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行慢做,好学即能精进
中国的禅宗,注重智慧,而每个人的领悟能力不同,因而智慧的获得也是有快有慢。但无论快慢都离不开是持之以恒的积累,在学习过程中逐渐获得。只有以这种精神来学习,才能获得真知。除此之外,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离不开实践环节,实践不一定能有成果,但一个不去修证、实践的人不可能有所得。
心平气和,慢慢修行
一位刚刚修行的和尚询问老禅师:“我们打禅还要打多久?”老禅师气定神闲地回答他:“打到驴年为止。”中国的年历里根本没有驴年,也就是说,打禅根本没有结束的一天,修行也就没有终结的时间。生死涅槃,人一生都在修行之中。
无论做什么事,如果缺乏实践的环节,结局最终都只是镜花水月而已,缺乏现实的根基。佛法也是如此,需要在现实的修行中逐渐获得。一个人去修证、实践佛法不一定能成佛,但一个不去修证、实践的学佛者绝不可能获得解脱。
中国的禅宗,注重智慧,而每个人的领悟能力不同,因而智慧的获得也有快有慢。有的人慢慢地得到智慧,有的人很快得到智慧,因此禅宗分为“渐悟”和“顿悟”,“渐”与“顿”既和个人慧根有关,又与机遇相连,同时也离不开每个人在修行过程中的积累,所以每个人都应该在修行中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
有一个人问投子大同禅师:“一个没有眼睛的人,走路时应该怎样选择方向呢?”
禅师回答说:“他可以朝着四面八方行走,周围都会留下他的脚印。”
那人又问:“既然他都没有眼睛,那么他的脚印怎么会遍及四方呢?”
禅师:“他还需要眼睛做什么呢?”
没有“眼睛”的人,将会调动所有的潜能来感知外界的方向,现实生活中,视力比较差的人听觉与触觉往往尤为敏锐,如同“浑身有眼”,也就摆脱了对“眼睛”的依赖。所以在实际的禅修过程中,我们每个人都要随时保持这种状态,才能更快地接近禅的高深层次,才能真正洞悉禅的奥义,就如真正的禅者一样,不思不虑,反而洞悉一切。
在实践过程中,修行者务必保持良好的心态。修行本身是一个不断提高,求得证悟的过程,个中妙趣恐怕只有最终得道的人才能领悟,大多数人最初体会到的多是课业的枯燥,戒律的刻板和因果的乖谬。倘若因此心生倦怠,之前的所有修行都将如竹篮打水,所以,虔诚的向佛之心和修行诚意是贤者皆有的品性。
圣严法师开始随东初老人修行时,住在文化馆内一间很小的房间里。生活固然清苦,但他对修行与学习充满向往。然而,东初老人似乎并不急于向他传经授学。
刚刚安顿下来,东初老人却找到他说:“圣严,我知道你爱好读书和写作,所以你需要更多的空间,你搬到隔壁的大房间去吧!”
圣严法师非常高兴,很快就把自己的衣物搬到了大房间里。哪知第二天东初老人就对他说:“你业障太重,恐怕没有足够的福泽来享受这么大的房间。你还是搬回小房间去吧!”
虽然心中稍微有些不满,但圣严法师还是照做了。他本以为搬回小房间之后就能够随师父参禅了,但没想到东初老人又提出让他搬回大房间。
这一次,圣严法师尽量克制着自己的气恼,平心静气地对东初老人说:“师父,我可以住在小房间里。”听到这话,东初老人严厉地斥责了圣严法师,并要求他遵照自己的指示。
随后的日子里,依照师父的要求,圣严法师不断地从大房间搬到小房间,又从小房间搬回大房间。他也曾表达过抗议,但出于对师徒伦理的重视,他最终还是选择了服从。
终于有一天,圣严法师突然领悟到这也许正是东初老人锻炼自己心性的一种方式。于是,他不再抗议,而是心平气和地搬来搬去。当他不再犹豫,不再不满,也不再恼怒后,东初老人就让他住定不动了。
不同的人会从圣严法师的这段经历中得到不同的启示:有的人看到的是东初老人的严厉,有的人看到的是修行的不易,还有人看到的是圣严法师心态的变化。修行枯燥并且艰难,生活也大抵如此。我们可以把生活中大大小小的境遇都当做一场修行,通过每件小事去磨砺心智,陶冶品性。秉持着一颗虔诚的心,心中多一分平和,生活也多几分惬意,修禅之法也会多几分精妙。
宿永阳寄灿律师(唐·韦应物)
遥知郡斋夜,冻雪封松竹。
时有山僧来,悬灯独自宿。
为法忘躯,追寻充实人生
佛经中谈道:“若人寿百岁,邪学志不善,不如生一日,精进受正法。”其意思是说:如果能活一百岁,却学不好东西,还不如活一天,去勤奋追求真理。
古人云:“朝闻道,夕死可矣!”
