时间去醒悟、去认识自己。

爱上自己,其次要按自己喜欢的方式去生活。因为我们要想生活得幸福,必须懂得秉持自我,按自我的方式生活。如果你一味地遵循别人的价值观,想要取悦别人,最后你会发现“众口难调”,每个人的喜好都不一样,失去自我,便会是自己人生中痛苦的根源。

在这个纷繁忙碌的世界,每个人似乎都是行色匆匆,不曾停留片刻,静下心来倾听一下自己内心的声音。这种时候,我们应该扪心自问:我在追寻着什么,我又得到了什么,而自己又处在茫茫宇宙中的哪一个位置?是的,忙碌和疲惫已经让我们迷失了自己,忘了自我的存在,而真正的爱自己要学会愉悦自己。

由于破产的打击,人生对基尔来说已索然无味了。

在一个晴朗的日子,基尔找到了牧师。牧师耐心听完了基尔的倾诉,对基尔说:“我给你看样东西。”他向窗外指去。那是一排高大的枫树,在枫树间悬吊着一些陈旧的粗绳索。他说:“60年以前,这儿的庄园主种下这些树,他在树间牵拉了许多粗绳索。对于嫩弱的幼树,这太残酷了,因为创伤是终生的。但是,结果是完全不同的。眼前这棵粗壮的枫树根本看不出什么疤痕,所看到的是绳索穿过树干——几乎像钻了一个洞似的,真是一个奇迹。”

“关于这些树,我想过许多。”牧师接着说,“只有体内强大的生命力才可能战胜像绳索带来的那种终生的创伤。对于人而言,有很多解忧的方法。在痛苦的时候,找个朋友倾诉,找些活干。对待不幸,要有一个清醒而客观的全面认识,尽量抛掉那些怨恨、妒忌等情感负担。有一点也许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困难的:你应尽一切努力愉悦自己,真正地爱自己。”

在繁忙的生活中,如果累了,倦了,就停下来,认认真真地审视一次自己。问问自己,喜欢现在的生活方式吗?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对什么职业最感兴趣?最近是不是有什么想学的东西?什么才是你最大的业务爱好?累了的时候最想以怎样的方式休息?孤单的时候会想起谁……认真回答这些问题的过程,就是一个审视自己的过程,一次关心自己内心的机会。给自己这样一个机会,你会更懂得爱自己。

爱自己就是向自己敞开胸怀,使自己能感受周围和自身的一切;爱自己就是愿意接受自己所做的一切,不加任何评论或批判;爱自己就是给自己以足够的重视与关注,以使自己能常常和自己接触;爱自己就是做自己生活以及所经历、所领悟和所发现的事物的主人,并对其承担责任;爱自己就是学会珍视身边的点点滴滴。

懂得并学会爱自己,可以让我们在无房无居的时候,亲自去砌砖叠瓦,建造出我们自己的宫殿,成为自己精神家园的主人。

勇于突破自我界限

在每个人的成长道路上,想要获得心智的成熟,必须勇于突破自我界限。很多人的一生都未实现这种突破,他们貌似成人,有时也小有成就,但直到寿终正寝的时候,其心理仍远未成熟,从未获得真正的独立。

心理成长的过程极为缓慢,有时又极其隐蔽,除了大步跳跃以外,还包括进入未知天地的无数次小规模跨越——例如,8岁的孩子第一次独自骑车到遥远的郊区商店购物;十七八岁的孩子第一次与异性约会等。如果认为这些经历算不上冒险,那你显然是忘记了当初有类似经历时,心中强烈的紧张感和焦虑感。即使是心理最健康的孩子,他们初次步入成人世界,除了兴奋和激动,想必也不乏迟疑而胆怯。他们不时想回到熟悉、安全的环境中,想做回当初那个凡事依赖别人的幼儿。成年人也会经历类似的矛盾心理,年龄越大,越难以摆脱久已熟悉的事物。

美国励志心理医生M.斯科特·派克在其心理励志著作《少有人走的路》中记载了这样一次体验:

13岁时,我在离家很远的菲利普斯·艾斯特中学就读,这是一所很有名气的男生预科中学(我的哥哥也在这所学校里上学),也是公认的明星中学。学校毕业生大多都会考入常春藤名校,毕业后如愿步入社会精英阶层。拥有这所明星中学的教育背景,人生之路可谓光明。我的家境还算富裕,父母有财力让我接受最好的私立教育,这使我充满了安全感。奇怪的是,我刚刚进入中学,就觉得与那里格格不入。那里的老师、同学、课程、校园、社交乃至整个环境,都让我难以适应。似乎除了努力学习,以便开拓美好的未来,我没有任何选择。经过两年半的努力,我益发觉得生活失去了意义,情绪也更加消沉。最后一年,我几乎整天睡觉,仿佛只有睡觉才会感觉舒适和自由。现在回想起来,我当时整天昏睡,可能恰恰是我在潜意识中,为即将到来的跨越做出准备。

在三年级春假,我一回到家,就郑重地向父母宣布:“我不打算再回那所学校了。”父亲说:“你不能半途而废。我为你花了那么多钱,让你接受那么好的教育,你不明白放弃的是什么吗?”

“我也知道,那是一所好学校。”我回答说,“可是,我不打算回去了。”

“你为什么不想法去适应它呢?为什么不再试一次呢?”我的父母问。

“我不知道,”我沮丧地说,“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讨厌它。我只知道,我再也无法忍受下去了。”

“既然这样,那你告诉我们,你到底打算怎么办?你好像没把将来当一回事。你有什么样的个人计划呢?”

我依旧沮丧地说:“我不知道,反正我再也不想去上学了。”

父母大为惊慌,只好带我去看心理医生。医生说我患了轻度忧郁症,建议我住院治疗一个月。他们给了我一天时间,让我自行做出决定。那天晚上,我痛苦不堪,第一次有了轻生的念头。既然医生说我患有轻度忧郁症,那么住进精神病院,就似乎是合情合理的事。

我哥哥在那所学校很适应,为什么我却不行呢?我清楚无法适应学校完全是自己的责任,我顿时觉得自己是低能儿。更糟糕的是,我觉得自己和疯子没有两样。父亲也说过,只有疯子才会放弃这么好的教育机会。回到艾斯特中学,就是回到安全、正常的环境,回到被社会认可、对个人前途有益无害的王国。可是,我的内心告诉我,那不是适合我的道路。就眼下看来,我的未来非常迷茫,充满了不确定的因素。放弃上学,势必给我带来意想不到的压力,我该怎么办呢?我执意离开理想的教育环境,是不是果真精神失常了呢?我感到害怕。

就在沮丧的时刻,仿佛神谕一般,我听到一种声音,一种来自潜意识深处的声音:“人生唯一的安全感,来自于充分体验人生的不安全感。”这声音给了我莫大的启示,尽管我的想法和行为与社会公认的规范不相吻合,甚至使我看上去像个疯子,但我应该选择自己的路,于是,我终于安然睡去。第二天一早,我就去见心理医生,告诉他我决定不再回艾斯特中学,我愿意住进精神病院。就这样,我纵身一跃,进入了未知的天地,开始了我的独立人生,自行掌握我的命运。

其实,在生活中,每天都要经历不同的变化:不同的人、不同的事件、不同的感觉,对于心灵而言,这都是极好的滋养。心智的成熟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经历过各种小步跳跃,偶尔也会出现意想不到的大步跳跃。上述案例中的“我”离开艾斯特中学,无疑是告别传统模式的价值观。很多人从未有过大规模跳跃,也就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成长。尽管他们看上去像个成年人,心理上却仍对父母有很大的依赖性。他们沿袭上一代的价值标准,做任何事都要得到父母的“批准”,即使父母早已离开人世,他们心理上仍旧难以摆脱依赖的情结,从来不能真正主宰自己的命运。

