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人生苦难重重
清人王永彬在《围炉夜话》中讲:人面合眉眼鼻口,以成一字曰苦,知终身无安逸之时。他认为,两眉之草,眼横,鼻直,而下承口,乃“苦”也,这形象地揭示了人生中难免会有困苦忧患。的确,苦难是人生一种常态,是一种必然。只有勇敢地面对,我们的心智才会逐渐成熟。心智成熟之路就是一条接受苦难、直面苦难、解决苦难的荆棘之路。
苦难是人生的常态
人生必然苦难重重,这是事实,也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真理之一。它的伟大,在于我们一旦真正理解并接受它,就再也不会对人生的苦难耿耿于怀,就能实现人生的超越。
的确,苦难是人生的常态,它往往是伴随着我们的一生。幼儿时,苦难是我们学习走路时的点点滴滴;少年时,苦难是我们磨炼意志时的磕磕绊绊;青年时,苦难是我们打拼未来、实现梦想的曲曲折折;中年时,苦难是我们深陷困惑泥沼中的浑浑噩噩……
然而,大部分人却不愿正视苦难。遇到苦难的时候,他们要么怨天尤人,要么抱怨自己生而不幸。他们总是抱怨为什么有这么多的麻烦、压力、困难与自己为伴,并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命运偏偏让他、他的家人、他的部落、他的阶级、他的国家和民族吃苦受罪,而别的人却安然无恙,活得自由而又幸福。其实,他们之所以会抱怨苦难,是因为他们还不曾明白苦难就是我们观察与了解世界的方式,痛苦是生活对人的一种本质体验。
苦难连接着生活与命运,是孕育灵魂和生命的土壤,缺乏苦难的人生便会失去深沉与光彩。苦难让我们对生命的体验不再浮于表面,而是触到了本质,使我们体验到更深邃的人生境界。
著名散文家林清玄写过这样一个故事:
上帝有一天心血来潮,来到他所创造的土地上散步。
一位农夫说:“仁慈的上帝,这50年来,我没有一天停止过祈祷,祈祷年年不要有大风雨,不要有冰雹,不要有干旱,不要有虫害,可是不论我怎么祈祷,总不能样样如愿。”
上帝回答:“我创造了世界,也创造了风雨、干旱、蝗虫与鸟雀,创造了不能如你所愿的世界。”
农夫突然跪下来吻着上帝的脚:“全能的主呀,您可不可以明年允诺我的请求,只要一年的时间,不要大风雨,不要烈日干旱,不要有虫害?”
上帝说:“好吧,明年不管别人如何,一定如你所愿。”
第二年,果然如农夫的所愿,他的田地结出许多的麦穗,农夫兴奋不已。可等收割的时候,奇特的事情发生了,农夫的麦穗里竟是瘪瘪的,没有什么籽粒。
农夫含着眼泪跪下来,向上帝问道:“仁慈的主,这是怎么一回事?您是不是搞错了什么?”
上帝说:“我没有搞错什么,因为你的麦子避开了所有的考验,变得十分脆弱。对于一粒麦子而言,一些风雨、烈日是必要的,甚至蝗虫也是必要的,因为它们可以唤醒麦子内在的灵魂。”
人的灵魂也和麦子的灵魂一样,如果没有任何苦难的考验,人也只能是一个空壳而已。每一个人,出生后就开始面对各种考验,并开始收获——各种考验所带来的宝贵的人生特质。如果拒绝来自现实的一轮轮考验,时时幻想温煦的常态,那么他从一开始就输给了生活。
人生的通道往往是穿越卑微、困境和风雨而形成的,平凡者可以凭借经验,抓住机会,最先觉醒,最先锤炼,最先成熟,然后运用智慧的能力使自己变得伟大。那些普通的麦子尚能昭示不普通的生物延续哲学,一个人若能经受住苦难的考验,经历某些可贵的坚持,怎能不孕育出一些珍贵的人生积淀呢?
