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肾的几个误区
1.盲目补肾要不得
目前各大药店柜台上的补肾药可谓琳琅满目,丸、剂、膏、胶囊……这些补肾药最主要的顾客就是中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到了中年这个人生的特殊阶段,生理、心理、社会多方面的原因,使人们有意无意地把“中年”和“开始肾虚”划上等号。再加上满世界的广告都在宣传“十男九虚”、“疲劳就是肾虚”、“肾虚就要补肾”,使得不少疲于生计的中年人总觉得自己肾虚。为了获得点心理安慰,不少人去买补肾的药来吃。那么,是什么人都需要补肾吗?到了中年就一定得补肾吗?
(1)“肾虚”多是心理压力大造成的:中医的肾概念主要是从功能的角度来说的,涵盖了人体的生殖、泌尿、神经、骨骼等各个组织、器官,起调节人体功能、为生命活动提供“元气”、“原动力”的作用。而中医的肾从西医的角度来看是难以理解的,西医的肾概念只是从解剖学角度出发的肾。
“虚”主要是功能低下、营养缺乏的结果。肾虚会表现出与肾相关的功能减退。比如脑子反应慢、不长个儿、性功能低下、容易骨折、贫血、憋不住尿、腰腿发软等。这些也都是中年人常见的情况,但并不能一概而论。临床上,很多中年人找到大夫求助性功能低下如何解决,并强烈暗示要求补肾。其实再仔细探讨他们的病情,大多是心理压力造成的。因此,遇到这样的求助者,负责任的医生是不会给他开补肾药的。
(2)补肾存在很多误区:有很多人根本没必要去补肾,疲劳、年龄都不是界定补肾的标准。本来不需要补肾的人吃了补肾药,不但营养物质不能被补上,还给脏器平添了排毒的负担。
还有人认为“人到中年脾胃不好也要补肾”,这是欠妥的。“是药三分毒”,补肾的药对脾胃不好的人伤害更大,硬要补,身体不但吸收不了,反而有不良反应。
不分“阴虚”还是“阳虚”盲目补肾的做法是错误的。肾虚分“肾阴虚”和“肾阳虚”,“阴虚”表现为营养不足,功能亢进,因为“虚火”造成了人体内物质的过分消耗而导致阴气不足,也就是“阳气”的偏亢。中医历来强调人体的阴阳平衡,如果该补“阴虚”的时候补了“阳虚”;或者反之,都会严重破坏人体平衡,加重病情。
最后,性健康问题不能简单地归结为“肾虚”和“要补肾壮阳”。有些钻法律空子的商贩利用人们的认识误区,在补肾药中放入类似万艾可(伟哥)等药物成分,这种做法对患者非常危险。
四十岁以上的男女,确实是肾较易出现问题的年龄阶段,但是一定要正确养肾,及时保养。只有保养身体,预防疾病,才是中老年人群后半生健康、幸福及长寿的重要基础。
需要提醒大家,当感到身体不适,应及时去正规医院就诊,听取医生的建议,不可盲目断定自己就是“肾虚”,更不可盲目用药。
2.补肾须对症下药
有人得到了良好的补肾方法,身体健康了,有人却效果甚微,越补越虚,严重的甚至引起疾病。同样是肾虚,方法和效果却又为何大不同?
