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自省,留只眼睛看自己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观水自照,可知自身得失。人生在世,若能时刻自省,还有什么痛苦烦恼是不能排遣、摆脱的呢?佛说:“大海不容死尸。”水性是至洁的,表面藏污纳垢,实质却水净沙明,至净至刚,不为外物所染。若能时常自省,使心如水,那么品德便会如川流般不息,普及一切生物,流几百丈山涧而不惧。
认识自己才能了解外部世界
很多时候我们求“知”总是外指的,希望自己能够了解整个外部世界,却往往忽视了对自己内心的探求。禅修的一种观念是:认识自我、肯定自我、成长自我、消融自我。所以无论是做事还是禅修首先要做的就是认识自己。只有认识了自己,才能了解外部的世界。
禅院里来了一个小和尚,年纪轻轻,但是人很聪明勤快,他希望能够尽快地有所觉悟,于是常常去找智闲禅师,诚恳地向他请教:“师父,我刚来到禅院,不知道应该做些什么才能更快地有所悟,请师父指点一二。”
智闲禅师看到他诚恳的表情,微笑着说:“既然你刚刚来这里,一定还不熟悉禅院里的师父和师兄们,你先去认识一下他们吧。”
小和尚听从了禅师的指教,接下来的几日里除了日常的劳作及参禅外,都积极地去结识其他的僧人。
几天之后小和尚又找到智闲禅师,说:“师父,禅院里的其他禅师和师兄们我都已经认识过了,接下来呢?”
智闲禅师看了他一眼,说:“后院菜园里的了元师兄你见过了吗?”
小和尚默默地低下了头。
智闲禅师说:“还是有遗漏啊,再去认识和了解吧!”
又过了几天,小和尚再次来见智闲禅师,充满信心地说:“师父,这次我终于把禅院里的僧人都认识了,请您教我一些其他的事情吧!”
智闲禅师走到小和尚身边,气定神闲地说:“还有一个人你没有认识,而且这个人对你来说,特别地重要!”
小和尚带有疑惑地走出智闲禅师的禅房,一个人一个人地去询问,一间房一间房地去找那个对自己很重要的人,可是始终没有找到。甚至在深夜里,他也一个人躺在床上思考:到底这个人是谁呢?
过了很久,小和尚始终找不到对自己很重要的那个人,但是也不敢再去问禅师。打坐完后的一天下午,他正准备烧水做饭,挑水的时候正好有一口井,在水面上他突然看见了自己的身影。
小和尚顿时明白了智闲禅师让他寻找的那个人,原来就是自己!
有个人,离自己很近也很远,很亲也很疏,很容易想起也很容易忘记,这个人就是我们自己。其实我们很多人都像这个小和尚一样,好奇地打量着外部的世界,积极地探索着世界中的未知,但是却忽视了自己。连自己都没有真正认识的人如何去了解这个世界呢?
只有完全认识了自己,才能更好地去接触世界,但是往往认识自己比认识世界要困难得多。在认识自己的时候,要把眼睛生在心里,观察自己;要把嘴巴长在心上,评论自己,时时刻刻都想到自己。人唯有如此,生活才不会疏远,感情和理智也会相得益彰,也不会为自己制造麻烦。
在寻找自我的过程中,要先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再肯定自己的优点。这就跟我们照镜子一样,如果看到镜子里的自己一脸灰尘、油垢就不想再面对镜子里的自己。于是,我们就再也看不清自己的长相。这种拒绝面对自己缺点的行为只会让我们自我膨胀。
所以禅修之人,要能够清醒地认识自我,并不断通过反思深入地认识自己。在现实生活中,只有认清了自己,知道自己有什么缺点需要改正,有什么优点需要保持,才能知道自己可以做什么事情,不可以做什么事情。
这样,才能在由知转行的过程中走得更稳健;才能在行动过程中增加与外部世界的接触,从而在知行合一中获得禅悦。
无为洞口作(唐·元结)
无为洞口春水满,无为洞旁春云白。
爱此踟蹰不能去,令人悔作衣冠客。
洞旁山僧皆学禅,无求无欲亦忘年。
欲问其心不能问,我到山中得无闷。
有自知之明,在深浅之间权衡做人
天生的圣人毕竟不多,圣人也往往是由凡人修行而成的。在修行中,人难免会暴露出自己的种种缺点和不足。有些人,在顺境中,自负自大,不可一世;而一旦遭遇挫折,便会觉得荆棘满地而一蹶不振。这些人不清楚自己的缺点,也不知道自己的实力,他们缺少的是一种自知之明。
所以,人要有自知之明,量力而为,才不会力不从心。
人贵有自知之明,但自知的获得,又谈何容易?只有经历暴风骤雨的洗礼,雪压霜欺的磨砺,在无数次的跌倒中爬起,才能够找到真实的自我,才能够正确面对自己的对与错、美与丑、善与恶,从内心做到不怨天尤人,真正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再通过不断修补与完善,向完美靠近。
可见,自知之明的“贵”来得何其不易!
