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域要宽,眼界要矮
一个人的眼界随着他的心界而不断扩大,你能看多远,你才能走多远。我们认为行走于世上,自己拥有很多,实际上却时有时无,若拥有成了负担,还不如舍弃。只有思想豁达、空灵的人才是真正的七窍玲珑。
什么都是我的,什么都不是我的
我们每个人都应谨记,人不可能什么都得到,所以应该学会放弃。能够做到坦然放手,一无所有之时心态自然能够得到调和,已经一无所有,又何必担心会失去呢?丢掉过于沉重的包袱,不害怕失去,即使在喧嚣的都市中,我们也能获得一份心灵的宁静,在那里,看生命在谷底与波峰之间起伏,看心情在阴霾与晴朗之间兜转,感受春日暖阳,也体验冬季严寒。这一切,无不精彩,无不丰富。不去计较生活的得失,原谅生活的过错,能更多地发现这个世界的种种美好。
想要正确地驾驭自己的心,就要达到心的自由境界。与其说心像墙壁,不如说仿若仓库更加贴切。我们心中所有之物,无论是知识、学问,还是经验,都是为了众生,并非自己本身需要它们,因此自己本身内心是“无一物”的。就像仓库一样,虽然库中储藏着无数东西,但是一件都不属于自己,在众生不需要的时候,应该安放不动,只有当其他人需要了,才从中取出。这样的心是无比宽容的,能够包容一切,自然不会被无常所困。
有一位禅师,因总是随身携带一个布袋而被称为布袋和尚,相传他是弥勒佛为渡济世人转世而来。有一天,一位居士在路上碰到了他,看到他手中的布袋便猜到了他的身份,于是便上前和他聊了起来。
居士:“敢问和尚法号是什么?”
布袋和尚:“我有一布袋,虚空无挂码。展开遍十方,入时观自在。”
居士:“和尚云游四方,布袋中都有什么行李呢?”
布袋和尚:“一钵千家饭,孤身万里游。睹人青眼在,问路白云头。”
居士:“弟子愚顽,想向禅师请教什么是真正的佛法?”
布袋和尚:“即个心心心是佛,十方世界最灵物。纵横妙用可怜生,一切不如心真实。”
布袋和尚手中的布袋又被称作乾坤袋,从他随口吟唱的佛偈中可知,他的布袋可大可小。就好像他的心境和胸怀,别人给他什么他都会收下,即使是不好的东西,只要装进他的布袋,都会变成好的东西,他还常常将里面的东西送人,好像永远也掏不完。对他而言,没有任何东西是不能接受和包容的,不论善恶、好坏、是非,只要在他面前都会变得没有障碍。因此,他的心就如他的布袋,打开时可以遍及十方,甚至连虚空也能装进去。
“入时观自在”,因为心无障碍,所以不论看什么,都可以看得很透彻,自然就能很好地驾驭自己的心,将它修炼成一面墙,不论做什么用途,都能够保持不动;同时又能像仓库一样,不管储藏多少东西,都既不会成为自己的负担,也不会成为会引发傲慢情绪的引子。
《华严经》中有偈曰:“众生心不同,随起诸妄想;如是诸佛刹,一切皆如化。”众生的信念彼此不同,由心生起的妄念也各形各色,因此在十方净土之内,也是如幻如化的诸般泡影。
我们认为行走于世上,自己拥有很多,实际上却时有时无,若拥有成了负担,还不如舍弃。
“一钵千家饭,孤身万里游。睹人青眼在,问路白云头。”如果一个人能够体悟到其中的妙处,自然能够获得自由逍遥的心境,对于现实中的大事小事举重若轻。
送道标上人归南岳(唐·刘长卿)
悠然倚孤棹,却忆卧中林。
江草将归远,湘山独往深。
白云留不住,渌水去无心。
衡岳千峰乱,禅房何处寻。
低头水中天,退步是向前
生活中很多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中其实都有禅理,只是疲于奔波的众生早已丧失了于细微处探究竟的兴趣和能力。然而,今天的我们已经不再是昨天的我们,为了在今天取得进步、重建自我就必须放下昨天的自己;为了迎接新兴的,就必须放下旧有的。想要喝到芳香醇郁的美酒就得放下手中的咖啡,想要领略大自然的秀美风光就要离开喧嚣热闹的都市,想要获得如阳光般明媚开朗的心情就要驱散昨日烦恼留下的阴霾。
