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透视身心,领悟生命的真谛
第一章 心灵本没有密码
心灵是生活最好的导师,遵循自我心灵选择的人,都在显示真实的自我本质。真实的自我本质是没有任何虚假装饰的,也是绝对遵守尊重每个生命体和个人的自由意志的,自然不会强加、不会伤害,也不会胁迫他人,即使给予爱也是如此。
什么是心灵
在古希腊时代,人类就开始探讨有关心灵的问题。苏格拉底强调人有灵魂,而且它与肉身完全不同且可以不朽。他甚至提出“绝对灵魂”的概念,以表明对人类在肉体之外的另一种存在的坚信。对此,苏格拉底有过如下的表述:灵魂通过追随理性和做哲学的永久伴侣来免除欲望,它通过对真实的、神圣和不可推测的事物的沉思来汲取灵感……当肉身消亡后,灵魂可以到达一个与它自身性质相关和相同的地方,并在那里获得不朽。
这是一段来自2500多年前的语言,却如此清晰地解析了我们许多人至今仍认知模糊的心灵世界。你不能不惊讶人类先哲们对于宇宙真理的探索和求知精神——他们在更早的时候就已经到达了我们迄今仍难以抵达的高度。如果将苏格拉底对于灵魂的表述结合我们所讨论的类物质理论来进行一番推论与解析,将可以得出一些有趣并有意义的结论。
首先是苏格拉底所提出的“理性和哲学”的概念。他明确指出这种“理性和哲学”是人类灵魂的追随方向,也就是说,人类灵魂这种类物质在未能与“理性和哲学”结合时,将呈现出一种方向和价值缺乏的自然态,也是人类灵魂的一种原生态。在这里,“理性”表现为宇宙精神的本体,而“哲学”则是灵魂对于“理性”的认知。灵魂追随“理性和哲学”并结合则可体现出灵魂的升华,它象征灵魂获得的拯救和苏醒,同时亦将产生出对人类自身能量的提升和命运的改变,并发挥出人类在类物质领域的创造力——更进一步理解,对于“理性和哲学”这一概念,我们可视其为人类对类物质世界的存在规则的认识与获取的途径,同时更是一种人类对类物质的应用方式。
而“欲望”概念的提出,则可以清晰地视为苏格拉底所指出的物质世界对人类灵魂的困囿和纠缠。在这里,“欲望”是一种俗世中的物质态的生理欲望而非灵魂本身。从这一方面可以看出,苏格拉底与东方先哲们在思想上的完全相似性——节制并控制欲望以获得灵魂向宇宙真理归依的解救,注重精神而轻视物质,并将物质视为一种过犹不及的灵魂升华的限制。反过来,我们又可以推论出类物质世界之于物质世界的某种平衡关系:过多的物质欲望将阻止人类对于类物质的认知。依据苏格拉底对于“欲望”的态度,我们还可以进一步推导出人类在面对物质世界时应具的一种正确态度,这种态度便是“节制”。我们所看到的达摩面壁以及先哲们的清心寡欲,事实上只是一种形式,实质都是通过对物质和欲望的“节制”而达成灵魂对于宇宙精神本质的感悟。
现在,我们再看看“真实的、神圣的、不可推测的事物”。这些事物是古希腊人,同时也是整个人类在童年期对于客观世界的一个基本认识,这种产生诸如“神圣”的认识也表现出人类对于世界和宇宙的认知心态:敬畏加客观的态度——这种客观完全基于客观世界的强大和真实。更深一步理解,我们还可以得出以下的结论:对人类而言,客观世界允许其可见与可触的,往往是基于人类自身的条件而非客观世界的条件。这意味着几乎所有的人类认知大都由“人择原理”而来,所以人类对于类物质世界则难以感验,或是很难产生统一的认知共识。正因为类物质世界也同样客观存在,所以才会出现“不可推测”的认知判断。
“不可推测”的详义应该这样来解析:一方面是类物质事物存在的前提客观性,而另一方面是人类对这种存在认知的不可知性——这似乎成了一个一直困绕人类的认知悖论(在人择原理的前提下)。因此,即便是对类物质世界有所感悟,但在更多的时候,这种感悟大多仍以人类的疑窦表现出来(已将人类处于客观物质世界领域的未认知的事件排除在外)。
或许正因为如此,苏格拉底才把“沉思”推崇为人类面对世界,尤其是面对那些“不可推测”的客观存在所应采取的态度和方法。这种方法便是认知心灵的正确方式,也是人类应该在认识类物质态中使用的正确方法。
灵性的觉醒
什么是灵性?灵性就是开悟,就是苦难的终结。一位大师曾这样描述过这一体验:
以前,我一直追求完美,对自己身上的很多缺点都不满意——我讨厌自己、憎恨自己,内心有一种被撕裂的感觉。因此,我长期焦虑不安,陷入了深深的忧郁。有好几次我都想自杀,结束这不完美的生命。
一天,夜深人静之时,我一个人独自坐在家中,脑海里不断闪现一个念头:“我要结束自己的生命!”就在我快要崩溃的时候,突然,我感觉到我的意识似乎跳出了自己的身体,它游荡在身体之外,近距离地对着我的躯体说:“我是谁?自己又是谁?”接着,我的大脑一片空白,思维似乎已经停止,剩下的只有感觉。我感觉自己的体内有两股力量在飘浮、翻滚,它们想要融汇在一起。我感觉到自己在一片黑暗中滑行,开始还有些恐惧,可后来感受到的却是一种从未有过的轻松,那是一种与世隔绝的宁静。
等我清醒过来、有了意识之后,我发现自己看待事物的方式彻底发生了改变。我知道那个想结束自己生命的“我”,是一个虚幻的我,根本就不真实;而那个差点被杀掉的“自己”,才是真实的。于是,我的内心变得完整起来,不再有被撕裂的感受;我完完全全接纳了自己,不再讨厌自己,心灵无比自由和喜悦。
很多戒酒成功的人都有过这样的体会:当他们承认了自己的不完美之后,当他们接纳了自己的所有缺点和优点之后,突然,心中就会涌出一股强大的力量,这股力量彻底改变了他们看待事物的角度。从这个角度,他们看到了一个崭新的世界,于是,心灵便获得了自由。