佛祖为了求得佛法而甘愿献出自己的血肉,以此获得真理和智慧;古人为了寻求真理而头悬梁,锥刺股……而我们已经不需要像佛祖那样以生命为代价去寻求真理,就能得享快乐而充实的人生。
这些表明,真理的魅力与吸引力是巨大的,否则,不会有那么多人为此而前赴后继。可见,那些得到真理、明心见性的人从真理中找到了自己的未来面目,并且得到了精神上的满足,从而超越了生命,进而把握了生死。
久远劫前一位善根深厚的太子,名叫昙摩钳,他好乐善法,派人四处寻觅懂得佛法的善知识,却苦无所获。忉利天王知道他的愿心,想试验他的发心是否坚固,于是化作凡人优塞来到王宫,表示能解佛法。太子得知立刻出迎,顶礼接足奉为上座。
“我这法世间稀有难得,恐怕太子您不愿意付出代价!”优塞为难地说。太子立即表示不惜倾所有一切,只愿听闻佛法,解除烦恼痛苦。优塞要求说:“那么请太子挖一大火坑,投身供养法宝,便能传授。”昙摩钳毫不犹豫地命令侍卫,挖掘深坑,并燃火于坑中。国王臣民们见太子为了听闻佛法牺牲身躯,便向他哀求:“请看在国家前途上不要牺牲自己,我们愿意做奴仆供优塞差遣。”而太子却坚定地说道:“我累劫以来历经无数生死投转,以这色身在人道造贪嗔痴恶业,在畜生道受人鞭打负重、为人所食,在地狱一日间丧身无数,痛彻心髓,苦无间断。从未发心为法布施,今日此造业之身能供养法,实在是因缘殊胜,希望大众成就我上求佛道的愿心!”
优塞于是升座说法道:“常行于慈心,除去恚害想;大悲悯众生,矜伤为雨泪;修行大喜心,同己所得法;救护以道意,乃应菩萨行。”太子闻后便奋身跃入火坑,但炽热的火坑却刹那间化成清凉的莲池,太子端坐于清净芬芳的莲台上。昙摩钳了达祸福无常、流转为苦的道理,为求真理为法忘躯,真是精进无畏的大菩萨!
的确,所谓“朝闻道,夕死可矣”,太子昙摩钳释迦牟尼佛之所以愿意为了求得佛法而放弃自己的生命是因为他深深地明白要想求得真正的智慧是非常不容易的。也正是因为真理的可贵,才使得很多人在真理面前都发出了“朝闻道,夕死可矣”的感叹。
“山重水复疑无路”,在寻求真理的道路上,并不会一帆风顺,而是充满艰难险阻并布满荆棘的,有的时候甚至要为此而付出生命的代价。正因为如此,真理才难能可贵,才会有无数的人不畏艰难而孜孜不倦地追求着真理,哪怕是付出生命的代价。
的确,一个洞悉了人生百态,达到智慧圆融境界的人又怎么会在乎追求真理之路的艰辛或者自身的安危呢?对于他们而言,真理和智慧的价值远远高于生命本身。而一个掌握了真理的人必将是一个快乐、生命充实而丰盛的人。
赠头陀师(唐·刘商)
少壮从戎马上飞,雪山童子未缁衣。
秋山年长头陀处,说我军前射虎归。
疑问是成长的标志
佛法的弘扬十分注重对人们在佛法上产生的种种疑问及误解进行解释,而不是对这些问题和实际存在的现象进行逃避。只有疑惑解除之后,人们才能对佛法有更加正确的认识,这样才能更好地对佛法进行弘扬。可见,有疑才有悟。生活需要起疑,有疑才会去找答案,才会有所进步。
有一个小和尚心中有疑问,始终找不到答案,于是决定去问老和尚。
小和尚问老和尚:“僧人皈依佛门,四大皆空,讲究一种虚静。那么,我们来世上一遭,究竟是为了什么呢?究竟还有什么是属于我们的呢?”