因此,只要我们敢于正视人生是由苦难构成的这一事实,并且以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它,就再不会被它困扰,反而会将它看成人生的瑰宝。
苦难,作为人生的消极面,人人唯恐躲之不及。然而它对人生的意义并不完全是消极的。苦难常常能够唤醒我们的灵魂。在通常情况下,我们的灵魂是沉睡着的,一旦我们感到幸福或遭到苦难时,它便醒来了。如果说幸福是灵魂的吟咏和歌唱,那么苦难便是灵魂的呻吟和抗议,在两者中凸现的都是对生命意义的强烈体验。如果把幸福当做支付的生命体验,那么苦难便是对它的积累。
多数时候,我们总是在为生活忙忙碌碌,无暇顾及生命的本质与内在的心灵。苦难能打断我们所习惯的生活,使我们忙碌的身心暂时停下来,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机会,迫使我们与外界事物拉开距离,回到了自己。只要我们善于利用这个机会,肯于思考,就会对人生获得一种新眼光。因此,苦难中一定蕴含着人生的珍宝。
唯有痛苦才能带来教益
生命是一次次的蜕变过程。唯有经历各种各样的苦难,才能拓展生命的宽度。通过一次又一次与各种苦难握手,历经反反复复的较量,人生的阅历就在这个过程中日积月累、不断丰富。
蝴蝶的幼虫时期是在一个洞口极其狭小的茧中度过的。当它的生命要发生质的飞跃时,这个天定的狭小的通道对它来讲无疑成了“鬼门关”,蝴蝶那娇嫩的身躯必须竭尽全力才可以破茧而出。许多幼虫在往外冲杀的时候力竭身亡,不幸成了飞翔梦想的祭品。
有人怀了悲悯恻隐之心,企图将那幼虫的生命通道变得宽阔一些。他们用剪刀把茧的洞口剪大,这样一来,所有受到帮助而见到天日的蝴蝶都不是真正的精灵——它们无论如何也飞不起来,只能拖着丧失了飞翔功能的双翅在地上笨拙地爬行!原来,那“鬼门关”般的狭小茧洞恰恰是帮助蝴蝶幼虫两翼成长的关键所在。穿越狭小的茧洞的时候,通过对双翅的用力挤压,血液才能被顺利输送到蝶翼的组织中去;唯有两翼充血,蝴蝶的双翅才有力量,才能振翅飞翔。人为地将茧洞剪大,蝴蝶的双翅就没有了充血的机会,从这样舒服的茧洞爬出来的蝴蝶便永远与飞翔绝缘。
人成长的过程恰似蝴蝶的破茧过程,在痛苦的挣扎中,意志得到磨炼,力量得到加强,心智得到提高,生命在痛苦中得到升华。当你从痛苦中走出来时,就会发现,你已经拥有了飞翔的力量。如果你不曾经受挫折,也许你就会像那些受到帮助的蝴蝶一样,萎缩了双翼,平庸一生。
有个渔夫有着一流的捕鱼技术,被人们尊称为“渔王”。依靠捕鱼所得的钱,渔王积累了一大笔财富。然而,年老的渔王一点儿也不快活,因为他3个儿子的捕鱼技术都极其一般。
于是他经常向人倾诉心中的苦恼:“我真想不明白,我捕鱼的技术这么好,我的儿子们为什么这么差?我从他们懂事起就传授捕鱼技术给他们,从最基本的东西教起,告诉他们怎样织网最容易捕捉到鱼,怎样划船最不会惊动鱼,怎样下网最容易‘请鱼入瓮’。他们长大了,我又教他们怎样识潮汐、辨鱼汛……凡是我多年辛辛苦苦总结出来的经验,我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他们,可是他们的捕鱼技术竟然赶不上技术比我差的其他渔民的儿子!”
一位路人听了他的诉说后,问:“你一直手把手地教他们吗?”
“是的,为了让他们学会一流的捕鱼技术,我教得很仔细、很有耐心。”
“他们一直跟随着你学习吗?”
“是的,为了让他们少走弯路,我一直让他们跟着我学。”
路人说:“这样说来,你的错误就很明显了。你只是传授给了他们技术,却没有传授给他们教训。对于才能来说,没有教训与没有经验一样,都不能使人成大器。”
人们往往把苦难看做人生中纯粹消极的、应该完全否定的东西。当然,苦难不同于主动冒险,冒险有一种挑战的快感,而我们忍受苦难总是迫不得已的。但是,人生中的苦难总是完全消极的吗?答案是否定的。
诚如美国开国先哲本杰明·富兰克林所言:“唯有痛苦才会带来教益。”一个成熟的人一定经历过许许多多痛苦,没承受过痛苦的人一定不会成熟。承受痛苦是走向成熟的必由之路,任何人都不能回避。如果一路都是坦途,那只能像渔夫的儿子那样,沦为平庸之人。
你还在遭受工作的折磨吗?
你还在遭受老板和上司的折磨吗?
你还在遭受失恋的折磨吗?
你还在遭受家人和师长的折磨吗?
你还在遭受病痛的折磨吗?