那么,如何才能让一个人的灵性觉醒呢?一位酒徒说出了其中的秘密:“害怕下地狱的人才需要宗教,去过地狱的人才会有灵性!”这位酒徒道出了一个伟大的真理:只有经历了苦难的人,才能体会到灵性;只有遭受了分崩离析之苦,心灵才能得到真正的宁静和慰藉——不经历风雨,难见彩虹。没在地狱中接受过炼狱考验的人,他们的灵性根本就不可能觉醒。
要让灵性觉醒,首先,我们就要承认自己的不完美,学会包容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正因为如此,那些犯过错误、历经苦难、去过地狱的人,他们的灵性才容易觉醒。相反,那些感觉良好、春风得意,仍怀揣追求完美幻象想法的人,根本就无法去感悟灵性。沙漠教士约翰·考罗保斯说:“如果看到有人一心想爬上天堂,你一定要抓住他的后脚跟,用力把他拽下来。”
灵性不在天堂,只在尘世,它深深地扎根于凡间,甚至在地狱。灵性总是降临到那些满身缺点,思想扑朔迷离、支离破碎的人的内心。这正如有人总结沙漠苦行僧的夸张做法时所用的一个意味深长的比喻——为灵性的觉醒,玩倒立的真理。
在人生的道路上,人们总会有这样那样的磕磕碰碰,总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挫折和犯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们不愿意去承认,不愿意去面对。人们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内心总有一种追求完美的情结挥之不去。人本身就不完美,但内心却渴望尽善尽美;心本已存有疑虑,却又期盼确信无疑;世上根本就没有无瑕的白玉,我们却在追求白玉无瑕。
霍高是希腊的一位神父,一天,他在亚索山上碰到了一位修道士。
这位修道士心情郁闷、痛苦,也很气愤。问他何以至此,他说:“你们看看我,到这儿都38年了,至今还没有过纯粹而完美的祈祷。”听完他的诉说,在场的人都觉得他真的很可怜。
这时,有一个人说:“这事儿听起来的确可怜。但可怜之处在于,经过38年的修行,他依然对纯粹而完美的祈祷情有独钟。”
这一幕既令人不安,又令人安慰:这位迷茫、痛苦的修士怎么也弄不明白,自己追求的“纯粹而完美的祈祷”正是他内心饱受煎熬的根源。然而,一位旁观者不仅理解了他的痛苦,还找到了他痛苦的根源——对完美不切实际的幻想。
人无完人,否认不完美,实际上就是否定自己。灵性来自疑虑、无助和失控,当人处于这样的境况之时,灵性便开始了绽放。
千百年来,很多作家和思想家均有过这样的境界,他们将灵感看作一种失衡、失序、破裂和纠缠不清的感受。大约2500年前,佛就说了四个字——苦海无边。为了解释这个“苦”字,佛用了一个词:dukka,意思是脱臼或车轴脱轨,暗示人自身的断裂和被撕扯。通俗地说,这就是人生的逆境。有意思的是,恰恰就是在这种最痛苦的时刻,人们的灵性开始了觉醒。所以,佛说,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不仅是佛,埃及的沙漠教士对人性的这种矛盾也非常清楚。这些苦修者走进沙漠,为的是寻得一方天地,去探索人类的本性,因为他们深信自己“已蒙救赎”。沙漠俨然成了他们研究人性的实验场。在今人的眼里,埃及的荒野和地中海的山丘遥不可及,然而,这些灵性大师们用内心的紧张和挣扎来解释人们的疏远感,他们的思想,至今仍在启迪着我们。
遵循心灵使命的召唤
人与人的差异很大,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天赋和个性,所以每个人不得不解决的问题之一,就是他们自己的独特性和与众不同,以及学会与别人相处时在这方面做出一定的妥协。
正因为与众不同,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特殊的才能和职业。生活中有大量多样性的道路可供我们选择。既然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我们就要做出自己的选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意愿,都有选择的自由,前提是不超越生物学的限制,不超出自己的能力范围。我们如果坚持询问自己的心灵,就会洞悉自己该作出的选择,也将能够为自己选择一条正确的道路。这种遵循心灵的意愿作出的选择,就是心灵赋予我们的使命。
使命的本义是召唤。在每个人的心灵最深处,一定有某种东西在召唤他,比如我们常说的理想。心灵对人的召唤多种多样,有些人的召唤是成为家庭主妇,而有些人则是成为律师、科学家或广告公司经理。而且,心灵的召唤不是一成不变的,在给出一个召唤之后,心灵还会有后继的召唤,职业变动的想法正是基于这种后继的召唤——有些人会很快发现自己的职业在某方面不适合自己,有些人则花费数年甚至一辈子来逃避他们真正的使命。
2001年5月,美国内华达州的麦迪逊中学在入学考试试卷上出了这么一道题目。比尔·盖茨的办公桌上有5只带锁的抽屉,分别贴着财富、兴趣、幸福、荣誉、成功5个标签。盖茨总是只带一把钥匙,而把其他的钥匙锁在抽屉里,请问盖茨带的是哪一把钥匙?其他的4把钥匙在哪一个或哪几个抽屉里?