“为了自己的心啊。”老和尚开导小和尚说,“属于我们的太多太多了,自由的身心、超脱的意念,以及蓝天白云、这山那水。”老和尚看着小和尚一脸困惑的样子,又补充说:“当一个人四大皆空时,这世间的一切就都是他的了。见山是山、见水是水,梦游四海、思度五岳,我们还有什么不可企及的呢?”
小和尚说:“那尘世间的人们不也拥有这些东西吗?”
老和尚说:“不!有钱的人,心中只拥有钱;有宅第的人,心中只惦记宅第;有权势的人,心中只关注权势……他们拥有某项事物的同时,也就失去了这项事物之外的所有事物。”
这时,太阳落山,月亮从东方升起,山中炊烟拂拂袅袅。小和尚观望着山水云月,终于舒心地笑了。
这个小和尚敢疑敢问,才有了最后“舒心地笑了”的结果。生活中的我们必须学会起疑,学会面对疑问。有什么问题一次想不明白,就多想几次,或者去请教别人。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只是闭门思考,而不懂得请教别人的人进步是有限的,孔子尚且要向郯子、苌弘、老聃请教,更何况我们呢?
人的一生总是伴随着疑问。“我是从哪里来的?”这是每一个人幼年时都问过的问题。逐渐长大,我们又有了更多的问题出现:人死后往何处去?有人说人有前生,谁见过?死后灵魂究竟存不存在?人为什么会有痛苦?痛苦从哪里来?肉体是我,我却不是肉体,那么真正的我是什么?如此一步一步追问下去,生命似乎是在不断地出现疑问、不断地寻求答案中度过。
克契到佛光禅师那里学禅有好长一段时间了,他个性随和,遇事总是自己想办法打理、解决,尽可能不去麻烦别人,就连修行,也是一个人默默地进行。
一天,佛光禅师问他说:“你来我这儿也有12个年头了,有没有什么问题呢?要不要坐下来聊一聊?”克契连忙回答:“禅师您已经很忙了,学僧怎好随便打扰呢?”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一晃又是三个秋冬。
这天,佛光禅师在路上碰到克契,又有意点化他,主动问道:“克契啊!你在参禅修道上可曾遇到些什么问题?有的话就要开口问。”
克契答道:“禅师您那么忙,学僧不好耽误您的时间!”
一年后,克契经过佛光禅师的禅房外,禅师再对克契说道:“克契,你过来,今天我有空,不妨进禅室来谈谈禅道。”
克契赶忙合掌作礼,不好意思地说:“禅师很忙,我怎能随便浪费您的时间呢?”佛光禅师知道克契过分谦虚,这样的话,再怎样参禅,也是无法开悟的,得采取更直接的态度不可了。所以当佛光禅师再次遇到克契的时候,便对克契说:“学道坐禅,要不断参究,你为何总不来问我呢?”
只见克契仍然应道:“老禅师,您忙,学僧实在是不敢打扰!”
这时,佛光禅师大声喝道:“忙!忙!我究竟是为谁在忙呢?除了别人,我也可以为你忙呀!”佛光禅师这一句“我也可以为你忙”的话,顿时惊醒了克契。
闭门造车是故步自封、无法进步的。对于不懂的,多听多问,多请教那些内行人士。有时候自己苦思不解的问题,往往因为他人的一句话而豁然了悟。带着疑问去寻找答案,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啊!个人的进步正是在疑问与答案的螺旋上升中完成的。
云在法师西山读庄子(清·金圣叹)
莲子峰高竺坞低,石幢沙崖到幽栖。
邻僧夜静闻秋水,侵早开窗见马蹄。
外道千年无注疏,内篇三字作标题。
法师试作我经读,定叹东人未让西。
真知从实践中来
真知是怎么得来的?真知是从实践中得来的!