误区一:都是肾虚,只要补肾效果好,吃什么都一样。
专家回答:肾虚分阴、阳,补肾先要对症。中医把肾虚分为肾阳虚和肾阴虚,不同类型的肾虚必须使用不同的配方治疗。有些肾虚者表现为肾阳虚,五大症状是神疲倦怠、腰背酸痛、气短乏力、畏寒肢冷、夜尿频多。典型症状是夜尿频多,其中女性更易畏寒肢冷。有的人表现为肾阴虚,典型症状是口干舌燥、五心烦热。
肾阳虚人群占大多数。如果阴虚阳补、阳虚阴补、不仅达不到效果,越补越虚甚至会产生严重疾病。所以补肾前要先辨明体质属于肾阳虚还是肾阴虚症状,选择适合症状的补肾药。肾阴虚人群宜服用六味地黄丸等代表产品,肾阳虚人群宜服用温补产品,其中含有肉苁蓉、淫羊藿、补骨脂等。
误区二:补肾其实就是壮阳。
专家回答:中医补肾涵盖全面。中医所讲的补肾,涵盖了全面调补“肾”概念中的人体生殖、泌尿、神经、骨骼等各个组织、器官,起到调节人体功能,为机体提供“元气”的作用。肾虚症状中,生殖功能衰退只是其中一种症状。补肾不仅用来解决生殖功能衰退,更是为了身体的其他方面得到改善和康复。
误区三:女人不需要补肾。
专家回答:女性肾阳虚者更需要补肾。
肾阳虚者中,女性的比例更高,这是因为女性体质更弱,在症状上更易出现夜尿频多,特别是畏寒肢冷、手脚冰凉。调补肾阳虚能提高女性体质,全面改善、恢复女性肾虚症状。
3.护好“先天之本”
近几年来,媒体上治肾病的广告满目皆是,有些消费者根本不去正规医院就医,看广告里描述的症状跟自己的症状差不多,就随意买药服用,结果产生不良的后果。为此,肾脏内科专家向广大读者解释了人们对肾脏病的误区以及如何保护我们的肾脏。
据资料显示,目前40岁以上的人群慢性肾脏病患病率为8%~9%,全世界已有100多万人靠透析生存,且每年正以平均8%的速度增长。据我国某大医院近5年的门诊统计显示:有50%前来就诊的肾病患者,没能被早期发现,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所以更好地了解、保护我们的肾脏,可在很大的程度上降低肾脏病的发病率。
中医讲肾为先天之本,主生长发育与生殖,肾主水液代谢,肾为气之根,主骨、生髓、通脑、肾司二便,开窍于耳。从西医的角度讲,肾是调节水、电解质平衡,维持体内内环境稳定的器官,主要功能是滤过、重吸收以及分泌内分泌激素。
肾脏的常见病主要有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尿路感染以及肾结石。这些疾病如果不能得到良好的治疗,最后就有可能引发肾功能衰竭。然而肾脏病的早期症状并不明显,如腰疼、夜尿多、尿频、疲乏、恶心等,这些症状不易引起人们的重视,有些病情就这样被耽误了。特别提醒女性朋友,不要总认为腰酸背疼就是一般的妇科病,单纯吃一些消炎药就可以了,也许这些已经是肾脏发出了警报。
目前,有些人看广告里描述的一些症状跟自己的情况吻合,就随意买来补品或治肾虚的药品服用,更有甚者还将肾虚与性功能低下等同起来,这些都是对这种病的一个认识误区。肾虚其实是从中医学角度提出的辨证名称,并不属于肾脏病的范畴。如果真的得了肾虚,应该到医院做正规的检查,找出肾虚的原发病。如果只是单纯的肾虚,只要对症吃些药就可以了,千万不要自己给自己看病、吃药。因为单纯的肾虚还分阴虚、阳虚和气虚,它们的症状也非常相似,如果不对症用药,肯定会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所以一定要到医院确诊后,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另外,不论是成人还是儿童,切忌滥用药物,乱吃保健品、减肥产品,长期服用中药的人群也要注意,这些都会增加肝肾的负担,得病的概率也相对提高。另外,肾病与上呼吸道感染密切相关。感冒等呼吸道疾病有损肾脏,急性扁桃体炎链球菌感染时可导致急性肾炎或加重原有肾病病情。所以,冬季要注意防寒保暖,尽量避免感冒。发生上呼吸道感染要重视检查尿常规,早期发现肾脏疾病。近几年,从临床上看,由于痛风引起的代谢异常,从而导致肾脏结石的病例相对增加,而人们往往不予重视。其实这种结石一旦早期发现,是可以溶解治愈的。得了这种病的患者应该早做治疗,以免后患。