一位刚移民美国的中国学生,恰巧赶上了这场考试,看到这个题目一下子慌了手脚,因为他不知道这到底是一道语文题还是数学题。考试结束后,他去问他的担保人——该校的一名理事。理事告诉他,那是一道职能测试题,内容不在书本上,也没有标准答案,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自由地回答,但是老师有权根据他的观点给一个分数。
中国学生在这道9分的题目上得了5分。老师认为,他没答一个字,至少说明他是诚实的,凭借这一点应该给一半以上的分数。
后来,这道题目被这个男孩发回了国内。他在信中对同学说:现在我已知道了盖茨带的是哪一把钥匙,凡是回答这把钥匙的都得到了大富翁的肯定和赞赏,你们是否愿意测试一下?说不定会从其中得到一些启示。
有一位聪明的同学登陆麦迪逊中学的网页找到了比尔·盖茨给该校的回函。函件上写着这么一句话:在你最感兴趣的事物上,隐藏着你人生的秘密。
每个人的兴趣都是来自内心的呼唤,我们称之为心灵使命的召唤,它是我们生存的本质和理由。只有为了自己的使命而活着的人,才能找到生命的快乐和意义。
基于内心的兴趣,我们喜欢做某件事,甚至有天赋做好它。但许多人并不一定听从心灵的召唤,当面对心灵使命的召唤时,他们常徘徊不定。
有一个事业成功的女子,拥有两个学士学位,当她33岁可能将为人母时,她经历了痛苦的彷徨:“以前,我从来无法想象自己会被某个人所牵绊。不管是男人或小孩。我一直在抗拒为他人负责,一直相信所谓的‘自由’就是靠自己的聪明、为满足自己的欲望而生活。我不要依靠任何人,也不要任何人依靠我。”
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位女子对自己之前所坚持的观点开始产生不确定与怀疑的感觉,对于生活,她慢慢有了全新的看法:“我发现自己被迫放弃自由的生活,开始喜欢相互依靠,我无法想象没有孩子的生活。我无法清楚地指出是什么力量推动我,去接受作为母亲与忠诚伴侣的新形象。当我停止抗拒对他人负责时,这种转变让我觉得非常自在。”
显然,心灵使命的达成虽然不一定能保证让人快乐,但它一定会给人带来安宁。我们每个人只要遵循心灵深处的独特召唤,最后都会成功(当然,这个成功不一定是刻板意义上的)。
让我们摆脱现实的困扰,倾听自己心灵深处的独特召唤,并履行自己的心灵使命吧。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在繁忙中体会出安宁,在忙碌中体味到幸福。
唤醒心灵的潜意识
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将人的意识分为意识和潜意识。意识指人在清醒状态时对自己的思维、情感和行为所能察觉的内容;潜意识指潜隐在意识层面之下的感情、欲望等复杂体验,因为受到意识的控制和压抑,所以是个体不能觉察的意识。
与意识一样,潜意识的心理活动也包括思维、记忆、情绪等,但不同的是这些心理活动不像意识中所进行的活动那样有条不紊和具有逻辑性,它是模糊且不能为人所察觉的,只能通过梦、口误以及其他一些方式间接地表现出来。尽管如此,这部分不被人所察觉的心理活动还是影响着人的行为。
现在,我们对于潜意识的研究还处在初级阶段。但据研究成果表明,如果将人类的整个意识比喻成一座冰山的话,那么浮出水面的部分就是属于显意识的范围,约占意识的5%。换句话说,那95%隐藏在水面之下的意识,就属于潜意识。
潜意识会依照我们心中所想的画面构成真实事物。潜意识无法分辨事情是真还是假、是对还是错,只要有明确的画面进入潜意识,潜意识就会立即想尽办法把这个画面转为“事实”。因此,如果你的潜意识里充满悲观和绝望,它就会影响到你的行动,带给你消极失败的结果。
有一个名叫杰瑞的男子,一天下班后,他不小心被关在一个待修的冰柜车里。杰瑞在冰柜里拼命敲打着、喊着,全公司的人都走了,根本没有人听得到。杰瑞的手掌敲得红肿,喉咙叫得沙哑,也没人理睬,最后只能颓然地坐在地上喘息。他很害怕,心想:冰柜车里的温度只有-18℃,如果再不出去,一定会被冻死……
他找来了纸笔,用发抖的手写下遗书。
第二天早上,公司的职员陆续来上班。他们打开冰柜车,赫然发现杰瑞倒在地上。同事们立即将杰瑞送去医院,可他已经没有生命迹象了。大家都很惊讶,冰柜车的冷冻开关并没有启动,这巨大的冰柜车也有足够的氧气,但杰瑞竟然被“冻”死了!