……
如果你现在还在遭受这样那样的折磨,你就该庆幸,因为命运给了你战胜自我、升华自我的机会。换一种眼光来看待这些折磨吧,感谢那些在工作和生活上折磨你的人,你就能不断提高自己,就会感到幸福。唯有以这种态度面对人生,我们才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
积极的痛苦是人生必须承受的
我们承认人生苦难重重这一事实,鼓励人们直面痛苦,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需要承受一切痛苦。痛苦按其性质和对人的意义,可以分为消极的痛苦和积极的痛苦两种。积极的痛苦对人有所裨益,是人生必须努力承受的,而消极的痛苦则应该尽力摆脱。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定义积极和消极的痛苦呢?举个简单的例子,孩子长大后,他们要离开父母开始自己的生活,这时父母会觉得很痛苦。朝夕相处了十几年,孩子突然离开,父母会感到寂寞、失落和难过。但作为父母,必须承受这些痛苦,不能因为不愿承受这样的痛苦,而去阻碍孩子开始自己的人生,这就是积极的痛苦。人在一生中要承受许许多多这样的痛苦,这种心灵之痛和肉体之痛一样剧烈,有时甚至比肉体之痛更加令人难以承受,但我们却必须面对它们,我们正是在经历这些痛苦中逐渐走向了成熟。
消极的痛苦就是你为孩子离开家庭整日坐立不安,一会儿担心他出门会出车祸,一会儿担心会遭到歹徒的袭击,甚至还为没能照顾他的生活起居而自责。消极的痛苦不仅不能提升我们的生存状态,还将影响我们的生存质量,甚至阻止心智的成熟。
如何辨别消极与积极的痛苦,以面对心灵和人生的灾难呢?有一个简单的方法可以帮助你辨别并清理痛苦,克服障碍。它包括3个步骤。
首先,无论何时,当你感到了心灵的痛苦,就可以自问:“我的痛苦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这一痛苦是帮助了我成长,还是限制了它?”在刚开始的时候,你可能无法分辨且难以回答。但只要坚持下去,答案就会非常清楚。例如,如果你要到某地参加会议,你就会为不知如何到达而心怀不安,于是这种不安便会促使你去看地图或向朋友打听。如果你不为此不安,也许会迷路,从而错失一场有益于自身成长的讲座。所以,我们需要一些不安,才能对事情给予足够的关注,并将事情做好,从而更好地活着。
然而,如果你这么想:要是在去参加讲座的途中遇到堵车,怎么办?就算我到达了讲座的举办地,却找不到停车位怎么办?很抱歉,这种不安不仅不会为你的生活带来帮助,反而带来妨碍和限制,这显然是一种消极的痛苦。
逃避痛苦是人类的天性,但就像欢迎一切痛苦是很愚蠢的一件事,逃避所有痛苦也同样是愚蠢的。我们在生命中需要做出一些基本抉择,其中之一就是必须分辨积极性与消极性痛苦。
如果你确定自己正在经历的痛苦属于消极性的,并妨碍了你的正常生活,那么接下来就要自问:如果想要摆脱这些痛苦,我应该怎样做呢?
接着,进入第二步:按照你的假设去行动。
我们接着上面的情景讲下去。假如你已经按时到达讲座的地点。主讲者是一位心理学方面的著名教授。他的演讲深入浅出,精彩无比,让你受益匪浅。在演讲结束后的自由提问时间,你想提一些问题,一些你正急需解决的问题,如果可以的话还想表达一些自己的观点——不管是公开说,还是在演讲后私下交流都行。但是,思考再三你还是决定不提问了,因为你太害羞了,你害怕被教授拒绝或担心别人认为自己问的问题很傻。
你应该问自己:这样顾前顾后,什么问题都不敢问,这会有助于自己的成长吗?你本应该提问,但害羞让你退缩了回来,害羞究竟是在帮助你,还是在限制你?一旦这样自问,答案就一清二楚了,害羞限制了你的发展。接下来你问自己:如果不这么害羞的话,我应该怎么做呢?答案很清楚,即走向演讲人说出你要说的话。
所以接下来的第三步就要按自己给出的答案去表现,像不害羞者那样去行动。
也许这样做会让你胆怯,但这正是激发你的勇气的必由之路。什么是勇气?勇气不是不害怕,而是尽管你感觉害怕,但仍能迎难而上;尽管你感觉痛苦,但仍能直接面对。当你这样做的时候,会发现战胜恐惧不仅使你变得强大,而且还让你向成熟迈进了一大步。
真正的成熟不在于你是否西装革履、谈吐文雅,而在于你是否能分辨出该承受的积极的痛苦,并理智地面对。积极的痛苦总是能启发我们的智慧,激发我们的勇气,把成熟视为一种责任,把面对痛苦作为一个成长与成功的机会,勇敢地实现生活的目标。
每一次遭遇都是心灵成长的养分
《神圣》一书的作者唐纳德·尼科尔在该书中有一句话:“如果明白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每件事,都是上苍设计好的,我们就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的确,我们要想让自己心甘情愿地面对人生的种种痛苦,并竭尽全力去克服它,就必须先改变对待痛苦的态度。一旦我们领悟到了我们所遭遇的每一件事都是有助于心灵成长的精心设计,都是用来指导生命旅程的,就会成为人生中的赢家。
一群少年非常喜欢捕鱼,他们常常结伴到河里鱼。但是,每次忙活大半天,都只能捕到一些小鱼。可他们却看到集市上的一位中年渔夫天天卖大鱼,于是很好奇地问:“你这些大鱼是从哪里来的?”中年人说:“当然是从河里得来的!”
少年好奇地问:“我们也是经常在河里捕鱼,为什么半天捕的鱼加起来还没有你的一条鱼重呢。”渔夫神秘地说道:“那是,我有门道!不是每个人想弄到大鱼就能够弄到的!”