苏轼通过亲眼所见才知道“明月枝头叫,黄狗卧花心”中的“明月”是一种鸟的名字,“黄狗”是一种黄色的小虫子。
佛法也是,只有通过实证才知道它不是虚玄的,而是一个修正的事实。佛法需要修正,一个人去修正、实践佛法不一定能成佛,但一个不去修正、实践的学佛者则绝不可能获得解脱。
临济在黄檗禅师门下,行为精纯专一。睦州首座问他:“你到这里多少时间了?”临济回答:“三年了。”睦州又问:“你参问过老师吗?”临济回答道:“没有。”睦州告诉他:“你去问问住持,什么是佛法的大义吧。”
临济就去问了,话音未落,黄檗禅师就打他。回来后,睦州问他:“你问得怎样?”临济答道:“我话还没有说完,禅师就打我,我也不知道为什么。”
睦州说:“你还没弄清楚,再去问问吧。”临济又去问了,黄檗又打了他。就这样三度发问,三度遭打。临济心灰意冷,对首座说:“承蒙您慈悲为怀,鼓励我去问佛法。也感谢禅师不吝赐教,只恨我太愚钝,不能领会深义,我只好离开这里了。”
首座说:“你若要走,也应该去向住持告辞啊。”于是,睦州首座先到黄檗那里为临济说好话:“三次向你问法的那个和尚,非同常人,如果他来告辞,你要指引他一条路,往后雕琢成一棵大树,天下人都可以享受到阴凉了。”
临济去向黄檗告辞时,黄檗告诉他:“你今后别的什么地方也别去,只要去大愚和尚那里就行了。他一定会指点你的。”于是,临济直接去找大愚和尚。
大愚问:“你从哪里来?”
临济答:“从黄檗那里来。”
大愚问:“黄檗有什么话吗?”
临济答:“我三次去问佛法大义,三次都被师父打了。不知道我有没有过错?”
大愚说:“黄檗是求成心切,为了帮助你悟法,弄得自己都累死了,可是你还到我这里来问错没有错。”临济一听,豁然大悟道:“原来黄檗的佛法也不多啊!”
大愚一听,一把揪住临济道:“刚才你问有错没错,现在又说黄檗佛法没多少,你明白什么道理?快说!”
临济却不答话,直朝大愚的肋部打了三拳头。大愚推开他说:“你的老师是黄檗,悟不悟不关我的事。”
临济回来,把事情的始末原原本本地告诉了黄檗,黄檗听完便说:“大愚真饶舌,等将来我一定要痛打他一顿。”临济便说:“等什么,要打现在就打。”说完,便挥拳朝黄檗打去。黄檗大喝道:“你这个癫和尚,竟敢在虎口拔牙!”临济便大喝一声。
黄檗明白,临济是真的觉悟了。
临济的觉悟是屡次挨打的结果,也就是佛家所说的棒喝。佛法的大义就在拳头下清晰:不要总是问别人,自己去实践。实践后得来的领悟才是真正的深刻领悟。
每个有所成就的人,一定是在实践的土壤上才能有所收获。
没有实践,得到的不过是镜花水月,一碰便破了;没有实践,一切终归是虚妄,终归是荒诞的想象。人必须去实践才能得到真正的收获。
只有在生活实践中自悟自证,才能获得禅旨的真谛;只有在生活实践中反复验证,才能真正修成正果。世间的事正如玄奘法师的一句名言所说的那样,“如人饮水,冷暖自知”。那些只知道一味空想、与现实脱节的不思进取之人,永远不会理解生命真谛。
过僧竹院(唐·周贺)
一生爱竹自未有,每到此房归不能。
高人留宿话禅后,寂寞雨堂空夜灯。
有一种禅心叫认真
生命只有一次,时光短暂易失,这仅有的一次人生怎能不使我们去认真地对待呢?生命是一个过程,不管我们经历什么样的事情,遇到什么样的人,我们都应该认认真真地对待生命中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应该认真地对待每一件事情,力求将其做到最好。
唐僧历经九九八十一难从西天取经归来后,名动天下,就连随行的白龙马也被赞为“天下第一名马”,迷倒了众多的驴马。很多的驴马都把白龙马奉为偶像,因此,总有驴马来找它探讨如何获得成功。白龙马回答道:“我去取经,大家也应该没有闲着,有的可能比我还要忙。我的目标很明确,一步一个脚印,十万八千里后,我回来了,可是你们却还在原地踏步,你们的努力只是机械地走着。”
驴马一听,愕然。
不管你身在何处,在你朝着一个方向走的时候,能够认真地坚持下去才能有所收获。认真便是道!认认真真地干好手中的每一件事情才能得道。认真,对于我们每一个平凡人来说都是一种生活姿态,一种对生命历程完完全全地负起责任来的生活姿态,一种对生命的每一瞬间注入所有激情的生活姿态。如果我们回顾历史便会发现,许多成就斐然的人无一不是以真之心对待他们所做的每一件事。大到治国平天下,小到修身齐家,甚至就连撞钟这样看似平凡的小事,他们也用心来做。
有一天,奕尚禅师从禅房中出来就听到了阵阵悠扬的钟声,禅师立刻被那种与众不同的钟声吸引了,他仔细聆听,神态极其专注。钟声停了以后,他向弟子询问道:“今天早上撞钟的是谁啊?”