我们当然可以肯定杰瑞并不是死于寒冷,而是死于他内心的冰点,他在潜意识里给自己判了死刑。所以,我们可以推断出影响一个人成败的因素,不单单在于外界的环境,还在于自己的潜意识。
如果我们能够积极地运用潜意识,则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甚至创造出奇迹来。
耶茨太太由于心脏不好,一年多来都躺在床上不能动,一天得在床上度过22个小时,最长的旅程是由房间走到花园去进行日光浴。即使那样,也得靠女佣的扶持才能走动。
但是后来她却重新恢复了健康,她说:“我当年以为自己的后半辈子都要卧床了。如果不是日军来轰炸珍珠港,我永远都不能再真正生活了。
“发生轰炸时,一切都陷入混乱。一颗炸弹掉在我家附近,震得我跌下了床。陆军派出卡车去接海、陆军军人的妻儿到学校避难。红十字会的人打电话给那些有多余房间的人。他们知道我床旁有个电话,问我是否愿意帮助联络中心。于是我记录下那些海、陆军军人的妻小现在留在哪里,红十字会的人会叫那些先生们打电话来我这里找他们的眷属。
“很快我发现我先生是安全的。于是,我努力为那些不知先生生死的太太们打气,也安慰那些寡妇们——好多太太都失去了丈夫。这一次阵亡的官兵共计2117人,另有960人失踪。
“开始的时候,我还躺在床上接听电话,后来我坐在床上。最后,我越来越忙,又很亢奋,忘了自己的毛病,我开始下床坐到桌边。因为帮助那些比我情况还惨的人,使我完全忘了我自己,除了每晚睡觉的8个小时,我再也不用躺在床上了。我发现如果不是日本空袭珍珠港,我可能下半辈子都是个废人。我躺在床上很舒服,我总是在消极地等待,现在我才知道,那时,潜意识里我已失去了复原的意志。”
正是因为珍珠港事件引发了耶茨太太潜意识里强烈的求生欲和爱心,这种积极的动力使她最终战胜了病魔,又重新站了起来。由此可见,潜意识的力量是多么巨大。
但现在我们对于潜意识的开发也仅仅是冰山一角,就算是像爱因斯坦、达·芬奇、爱迪生这样卓越的天才人物,一生中也不过运用了他们潜意识力量的2%。潜意识大师摩菲博士说过:“我们要不断地用充满希望与期待的话与潜意识交谈,于是潜意识就会让你的生活状况变得更明朗,让你的希望和期待实现。”
所以,不论才智的高低、背景的好坏,也不论理想看起来多么高不可攀,只要懂得善用这股潜在的能力,任何人都有可能将自己的愿望实现。潜意识如同一部万能的机器,任何切合实际的愿望都可以被实现,但需要有人来驾驭它,而这个人就是你自己。只要你有心控制,只让好的印象或暗示进入潜意识就可以了。只要我们不被负面的事物所支配,而选择有积极性、正面性、建设性的事情,我们就可以左右自己的命运。
其实,我们现在生活的一切,都与我们潜意识有关系。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是我们潜意识中各种思想和观念造就了现在的我们。如果你想要摆脱平凡、走向卓越,就要改变自己的潜意识,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所拥有的这股潜在的能量。
相信你的第六感
目前很多人都相信心灵感应的存在,认为具有心灵感应能力的人能够将某些讯息透过普通感官之外的途径传到另一个人的心中。同时,有很多人都相信人具有第六感,而且第六感可以帮你获得各种心灵感应,即使这种超感官知觉现在可能还处于沉睡状态,但它一定存在。
第六感是与心灵感应相通且类似的,一种觉知与预见事物的能力。第六感是人们与生俱来的内心天赋,无论你是否相信它,你都是一个受大宇宙引导的具有灵性的人。拥有六种感觉并且相信心灵感应的人深知这一点,而那些漠视心灵感应、只具有五种感觉的人对此却无法理解。所以,如果你希望以更高级的方式生活,那么,当你的灵感对你低语时,不要感到疑惑;当你接收到自己的第六感时,不要忽视它;而当你的心灵感应被激活时,接受和珍惜它们吧。
首先,你得转变自己的态度。不要和那些五感人一样,觉得六感人不是疯子就是怪人,更不能因此把第六感锁在你的生活大门之外。即便是著名的列奥纳多·达·芬奇,也曾被他周围的五感人视为疯子,托马斯·爱迪生和沃尔特·迪士尼也都有过类似的遭遇。当然,如今世人的观点已经改变了,这些具有伟大创造力和灵感的天才也得到了认可,但是五感人仍一如既往地贬低第六感,因为他们自私的小我害怕第六感会动摇它们的支配地位,因而要竭尽全力维护其支配权。如果你无意中发现自己具有心灵感应,不要害怕被视为怪物,你倒该为此而高兴,因为这意味着你正在超越五感法则,正在进步。
其次,只有了解你为什么要听从自己的心灵感应,才能真正拥有六感生活。六感人都明白,听从自己的心灵感应可行而且有效,能让你少浪费时间,因为你的心灵感应与你生活的点点滴滴息息相关,它甚至可以改善你和生活的关系。最重要的是,相信你的心灵感应可以为你排忧解难——只凭这一点,就足以鼓励你去唤醒第六感,运用第六感。