有自知之明,才能在深浅之间权衡做人。无论我们做什么,虽然要尽力而为,但也要量力而行。因为一个人无论如何强大,在能力上都会有一个“底线”。
在一座深山中藏着一座千年古刹,有一位高僧隐居在此。听说他的名声后,人们都千里迢迢来找他,有的人想向大师求解迷津,有的人想向大师讨一些武功秘籍。
他们到达深山的时候,发现大师正从山谷里挑水。他挑得不多,两只木桶都没有装满。
按他们的想象,大师应该能够挑很大的桶,而且挑得满满的。
他们不解地问:“大师,这是什么道理?”
大师说:“挑水之道并不在于挑多,而在于挑得够用。一味贪多,适得其反。”众人越发不解。大师从他们中拉了一个人,让他重新从山谷里打了两满桶水。那人挑得非常吃力,摇摇晃晃,没走几步,就跌倒在地,水全洒了,那人的膝盖也摔破了。
“水洒了,岂不是还得回头重打一桶吗?膝盖破了,走路艰难,岂不比刚才挑得更少吗?”大师说。
“那么大师,请问具体挑多少,怎么估计呢?”
大师笑道:“你们看这个桶。”
众人望去,桶里画了一条线。
大师说:“这条线是底线,水绝对不能高于这条线,高于这条线就超过了自己的能力和需要。起初还需要画一条线,挑的次数多了,就不用看那条线了,凭感觉就知道是多是少。有这条线,可以提醒我们,凡事要尽力而为,也要量力而行。”
无论是大师还是普通人,在能力上都会有一个底线,如果超过了这个底线,去做力不能及的事,那么,再强健的人也要摔跤。因此,人最重要的是要有自知之明,真正了解自己、战胜自己、驾驭自己。
但是,自以为自知同真正自知不同。自以为了解自己是大多数人容易犯的毛病,真正了解自己是少数人的明智。人心如秤:对自己的评价秤轻了容易自卑;秤重了又容易自大;只有秤准了,才能实事求是、恰如其分地感知自我,完善自我。
自知无知才求知,自知无畏才拼搏。好说己长便是短,自知己短便是长。自知度愈高,求知欲愈强。学然后知不足,知然后更求知。掌握的东西越多,越感到自己学识的短浅。知无止境学无涯。
因此,有人说自知之明是比才能更罕见、更优美、更珍奇的东西,它总是在无边的黑夜中熠熠生光,为行人指引正确的方向。
与伏牛长老谒(其一)(唐·司空图)
不算菩提与阐提,惟应执著便生迷。
无端指个清凉地,冻杀胡僧雪岭西。
长绳不见系空虚,半偈传心亦未疏。
推倒我山无一事,莫将文字缚真如。
体察自性,得精彩圆满
在佛家眼中众生平等,没有高低贵贱,因此在佛家眼中,每个个体都自在自足,自性自然圆满。
佛在《占察善恶业报经》中云:“如来法身自性不空,有真实体,具足无量清净功业,从无始世来自然圆满,非修非作,乃至一切众生身中亦皆具足,不变不异,无增无减。”一个人只要能体察到自身的不增不减的天赋,就能在这个世界上拥有精彩和圆满。如果一个人非要为了别人的标准而改变自己,最后只会失去自己,忧虑一生。
没有自我的生活是苦不堪言的,没有自我的生活是索然无味的,丧失自我是悲哀的。
要想拥有美好的生活,人必须自强自立,拥有良好的生存能力。没有生存能力又缺乏自信的人,肯定没有自我。一个人若失去自我,就失去了做人的尊严,就不能获得别人的尊重。