侍者回答道:“他是新来的,才来了没几天。”
奕尚禅师说:“你去把他找来,我有话要问他。”
那个新来的和尚来了,奕尚禅师问道:“今天早上你敲钟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心情呢?”
他回答道:“没有什么特别的心情。”
奕尚禅师道:“我看不是这样的,撞钟的时候,你一定是想着什么;否则,你不会撞出这样的钟声的。我仔细听过了,今天的钟声格外响亮,只有真心向佛的人才能撞出这样的声音来。”
新来的和尚想了想,然后说道:“我没有刻意想什么,在我还没出家以前,师父告诉我说:‘做什么事都要用心,撞钟的时候想到的只能是钟,因为钟即是佛,只有虔诚、斋戒,敬重如佛,才配去撞钟。’
奕尚禅师面露喜色,提醒他道:“撞钟是这样的,做任何事都是这样的。要保有今天早上撞钟的禅心,以后,你的前途一定不可限量。”
这位小和尚便是著名的悟由禅师。从此以后,他牢记奕尚禅师的教诲,事事认真,无论做任何事都保持撞钟的禅心,后来终于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撞钟的时候想到的只能是撞钟,无论是谁有了这样的认真态度,他的前途都是不可限量的。
寻三藏上人(唐·武元衡)
北风吹雪暮萧萧,问法寻僧上界遥。
临水手持筇竹杖,逢君不语指芭蕉。
实事实干,空话少说
言出必行,不高谈阔论,是一个人进行道德品质修养的重要内容。少说些漂亮话,多做些实际事,应成为恪守的生活准则,正如一句伊朗的谚语:“如果空喊能造出一所房子,驴子也能修一条街了。”这对于那些只知道夸夸其谈而不干实事的人是莫大的讽刺。
有句话说得好:“一百次心动不如一次行动!”因为行动是敢于改变自我、拯救自我的一个标志,是一个人能力的证明。光心想、光会说,都是虚的,没有一点实际的东西。
例如一个饥饿的人,让他们研究食谱,即使把山珍海味的名称写了满满一纸,却并不能充饥,倒不如让他马上得到立刻就可以吃的几种普通的食品,解决饥饿问题,才是实在。通向胜利之路要务实,不要坐而论道,即便是滴水也能够把石头穿透。因此,行动才是我们做事的起点,它使我们的幻想、计划、目标都变为现实,成为一股活动的力量。行动,是滋润我们做事的食物和水,是接近梦想的最佳捷径!
一日,一个禅师碰到一个拿着木棍的小叫花子,便告诉他怎样画一个方框,勤加练习,他日有缘,再相见时就可不必要饭了。老道走后,小叫花子闲来无事,便用木棍刻画方框,极尽方框之变化。
时隔不久,禅师又碰到一个放牛的牧童,告诉他用木棍在地上从上到下拉那么一下,若能勤加练习,日后有缘,也就可以不用放牛了。于是牧童山间放牛闲散之余便用木棍在地上或宽或窄、或疾或徐拉那一画。
四十年后,禅师圆寂之前,把这两个人叫到了一起,合写了一个中字。
这个中字便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地成就了书法史上的两位传奇人物。
成功来源于诸多要素的几何叠加。比如,每天笑容多一点点;每天行动多一点点;每天创新多一点点;每天效率高一点点……假以时日,我们的明天与昨天相比,将会有天壤之别。所以说,我们不管做任何事,想要有所成,就需要下工夫,需要实干。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要急于求成,哪怕每天学习一点点,日积月累,自然就会有所得。
的确,一张地图无论它绘制得多么详细,比例尺多么精密,也都不能让它的主人在地面上移动哪怕一寸;一部法典,无论它写得如何公正,都不能预防罪恶的发生;一本食谱,无论它写入多少山珍海味,都解决不了任何人一时的饥饿问题,还不如几口粗茶淡饭来得实在。
赠江华长老(唐·柳宗元)
老僧道机熟,默语心皆寂。
去岁别舂陵,沿流此投迹。
室空无侍者,巾屦帷挂壁。
一饭不愿馀,跏趺便终夕。
风窗疏竹响,露井寒松滴。
偶地即安居,满庭芳草积。
法鼓山并非一朝建成
佛教有一则偈子说道:人有不惜身,智慧心决定;如法行精进,所求事无难。其重点在于“精进”二字,乃是大乘菩萨道的六度之一。其实,这句偈语所强调的正是持之以恒的作用。
云门舞集的创办者林怀民曾经说过:“法鼓山不是一年建立起来的。”每个人都应该捍卫自己通过智慧心做出的选择,应努力不懈,乃至不惜奉献整个生命,也不能因为主观或客观的理由选择退却。
弟子们问禅师:“老师,如何才能成功呢?”