其实,如何保护肾脏这个问题很简单,平时应注意适当多喝水,不要憋尿,如果发现夜尿频率长期有所增加或血尿时应立刻到医院检查。健康人要重视每年一次的体检,其中包括尿常规检查、肾B超、肾功能检查以及血的胱抑素C检查和肾图。高危人群则要增加尿监测频率,3~5个月尿检一次。其实平时多注重对肾的保护很有必要,这样肾病就会远离你。
4.肾虚认识欠全面
(1)肾虚认识误区,阳痿就是肾虚:阳痿者,阳事不举,或临房而不坚之证,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性神经衰弱症。中医认为,其多由房室太过,以致精气大伤,命门火衰,即是肾气大虚。但临床上,也可以见到一些由心脾气损或恐惧伤肾引起的,还有的是由湿热下注引起的。阳痿而伴见小便短赤,下肢酸困,舌苔黄,脉沉滑等。阳痿诱因众多,并非肾虚的代名词。
(2)肾虚认识误区,体弱就是肾虚:肾为人体生命之根,内藏元阴元阳,主骨生髓,藏精,故古人称肾为“先天之本”。肾气不足,自然会体质下降,腰膝无力。可是,引起体质虚弱的原因很多,如脾胃受损、肺气亏虚、肝血不足、心阴亏耗等。体弱是为虚症,但并不等于就是肾虚。
(3)肾虚认识误区,肾炎就是肾虚:中医认为,引起肾炎的原因有许多,如风邪外袭,肺气不宣,水道不调,风遏水阻而引发水肿;或水湿内阻,脾不健动,水湿不得下行,泛于肌肤而成水肿;也可因劳倦太过、脾气亏虚、水失健运而导致水肿。而病久伤及肾,才出现肾虚。因此,不幸患肾炎,并不等于肾虚,不必乱找补肾药。如果水湿未退而乱进补,反有闭门留寇之嫌。
(4)肾虚认识误区,怕冷就是肾虚:肾主一身之元阳,人体一身之阳气,非肾阳不能发。故肾阳亏虚者,大多畏寒怕冷,肢体冰凉,小便清长。但怕冷畏寒,有表证与里证之分。表证者,是阳气受阻于里,不能达表,故感怕冷;里证者,有脾阳不足、肾阳不足之不同,前者怕冷以腹部怕冷为主,伴消化不良、纳食不香、腹部胀闷、泻下清稀等,后者主要是腰膝怕冷,伴夜尿频长。因此,怕冷有表里之分,有脾阳不足与肾阳不足之分。不可全归之于肾虚。
5.肾病患者须谨慎
近年来,在肾病的诊疗过程中,发生了一些不应该发生的诊疗现象。一些医院和医生,不管自己有无治疗肾病的能力和条件,仅仅为了经济利益,就硬着头皮收治肾病及危重的尿毒症患者。这种以追逐经济利益为目的治疗行为,严重贻误了肾病的最佳治疗时机,致使不少本应该很快能治愈的肾炎却拖延成了肾功能衰竭或尿毒症。本不该死亡的患者却因为误治而死亡。面对这种不正常的现象,作为肾病治疗的正规医院,有义务将患者求医过程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告之于患者,以求患者在求医的路上少走弯路,少受骗。
(1)治标与治本的误区:在肾炎阶段,患者的突出表现是尿中含有潜血和蛋白,在该阶段,西医往往会采用对症消炎,兼以激素冲击疗法(治标)。该疗法的优点是见效快,临床疗效好。存在的问题是如果停药时间和激素减量时间掌握不准确时,容易复发(反弹)。中医往往是针对肾病的根本性清热、解毒、祛瘀、滋阴补阳等为手段(治本)进行治疗。这种疗法的优点是治愈后不易复发,缺点是该疗法的医术不好掌握,运用起来难以对症,所以治愈率低,治疗期长。当肾病进入功能损害阶段时,患者的尿中会出现多量或大量的肌酐和尿素氮。这说明人体内已潴留了很多尿毒素。这时,不论是西医,还是中医,都是以排毒为主要手段。疗法上,西医往往以肠道排毒和血液透析为主,中医则强调活血化瘀和解毒散结等。
上述中西医治疗方法,虽说是常规疗法,但如果掌握得熟练,运用得法,效果都应该是比较好的。也能使很多患者恢复健康,即使当肾病进入到功能损害阶段,如果治疗得当,照样能够使肾功能的损害发生逆转。最起码可以遏制病情继续恶化,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问题的关键是:不少患者就是因为就医不当,入错了医院的大门,误入了肾病治疗的误区,不仅没有使病情好转,反而很快使病情进入了肾功能衰竭期,甚至危及到了生命。