一个人活着应该是为充实自己,而不是为了迎合别人。没有自我的人,总是考虑别人的看法,这是在为别人而活着,所以活得很累。有些人觉得:老实巴交会吃亏,被人轻视;表现出格又引来责怪,遭受压制;瞎混又实在没劲;有所追求的话,每走一步都要加倍小心。家庭之间、同事之间、上下级之间、新老之间、男女之间……天晓得怎么会生出那么多是是非非。你和新来的女同事有所接近,有人就会怀疑你居心不良;你到某领导办公室去了一趟,就会引起这样或那样的议论;你说话直言不讳,就会有人感觉你骄傲自满,目中无人;如果你工作第一,不管其他,人家就会说你太傻,就是有权欲野心……凡此种种飞短流长的议论和窃窃私语,可以说是无处不生,无孔不入。如果你的听觉视觉尚未失灵,再有意无意地卷入某种旋涡,那么你的大脑很快就会被这些琐事塞满,于是头昏眼花,心乱如麻,岂能不累呢?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自落。”这是王维的一首诗,名叫《辛夷坞》。这首诗写的是在辛夷坞这个幽深的山谷里,辛夷花自开自落,平淡得很。辛夷花在树梢怒放,开得何等烂漫!辛夷花纷纷凋零,又是何等的洒脱!既没有生的喜悦,也没有死的悲哀。
无情有性,这仅仅是一棵普通的辛夷花吗?辛夷花得之于自然,又回归自然。在这个绝无人迹的地方,辛夷花没有人对它们进行赞美,也不需要人们对它们的凋谢一洒同情之泪,没有追求,没有哀乐,听不到心灵的一丝震颤,几乎连时空的界线都已经泯灭了。它把自己生命的美丽发挥到了极致,还会在乎是否有人欣赏自己吗?
我们无法改变别人的看法,但我们可以保持一个真实的自己。想要讨好每个人是愚蠢的,也是没有必要的。与其把精力花在一味地献媚别人,无时无刻地顺从别人,还不如把主要精力放在踏踏实实做人,兢兢业业做事上。改变别人的看法总是艰难的,做好自己却是容易的。
如果一个人能保持自我生命的圆满,把自己生命的精彩发挥到极致,就能无怨无悔地活在人间。
自卑裹足不前,就无法成就自己
戏呈吴冯(唐·皎然)
世人不知心是道,只言道在他方妙。
还如瞽者望长安,长安在西向东笑。
总是羡慕他人是人性的一大弱点。就好像独脚的夔羡慕多脚的蚿,多脚的蚿羡慕无脚的蛇,无脚的蛇羡慕无形的风一样。这些事物都去羡慕别人,却没有想到自己的能力是最独特的:夔单脚跳跃而行是世间最简便的行动方式;蚿却有上万只脚用来行走;蛇虽没有脚,但可以仰赖天生的机能行走,也有自己的益处;而风呼啸而来呼啸而去,行走天地不留下痕迹,自有一番气魄。
可见,世界上最优秀的人应该从自身找起。我们要时刻坚信这一点,最优秀的人就是你自己。相信自己,才能做自己命运的主宰。
有个人为法明禅师做了40年侍者,法明禅师看他一直任劳任怨,忠心耿耿,所以想对他有所报答,帮助他早日开悟。
有一天,法明禅师像往常一样喊道:“侍者!”
侍者听到法明禅师叫他,以为法明禅师有什么事要他帮助,于是立刻回答道:“法明禅师!要我做什么事?”
法明禅师听到他这样的回答感到很失望,说道:“没什么事要你做的!”
过了一会儿,法明禅师又喊道:“侍者!”
侍者又是和第一次一样回答。
这样反复了几次以后,法明禅师喊道:“佛祖!佛祖!”
侍者听到法明禅师这样喊,感到非常不解,于是问道:“法明禅师,你在叫谁呀?”
法明禅师看他愚笨,万般无奈地启示他道:“我叫的就是你呀!”