少年们央求中年人说,“那你教教我们吧!我们只是喜欢捕鱼,保证不会在这集市上来卖鱼抢你的生意!我们只是想感受一下捕到大鱼的感觉。”在少年们的再三请求下,渔夫终于答应等集市散了,到河边为少年们传授秘诀。
集市散了,渔夫收拾好自己的鱼篓,带着少年们来到了河边。
“你们一般都在哪里捕鱼?”中年人问。少年们指一指河面比较平静的那一段,说:“当然是那里了,水流比较缓,鱼肯定比较多!”
渔夫哈哈大笑,说:“你知道我在哪里捕鱼?”渔夫指一指向上游的河段,那是一个水流湍急的河段,雪白的浪花哗哗地翻卷着。
少年们都觉得这渔夫很可笑,在浪大又那么湍急的河段里,怎么会捕到鱼呢?那些鱼肯定会选择水流比较缓和的地方栖息。
渔夫笑笑说:“你们选的河段风平浪静,所以那些经不起大风大浪的小鱼就自由自在地在那里游荡,那里微薄的氧气就足够它们呼吸了。而这些大鱼就不行了,它们需要水里有更多的氧气,没办法,它们只有拼命游到有浪花的地方,浪越大,水里的氧气就越多,大鱼也越多。”渔夫又得意地说:“许多人都以为风大浪大的地方是不适合鱼生存的,所以他们捕鱼就选择风平浪静的河段。但他们恰恰想错了,一条没风没浪的小河里是不会有大鱼的,而大风大浪恰恰是鱼长大长肥的唯一条件。大风大浪看似是鱼儿们的苦难,但这些苦难却是鱼儿们的天然给氧器啊!”
水流平静的河流是不会有大鱼的,只有水急浪大的河流,才能够养育出大鱼。这就像一个人不经历苦难,永远成不了气候,只有经历一定的挫折和失败,才能够真正取得成功。所以,我们每个人在遇到人生中的挫折和挑战时所需要做的,就是正视苦难,把每一次遭遇都当成是上苍为我们的心灵成长所做的精彩设计。
李嘉诚说过:“苦难的生活,是我人生的最好锻炼。”因为正视了苦难对自己的作用,所以,他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正视苦难,也就正视自己的人生。苦难是人生最好的老师,它会让你逐渐由幼稚走向成熟,在不断的拼搏中获得成功。如果我们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苦难,苦难将是一笔价值不菲的财富。
痛苦是保护生命的有效设置
美国心理励志作家派克在《心灵地图》一书中这样写道:“病征和疾病其实是两回事。没有病征之先,疾病早已存在;疾病未形成以前,病征便是治疗疾病的开始。它们不受欢迎的事实,愈发令它们成为非凡的恩典——上帝的礼物。倘若你愿意接受,这个从无意识而来的信息会令人主动进行自我检视和修缮。”
世界上从未有过一篇赞颂痛苦的诗篇,我们也未曾见过表扬痛苦的塑像,痛苦往往被人们定义为讨人厌的事物。然而,痛苦却与我们密切相关,它不仅仅是我们每个人必须经历的,更是我们应对不良刺激的一种生理本能。
人体痛楚机制的运作,就像我们的警觉系统。痛楚的知觉大声地警告我们的身体有危险或身体正受伤害,从而迫使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到有问题的部位。
人体的皮肤是坚韧而富弹性的器官,它遮盖着我们的整个身体,就如先头部队一样,保护身躯免受外界的伤害。而数以亿万计的痛觉感应器散布于皮肤的表层,它们并非随意地分布,而是按照身体各部分的需要精确地遍布全身。事实上,身体似乎并没有任何专门的“痛楚细胞”,因为痛楚的知觉已经与遍布全身的精细感应网络联系起来,而这些网络同样可以向人传递其他信息:压力、触摸、寒冷和炽热。
痛楚的感觉是令人讨厌的。然而,它那神奇的特性却保护我们不至于被外界伤害,因此,我们要善待痛苦,随时聆听痛苦带给我们的警惕信号。随着医学的发达,当前人们对痛楚的典型反应,就是服用阿司匹林停止最轻微的痛楚。然而这个方法只能处理问题的外在症状,而没有触及问题的核心——我们不应该在没听到警报的情况下就关掉警报系统。
在美国职业篮球赛一场比赛上,鲍比·格罗斯虽然踝部受了重伤,却仍然想上场比赛。篮球队的医生知道这场重要赛事需要格罗斯上阵,就在他脚上三个不同部位注射一种强力止痛药。格罗斯便动身参赛,但过了几分钟,当他争抢一个回球时,整个球场的人都听到一下巨大的折断声。格罗斯全身倒地。虽然他完全不觉得痛楚,但踝部内的一根骨头已经断了。医生本想用麻醉药克制他的痛楚警报系统,却引发他的脚永久损伤,终止了他的篮球职业生涯。
我们的痛楚不是上帝的过错。痛楚的感觉是他送给人们的一份礼物——没有人想要的礼物。无论怎样,我们都应该把痛楚看作一个沟通途径,它用遍布全身的痛觉感受器严密地保护我们,只为了一个目的——不叫我们受伤。
我们上面讲的目的并不是说所有痛楚都是好的。有时痛楚突然发生,令人悲哀,对那些长期承受着巨大痛苦的人来说,一个无痛的世界,尤其像天堂一样难以企及。但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痛觉系统每日都在履行它的护卫职责,在这个时刻充满意外与危险的行星上,它是保存人们生命的有效设计。
为何人会迷恋痛苦
埃克哈特·托利在《当下的力量》一书中讲道:“通常,当下所产生的痛苦都是对现状的抗拒,也就是无意识地去抗拒本相的某种形式。从思维的层面来说,这种抗拒以批判的形式存在。从情绪的层面来说,它又以负面情绪的形式显现。痛苦的程度取决于你对当下的抗拒程度以及对思维的认同程度。”
深夜时分,荒郊野岭处,一个女子刚和丈夫吵完架,郁闷之余冲到马路上来飙车。孰料,轿车突然熄火了,祸不单行的是,她还没带手机。幸好,她发现路边不远处的山中有一栋亮着灯的房子,于是走过去,想求借电话一用。
房子的主人是一个老人,他答应借电话给她用,但是,作为条件,她得回答他一个问题:你是谁?