(2)“不治之症”误区:一些医院的大夫为了推卸自己医术不精、治疗效果不好的责任。凡遇到自己无法治愈的患者,就给患者扣上一顶“无法治愈”的帽子。尤其是碰到肾功能衰竭患者,就会很轻松地告诉患者:“这病到哪儿都没法治,不用浪费钱财了。”这种将自己治疗不得法,硬归到不治之症的做法,实在是害人不浅。它不仅让患者丧失了治愈或好转的机会,而且让患者死心塌地地进入了“不治之症”的误区,放弃了对生命的追求。当然,从另一个角度说,我们也确实应该承认慢性肾脏病是难治之症,尤其是当肾功能衰竭进入终末期时,治愈的难度是非常大的,能治愈的也确实不多。但如果医者精心诊治,加之有一定医术,用药得当,治疗得法,也确实能挽救一部分人的生命。问题的关键是:作为一个医者,绝不应该为了维护自己的面子,动不动就给患者扣上“不治之症”的帽子,将患者引入治疗的误区,让患者放弃对生命的追求。
(3)“化验指标”误区:肾病治疗领域有一个司空见惯的现象,就是大夫和患者都紧紧盯住“化验指标”。化验指标下降了,医者高兴,患者也高兴;指标上升了,医者头痛,患者也痛苦。当然,化验指标也确实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我们必须清楚地告诉患者,仅仅注意化验指标是不对的。如果仅仅盯住化验指标,就又进入了治病的一个误区。因为化验指标仅仅是肾脏受损的外在表现,是衡量肾脏受损程度的指标。而最重要的则是致使化验指标升高的致病因素——免疫复合物。如果我们在肾病治疗过程中不能解决免疫复合物的清除问题,仅仅依靠一些化学药物而暂时性地将化验指标“正常”,不仅解决不了肾病的反复问题,而且还特别容易加剧肾功能的损害。为此我们必须告诉患者,治疗过程中注意化验指标固然是对的,但最关键的是注意观察医生的疗法如何,看其所用药物到底是注重恢复肾功能,还是注重降低化验指标。如果其治疗的重点是注重恢复肾功能,即使化验指标出现暂时的波动也不足虑。因为只要医生治疗方向对,终有一天会达到治疗目的的。
(4)“疗法”误区:目前在肾病治疗上,有一个常见的现象:就是疗法上的单一性,肾脏专科医院也好,综合医院的肾病科也好,要么是西医当家,要么是中医主事,很少有医院能将中西医疗法结合起来。似乎中医疗法排斥西医疗法,西医疗法也不接受中医疗法。这种隔断两种疗法的治疗习惯,已经严重影响了肾病的治愈率,这就将患者引入了要么接受西医疗法,要么接受中医疗法的误区,似乎中西医疗法是不相融合的。事实上,不论是中医也好,西医也好,各种疗法都有很多可取之处,如果结合得好,其疗效确实是可以有很大突破的。当然,限于人们的治疗习惯和常识水平,两种疗法的结合是有难度的,但这绝对是有前途的,也是完全有可能实现的。
(5)“透析恐惧”误区:肾病治疗上似乎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即认为肾病患者一旦进入透析,就进入绝境。为此,不少医生就尽量拖后患者的透析时间,觉得让患者进入透析是将患者推入绝境。作为患者,也不愿实施透析,认为一旦进入透析就再也无法摆脱。殊不知,这种对透析的无知,却把患者拖入了“透析恐惧”的误区。事实上,在发达国家的肾病治疗中,患者进入透析的时间一般都是比较早的。他们的看法是:由于透析较早,肾脏的负担就会及时减轻,毒素也会被及时排出,就会有效保护残存的肾功能,使肾脏不出现高灌注和高滤过。而我国目前的普遍做法是:透析疗法是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进行,这不仅让血液中的毒素伤害了其他脏器,也使人为加大了肾脏本身的受损程度,还同时让患者错过了良好的治疗时机。在笔者的治疗实践中我们也发现:如果能把科学合理的药物治疗方法和透析疗法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会获得一些意想不到的治疗效果。