侍者仍然不明白地说道:“法明禅师,我不是佛祖,而是你的侍者呀!你糊涂了吗?”
法明禅师看他如此不可教化,便说道:“不是我不想点化你,实在你太辜负我了呀!”
侍者回答道:“法明禅师!不管到什么时候,我永远都不会辜负你,我永远是你最忠实的侍者,任何时候都不会改变!”
法明禅师道:“事实上你已经辜负我了,我的良苦用心你完全不明白。你为什么只承认自己是侍者,而不承认自己是佛祖呢?其实,佛祖与众生并没有区别,众生之所以为众生,就是因为众生不承认自己是佛祖。实在是太遗憾了!”
法明禅师可谓用心良苦,然而侍者愚钝枉费了他一番苦心。侍者的悲哀在于他始终不能相信自己也可能是佛祖,所以只好一生碌碌。
“相信自己,我就是主宰。”我们现在可能不是某种“人才”,但也要相信自己有潜力成为那样的人。自卑于现状裹足不前,就永远不可能成就自己。只有自信者才会努力塑造自己,向着自己的目标迈进。
读谢灵运诗(唐·白居易)
吾闻达士道,穷通顺冥数。
通乃朝廷来,穷即江湖去。
谢公才廓落,与世不相遇。
壮志郁不用,需有所泄处。
泄为山水诗,逸韵谐奇趣。
大必笼天海,细不遗草树。
岂唯玩景物,亦欲摅心素。
往往即事中,未能忘兴谕。
因知康乐作,不独在章句。
心不动才能真正认清自己
自己的路自己走,与人何干?谁能代替你走路吗?谁能代替你做决定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自己的人生要自己做主,自己的命运需要自己主宰。人,要依据自己的心,作出自己的判断,不能总被外界的境遇所左右。
真正的佛法就是要求人能把握自己的心,让自己的心不那么散乱,人心一旦散乱,活着就会觉得辛苦。
人们想要净心的时候,往往习惯于用理性去控制,但这样做的结果可能适得其反,告诉自己“不能动心,不能动心”,这个时候心已经在动了。提示自己“心不能随境转”,这个时候心已经转了。真正的净心不是特意去控制它,也不是刻意去把握它。什么时候都知道自己的心,心自然而然就不动了。心不动了,人就不会为外界的诱惑所动从而净化自身。
仰山禅师有一次请示洪恩禅师道:“为什么吾人不能很快地认识自己?”
洪恩禅师回答道:“我给你说个譬喻,如一室有六窗,室内有一猕猴,蹦跳不停,另有五只猕猴从窗边追逐猩猩。猩猩回应,如是六窗,俱唤俱应。六只猕猴,六只猩猩,实在很不容易很快认出哪一个是自己。”
仰山禅师听后,知道洪恩禅师是说吾人内在的六识(眼、耳、鼻、舌、身、意)和追逐外境的六尘(色、声、香、味、触、法),鼓噪繁动,彼此纠缠不息,如此怎能很快认识哪一个是真的自己?因此他起而礼谢道:“适蒙和尚以譬喻开示,无不了知,但如果内在的猕猴睡觉,外境的猩猩欲与它相见,且又如何?”
洪恩禅师便拉着仰山禅师说道:“好比在田地里,防止鸟雀偷吃禾苗的果实,竖一个稻草假人,所谓‘犹如木人看花鸟,何妨万物假围绕’?”
