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锋静若处子,出头动如脱兔
《孙子·九地》云:“是故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说的就是人在藏锋的时候,要像未出嫁的女子一样娴静;在行动的时候,则要像逃跑的兔子一样迅捷。这样才能使敌人毫无防备,攻之无所不克。
在现实中谋划大事时,也要先不动声色,静静地深思熟虑,待到了实力和时机都成熟时,再迅速行动,拿下目标。
历史上朱元璋是深谙此道的人,他那“缓称王”的策略就体现了这一点:
“缓称王”的说法刚提出时,主要的几路起义军和较大的诸侯割据势力中,除四川明玉珍、浙东方国珍外,其余的领袖皆已称王称帝。一时九州大地,“王”、“帝”遍地开花。此时只有朱元璋依然十分冷静,他坚定地采纳了“缓称王”的建议。朱元璋成为一个起义军的领袖,始终不为“王”、“帝”所动,直到元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朱元璋才称吴王。至于称帝,那已是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的事情了。
与其他各路起义军迫不及待地称王的做法相比较,朱元璋的“缓称王”是具有高远的战略眼光的。“缓称王”的根本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减少己方独立反元的政治色彩,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元朝对自己的关注程度,避免或大大减小过早与元军主力和强劲诸侯军队决战的可能。这样一来,就更有利于朱元璋保存实力,积蓄力量,从而求得稳步发展了。
要知道,在天下大乱的封建朝代,起兵割据并不意味着与朝廷势不两立,不共戴天。若一旦冒出个什么王或帝,打出个什么国号,那就标志着这股势力与朝廷分礼抗争了。因此,如果哪里有什么王或帝,朝廷必定要派大军前去镇压。
“缓称王”还避免了过早地刺激个别强大的割据政权。元末群雄间角逐相当激烈,特别是自立称王的政权间都相互仇视,为夺天下会展开血腥厮杀。正因为朱元璋“缓称王”,不但避免卷入这种残杀,而且借隶属于小明王的宋政权,得到了宋政权的庇护,可谓一箭双雕。
“缓称王”关键在“缓”字上。一旦时机成熟,朱元璋就当仁不让了。元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军事形势对朱元璋十分有利,北面的宋政权已经名存实亡了,即便与其反目,也不足为虑;东面的张士诚已为惊弓之鸟,再成不了什么大的气候;四川的明玉珍安于现状,没有远图,对朱元璋构不成大的威胁;而元军在与宋军的决战中元气大伤,且又陷入内战之中,已无力南进。在这样的大好形势下,朱元璋凭借自己的强大势力,不失时机地公开表明自己的政治主张,自立为王,对业已开始的统一战争无疑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审视朱元璋的称帝过程,我们可以从中汲取宝贵的经验。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我们不可以急于求成,不到万事俱备时不要奢望“一步登天”,否则只会导致失败。凡事欲速则不达,当时局不利时要暂时藏锋,一旦时机成熟,就马上举兵而起,绝地反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