(6)“速愈”误区:一旦得了肾脏病,无论轻重,医生和患者都总想三天两头就能治愈。作为患者来说,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从实际情况上看,如果是发现的较早,病情较轻,加上有效的治疗,短期内治愈也是现实的。但是当您一经发现就已经是慢性肾病时,如果您还希望短期内治愈,您就进入了一个欲望的误区,成了一个不现实的愿望。因为肾脏是人体脏器中最复杂的器官之一,每个肾脏中有100多万个相对独立的肾单位,这些独立的肾单位,每天都要有规律地工作,即使当其中的肾单位受到细菌和病毒伤害时,它们都还要带病工作,这就不仅要承受着滤过毒素环境的压力,还要承受细菌和病毒的困挠。所以自愈的难度自然是相当大的。即使有合适的药物协助,也不可能在一瞬间痊愈。另外,在治疗实践中发现,由于肾脏的结构和环境复杂,不论是中药还是西药,能直接并足量到达肾脏组织的药物不多,这也是多年来肾病治疗效果不十分理想的原因。所以,必须告诉患者,一旦得了慢性肾病,就一定要树立起长期作战的思想准备。而且也只有树立长期作战的思想准备,才有可能出现短期内见效的局面,如果不做长期打算,很难出现短期疗效,即使能出现短期内疗效,也是暂时的,很容易出现反复。为此,一定要警惕陷入“速愈”误区。
(7)“自愈”误区:少数患者在得了肾病以后,不是尽早进行治疗,反而不把它放在心上。即使是治疗,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一直拖到肾功能出现了问题才开始重视。当我们在询问病情和病史时发现,不少患者都认为肾病不是大病,出现了炎症,自己吃点消炎药就能治好,有的甚至认为不吃药,也能自愈。结果,将本应该花不了很多钱就能治好的病拖成了重病,到后期不仅要多花钱,还耽误很多时间。这种认为肾炎可以自愈的错误认识,将患者带入了一个治疗上的误区。当然,我们不否认人体的自愈性是很强的,肾炎确有自愈的,甚至尿毒症也有自愈的。但是,这并不能成为肾病患者思考问题的依据,因为肾病的自愈绝不是普遍规律,而治疗才是肾病患者的唯一选择。在此,警告肾病患者,千万不要陷入肾病可以自愈的误区。多年来的治疗实践证明,正是这些肾病治疗的误区,才导致了一系列肾病治疗的不良后果,也扰乱了肾病治疗的正常秩序。当前的关键问题是:我们必须将这些误区告诉给我们的患者,引导患者走出治疗误区,有效地选择一条合理的就医之路。
6.补肾并不是壮阳
近年来,不论报刊还是电视,补肾药广告铺天盖地,给人留下的印象是:中国男人肾虚已经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需要大力提倡补肾;肾虚就是性功能不好,吃了补肾药就能补肾壮阳。其实,这种理解是不全面的。
现代快节奏的生活本来就已经使部分男性力不从心,看到广告宣传,他们就更加觉得自己“虚得很”、“不行了”。因此,我们常会看到不少中老年男性到药店大买补肾药品和保健品,只要说明书上有“补肾”二字,根本不问是否对症,也不问价钱,像做贼似地掏钱买了就走。以科学的态度,广大消费者不能盲目跟着广告走,有了疾病要找医生诊治,以免用错药对身体造成更大的伤害。
(1)补肾≠壮阳
性学专家认为,目前市场上很多补肾药广告常常误导消费者,让消费者误认为补肾药是“壮阳药”,以为“一吃就灵”。有关专家认为世上根本没有“壮阳药”,只有“壮胆药”。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大部分人是由于心理因素出现了性功能减退,在吃了补肾药后,自认为性功能没问题了,于是在自信心的作用下,产生了改善性功能的结果,补肾药起到了“壮胆”(安慰剂)作用。对于那些有器质性病变的性功能障碍患者来说,再怎么“壮阳补肾”都不会产生什么作用。
有关专家认为,心理因素对性功能的影响远大于药物,感情是最好的“壮阳药”。要改善性功能,提高夫妻生活质量,光靠药物是不行的,夫妻要多进行情感交流。如果出现症状治本比治标更重要。伟哥也不是壮阳药,只是血管扩张药。中医中药、保健品虽然可以调节全身功能,达到治本的目的,但也要因人而异。
(2)补肾应当慎重
补肾要根据肾阳虚和肾阴虚的情况对症下药,如果用反了,比如肾阴虚的患者吃了补肾阳虚的药,就会出现症状加重,如周身发热、头晕脑胀、耳痛咽肿等。其实,补肾的学问远不只是这些。