仰山禅师终于言下契入。
生活中,有很多人的心情都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更有甚者,将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建立在他人的态度之上,本末倒置。如果用一句通俗易懂的格言来概括洪恩禅师的话,那就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为什么人最难认清自己?主要是因为真心蒙尘。就像一面镜子,被灰尘遮盖,就不能清晰地映照出物体的形貌。真心不显,妄心就会成为人的主人,时时刻刻攀缘外境,心猿意马,不肯休息。人体如一村庄,此村庄中主人已被幽囚,被另外六个强盗土匪(六识)占有,在此兴风作浪,追逐六尘,让人不得安宁。
心不动才能真正认清自己,遇到顺境不动,遇到逆境也不动,不受任何外在的影响。现代人的状况大多相反,遇到顺境的时候高兴得不得了,遇到逆境的时候痛苦得不得了,这就带来许多痛苦。
其实,我们遇到的任何外境都一样,如果我们能够了解这一点,就不会被六尘所诱惑,亦不会被六识所蒙蔽。
宿澄上人院(唐·卢纶)
竹窗闻远水,月出似溪中。
香覆经年火,幡飘后夜风。
性昏知道晚,学浅喜言同。
一悟归身处,何山路不通。
时常自省,扫却心中尘埃
温瑞安的小说《游侠纳兰》里出现过这样的对话,杀手方柔石问:“我是真正的高手,可没有人当我是高手怎么办?”圆寂大师说:“你还没杀掉你最大的敌人。”“是谁?”“你自己。”
能杀掉自己才能成为真正的高手。人最大的敌人便是自己!只有杀死过去的自己,才能迎来新生的自己。无论是生活、事业、学习,只有突破旧有的限制,才能达到山登绝顶我为峰的高度。否定、自省是痛苦的、艰难的,如同凤凰涅槃。然而,只有如此才能浴火重生。杀死自己,就是不断地自我否定、省察己身,如此,才能磨砺出生命的大光华,才能创造生命的大格局。
弘一大师在他的著作中这样写道:
“到今年1937年,我在闽南居住,算起来,首尾已是十年了。回想我在这十年之中,在闽南所做的事情,成功的却是很少很少,残缺破碎的居其大半,所以我常常自己反省,觉得自己的德行实在十分欠缺!因此,近来我自己起了一个名字,叫‘二一老人’。什么叫‘二一老人’呢?这有我自己的根据。记得古人有句诗:‘一事无成人渐老。’清初吴梅村(伟业)临终的绝命词有:‘一钱不值何消说。’这两句诗的开头都是‘一’字,所以我用来做自己的名字,叫做‘二一老人’。”
由此可见弘一大师是一位时刻自省的人。自省,简而言之就是自我反省、自我检查,以能“自知己短”,从而弥补短处、纠正过失。自省自悟之道,可以使人在不断的自我反省中达到水一样的境界,在至柔之中发挥至刚、至净的威力,具有能容、能大的胸襟和气度。
古代,一位官员被革职遣返,他心中苦闷无处排解,便来到一位禅师的法堂。禅师静静地听完了此人的倾诉,将他带入自己的禅房之中。禅师看桌上放着一瓶水,微笑着对官员说:“你看这瓶水,它已经放置在这里许久了,几乎每天都有尘埃、灰烬落在里面,但它依然澄清透明。你知道这是何故吗?”官员思索了良久,仿佛要将水瓶看穿,忽然他似有所悟地说道:“我懂了,所有的灰尘都沉淀到瓶底了。”
禅师点了点头,说道:“世间烦恼之事数之不尽,有些事越想忘掉越挥之不去,那就索性记住它好了。就像瓶中水,如果你厌恶地振荡自己,会使一瓶水都不得安宁,混浊一片;如果你愿意慢慢地、静静地让它们沉淀下来,用宽广的胸怀去容纳它们,这样,心灵并未因此受到污染,反而更加纯净。”官员恍然大悟。
观水学做人,时常自省,便能和光同尘,愈深邃愈安静;便能至柔而有骨,执著能穿石,以“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时常自省,便能激浊扬清,义无反顾;时常自省,便能灵活处世,不拘泥于形式,因时而变,因势而变,因器而变,因机而动,生机无限;时常自省,便能清澈透明,洁身自好,纤尘不染;时常自省,便能润泽万物,有容乃大,通达而广济天下,奉献而不图回报。
古人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这说的正是自省。
没有自省的态度,即使铜镜、史镜、人镜摆在面前,也会视而不见,视若无睹,何谈正衣冠、知兴替、明得失呢?
你我的心灵如同一间房屋,久不打扫就会沾染尘埃,为了保持它的洁净,需要以自省为帚,经常打扫。
蒸砂(唐·寒山)
蒸砂拟作饭,临渴始掘井。
用力磨碌砖,那堪将作镜。
佛说元平等,总有真如性。
但自审思量,不用闲争竞。
“执著”是自缚的茧
宋代苏东坡和佛印禅师是好朋友,他们习惯拿对方开玩笑。有一天,苏东坡到金山寺和佛印禅师打坐参禅,苏东坡觉得身心通畅,于是问禅师道:“禅师!你看我坐的样子怎么样?”