碧雅和丈夫决定卖掉他们在俄亥俄州代顿市的大房子,搬到附近小一点的联排住宅去。因为这对夫妇的孩子都已长大成人了,所以他们俩想住在一个相对便宜而又自在点儿的地方。“我唯一不希望的事情,”碧雅说,“就是不停地把我的房子展示给陌生人看,我希望可以一劳永逸地卖掉房子,不要别人到我家里来品头论足、讨价还价。”
碧雅参考了心理师的建议,并仿效六感人的做法,把问题交给了她的心灵向导,不再为此操心。她原本就不喜欢公开讨论自己的私事,但第二天早上,她有一股冲动,想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她家的新清洁工洛丽。所以,当洛丽到来时,碧雅听从了自己的心灵感应,向洛丽诉说了她和丈夫关于卖房子的想法。
“哦,天哪!”洛丽大叫起来,“简直难以置信!昨天,我的另一位雇主正托我在附近帮她找一所房子呢。以她的品位,我敢打赌,她一定会爱死你这座房子的。”
真是机缘巧合。那天,洛丽让两个不相干的陌生女人建立了联系,这真是一桩两全其美的妙事——事实上,这所房子基本上通过电话交谈就卖出去了。碧雅在一天之内就吸引到了一个解决问题的好办法,她所做的只是做一个好的六感学生,相信而不是怀疑自己的心灵感应。
碧雅很开心,但一点也不惊讶。五感人洛丽面对所发生的事情却瞠目结舌,因为洛丽已经习惯把生活复杂化了,这种心灵感应的神奇效果让她迷惑不解。但碧雅并没觉得整件事情有何特异之处,因为她本来期望的就是这种因缘巧合。毕竟,这就是第六感的运作方式。碧雅对此所说的只是“谢谢”。那一天,她完全迈进了六感生活的大门。
梦只是被压抑在心灵深处的潜意识
梦是潜意识的窗口,潜意识经常会在睡眠时间开启窗口,以便于让你自己多了解一些自身潜在的、未能察觉的问题。
提起潜意识,人们可能会觉得生疏。其实,它无时不在伴随着我们。做一个最简单的比喻,在我们的大脑里,白天我们拥有一个清醒的世界,而夜晚却被黑色笼罩着,这个黑夜是混沌不清的世界,就相当于我们所说的潜意识。
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潜意识没有时间、地点和是非对错之分,它像一个婴儿一样对法律、伦理和禁忌一无所知,总是想方设法去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不顾道德、伦理的约束。潜意识经常被压抑着,不被允许进入意识,但它可以通过适当的乔装进入人的梦境。
弗洛伊德认为:梦既不是什么“神谕”,也不是毫无意义的精神废料,而是被压抑在心灵深处的潜意识活动的最普遍、最重要的表现。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那些被压抑在潜意识领域中的愿望、情绪并不是静止不动的,它们总是想方设法寻找表现的机会。人在睡眠中,有意识的活动减弱了,对潜意识的压抑也减弱了,潜意识的愿望就会乘机跑出来,表现为梦境中的种种活动。所以弗洛伊德说:“梦是愿望的满足。”
例如,某人有偷窃冲动,但意识是明辨是非的,它不能接受这种想法,于是便将这些冲动掩盖起来,逐渐进入潜意识里。这些观念虽然从意识的认知上被隐藏了,却仍然在心理的底层不受意识控制地、有力地活跃着,于是它们就在意识活动减弱的睡眠时刻出现在人的梦中——梦见自己正在偷东西时被人发现,自己转身就跑,可不论怎样,自己总是跑不动。追来的人越来越近了,刚要抓住的时候,自己突然惊醒……
梦之所以荒谬,是因为梦中情节的演变完全不符合我们意识生活中的逻辑法则与因果关系。然而,梦却为我们展现了另一种思考方式,即“原本思考”。原本思考有两个特征:一是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任何事物均可以跨越时空的藩篱而发生关系;二是思考的方式受情感与欲望的支配而进行,不依逻辑的前因后果来推论。
在弗洛伊德眼中,梦是一种精神现象,是一种心理活动,是一种愿望实现,是清醒状态下精神活动的延续。梦并非空穴来风,亦非毫无意义,也不是意识昏睡,而是被压抑的愿望经过伪装的满足。弗洛伊德认为,梦不像其表面显示的那样,只是一堆毫无意义的表象,它是通向潜意识的捷径,是打开人格最深层的钥匙。通过对梦进行分析,可以揭示出被人压抑到潜意识中的事件。因此,梦是通往潜意识的大道。
梦以幻觉和伪装形式表现被压抑的内容,它使不为人承认的愿望获得部分满足。梦的来源是潜意识,意识的愿望只有得到潜意识中相似愿望的加强,才能成功地产生梦。每个梦都是愿望的实现,即以伪装形式表达或满足某种潜意识的欲望。
梦作为潜意识的一种表达方式,只要做出正确的解释,就一定会给做梦者带来有益的信息,这些信息能够滋养心灵、促进心智的成熟。这些信息会以各种形式出现,也会给我们多方面的提示——可能会提醒我们小心掉入陷阱;可能为某些难以解释的问题提供答案;也可能在我们自认为正确时,这些信息明确地暗示我们是错的,而在我们认为自己可能错误的时候,它们则可能给我们勇气,让我们确信自己是对的。有时候,我们的梦还会提供意识思维缺少的关键信息。我们迷失方向时,它们会成为前进的向导;我们犹豫不决时,梦会给我们正确的指引。