放下是为了进步,是为了包容。放下对个人意见的执著才能包容,放下今日旧念的执著才会进步。表面看来,放下似乎意味着失去,意味着后退,其实在很多情况下,退步本身就是在前进,是一种低调的积蓄。
一位学僧斋饭之余无事可做,便在禅院里的石桌上作起画来。画中龙争虎斗,好不威风,只见龙在云端盘旋将下,虎踞山头作势欲扑。但学僧描来抹去几番修改,却仍是气势有余而动感不足。
正好无德禅师从外面回来,见到学僧执笔前思后想,最后还是举棋不定,几个弟子围在旁边指指点点,于是就走上前去观看。学僧看到无德禅师前来,于是就请禅师点评。
禅师看后说道:“龙和虎外形不错,但其秉性表现不足。要知道,龙在攻击之前,头必向后退缩;虎要上前扑时,头必向下压低。龙头向后曲度愈大,就能冲得越快;虎头离地面越近,就能跳得越高。”
学僧听后非常佩服禅师的见解,于是说道:“老师真是慧眼独具,我把龙头画得太靠前,虎头也抬得太高,怪不得总觉得动态不足。”
无德禅师借机开示:“为人处世,亦如同参禅的道理。退却一步,才能冲得更远;谦卑反省,才会爬得更高。”
另外一位学僧有些不解,问道:“老师!退步的人怎么可能向前?谦卑的人怎么可能爬得更高?”
无德禅师严肃地对他说:“你们且听我的诗偈: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身心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学僧们听后,点头,似有所悟。
无德禅师此刻在弟子们心中插满了青秧,不知弟子们看见了秧田的水中天否?
进是前,退亦是前,何处不是前?无德禅师以插秧为喻,向弟子们揭示了进退之间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做人应该像水一样,能屈能伸,既能在万丈崖壁上挥毫泼墨,好似银河落九天,又能在幽静山林中蜿蜒流淌,自在清泉石上流。
有时候,我们遇到困难会暗想:这条路真难走,这种日子再也过不下去了。那为什么不退后一步呢?也许只要退后一步,就会在沙漠中看见属于你的绿洲;也许退后一步,你就能在生命的大海中发现属于自己的小岛。所以当你觉得山穷水尽的时候,不妨退后一步,你就会觉得海阔天空;心灰意冷的时候,转念一想,说不定会发现原来一切正在悄悄转好。
退一步海阔天空并非是一句空话。有退有进,以退为进,绕指柔化百炼钢,也是生命的大境界。
云(唐·吴融)
南北东西似客身,远峰高鸟自为邻。
清歌一曲犹能住,莫道无心胜得人。
敞开心窍的大境界
春暖花开,冰消雪融,普润大地,就像圣人的胸襟气度般潇洒与自得。“旷兮其若谷”,比喻的是思想的豁达、空灵。一个修道有成的人,就得有这样清明空灵的脑子,如同空洞的山谷,回音萦绕。只有心境永远保持在空灵之中,才是真正的七窍玲珑。心境不空的人,就好像“蓬茅塞心”之人,心被蓬茅堵住。佛家讲空,空到极点,清虚到极点,智慧自然高远,正所谓“打破冥顽须悟空”。
一个人的心界是关键,它决定着视界,更决定着世界。
唐朝江州刺史李渤,问明道禅师:“佛经上所说的‘须弥藏芥子,芥子纳须弥’未免失之玄奇了,小小的芥子,怎么可能容纳那么大的一座须弥山呢?有悖常识,是在骗人吧?”
明道禅师闻言而笑,问道:“人家说你‘读书破万卷’,可有这回事?”
“当然!我岂止读书万卷?”李渤一派得意洋洋的样子。
“那么你读过的万卷书如今何在?”李渤抬手指着头脑说:“都在这里了!”
明道禅师道:“奇怪,我看你的头颅只有一个椰子那么大,怎么可能装得下万卷书?莫非你也骗人吗?”