目前说起补肾好像只是男人的事情,而事实并非如此。肾功能男女皆有,肾虚不仅仅表现为性功能方面的改变,还包含着全身的一系列变化。中医理论认为:肾为先天之本,是人体生殖发育的根源,脏腑功能活动的原动力。在中医理论中,肾不仅仅是一个有形的脏器,而是肾脏及与其相关的一系列功能活动的总称,如人的精神、骨骼、头发、牙齿,现代人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出门有车,上班又坐得多、活动少,很容易出现全身脏器功能衰退,肾虚则是其中的一种。而老年人肾虚是衰老引起的不可抗拒的生理过程,称为生理性肾虚,是不可以通过药补而重返青春的;中年人出现肾虚症状是一种未老先衰,属病理性肾虚。所谓人未老老先衰,也是肾虚的表现。
现代人为防止未老先衰首先应当加强身体锻炼,其次才是药物滋补。如果不是极度虚弱的人群,补肾应以平和为主,而且要因时、因人、因地而异,根据不同的季节、体质和气候选择不同的补肾方法,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补肾,而不是随便拿来“补肾”药物滥用。
7.肾功能不全误区
慢性肾功能不全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进展的肾脏疾病,最终将不可逆地发展为尿毒症,进而依靠血液透析或肾脏移植治疗。因而对于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提高对疾病的认识,配合治疗就显得尤为重要。但许多人对慢性肾功能不全仍存在认识误区。
(1)认为没有症状就无须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可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如水肿、血尿、高血压及腰痛等。但是大部分患者并无上述表现,因此若出现蛛丝马迹就应及时去医院检查。
(2)合并高血压者只满足于血压控制至正常范围:认为只要血压控制正常就达到目的,其实这是不正确的。对于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高血压的降压治疗既要控制系统血压,又要降低肾小球内的高压,从而起到保护肾功能的作用。应选择使用钙通道阻滞剂(CCB)、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α及β受体阻滞剂以及利尿降压药物等。对于慢性肾功能不全早期,应重视ACEI或ARB的服用。
(3)认为血压控制后即可以停服降压药:慢性肾功能不全多合并肾性高血压,高血压反过来加速肾功能进行性进展。控制血压可延缓其进展,而降压治疗原则上应长期服药,血压正常后仍应坚持服药。但是有的患者认为血压已经正常就无须再服药,或者出于经济原因考虑而不再进一步服药,这样就可导致病情逐渐加重,甚至出现更严重的疾病,如脑卒中等。
(4)认为饮食控制越严越好:慢性肾功能不全多需给予控制饮食以配合药物治疗。饮食控制以低盐及限制蛋白质摄入最为重要,如合并高血压或水肿可适当减少盐的摄入,限制蛋白质的入量以每日每千克体重0.5~0.8克为宜,应给予优质蛋白质如瘦肉,鸡蛋清及新鲜牛奶等。但有的患者认为饮食控制得越严越好,长期忌盐,很少进食优质蛋白甚至干脆不进食,这样极容易出现电解质紊乱及营养不良,抵抗力下降,极易合并其他疾病。
(5)只重视中医或西医治疗:中医辨证施治以及各种中成药中的大黄、冬虫夏草等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均有一定的效果,西医治疗尤其是控制高血压对延缓肾功能衰竭进展亦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仅重视其一方面的治疗往往都不能达到最佳治疗效果,而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既可以取长补短,又可以标本兼治,从而达到更好的近期及远期治疗效果。
8.肾虚不等于肾病
偶尔能听到患者抱怨说:我看了好几个老中医,都说我是“肾虚”,可是做B超检查大夫愣说我的肾脏没问题,你说这是怎么回事?