这是作家张德芬在她的小说《遇见未知的自己》中一开始的情节。
对人们来说,这是一个最简单的问题,但也是一个最本质的问题。我们每个人都有意无意中在用生命回答这个问题,而对这个问题的不同的回答,也决定了我们生命的质量。
这部小说中,对这个问题,女主人公尝试做了很多回答:
我是李若菱;
我是一家外企公司的经理;
我是一个童年不幸现在婚姻也不幸的女人;
我是一个身心灵的集合体。
但是,老人反驳说,这些回答都有局限,稍一质疑就会出现漏洞。你是你的名字吗?你是你的职位吗?你是你的经历吗?你是你的身体吗?你是你的情绪吗?你是你的心理结构吗?……
最后,老人说,除了被说滥的“灵”之外,她说的“我”都是“小我”,都是可以变化、可以改造、可以消失的,而“真我”是不会改变、也不会消失的。如果用更哲学化的语言说,“小我”即幻觉,我们绝大多数人执著地将“我”认同为某些外在的或标签性的东西,而这些东西随时会破灭。
李若菱的回答显示,“小我”可以有许多层面的内容。不过,“小我”的核心内容是一对矛盾:对痛苦的认同和对抗拒痛苦的武器的认同。
随着阅历的增长,我们会对这个看法越来越认同,因为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很少发现有谁没有体验过任何痛苦。按照这种理论来说,大家都可能有一定程度的心理问题,因为痛苦几乎总是会催生一定程度的心理问题。
那么,人们有没有可能终结这绵绵不绝的痛苦?
对此,佛祖指出了一条路:开悟。他说:“开悟就是痛苦的终结。”但是,能达到“痛苦的终结”的人极少,而我们不断发现,人们对自己的痛苦都有一种“热爱”。例如,团体治疗中很容易出现“比惨”,参与者会在言谈中要么暗示、要么公然宣称:“我才是最悲惨者。”又如,在和人聊天的时候,我们常听到有人略带自豪地问:“你说,还有谁比我更加悲惨吗?”
有一个机会可以让我们看到我们是如何执著于苦难的轮回的。那就是奇迹发生了,某人的人生悲剧可以不继续了,这时你就会发现这个人对此是何等惆怅。
在一个国家,有一个剪刀手家族。
所谓的剪刀手,就是每只手上只有两个手指,是一种先天畸形。这个家族中的男人都是剪刀手,剪刀手的爷爷生了剪刀手的父亲,剪刀手的父亲又生了剪刀手的儿子……
这算是一种悲惨的轮回吧。不过,这个家族展示了人性的坚韧,他们没有因此而自卑,反而以此谋生,一直利用这个先天的残疾,在马戏团里做小丑。
后来,这个家族生出了一个有5个手指的健康男孩,这个不幸的轮回可以部分终结了。但对此,他的父亲非常失望,因为儿子不能继承父业了。
这个故事显示,人对曾经的苦难会恋恋不舍。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在和苦难抗争的过程中,我们形成了对抗苦难的武器。但是,如果没有苦难了,武器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试着去问自己这个问题,你会发现,你很容易会爱上你发明的武器,你不愿意它被放下、封存甚至销毁,你无意中渴望它一直发挥作用——这就意味着,它所针对的痛苦应一直存在下去,否则它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
人们发明的对抗痛苦的武器本来是用来消灭痛苦的,最后却出现了相反的结果:为了继续使用对抗痛苦的武器而在潜意识里不希望痛苦消失——武器的存在需要以痛苦为食。
每个人的命运中都有一种似乎特定的、频繁出现的痛苦,而它之所以不断轮回,一个关键原因是我们的“小我”所创造的武器需要它。
找出痛苦背后的想法
多年以前,有一个女孩因为错手伤了人而坐牢,尽管后来被释放,她仍然很痛苦,就到教堂祷告,希望上帝能够分担她的痛苦。看到女孩一脸悲伤,一位牧师问她发生了什么事。这个女孩哭了,她泣不成声地说:“我好惨啊,我多么不幸啊,我这一辈子都忘不了这件事情了……”
听罢她的陈述,牧师对她说:“这位小姐,你是你自愿坐牢的。”
这个女孩被牧师的这句话吓了一跳,说:“你说什么?我怎么可能自愿坐牢?”