李渤听后,当下恍然大悟。
拘泥于一种形式之中,只会让心灵关闭、固执己见、自以为是;开通心窍,才能融会贯通。我们的心灵就是我们的自我,不要把自我固定在一些外在的事物之上,否则会感到异常不安。敞开心怀,才不会被一些俗世尘埃所干扰,才能安心地关注当下,保证身心的纯净。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即便不能如大鹏般翱翔于蓝天,也需拥有气吞八荒的胸襟,世界也会随之变得更广阔。
此外,开阔的心胸还是一种宠辱不惊,笑看庭前花开花落的清醒剂;是一种使人做到骤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的智慧和淡定。它崇尚磊落坦荡、无私无畏和志存高远的品格,鄙视斤斤计较、蝇营狗苟和鼠目寸光的行为。天地何其广阔,有多少事等待我们去做,没有开放的、气吞八荒的胸襟,一味地计较,逃避,只会使自己更为闭塞。
一位学僧打算辞别禅师,周游四方,禅师问:“四面是山,你往哪儿去?”
僧人无法应对,禅师笑了笑:“竹密岂妨流水过,山高哪阻野云飞?”
学僧明了,方觉自己修为不够,决定继续留在禅师身边参禅。
最好的修身是修心。竹子妨碍不了流水,高山阻挡不了云烟,一个人心里开阔了,一切都是开阔的,不会受制于空间。所以,一个人拥有开阔的胸襟是必不可少的。
大胸怀是大海,纳百川,载千舸,容万物,育众生;大胸怀是高山,不厌细尘,不嫌怪石,披风雪,湍瀑布,生草木,活鸟兽;大胸怀是大地,默默承载,无怨无悔,无论是刀枪剑戟,车轮滚滚,炸弹核武,还是巨峰的重压,江河的撕扯,铁蹄的践踏都能够平静地忍受;大胸怀是天空,默默包容,从不逃避。不管是阴云风雨,万钧雷霆,抑或朗朗晴空,朝霞彩虹,或是沙暴埃砾,日月星辰,它都能以寥廓之胸怀容之。
宿法华寺简灵澈上人(唐·皎然)
至道无机但杳冥,孤灯寒竹自青荧。
不知何处小乘客,一夜风来闻诵经。
“空心”才能包容万物
在禅宗的观念中,空与有并非两个完全对立的概念,宇宙万有,因为虚空含纳包容,所以能拥有日月星河的环绕;因为高山不拣择砂石草木,所以成其崇峻伟大。
俗话说,海纳百川,很多人将“大海”作为浩瀚胸襟的代名词。而人的心却是大海与高山都不能比的。把心腾空,就可以包容万物。
默雷禅师有个叫东阳的小徒弟。
这位小徒弟看到师兄们,每天早晚都分别到大师的房中请求参禅开示,师父给他们公案,于是他也请求师父指点。
“等等吧,你的年纪太小了。”但东阳坚持要参禅,大师也就同意了。
到了晚上参禅的时候,东阳恭恭敬敬地磕了三个头,然后在师父的旁边坐下。
“你可以听到两只手掌相击的声音,”默雷微微含笑地说道,“现在,你去听一只手的声音。”
东阳鞠了一躬,返回寝室后,专心致志地用心参究这个公案。
一阵轻妙的音乐从窗口飘入。“啊,有了,”他叫道,“我会了!”
第二天早晨,当他的老师要他举示只手之声时,他便演奏了一首乐曲。
“不是,不是,”默雷说道,“那并不是只手之声,只手之声你根本就没有听到。”
东阳心想,那种音乐也许会打岔。因此,他就把住处搬到了一个僻静的地方。
这里万籁俱寂,什么也听不见。“什么是只手之声呢?”思量之间,他忽然听到了滴水的声音。“我终于明白什么是只手之声了。”东阳在心里说道。
于是他再度来到师父的面前,模拟了滴水之声。
“那是滴水之声,不是只手之声。再参!”