一位心理医生曾说:“在梦中,我们更真实。梦是潜意识的展现,而潜意识永远不会欺骗我们。相反,为了感觉好一点,我们的意识会故意欺骗我们。”“不要羡慕从不‘做梦’的人,梦是潜意识的完美展现,是我们了解自己潜意识的最便捷的通道,那些从不做梦的人,就失去了和自己的潜意识进行沟通的机会。”而和潜意识进行沟通的价值在于:潜意识从不欺骗我们,而意识却会制造种种迷雾——这些迷雾可能让我们在短时间内感到很舒服,却经常会把我们引入更深的陷阱。
要吹散意识的迷雾,做梦是最好的途径。更重要的是,梦富有洞察力和创造力。学习聆听你的梦吧,你可以从梦中找到人生中许多事情的答案。
善待心灵,保持心灵的温度
每天我们都会见到或听到修养心灵、安抚心灵以及类似的字眼,那么心灵究竟为何物?就人类的心灵而言,它不是我们的头脑,它也不是我们的心脏。总之,它不是我们的肉体,然而,它就在我们的头脑里,在我们的心脏里,在我们的每一寸肌肤里。
人类的心灵是一个场,一个生命场,这样的场有一个能量聚集的中心,它是随着作为个体的生命的诞生而诞生的。心灵有属于它自己的组分及功能,就如同头脑有它自己的组分与功能一样,但它们并不是同一种事物,心灵也不是人们通常所认为的那样是头脑的一种功能。并且同肉体一样,心灵有着属于自己的成长与发育的过程和规律,然而它并不随着个体的成熟而自然成熟。我们的心灵要在复杂的社会活动中备受煎熬,还要在人性与人性的搏击中、在激烈的矛盾中作出决定。通常,我们的心灵极其脆弱,因此常常上演一幕幕人间悲剧。
芳龄16岁的印度高中生辛吉妮·塞古塔天生丽质,平素酷爱歌舞,曾出演过多部孟加拉语电影,是个人见人爱的天才美少女。有一年,她参加了加尔各答市孟加拉语电视台举办的一场歌舞真人秀大赛,经过长达3天的白热化较量,辛吉妮一路过关斩将,从数百名参赛者中脱颖而出。
然而在两个月之后的决赛中,意外发生了。当辛吉妮表演完毕时,主席台上的一名“毒舌评委”毫不客气地批评道:“你今天的表演无精打采,很差劲!”羞愤难当的辛吉妮仿佛遭遇当头一棒,只见她久久地呆立在那里,接着昏倒在地。工作人员将陷入昏迷状态的辛吉妮抬上担架,用救护车送往当地医院抢救。经过输氧等紧急处理,辛吉妮慢慢苏醒了过来,可是目光失神而又无助。
据辛吉妮的同校伙伴、同样参加此次比赛的阿比拉介绍,辛吉妮此前在一次校内比赛时,也曾出现过类似的情况,当时医生曾建议她不要继续参加如此激烈的比赛。阿比拉同时指出,辛吉妮发挥失常还与其父母亲对她的期望值太高有很大关系。
后来,辛吉妮的情况急转直下。她先是失去了语言能力,接着连四肢也无法动弹。更让人伤心的是,她仿佛得了失忆症——不仅对自己曾经出演过的电影无动于衷,甚至连家人和家中所有物品的名称都回忆不起来!
在上面的故事里,辛吉妮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状况,是因为她的心灵“破碎”了。心灵破碎的诱因不一定是负面的,它也可能是正面的,清代著名作家吴敬梓的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中的范进中举就是典型的案例。
我们的心灵如此脆弱,心灵不平,可能危及前途和命运;心灵平静,则会使自己受益终身。心灵总需要安慰,因此,认识心灵,善待心灵,追求美好心灵,是对自己生命的最好维护。
善待心灵,就要提高自己心灵的温度,因为人生的状态是由自己心灵的温度决定的。
一位老教授在学生毕业前的最后一节课上说:“这是我给你们上的最后一堂课,希望你们记住这堂课。”教授说着取出一个玻璃容器,注入一半清水,然后把盛水的容器放进冰柜里说:“现在我们将它制冷。”不久,容器里的水凝结成晶莹剔透的冰块。教授说:“0℃以下,这些水就成了冰,冰是水的另一种形态,但水成了冰,它就不能流动了。”
“现在,我们来看水的第三种形态。”教授边说边把盛冰的玻璃容器放在点燃的酒精炉上,冰渐渐融化成水,后来沸腾成一缕水蒸气。没过多久,容器里的水蒸发净了。教授关掉酒精炉,说:“谁能说出这些水到哪儿去了吗?”学生盯着教授,他们不明白学识渊博的教授为什么给他们做这个最简单的实验。
教授口气一转,严肃地说:“水有三种状态,人生也有三种状态。水的状态是由温度决定的,人生的状态是由自己心灵的温度决定的。”教授接着说:“假若一个人对生活和人生的温度是0℃以下,那么生活状态就会是冰,他的整个人生也就只有脚下那点地方;假若一个人对生活和人生抱平常的心态,那么他就是一滴常态下的水,能流进大江大海,与大地相连;假若一个人对生活和人生是100℃的炽热,那么他就会成水蒸气,成为云朵,飞起来,不仅拥有大地,还能拥有天空,他的世界和宇宙一样大。”教授微笑地望着学生们问:“明白这堂最简单的实验课了吗?”