禅师对弟子们说:“今天咱们只学一件最简单也是最容易的事。每人在睡觉前说一百次‘我行’,大家能做到吗?”
弟子们疑惑地问:“为什么要做这样的事?”
禅师说:“做完了这件事,一年之后你们就知道如何能成功了!”
弟子们想:这么简单的事,有什么做不到的?
一个月之后,禅师问弟子们:“我让你们做的事,有谁坚持做了?”大部分的人都骄傲地说道:“我做了!”禅师满意地点点头说:“好!”
又过了一个月,禅师又问:“现在有多少人坚持了?”结果只有一半的人说:“我做了!”
一年过后,禅师再次问大家:“请告诉我,还有几个人坚持了?”这时,只有一人骄傲地说:“老师,我做了!”
禅师把弟子们都叫到跟前,对他们说:“我曾经说过,做完这件事,你们就知道如何能成功了。现在我想要告诉你们,世间最容易的事常常也是最难做的事,最难的事也是最容易的事。说它容易,是因为只要愿意做,人人都能做到;说它难,是因为真正能做到并持之以恒的,终究只是极少数人。”
后来一直坚持做的那个弟子成为禅师的衣钵传人,在所有的弟子中只有他成功了!
每天100次的自语,看似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但是仍然没有几个人能坚持下来。由此不难看出,坚持不懈是多么困难的事情。坚持是最容易的,因为每个人都可以做到;但坚持又是最困难的,因为能够做到最后的往往没有几个人。造成坚持变为困难之事的原因在于,我们总是急于见到成果,所以我们就不再注重过程,然而,很多事情在开始行动时并不一定能立竿见影,必须持之以恒,具足耐心才可。
古人教导我们:“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无论是佛道修行,还是世俗生活,实现目标的秘诀绝非一蹴而就,而在于一个人能够坚持到底。任何伟大的事业,成于坚持不懈,毁于半途而废。
能够坚持到最后的人往往有默默无闻的品行、利落果断的性格、度己惠人的心愿,温柔而不失刚毅,缄默而不轻言放弃,这便是“精进”二字中隐含的密码。任何一个人想要成就一番事业,都必须有持之以恒的品质。世人能够有所成,条件很多,其中一项因素必然是精勤。
淦居士见访(元·圆至)
婆娑秽土莲花国,五浊群生九品人。
并坐夜深皆不语,一灯分映两闲身。
越忙的人时间越多
时间如白驹过隙,瞬间消逝。如何在这有限的时间里获得最大的幸福?
人的时间有限,然而才能无限。不要把时间浪费在无所谓的嗟叹上,认识自己,安于自己所走的路,珍惜时间,把每一秒都做最有效的运用。若能如此,即使年老体迈,也依然能够保持年轻的激情与活力。
世间最可怕的衰老是心态的衰老,如果你有一个年轻的体魄,却有一颗衰老的心,那会比你有一个衰老的身体还要可悲。没有什么可以阻挡前进的脚步,擦亮眼睛,轻装前行,每一天我们都能够看到路边不同的风景,嗅到清新的空气。
生活中有很多的事情需要我们去一一打理,与其把时间浪费在容颜易逝的长吁短叹上,不如细致地经营生命中的每一块园地,在生命的终点翘首回望,你会看到一路芬芳。
时刻保持年轻的心态,即使冬天万木凋零,也依然能够看到满眼的青翠,生命之树将与之常青。
佛光禅师门下弟子大智,出外参学二十年后归来,正在法堂里向佛光禅师述说此次在外参学的种种见闻。佛光禅师以慰勉的笑容倾听着,最后大智问道:“老师!这二十年来,您老一个人还好吗?”