东阳继续打坐,谛听只手之声,毫无所得。
他听到风的鸣声,也被否定了;他又听到猫头鹰的叫声,但也被驳回了。
只手之声也不是蝉鸣声、叶落声……
东阳往默雷那里一连跑了十多次,每次各以一种不同的声音提出应对,但都未获认可。到底什么是只手之声呢?他想了近一年的工夫,始终找不出答案。
最后,东阳终于进入了真正的禅定而超越了一切声音。他后来谈自己的体会说:“我再也不东想西想了,因此,我终于达到了无声之声的境地。”
东阳已经“听”到只手之声了。
一旦仔细去聆听那“只手之声”,人就踏上了心灵的解脱之旅,心感受到的万物之丰富便会远远超过自己视线范围之内的一切。内心丰富,却亦可呈现一种空无的状态,东阳在“无声之声”的境地中进入了真正的禅定,从“空无”中体验到了“富有”。
星云大师说:“空才能容万物,茶杯空了才能装茶,口袋空了才能放得下钱。鼻子、耳朵、口腔、五脏六腑空了,才能存活,不空就不能健康地生活。就像两个人相对交谈,也需要一个空间才能进行。所以,空是很有用的。”
与其被满满的外物所累,何不索性全部放下,倾听那无比奇妙的“只手之声”,获得心灵的自由和解脱?
送安律师(唐·皇甫冉)
出家童子岁,爱此雪山人。
长路经千里,孤云伴一身。
水中应见月,草上岂伤春。
永日空林下,心将何物亲。
在行云流水的日子中点燃一瓣心香
禅师们在讲悟道或者般若的部分时,常会引用这两句话:“天上的月亮只有一个,照到地上的千万条江河,每条河里都有一个月亮的影子,就是‘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晴空,如果没有一点云的话,整个天空,处处都是无际的晴天,所以“万里无云万里天”。这是很高的境界,许多学禅者都是因为这些境界而悟道的。
唐代朗州太守李翱非常向往药山惟严禅师的德行,一天,他特地亲身去参谒,巧遇禅师正在山边树下看经。虽知太守来,禅师但仍无起迎之意,侍者在旁提示,禅师仍然专注于经卷上。
李太守看禅师这种不理睬的态度,忍不住怒声斥道:“见面不如闻名!”说完便欲拂袖而去。惟严禅师至此,才冷冷说道:“太守何得贵耳贱目?”
短短一句话,李太守为之所动,乃转身拱手致歉,并问道:“如何是道?”
惟严禅师说:“云在青天水在瓶!”
太守听了,欣然作礼,随述偈曰:
“练得身形似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我来问道无余说,云在青天水在瓶。”
李翱顿悟,下山后随即解甲归田,去寻找闲云野鹤的生活,从此足不出户、隐居山林。
惟严禅师形象地给太守点出了修道见道的境界,“云在青天水在瓶”,这是很自然的,天上的云在飘,水在瓶子里,摆在桌上,一个那么高远,一个那么浅近,这就是境界。青天上的白云,瓶里的水,它们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拥有纯净的颜色。但是这个世界的我们,很多时候都丢失掉了云朵本来的白色,清水本来的纯净。世界虽然是有瑕疵的,本来混有多种杂乱的颜色,但是纯洁的云漂在天空中依旧很美丽,水在瓶子里仍然是它的味道。人也应该如此,无论童颜之时,还是鹤发之龄,我们都要保持一颗开阔的心。
心的修持达到了“云在青天水在瓶”的境界,我们的境界该有多么开阔。心境是没有界的,你的心灵就是一个小宇宙。真悟道的人,智慧开发就像心灵一样是无穷尽的,佛学名词叫做无师智,也叫做自然智。自己本有的智慧仓库打开了,不是老师传授给你的,是你自己固有的智慧爆发了,天上地下,无所不知。这样的境界非身临其境者不能体会。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我们能够在岁月的枯荣中体会生命的短促、人世的无常。自然界一草一木的凋零与成长都是对我们最直接的提醒。它教育我们,怀平常心看淡尘世喧嚣,也敦促我们,怀感恩心珍惜生命的一切馈赠。
睿智的人总是懂得手持一盏心灯行走于世。这盏灯如太阳,可以照亮黑暗;如良田,可以滋长善根;如明镜,可以洞悉万象;如大海,可以容纳百川。灯光点亮人心,照亮远方的道路。做一个宽心的人,在行云流水般的日子里时时点燃那一瓣心香。