0℃心灵冰封的不只是人眺望的目光,常温心灵也并不是不求上进的怯懦,100℃沸腾的心灵更不仅仅是心头的温暖,心灵的温度与我们的人生息息相关。怀着有温度的心灵生活,你将发现这个世界更加美好。
遵从兴趣的引导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意思是说,学习知识或本领,知道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接受得快,爱好它的人不如对其有兴趣的人接受得快。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也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那么,什么是兴趣呢?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兴趣是指个体以特定的事物、活动及人为对象所产生的积极的、带有倾向性和选择性的态度或情绪。每个人都会对他感兴趣的事物给予优先注意和积极地探索,并表现出心驰神往。因此,兴趣才有变无效为有效,化低效为高效的神奇力量。
一个在海关工作的小职员虽然每天都拼命干活,但是他一点也不喜欢自己的工作,为了生计他不得不压抑自己的情绪,但最后他还是被老板解雇了。他悻悻地回到家中,询问妻子以后怎么办。妻子告诉他:“被解雇了不是很好吗,反正你也不喜欢做小职员,现在你可以有大把时间做你真正喜欢做的事情了。”这时他才想起来,自己一直最喜欢写作,可是因为以前上班太忙,根本就顾不上。
从那以后,这个小职员就像上班时候一样拼命地在家里面写作,但是心情比在海关上班时轻松愉快多了。他看着自己写下的每一个字,心里充满了成就感。他就这样快乐地不停写作。终于,一部令世界文坛都震惊的宏篇巨著——《红字》诞生了,而这部文学巨作的作者就是那个海关小职员——霍桑。
兴趣能使我们真正爱上自己的所作所为,这就是兴趣能够促使人们成功的关键。对于一切事物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动力,它远远超过责任的力量。如果去做自己不感兴趣的事,那么我们的内心就会有抵触情绪,就不会发自内心地去从事它、观察它并积极思考,而只会勉强敷衍,这并不是真正的做事。然而,当我们对一件事情由衷地感兴趣,那么我们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并且把快乐和自己喜爱的事物结合在一起,内心就不会矛盾,存在及行动就得到了统一。总之,我们应该做自己喜欢的事,并用最灵活的心智去观察它、理解它、觉知它,然后产生对它的爱——只有在这种状态中做事,我们才能够成为快乐、成功的人。
在看到兴趣巨大的正能量后,我们需要发现自己的兴趣——不是应该感兴趣的事,而是由衷感兴趣的事。应该感兴趣的事,也许是我们的父母、老师强加给我们的事情,也许是社会上那些看起来能让我们名利双收,但不能使我们的内心增长智慧的事情。而由衷感兴趣的事,则是那些能让我们发现自我的事情。如果对一个事物感兴趣,我们不仅会怀着极大的激情和热爱去积极和它接触,而且还能够在与之接触的过程中不断发现自己各个方面的感受与需求,譬如喜怒哀乐。如果遵循兴趣的引导,我们的心是完全放松的、自由的,没有任何束缚,也不被欲望和依赖所占据,因此不会产生任何的抵触、矛盾和恐惧。
但是,真正的兴趣并不那么容易被发现,因为人们很多时候有很多事都想做,所以不容易弄清楚自己真正喜欢做什么。很多人都想当工程师、想当经理、想当飞行员,想自己开公司创业,想当出名的演员、大歌星,想当艺术家、诗人、画家。我们很难分清这到底是自己真心喜欢的事情,还是迫于社会压力才对这些事情产生兴趣。
如果找不到自己真正喜欢的事业,我们会感到压抑、不安,整个人生就好比荒废掉一样,做什么事情都不顺利。如果本想成为作家,却阴差阳错地蜗居在办公室里做了小职员,那么我们的整个人生将在抱怨声中抑郁度过。如果已经成了一名律师或商人,可在内心里仍然强烈地想成为画家,那么在余生中我们就会变成一个既无趣又疲倦的人。这样,不仅我们自己被毁了,同时也为周围的人带去无数的痛苦和折磨。
正确的教育和积极的思考,应帮助我们发现自己对什么最感兴趣,而且还要教会我们如何去考察那样做是否值得。如果我们已经清楚了什么是自己最感兴趣的事,并且为之献上自己的整个生命,我们的存在和行为就完全合一了,那么我们的心中就不会有抵触和矛盾了。
让一切轻而易举
如果你潜心观察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你将会发现她的一切都毫不费力。草儿从不刻意地生长,它只是生长;鱼儿从不刻意地游泳,它只是在游而已;花儿也从不去刻意地开放,它们只是开放;鸟儿从不去刻意地飞翔,它们只是飞翔。这些都是它们的本性。地球没有刻意让自己绕着自己的轴心转,却不曾停止公转自转,这也它的本性所使。太阳的光辉是它的本性,星星的闪烁是它们的本性、孩子的快乐是他们的本性。
大自然总是在轻松自如的运转中体现智慧,它的每一项工作都丝毫不费力气,显然,它是在向我们传达一个生命的精神法则:采取最少量的行动和不对抗的原则,这也是一条和谐与爱的原则。大自然的智慧能够在不做任何努力的情况下不费吹灰之力地施展出来。它是非线性的、自发的、全面而富于营养的。当你与大自然和谐和一致,确实了解了你真正的“自我”之时,你就能利用最省力法则了。只要从自然中领悟到了并主动去运用这一法则,那么我们就能轻而易举地实现自己心中的愿望了。