“好庄严,像一尊佛!”
苏东坡听了非常高兴。
佛印禅师接着问苏东坡道:“学士!你看我坐的姿势怎么样?”
苏东坡从来不放过嘲弄禅师的机会,马上回答说:“像一堆牛粪!”
佛印禅师听了也很高兴!
禅师被人喻为牛粪,竟无以为答,苏东坡心中以为赢了佛印禅师,于是逢人便说:“我今天赢了!”
消息传到他妹妹苏小妹的耳中,妹妹就问道:“哥哥!你究竟是怎样赢了禅师的?”苏东坡眉飞色舞、神采飞扬地如实叙述了一遍他与佛印禅师的对话。
苏小妹天资聪颖,才华出众,她听了苏东坡得意的叙述之后,说道:“哥哥,你输了!禅师的心中如佛,所以他看你如佛;而你心中像牛粪,所以你看禅师才像牛粪!”
苏东坡哑然,方知自己禅功不及佛印禅师。
苏东坡为什么会输给佛印禅师?原因就在于他心中还有一个执著于自我的羞耻心,说自己是佛就高兴,说别人是牛粪就沾沾自喜,如果别人说自己是牛粪呢,可能就会眼中冒火了,这正是一个人执著于自我的表现,认为表扬自己就好,说别人不好自己也高兴。
究其根底,一切都是为了一个“我”,最放不下的也是这个“我”。于是所有人都拼尽一生,去赚取这个“我”所需要的物质享受和精神享受,最终衍生出无穷无尽的痛苦。
佛家的《菩提心论》里曾经对“执著”做过这样的解释:那是一种对自我的过分坚持。人总是趋向于保护自我,相信自我,供养自我,信赖自己的感觉,凭自己旧有的经验行事,将自己抓得紧紧的。
俗语有云,作茧自缚。我们常常像蚕蛹一样,忙不迭地为自己编织一个精致难破的茧。庸人自扰,自寻烦恼;愚人自缚,自绑天足。这是世界天天不间断上演的悲剧。有些人为了能够凸显自己,就通过各种办法诋毁他人,甚至踩在别人头上一步步往上爬,这样做其实是在给自己不断地织茧,慢慢将别人清离你的世界,直到有一天别人再也进不来,自己永远也出不去的时候,你就会被生活拒绝,因此成为幸福的“绝缘体”。
关于这个问题,《庄子·大宗师》中也曾经说过:“夫藏舟于壑,藏山于泽,谓之固矣。然而夜半有力者负之而走,昧者不知也。”这里的“藏”字,借用一个名称来讲,就是佛学中所说的执著,抓得很牢。把船藏在山谷里面,把山藏在海洋里面。如此隐藏,在普通人看来,的确十分牢固。人们往往不知道,虽然我们认为藏得很好,但是有个大力士,半夜三更不知不觉地把山和海都背走了。中国古籍中有“天圆地方”之说。曾子就讲过地球是圆的,且一直在旋转,所谓“天道左旋,地道右旋”的观念,由来已久。这里庄子说,一般人不懂得,以为自己坐在地球上很稳当,实际上地球一直在转动,仿佛山和海在夜里悄悄被人搬走一样。
生活不可能完全被掌控,正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生命中总有些难以预料的事情,有时无需太过执著。
看看呱呱坠地的婴儿,生下来都是两手紧握,成为两只小小的拳头,仿佛想要抓住些什么;看看垂死的老人,临终前都是两手摊开,撒手而去。这是上天对人的惩罚吗?当他双手空空来到人世的时候,偏让他紧攥着手;当他双手满满离开人世的时候,偏让他撒开手。无论穷汉富翁,无论高官百姓,无论名流常人,都无法带走任何东西。上帝总让人两手空空来到人世,又两手空空离去。既然如此,又何必偏执于某一点、某一事、某一物呢?想永远藏在一点,是不可能的。生命历程往往也像河流一样,想要跨越生命中的障碍,达到某种程度的突破,有时必须放下“执著”。
如果一个人能够放弃“执著”,那么他的心境就会柔和清净,万事万物在他的眼里都是愉悦的,美好的。
将赴京留赠僧院(唐·杜牧)
九衢尘土递追攀,马迹轩车日暮间。
玄发尽惊为客换,白头曾见几人闲。
空悲浮世云无定,多感流年水不还。
谢却从前受恩地,归来依止叩禅关。
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
一天早上,一位只有一只手的乞丐来到一座寺院向彻悟方丈乞讨,方丈毫不客气地指着门前一堆砖对乞丐说:“你帮我把这些砖头搬到后院去,我就给你饭吃!”