“好!很好!讲学、说法、著作、写经,每天在法海里泛游,世上没有比这更欣悦的生活,每天,我忙得好快乐。”
大智关心地说:“老师,您应该多一些时间休息!”
夜深了,佛光禅师对大智说道:“你休息吧!有话我们以后慢慢谈。”
清晨,还在睡梦中,大智隐隐听到佛光禅师禅房传出阵阵诵经的木鱼声。
白天,佛光禅师总是不厌其烦地对一批批来礼佛的信众开示,讲说佛法;夜晚禅师不是批阅学僧心得,便是拟定信徒的经书,每天总有忙不完的事。
好不容易看到佛光禅师刚与信徒谈话告一段落,大智争取这一空当,抢着问佛光禅师道:“老师!分别这二十年来,您每天的生活仍然这么忙,怎么都不觉得您老了呢?”
佛光禅师道:“我没有时间觉得老呀!”
“没有时间老”,正如一句哲语所说:越是忙碌的人,时间就越多;也像孔子所言:“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禅者的人生观也是如此。佛光禅师就是这样一位领悟了禅宗真谛的圣人,他将诵经礼佛、弘法传道当做是自己生命中必须承担的责任,并默默地将这份重担挑在肩头,不以为苦,反以为乐。
当你将全部的生命与精力投入到有意义的生活中时,哪里还有时间去关注自己鬓角催生的白发、额上乍现的皱纹呢?人活在世上,往往有两种状态,一种是常常觉得时间紧迫,光阴像细沙一样从指缝间滑落,越是急切地想要将它抓住,它流逝得越快;另一种是看破了生命的无常后归于淡定与从容,美与丑、乐与忧于他们而言都是弹碰即破的气泡,并不能对生活造成什么实质的影响,云烟过眼,他们却往往能够明白生命的真谛。
生活如此美好,睿智的人从来不会慨叹。我们随着快速流逝的生命朝前奔跑,从来不担心衰老。如此,每一秒钟都可能创造一个奇迹,每一天都会是一个崭新的开始,所以,不必伤春悲秋,把握住时间,就能把握住生命。
宴坐庵(宋·范成大)
油灯已暗忽微明,石鼎将干尚有声。
钠被蒙头笼两袖,藜床无地著功名。
跏趺合眼是无何,静里惟闻鸟雀多。
俗客叩门称问字,又烦居士起穿靴。
学习是一种偏执
有人说,成功来自偏执。一位佛学大师曾告诫世人:“除非不学,要学就要学会,否则决不放弃;除非不问,要问就要问懂,否则决不放弃;除非不想,要想就要想通,否则决不放弃;除非不知,要知就要知透,否则决不放弃。”只有以这种精神来学习,才能获得真知。
人们常用泥烧制成沙锅,来熬制中药或在冬季煨烫,这种锅使用起来很方便,但是也非常容易打碎,而且一碎就会一裂到底。后来世人常常用“打破沙锅问到底”来形容执著的求证精神。
净居寺有一位比丘尼名唤玄机,常常在大日山的石窟中打坐参禅,有一天她突然想到,世人皆爱喧嚣,而自己却在寂静中得到了快乐,瞬间,她觉得自己开悟了。
于是她动身前去拜访雪峰禅师,想去请雪峰禅师确认自己是否已经到达了禅的无上境界。
雪峰禅师问道:“你从什么地方来?”
玄机回答道:“从大日山而来。”
雪峰用机锋语问:“既然是大日山,那么太阳出来了没有呢?”
玄机不甘示弱地回答:“太阳一直未曾出来,假如太阳出来了,雪峰必然会融化。”
雪峰禅师对她的机智非常赞赏,于是又问:“你叫什么名字?”
“玄机。”
“那你一天能织多少布呢?”
“寸丝不挂!”玄机说完,便觉得自己的回答一定会得到雪峰禅师的赞赏,于是起身告辞后便往外走。
雪峰禅师突然喊住她:“玄机,你的袈裟拖在地上啦!”
玄机一听,赶紧回头去扯自己的袈裟衣角。
雪峰禅师哈哈一笑:“好一寸丝不挂!”