牧师对她说:“你尽管已经从监狱里出来了,但在你的心里,天天心甘情愿地被关在牢里,难道你不是自愿坐在心中的牢狱里吗?”
“这是什么意思呢?”女孩不解地问。
“在你身边发生了一件不好的事情,你好像看了一场不好的电影一样,天天在回想,这不是很笨的事情吗?这与重蹈覆辙有什么区别呢?你改变不了环境,但你可以改变自己;你改变不了事实,但你可以改变态度;你改变不了过去,但你可以改变现在;你不能控制他人,但你可以掌握自己;你不能预知明天,但你可以把握今天;你不可能样样顺利,但你可以事事尽心;你不能延伸生命的长度,但你可以决定生命的宽度;你不能左右天气,但你可以改变心情……”
从某个角度来讲,痛苦是人们的一种选择,每当我们感受到痛苦——从细微的不舒适感到强烈的悲伤、气愤和绝望,必定是因为我们内心的某一个特定想法所引起来的,消除这些痛苦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审视痛苦背后的想法。如此,你会看到你认为的真相其实完全扭曲了事实。而当你选择固执自己的想法而不去探看真相的时候,你就为自己选择了痛苦。
痛苦是一种警讯,它提醒着我们正在执著于内心的某个想法——当你选择正视这个警讯的时候,你就选择了远离痛苦,同时,这也将是你见证生命奇迹的时刻。不妨让我们直面痛苦,认清痛苦背后的真相,那将焚化一切对你而言的不实之物,待烟雾尽散,你就会迎来等待你的事实真相。
以尊严的方式承受苦难
苦难是人格的试金石,面对苦难的态度最能表明一个人是否具有内在的尊严。苦难自身并没有积极与消极之分,它可以激发生机,也可以扼杀生机;可以磨炼意志,也可以摧垮意志;可以启迪智慧,也可以蒙蔽智慧;可以高扬人格,也可以贬抑人格——而它带来的结果如何,全看受苦者对它的态度。
一个人,不论遭受怎样的苦难,只要他始终相信自己拥有对苦难采取何种态度的自由,并勉励自己以一种坚忍高贵的态度承受苦难,他就是在比任何时候都更加有效地提高着自己的人格。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有一个名叫弗兰克的人被关进了奥斯维辛集中营。凡是被关进这个集中营的人,几乎都没有活着出来的希望,等待着他们的是毒气室和焚尸炉。弗兰克的父母、妻子、哥哥都遭到了这种厄运。弗兰克却活了下来。他写了一本非常感人的书,记述他在集中营里的经历和思考。他之所以没有被集中营里非人的苦难摧毁,是因为他从承受苦难的方式中找到了生活的意义。他说:以保持尊严的方式承受苦难,这是一项实实在在的内在成就,因为它证明了人在任何时候都拥有不可剥夺的精神自由。
虽说苦难是人生的一笔财富,但苦难毕竟不是幸事,也不是每个人都能承受得起并能从中重新站立起来的,更别说以尊严的方式来承受住所受的苦难了。
苦难使人深刻,但它并不是炫耀的资本。知道痛苦的价值的人,往往不会轻易向别人泄露和展示自己的痛苦,而喜欢谈论痛苦的往往是“不识愁滋味”的少年。当人们为生活中的小挫折彼此争论谁经历的挫折更有意义之时,大苦难永远藏在找不到意义的沉默的深渊里。
在一次聚会上,那些堪称成功的实业家、明星谈笑风生,其中就有著名的汽车商约翰·艾顿。艾顿向他的朋友、后来成为英国首相的丘吉尔回忆起他的过去——他出生在一个偏远小镇,父母早逝,是姐姐帮人洗衣服、干家务,辛苦挣钱将他抚育成人。姐姐出嫁后,姐夫将他撵到了舅舅家。舅妈很刻薄,在他读书时,规定每天只能吃一顿饭,还得收拾马厩、剪草坪。刚工作当学徒时,他根本租不起房子,有将近一年时间他只能躲在郊外一处废旧的仓库里睡觉……
丘吉尔惊讶地问:“以前怎么没有听你说过这些?”艾顿笑道:“有什么好说的呢,正在受苦或正在摆脱受苦的人是没有权利诉苦的。”这位曾经在生活中失意、痛苦了很久的汽车商又说:“苦难变成财富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你战胜了苦难并远离苦难。只有在这时,苦难才是你值得骄傲的一笔人生财富,别人听着你的苦难时,也不觉得你是在念苦经了,才觉得你意志坚强,值得敬重。但如果你还在苦难之中或没有摆脱苦难的纠缠,你说什么呢?在别人听来,无异于就是请求廉价的怜悯甚至乞讨。这个时候你能说你正在享受苦难,在苦难中锻炼了品质、学会了坚韧吗?恐怕别人只会觉得你是在玩精神胜利、自我麻醉吧?”