乞丐很生气地说:“我只有一只手,怎么搬砖头呢?不愿意给就不给,何必这么捉弄人呢?”说完他怒气冲冲地准备向寺外走去。
方丈什么话也没有说,用一只手搬起一块砖头,说道:“这样的事一只手也能做得到,你为何不愿去做呢?”
乞丐便不再争辩什么,就用他的一只手依方丈的话搬起砖头来。
他整整搬了一个上午,才把砖搬完。
最后,方丈递给乞丐一些银子,乞丐接过钱,很感激地说:“谢谢!”
方丈说:“不用谢我,这是你凭自己的劳动赚到的钱。”
乞丐说:“我永远不会忘记你的。”说完深深地鞠了一躬,就离开了。
过了不久,这座寺院又来了一位乞丐。方丈把他带到后院,指着那堆砖头对他说:“你把这堆砖头搬到屋前,我就给你银子。”但是这位双手健全的乞丐却鄙夷地朝方丈瞪了一眼,头也不回地走开了。
弟子不解地问方丈:“上次你叫乞丐把砖头从屋前搬到后院,这次你又叫乞丐把砖头从屋后搬到屋前,你到底想把砖头放到后院,还是屋前?”
方丈微笑着对弟子说:“对我们来说,砖头放在屋前和放在屋后都一样,可搬与不搬对乞丐来说就不一样了。”
若干年以后,一位衣着体面的人来到寺院拜望方丈。他气度不凡,但美中不足的是,这个人只有一只左手,原来他就是用一只手搬砖头的那位乞丐。
自从方丈让他搬砖以后,他明白了方丈的用意,找到了自己的价值,然后靠自己的辛勤劳动和头脑思考,奋力拼搏,终于有所成就,而那位双手健全的乞丐如今还依然在村落中行乞。
故事虽然简单,但是却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如何依靠自己的力量寻找自我的价值,也就是靠自己的双手劳动、靠自己的头脑思考,从本身发现自我。放眼望去,或者环视周围,是不是每个人都具备这两条最基本的品质呢?每个人都能无愧地称“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吗?
那个只有一只手的乞丐,一开始并没有意识到他的价值所在,他认为自己是个残疾人,已经失去了一个正常人的生活能力,从而自暴自弃,放弃了可以依靠自己有尊严地生活的可能,但是方丈的言行触动了他,让他有机会思考,有机会认识到他虽然少了一只手,可并不妨碍他以劳动给自己创造生存下去的机会,而且可贵的是他勇敢地去做了,所以他发现了自己的价值所在。
与之相反的是另一个双手健全的乞丐,他很直接地放弃了给自己一个发现自我价值的机会,丝毫不理会方丈的一番良苦用心,所以注定这个人不可能走向成功。
因为他不知道思索也不愿意去尝试,殊不知,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付出就不可能有收获。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下什么种子才会产出什么果实。
其实生活在现实中的我们每一个人,都可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挫折和困难,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去认知自己,找到自我的价值所在,然后去努力拼搏最终实现目标。
悟得自性则天地开阔
竹径偶题(宋·清顺)
久从林下游,颇识林下趣。
从渠绿阴繁,不碍清风度。
闲来石上眠,落叶不知数。
一鸟忽飞来,啼破幽寂处。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六祖惠能曾用这首菩提诗道破了佛法的真谛,继承了弘忍禅师的衣钵。在梵语中“菩提”代表着觉悟、智慧,指人顿悟真理,进入超凡脱俗的境界。佛教故事中曾记载,当启明星升起的时候,佛陀在一棵菩提树下静坐开悟,修成了正果。