这位比丘尼本已经懂得了禅的机锋,能够比较自如地应对雪峰禅师的考问,但是一听到禅师说袈裟拖在了地上,马上就做出了和普通人一样的反应,可见她只知道如何解释自己的名字,并未在心中做到了无挂碍,没有真正懂得禅的意义。人一旦陷入这种明明不“知”却自以为“知”的误区,就很难对自己做出准确的定位。
有时候,学习需要一种偏执的精神,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以不知为知,是一种无益的虚荣。
真正的真理是经得起考验的,所以越是经过反复推敲与验证的事实距离真理越近,也越能经得起时光的考验,其散发出来的光热,在未来的日子里,会照亮更多人的前途,温暖更多人的人生。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获得真理,从而体验生活的更多乐趣,在有限的生命中创造无限的价值。然而获得真理的道路总是崎岖的,真理不是杂草,尽管随风飘落的草子也可蓬勃生长,但终会被铲除而难以营造茵茵绿岛;真理像是玫瑰,总能在枝头绽放出别致的美丽,但并非一伸手就可摘到,那些锐利的刺,像是盾牌一样,令人知难而退。
冰心曾说:“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真理的获得也是如此,只有勇敢的、执著的,甚至有些偏执的人,才能在学习中获得最宝贵的真理。
乞食僧(唐·贯休)
擎钵貌清赢,天寒出寺迟。
朱门当大路,风雪立多时。
似月心常净,如麻事不知。
行人莫轻诮,古佛尽如斯。
欲晓声而操千曲,欲识器而观千剑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满腹经纶却不知如何运用的人被称为“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这样的“矮子”很多,既有赵括纸上谈兵成为千年笑柄,又有马谡痛失街亭万古遗恨。所以古人又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行,既是行动,也是行走,行动是一种随时而发的实践,行走是永远身在途中的状态,也就是说,修行与学习相伴相随,永远都不会停止。
唐代的智闲和尚曾拜灵佑禅师为师。有一次,灵佑问智闲:“你还在娘胎里的时候在做什么事呢?”
还在娘胎里的时候,能做什么事呢?他冥思苦想,无言以对,只好说:“弟子愚钝,请师父赐教!”
灵佑笑着说:“我不能说,我想听的是你的见解。”
智闲只好回去,翻箱倒柜查阅经典,但没有一本书是有用的。他这才叹悟道:“本以为饱读诗书就可以体味佛法、参透人生的哲理,不想都是一场空啊!”
灰心之余,智闲一把火将佛籍经典全部烧掉了,并发誓说:“从今以后再也不学佛法了,省得浪费力气。”
于是他前去辞别灵佑禅师,准备下山。禅师没有任何安慰他的话,也没有挽留他,任他到自己想去的地方。
智闲来到一个破损的寺庙里,还过着和原来一样的生活,但是心里总是放不下禅师问他的话。
有一天,他随便把一片碎瓦块抛了出去,瓦块打到一根竹子上,竹子发出了清脆的声音。智闲脑中突然一片空明,内心澎湃。他感到了一种从未体验过的震颤和喜悦,体验到了禅悟的境界。他终于醒悟了:“只有在生活实践中自悟自证,才能获得禅旨的真谛。”于是立即赶到灵佑禅师身边说:“禅师如果当时为我说破了题意,我今天怎么会体会到顿悟的感觉呢?”
真正的学禅绝不仅仅是参禅,念几句经就行了,它更在于参悟禅宗的道理,在于以慈悲的“行”来实践开悟的“知”。生活中所有的事情都是如此,“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无论是自己在经典中学到,还是由圣人大德告知,都不是真正懂得,仍然需要通过亲身实践来参悟。
对于一些复杂的事情,我们会被这些表象所蒙蔽,因此犹犹豫豫,止足不前。其实,不要在乎它是简单或是复杂,只要做就是对的。佛道本来就是简单的,若以一颗简单的心去面对,愿意做,甘愿做,任何被我们看做是复杂的东西也就变得简单了。
刘勰曾在《文心雕龙》中说:“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练习一千支乐曲之后才能懂得音乐,观察过一千柄剑之后才知道如何识别剑器。要学会一种技艺,不是容易的事;做个鉴赏家,也要多观察实物,纸上谈兵是不行的。所以,并非埋头死读书,读书破万卷与在读书中实践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如此,学习才能多有所获。
《送赞律师归嵩山》(唐·清江)
禅客归心急,山深定易安。
清贫修道苦,孝友别家难。
雪路侵溪转,花宫映岳看。
到时瞻塔暮,松月向人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