艾顿的一席话,使丘吉尔重新修订了他“热爱苦难”的信条。他在自传中这样写道:苦难,是财富还是屈辱?当你战胜了苦难时,它就是你的财富;可当苦难战胜了你时,它就是你的屈辱。
的确,让苦难不再成为屈辱的前提是坚强地面对它,以维持尊严的方式承受苦难——这种方式本身就是人生的一项巨大成就,因为它所显示的不只是一种个人品质,而且是整个人性的高贵和尊严。这证明了这种尊严比任何苦难更有力,是世间任何力量都不能将它剥夺的。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在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受难者才如同伟大的创造者一样,受到了世世代代的敬仰。
人生中不可挽回的事太多,我们既然活着,还得继续坚强地朝前走。经历过巨大苦难的人有权利证明,创造幸福和承受苦难属于同一种能力。没有被苦难压倒,这不是耻辱,而是光荣。
我们无需惧怕困难,更无需夸大它在生命中的价值。只需抱定一颗平常心,当苦难来临时,不卑不亢、积极面对;当生活一帆风顺时,也无需矫揉造作、故作悲情。认识到生命中的这种淡然,我们看待苦难的眼光才能宽容,才能不被喧闹的表面现象所迷惑。
学会承受生命的考验
著名作家三毛曾经这样描述过生命价值的所在:“我们一步一步走下去,踏踏实实地去走,永不抗拒生命交给我们的重负,才是一个勇者。到了蓦然回首的那一瞬间,生命必然给我们公平的答案和又一次乍喜的心情,那时的山和水,又回复了是山是水,而人生已然走过,是多么美好的一个秋天。生命就是一场考验,人的一生当中总是会经历各种各样的事情,不同的时期要承担起不同的责任。”
一只少年雄鸡守候在奄奄一息的父亲身旁。
“孩子,我已经不行了,”老雄鸡说,“从今以后,每天早晨呼唤太阳的职责,要由你来承担了。”
少年雄鸡点点头,伤心地注视着慢慢闭上了眼睛的父亲。
第二天一早,少年雄鸡飞上谷仓的屋顶。它脸朝东方,高高地挺立着。
“我必须设法发出最大的啼叫声。”它昂起头来,放开喉咙啼叫。但是,它发出来的却是一种缺乏力量的、时断时续的嘎嘎声。
这天太阳没有升起,乌云布满天空,湿淋淋的毛毛细雨下个不停。饲养场上的所有动物都气坏了,跑来责问少年雄鸡。
“真是倒霉透了!”猪叫道。
“我们需要阳光!”羊也叫起来。
“雄鸡,你必须啼叫得更响一些!”公牛说,“太阳离我们很远,你的叫声那么细小,它能听得见吗?”
过了一天,少年雄鸡又一早就飞上谷仓的屋顶。它脸朝东方,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接着伸长脖子,放开喉咙大声啼叫。它这次发出的啼鸣声非常洪亮,在雄鸡啼鸣史上是空前的。
“吵死人了!”猪说。
“耳朵都要震破了!”羊叫道。
“头都要听炸了!”公牛抱怨说。
“对不起,”少年雄鸡说,“但是我是在尽自己的职责。”这时它心里充满了自豪感,因为它看见了,在那遥远的东方,一轮红日正从丛林后面冉冉升起。
承担起生命的职责来,责任让弱者变强,让强者更强。当你明白人生是一场考验时,你就会知道人生中没有一件事是无关痛痒的。即使最微不足道的事件,对你品格的培养也可能至为重要。每一天都重要,每一刻都是你成长的机会,会让你的品格继续成长。有些考验似乎势不可挡,另有一些考验你可能全然不觉,但这一切考验对人生来说都有永恒的意义。
天刚破晓,朱友峰居士兴冲冲地抱着一束鲜花及供果,赶到大佛寺参加寺院的早课。谁知才一踏进大殿,左侧突然跑出一个人,正好与朱友峰撞个满怀,将他捧着的水果撞翻在地。朱友峰看到满地的水果,忍不住叫道:“你看!你这么粗莽,把我供佛的水果全部撞翻了,你怎么给我一个交代?”
这个名叫李南山的人,非常不满地说道:“撞翻就撞翻了,顶多说一声对不起就够了,你干吗那么凶?”