赠药山高僧惟俨(唐·李翱)
练得身形似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
我来问道无余说,云在青霄水在瓶。
眼睛所到之处决定脚步到达的地方
一个人的眼界随着他的心界而不断扩大,你能看多远,你才能走多远。人的一生也是一个不断拓展眼界,不断提高成就的过程。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如果一个人丝毫没有突破自己的野心,那他只会囿于现有的视野,不能从更高、更新、更奇的角度观察。人只有开阔视野,才能看得更长远。
眼睛所到之处,是成功到达的地方,唯有伟大的人才能成就伟大的事。他们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决心要作出伟大的事。人生成功与否,尤其是成就开放式人生,与视野开拓息息相关。视角越大,看见的世界越大,实现理想的机会也就越大。正因为视野决定人生高度,所以才有了登高望远的名言,才有了坐井观天的警句。
庙里有两个和尚,一个老方丈,一个小和尚。有一天,小和尚耐不住寂寞,跑去找方丈:“方丈、方丈,我想读书……”
方丈看了看小和尚,什么也没有说,回到房间里搬了一块石头出来:“这样吧,今天你把这块石头拿到山下的市集上去卖。但是记住一点:无论别人出多少钱都不要卖!”小和尚想不通,可是,没有办法,小和尚只好拿着石头下山了。
在市集里,有个妇女走了过来,看了看石头说:“我出五文钱买你这块石头。我想买回去给丈夫写字的时候压纸,这样不容易被风吹走。”小和尚想,一块石头能卖五文钱啊!但是,方丈不准他卖啊!所以,小和尚只好说:“不卖、不卖!”妇女走了。
小和尚回到山上,说:“今天竟然有个妇女愿意出五文钱买这块石头……但你说不让我卖,我只好不卖!”
方丈问:“你能从中明白些什么呢?”
小和尚摇摇头回答:“不明白!”
方丈笑了笑:“这样吧,这次你把这块石头拿到山下的米铺老板那儿去卖,但是,记住:无论他出多少钱都不要卖!”小和尚带着石头下山了。
小和尚来到米铺,见到了米铺老板。米铺老板拿着那块石头端详了半天说:“我出500两银子买你这块石头!”小和尚吓了一大跳,一块石头值500两银子啊!米铺老板解释:“这是一块化石,我愿意出500两银子来买这块石头!”小和尚连忙说:“不卖、不卖!”抱着石头赶忙回去找方丈。
小和尚见了方丈,说:“方丈、方丈,米铺老板说愿意出500两银子来买这块石头,说是一块化石……”
方丈问:“你能从中明白些什么呢?”
小和尚回答:“不明白。”
方丈又是笑笑:“这次呢,你还是去卖石头。不过,这次是卖给山下珠宝店的老板,还是记住:无论他出多少钱都不要卖!”小和尚来到珠宝店,老板把石头拿过来端详半天说:“我有三家珠宝店、两家当铺和一些田产,我愿意拿我所有的财产来换这块石头!”
小和尚吓得“扑通”一声跌倒在地上:“这么值钱啊!”
珠宝店老板解释:“你不要看它是一块普普通通的石头,其实,它只是外面包裹了一层石头的样子,里面是一块无价的宝玉!”
小和尚吓得连忙说:“不卖、不卖!”紧紧抱着石头连滚带爬地上山去找方丈。
“方丈、方丈,珠宝店老板说他愿意出他所有的财产来换这块石头。他说这里面是一块无价之宝……”
方丈问:“这次你明白了吗?”
小和尚回答:“不明白!”
方丈微笑地告诉小和尚:“同样一块石头,在一个妇女的眼中,只是一块压纸的石头,值六文钱;米铺老板认识到它的一些价值,知道它是一块化石,愿意出500两银子来买;而真正懂得它价值的只有珠宝店的老板,知道它只不过是外面包裹了一层石头的样子,里面是一块无价的宝玉!”
同样一块石头在农妇眼里就值六文钱,在珠宝店老板那里却价值连城,其间可谓天壤之别。这其中的差别何在呢?其差别就在于农妇和珠宝老板的眼界不同。老和尚通过这个经历告诉小和尚,一定要认真修为,只要你的心界高远了,你就能在身边的一草一木中发现佛的影子,佛的境界。
春行寄兴(唐·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