佛陀眼前的清澈,六祖心中的澄明,都是世间众生渴望却又难以企及的境界。在众生眼前,美丽或丑陋的风景都被笼罩在薄雾或尘埃之下,越是走近就越是朦胧;在众生的心里,一切念头常常被围困在重峦叠嶂之中,越是急于走出迷阵就越是辨不清方向。
有人以己身为菩提树,以己心为明镜台,以为凭借勤奋与修持即是洁身自好,就能远离世俗污垢;而世事蹉跎成白首,修行路上,如花年华渐渐凋零,虽有渐悟,却总是触不到顿悟的瞬间,渐悟与顿悟之间的一步之遥竟然遥远到不可抵达。之所以会在渐悟与顿悟间迷失了方向,就是因为过多地执著于思维,而忽视了自性。
在一次法会上,佛祖曾经讲过一个故事教导人认识自性。
有一位富人有四位妻子:第一个妻子活泼可爱,在富人身边寸步不离;第二个妻子是富人抢来的,倾国倾城却不苟言笑;第三个妻子整天忙于打理富人的琐碎生活,把家中大小事务管理得井然有序;第四个妻子工作勤奋,终日东奔西跑,富人甚至忘记了她的存在。
富人生病即将去世,他把四位妻子叫到床前,问她们:“平日里你们都说爱我,如今我就要死了,谁愿意陪我一起去阴间呢?”
第一个妻子说:“你自己去吧,从前一直都是我陪在你身边,现在该换她们去了。”
第二个妻子说:“我是迫于无奈才嫁你为妻,活着的时候都不情愿,更不要说陪你赴死!”
第三个妻子说:“虽然我很爱你,但是我已经习惯了安逸稳定的生活,不愿意陪你去过餐风饮露衣食无着的日子。”
富人非常伤心,他近乎绝望地看着第四个妻子。
第四个妻子说:“既然我是你的妻子,无论你到哪里去我都会陪在你身边。”
富人心中一惊,既感动又愧疚,他看着第四个妻子,含笑去世。
佛祖解释说:“其实这位富人本就是芸芸众生中的每一位,这四位妻子则代表着每个人活着的时候所拥有的财富。第一位妻子指的是你们的肉体,生来不可剥离,死时却注定分开;第二位妻子指的是你们的金钱,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第三位妻子指的是你们的妻子,活着的时候相敬如宾举案齐眉,死的时候仍然要分道扬镳;第四位妻子指的是你们的自性,人们常常忘记了她的存在,而她却永远陪伴着你。”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自性,也就是自己的本心,生而相随,死而相伴,不能抛却。自性是天生的,与慧根相连,而思维是在后天环境中逐渐形成的,但人的慧根生来受限,越是长大越容易被思维牵绊,从而障碍了自性;自性受阻,则妄念作祟,自性的圆满和清净被尘世沾染,缘生缘灭,却无法悟到“空”的境界。
真正的大彻大悟是一切皆空。人若悟得自性,任自性做主,天地将顿时开阔,“菩提本无树”正是将束缚自性的一切外在形式去除,只留下本性自由徜徉。这也正是从有我化入无我的境界,是一种以无招胜有招的禅境。
一日,六祖惠能从两个僧人身边经过,听到这两个僧人正在争吵,就在旁边停了下来。
原来是因为一阵风吹过,吹动了经幡而引起了两个人的争执。一名僧人说:“是风在动。”而另一名僧人反对说:“错!明明是幡在动。”
惠能禅师走到两人跟前,说:“你们俩都错了,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而是心动,是你们的心在动。”
风和幡都是外在的、虚幻的,只有心存在于时空之外,本体清静而永恒。世事皆由心生,心不动则天下静止。只有在心静如水中体悟自性的清净,人才能明白“本来无一物”的真谛,最理想的状态是将“无”这个概念也放下。
“真如本性,寂静常然,梦中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悟到空,悟到无,就真正触到了禅机。
拟寒山拾得二十首(其七)(宋·王安石)
我读万卷书,识尽天下理。
智者渠自知,愚者谁信尔。
奇哉闲道人,跳出三句里。
独悟自根本,不从他处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