朱友峰非常生气:“你这是什么态度?自己错了还要怪人!”接着,彼此咒骂,互相指责的声音此起彼落。
广圄禅师正好从此经过,就将两人带到一旁,问明原委,开释道:“莽撞的行走是不应该的,但是不肯接受别人的道歉也是不对的,这都是愚蠢不堪的行为。能坦诚地承认自己的过失及接受别人的道歉,才是智者的举止。”
广圄禅师接着又说道:“我们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必须协调的生活层面太多了,如:在社会上,如何与亲族、朋友取得协调;在教养上,如何与师长们取得沟通;在经济上,如何量入为出;在家庭上,如何培养夫妻、亲子的感情;在健康上,如何使身体健全;在精神上,如何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各方面协调好了,才不会辜负我们可贵的生命。想想看,为了一点小事,一大早就破坏了一片虔诚的心境,值得吗?”
李南山先说道:“禅师!我错了,实在太冒失了!”说着便转身向朱友峰道:“请接受我至诚的道歉!我实在太愚痴了!”朱友峰也由衷地说道:“我也有不对的地方,不该为一点小事就发脾气,实在太幼稚了!”
生命,对人们来说是一场考验,从我们出生的那一天起,就自动接受了生命的考验,而且这种考验将一直围绕在我们身边,直到死亡降临。中国文化里面有一个词叫“慎独”,说的就是自己在别人不在场的情况下还能够看守住自己,哪怕是自己的一言一行也是如此。这个故事告知我们的是,虽然生活中要协调的层面太广太多,也有众多的东西要我们去承担,但是,如果能够保持一颗平常心,我们就能对这些应对自如。
你能超越哀伤
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体验,当明智地观察自己痛苦的情形、心理上如何受到痛苦的影响、行动和思想如何受到扭曲的时候,我们才能更理智地看待与处理身体上和心理上的哀伤。拥有一颗超越哀伤、不被伤痛蒙蔽的心,人们才能拥抱生活、获得快乐与幸福。
有一个人,他经历了生活的种种磨难和痛苦,因此伤透了心,对生活失去了希望。他的一个当厨师的朋友得知他的境遇之后,就把他叫到厨房里。厨师同时烧开了三锅水,然后将一个胡萝卜、一个鸡蛋、一些咖啡粉分别放入其中。再过了一些时间,厨师把煮好的胡萝卜和鸡蛋舀起来,把咖啡倒入杯子当中,让他仔细观察这些东西发生了什么变化。他一脸茫然地看着厨师,摸不清朋友的用意。
厨师笑着说道:“这三样东西都遭遇了相同的磨难——煮沸的开水,但是它们却发生了不同的反应。胡萝卜由硬变得软巴巴的;鸡蛋起初十分易碎,现在却变得硬邦邦的;咖啡粉呢,是不是变得又浓又香?
这时他终于明白了,生活也是如此,无论我们遇到什么样的磨难,生活最终的味道还是由自己决定的:面对磨难时,我们可以选择哀伤,也可以选择超越哀伤。
我们或多或少都有这样的体会:要超越哀伤是最困难的一件事情,因为哀伤总是以不同的形式如影随形地跟着我们。为什么我们难以抗拒哀伤的侵袭?原因之一就是我们缺少对生活的热情,我们感受不到热情。我们常常使自己“为了”某些事而有热情,比如为了音乐、为了国家、为了恋人、为了成功……总之,它总是一种原因的结果。而真正的热情并非只是针对某些特定的人或事才表现出来,而是对所有事情都充满察觉与认识的兴趣。遗憾的是,大多数人都看不清楚这其中的区别,因此才在热情的谬论中沉迷,也就渐渐偏离了人生的正确方向。
当人们缺少了热情,也就不能全心全意地去热爱生活。而只要我们不能全心全意地去热爱生活,哀伤就会一直都存在于生活当中,并源源不断地制造痛苦和恐惧等消极因素,我们的身体会感到有压力、焦虑不安,甚至可能遭受病痛的折磨;心理上要担心各种各样的事情,害怕失去工作、害怕买不到房子、害怕自己的车不够豪华,更害怕未知的死亡。
为什么人们寻求新的生活会失败?根源在于我们用错了方法。我们都知道身体上的痛苦,例如感冒、发烧、高血压、糖尿病、脊椎病等一些或大或小的疾病,可以用药物或以其他的方式来处理。但心理上的痛苦,也就是那种藏在心中极为复杂的痛苦、忧伤和哀伤等,却不是药物能够治愈的。
当我们越是想要忘记痛苦的时候,越会发现痛苦变得清晰和强烈。这是因为当你思考怎么超越悲痛的时候,你已经又陷入另一个了心理上的痛苦——你强烈要求自己想出办法让身体脱离折磨。所以,其实思想并不能解决哀伤的问题。对痛苦的分析也无法消除那些伤害,分析是一种麻痹和逃避的方式,它不能消除那些哀伤。
所以,不要试着去找出如何能够超越的方法或答案,因为答案并不能解决问题。真正能完全解决问题的是,能够在没有意识到观察者的情形下,观察痛苦、悲伤、寂寞、孤独这些令你感到哀伤的事,而不生其他的念头,哀伤才能终结。也就是说,当我们能用一颗没有偏颇的客观之心来观察痛苦和悲伤,用一颗可以观察外在身体上的痛苦的态度来观察它时,就能不再哀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