如今“肾虚”这个词已经跨出了一个医学名词的范畴,更多的是充当广告招牌,当你拿起报纸、打开电视看到的或听到的最多的医学词汇就是“肾虚”。您肾虚了吗?男人需要补肾!女人也需要补肾!给人们的感觉是现代人都“肾虚”。肾虚是肾脏虚弱吗?是肾脏有病吗?为什么先进的B超检查仪就查不出肾脏的“虚”病呢?
的确,B超的发明者尚没有考虑到中医诊断“肾虚”的需要,也许他们并不懂得什么是“肾虚”。其实,中医的肾虚并不是一个独立疾病的名称,而是一组综合征。也就是说,肾虚并不是指肾脏有什么具体疾病,大部分肾虚的患者,无论是肾脏的结构或是其他脏器的结构,都没有发生明显的器质性改变。因此,中医诊断肾虚的患者做B超检查那自然是什么也看不到的。
那么肾虚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为什么能令众商家不遗余力地叫卖并让患者如此着迷呢?原来中医说的“肾脏”并不是人体的单一内脏。从中医理论来看,肾脏的功能范围也远远超出西医理论的功能范围。中医认为:肾藏精、肾主水、肾主骨、肾主纳气、肾开窍于耳、肾司二便等功能。由此看来中医范畴的肾脏功能之重要程度,远远超过西医范畴的肾脏功能。就说肾藏精吧,是指生命的基本物质是藏之于肾的,其分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两者结合,储藏于肾,供给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的需要。发育到青春期时,肾的精气开始旺盛,女子有月经来潮,男子有精液排泄,性功能也逐渐成熟,这些都与肾的精气有关。随着人体的衰老,肾的精气逐渐衰减,性功能减退甚至消失。所以,当人们体质较弱、年纪增大、到了多病之秋时,人体的精气也就自然不足了,此时阴阳失衡,就出现了许多相应的综合征,中医就称之为肾虚了。
西医说的肾脏则是人体腰部长的那实实在在的器官——肾脏,它是人体排泄代谢产物的重要器官。人体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废物都要经过肾脏以尿的形式排泄出去。此外,肾脏还有一些内分泌功能,如:参与人体水、电解质和血压的调节,还与红细胞的生成有密切的关系等。肾脏也可患许多疾病,如肾炎、肾结石、肾结核、肾肿瘤等。这些疾病都使肾脏发生了器质性的改变,通过实验室检查或经超声、X线检查都可明确诊断,它们和中医的肾虚是完全没有联系的。
中医的肾虚可以是疾病所致,也可以是衰老的结果,与西医的肾脏疾病不是一个概念。在治疗上,西医是以针对肾脏客观存在的病变进行药物或手术治疗,而中医治疗肾虚则是一个“补”字。补肾成为男女皆宜和延年益寿的常用办法,但盲目地补肾并不可取,中医讲究的是辨证施治,方能达到目的。
中医的肾虚只是人体内脏功能失调的概念,而不是指人体解剖上的肾脏有了病变。因此,肾虚并不等于肾脏有病。