当你的行动是由爱驱使的时候,你做事就会很省力,因为大自然是由爱的力量汇聚起来的。当你在谋求权利和妄想控制他人的时候,你就是在损耗能量。为了一己私利而贪财贪权,你就是对当下的幸福置之不理,而去追求虚幻的幸福,这也无异于切断了你的能量来源,并且阻碍了大自然施展它的智慧。但是,当你的行动是由爱驱使的时候,你的能量就会大大积攒,而你所积攒的这些能量会帮你创造出包括无尽财富在内的任何你想要的东西。
最省力法则包含了3个部分,这3个部分是我们实践“少劳多得”法则该遵循的原则。
第一个部分是接纳。接纳就是让你做出这样一个承诺:“我在今天遇到的任何人、任何情况、任何事件,是什么样的就是什么样的,我将接纳他们本然的样子。”这也就意味着,我们准备对即将面对的一切采取顺其自然的态度,因为整个宇宙中的一切事物都是自然而然地具有了它现在的样子。
第二个部分是责任。当你接纳了自己所要面对的事情或处境之后,责任就意味着你不会抱怨,并且尽力对它作出一个创造性的回应。所有的问题中都隐藏着机遇的种子,而意识到这一点能够让你接纳当前的状况,并且努力使事情向好的方向发展。
第三个部分是不做辩护。不做辩护就是说,面对与处理事情时,你的意识应该建立在不做辩护的基础之上,把说服或者劝说别人相信你的观点的念头消除掉。你身边的人把他们99%的时间都用在了为自己的观点做辩护上。如果你能消除这个念头,你就能将大量精力用在更有意义的事情上。
如果你能拥抱现在,感受每一个当下的喜悦和存在,体会每一个生命中是所蕴含的灵性光辉,你的欢乐会从内心源源不断地流出,你的内心将不再有怀疑,你所想之事将会梦想成真。放弃你的抵抗情绪,依据最省力法则,朝着轻而易举的智慧之路进发吧!当你把接纳、责任与不做辩护完美地结合起来的时候,你就能体会到生命无羁的能量之流了。
只有心知道答案
因果法则无时无刻不在生活中发挥着作用,它所讲的一切也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生活中我们常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显然,如果我们想收获幸福人生,就一定要学会播种幸福的种子。从这个角度来说,因果就是有意识的选择行为。
从本质上来说,每一个人都在生活中面临着众多的选择,都是拥有无限选择的选择者,每做出一种选择,都是在决定我们以后的人生。在我们做出的选择当中,有些是有意识地做出的,有些是无意识地做出的。做出有意识的选择,是我们理解因果法则以及最大限度地运用它的最好办法。
不管你承认不承认、喜欢不喜欢,你此刻的生活正是你过去所做出的选择的结果。然而不幸的是,许多人的选择是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做出的,因此他们不认为那是选择。假如有人辱骂你,你很可能做出受到伤害的选择;假如有人拍你的马屁,你很可能会做出接受奉承的选择……想一想,你的反应虽然是无意识的,但是它仍然是一种选择。人们可以意图伤害你,但是你也可以做出不受伤害的选择;人们可以恭维你,但是你也可以做出不买账的选择……换句话说,我们虽然是无数选择的抉择者,但是我们当中的大部分人却成了只能做出条件反射的人体器官,不断受到外界人和物的影响而做出对方可以预见的行为。
作为条件反射的结果,大多数人对外在环境中的刺激物都能做出重复的反应和可预见的反应。从表面上看,我们的反应似乎是被外在环境诱发的,可事实上我们却忘了,这些仍然是我们自己每时每刻里都在做的选择,只不过是在无意识中做出了这些选择而已。
如果你能在做出那些选择的时候见证一下自己所做的选择,那你的见证行动就把你从无意识中拉回到了有意识。这一有意识的选择和见证过程,对于将有意识的选择作为选择的常态,是有很大作用的。
在做选择的时候,你不妨先问自己两个问题:第一,我做出的选择会带来怎样的后果?第二,我做出的选择会给我和周围的人带来幸福吗?如果得到了肯定的答案,那你就大胆地选择吧,如果得到了否定的答案,请你立即终止这个选择。
当你做出决定的时候,你的身体能够体验到两种感觉:舒服和不舒服,它可能是很微弱的感觉,但是它确实存在于你的体内——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它存在于“心”。
唯有心知道正确的答案。人们认为心是情感丰富、多愁善感的,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心是有直觉的,它考虑问题的方方面面,探求事情的前因后果,明白事物之间的联系。心不在乎胜负,会对一切事物明察秋毫,也许有些时候心会显得不那么理性,但是它所拥有的计算能力比一切其他的理性思维都更加精准。
你可以利用因果法则来挣钱、创造更好的物质条件,让一切美好的东西源源不断地喷涌而至。但是,首先你必须能够清醒地意识到,你的未来是你此刻选择的结果,你越是能够做出有意识的选择,你就越能够为自己和周围的人做出自发而正确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