心智的成熟,除了突破自我界限,还需要自尊自爱。原因是:首先,敢于追求独立自主,本身就是自尊自爱的体现。只有尊重自己,才不愿得过且过,只有尊重自我的个性和愿望,才敢于冒险进入未知领域,才能够活得自由自在,且使心智不断成熟,体验到爱的至高境界。我们成家立业、生儿育女,绝非仅仅为了满足他人的愿望。放弃真正的自我,我们就无法进入爱的至高境界。至高境界的爱,必然是自由状态下的自主选择,而不是亦步亦趋、墨守成规,不是被动消极地抗拒心灵的呼唤。

自尊心的成败论

自尊自信是人们最重要的心理素质,人贵有自尊。小时候,学校就教给每个学生要培养自尊心,要维护自我的尊严,因为它是我们获取成功和快乐的源泉。

在一所中学里,老师以入学时的成绩作为依据,将刚刚入学的初一年级的学生分为两类:快班和慢班。但是这位老师却把分数较低的同学分到快班,而把分数较高的同学分到慢班,并且对学生讲快班是成绩较好的同学,而慢班则是成绩比快班稍差一点儿的同学。

学期结束时进行的一次期中考试中,结果大大出人意料,在同样的教学水平下却发生了很奇怪的事情:分到快班的同学平均成绩超过了慢班。也就是说,入学时成绩靠后的学生在半学期后的成绩明显超过了入学时考高分的学生。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令人吃惊的事?原因很简单,这就是自尊心的威力。那些分到快班的同学有了学习的信心,于是拼命地学习;而慢班的同学却真的认为自己以为比别人差,低人一等,他们的自尊心受到了打击,于是产生了自卑感,因此学习也就没有什么动力。

生活中,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的理想来设计不同的人生规划,或者说被动地规定要实现一定的目标,但在实现的过程中总会遇到种种困难,一旦失败,我们就感觉到自尊心受到强烈的打击,并为自己的失败感到羞愧。但很少有人知道,自尊心是导致失败和产生羞愧的原因。所以我们一定要了解自尊心是什么,有什么作用,这样才不会失败。

自尊是一种觉得自己能够应付生活中的基本挑战,值得享受快乐的感觉。它有两个组成部分:能力感和价值感。这两者都很重要,缺少其中的任何一个,自尊就会很低。我们每一个人都会做出对自己的评价,有赞许也有批评,自尊则表达了一种对自己赞许的态度,标志着个体对自己能力、身份、成就、价值的信心,它也是对我们价值的评判,往往通过个人对于自我的态度表现出来。相比于自我赞许,大多数人更喜欢依靠他人的赞许来维持自己的自尊:如果得到他人的赞赏,他们就会感到无比自豪;若是遭到他人的否定,那么他们将感到沮丧和悲伤。其实,这不是真正的自尊,也并不能带来成功和快乐。

缺乏自尊常常会导致焦虑,这还不是自然的焦虑,比如说你从极高处往下看时会产生焦虑,这很自然,因为这是人的天性。不健康的焦虑,指的是那些毫无缘由的焦虑,我们可以称它为自尊焦虑。比如你半夜突然醒来感到毫无缘由的焦虑,或者日常生活中经常感到一种焦虑感或恐惧感,却不明白是为了什么,这通常是缺乏自尊的表现。若是我们时刻关注自己,时常在评估自己,一旦对自我的评价显示不够格或者很低,通常就会导致抑郁和焦虑。

在某种程度上,我们觉得成功会降低自尊。每次我们获得成功或者被表扬,我们的自尊就会增加。但很快,它又回到了最初水平甚至更低,为了重新提升它,我们就需要比以前更多的表扬。这就好像推石头上山,我们努力将石头从山脚推到了山顶上,可能还没来得及高兴,石头就从山顶滚到了另一边的山脚下,甚至是更深的山沟里。

很少有人不会在这样连续的挫折中感到自尊心受伤,这就是人生的真实状况:人生无常,一个人不可能永远在高处,也不可能永远在低处,他不是在攀高,就是在下滑。如果你只想攀高,不要下滑,那么你就没有获得真正的自尊,也终究要失望,终究要使自尊心受挫。

如何拥有正确的自尊心?我们需要诚实地省察自我,评估你现处何地以及要往何处去,永远不需要担心我们会被拒绝、被遗弃,完全地了解自己、爱自己,坦然自在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